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潇然仙途-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圈,站在树杈正对她得意地笑,还没笑两声就听咔咔两声,树杈断了,连带着整只狐和鞭子都从树上掉了下来。

    小狐狸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她,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只是这个时候的宋蘅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她了,不会再上当了。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从第一次被一只狐狸骗了之后,宋蘅就发誓自己不会再被同一种方式欺骗了同情心,所以,她转过身选择了无视。

    小狐狸伤心地走了,发誓一定要练出个名堂叫宋蘅不敢小瞧了它。

    宋蘅收拾了书、手札,望了一眼崖上的书阁,突然生出一股极为强烈的念头。因为她想起那天在书阁她看到一本手札就是记载的剑法,好像有点意思。正犹豫一方砚台里满满的墨要怎么带走,忽然看到不远处的山道上走过一个人。

    “喂……”那人走。

    “山路上那个,等一下。”宋蘅端着墨走过去,“那个,你能帮我看一下我的墨吗?我上去一趟,马上就下来。”说完,什么也不管了,把砚台往那人的怀里一塞就往山上去了。

第13章 错了吗() 
“完了完了,我好蠢啊!”一口气踏上书阁三楼,宋蘅忽然想到一个很蠢很蠢的问题,刚才、似乎好像那方砚台里面好像还有墨啊。

    “然后我是怎么拿给他的呢?是轻轻地给的……吗?”宋蘅喃喃自语,她是这么想的,其实她都不相信。

    “我一定闯祸了吧。”脑子还在飞速地运转着,身体却已经自行支配来到了那天放置那本手札的处,机械地把那本手札取下。

    “好像真的是闯祸了。”抱着手札,宋蘅的身体仍旧僵硬地走向窗边的一张桌子。

    那张桌子正好朝向山崖边的石阶,宋蘅可以毫不费力地就看到石阶上的一切,那个人已经那里了。

    还好还好。

    宋蘅轻轻拍了拍胸脯,不知道是怎么的,她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只是,那个人是谁呢?

    她刚才好像没有看清他的脸。

    那身衣服倒是有些眼熟,很白,干净得有些不像话,……不就是文试那天在膳堂还对她视而不见的僵尸脸吗?

    不怪宋蘅对他记忆深刻,任谁对人摆出一副热情洋溢的模样还被无视,连个脸皮都没有也会觉得憋闷。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明显的无视与打脸有种“异曲同工”之处。

    已经看不到那人了,又想起两人之间的“仇怨”,宋蘅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熟人就好。

    再说,她也不是故意的,一身衣服的事情,如果他真的要找茬的话,那大不了赔他就好了。

    “猪脑子啊猪脑子,那里有山泉啊,明明把砚台洗了再走的。”在凳子上坐下,宋蘅撑着额头暗道自己的愚蠢,不过很快她就给自己找到了借口。

    “一定是我不忍那纯净的山泉被墨色玷污,我真的是跟那些胸怀高远的文人墨客一样,对于河山河水都不忍做出一丝亵渎的事情来。只是,他们动不动就在山上刻字的事情怎么说呢。”

    “宋蘅啊宋蘅,你又钻这些牛角做什么?这是多么高雅的事情,岂可轻易同日而已啊!”拍了脑袋一下,宋蘅不让自己再去想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再想下去,她觉得自己会精神分裂。

    摈除掉脑袋里纷繁杂念,宋蘅的目光再次落在面前的手札上,翻开第一页。

    这一回,宋蘅看得很认真。

    尽管封面上的书名和署名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看到,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对于剑诀有着深刻见解的手札,至少比起她之前所看到的那几本高了几个层次。

    一边翻看手札,宋蘅又时不时拿出《五行剑诀》的原文进行比对,然后再时不时在自己的手札上写下一些自己的感悟。

    “按着这手札上的东西,再结合《无形剑诀》的法门修炼,最后会不会练成个其他的东东啊?”宋蘅咬着笔杆,尽管这手札确实很有参考价值,剑法与剑法之间大道同归,肯定会有相通之处,但是到底不是《五行剑诀》的手札。

    “反正我自己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多读书,总不会错的。”这道理是她往前五年积累而来。

    读书那会儿更多的时间都要靠自己钻研,清河先生在名义上虽然是师傅,但是那个时候的清河先生一天里多数的时间也都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又或者一闭关就是几个月,长年累月下来,宋蘅倒是习惯了自力更生,那段时间虽然艰难,但是到底还是叫她学会了化繁为简,就是遇到不懂的东西,多转几个弯变成自己能够理解的就对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传说中的引导师兄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徐院长临时从武院里面表现最好的几位师兄之中抽出一人作为引导师兄。

    只是,就像徐院长所说的那样,武院之中习剑的人……没有。

    所以,对于宋蘅来说引导师兄这种生物即使有也几乎等于没有。再加上,要是去听课,肯定会遇到那个僵尸脸,去了也等于没去,宋蘅干脆也就放弃了。

    时间缓缓过了两个月,宋蘅练剑也有那么一点招式了,只是总觉得哪里有不对。

    这天,宋蘅又来到崖下习剑。

    正挥舞之间,忽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和石阶摩擦出来的脚步声。

    宋蘅偏头一看,这人一袭白衣,站在不远处的石阶上,然后他走了过来。

    “纵使是习剑也要运气。你不懂吗?”轻飘飘一句话,叫宋蘅停顿的手是真的僵硬了。

    “运气?”

    “你没听说过吗?”那人指了指崖上的书阁,“那本《炼气》的书你没有看过吗?”

    说着,他瞟了一眼宋蘅手里的长剑,“至于你练什么,都只是外在而已,先看两个月《炼气》再慢慢练也不迟。”

    所以我这是练错了?

    宋蘅有些不大相信,狐疑地看着他。

    岂知那人半点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施施然背着手就走了。

    “装老成!”宋蘅嗤之以鼻。

    又疑惑地看了一眼书阁,要不要上去看看呢?

    去到书阁找到那本《炼气》的时候,宋蘅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看的,不过两刻钟之后,她就发现这本书里面讲的东西确实很基础,也确实对初涉修炼的人很有帮助,包括对气息的,对灵气的感知。

    不过,灵气,那是什么东东?

    拿着《炼气》和身份木牌在借还球下照了一下,借还球红了一下。

    宋蘅有些泄气,掏出《无形剑诀》在借还球下扫了一下,噔噔噔上二楼把它归位,这才下楼把《炼气》借走了。

    书阁里的法门一类的书只能借一本,但是手札可以多借,宋蘅想着拿《炼气》回去问问冯子骥,这才打算把它带出去。

    “炼气?”冯子骥摸着宋蘅拿着的书,翻了几页。

    “奇怪,王师兄没有说过啊?”

    王师兄就是引导师兄。

    “没有说过吗?”宋蘅追问。

    “他只是叫我们有问题可以去问他,没说过炼气的事啊。至于这本书,他连提都没有提到过啊。”冯子骥回答说道。

    1

第14章 确定() 
“没有说过么?”宋蘅轻轻抚摸着手里的《炼气》,转而又问起冯子骥对于那位王师兄的为人。

    冯子骥不知她是何意,倒也没有多做隐瞒,只是按着自己的心意说道:“王师兄倒是挺好,虽然不大热心,不过我们若是有难处问他他到也会耐心解答,神色之间从未有不虞之色。怎么了,你是觉得王师兄对我们有所隐瞒吗?”

    宋蘅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一些东西来,先前听到那人的话的时候脑子里有些乱,到现在才渐渐理清了一些。

    “我今天遇到一个人……”宋蘅缓缓将今日的事情说出,最后看向手里的《炼气》,“虽然我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不过这本《炼气》我只观了一二,倒是若有所感。可能之前真的有地方做的不对。”

    “我这再去书阁查查与《炼气》有关的手札,看看前辈的师兄师姐们有没有谈到。冯子骥,你再去问问王师兄。如果修行之前真的需要炼气……”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算了,你还是不要问他了,去寻了旁人问一下吧。他们在武院的时间比我们都要长,修炼也有些时日了,知道的东西定然会比我们多些。”

    此刻冯子骥也明白过来宋蘅的意思,脸色没有先前那么好看了。

    两个人各自分开,约定晚膳之时再见。

    宋蘅在书阁中翻阅了好久,之前倒是没有怎么注意,这会儿专门去找倒是发现与《炼气》相关的手札在三楼足足用了两个来存放,满满当当,不下有上千本。

    宋蘅放下手里的一本,翻翻找找,挑了一些看起来明显有些年头的翻阅,一边走一边搜寻,不一会儿手上已经是十数本。

    “差不多了。”随意瞟了一眼窗外,暮色沉沉,倒是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过了饭点了。

    这个时候宋蘅反倒不着急了,本想多拿几本,想了想又怕不妥当,便抱着这些手札到一旁挑挑拣拣好一番挑出了三本来。

    走出书阁,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宋蘅径直往住处走去,冯子骥正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院门口磨磨蹭蹭不进去。

    宋蘅笑着推门进去,“怎么不进来呢?”

    “来的时候遇到好些人,我便说是给你送吃的来的。”冯子骥有些不大好意思地说道。

    “我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吧?”宋蘅意地说道,放下手里的东西,又把烛火点上,招呼冯子骥坐下。

    宋蘅伸手摸了摸桌上的水壶,“就是没有热水了。”起身,提起水壶出门,不一会儿添上水回来,放到桌上。

    宋蘅又取来一块拇指大小的珠子放入壶中,不一会儿就听壶中噗噗水沸的声音,热气从壶口冒出。

    宋蘅提壶给冯子骥倒上一杯热水,“暖暖吧,没有茶叶,凑合着喝吧。”

    冯子骥也意,握在手里,吹了吹,这才喝下一口。

    宋蘅目光看向桌上的食盒,冯子骥连忙说道:“看我都忘了,阿蘅你快吃点东西吧,这些都是我特意给你留的。”

    宋蘅也不让冯子骥动手,“我自己来,说说今天的事情吧。”

    冯子骥点点头,面色全然没有了刚才的和悦,甚至带上了一丝恼怒,“阿蘅,你说的不错。王孟然根本就没有跟我们说实话,就如你今天说的《炼气》,他连半句都没有提。还是我今天去问旁的师兄,他们才向我说起。”

    “这王孟然是武院第一人,徐院长已经许诺今年的入门弟子必有他的一个名额,也正是如此,他才应下引导师兄一职。虽然我们平日里有疑问问他他也会说,但是现在想来往往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冯子骥愤愤说道:“以往我曾在书中学到‘表里不一’一词,原本还不大相信,今日才发现原来世间真有这种人!”

    自从入得书院,再到武院,行动之间,都是按着规矩做事,即使有错也是按着规矩处罚,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今日冯子骥才恍然人心复杂。

    宋蘅慢慢吃着饭,听到这话,放下筷子,“既然知道了那便也就罢了,我带回来三本手札,你可以看看。咦?紫藤那家伙呢?”没看到紫藤,宋蘅问道。

    冯子骥起身去窗边的几上拿手札,闻言说道:“说不得又是无寻那位一同练鞭子的师兄了吧?那家伙现在是越发的乐不思蜀了,都没见他与我这般亲近。”

    对于他酸溜溜的话,宋蘅忍不住失笑,“不管它了,等它回来再给它一本。”

    冯子骥干脆就在几案边坐下,手持一本手札细细读来,又翻出《炼气》一文细细看起来。

    片刻之后,冯子骥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难怪之前会觉得有些地方不太通畅,练功一久就会觉得肌肉酸胀,甚至筋脉都有隐隐作痛,还以为是正常现象,原来是不懂得运气之法。”冯子骥见宋蘅吃得差不多了,起身说:“这本书和手札我就带走了,书明天早上给你,到时候我再去借一本,阿蘅,你不会不愿意吧?”

    宋蘅没好气地挥了挥手道:“赶紧走吧,就知道欺负我!”

    “我决定了,从明天开始,我要多去书阁看了看。什么引导师兄啊,净是骗人的!我决定了,我要自力更生,不求别人!”冯子骥说道。

    “没看出来啊,你这么有骨气。”宋蘅收拾着碗筷放到食盒里,这食盒一看就是膳堂的,明天早上送过去就是了。

    冯子骥抱着书和手札走到门口,忽然顿了顿,“有机会的话你再去问问那个人啊,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疏漏。还有这次的事情也要好好感谢人家。”

    你前一句才是你的目的吧。

    宋蘅不屑地想着。

    只是,感谢,她要怎么感谢,还有上次的事情,一想起来头都大了,没有结成仇都是好的,何况人家还“以德报怨”好意提醒自己。

    怎么说之前的事情也是自己不对。

    再说,自己又要用什么报德呢?

    1

第15章 吃了这碗热干面() 
暂弃了修习剑法,宋蘅专心研习《炼气》,炼气之道,玄玄乎乎,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靠自己沉下心来慢慢感知领会。

    听那人说至少修习两个月,所以即使三日过去依旧毫无所获,宋蘅也没有多做紧张。

    虽然一想到两年的时间太短,修行片刻不能停止,力争朝夕。

    不过循序渐进之法她也是懂得的,读书多年,也让她的心境趋于缓和,便是当初被苏清河罚抄三千遍《字集》时,每每闲暇时掰着指头数着,当时只觉得人生无望,不过好在也咬牙坚持,虽然一年多的时间中未曾有个一次好眠,甚至短短的夜觉也不时噩梦连连,几近崩溃。

    但是,那段时间磨砺了她的性子,也让她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就是再艰难的事情也会有完成的那一天。

    书院里的日子是极苦的,如果不是有个五年之期遥遥在望,那般过下去真心叫人绝望。

    好在有好友相互陪伴,小狐狸紫藤也时常为她排解苦闷,当时她那样一个小孩子,纵然早早地知道人世的艰辛,却也是支撑不下来的。

    在宋蘅的心里,她也曾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像苏清河那般,学会诸般变化,便是那日在静室之中,苏清河随手施为便将她辛苦多时的成果化为灰烬,又如在膳堂轻易间便把小狐狸困于囚笼之中,不得挣脱。

    这些记忆对于她来说,算不得很好,却不得不让她向往修道学会的种种本事。

    只是,修行是一件何其之难的事情?

    放眼武院,不论是先来者还是后来之人,人人都在努力修行,一日都不敢有所懈怠,风雨无阻,只是那不曾见识过的修行世界。

    再者,武院之中每个人身后都似有一道无形的深渊,考核不过,便会粉身碎骨,何其残忍。

    宋蘅捏着《炼气》,难得的想起了心事,想起不可预知的未来,只暗对自己说当初要不是苏清河,自己已然人世,如今又为何要对他心存怨怼?他虽然有的时候不近人情,但是救命之恩,授业之恩,今生今世都是她宋蘅做一千一万件事都不能报答的。

    想到此处,宋蘅只觉得以往都是自己的小心眼在作怪,在苏清河身边时觉得他性子不好,离开之后又开始怀念他的好。

    宋蘅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内心,重新投入去看《炼气》只觉得先前笼罩在眼前的迷雾有了驱散的感觉,她耐心地一字一字地理解着,脑中仿若有一本厚厚的书在不停地随着她的心意翻阅,她将每一个字所可能存在的意思挑出,又从中挑出最符合文意的一种。

    这般看下去,之前的晦涩艰难竟然少了许多,越看越是觉得精妙不已。

    “呼!”看完一遍已是两个时辰之后,起身稍稍活动一下,宋蘅又坐下观书。

    这一次比之之前用时更久,好像随着掠过那些文字,眼前有一个吐露精华的身形在像她展示着运气的精妙,她看得如痴如醉,沉醉其中,仿若失魂。

    再次放下书,已经临近黄昏,宋蘅这时才觉得眼前缭乱,肚中空空。

    此时膳堂已经开饭多时,这个时候去恐怕也只有些剩菜冷饭。

    宋蘅乎这些,相比之下,武院的饭食比起书院的清汤寡水好上太多了,就是早餐也比书院的正餐丰盛许多。

    起身去膳堂吃饭,果然如她所料,偌大的膳堂此时空空荡荡,杂役正端着水盆,耐心细致地擦洗桌凳。

    看到宋蘅进来,忙招呼她说:“不巧,今日已经过点了。我给姑娘下碗面吧?”

    宋蘅意这些,点头同意,找了平日里习惯的座位坐下,静静等面上桌。

    宋蘅垂首思索今日所得,一想到自己逐字排来,所得颇多,竟是入了神。

    忽然发觉眼前一片阴影,还当是仆役做好了面,抬头一看,却是呆了呆。

    “在下可以坐在这里吗?”温润醇厚的男子声音响起,像是初春拂过的一缕清风,轻轻柔柔,很是礼貌。

    “当……当然。”

    说实话,如今再叫宋蘅去与他为难她自己也是过不了自己这关的。

    谁叫人家对她有恩呢?

    修行上面的事情,就算只是一句提点叫人少走弯路那就已经是一种恩德了,古人也曾有一字之师的说法,那些先贤大儒即使未曾拜人为师,听人一句良言,自己感悟颇多对于自己来说便已经可以称为老师。

    虽然宋蘅内心里是不会承认的,直暗道今时与古时大不相同,哪里还有这种古板思想?

    看来自己真的是古籍读得太多,也不时看些久远的小故事以便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但是那也是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古书,可不是继承他们的思想。

    先贤们实在是太高大,太伟岸了,那种一个义字就能去死的行为,羞于对主上的托付便能引颈自裁的事迹她无法想象,她一介小女子实在学不来。

    不过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至于之前暗自腹诽别人是僵尸脸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诸脑后了。

    “还未请教……额……大名?”说着,宋蘅只想给自己一个大巴掌,这嘴笨的呀。

    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