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凰栖梧-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雅已经嫁过来多日了,她的性子不错,待人有温婉,自然很是得太子府里的人欢喜,也就没什么人给她摆脸子看。

    赵慕愣了愣,疑惑道:“为什么你们觉得很热,我却没多大感觉呢?”

    “那是因为你没心没肺!”沈栖梧放下书,笑意盈盈的骂道。

    这六七月的天,确实是一年里最热的时节。

    无论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的百姓家都随时备着解暑吃的冰汤,在这炎炎的夏日里惬意的躲在篱笆下乘凉。

    赵慕瘪了瘪嘴,对沈栖梧说的呲之以鼻。不过这段时间他都不敢反驳沈栖梧说的话,谁叫她现在多了一个女人,在沈栖梧面前也没了往日说话的底气。

    “对啊,栖梧说得对。你啊,就是没心没肺!”秦雅做为小的,自然是附和着沈栖梧的意思。一时之间,赵慕的两位妻子都开始调戏起了赵慕。

    一个女人挑水喝,两个女人没水喝。这个道理赵慕还是懂得,所以干脆闭嘴等沈栖梧二女叽叽喳喳。

    “走吧,欢儿,早点出发,我还等着喝酸梅汤呢。”等了半天,也没见马车动起来,赵慕不免有些心急了。

    今天这么好的天气,若是能到避暑山庄休憩,喝着酸梅汤睡着懒洋洋的午觉,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赵慕心里美美的想着,甚至感觉夏日的冰爽正在向他招手一般。

    “殿下,有使者来了!”

    “什么?”

    赵慕的马车被拦住了,是京城来的特使。

    沈栖梧和秦雅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什么。

    早在几日前,秦总督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是陛下已经下了旨意,要召回南下的赵慕,回京继承大统。

    只是没想到,陛下的旨意这么快就到了南京府。如今带着旨意的使者已经站在太子府门口,拦住了正欲出行的赵慕一行人。

    “朕身体有恙,不能朝理朝政着令太子赵慕回返,主持朝政。。。。。。。”洋洋洒洒一大堆文言文,听的沈栖梧耳朵生茧。

    不过相比之下赵慕面色就要高兴的多,父皇召他回京,用意已经是十分明显了。

    如今皇帝病重,并且召赵慕火速回京。大概也是知道自己所剩天命不多,不如早为储君做准备。

    收了圣旨,将传旨的公公留下喝杯水酒。太子府的下人们就开始忙绿着收拾行李,做好回京的准备。

    秦雅有些忐忑,拉着沈栖梧的衣袖问道:“我也要跟着去吗?”

    “当然!你现在是赵慕的侧妃,自然也要跟着回京去!”沈栖梧蹙眉说道,她能理解秦雅的心情。虽然是因为利益才和赵慕走在一起的,但花烛夜都已经过了,沈栖梧和赵慕也不会把她当作外人。

    而且回京的路上还不知道会不会遇到阻拦,秦雅冰雪聪明,也能支不少的招给赵慕。这样以来沈栖梧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安安心心的看书了。

    想到这里,沈栖梧偷偷摸摸的笑了。当着秦雅的面,马上就收敛起来,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

    “栖梧,终于要回京了。”赵慕看着忙碌的下人们,手不知觉的去揽住沈栖梧的的腰肢,却被后者狠狠的掐了一顿。

    秦雅看着二人,捂着嘴轻笑不止。(。)

第八十九章 夏日有道阴霾() 
和来时的感受不太一样,回去的时候赵慕显得很沉闷。大概是路过当涂县,和彼时的心境大不相同。

    南下的时候,走的很慢,因为要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而回去时,赵慕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马上回到京城。

    皇帝如今神智已经不太清醒,皇后也因为忧虑成疾而卧床不起,如今后宫之事都由宁妃做主。

    “如今宁妃已经掌握了后宫,母后的病也不知道如何,千万不要出事才好!”赵慕心里急得团团转,却也只能不住的叹息。

    秦雅这一路上一直在宽慰赵慕,柔声说道:“殿下你不要心急,母后不会有事的。”

    赵慕闻言,只有无奈的点点头。

    沈栖梧在一旁好整以暇的看着书,丝毫没有被一路上的气氛给感染到,像是一朵静怡的莲花。

    “栖梧。。。。。”赵慕看着沈栖梧,欲言又止的样子。

    沈栖梧鼻音应了一声,也没去看赵慕,目光始终汇聚在书上。

    “我到底该怎么办?”赵慕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沈栖梧这幅云淡风轻的模样,显得他自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沈栖梧频频蹙眉,满不在乎的说道:“还能怎么办,只要你是太子就对了。”

    “我虽然是太子。”赵慕无可奈何的笑道:“可是如今这形势。。。。。”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旁的秦雅给打断了。

    秦雅用手指封住赵慕的嘴,看着他的眼睛说道:“你还不明白栖梧的意思吗?”

    “什么意思?”赵慕拉开秦雅的手,怅然不止,“现在都这样子了,栖梧她。。。。”

    秦雅对他摇了摇头,解释道:“栖梧的意思是,只要你是太子,那么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才是太子。就算宁妃如何大胆妄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那逆反之事的。”

    赵慕闻言,良久过后才苦涩的笑了笑。

    “其实我也知道,只是我还是很担心。”

    沈栖梧被赵慕搞得有些不耐烦了,她很讨厌这种忧虑的气氛,忍不住的说道:“担心什么,如今陛下还没有死!朝中大臣们都在,还要雅儿的父亲,你担心有个屁用!”

    “我!”赵慕想反驳来着,却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只好坐在那里生着闷气,一脸幽怨的看着沈栖梧。

    一路上赵慕就像是和沈栖梧闹别扭了一样,始终不愿意开口说一句话,就这样沉闷的坐在那里。

    沈栖梧也乐的清静,没有了赵慕的打扰她就能安安静静的看书了。至于说什么赵慕和她置气这些,她满不在乎。

    唯一苦了的便是秦雅,她又要照看赵慕的心绪,又要处理自己父亲带来的一些消息,整个东宫卫队里面,最忙的就数她了。

    临近京城,得到的消息就越是让人心惊。

    秦雅坐在马车里,认真的看着自己父亲的急信,眉头越来越皱,直到最后竟然把信揉碎。

    “怎么了?”沈栖梧把这一切收入眼底,不禁疑惑的开口。

    就连一旁安静了许多天的赵慕也对她投来疑惑的目光。

    秦雅叹了一声,“陛下怕是快不行了!”

    “如今京城里的禁军皆有宁妃的兄长控制,朝中大臣更是被人煽动,说是太子殿下久日不返,不思江山社稷,欲拥立二皇子为帝。”

    “太后呢?”沈栖梧蹙眉,连忙问道。

    宫中只要有太后在,沈栖梧相信宁妃不敢兴什么风浪。

    秦雅看了她一眼,低声道:“太后被宁妃送到千首山礼佛去了,怕是已经被人监视了起来。”

    “她怎么敢!?”赵慕怒的两眼瞪圆,握着拳头使劲的敲打马车内的小桌。

    桌上的茶水顿时被洒落了不少出来。

    “殿下!”

    “什么事?”

    “我们被包围了!”

    赵慕一把掀开门帘走了出来,却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的车队被数以千计的军队包围着,重重的围困在最里面。

    这是京城里的禁军,盔甲分明,手持刀柄,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东宫的侍卫们也不惊慌,纷纷握住兵器与禁军们对峙,丝毫不露惧态。

    “孤是太子,你们拦住孤意欲何为?”赵慕被众人簇拥在马车旁,一股不详的预感萦绕心间。

    这群军队里没有人回答赵慕的问题,只是沉默的将他们一行人阻挡在这里,只能看见京城高大的城门,确丝毫动弹不得。

    “孤在问你们话!”赵慕满脸怒容,不由歇斯底里的咆哮出声。

    回答他的只是冰冷的寒光,这些将士们握着长刀佩剑,在燥热的夏日中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触。

    “我看他们是想把我们困在这里。”秦雅和沈栖梧一同走出马车,望着眼前的场景,冷静的开口。

    赵慕怔了怔,问道:“把我们困在这里能做什么?”

    沈栖梧看了他一眼,认真的说道:“只怕是要修改遗诏。”

    “修改遗诏?”赵慕想了想,才脸色大变。

    如今的情况很明了,皇帝陛下已经天命不远,怕是连谁是谁都难以分清了。宁妃掌握后宫,京城的禁军又被他的兄长操纵,只要创造出一份假的遗诏,二皇子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周的主人。而真正的太子赵慕,只能被困在京城之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

    赵慕抬头看向天空,清澈透明,却也始终藏着一抹深处的阴霾。

    。。。。。

    。。。。。

    宁妃端坐在皇帝的寝宫里,微微眯着眼睛,仔细的品茗着上供来的香茶。

    看她的模样神态,舒服至极,仿佛要将这茶水的香意留存下来,让往后的自己能够记住今日的风光。

    今天,他的儿子就要加冕为帝。而宁妃也将成为尊贵的皇太后,掌控后宫成为主人。

    这一切仿佛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宁妃不以为意的想了想。想着那个躺在凤床上奄奄一息的女人,宁妃忍不住笑了起来,本想着往后的日子可以好好折磨她,却没想到连老天这么懂她的心思。

    不过这样也好,省了自己一番手脚。

    正出神时,老太监走了过来,点头哈腰的恭敬神态。

    “娘娘,诏书已经写好了。您看,是不是该召集百官前来听旨呢?”

    这老太监是皇帝的掌笔太监,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自入宫起就是皇帝身边的人。

    当然,这个老太监其实是姜家的人。

    也就是宁妃的家奴。(。)

第九十章 大殿之上的议论() 
宁妃长身而起,长长的宫裙拖在地上,宛如轻纱。一旁的贴身宫女为她牵起裙摆,高傲的出了殿门。

    宁妃的手里,握着圣旨。

    立二皇子为储君的旨意已经拟好了,如今只需要做的便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宣读这封圣旨。

    “娘娘,宋国公求见。”

    宁妃如画的眉微微轻佻,“让他过来吧。”

    本来宋国公牵扯当涂县一案,已经引起了皇帝的震怒,被关入了天牢。念在他是开国功勋之后,免了一死,将他的财产一律充公,如今就算被宁妃放了出来,也只徒留了一个国公的称呼。

    接着大腹便便的宋国公就出现在宁妃的面前,他涎着个脸,露出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娘娘,宫里宫外的都安排妥了。”

    宁妃有些高傲的看着他,鼻息微喘,问道:“赵慕那边呢?”

    虽说如今宁妃对他的态度转变很大,但是宋国公丝毫不介意,现在他只是一条狗,奴颜媚骨。

    “托娘娘鸿福,如今姜大将军已经堵住了他们,将他们困在城外。”

    听到这里,宁妃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如今对她来说,最大的心腹大患早已经不是皇帝,而是城外那个太子。

    不过只要兄长将他困在城外,等圣旨昭告天下之后,宁妃有的是时间来拾辍这位太子殿下。

    “去召集文武百官吧。”

    宁妃侧目对着老太监开口,万事已定。

    如今宫里宫外都是她的人,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她的大计,只要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她宁妃就无所畏惧!

    大殿内,受到召集的文武百官俱都待在殿中,他们三五个站在一起,小声的议论着,窃窃私语的看着龙椅前的那个老太监。

    “太傅,你说这宁妃召集百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礼部尚书来到沈辅国跟前,低声问道。

    沈辅国宠辱不惊,看着四周的文武百官,心里不知道再想着什么。最后把目光放在不远处好整以暇的宋国公身上,语气平淡的说道:“大概是陛下有什么旨意吧。”

    “陛下?”礼部尚书语气不可思议,不禁皱了皱眉,疑惑的说道:“陛下早就已经神志不清,哪里还能有什么旨意?”

    “是吗?”沈辅国只是笑笑,也就不再说话。

    “宁妃娘娘到!”随着太监的高声宣礼,一袭华贵宫装的宁妃被簇拥而至。

    文武百官的议论声逐渐小了下去,只见宁妃娘娘带着陛下身旁的老太监缓缓走到龙椅前的阶梯上。

    宁妃娘娘对老太监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宣读圣旨了。

    老太监取出圣旨,目视着满朝文武百官,声音沙哑而又充斥在整个大殿之中。

    “太子赵慕无德,贪玩任性,久滞江南不返。心中不思社稷,储君之名何用?置天下置朕与何处?今有外国兵陈贺兰山,内忧外患,朕重病已知天命。今二皇子贤良,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通篇旨意都是在控诉赵慕不堪为储君之位,说他不孝贪玩任性,在皇帝病危之时都不思回返,如今要传位给二皇子。

    圣旨读完,满朝文武百官哗然不止。

    有的赞同,有的心存异议,更多的则是作壁上观不发表任何意见。

    “敢问宁妃娘娘,这圣旨真的是陛下的意思吗?”异议当然不可能没有,毕竟太子赵慕的拥护者还是有的,不少大臣们都开始质疑这圣旨的真实性。

    宁妃面色不变,她早就猜到了大臣们会有异议,也早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老太监得了宁妃的眼色,从怀中取出一物来,高举在头顶,任由大臣们的目光查探。

    “这是传国玉玺?”

    大臣们都认得此物,这是大周皇帝的传国玉玺,通常只有到了传位于新帝的时候才会出现,以往都是会有先皇妥善保管,如今出现在这大殿之上,还是和圣旨一同出现,真实性可想而知。

    顿时大殿之中的议论声就已经小了下来,质疑的呼喊更是已经微不可闻。

    这个时候一名宫女匆匆忙忙跑进大殿之中,在宁妃耳边低声说道:“娘娘,刚刚得了消息。陛下他,殡天了。”

    “殡天了?”宁妃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和茫然,转瞬之间就被自己的疯狂所取代。

    殡天的好啊,如今最好一缕后顾之忧都已经没有。这封圣旨如今成了遗诏,它的威力就更不同了。

    本想着在新帝登基之后在想办法让皇帝殡天的,没想到老天爷这么成人之美,免了自己不少麻烦。

    如果不是现在还置身在金殿之上,宁妃恨不得放声大笑,虽然她心绪难耐,但还是努力保持着平静。

    “刚刚得知的消息,陛下他殡天了。”

    “陛下!”

    这仿佛是晴空霹雳一般,整个大殿之中文武百官下跪,高声齐呼着“陛下”。

    一番沉痛之后,宁妃也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抹了几把眼泪,抽泣的说道:“陛下殡天,理当退朝。新帝之事容后再议。”

    “娘娘不可!”宁妃说完那番话后,宋国公很是自然的找了出来,高声说道:“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先皇殡天,新帝理应该加冕登基,万万不可耽误。”

    “宋国公此言差矣,我等身为臣子,如今陛下殡天,理应先举行大丧,再来朝议新帝之事。”满朝文武中,不认同的声音也随之出现,这是一名老儒,掌管宏文馆,更是太子正统的拥护者。

    宁妃隐秘的看了这老儒一眼,闭上眼睛没有说话,像是在沉痛于皇帝殡天的哀思之中。

    “老学士此言甚是诛心,你置陛下,置天下百姓与何地?如今金国人正翘首以盼,如果得知先皇殡天,而国中与君,前线将士将会士气低落。若是金国人铁蹄南下,老学士有何脸面面对先皇?”

    宋国公这一番话让老学士不敢应答,因为无论如何回答都是不敬,想到些许,沉默的退回了百官之中。

    “虽是如此,臣等也应该先去见先皇一面,以表衷心。而后再确立新帝之事。”沉默了许久的沈辅国终于开口。(。)

第九十一章 陛下又活了() 
沈辅国的话回荡在大殿之中,所有大臣们都不禁沉默了起来。沈辅国说的不无道理,如今先皇驾崩,理应先去见先皇一面,再讨论新皇登基之事。

    宁妃微微蹙眉,凝视着沈辅国,似乎想要看清楚他心里的想法。

    按理说沈辅国和宋国公交好,又与宁妃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理应会站在二皇子这边。

    可是他的女儿是沈栖梧,也就是赵慕的太子妃。所以沈辅国如今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暧昧了许多,让人摸不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太傅所言正是,臣等应该先去看望先皇才对,尽一尽臣子的本分。”大殿之上很多大臣们都开始符合起来,毕竟新帝的确立很是麻烦,能拖自然还是要拖上一拖的。

    宁妃集团虽然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臣子的本分是忠心,这是天理谁也不能拒绝。

    宁妃长叹一声,慨然道:“那好,我们就去送先皇最后一程。”

    先皇殡天这是历朝历代的大事,遗体自然是不能随意移动,需要则大吉之日就放寝陵。

    宁妃带着满朝文武百官来到皇帝的寝宫平福殿,门口跪着不少的宫女太监,全部都在哀悼皇帝的逝去。

    文武百官多达百人,自然是不可能全部都挤进平福殿里去,只有数十个大臣有资格进殿哀悼先皇。

    “陛下。。。。。”

    皇帝的龙榻前跪倒,全都在哭喊着。有的是真情流露,有的是虚情假意,反正如今皇帝已经安然的躺在龙床上,也不会再有人来质疑他们的忠心。

    宁妃并没有跪,她很安静的立在床边。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那张脸,冷漠的心中闪过千丝万缕的情绪。

    如果我是皇后,我的儿子是太子,那么一切事情都不可能会发生。皇帝?陛下?如果不是你的私心,我也不会变成这样。你最心爱的女人也要死了,真可惜,我还想好好折磨她的。不过,你那位宝贝太子还在,等我儿登上帝位,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既然先皇殡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尽了忠,那么新皇的策立就不能耽误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二皇子既然被陛下亲自定位了新帝,我们应当遵循先皇的旨意,拥立二皇子为帝。”宋国公眼角含泪,在皇帝面前三跪九拜后起身激动的说道。

    “是啊,是啊。”

    大臣们互相点了点头,接着一起拜道:“臣等遵循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