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能测量出思维力量的手指圈游戏
………………………………

  首先让孩子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圆形,然后让他想象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先让他想象“自己吃”,这时候你试着将他圈成圆形的拇指和食指左右分开;然后再让他重复圈圈动作,想象“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时候你再试着将他的手指分开。感觉怎么样?两次试验你用的力量有什么不同吗?当孩子想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时候,他的手指紧紧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而他想象自己吃的时候,手指很容易就分开了。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明白“弘益”的道理。
  当孩子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善行能使自己的力量显著增强的时候,他就会积极地为他人考虑,懂得尊重和关爱别人。这个手指游戏不仅可以测量思维的力量,如果灵活运用的话,还能让孩子分辨出适合自己的食物或者其他事物。对自己有益或者适合自己的时候力量增强,反之力量减弱。以“爱”为代表的有肯定意义的词语能使力量增强,以“恨”为代表的有否定意义的词语能使力量减弱。
  为了能正确履行孩子精神师长的职责,父母应该每天提醒自己几次——“我要成为能教授孩子弘益哲学的老师”。这样的提醒会使你自身内部的力量增强,会展示给你正确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保证在孩子培养方面的稳定性。

………………………………
使大脑新生的语言和扼杀大脑的语言
………………………………

  人类的语言、感情、思想、信念、行动等都会作为能量传递给大脑。爱、恨、和平、愤怒、自私、嫉妒、自满等人类所拥有的感情都是能量。如果父母拥有肯定的信念,那么不光是他们自己,同时也会向孩子的身心传递清新健康的能量,反之否定的感情则会传递阴暗污浊的能量。污浊的能量不能顺畅流通,且聚集在一处,久而久之形成的性格对于脑神经系统以及身体的气血循环都有很大的损害。这个时候应该用呼吸来调整能量,也就是把污浊的能量排出体外,把清新健康的能量吸纳进来。
  很多父母都被责任和义务这些强迫性的观念所束缚,变得紧张和疲惫。他们身体里的能量在逐渐干涸,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经常和孩子产生矛盾冲突。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干涉,不仅父母疲惫不堪,孩子也容易和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如果父母身体中能量充足,他们自然会通过孩子的行动解读出孩子的心理,从而采取适当的对应措施。当人身体内部能量充沛的时候,人会变得愉快,变得乐于助人,会很自然地想到关爱别人。反之,能量不足的时候会出现没有来由的敏感,承受能力变弱并且易于发怒。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称职的父母,只需要看看自己是笑的时候多还是生气的时候多就清楚了。
  孩子在表达自己感情和欲求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些障碍,但是如果你把这些障碍看作是他们专门做恶作剧或故意用逆反行为来为难你的话,那你就错了。这只不过是因为孩子在用孩子的大脑思考并行动,而父母在用父母的大脑思考并行动而已。我们都知道男女的大脑构造有差异。同样的,孩子和父母的大脑也有差异。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能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道理都明白,但是生气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只要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那么自然就会想出很多方法来控制情绪。我们不妨用洋葱来做个试验。

………………………………
让洋葱存活的语言,杀死洋葱的语言
………………………………

  把两个洋葱放在有同样养分环境的瓶子里,按时浇水。每天对其中一个说很多次“你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们都爱你”;对另一个洋葱则说“傻瓜,白痴,你肯定会死的”。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被美丽的语言滋润的洋葱在茁壮成长,而每天被恶毒语言包围的洋葱却逐渐萎靡,生长的速度也很缓慢。
  在另外一个试验中,我们再把3个洋葱放在有同样养分环境的瓶子中,对其中两个的态度跟上面分别说过的一样,对另外一个除了每天浇水干脆看都不看一眼,好话坏话都不说。大家猜猜看,生长最慢的会是哪一个呢?可能大家都会说是那个每天被恶毒语言攻击的,其实不然,根本得不到任何关心的第三个洋葱才是生长速度最慢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任何其他的生命来说,在其生长的过程中给予关爱是最重要的,而比憎恨更致命的是漠不关心。
  在你很生气的时候,不妨先调整呼吸。在控制感情方面,没有比呼吸更有效的方法了。如果你是在进行上述的洋葱试验的过程中,那么一旦为孩子的事生气时不妨把训斥对象换成洋葱,而不要口无遮拦地对孩子说一些否定的话。其实当你对着洋葱大声训斥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觉察到你的警告信号从而停止自己的顽皮行为,而你也会在痛快地发泄之后恢复理智。
  洋葱的试验说明了,人在盛怒之下的口不择言对于生命体有多大的伤害。我们可以推测,如果人是被斥责的对象将会受到怎样的负面影响。就像愤怒可以杀死洋葱一样,愤怒同样能伤害自己和孩子的大脑。为了找到适当的调整、控制感情的方法,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呼吸。

………………………………
培养会呼吸的大脑
………………………………

  人不吃不喝可能会维持好几天,但是如果不呼吸可能连几分钟都坚持不了。由此可以看出,呼吸对于维持生命来说是何等重要。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的大脑才是最欠缺呼吸的部位。呼吸是为人体提供氧气的过程。大脑是人体中对氧气的依赖程度最高的器官。脑的重量约为1350克,在整个身体中的比重不到2%,但是即使是没有进行特别活动的时候,也要消耗20%~25%的氧气。因此如果脑血液供给中断15秒,人就会陷入神志不清的状态;超过4分钟的话,被损伤的脑细胞就会永远无法恢复。从这点可以看出,不断地供给大脑充分的优质的氧气,对于大脑健康来说既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大家可能会问“除了正常的呼吸,难道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氧气的充分供给吗?”尽可能地避开吸烟人群,或者到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尽情呼吸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前者只能算是避害,而后者受条件的限制实现起来却不是很容易。
  从这点来看,脑呼吸就是非常容易做到而且是效果显著的运动方法。脑呼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脑,通过呼吸使健康有益的能量充满每个脑细胞,从而使大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通过脑呼吸可以使心境平和,自然摒弃污浊的能量,使大脑纯净、精神得到升华。
  脑呼吸需要集中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感觉到“气”的存在。对于对“气”没有感觉的人来说,听起来就像遇到“特异功能”一样新奇而且总觉得常人难以做到。其实不然,以人为代表的所有生物都依靠着“精气神”来生活,如果能感觉到“气”,那么对人类5种基本感觉之外的领域的感知能力就会自然地恢复,也就是完成了进行脑呼吸的准备。
  感知到“气”的最简单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的训练。集中在手上,手就会产生“精气神”;集中在大脑,脑子里就会产生“气”。总之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就会产生能量。这也就是所说的“心气血精的原理”。“心”在的地方产生“气”,“气”汇集的地方产生“血”和“精”。你可以试试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只手上,有没有感觉到这只手逐渐发热。用体温计测一下,这只手的温度有没有升高呢?
  气是什么?“气”这个词是东方哲学中的代表词汇。东方的哲学家们认为气是人的呼吸之气、大气、云气等所有空气模样的物质,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且是所有生命力和活动力的源泉,人类的身体和思想也是从气中所产生的。通过“气”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概念。现在我们经常用到的阴气、阳气、阴阳五行等用语也是在说明气的概念时出现的。再有如气血、经络等用语也是“气”的相关哲学与医学相结合后派生出的概念。除此之外我们也经常有“恢复生气”、“活气”等跟气有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到目前为止,“气”的概念虽然还没有被科学完全证实,我们的生活却和气紧密相关,很难与之相分离。长期以来气一直是在哲学、神学或者大众疗法的范畴内徘徊,但是近来这个闪耀着东方智慧光彩的学说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具有讽刺意味地是,这种瞩目竟然是从科学界开始的。认为气是迷信的西方科学界最近反而比东方科学界更加关心气的概念并且不断地深入研究。与之相对应在美国的许多医院已经开始了被称作“代案医学”的医疗手段,使用以针灸为代表的东方医术进行治疗。用西方医学很难解释的现象,通过“气”的学说都能得到很好的说明。“代案医学”现在在患者的心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有影响的医疗手段,甚至到了如果哪个医院没有它就很难运营下去的程度。

………………………………
妈妈的手,有神奇疗效的“医手”
………………………………

  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上,手上自然产生“气”。用这只手去抚摸伤痛的地方,痛症会逐渐消失;放在眼睛上能缓解疲劳而且可以明目。“气”的感知可以作为进行脑呼吸之前的准备活动,在你觉得自己因为各种杂念导致注意力下降的时候练习是最见成效的。方法非常简单,你可以先自己练习,熟悉了之后再教给孩子。那么现在就开始吧!
  “气”的感知训练可以从人体中最敏感的手部开始。因为手上的感觉神经很发达,不论是谁只要集中注意力都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但是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带着一定要感觉到“气”的程式化观念去练习,只要身心一致,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到一定时候自然就会感觉到“气”的产生。
  对于“气”的感觉方式有多种多样,可能因人而异。比如有像握着一团棉花一样的柔软感觉,有把手放在水中轻轻移动时指缝间产生出的清凉感觉,比如有像风从手边吹过时的那种气流阻力的感觉,还可能感觉到两只手像磁石一样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不管有什么样的感觉都不要中断而要继续集中注意力,这样手上才能聚集更多的“气”。这样的手才会有神奇的医疗效果。愿每位妈妈都用心将自己的手变成有神奇疗效的“医手”。
  “手部触觉感知”训练的方法如下:
  1。 可坐可立,选取感到最自然舒适的姿势,挺直脊柱,肩膀放松。
  2。 闭眼,两手慢慢抬起,在胸前的位置合拢(如果这时候觉得手的感觉不是很灵敏的话可以先拍手50次)。
  3。 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
  4。 感觉到手开始发热的时候慢慢地把两手分开约5厘米的距离,并把注意力集中在两手之间。
  5。 慢慢地移动双手,使两手间的距离反复缩小拉大。
  6。 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两手间有磁石相吸般的感觉。
  7。 集中注意力,反复进行两手间距离缩小拉大的动作。
  8。 感觉强烈的话可以加大动作的幅度。
  9。 10分钟以后,将两手缓缓合拢。
  10。 睁开眼睛,快速揉搓双手使手变热,把手放在眼睛上,这样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使眼睛明亮。

………………………………
改变习惯,锻炼意识
………………………………

  要想成为孩子的老师,一定要先摒弃自己的不良习惯,也就是要把你最不希望孩子效仿的习惯一一改正。努力做称职优秀父母过程的同时也是你自身良好发展的过程,不仅是孩子,你也同样能体会到一天天成长的喜悦。父母虽然处在孩子老师的位置,其实也能从天真浪漫的孩子身上学习和领悟到很多东西。
  毫无疑问,要改掉原有的习惯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不论下多大的决心,要想养成一种全新的习惯都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耐心。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通过脑呼吸来净化体内的能量,就会相对自然轻松地达到目标。在净化能量的过程中,因为不良习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情感和抵触情绪会逐渐减少。
  如果大脑本身有了强烈的觉醒,那么包括不正当的欲望和感情在内的不良习惯会在一瞬间被排除。但是一般人很难一次达到这个境界,因为人们有着遵循原有习惯的本性。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冥想来持续净化和管理大脑的原因。
  所有冥想的核心都是“脑”,只要恢复了对脑的感觉,就能有创意地实现任何愿望。一般冥想的目的是“放松”,而脑呼吸的目的则是通过“放松”达到“创造”,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冥想。脑呼吸既是促进脑健康的运动方法,也是全新创造意识的冥想方法。因为它是以意识开始又以意识结束的运动,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和抽象,但是想想看,人们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与人的意识相互依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有比保持意识的健康更重要的事情吗?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该怎样锻炼呢?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身体来锻炼与身体相连的意识,二是通过我们的想象力来锻炼意识。
  想象力看起来似乎是不分性格、境界,是完全随意的,其实不然。想象力像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一样是非常个性化的。有时候会想出很多没用的东西,有时候可能别人都能想到惟独自己想不到,有时候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想到的东西现在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都是因为想象是意识变化的忠实反映的结果。
  脑呼吸是用想象的力量来锻炼大脑的运动方法,同时也是通过变化后的大脑来净化意识的冥想方法。通过想象力先进行表面意识的净化,进而净化习惯和意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也是脑呼吸的力量。
  父母应该注意监督、保证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对于周围的能量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而且吸纳性特别强,能把父母的语言、思想、行为、感觉完全照样吸收。如果父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信念,孩子的脑波就会非常稳定,反之如果父母左右动摇,信念不正,孩子的脑波就会显得非常不稳定和混乱。所以不管之前你有没有意识到,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你应该有意识地检讨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非常强烈的影响。
  通过决心“成为孩子的老师”,你一定会对自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你的行动自然就会坚定不移。先了解了自身,进而才能把对自己的认识延展到对于人类的认识,那么你看待孩子的视角和对待孩子的气度就会比以前更加正确和宽容。
  下定决心“成为孩子的老师”父母真正应该考虑的不是“我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而是“我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老师?” 即使将孩子交给外人培育,其内心世界也需要你来把握。孩子从外面学回来的东西只是“知识”,真正能够教授他们“精神”的人是父母。父母并不是只要有钱有势、学识渊博就会受人尊敬,真正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正直磊落、处世有原则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像镜子一样,让孩子有正确效仿的榜样。要想成为懂得人生哲学的父母并不是件困难得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们已经拥有人类共有的宏大高尚的哲学——那就是“弘益”精神。“弘益”能使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比别人过更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为了使自己和别人都受益。人的大脑本来的生理构造就是在人与人和平相处、做于人有益事情的时候才能分泌出更多的有益的荷尔蒙。每个人的大脑都有无限的潜在能力,但对狭隘自私的人的大脑来说,其使用率连3%都达不到。如果孩子的梦想是当医生,那你就应该经常对他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医生的”。在孩子的大脑中种下这个信念,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的大脑去完成吧。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脑的主人,要相信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完整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性个体,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在力。

………………………………
让孩子成为大脑的主人(1)
………………………………

  知心导读
  思考是金,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也就愈强。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大脑真正的主人,还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但是,有些做父母的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大脑中,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常常是“帮你没商量”。家长们对设计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喜欢主观地为孩子作决定,比如就拿孩子上兴趣班来说吧,有的家长常常“自作主张”为孩子报名上各种兴趣班。家长替孩子着急,替孩子花钱,替孩子受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一点也不愿意领家长这个情,因为孩子这方面的兴趣一点都没有。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感觉被爱得“死去活来”,觉得苦不堪言。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为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于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我们“望子成龙”,但不能“逼子成龙”。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但不是非要逼迫孩子去考高分数、去考大学,甚至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就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即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你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人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