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被她杀了无数的妖修,最后却成为了护她的依仗。这世间,果然只有时间才是变化却永恒的……
她想到这里,面前已经浮现了徐玽的人偶,徐玽依旧如同在幻境中一样一身银甲,一柄大剑,英气勃发。王眉没有迟疑地握上了这人偶。这一世极其漫长,几乎抵得上之前的两世,然而这一世所领悟的,却令她从内心里感觉到苍凉。至于那个与她互诉爱恋的男子,她却已经想不起来他的模样了,只隐约记得,那人的一身白衣。
“汝之勇武,吾已认可,苍狗之心,汝可明白?”
“明白…这世上无恒定不变之事,之物,之人。即使是那个与我一心相恋的妖族男子,若再过千万年,又会如何,亦难以在此时下定论。”
那声音听了王眉的话,再没有了其他的问题。卷轴再展:“第三卷,勇武为万人敌,然却隐有疑心之乱。经判,历帝王劫。”
这一次,那卷轴的字体停住,王眉却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抽离之感。她略带困惑地看着周围的空间,只听一声很轻的“嗑”,那卷轴依旧立在当空,然而它下面的地面却突然冒出一个红木盒子。
盒子上以黑白两色标注,其上流光溢彩,王眉伸手接过这红木盒子,那个声音再次道:“汝已历经三世,此盒名为传承,乃紫微大帝所留。汝可自行决定此时打开,或是最终与其他盒子一起打开。”
王眉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一起打开。她这个决定一下,熟悉的抽离感再次袭来,她眼睛轻轻闭上,手中依旧紧紧攥着那黑白盒子,这一次,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201181
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四关:帝王关()
瑞国自从建国至今已经过了大概一百年了。这一百年里的皇帝自是有贤明的如开国之君,有昏庸的如险些令人灭国的二世祖,有中兴的显帝,也有碌碌无为却依旧将国家继承下来的,如吴悠的母上,瑞国当代的国君。
吴悠是当代国君的第七女,也是国君的最小的女儿。她的父后出身显赫,是朝中宰相家的公子,掌管着后宫的凤印。而她之上还有一个亲生的姐姐以及两个亲生的哥哥。在这个女尊男卑的国度里,她也是帝位的候选者之一。
她年纪虽然最小,却占着“嫡”字,更何况,她出生的时候,上面的六个姐姐里已经有四个成年,彼此之间对于皇位的争夺可谓已经白热化。然而,此时她母君春秋正健,看着几个为了夺取自己位置不择手段的女儿,自是痛心无比。
一纸圣喻,直接立了当时最为听话懂事的嫡长女,吴悠的亲姐姐,做了皇太女。其他的三位公主一个去监工修建皇陵,一个贬去了西北苦寒之地出使,最后一个由于胆子最大,险些令国君丧命,直接被贬为了庶人,放逐到了南面去伐木了。
吴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忧无虑地长大的,说是无忧无虑,其实也不尽然,她从小便被自己的母君要求学**王之道,为着便是将来这个小女儿封王之后,可以好好管理自己治下的江山。
她的母后虽然无能,但是却依旧有着所有帝王的雄心壮志。这几个孩子里,小女儿的性子最有血性,她很早便对自己听话懂事的大女儿说过,今后若是小女儿封王,便要将她封在最远的地方,让她自己去奋斗出自己的天地。
她的嫡姐大了她将近十五岁,又因为自家母君已经将话说的明白,对吴悠的戒心和防范自是降到了最低。而这一切的代价便是,吴悠受到了最严格的帝王教育。从帝王心术,一直到帝王之策。
所谓“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吴悠直到成长到了十八岁,才终于得以封王,然而,她却一直没有被准许前往封地。因为这个时候,她那一生碌碌的母君,也已经暮年,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就连已经被贬为庶人的那位公主也被允许回到京城探望母君。
然而,众位皇女齐聚京城,注定便会酿成一场灾祸。就在她众位姐妹齐聚京城的第一个月月末,比她大三岁的五姐便联合了老二和老三,直接策划了一场逼宫。
当日,吴悠正坐在她父后的寝宫,守着她因为一场风寒卧床不起的母君。宫内的女侍的步子零碎和混乱,就连一向养尊处优的父后都感觉到不对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心腹突破了重围,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只不过,这心腹一人闯过前方不下七进的宫殿,最后到了这殿里,也只剩下了说一句话的气力:“君上……快走……有人……逼……宫!”
这心腹话语一落,不止是她的父后没有反应过来,就连她这一生享坐高位的母君都怔愣了起来。
“父后,你带母君先走。我去接应长姐。”吴悠反而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她知道父后的宫里是藏有密道的,所以也不管父后在她身后的劝阻,抢先一步跑出了父后的寝殿。不过是几步的距离,她身边便落了不少黑衣人。
只不过这些黑衣人,却是她这些年培养着锻炼帝王心术的死士。是她外祖母给她自保的本钱。她相信,她的外祖母并不会只给自己这些死士,长姐应该也会有,且绝不会比她的少。所以她才敢这样笃定地前行。
即使长姐一直以来笃厚谆善,但是不代表她的长姐比她要软弱!只是,现在她需要自己的帮忙罢了!
吴悠一路疾奔,路上很多杀红了眼的兵士被她的武力镇压下,也集合了不少忠心的护卫。最终,在中和殿她遇见了将皇太女团团围在中间的叛军。
“吴常馨,你凭什么霸占皇太女的位置?!当初我们四人竞争,母君竟然会选了你这个最无能的留下!凭什么?!今日我便要告诉母君,她当初的选择有多么错!”
“没错!长姐,你德才平庸,甚至连长相都是我们几个之间最平庸的,你有什么自信能够带领我瑞国强盛起来?!如今西北的外敌虎视眈眈,你又有什么样的才能平定西北?!”
“长姐,二姐三姐说的正是。你的死士已经所剩无几,而我们的将士正杀得兴起。这样大的悬殊,难道还不足以熄灭你的勃勃野心吗?”
老二老三老五一一陈述着自己的立场。她们这些年的经历与成长已经深深印在了她们的话语当中。没有一个人注意到,站在场地中央的皇太女,在某一刻,耳尖突然动了一动,随即嘴角便弯出了一个让人不容易察觉的笑容。
“铮!!”铁甲与箭头摩擦发出的声响,随即,刚刚还慷慨陈词的五皇女突然大眼圆睁,捂着自己左胸箭翎还在颤抖的弓箭,死不瞑目地倒了下去。
这一变故发生的太过突然,刚刚还在张口说话的二皇女和三皇女连张开的嘴还没有闭上,便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箭雨。当群臣赶来,发现一地箭羽,甚至有人开始谴责依靠搀扶才能站住的皇太女太过狠毒的时候,一直站在皇太女身后的西南王吴悠站了出来。
她皇家特有的凤眼一眯,沉气说出的一番话,令所有臣下当即乖乖跪拜离开:
“所谓下臣,从来都是一个“忠”字当头,是哪一本圣贤著述的书籍中教过你们,可以用‘狠毒’二字来描述储君的?!莫说我长姐德行昭昭,不惧日月,就算我长姐不学无术,你们也该尽心辅佐!而不是站在这里颐指气使地指责!”
这一场宫变,便以这样戏剧性的结局落了幕。然而这场宫变所带来的后果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先皇驾崩,新皇因宫变而重伤,最后不得不令早就已经递交了离京奏表的西南王吴悠监国。
原本想要到封地好好享受生活的吴悠,不得不将所学学以致用。这一致用便用了四十年。直到她长姐驾崩,长姐的嫡子长大成人。又将瑞国的国土扩张了一倍,吴悠才得以回到封地养老。
据说,她在回封地的路上便消失不见。皇家下令寻找多年,世间却再也没听过西南王的消息。181
第四百二十四章 第五关 圆满(上)()
王眉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人偶,心底略微有些复杂,吴悠最初的心愿其实就不是开疆拓土留名青史,成为一代明君。她只是想要游山玩水,做一个闲散王爷。即使是将帝王之术学了个齐全,当时的她也不过就是想应付了自家的母上大人和长姐大人。
直到她真正的亲自临朝她才知道,那些帝王之术也不过就是说说。真正的分辨人心也不是一些教条能够说清的。她执政了四十年,虽说没有那个位置的地位,却也实实在在做了无冕之王。
所谓帝王心术,其实不过就是要学会“站在高处,聪明的活着”。站在高处多年,王眉本身也因为这一世的经历更都了帝王的霸气。她抬手收起人偶,重新回味这一辈子的经历。等她睁开眼,面对卷轴的时候,那苍老的声音才说话:
“你已经经历五世,可看透了些什么?”
这声音很有穿透力,王眉的心神几乎都被它震慑,却依旧强自镇定住,道:“我还是我,无论经历多少世,我依旧都是王眉。”
“既如此,你便去经历一下圆满吧。”那声音似乎顿了一顿,随着它的声音,那卷轴上也浮现出一行字:
“第四卷,帝王心术。无冕之王以心术证道。得天地逍遥。然尘心依旧,经判,历圆满劫。”
“圆满?圆满也算一劫吗?”王眉兀自刚刚问出,没等到回答便已经进入了新的一世。
子虚城是乌有国最大的一座商业城,而这商人所在的城市里,最有声望也是最有钱的一家,便要属海家了。传闻海家如今的家主,曾经将生意做到了海外。直到年纪大了,动不了了,才最终回到了子虚城安家。
这海家也许是命数太满,最终影响了子嗣。无论海家家主娶了多少房小妾,最终都只有大房夫人出的一个嫡女,最终取名海施楼。这嫡出的小姐也算是能干,刚刚可以出门走动,便已经能够代替自家父亲出来谈生意了。
小小年纪,一副算盘打得极精,给她的生意从来没有做过亏本。甚至就连一上来,海家老爷诚心让掌柜们对她刁难,她处理的也都是滴水不漏,很难让人相信,这小女子才刚刚及笄。
“小姐,前街的郭掌柜来找您对账。”玻璃窗外的小丫鬟唤道,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着窗户内的小姐明净淡定的侧脸,脸上满是好奇。这玻璃窗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这可都是老太爷从海外贩回来的!
“嗯,你让他到账房去吧。”海施楼闻言,小小的打了一个哈欠才道。听小丫鬟领命离去,她才终于将手中的外文书合上。这些洋文还真是奇怪,一个个像蝌蚪一样的文字,若不是为了生意所需,她才不会浪费这个时间和眼力。
结过贴身丫鬟呈上来的湿布,擦了擦手上的墨迹。海施楼这才施施然地起身,理了理头发这才迈步走向了账房。账房由于是海家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窗户上所用的也并非是明瓦,而是玻璃。
正午的太阳照着,整个屋子都明亮了起来。屋内斑驳的光影下,海施楼一眼便看见了郭掌柜身后的小学徒:一张白净的面庞,激灵的眉眼,不说话的时候一脸严谨,说话的时候眼角下弯,仿佛带了笑。
这一日,海小姐在对账中鲜有的失神了。而那小学徒的脸也红了一个下午。
子虚城最多的,要属酒家饭馆。这一日正是热闹时候,人们口口相传最多的,竟然都是一个消息:海家招婿入赘了!
“真的假的?这么快?那小姐不才刚刚及笄吗?也没听说海家给她踅摸过亲事啊!”
“这还有假?!我三叔父的大姨妈的二舅母的表妹的哥哥家就是在海家杂货铺帮工的!这是海家内部都已经传飞了的消息!”
“是谁们家的公子这么走运?不是说子虚城的所有夫人们盯着海家小姐已经盯了好多年了,可是海家的夫人一直就以小姐年纪还小推脱,这么突然就定下亲事,不是要将子虚城的夫人们得罪了个干净?”
“可不是!这子虚城谁不知道,娶了海家小姐就相当于娶了一家金山!其他家的夫人就算嫡长子不能入赘,但是嫡次子也是舍得的呀!”
“那这入赘的到底是谁啊??”终于有一个人不耐烦,问出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听他这么一问,那最开始说出入赘之言的人,脸上露出个神秘的笑容,道:
“这人呀,就是前街那郭掌柜的小学徒,赵深!”
“啊?!!!竟然让这小子钻了空子?!!”
“不过赵深那小子长得倒是不错。”
“哎!可惜呀!要是知道海小姐喜欢赵深这小子这样的,我早就……”
“你早就怎么?!”那汉子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子提着擀面棍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声音尖锐地问道。
那汉子一看自家婆娘竟然追到了这里,赶忙便是一个跳脚,几个瞬间便从坐着变成了逃跑的模样。动作转换间如同行云流水,毫无滞涩之感。
所有闲聊的人看到这一幕,同时哈哈大笑起来。关于海家小姐的婚事一茬也就就此接过。这对夫妻鸡飞狗跳的斗智斗勇也给了之前爆出赵深身份的男人做了最好的掩护。在没人注意的间隙,这男子悄悄放下茶钱离开了酒家。
三拐四拐间,这男子最终穿过闹市,拐进了一个小胡同内,四下看了看没有人,才最终从后门进了一家四合院。
“都办好了?”海家玉石铺的里间,这男子低头一进入,便听见一个老城的女声问。
“都办好了。所有人都觉得是赵深那小子走了大运。”男子深知上位女子想知道什么。
“做的不错,拿去吃酒吧。”这女子声音一落,一锭银子便被丫鬟递到了男子的面前。男子诚惶诚恐的感谢,弯腰倒退出屋门。
之前的那个故作老城的女子声音乍然一边,欣喜地道:“小姐!看来姑爷的身份真没问题!”
“现在还说不好,再等几日才知分晓。不过,十有八九没有什么问题了。”海施楼眼里闪过一丝满意,她让人出去散播她定亲的言论,就是为了让有心人来她面前揭秘,她总感觉这赵深的出现有些蹊跷。虽然,确实是她自己对他一见钟情的。210181
第四百二十五章 第五关:圆满(下)()
海家小姐将要在八月十五娶亲了!!
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子虚城内飞了起来。有人嘲讽有人嫉妒还有人想要破坏。仅仅传出这一消息之后的一个月,赵深就经历了好几场“意外”。幸而赵深的命大,终于全须全尾的挨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
海家小姐的婚礼很是隆重,整个子虚城的商家都得到了喜帖。从半个月前,海家小姐便被送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今日赵深会从海家出发,去接海家小姐。仅仅是伴奏的乐队便已经占了半条街,那鞭炮更是从海家小姐一进城便响了起来。流水席一连要摆三天。
海施楼坐着花轿,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身边放着一个大的花瓶。她的心里此刻充满了喜悦。不仅仅是她此刻嫁的是自己看上的良人,更是因为借着自己成亲,她成功地钓出了好几家暗地里跟她做对的商家。
随着射轿门、请出轿、迈火盆以及跨马鞍,海施楼终于站在了熟悉的前厅里。她现在完全能够想象,坐在上座的父母是什么样的神情:父亲一定还是一副严肃正经的模样,而母亲恐怕已经笑得弯了眼。
海施楼随着司仪的高声宣布,一丝不苟地行着礼。直到最后迈入洞房,掀了盖头,才看清了眼前这个身着喜服,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的英俊男人。虽然从第一次见面便知道他的面容姣好,却没有想到衣服一换,便已经贵气加身。
海施楼很满意自己的眼光,所以她此刻很是欢喜。新郎官看到自己的夫人如此欢喜满意,眼中也泛出了幸福的笑意。
赵深本就是一个孤儿,从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因为在海家做活计,身手很是灵敏,再加上极有眼力见,被郭掌柜挑中做了学徒。本来是想要认个干儿子给自己养老的,没想到就这样攀上了海家小姐。
然而,即使是入赘了海家。赵深也依旧视郭掌柜为亲长,一直就执的子侄礼。海施楼除了生意上的事情之外,也在平日的生活里,给了郭掌柜足够的尊重。
婚后的生活两人琴瑟和鸣,很是和谐。生意上,海家小姐并没有因为成亲便退居内宅,反而是更加活跃于商家圈子。而赵深也依旧踏踏实实地跟着郭掌柜学习如何经营前街的首饰店。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丝毫因为娶了大小姐便浮躁了的样子。这让很多等着看笑话说三道四的人,都哑了火。
成亲两年后,海施楼便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家人更是幸福美满。变故便在这个时候来了。赵深的家人找了来,而他的家人果然就如同话本子里所说,竟然是皇亲国戚中的“皇亲”。
原来赵深在襁褓中的时候便因为王爷府中的妻妾争斗,而被送到了子虚城,本来想让他自生自灭,谁知却被赵家收养了。也许真的是赵家人祖上没有教养皇室子弟的命数,仅仅收养了赵深不到三年,赵深的养父便撒手人寰。
而他的养母也在赵深六岁的时候去世。这才有了他吃百家饭长大的经历。而这一切其实都是被密切监视着的。直到那王爷府的王妃生了自己的嫡子,又见赵深真的是一副甘心为商的老实样子,这才放松了对他的监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那王妃的嫡子在畜生不到一个月便夭折了。王妃痛定思痛,竟然皈依了佛门,思来想去,这一辈子唯一做过的一件狠毒之事便是将庶出的赵深抛弃。这才让王爷险些断了香火。
于是,便有了“妻妾争害人子嗣,小王爷长于街巷”这样的段子。
海施楼坐在自家孩子的床前,一时间眼睛都有些发直。她以前闲来无事也看过不少的话本子,其中不少这样的戏码,而让她更为惶恐的是,这样发生在她的身上,赵深的家人会如何待她,以及她的孩子。
他们会不会一把火烧了他们海家?将自己和孩子制造成意外死亡的假象?或者来威逼利诱自己,离开赵深,假装亡故,然后将自己的孩子接回王府?如今她再看自己的麟儿,已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