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养看了看船外的天色,然后朝玉墨问了一句:“玉墨姐,现在是不是该是午饭时间了?”
“嗯,应该正好开饭了,你是不是饿了?要不我现在出去帮你盛点饭菜上来。”玉墨还以为李天养是想吃东西,拿起药碗准备出去。
“不用,我就是想出去跟大家见一个面,这快十天没有在外面露面了,大家有些议论也是正常。”李天养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
“你现在都这个样子了,连走几步路的力气都没有,还出去做什么?”玉墨一把拦住他,把他朝床上按下去:“要是再出去受点风寒,那可怎么的了!”
“我还没有那么娇贵呢,我的姐!”李天养想要推开玉墨的手,可全身的力气用尽,也没能推开玉墨分毫。
“如今大家心思重重,我要再不露面的话,我怕杰哥他们压不住场子了!”病人就是吃亏啊,要放在平时,李天养一只手就能把玉墨推得东倒西歪的,哪像现在一样被人家单手就压制住了:“你放心,我就跟大家说几句话的功夫,绝不在外面多呆!”
“真的??”玉墨也知道李天养出去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只是关心则乱,她还是生怕李天养如今虚弱的身体经受不住外面的海风。不过她也清楚自己的性格,只要是李天养下定了决心的,她早晚还会屈服的,现在阻拦,也就是想让他也给她一个保证。
“我发誓!!”
“好吧,我去叫两个人上来扶你一把。”
“不用,就这样慢慢走走好了,我可不想大家看到,我连走几步路都需要人搀扶了。”李天养抚着船壁,一慢慢朝着甲板走去。
二十多步的距离,被李天养走了一刻钟的时间,临出仓门,上甲板之前,他还特地休息了一下,放缓了自己急促的呼吸。除了仓门,他咬紧牙关,让自己的步伐尽量显得自然,等到下了甲板,走过简易的码头,来到临时搭建的伙房时,他的脸颊、后背,已经是布满了汗珠。
见到李天养近十天没有踪影,如今突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正排队打饭的集体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害怕被李天养传染上疾病,而是一脸惊喜地看着他,有人甚至偷偷揪了自己一把,看看是不是在做梦。多日来,大家心底的担忧,就在这一刻开始动摇了,虽然现在的李天养,气色身体已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从来没有见他这么瘦弱过,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给吹走。
可他是李天养,是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更是那个总能想出各种怪招奇谋,带领大家高出一点动静的人。哪怕他现在还只是一个病人,可只要是他站在这里,大家就仿佛有了一根主心骨,再也不会出现迷茫了。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几句话。”李天养示意桃儿姐她们端走饭菜,然后费力地爬上了盛菜的桌子上面,站在高处朝大家摇头呐喊。
“我知道,大家这几天一直在担心着我的身体情况,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的关心!!”李天养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嘹亮,好让在场的伙伴们都能听见他的话语:“现在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我现在身体还没有大好,可是这几日也算是在逐渐康复。我想,用不了几天,我就能痊愈出来,跟大家一起吃苦干活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初我们出海之前,我曾跟大家说过的那些话:我说过,我想要一个精彩绝伦、波澜起伏的人生,我也曾答应过大家,要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李天养站在高处,凝望着大家,眼中却是无尽的回想:“我还记得,当时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心中的那股激情,久久无法平息;我也犹记得,当初大家是多么的兴奋,一个个小脸鼓得通红,一齐在那摇头呐喊,一齐许下了我们的誓言。”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大家的支持,我们现在才能站在这块遥远的陌生土地之上,挥洒着我们的汗水,打造着我们的第二家园。”
“万事开头难,从踏上我们人生计划的第一步开始,我就知道,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数之不尽,无法预知的重重困难。我不后悔自己做下的这个选择,也决然不会退缩,哪怕这个选择让我濒临绝境,哪怕这个选择……让我直面生死。”
“我可不希望,当我行将就木,儿孙满堂之时,给膝下环绕的子孙讲述着《三国》、《岳飞传》时,子孙们憧憬的问我:‘爷爷,你当年有没有做过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而我无言以对。”李天养自嘲的朝着大家一笑,虽然这个笑话,在大家看来并不好笑。
而且,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却想着几十年之后的事情,外人看来好像有些滑稽,但是从李天养的嘴里说来,却是让大家听得理所当然。因为,这本就是他李天养埋藏心里的愿望,也是他这些年,一直灌输给大家的思想。
“或许,因为这一选择,我们大家当中,有人会身心俱伤,甚至有人会因此而献出他宝贵的生命。也不知道,到了这一天,大家是否会后悔,当初因为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不后悔!!!”底下少年们,众口一致,不约而同地回答了李天养的疑问。
李天养很欣慰,看着底下认真、执着的众人,刚才初见时,大家的彷徨与迷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当然!!事有万一,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某一刻,我因此而牺牲了,我也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悲伤,为我难过。请大家记住这一刻我们之间的谈话,至少,我是因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离去的,我了无遗憾!至少在我追求梦想的脚步当中,有杰哥、有大彪、有宇彦,还有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兄弟,大家在我身边相随。”
“即使我人已不在,但是我也希望你们大家能继承我的意志,帮我一起实现我们大家的誓言。到得你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在我坟头,烧一刀纸,倒一杯酒,讲讲你们这些年的丰功伟绩,那也就足够了。”说到这里,李天养已经语气哽咽,眼带泪花。
而地下的少年们,也都纷纷红了眼珠,伤神的看着李天养。或许,他们从李天养的话里,听出了些许遗言的意思;又或许,只是因为此情此景,让大家想到了日后的种种未知。
(本章完)
第178章 警钟长鸣()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以后,少年们总算是再一次鼓起了斗志,干劲儿十足地投入到营地的建设中去。也许是被李天养最后那番恍如遗言的话语打动,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天养虽然未再露面,大家也不再纠结打探,了解李天养的身体情况,只是埋头干好自己时候上的活计,让管事吴杰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而李天养。自那日咬着牙关,从激情洋溢的演讲下来之后,支撑到了船仓里直接昏倒了过去,把搀扶照顾他的玉墨给吓了个半死,直到第二天,他才悠悠醒了过来。因为这个缘故,玉墨对他的看管就更加严格了起来,连上个厕所,她都不再顾及男女之别,硬是小心翼翼地把他放进船尾的茅房,守在外面,一刻都不敢大意。
可能这只是老天爷跟大家开的一个玩笑,也可能是李天养被玉墨机器的求生意志起了作用,反正当李天养已经坦然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病情却一反常态的让李天养他们看到了希望。昏迷过去,醒来之后,李天养的身体开始慢慢康复了起来,最起码,晚上他渐渐不再被冷热交替的病症给折磨,从梦中痛苦醒来。
一觉醒来,李天养睁开双眼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甲板上传来少年们起床洗漱,打闹嬉笑的声音。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李天养如今虽然夜间只是偶尔发作下,但是前段时间被消耗透支的大量体力、生命力,也不是几天就能弥补回来的,所以到现在,李天养还是会全身无力,下床走动久了都会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快点起来洗漱洗漱,别老躺在床上!”玉墨端着脸盆,盛着热水就这样进来。
前几日,她巴不得李天养就长在床上,连吃喝都是她一勺一勺的喂进李天养嘴里的,让李天养好不容易体验了一回玉墨的少女柔情。这病情才开始有了好转,她就开始早早起床,赶着李天养下床起来走动走动。虽然还不能出仓,但是如今仓房里,就只有李天养一个人住在里面,再没有其他的倒霉蛋儿跟他毗邻,倒也显得宽大,适度运动也能活动的开。
李天养扶床起身,随意在仓房做了一下运动,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已是满头大汗,气喘不止。接过玉墨递过来的热毛巾,一边仔细的擦着身上的汗水,李天养一边偷偷的打量着玉墨的神色。看得出,李天养身体的好转,让玉墨这几天的心情也变得不错,整个人总算是有了一些生气。
“玉墨姐,今天我能不能出去转转?”见玉墨心情不错,李天养趁机问道。
“不行!!!”玉墨想都不想就回绝了,实在是前几日,李天养突然晕倒把她给吓到了:“你也不看看你这身子骨,这才刚好一点,有点起色了,就就又要开始胡来了!”
“我这都在这仓里被关了半个多月了,闷都要把我给闷死了!”李天养不无委屈地道。
“那也不行,你可别忘了,这规矩可都是你自己制定的,难道你还要带头破坏不成?”玉墨难得见到李天养如此表情,一脸戏谬的看着他。
“这个……规矩是死的,人不是活的吗?偶尔改变一下规则,其实也无伤大雅吧。再说了,我也不下船,就在船上的甲板上走动走动,晒晒太久就好了。”自己做的孽,自己受。
当初李天养制定卫生防疫制度的时候,其实也是生硬地照搬了前世知道的一些规定,哪里回去考虑这些规定对于不同的疫情来说,是不是合适。不过看在这些制度施行下来,确实不错,效果也很明显,他们也就没有再去想过更改,就这样成了营地里固定的条例了。
“咚!咚!咚!……”一连串急促的鼓声,打断了李天养他们两人的对话。听到顾声响起,李天养他们两人的脸色一变,一先一后就冲出了船仓朝着鼓声响起的地方奔去。
这时,玉墨也没办法阻拦李天养外出了,因为这个鼓声,不到紧急意外的时候,是决然不会响动的。
出得仓门,入得他们眼眸的,是开垦出来的沙地上来回奔忙的一群小伙伴们。
鼓声响起的时候,正是营地里每天早间吃早饭的时候,除了放哨站岗的人外,剩下的人差不多都在刚刚平整出来的沙地间排队打饭。听到鼓声响起,沙地上的少年们楞了一下之后,就纷纷奔忙了开去,整个营地一下子变得人来人往。好在多亏了李天养他们十余年如一日,早晚操的训练之下,虽然意外,但是大家的动作其实并不慌乱。
按照以前训练的方案,少部分少年就近随便抓住一些劳动的工具或是能防身的东西,就径直组成一个个三人、六人小队朝着报警的瞭望台冲去。而剩下的少年们,则是整齐有序地从船仓当中抱出一捆捆保养精良的武器,一人领取了一套武器,同时不忘给前面先去的人带上一套武器。
李天养带着玉墨朝着分发武器的地方跑来的时候,在场领取武器的少年不由得一喜,既然李天养都能下地跑动了,那说明他的身子正如他前面所言的那样,正在好转。
李天养欠意地朝排在最前的少年一笑,插到了队伍前面,伸手想要从分发武器的甘大彪手上领取一套刀盾。甘大彪邹着眉头,看了一眼李天养消瘦的身体,然后瞪着李天养,仿佛用眼神告诉他:你现在跟着添什么乱!!
“快点!!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兄弟等着领取武器呢,你别我在这磨功夫啊。”李天养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带着武器,反倒会是一个累赘,但他还是想要有点东西捏在手里,他才觉得踏实,最起码等会儿有什么意外的话,也能自保,不给大家添麻烦。
甘大彪无奈,只能拿出一套刀盾出来,但是却没有交给李天养,而是直接给了李天养身后的玉墨,让她来帮忙保护李天养。没能抢到武器,李天养狠狠盯了甘大彪一眼,然后再玉墨和甘大彪两人目光之下,败下阵来,乖乖拉着玉墨朝前走去。而甘大彪,则一个眼神示意之下,三个随后领取了武器的少年,几步追上还没走远的李天养二人,寸步不离他们两人的左右。
更新时间现在稳定了,第一更在中午12点到1点,第二更在晚上6点到7点,加更的话在早上8点左右,或者是晚上11点左右。
(本章完)
第179章 土著()
等到李天养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瞭望哨的四周已经布满了早先到来的少年们,他们按照平时训练的阵型,井然有序地布控在了营地周围。而作为临时指挥的吴杰和章宇彦两人,则在仔细地询问着哨上站岗、报警的少年。
“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天养脚步有些虚浮,但是眼神却是肃穆。
营地瞭望哨下面的大鼓,可是李天养他们从老家辛辛苦苦带过来的,平时见为了防止暴露,他们大家都没敢像在谭门一样,使用大鼓来指挥大家吃饭、集合等等。如今既然放哨的少年们敲响了这面大鼓,那必然是因为周围出现了危及到营地众人安全的紧急情况。
见到李天养来了,吴杰和章宇彦悄悄松了一口气,平时训练的时候大家指挥得倒是有模有样,可真到了实战的关头,要说大家心里面不紧张、害怕,那肯定是骗鬼的。就连周围的这一群少年们,别看他们大家表现得规规矩矩,井然有序,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们一个个都把手里的武器攥得死死的,眼光四处张望,只要有个风吹草动的,都能让大家吓一跳,然后紧张地看着发出动静的地方来。
“放哨的狗子说,看见了十多道黑漆漆的身影在西边的丛林里朝着我们瞭望。”章宇彦长话短缩,简明扼要的把放哨少年交代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递过来一只木箭:“这是当时从那边射过来的弓箭,不知道是距离过远,还是对方没有伤人的意思,箭支刚好就设在了哨台的木桩上面。”
李天养接过木箭,仔细看了一下:木箭做工不算精细,箭头只是用熟铁粗糙打造成一个不规整的细菱形,镶嵌在箭支之上的;箭刃看起来倒是锋利,但这里面更多的,恐怕要归功于使箭之人细心打磨;箭刃之上还涂满了油脂,这是为了防止箭刃生锈,看得出箭支的主人,对于这枝箭的保养极好,说明对这箭支的重视。
“那你们有没有派人过去查看一下?”李天养抬起头,随手把木箭交还给章宇彦。
“还没有,最早我们带来的人手,手上只是一些劳动工具,自保都犹显不足,我们又哪儿敢这样派人去追踪敌影。”章宇彦摇了摇头,拿着这枝箭比划了一下:“对方既然有这样的武器,那谁知道人家还有没有其他的武器。”
“再说了,人家都摸到了我们眼皮子底下了,我们都没有发现,说明人家对周围一代的地形极为清楚,我更不敢随便找几个少年进林子里去追了。”
听到章宇彦的回答,李天养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点头同意了他的决定。
“做得不错,情况不明之时,我们就不能轻举妄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到大部队来了以后再集体行动。”李天养匆匆赶来,怕的就是一群少年们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深浅地就冲了上去。
说话之间,后续的少年们也都纷纷来到了瞭望哨,李天养身边保护的人也换成了一人手里拿着一刀一盾的长生跟得财。
见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李天养开始排兵布阵起来:“每一个队,留一伍的人看家,剩下的人全部给我换装刀盾和弓弩,按六人阵型组合。宇彦跟大彪两人留守营地,不管出现任何动静,你们都无比保护好码头的两艘船只,和船上的物资,如有必要,行事危急的话,你们可以直接开拔,不用管我们!”
“这…………”章宇彦和甘大彪两人接到命令,对此有些抵制,久久没有答复!
“听清楚没有!!”李天养双眼一瞪,怒视着犹豫的两人。
“是!!”被他一瞪,余威之下,两人最后还是干脆地接下了命令。
“树林茂密,对方人手再多,也未必能够全部施展得开,以我们的人手进入林子,只要仔细慎重,不多加深入,危险其实不大。倒是营地里,我们为了建立营地,已经把周围的树木杂草清空,正好适合大规模的队伍战斗。而我们的致命弱点,又是停靠在码头上的这两艘船只,要是有个什么闪失,丢失了这两艘船只,和上面的物资,那么我不用被对方杀死,也会被这方陌生的环境给害死、饿死。”
李天养前脚吩咐完命令,后脚就细心的为大家解释这样决定的用意。毕竟这道命令,实在是有些让大家心神失措,要是不解释一二的话,这个初上战场的队伍还能有几分战力,李天养还真不敢打包票。
“你的身体吃的消吗?”玉墨站在李天养的身边,悄悄在李天养耳边细语。
“嗯,没事儿!”李天养其实已经有些吃力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却不能休息,至少在摸清对方来意的之前,他只能亲自上阵。
对方把这么一枝保养极好的木箭射在离哨兵几尺之遥的木桩上,那么说明对方此举必有深意。他可不相信,长年累月摸惯了弓箭的丛林猎手,会连这不足十丈的距离都能失手。
等到匆匆忙忙赶过来的两位向导赶过来以后,李天养他们的队伍才开始出发。没办法,你不能要求两个半路被拉进队伍的人,跟李天养他们这些少年一样,早早起来洗漱,锻炼;你更不能要求人家,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能跟少年们一样迅速的反应过来。但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当中,李天养他们却又没法离开这两个拖油瓶一样的大人们,只能是默默等待着谭门跟上大家的节奏。
到了森林边上,李天养一声令下:“所有队伍,一字排开,彼此间距不能超过一丈半,有任何异常,立即发出警报!”
话音一落,少年们就六个一伍,四个持刀盾的少年,呈扇形打开,把两个手持弓弩的少年牢牢护在了他们的身后。大家步伐协调,整齐一致的朝着森林平推了过去。而作为指挥的李天养,则在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