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的开采,大多还是使用粗苯的人工开凿方式,越是深邃的矿洞,反而越是不敢大规模地使用火药爆破方式。就算是像棉兰金矿这种几乎一整座山岭皆为金矿的富矿,稍不注意就会因为爆破出现山体崩解等危险,故而更多还是依靠成本低廉的黑奴、印奴作为开采主力。
在洪门影响下,棉兰矿场对于黑奴、印奴的管理已经算是较为人性了,只要在矿场干满二十年,就能获得自由之身,同时获得一笔安家费用,让这些遭遇不幸的奴隶们多少有了些希望。
而在日常工作时,矿场基本上保证了工人们足够的休息时间,每天虽然要干十二个小时以上的活计,但是最起码的睡眠、轮休还是有的。
而吕宋群岛适宜的气候环境,易于种植粮食作物,更是保证了奴隶们能够吃饱,不用挨饿。
至少相比西洋人对于黑奴的待遇,洪门麾下团体对于奴隶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了,甚至矿场还不禁止矿工奴隶与女奴之间的婚姻,给予了他们一点点生活空间,让其能够繁衍下去。
不过作为洪门体系下,唯一不禁止使用奴隶的场所,矿场本身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依旧让这里的劳工折损位居整个洪门体系之最。
要不是使用这些成本低廉的奴隶作为主要劳动力,而是动用汉人、图纸作为主要开采工人,或许如今矿场的产出不仅达不到如此规模,甚至还活因为抚恤等等成本,让南洋商会投资商人和洪门根本赚不到多少的利益。
故而,在杨思昱他们这些主管人员看来,只要坍塌矿洞当中没有出现汉人、或是本土劳工,那么与他而言就不能算是一件多大的事情,数十名奴隶的折损,在其眼中,却未必比得上几名汉人劳工的损失。
只是杨思昱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紧急处理这处坍塌事故之时,由陈玉墨所带领的一行数十人团队,正好在矿山之上的一处开阔地带,将这一幕给收入眼底。
138 质问()
“坍塌事故经常发生吗?”
陈玉墨望着底下渐渐散去的人群,然后转头询问身边安排为她们做向导,介绍本土风情的成员。
面对陈玉墨平静中带着质问的眼神,有心想要为矿场和杨思昱他们隐瞒一二的向导,最终却是缓缓说出了实情:“是的,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这里算是常事了。”
“既然坍塌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呢?”
陈玉墨有些伤感,同时还有些不解。
“没办法解决,坍塌的事情毫无预兆,发生时间又极短,根本不会给工人们反应机会。”
向导苦笑连连,摇着头回答道。
“那现在这些人都在干什么,不派人赶紧救援,怎么好往外赶人呢?”
陈玉墨也知道自己不明白其中缘由,之前提问只是好奇和关心,现在这个问题才是她最在意的。
“呃!”
想到有些难为情,不过在陈玉墨等眼神面前还是没能坚持下来,老老实实将他所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里的主管应该是知道夫人您们要参观矿场的消息了,所以怕这件事情影响到您的参观,所以在驱散围观人群吧!”
“荒唐!真是荒唐!!”
陈玉墨面色一沉,看过太多底层百姓们的贫苦生活,同时也多少知道一些矿场事迹的她,当场便有些发怒了。
“天灾无法预料这是客观事实,可在灾难发生之后消极对待,那就是主管人员的失职了,该惩!!该惩!!”
“……”
向导看着陈玉墨阴沉着的面容,有心为主管杨思昱解释一二,毕竟这些年来在棉兰群岛上有着它自己的处事风格,外人未必理解,但是本地人却是习以为常了。
“估计要么坍塌矿洞中没有工人存在,要么被困的工人只是一些奴隶。”
说道奴隶时,向导自己不由自主所展露出来那一份无所谓的态度,让心思细腻的陈玉墨面容再是一沉,仿佛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口一样质问道:“在你们看来,那些黑奴、印奴,就算不得一个正常的人吗?”
“本来不就是……”
向导被陈玉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所惊扰,渐渐收回他无所谓的态度,并止住了他的言语。
“告诉这座矿场管事的,让他尽一切可能,救助那坍塌矿洞中的工人,否则我会向你们在棉兰群岛的主事人反应!”
陈玉墨肃穆以对,第一次利用自己的身份,向眼前的向导施加压力。
“是是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向导连连点头,赶紧奔跑着去跟现场的杨思昱转达陈玉墨的忠告去了。
望着远去的向导,以及渐渐散去的救援现场,陈玉墨的心情有些沉重。
在大员岛上时,陈玉墨就已经听说了不少关于棉兰群岛这边矿场的传言,其中就不乏当地奴隶悲惨生活的传言。
作为剧社社长,在创作和排演上陈玉墨不是没有经历过各种各样取自于百姓真实生活所改编而来的剧本,正因为经常接触并实际了解过这些阴暗的东西,陈玉墨才格外珍惜当前美好等生活,也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更多的贫苦底层,带来一些改变和支持。
这回的吕宋群岛之行,也是在听说过太多似是而非的谣传以后,想要亲身了解当地情形,然后回去编撰剧目以供百姓们观看的。
可真当自己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吕宋群岛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残酷事实中后,陈玉墨的内心开始挣扎着、绞痛着。
甚至于,在对于自己内心可以用敬爱来形容的枕边人的态度上,陈玉墨有些动摇了。
一直以来,李天养给予陈玉墨他们这些追随者的美好愿景,是让身边的百姓们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一个更加开明的世界。
在大员岛上,这些改变是真实存在的,也是百姓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的,更是陈玉墨她们这些追随者一直行进的方向。
但是出了大员岛以后,陈玉墨才蓦然有所察觉,原来大员岛上的一切,都是一场假象罢了。
从踏足吕宋群岛马尼拉开始,虽然有人特意打扫过表面上不少的人和事,但是事实总是掩盖不住的,早晚会在陈玉墨她们面前露出它肮脏的一面。
作为开发吕宋群岛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南洋商会、本地贵族的农庄、果园里,劳作最多的就是来自非洲、印度的奴隶们。
吕宋群岛距离大明朝还是太过遥远了,想要通过移民的手段,将大量的汉人运送到吕宋群岛安家,短时间里可以说是不会有太大成效的。
而且,李天养的野心极大,在占领了吕宋群岛之后就再也没有想过放弃掉这片漂泊在华夏版图之外的海洋上的土地,他希望这里从此之后就变成华夏之所。
故而,大部分的汉人在迁移到此之后,不但没有成为南洋商会、洪门的雇工,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的土地拥有者。李天养按照人头数,将一块块划分好的土地送给勤劳的华夏同胞,让其在这里扎根繁衍,并与当地的土著人渐渐融合,发挥华夏文化的精髓,慢慢将其同化掉。
再加上西洋人运送来的奴隶确实好用,价格公道而且任劳任怨,一次性付款之后除了吃喝再不用其他的消耗,自然深得商人和农场主们的心。
如此一来,在李天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洪门漠视的情况下,吕宋群岛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奴隶主们的天堂。
“主管,夫人发话了,让你们迅速组织人手救援坍塌矿洞中的劳工!”
向导跑去跟杨思昱报信,让那个自以为处理还算得当的杨思昱顿时一惊,连忙抬头朝着向导前来的方向张望,却没有发现什么踪迹。
“怎么?夫人已经来了?”
杨思昱尤自不敢肯定,还带着几分侥幸地心理询问道。
“恩,就在山上呢!”
向导苦笑着,为杨思昱点明了陈玉墨她们如今所在位置,同时轻微地摇头向其示警说道:“夫人发火了,你还是赶紧组织人手救援吧,好歹也算是亡羊补牢!”
139 陈玉墨的心路历程()
杨思昱他们忙着拯救遇难者,陈玉墨则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在矿场周边生活区好生游走一圈,同时还不忘时时关注救援进展。
真正走在奴隶们生活的地方,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与环境。
让陈玉墨有所庆幸的是,这里至少还不是到传言之中所描述的那般不堪,虽然奴隶们住的地方简陋,但是环境并不算十分恶劣。固然,有不少的奴隶还披戴着沉重枷锁,可是更多的却是自由之身,面对陈玉墨她们一行人时,倒也不至于像明朝那些难民一样,麻木而无所希望。
这还多亏了洪门这些年来的理念坚持,虽然在这里对奴隶制有所保留,但是却没有西洋人那般对待奴隶如同牲畜、甚至不如牲畜。
至少在这里,奴隶们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干净儿舒服的环境生活,成家有孩子的努力甚至还能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
而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洪门及其附属团队的理念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并不禁止他们学习知识,培育他们新的技术,让其从一个出卖劳力的家庭,变成一个拥有更好未来的后代,这也是在吕宋群岛至今为止奴隶们少有反抗的原因。
至少,在这些奴隶们的眼中,他们的未来不是一片暗淡的,他们的后代夜不用跟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没有前途的奴隶存在了。
唯一让人有些沉重的,是来自于奴隶们工作的环境,原本一心想要去矿洞中视察一番的陈玉墨,最终却是被包括随行成员在内的一干人死死给拦住了。
刚刚那个出去啊发生了坍塌事故,谁都不敢冒着被活埋的风险,让陈玉墨踏入矿洞哪怕一步,只能让其在矿洞周围看上几眼便算是视察了。
而在熔炼场、粉碎场等地,一群身上所有地方覆盖了薄薄一层石灰、煤灰等粉尘,只露出两支乌黑眼珠的奴隶们,勤劳而艰苦地挥舞着他们手中工具,完成着手上的活计。
临出大员岛前,正好赶上笨港水泥工会闹着罢工,要求增加水泥工人们福利待遇等等条件,第一次由工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抗议活动,自然会受到身为剧社社长的陈玉墨的关注。
以陈玉墨的地位,要打听到工人们为何发起罢工抗议的真正缘由,也就只是几句话的事情,故而对于粉尘所带来的危害,她还是了解一二的。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此时此刻看到满面尘污的努力劳工们,在没有任何防护工具的情形下,辛勤劳作,她的内心是带着几分怜悯,还有歉意的。
棉兰金矿的股份,洪门占了其中大头,说到底这里的工人们干活,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洪门在劳动。
“就不能暗转一下排风系统,或是给工人们佩戴个口罩啥的吗?”
陈玉木抬头,找到匆匆赶来的杨思昱,对其发出质问。
“这里哪里需要啥排风啊?”
杨思昱看着没有任何遮掩的粉碎场地,感受着袭袭海风吹拂面庞的触感,心中嘀咕着,但是面上却是带着歉意地说道:“不是没有给他们发放口罩这些东西,实在手干活的时候出汗严重,他们戴着口罩很快便缓不过气来,反而耽误他们一日干活的进度,长久下来他们自己也就不戴了。”
“……”
只要不是太大的支出,其实矿场主管们也不是那么吝啬的,这便是洪门麾下管理者的人性化所在,对此杨思昱倒是极有信心不会穿帮,毕竟他们真的这么做过了,只是底下的奴隶们自己不愿意佩戴而已。
“就不能强制要求他们佩戴吗?”
陈玉墨问出这句话,便已有些后悔了,用大腿想都能够想明白,底层这群来自非洲、印度的奴隶们,出身本就清贫没有什么文化,想要让他们理解粉尘可能带来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矿场使用奴隶作为劳工,就是因为他们不用抚恤,像数字一样随时能够消耗掉。
“没用的,这些事情我们都做过了,他们最终想方设法地还是选择了无防护作业,我们也没有办法。”
杨思昱连连摇头,粉尘可能会带来身体的隐疾这件事情,其实就连他这个的主管都没有搞明白,更别说底层那群苦哈哈一样的劳工了。
在他们大家看来,这一个口罩戴在嘴上鼻尖,除了带给他们不自在以外,真的没有太大的用处,至少现在他们大家人人看起来都还健康得很呢!
越是在矿场周围巡视,陈玉墨等心情越是有些低沉和失落,在她想来,洪门所辖地界当中,百姓们之间固然会有一定差距,但是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奋斗,生活应该不会坏到哪儿去的,因为这是李天养为她们大家描绘的未来,也是大家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
但是就是在他们洪门的地盘当中,却真真儿出现了文明的倒退,开始允许奴隶这样的制度存在,这却完全与李天养告诉她们的理念违背。
当然,洪门中不少人也为李天养开脱着,诸如这些黑奴、印奴非我华夏貴裔,洪门理念并不包括他们,至少在短期内不包括在内。
这些理由其实深得洪门不少人的支持,其中大多数都是奴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南洋商会的东主们、齐心堂的管理者,乃至政府财政部门的职员们。
就像李天养曾经说过的那些问题一样,这个社会从来都是有阶层的,而阶层的来源则来自于利益双方的主体。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从来都无法杜绝,也不会消亡。
但是陈玉墨依旧还是希望,在她们洪门当中,剥削者的手段能够更加高明一点,被剥削者的生活能够更好一些,这样,才无愧于李天养曾经为她为他们所构筑的那一个美好的愿景。
为此,陈玉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这一个愿景添砖加瓦,去贡献属于她自己的那一份微薄之力。
140 能做的事情()
“《悲剧人生》?《惨剧》?”
黑夜之下的吕宋群岛,在大明朝刚刚进入初夏之际,这里已是有些炽热了,即便是在夜中,也让人有些难受。
陈玉墨坐在窗前桌岸上奋笔疾书,将这些时日经历的、听见的故事,化作她手下那一个个凄美的文字。
作为妻子,陈玉墨不得不从明面上支持李天养的决定,不管李天养出于什么考虑,而在吕宋群岛放任奴隶等存在,她都不能在明面上表示对其的反对意见来。
但是她又不得不为这些奴隶们生活的环境和未来而担忧,矿场、农场说是在劳工们干完二十年以后就能方这些奴隶们自由,可是以陈玉墨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真正能坚持到那个时候的奴隶,怕是百不存一呢!
故而,陈玉墨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暗中的努力,让世人看到有这么多一群人的存在,看到他们的辛酸和困境,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权利。
《洪门宪章》的推行,让陈玉墨一度以为李天养正在带着大家朝着他所展示的方向前行,可是当陈玉墨走到阴暗处时,却又发现,李天养和洪门很多的做法,却是在违背《洪门宪章》的种种章程。
是人平等,无有贵贱是多么好听的一句话,可真要执行起来,哪怕如今的洪门诞生数十年了,也从无见其能够真正做到这一步。
“希望天养能够看完这一幕戏剧中后,对吕宋群岛这一群奴隶们等遭遇有所改变!”
陈玉墨一边构思书写着戏剧,一边暗暗为她自己的初衷感到担忧。
以洪门强大的掌控力度,陈玉墨不相信李天养会不知道吕宋群岛上所发生的一切,但是直到如今这些奴隶的权利未见改善,说明这已是李天养默认的存在了。
“她痛苦却又压抑住想要咳嗽出来的动作,免得打扰到身边草地上刚刚睡着的孩子,手边的动作夜没有闲着,趁着难得地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缝补好零碎的破洞。”
“这一身衣服都是孩子他父亲三四年前淘换下来的布料改制的,孩子们稍不注意就会在上山放牛时挂住,撕破一个个小洞。”
“……”
陈玉墨她们在吕宋群岛一待就是半个多月时间,其间几乎走遍了棉兰矿场周边数百里方圆,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收入眼底,最终收获的,是陈玉墨和她带来的几个编剧们才思泉涌般的书稿,以及一行人渐渐暗淡下去的心神。
“明日我们就要走了,多谢杨主管这些时日的照顾!”
当听到陈玉墨夫人说出即将离去等消息时,杨思昱觉得这片一直笼罩在烟尘中的矿场,一下子敞亮了起来。
好不容易收拾起心中那一股高兴,杨思昱假模假样地一片有心挽留的模样:“夫人这就要走了啊,不再多留几日?”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杨思昱跟他底下这一群管事儿的早就巴不得陈玉墨她们早点离开了。陈玉墨她们来这半个月里,杨思昱他们是人人提着心吊着胆,随不是害怕陈玉墨她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指点,实在是陈玉墨这身份在这摆着,要是真在在矿场这边出个纰漏,他们这些管事儿的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呵呵,你们其实是巴不得我早点离去吧!”
这些时日的行走,让陈玉墨见到了杨思昱他们管辖范围内的奴隶情形,虽然知道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可是夜让那个向来心平气和的陈玉墨对其有些反感,倒也没有对他们有什么好的眼色,当即便将杨思昱他们的内心想法給捅了出来。
“这个……呵呵,夫人说笑呢!”
杨思昱尴尬一笑,掩饰着自己的失态。
“在临走之前,我以洪门门主夫人的名义,向杨主管你们提几个意见,可好?”
好在此时陈玉墨也是有求于人,并未再过多让杨思昱他们难看的意思,当即转换了话题。
“夫人您说!”
杨思昱赶紧一收心神,正色危坐地静静听着陈玉墨接下来的言辞。
“第一点:奴隶孩童们的伙食,我希望能够提高一截,至少应该给这群正长个子的孩子们一顿早饭。”
“当然了,知道你们这些矿场还有一个成本控制的问题,我也不会为难你们,等我回去之后,会派一支队伍过来负责建立一个早餐基金,不用你们出钱!”
“但是在我们的队伍没来之前,你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