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有着吕宋棉兰矿场的分红股份在那摆着,大家都不用担心身边这些合作伙伴会搞出什么幺蛾子,自然在合作上面有了更多基础。

    两个东主亲身来到基隆镇参加这次的分红大会,在寻找下榻的酒楼之时,却发现了原来自己两人真的算是来得晚的了。

    在发现了好多张打过交道、或是久闻其名的其他商号东主们,跟自己一样亲身来到基隆镇参加此番议会以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心中不无感叹这商会的大势已成了。

    李天养也同样很高兴,这些天里他已经接待了十数拨前来拜会的各方商号东主,能让他亲身接待的东主们自然在实力上或是交情上能够得到李天养他们重视的,否则得话总共五十九家东主一一拜访,那他李天养还能不能好好工作了。

    更多点中小商号成员,则被李天养交给了安先铭、董浩然这些洪门高层招待,倒也算不得是慢待了这些东主。

    诸多商会成员对于这场分红大会的重视程度,超乎了李天养的预期,就连吉仁堂久不闻世事得真正东主,如今已然将近六十高龄的徐海滨都亲身到来,就连德福轩也派了他们的少东主徐志友前来。

    整个基隆镇都因这一队队将近六十家商号的队伍的到来,而格外的热闹,因为没有想到大家如此重视,李天养他们先期自然就没有统一安置这些成员都想法。

    反正基隆镇上酒楼客栈不少,那些中小型商号成员都掌柜们前来议会,自然不可能舍得花上太多资金在吃住上,由得他们选择了。

    现在可好,似乎为了彰显自己商号的实力,或是要在众多同僚的面前长点面子,这些个先来的商号东主们,一上来就是包下一家客栈、或是常住在某一青楼的,顿时间让整个基隆镇得住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等到李天养他们察觉的时候,几乎那些个档次不算太差的客栈都被这些财大气粗的商号东主们给包圆了,后来者只能自认倒霉,寻那一处勉强看起来不错的小客栈,或是直接租住在一家人家之中。

    本章完

第1121章 演讲() 
等到李天养他们所预定的议会日子到来到这一天,整个南洋商会五十九家成员,无一家落空,通通都出现在了基隆镇政府大楼专门用于平时会议的空旷大厅当中。

    而其中最是让人感叹的一点,这五十九家成员代表,东主亲身到来的就有五十一家,剩下八家也多半出动了自家商号的少东主或是直系亲属,从排面上来看,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次议会的重视。

    就连原本不在南洋商会成员当中的棉兰岛苏禄王室,也派出了他们的一个王子,前来参与这次的分红大会。

    “首先,我要欢迎大家的到来,这回是我们洪门疏忽了,让大家在住宿等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在这里我代表洪门,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歉意!!”

    李天养一上台,首先便是向大家表示歉意,因为他们的疏忽,在会议开启前得最后这几天,发生了好几件不愉快的事情,虽然最后洪门很快补救了回来,安排了不少没有寻找到住所得成员入住到他们临时安置点,可是于李天养来说,确实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不过大家如今都是一条船上的认了,我不希望大家因为这一点点小事情就出现矛盾,都是生意人,咱们以后共同赚钱的日子还长着呢,犯不着怄气,不是吗?”

    话音一转,李天养整个人又变得很是威严,让在座的所有人无不感到一股逼人的霸气。

    如今的洪门,谁敢对李天养所说的话置若罔闻呢,更遑论现在大家都算是靠在李天养洪门的大树底下乘凉之人,大家彼此获得了多少利益,不言而喻。

    “自崇祯四年九月初一,咱们大家共同倡议建立南洋商会一来,眨眼之间已经是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在这段短暂而漫长的时间里,咱们商会取得了不斐的成就:大家共同开办的棉兰矿场,如今采矿规模达到了五万余人,到现在一个月的采金量达到了两万两!”

    “于此同时,大家在吕宋群岛共计开发农庄达到了七百四十二个,拥有田地共计二十二万余亩,果木山林十余万亩!”

    “…………”

    李天养在台上首先发表讲词,作为会长,总结了这两年多来南洋商会所取得的各项成就。

    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大家或许对于己方在吕宋群岛得基业有所认识,同时对于着重关注的棉兰矿场总体规模有所了解,可是真当李天养详尽地将整个南洋商会在吕宋群岛的总体布局转化为数字得时候,在座的所有成员东主们,都不无带着几分惊诧之意。

    能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其实爷是托了洪门击败西班牙殖民者的福,自从西班牙人被洪门驱赶出了吕宋群岛以后,吕宋大部分的地区都已经落入到了洪门手中。

    作为当初西班牙人手中对付洪门的和大明华侨的木棍,吕宋当地都土著算是成为了大明华侨发泄怒火的对象,也成为了南洋商会成员门找回损失的良方。

    南洋商会喝大明华侨组织队伍对当地兔子精进行残酷的镇压,同时将其奴役起来作为自己的劳力,反正是在大明朝的管制之外,大明朝那些儒家文人门也无非是得知这边的庆幸,因此南洋商会成员和大明华侨门便将这群招人恨的土著当做了免费的牲口使用。

    譬如棉兰矿场中的五万多劳力,其中近四万人都是从吕宋群岛奴役来的土著人口,否则就算大明朝此时天灾不断、内乱不止,也不可能在区区两年的时间里,迁移这么多的人口过来。

    更遑论还有七百多个庄园里,同样需要众多的人口,光是从大明朝迁移人口,哪里可能办得到啊?

    等到李天养洋洋洒洒,花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将整个南洋商会在这两年多里所做出的成就一一汇报出来以后,听在在座的商会成员门耳朵以后,大家更多点感受便是:当初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没有错,以及多自己身为商会一员而感到自豪。

    随后,李天养又同时举出了不少商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点名批判了几家做事不尽不实的商会,让被点名的几家商号东主无不愧然,也让其他诸多心中怀有不轨的东至们纷纷肃穆,细思以后将作何改变。

    “好了,这些都是我们商会在这两年多来到成就和缺陷,作为商会会长,我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交代了。”

    李天养长出一口气,当初无心之下栽种到这一枝柳条,不知不觉如今却也是渐渐茁壮成长了起来,李天养要说没有一点骄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在商会茁壮成长起来的背后,那一片片由鲜血、尸体所构筑的肥沃土壤,李天养虽然并不欢喜,但是却从无阻拦过,甚至主动为商会成长铺设了平坦的道路,李天养同时信中还是由些愧疚的。

    可是李天养并不后悔,资本扩张地道路上,原本就充满了众多的荆棘、鲜血和剥削,李天养自认是华夏儿女,不会将其施加在同为炎黄子孙的大明子弟身上,但是他却也不是烂好人,因南洋商会对吕宋土著的所作所为就制止他们的无良作为。

    甚至于在李天养眼里,这些都是吕宋土著咎由自取,万历三十年他们无辜屠杀大明华侨,崇祯五年又在西班牙人唆使下对大明华侨犯下了种种罪行,如今他们都遭遇,只不过是天道无常的回报而已。

    “接下来,才是大家期盼已久地高潮,咱们有请商会棉兰矿场的负责人陆佳杰掌柜,为咱们汇报一下,这两年多里,共计生产了多少黄金、白银!”

    啪啪啪地掌声当中,商会热情送走了李天养这位会长,迎来了商会在吕宋的负责人陆佳杰。

    陆佳杰如今已成为商会在吕宋群岛议事会的主事人,算的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比之他那位一辈子最高也不过是月港德福轩掌柜的父亲陆丙言,现在可以说是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身着干练,如今消瘦了几分,又黝黑了几分的中年陆佳杰,悠悠然站在了会议大厅的讲台上,行了一礼清了清嗓子以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为大家细述着这两年来矿场得产出增长、成本追加等等等等!

    本章完

第1122章 第一次分成() 
矿场利益的分配,是早在建立矿场之前,南洋商会各成员就已经谈妥了的事项,如今陆佳杰上台详述情形,更多是为大家讲解这两年多来的支出。

    至于矿场的收益,这在南阳商会当中从来都不是秘密,但凡是商会成员都能随时随地在基隆镇中查询到上一月陆佳杰从棉兰矿场寄送过来的账单。

    除去矿场扩张所带来的支出,整个矿场这两年多来的收项共计在三十三万余两黄金,按照大明朝如今黄金白银兑换比例折合成白银也就是在三百三十余万两白银收入。

    这份收益,对于商会当中顶尖的几家大商号来说,虽然财富惊人,可是他们同样财大气粗,在发出了几分感叹以后也就没有太多情绪变化了。

    更别提这些黄金,最后还要和五十八家商号、一个苏禄王国一起瓜分,最终落到大家手里的黄金最多也就是万余两黄金罢了,实在让他们大家兴奋不起来。

    倒是其中更多点中小型商号、帮派,整个商号怕都没有这一笔财富值钱,怎不让大家惊喜交加,兴奋不已。

    更别说为了震撼人心,李天养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千里迢迢从吕宋将三十三万两黄金全都运送到了基隆镇中,当陆佳杰解释完详细报表,同时宣布开始分发黄金之时,原本大家以为只是为了应景在前方讲台后挂起来的大红帘子哗一下滑落下来,露出了讲台背后的真容时,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眼前金灿灿地一片给晃花了!!

    就连那些自认为身家同样不斐的大商号东主、少东主们,在眼前黄金摆成一堵坚实地黄金之墙时,他们自以为平静地心态,同样失守,成为被黄金迷住了心神的一份子。

    洪门以及已经被兼并到洪门当中的狂鲨帮,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是一成半,这是之前大家就已经商议好了的,虽然如今两家何为一家了,但是周围份额却是一分也不能少。

    当然,李天养他们也不是没有做出让步,毕竟这棉兰矿场的投资、管理和生产,其实洪门插足并没有太多,几乎可以说是坐着在收钱,因此他们洪门在击败了西班牙人以后,将原本要分给西班牙人的一成利润,平分给了其余五十八家商号成员。

    照这样算来,洪门可以分到的黄金,便是在五万两左右,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收益,正好可以给财政紧缺的洪门填充一番。

    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李天养耗费心力,将棉兰矿产开采的所有黄金运送到基隆镇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我震撼一下商会这些成员门的心神,他压根儿就没想要这些黄金脱离自己的手中。

    一位位商会代表,在陆佳杰的呼喊当中走上讲台,接过一张刻有商会印章的纸条,凭着这张纸条,在稍后他们回程的事后,就能从洪门大元钱庄当中将黄金提走。

    在座的商会成员,最少的也分到了一千多两黄金,也就是万余两白银,这或许在洪门这些大商号看来算不得什么,但是在这些商号看来,同样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并不是所有的商号,都像洪门、德福轩这样的大商号一样,走一趟海就有至少数万两白银的收益,许多小商号不敢远洋贸易,也就是在大明朝与大元岛、琉球之间中转一下,赚取些差价,一趟利润顶天也就万余两,这一回的收入就能顶上半年的奔波,如何不让大家满意。

    而且,没了西班牙人、土著人的威胁以后,棉兰矿场的扩张更将是如日中天,又有了充足地劳力供应,接下来的受益将只会越来越多。

    等到大家各自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益之后,陆佳杰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姗姗下台,随后李天养又重新走上了台前。

    “看样子大家都还算满意这份受益嘛,既然发了财,可千万要记得请客哦,咱基隆镇中古今中外的稀奇古怪玩意儿应有尽有,大家不妨淘换一点回去哄哄家里的娇妻啊!!”

    李天养打趣的声音响起,顿时让在座的众人会心一笑。

    “好了,说笑归说笑,咱们这正事办完了,也是时候该吃晚饭的时候了,我洪门准备了些薄酒美食,还望大家赏脸一聚,今夜大家不醉不归!”

    “好!”

    李天养的邀请,谁敢不应,说白了,这回商会成员几乎所有东主都来捧场,所图自然不会是棉兰矿场这些个收益,他们还不是想来跟洪门李天养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好抱住洪门这个大腿,在未来也好有个靠山!

    “对了,明天还有惊喜等着大家,可千万别急着离港哦!!”

    最后,李天养还小小地卖了一个关子,随后边宣布散会邀请着各位东主们一起前往基隆镇政府的食堂就餐。

    只为了李天养最后那一句破有深意的话语,此时此刻大家心里怕是都开始琢磨开了,接下来到底会是什么惊喜在等着大家。

    有李天养的作陪,晚上的聚餐让大家都喝得尽了兴,难得地连李天养自己都被灌醉了。

    之前大家同时前来拜会自己,李天养身为洪门门主、大明水师提督,自然不可能是谁都接见的,因此只是会见了十几位地位较高、关系较近的商号东主。

    但是晚上到宴会当中,李天养却是不能再摆出一副尊卑有别的戏码,对于前来敬酒的商会东主无一拒绝,可以说是酒到杯干,让大家看到了李天养对于大家公平以对的态度。

    尤其是很多东主本身是第一前来基隆镇,与李天养的见面也只是在这基隆镇中寥寥数面,可是当他们找上李天养敬酒的时候,李天养却总是能第一时间叫出对方的名字,同时还跟自己提了几句自己商号未来合作的计划,更是让大家对李天养的观感再次提升一个档次。

    直到夜上三干,这场欢聚一堂的宴席才算是告一段落,商会各位东主几乎人人都是竖着走进食堂,横着被自家的下人仆从给抬出来。

    本章完

第1123章 邀众参观() 
第二天一大早,昨日该醉意盎然无法自行行走的众多商会成员门,再一次衣衫整齐、神态从容地出现在了李天养的面前。

    反观李天养,这些年虽然常有应酬,可是到了他这个地位以后,谁又敢真的去灌他的酒呢,其酒量自然得不到增长,此时看起来却是一副宿醉未醒,神情憔悴之模样。

    “要不然,咱们先走走,提提神??”

    作为今早邀请大家过来的主导者,李天养对这五十几位商号主事人发出倡议。

    “可以可以,早起锻炼一下也是极好的。”

    “确实,我这副老骨头也该动弹动弹了!!”

    “…………”

    众人纷纷应和,一致赞同。

    早晨的基隆镇景光,说实话就连李天养自己也少有得见过,看着祥静平和之中却又充满朝气的基隆镇,沿着大街道走动的李天养等一行数十人,只是引起了基隆镇早早起来干活忙碌的镇民们几道注目的眼神之后,却也并未造成太多轰动。

    相比大明朝中的官员出行,洪门这边都行政人员和洪堂中高层将士在基隆镇得行动,却是从来都很亲民的。

    洪堂子弟出营,底层都士兵倒是没有任何约束,可是到了排长一流的,则必须以便装在外行走,除非是军事要务,否则觉不允许他们穿着军装出行。

    而洪门行政人员,更是不能敲锣打鼓地对外炫耀,就连李天养自己,也最多只是带着几个贴身警卫员,穿着便装走动在自己的地盘上,从无出现向大明朝官员出行那样众目睽睽。

    没有走动多久,大家其实就发现李天养说是出来走动,实际上却是目标明确,作为洪门对外的交流窗口,基隆镇中一班很少有那种防卫深严的地方。

    更多需要保密地行业,斗被李天养他们安置在了相对更封闭地笨港县中,除了像鸡笼山矿场这样没有办法迁移的地方以外。

    不过此时李天养他们的目标,却是基隆镇中少有几个把守严密的地方,齐心堂的仓储中心。

    这个地方,在场的众多东主们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们麾下的掌柜们,只要跟洪门做过买卖、打过交道,倒也是时常能到此地走动一二。

    但凡在齐心堂大规模地采购物资、特产,齐心堂嘴中的发货地,便是这个仓储中心。

    为了方便大家运输,齐心堂的仓储中心是建立在码头区的边缘,只要再沿着宽敞大道往西走上一两里地,便能直接登船运走了,甚是方便。

    但是作为商业繁荣、旗下产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齐心堂,其仓储中心占地面积却是极大,足有将近五十亩地,四个多的足球场大小。

    跟仓储中心防卫算是很严密地洪堂队员点了点头,随即李天养他们变被放行让进了仓储中心当中。

    在场绝大多数地东主们,都是第一次参观齐心堂仓储中心,看着用坚实而平整地水泥构筑起来的人工建筑群,这些年在座的东主虽然都知道洪门手中有一个建筑神器,可是因为自己用都还供给不上,更别说对外出售了。

    气势恢宏、整体建筑宽阔而高耸,光是外观便比在座各家东主家的自家主宅不差多少,至少在这些少有见到向后世水泥建筑那种简约大气、棱角分明地建筑风格的东主们来说,自然又有一种新奇感。

    沿着一栋栋仓库往里行进了不少时间,直到来到仓储中心东北部最后一座较小、但是看起来更坚固地仓库之时,李天养他们才停下了脚步。

    在李天养的示意下,此番跟随李天养一同前来的董浩然,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这座神秘仓库地大门。

    “请!!”

    李天养伸出右手,做了一个相邀的动作,众多东主们纷纷鱼贯走入这座仓库当中。

    很显然,这座仓库早就被齐心堂的人精心打理过了,其中摆设了各种物件之外,同时还在仓库一角空旷之处搭起了一个简陋地休憩之所。

    很快有人送来了一盏盏茶具,一个个精美的火炉,以供大家烤火、热茶之用,十数个长相清秀、身段婀娜的侍女们,则穿行在休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