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窥一斑而知全貌,哪里看不出这个年轻的团体远大的志向,以前他受限于身处底层百姓,又不敢过多与人交往,暴露自己身上深入到骨子里的军中气息,因此也多是深居浅出,少有注意笨港中的武事。可如今既然被李天养给抬到了教官这个位置上,真正接触下来,他才深有感触到洪堂战士们那不比一般军伍士兵差到哪去的训练、操守规矩。

    这一切的一切,甚至让杜锐心中有时候不由担忧这洪堂战士未来走向何方、目的何在?越想,他越是害怕,甚至有些时候生出带着家人偷偷出港,逃回大明内陆的想法。

    杜锐在暗自观察着李天养,李天养又何曾没在心中细细观察杜锐,猜测他的真实来历。

    即便是积年日久的老兵,或许在战场厮杀上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武勇、战技,但是说到军略战策这样的东西,又哪里是那些普普通通,大字不识一个的战士们所能得知的。

    再看看杜锐这位教官,不但平日里重新修订了战阵配合之计等等,就连军书中关于行军布阵等一些浅显易见的军中知识,他也多有涉及。如此种种,让李天养对这位教官有着深深的好奇,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家既然不愿意多说,李天养也不好巴着心地去找人家谈心聊天,只能把这份好奇埋在心中。

    特战队员们也是叫苦连天,一开始李天养、吴杰给他们的定位却是在利用个人突出实战技巧、各种一技之长,来达到以精锐力量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譬如丛林作战。

    本来大家除了必要的团队配合,队列训练之类的也因为他们各自打磨各项有用队伍技术,如攀爬、制作陷阱等技能的关系,倒是不像一般战士那样时常训练。

    可如今大家刚刚可以轻松一下,却又被这位新上任的教官给揪了出来,开始磨砺起最简单的几招刀术。

    (本章完)

第499章 第一把火() 
特战队员心中虽然不以为意,然而洪堂操守中对于纪律的要求极严,因此倒也没有人敢当面顶对教官。不过特战队员大多都是身怀一技之长、骁勇善战之辈,其中桀骜不驯的性子是他们的通性,便是吴杰这个队长也是跟这些人打了无数回架、做了很多事情才获得了大家的信任。

    故而,明面上虽然没人顶嘴,但是阴奉阳违之事只从大家训练之时的无精打采、绵软无力就能看出一二。

    当着李天养的面,被这群特战队员落了面子的杜锐也不生气,只是抽出手中的长刀,走下操场,几句话就撩起了队员们的血性:“怎么的,一个个没吃饭吗?长得三大五粗的样子,挥舞起武器来,跟个娘们儿一样,要不要我去春风楼找几个姑娘来跟你们练练?”

    平日看起来沉默寡言的杜锐,没想到这一张口发出来的嘲讽却是能噎死个人,顿时把一群大汉给撩得满面通红,杀人的目光直直盯在他身上。

    “不服气吗?那我就给你们个机会,亲自证明你们的实力!”手腕轻轻一抖,杜锐手中的长刀挽出一个漂亮的刀花,空着的左手指向大家,食指勾了一勾,说不出的轻蔑之色。

    “我来!!”场中走出一个一米八九的巨汉,手中一把特制的开山斧怕不得有十五六斤的样子,光凭他这个子,在普遍只有一米六左右的南方汉子中就有一股逼人的气势。

    这位站出来的巨汉,名叫汪虎臣,却是吕逑麾下最得力、也是最强悍的战士,如今他一站出来,倒是让底下的队员们多了几分看杜锐出丑的模样。

    从体格上来看,身高明显高出杜锐半个头的汪虎臣,看起来就比杜锐更有威慑力和杀伤力,而且汪虎臣本身也是队员之中有名的大力士,便是吴杰也仅比他略胜半筹而已。

    这,也是众多队员们,对于汪虎臣上去挑战杜锐充满信心的原因。

    不过杜锐却仿佛一点不在意彼此间的身体对比,一如既往的勾了勾手指,带着轻蔑口吻说了一句:“来吧!”

    汪虎臣也是怒极,向来没有人敢于这般轻视他的,因此此时也不顾身边有李天养这个头领在前看着,睁着一双虎目,大喝一声:“嘿!”

    手中的开山斧,从天而降,带着汪虎臣的强烈杀气,誓要把眼前这个讨厌的人儿一斧头劈成两半,这一上来就没有给杜锐留什么余地。

    面对如泰山压顶一般落下来的开山斧,杜锐目光如炬,轻松判断出汪虎臣开山斧的轨迹,只见他疾步往右迈出一步,同时左手搭上右手所持的长刀中部,往前斜举,将将好迎上力大势沉的斧头。

    “噹!!”

    两把武器相接发出清脆的巨响,杜锐手中的长刀刀身甚至因为开山斧强大的力气而弯曲成一个弧度,然后顺着斜举着的长刀滑向一边,溅起一片火花。

    直到这时候,大家的眼睛才发现,原来杜锐是用长刀的左半刀身侧面接住的开山斧的挥砍,故而别看汪虎臣的开山斧威势够猛,力气够大,但是对于杜锐手中长刀却是一点损伤都没有。

    开山斧威势够猛,但是却也相对难以掌控把稳,十几斤的重量,加上汪虎臣本身的力气,让他在收回开山斧之时不可避免的身体有了几分停滞。

    一般战士或许很难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做出什么动作,但是对于杜锐来说,这点时间足够他做出反击了。开山斧被他轻松卸力斜向一旁,随即他的右手一收,斧头以毫厘之差顺着他的身体往下而去。而他的长刀却有如一道闪电,直直地砍向了汪虎臣的眼前。

    “啪!”

    刀身砍中骨头,发出沉闷的声响,随即汪虎臣却是往后一仰,昏沉沉地不由自主转了一个圈,只是他的身上却是没有一点被长刀砍中的伤口哦,除了他的左臂不自然的垂了下来。

    仅仅一招,在特战队员中素有勇武之名的汪虎臣就此落败了,而且人家杜锐还尤有余力的将长刀反转,只以刀背砍中汪虎臣的左臂,算是留手了。

    这让本以为能有一场好戏可看的诸多队员们不由大跌眼镜,本来还有诸多不服气的眼神,在望向杜锐之时,开始有了些许转变。

    “还有人想要上来比划两下的吗?若还是不服,又觉得我以大欺小,你们大可以两三个人一起上来试试的啊!”杜锐轻松胜了一场,当场趁热打铁,再一次发出挑衅。

    只是这回,队员们却是多了几分慎重,大家眼神示意了许久,才有两个战士拿着洪堂队员惯用的刀盾组合,向杜锐发起挑战。

    这回上来的两个战士,却是从谭门跟随李天养他们一起过来的少年中的两个,或许在个人武勇之上,他们在特战队中排不上名号,但是在配合作战下,两人之间的默契却是十足,分外让人感到难缠。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以多打少、而且配合默契的两个队员,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在杜锐一个人动若脱兔、快如闪电的刀招之下苦苦挣扎,难有反击的机会,眼看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也正因为两个队员的默契配合,苦苦挣扎,才让大家有机会从旁好好观察起杜锐的刀法来。

    然而越是观察,大家越是不得不佩服杜锐的本事,杜锐的刀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奇的,无外乎就只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快,一个就是狠。

    杜锐的刀法,基本都是由他教授给队员们的基础动作构成,只是在他手里,劈、撩、刺等动作是如此的快捷而又简洁,基本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每每一个出人意料的转向,总是让人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而他每一次出刀,都仿佛带着无边的杀气,总让人不自觉的以为他是要与人同归于尽一半,便是一个队员手中长刀砍向他得身体,特也多半是眼都不眨,就此要与他以伤换伤,就此最终逼得队员不得不自救。

    故此,一战下来,两个配合默契得队员打的畏首畏尾,出刀之时也多留有余地,生怕杜锐一个转向刀子就会朝向自己。没过多久,两人一个配合不慎,就有一个战士被杜锐砍中大腿,受伤下阵,剩下得那个,更是孤掌难鸣,不多时就被砍翻在地了。

    “既然大家都没胆子上来挑战了,那么就给我拿出你们的十二分力气给我好好操练这些基础刀招,否则别怪我下些黑手!”自那之后,杜锐再是嘲讽,也没有战士站出来献丑了。

    在摸清了自己与人家得差距之后,众多战士虽然桀骜,但也有自知之明,因此多半乖乖放下脸面,不再在操练上偷奸耍滑,阳奉阴违了。

    吴杰倒是有心想要挑战一下这位强大队伍教官,但是他再蠢,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当着李天养得面子让人家杜锐下不来台,因此也就憋着熊熊战意,想着什么时候跟人家杜锐切磋一下。

    (本章完)

第500章 信任() 
“你们的操练之法,在战阵配合上面倒是做得不错,但是或许正因为你们过多讲求配合,防守有余,攻击上面却是欠缺了许多。”刚刚打了两场得杜锐,此时却仍是一副气定神闲得模样,丝毫看不出一点气虚之色。

    “然而战阵厮杀,拼得的不过就是一股杀气、一股悍勇,若是不能在第一波之时最大限度地杀伤对手,越是往后,大家僵持下去,力气也就消耗得很快,最终两败俱伤的可能性很大。”

    几个月得教官生涯,早就让杜锐有所得了,因此此时他在李天养面前所言及的操练上得缺陷,却是言之有据的。

    搭配着杜锐的分析,李天养、吴杰他们想想这些年在海战中的种种情景,不由轻轻点头,赞同着杜锐得话语。

    然而这个事实也是自有它道理存在的,想想当初李天养他们初来乍到,前来大元之时的两百多号人马,不管哪一个都是一笔宝贵得财富,又哪里能在肆意厮杀中轻易牺牲的。

    因此李天养他们一开始注重生命安全,在己身无碍得情形下再发起攻击,已经成了队员们一个习惯,这也是当初李天养他们选择刀盾组合得初衷。

    只是如此一来,却也使得洪堂战士们在海战之中,哪怕面对一般得海贼,在前期也常常陷入僵持,直到彼此交战时间长久之后,才会分出胜负。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使麾下战士牺牲相对较小;但是坏处也显而易见,每次海战就会使得队员们陷入焦灼,很长时间都无法拿下敌人,甚至到最后被人家抓住机会逃走,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自从杜锐执掌了教官一职之后,虽然他也没有纠正洪堂队员们惯用刀盾得毛病,但是在刀法上,却是下大力气改变大家过于追求配合,而往往少了几分杀机得毛病。

    一套简单的刀法,寥寥几招,基本上都是追求一招伤敌的效果,完全摒弃了各种虚头巴脑得花招,左手盾牌更是完全沦为道具,除了必要时刻举起防备远程攻击之外,大多时候都被置于身体左侧。

    如此一来,虽然葫芦岛中战士还没有经历过实战检验,但是他们身上因战技改变,而将他们身上浓厚杀气所利用起来的强悍气势,却是让李天养有耳目一新得感觉。

    “人手都交给你了,由得你怎么操练,我反正只要在战事开启之时,能看到效果就成!”李天养一副放手让杜锐施为得模样,充分展示了他对杜锐得信任。

    甚至,李天养就连等到杜锐将他那一套操练方法教授到各部洪堂战士、治安局中以后,还想着将杜锐拐骗到笨港学堂中去,由他来教授笨港学堂里的学生们有关军旅上面的知识。

    有了曹勇义送到手中的几套军书,以及他这几年零零散散收集到的一些兵书,现在笨港学堂中军事战术专业,就差一个名师来教授学生们了!

    随即,李天养就把操练特战队员一事,交给了杜锐,相信烧了第一把火的教官,算是暂时将这一群战士们给震住了。至于以后大家还会不会闹出什么妖蛾子,那就要看杜锐的本事了。

    李天养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随着鸡笼港对外开放,笨港中的各种产品除了直接交到月港中的以外,其余的也都渐渐运到了这里来,以期望通过这般操作,为鸡笼港再攒些人气过去。

    而此时的李天养,正在跟甘大彪他们几个人商量着收取商税的事情。大明朝税赋最重的,当然要归于农税,至于商业税收,几等于无,除了几个通商口岸,譬如泉州之流有着税监之外,其他商号在大明朝行商,基本上就没有缴纳商税得惯例。

    但是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天养,又哪里不明白后世税收的大头,农税早就被商税所取代了,甚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已经取消了各项农税,只收取商税。

    如此一头吸金的大奶牛,李天养怎么可能白白放过呢,因此李天养正要趁着鸡笼港刚刚起步得阶段,将商税方面得规矩给立起来,免得真等到鸡笼港发展壮大以后,诸家商号尾大不掉,反过头来压制住鸡笼港收税的念头。

    虽说只是发展初期,可实际上鸡笼港上得商业景象也是不凡的,几家妓院、赌坊每天夜里都是人潮涌动,宾客瀛门,每天的收入也极为客观。而那几座酒楼、客栈,生意更是接连不断,从来没有空闲的时候,甚至因为随时随地的点餐服务,使得这几家酒楼都变成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了,颇有后世那些快餐店的气魄。

    甚至因为客栈房间不够的关系,许多居民区中头脑精明的村民们,也开始将家中空闲下来得房间给出租出去,换些银钱来补贴家用。

    作为几家妓院得背后东主之一,李天养对于一家妓院的营收了如指掌。

    海贼们得生活实在太枯燥了,大城市不敢去,就是去也多半是提心吊胆的,小村庄呢,又没什么意思,连个花费银子的地方也没有,颇让海贼们有钱无处花的感觉。

    而且海贼长期漂泊海上,用命去博取一个生存、富贵的机会,其中因厮杀而产生的暴戾之气,正需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和方式发泄一下,而妓院、赌坊却正是最好的发泄方式。

    当然,其中肯定少不了洪堂中那些年轻力壮、又还未婚,无处发泄他们身上旺盛精力得小伙子们。当他们拿着一个月发到手中不菲的薪水,不是偷偷摸摸去妓院找个小姑娘聊聊感情,就是三五成群相邀一起去酒楼买醉。

    只是,李天养他们绝不允许有人去赌坊中赌博,凡经发现,一律严厉处理,甚至直接开除出队伍也在所不惜。

    因此,如今开始收取商税,却是正和时仪,鸡笼港,中大部分产业都属于齐心堂得产业,其他几家商号李天养也可以设立一些前期优惠政策,减免他们得税务,不至于让得福轩、吉仁堂等这些友好商号觉得税物高昂感觉,还能在日后鸡笼港发展起来以后,让他们在后来商号中突显出他们不一样的待遇。

    (本章完)

第501章 税收() 
李天养一直琢磨不定的,是商税的税额应该如何评定,高了人家商号未必接受,有可能影响鸡笼港吸引商号入驻;但若是低了的话,对以后李天养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小,未来想要提升税价的阻力必然很大。

    大明朝也有商业税,但是这税收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三十税一的低廉比例,而且这还是大明朝洪武帝所制定的,几代王朝一直沿用至今而没有丝毫增加。甚至于到了万历年间,偷税漏税得商号比比皆是,许多大性商号更是正大光明的偷税,国家也没有什么动作。

    最终结果导致堂堂万历年间近两亿人口,商税一年只有不过三百万两,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官营盐、铁、茶等买卖的收入,从中不难看出大明王朝上上下下对于商业的轻视。

    因此,从大明王朝这边,李天养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借鉴的对象了,只能跟几个伙伴们商量着来。这个时候,李天养才觉得自己身边可以商议事情的人手真的不多。

    若是如今他的身边,有几个博学多才的文人士子存在的话,说不得就不就这么麻烦了!不过,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李天养才想起身边还有一个读书人……张子懿来。

    张子懿身为李天养得师兄,从小饱揽群书,攻读诗书不是李天养这种半吊子所能比拟的。自从踏足大元岛上以后,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玩意儿,早就被李天养给抛诸脑后去了,若是被他那便宜老师卢章来考教一番的话,说不得马上就会跟他断绝师生关系。

    一封飞鸽传书,没过多久带着些许风尘气和不满之意得张子懿就被李天养给请到了鸡笼港中。还别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在信中得知了李天养让他过来得缘由得张子懿,来时也从笨港的图书馆中找到了几本前朝两宋年间有关的书籍带来,算是给李天养他们找到了一个借鉴的对象。

    过税2%,住税3%等等有关商税的条文,在两宋年间却是早有定律,放在如今的鸡笼港中,虽不是很得时宜,但稍加改动之后,却也适合鸡笼港中暂行使用了。

    过税这种流通税,在如今鸡笼港这种屁大点的地方没多大用途,倒是住税这个税赋李天养打算不以成交量收税,而按照后世个体工商业者的规矩,为鸡笼港中的商户进行分级,以他们的规模来换算一年所需要缴纳得费用。

    比如鸡笼港中小家小户开设得小茶馆、小酒肆,一年缴纳二到五两银子就足够了;一家酒楼,一般就在五十到一百两银子之间;至于像青楼、赌坊这一类有碍民风民俗的行当,一年所缴纳的税费至少在三五百两以上,最高可以达到一千两不定。

    至于像齐心堂、得福轩这样的商号,因为进出货量较大,即便是在现在鸡笼港没有开发出来之时,也因为笨港商品转移到这里交易,一个月中几家商号也至少有一两艘商船前来补货。因此,除了住税之外,李天养还要按照货船量来收取费用,一艘标准两千料的海船五百两银子的进出口税,虽然看起来不少,但实际分摊到巨量货物的身上,却也着实不算什么。

    而且,为了照顾这些一直与齐心堂保持良好关系,并在第一时间在鸡笼港开设商号的盟友们,李天养以招商引资的借口,给予了他们几家商号五年之内减免80%商税的优惠政策,真正收取的税收其实不算太多。

    没过多久,鸡笼港的政事厅大楼门前,一块通体由梨木打造,顶上面一个《鸡笼港试行商税收取办法》的条例就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