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汉青登上城头,眺望着整个城市,黑漆漆的夜色中除了远处的皇城,城中其它地方看不到任何灯火,如同鬼域一样,令人感不到生气的存在。
    “镇国公,夜晚继续攻击很危险,不如我军歇息一夜,明早再行攻击吧。”乃颜在旁建议道。
    许汉青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若是现在命全军入城搜剿元军,一是天黑,二是道路不熟,如果元军要与我军打巷战,我军定然吃亏,也只有等到明日天亮了。”
    “以属下的见识,待明日天明,将火炮营的轻型火炮尽数推入城内,我军以火枪配火炮,逐街轰炸清除敌人,乃颜殿下的弓箭射手在后护卫,遇敌前冲则以火枪配合弓箭驱敌,不和敌兵肉搏。这样速度虽慢,却很稳妥。”陈瓒在旁插嘴道。
    许汉青很意外地瞅了瞅他,赞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的想法很好,有进步。”
    “赵金强,你在前面指挥得很好,打得很有章法,一天便攻破城池,当给你立首功。”许汉青转头对赵金强说道。
    “谢镇国公大人夸奖,要不是提前知道元军要用百姓阻挡我军,大家有了心里准备,今天恐怕便被元军又挤出了城墙,只是可惜了这许多无辜的生命。”赵金强心痛地连连摇头。
    许汉青轻轻咬一下嘴唇,说道:“天大的罪过,史书上留下骂名,都由我一个人来担当。城内百姓当此乱世,唯有自求多福吧。”
    “命令各部轮流休息,在各个道口燃起火堆,加紧戒备,敌人此时虽然也是疲敝之极,但也要防止元军狗急跳墙,拼死反扑,将城外的火炮能推进来都推过来,攻打皇城更需要它们。”许汉青下达着一连串的命令。
    “大人,要是明天开始进攻的时候,百姓们向外逃跑,怎么处理?”赵金强略微有些犹豫地问道。
    “让他们向南门指定地点集结,绝不能让蒙、汉高官趁机混在百姓中间逃了,有不听命令者,可当场击杀。”许汉青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
    “看来明天便是最后一战了。让许汉青看看,我们蒙古人的武勇吧!”真金太子用力地擦拭着弯刀,头也不抬地说道。
    “臣无能,只一天便让敌军攻破了城池,让太子殿下陷入险地。”特穆尔跪在地上,流着泪说道。
    “你也尽力了,我怎么会怪罪你呢!”真金太子抬起头,笑着对他说道。
    “许汉青的光复军能够屡战屡胜,占据江南半壁,又让伯颜丞相寸步难进,如今倾兵来攻打大都,自然有所倚仗。而且驱赶百姓进攻的事情多半已经泄露,才让其有所准备,否则仓促之下,他们也未必会如此快地破了城池。”真金太子扶起了特穆尔,温勉地说道。
    “许汉青所倚仗的乃是犀利的火器,再加上乃颜部精于骑射,明日如果没有应对之法,臣担心这皇城也……”特穆尔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丞相可有良策?”真金太子皱着眉头问道。
    “避开敌军炮火,与敌肉搏,混战在一处后,敌军的炮火怕误伤,定然不敢随意发射。”特穆尔根据自己的想法,向真金太子说道。
    “哈哈哈哈。”真金太子略想了一下,大笑起来,“好,就依左丞相的建议。皇城内所有的人,不管是嫔妃还是仆役,明日皆要参加战斗,让光复军见识一下我们蒙古人的悍勇,长生天保佑我们,把失败与屈辱留给敌人,胜利与光荣永远属于成吉思汗的子孙。”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胜利,光荣。”怯薛长吐尔根振臂高呼。
    “胜利,光荣,长生天保佑蒙古人。”侍卫们大声应和。
    “胜利,光荣,长生天保佑蒙古人。”皇城内的蒙古人都在高声呼喊。
    又一场血战即将拉开帷幕,北元的京师重地,即将接受来自柔懦汉人的残酷洗劫与血腥屠杀。
第五十四章 获胜

       
    火光、爆炸、呐喊、惨叫,残酷的厮杀终于结束了,可这一幕幕血腥的景象还久久在许汉青的眼前浮现。
    昔日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的大都皇城几乎被战火摧毁了一半,遍地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乌黑的鲜血,到处都是破碎的刀枪武器、残砖瓦砾。
    背水一战的蒙古人在真金太子和左相特穆尔的鼓舞下,激发出了最后的血性,他们完全忘记了恐惧和害怕,即使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嫔妃、仆役都疯狂地呐喊着,挥舞着刀枪,亡命地冲杀,与联军逐屋逐房地争夺。
    战争的破坏真是太大了,回想中国历史,历朝历代均是大修宫殿,汉宫毁于董卓。到了隋唐之际又重修长安,唐宫的后花园中,便留有汉朝的未央宫。而黄巢朱温又毁了长安,连同汉宫残迹在内,整个繁华的长安城只能留存于史书之中。
    “我竟然毁了半个紫禁城,不知道史书上该如何写呢?”许汉青苦笑着,望着面前自己一手造成的杰作。
    蒙古人的拼死顽抗,给联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与战士们宝贵的生命来比,许汉青宁可采取这种破坏性的攻击,而不会为了保护什么古迹、名胜,让士兵们枉自用生命来取得胜利。
    而且此番作战不但要在北元的财力物力,还有人力储备上给予忽必烈以致命打击,更要在心理上气势上给北元沉重打击,令其以后要始终顾忌到来自海上的袭击。再加上大都被破,皇城被毁,连太子都战死了,多少年积累的财富大量被劫,军心士气必然受到重创,忽必烈的威望更会一落千丈,北元对各地豪杰还有什么号召力,草原、河北、山东、河西,北元所有治下的地方将会叛乱四起,那些蒙古臣子也会三心二意,英雄只追随胜利者,这应该是草原上的法则吧!
    想到这里,许汉青嘴角露出了一丝恶意的冷笑,忽必烈应该有七十多岁了吧,也不知道这个老家伙能不能经受得起这么沉重的打击。
    光复军士兵们穿梭进出皇城,将北元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搬运而出。金、银、丝帛、珍珠、皮毛、古董、圭、如意,乃至文书典籍,官兵不住的在瓦砾中搜寻,直到再搜无可搜,方才罢休。
    “报,百工坊的工匠们已经连带家人,集合完毕,是否可以出发。”
    “报,城中征集的大小车辆,马匹,已经汇聚到南门。”
    “报,查抄北元官吏财产正在加紧进行,预计还需要一天才能完成。”
    “报,很多城中百姓害怕忽必烈回军后,暴怒杀人,拖家带口要随大军回返。”
    ……………………………………
    传令兵来来往往,繁琐的事务让许汉青应接不暇。
    “让伤员和百工坊的工匠先行出发,到河口坐船到天津,陈瓒的陆战师随行护送。”
    “将抢来的东西装车,明日出发。”
    “让查抄北元官吏财产的杜时捷加快速度,不可耽误明天大军回师。”
    “将大都仓库中的粮食分发给百姓,愿意随大军回返的,让他们抓紧时间,自己赶去天津坐船。”
    …………………………
    “乃颜殿下,大都城之战,你我两军齐心协力,方有此大胜啊!”许汉青与乃颜并马而行,微笑着说道:“忽必烈经此重创,恐怕短时间内是无法再出动大军征讨了。”
    乃颜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镇国公所说不错,经此一战,辽东可暂时无忧矣,凭我的号召力,回到辽东,很快便能恢复元气。”
    “此次作战收获真是不少,只是应该分给你的俘虏却是少了些。”许汉青从参谋手中接过了一份名单。
    “这倒没什么关系。”乃颜不太在乎地摆了摆手,“他们会不会真心归顺于我,还未可知,这次汉人高官倒是抓住了不少,镇国公要把他们都带回南方吗?”
    “有些人就不必了,留着他们徒然浪费粮食而已。”许汉青淡淡地说道。
    “不过那个阿合马,我倒认为乃颜殿下应该将他给忽必烈留下。”许汉青望着乃颜,颇有深意地说道。
    “哦,阿合马精于理财,忽必烈夸他才能出众,为何要将他留下?”乃颜不解地问道。
    “呵呵,精于理财,也算是吧!”许汉青笑了起来,“不过这北元的财赋都被他理到自己家里了,你看看这个就明白了。”说完,递给乃颜一张清单。
    “这,这么多财产?”乃颜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是啊,这样一个理财高手,不给忽必烈留着用,怎么对得起他呢?”许汉青用嘲讽的语气说道。
    “应该,太应该了。这样的人才,自然只有忽必烈才能够使用。”乃颜恍然大悟。
    “这北元官吏腐败得太快了,民间百姓难以度日,他们哪一家不都是家资丰厚,养着这样一群蛀虫,北元如何能够不垮。”许汉青深有感触地说道。
    …………………………………
    诸事安排已毕,鏖战了数日的联军营地尽皆陷入沉寂,无论将兵,都是筋骨疲乏已极,得了抓紧时间休整,明日返回的命令后,诸军吃饱了以后便是埋头大睡。只留下负责警戒的士兵,还有城中负责搜刮的士兵还在连夜工作外,绵延数里的军营内安静异常。
    而大都城内百姓们却开始连夜启程,一大家子扶老携幼,拖着脚步,向着天津方向行进。
第五十五章 痛心疾首

       
    祝大家元旦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阖家欢乐。特别感谢这一年时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我坚持不到今天,在这里真诚地感谢各位。
    &;&;&;&;&;&;&;&;&;&;&;&;&;&;&;&;&;&;&;&;&;&;&;&;&;&;&;&;&;&;&;&;&;&;&;&;&;&;&;&;&;&;&;&;&;&;&;&;&;&;&;&;&;&;&;&;&;&;&;&;&;&;&;&;&;&;&;&;&;&;
    “事情都办完了吗?”许汉青的语中没有一丝的感情,烛光映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
    “都办完了,保证没有露出一丝破绽。”一个站在阴暗处的中年人低声答道。
    “那就好,你们也都暂时离开大都吧,如今大都城中人口稀少,你们留在这里也太显眼了。”许汉青微微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是,属下遵命。”中年人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许汉青拿起一份名单,反反复复地看了两遍,微微摇了摇头,将名单凑到烛火处烧掉。
    据后世的史书记载:祥兴元年五月,镇国公率大军由塘沽登陆,与乃颜联手奇袭北元大都,破其城,北元监国太子真金及左丞相特穆尔等蒙古高官大部战死,昔日被俘之宋室宗亲贵戚多半死于北元乱兵之手,幸存者寥寥。
    对于那些投降北元的宋室皇族贵戚,许汉青秘密派人在谍报司的配合指引下,在破城的时候大部分加以消除,这也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这些没骨气的家伙回到南方,不会以自己投降事敌为耻,反倒会倚仗自己皇家的身分,对新政指手划脚,势必对其进行的政治改革造成极大的阻力。
    当然,也不能杀得一个不剩,那样就太露骨,太显眼了,拣着一些不太重要的旁支皇亲许汉青还是放过了一小批人。
    许汉青还特意留下了一、两个比较出名的皇族以掩人耳目,其中有名气的是赵孟睿肿影海乔赝跽缘缕I的后代,他天资聪颖,善长书画。
    第二日联军便开始拔营返回,大军浩浩荡荡,光大小车辆便有千余,许汉青不停地派出侦骑探听元军动向,亲率火枪旅和一个师,再有乃颜的一万精骑在后押阵,掩护着辎重队伍。
    中原驻扎的各部元军得到大都传来的消息,都开始向大都*拢,只是兵力分散,又多数都是汉军,并不敢妄自出击,却也是一天比一天集结的多。
    “咱们攻城一战损伤甚多,虽然兵力暂时还是占据优势,但到底还是小心为上,命令加紧行军速度,日夜赶路,咱们这次偷袭大都,可别一不小心蚀把米在这儿。”许汉青向旁边的参谋吩咐道。
    “镇国公多虑了,从咱们登陆到撤退,不过十几天的时间,那忽必烈和各地守军从接到大都传信,再整顿兵马,即便是昼夜兼程,也没有这么快便能聚起十几万大军吧?”乃颜却是不以为然地说道。
    “安全第一,不看着这些东西运上船,乃颜殿下也是不会放心的吧?”许汉青笑着说道。
    “呵呵,那倒是。”乃颜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不过,我还真没想到攻打大都会有这么大的油水啊!”
    “应该说是北元的高官们生财有道,大都的国库里倒是真没缴获太多的财物。忽必烈养了这么一群家伙,家底都被掏空了。”许汉青摇头叹息。
    “也不知道忽必烈得到消息,到了哪里,按时间来算,应该看不到他为咱们送行了。”乃颜终于报复成功,得意洋洋地说道。
    “要是快的话,也应该与我军阻击的部队接触了。”许汉青点了点头,唤过身边的一个参谋,“速派人到天津,从海路传信给陈豫强,让他们撤退吧,忽必烈追不上咱们了。”
    骑快马到天津,再坐船送信给阻击部队,怎么也得一、两天的时间,忽必烈的大军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等到大军来到桑干河渡口的时候,陈瓒的陆战师正在布设阵地,小船一批批地启航,顺流而下,直到天津。
    “很好,火枪旅留下一半人马,保护渡口。”许汉青点着头赞赏道,“其它部队继续后撤,让健壮的百姓改走陆路,老人妇女和小孩继续坐船离开。”
    天津到北京的两百多里路程,许汉青率大军直走了三天才到,其间也有元军骑兵远远地缀着,多次试图冲击联军队列,却只是不敢全军突进,以防中了埋伏。几次冲击都被严阵以待的联军所击退,再加上有乃颜的骑兵助阵。吃了几次亏后,尾追的元军再不敢咄咄相逼。
    ………………………………
    忽必烈得到信使传来的大都被袭的消息后,虽然心急如焚,却不太相信敌人能攻破大都的城池,再加上城内的守军数量也不少,纵然无法击退敌军,想来守住城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倒也不太害怕,一边派出人马抵挡塔丽骑兵的骚扰,一边下令所有骑兵轻装疾行,驰援大都。
    赶到现在的山海关附近时,忽必烈的人马与早已构筑好阵地的陈豫强师碰上了,双方一阵好杀,回援心切的元军不顾伤亡,轮番冲杀,而光复军倚仗工事和壕沟,用火炮和火枪拼命阻击。双方都杀红了眼睛,陈豫强师在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后,还是成功地把近十万元军阻击了一天一夜。
    在看到前面拼死拦截的光复军突然撤退的时候,一种不祥的感觉便萦绕在忽必烈的心头,虽然努力定住心神,强装镇定,率领大军急奔大都而去。
    “蒙古男人只流血,不流泪,只能用敌人的鲜血来洗清耻辱。”忽必烈铁青着脸,斥责着泪如雨下,前来报信的蒙古侍卫。说罢,用鞭子狠击身下的坐骑,不顾身后亲随的追赶劝告,一人单骑在前,狂奔着进入了大都。
    大都城内,十室九空,静悄悄地象鬼域一般,地上的鲜血的残碎的刀枪还向他诉说着战争的血腥。断壁残垣横列于前,成群的绿头苍蝇围绕着血渍嗡嗡乱叫,出征之前尚且繁盛完好的大都城,竟然已成了如此惨像。
    他忍住一阵阵的头晕恶心,纵骑赶到皇城,这里更加凄惨,多半宫殿都成了一堆堆瓦砾残砖,到处都是战死者的尸体和凝结的血迹,心中更是大急。
    他身边已是站立了一大帮紧随而来的将领、官员,各人皆是脸色沉痛,年纪尚轻的几个人一路上见到大都城内的惨景,料想自已的家人多半也都遇难,忍不住心酸,眼泪止不住流将下来。
    “儿啊!难道连你也被害了么?”忽必烈颤抖着手,喃喃自语道。
    等侍卫们发现了太子真金和特穆尔的尸体,报告给忽必烈时,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终于挺不住了,他只觉得耳边嗡嗡做响,脑子空白一片,张嘴吐出了一口鲜血,头一晕,向地上一头栽倒过去。

……(本卷结束) ……



新的历史
第一章 回归

       
    “涨潮了。”许汉青温柔地将披风披在李芳凝的肩头,环抱着玉人的纤腰。
    远处连天的波涛,一排排、一层层牵扯着、追逐着、喧闹着,到了近前便成了一堵堵水墙,昂然一跃。象桀骜不驯的野马,撞在礁石上,变成了点点的雨、朦胧的雾。
    “千百年过去了,这海浪一次次化为泡沫,礁石也块块千疮百孔。只有海涛进击的呐喊声仍是那样惊天动地,震憾人心。”许汉青颇有感触地说着。
    “夫君的话都是那么有哲理,妾身听不太明白。”李芳凝将头轻轻地*在许汉青肩膀上,轻声说道。
    “呵呵,我是想说,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人就象这海中的一朵浪花,只有呐喊着加入这大潮之中,才能显现出力量。”许汉青的手臂紧了紧,调笑着说道:“我还听说,爱人之间是相配的,你看你的腰正适合我的手臂。”
    “呵呵,夫君说得有趣,那妾身可得注意了,一不小心要是长成水桶般粗,岂不是不相配了吗?”李芳凝轻笑着抚摩着许汉青的手背。
    “要是那样,我也只好努力长个猿猴那样长的胳膊了。”许汉青边说边轻吻了李芳凝的粉颊。
    ……………………………
    许汉青调集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船只,从军舰到水师的制式运输船,到福、泉两港的商船,大大小小的船只足有近三千艘,才算基本解决了运人运货的需要。满载着十几万难民,抢掠而来的财物,还有光复军的几万人马,船只陆续起航,向南方驶去。
    “孟斌啊,基地这里便交给你了,陆战师也留下,还有十艘水师军舰配合你,你要小心谨慎,防止忽必烈狗急跳墙,前来攻打!”因为许汉青的旗舰吨位过大,不可以*近岸边,许汉青和同行的诸将只能在岸边暂歇,等小船来接。趁着这个空子,许汉青最后向孟斌交待道:“海军运完货物后,便会即刻返回,到时候就不怕了。”
    孟斌咧嘴一笑,答道:“大人,您请尽管放心走吧!那忽必烈此时应该已经回到了大都,没准气得都吐血死了呢!属下一定小心防守,绝对不会出差错。”见许汉青脸色有变,孟斌赶紧改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