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兄请讲,朕一定依你。”忽必烈用希翼的语气说道。
    “陛下,老臣之意是让部分蒙古军南下稳定局势,让中原的汉军北上防范乃颜和海都。”
    “蒙军南下,汉军北上。”忽必烈嘴里念叼着,有些迷惑。
    “董兄之言有理。”伯颜赞同道:“如果与海都和乃颜作战,双方都是蒙古人,士兵必然厌战,如此不如将一部蒙古军调到江南西路,来压制光复军。”
    “恩,有道理。”忽必烈点了点头,“两浙用不用也调些蒙古军,范文虎不是来了好几封信求援了吗?”
    “两浙地势低洼,无险可守,我看光复军未必真的要攻打两浙。”伯颜说道:“所调蒙古军进入江南西路,一来可以保障刘深、李恒等部的退路,二来只要保证两江不失,两浙便无忧矣。”
    “许汉青羽翼已丰,不可急图。”董文柄接着说道:“况且福建多山,不适合骑兵作战,泉州、福州背*大海,城防坚固,后路无忧,又有火器助阵,急切进攻必然受挫。许汉青又将境内百姓搬迁殆尽,我军如深入福建路,粮草物资也堪忧。”
    “既如此,可否让九拔都率舰队封锁泉州、福州,再从江南西路、广南东路缓缓压迫,将光复军逼到一处,再行歼灭。”忽必烈问道。
    董文柄与伯颜对视了一眼,伯颜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九拔都进展顺利,剿灭残宋指日可待,此时令其回军,恐有不妥。再者,对付光复军的火器,除了借助天气,还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
    “陛下,有很多逃回来的士兵见过火炮的样子,咱们召集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也可以制造吗!凭大元朝的财力、物力,难道还比不上穷乡僻壤的福建吗?”董文柄见忽必烈脸色阴沉,赶忙建议道。
    “对呀,许汉青能造,咱们也能造。有了火炮,还怕光复军吗?”忽必烈拍手笑道。
    “好,就依大兄与丞相之计,从北方调四万蒙古军南下,三万交与达春指挥,一万进驻两浙。从中原调汉军北上,防御海都与乃颜。”忽必烈下了决定。
    就在此时,忽必烈的侍卫统领匆匆忙忙的闯了进来。作为近臣,他有见君主而不通报的权力。不顾两位大臣疑惑的眼神,将一份战报递到了忽必烈手上。
    “哈哈,好啊!不愧是朕的九拔都。”忽必烈大笑着扬了扬手中的战报,“九拔都兵围潮州,南宋的丞相文天祥指日可擒哪!”
    “臣祝贺陛下,又剪除了一个心腹之患。”董文柄与伯颜连忙躬身祝贺道。
第八章 围困潮州

       
    “陛下,老臣还有一言。”董文柄见忽必烈高兴起来,又躬身说道。
    “大兄请讲。”忽必烈笑着挥手示意。
    “范文虎既为两浙大都督,自然该负担起守土之责。否则,每战必败,陛下还养着他何用。况且他在两浙旧部、门生极多,再招二十万兵马也很容易!陛下不如下旨给他,着他整兵收复失地。那一万蒙古军吗?不如派给九拔都,让他速战速决,加紧灭了残宋!”董文柄略一沉吟,正色说道。
    驱狼吞虎,忽必烈暗自点了点头,这话说到他的心里去了,他早就打算将范文虎手中的兵马解散掉。只是因为残宋未灭,要留范文虎给残宋武将作个榜样,才勉强让范文虎把编制留下了。如今,肯投降大汗的英雄,基本上都投降了。剩下的,都是文天祥、许汉青这样死硬到底的,范文虎的榜样作用已失。所以,再留范文虎和他那二十多万大军,一百多名武将,已经没有任何好处。逼他与光复军决战,无论谁胜谁败,战斗结束后,范文虎的两浙人马,基本上也就不用忽必烈再操心了。
    “我赞成董兄之见,陛下,臣愿率汉军巡视北方,为陛下解忧。”伯颜说道。
    “好,有丞相在西北坐镇,昔里吉必然能早日平灭,海都乃颜等辈也不敢轻举妄动。”忽必烈拍手称善。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长约20…30天。
    大雨象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的卷了过来。雷在低低的云层中间轰响,闪电时而用它那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电光消失了,四周听不到别的响声,只有震耳的雷声和大雨滂沱的嘈音。
    泉州光复军总参谋部里,许汉青正皱着眉头翻看着广南东路的情报,长久才叹息一声,“书生意气,虽有耿耿忠心,却不识兵,也难怪屡战屡败了。”
    “如今阴雨连绵,我军想要进兵解潮州之围,也是困难重重啊!”已经从福州回到总部的参谋长孙志勇也摇着头说道。
    “我明白,道路泥泞,粮草物资运输困难,阴雨连绵,手雷与火炮的威力也大打折扣,这些我都明白。”许汉青抚着额头说道。
    “属下和参谋们经过商议,制定了几条应急措施,请大人过目。”孙志勇将计划的草稿递给了许汉青。
    “哦”,许汉青接了过来,仔细地看着,“陈吊眼所部攻击漳州、龙岩,然后进逼广南东路,牵制张弘范。恩,这样可以。再派103师南下配合陈吊眼吧,这样实力更雄厚一些。”
    “张弘范老谋深算,此次行动未必会达到目的。”
    “那也没办法,尽人事听天命吧,咱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许汉青摇了摇头,“再把特种营调来,让他们潜入广南东路,如果有机会便出手,没机会再撤回来吧。”
    “是,属下马上去办。”
    “给戴云山那边送个信,告诉他们,拉发式手雷还要加紧生产,优先配发给张天河与陈吊眼所部,如果缺人缺物,泉州这边给想办法解决。”
    “是”。
    雨渐渐地小了,潮州知州马发站在城垛口边,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或汗水,遥望着远处那些连绵的远山,沉默不语。在他身后,横七竖八地躺着几百个士兵,每个人身上都染满了血。一些是城外敌人的,一些是他们自己的。
    张弘范把西夏奴李恒的军队也招来了,马发从城外元军的旗号中,作出了判断。
    由于丞相文天祥的坚持,原定的机动防守变成了固城死守,眼瞅着张弘范慢慢地将潮州城围困了起来。虽然在起先的攻城中,张弘范的军队被多次击退,而且被光复军支援的火药武器打得损失惨重。但张弘范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便找到了避免重大伤亡的办法,趁着阴雨天,火器使用不方便,频繁发动了攻击。再加上由于文天祥在城内,张弘范是志在必得,不断地调广南东路的元军前来增援,现在城外的元军已达到了六、七万之多,城外的周边营垒皆被攻破,策应的义兵也被驱散,潮州城已经被彻底孤立绝援,再加上不断地从船上卸下来的中、小型回回炮,马发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好在城内的百姓大半早已撤离,否则可能又是一场浩劫,想到此,马发摇了摇头,要是照许汉青的提议进行布置,该不会如此吧?
    “丞相大人。”“丞相。”……士兵们的声音将马发从沉思中叫醒。
    “文丞相,您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马发冲着登上城楼的文天祥说道。
    “马大人就不怕危险了吗?”文天祥笑着说道:“士兵们拼死守城,我这个大宋丞相也不能无所事事呀!给大伙送点饭吃总可以吧!”
    “张弘范又增兵了?”见周围的士兵们都走向食物挑子,文天祥低声问道。
    “回丞相,来的应该是西夏奴李恒的军队,一部围城,一部向北面开去了。”马发如实答道。
    文天祥皱起了眉头,“向北面开去?难道是泉州那边又有行动了?”
    “据属下估计,或许是许大人得到了消息,试图派兵解围,才迫使张弘范不得不分兵以拒。”马发沉吟了一下,说道。
    “光复军刚经过大战,还要守卫大半个福建路,恐怕能派出的兵也不多呀!”文天祥想了一会儿,说道:“咱们还是要*自己的力量啊!”
    “丞相大人放心,城中的兵马与粮草至少还能支撑三个月,到时张弘范必然支持不住,就会退兵而去。”马发宽慰道。
    “都是因为我呀,让潮州再受战火!”文天祥叹了口气,邹洬、刘子俊等率兵清剿海盗陈懿、刘兴,刘兴伏诛,陈懿遁走,以海舟引导张弘范率军来攻潮州,并告知文天祥下落。知道大宋丞相文天祥身在潮州,张弘范才如此兴师动众,锲而不舍。
    “文丞相何必自责,我等与元军势不两立,早晚必有一战,早战晚战又有何妨。”马发说道。
    “也好,文某自领兵以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今日便与这潮州城共存亡,也算是轰轰烈烈,青史留名了。”
    元军大营,中军大帐内,张弘范正拿着一枚因受潮没有爆炸的手雷仔细研究,许久才开口说道:“将此物用船只送往大都,让工匠们加紧仿制。”
    “大帅,我军伤亡多是此物所致,这几日下雨,我军的作亡才有所减少,看来大帅的判断非常准确,水确实能克火呀!”张弘正指着手雷对张弘范说道。
    “难道我军只能依*下雨才能打仗吗?”张弘范说道:“还有火炮呢?百家奴是怎么失败的?看来目前还不是与光复军对阵的时候啊!”
    “陛下不是来信说已经让工匠们开始制造火炮了吗?只要咱们也有了火炮,就不怕光复军了。”张弘正嘴硬道。
    “按图索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出来呢?”张弘范摇了摇头,“只要李恒能把来解围的光复军拖住就行了,只要潮州一破,光复军定然退兵。”
    “那咱们也得加紧攻城,如果让文天祥跑了,陛下一定大怒。”
    “是啊!陛下已经知道了消息,如果无功而返,陛下盛怒之下,咱们…”张弘范叹了口气。
    “大帅放心,末将已经命令将船上的大小回回炮统统拆下,砸平潮州城。”张弘正恶狠狠地说道。
    “好,传我将令,大军继续攻城,有能先登城者拜爵,已仕者增秩。”张弘范站起身形,大声说道。
    “是,末将遵令。”
第九章 功亏一篑

       
    阴雨连绵的天气,千头万绪的工作,让许汉青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人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在两浙的局势并不严峻的情况下,又将新二军的106师抽调回来,投入到南面的战场上。
    陈吊眼在得到了103、106两个师的增援后,实力大增,不顾天气的不利影响,迅速攻下了龙岩、漳州,清除完后患后,四万多人马狠狠地压向了广南东路,与李恒所率的元军撞到了一起。
    敌我双方冒着雨水,在泥泞的土地上,进行着惨烈的撕杀。光复军的火器优势得不到完全发挥,元军的羽箭被雨打湿,精准的骑射威力也大打折扣,暂时打了个旗鼓相当。光复军虽稍占上风,可一时也无法突破李恒组织的拼命阻击。
    “梅雨季快要过去了吧?”许汉青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道。
    “快了,这两天雨就小多了。”许夫人低声宽慰道。
    “那就好,只要雨停了,天晴了,李恒必然抵挡不住陈吊眼的攻势,潮州之围便能解了。”许汉青叹了口气,说道。
    “应该是这样,前几日不是得到情报,说潮州那边虽然战事激烈,但张弘范短期内也无法攻破吗?”
    “说是这么说,我只怕潮州城被围困得久了,内部会出现问题。”许汉青说完,定了定心神,继续处理其它事情。
    《宋史》记载:北宋全国的赋税,盐利占到一半!南宋时期更占到全国总收入的83%,南宋半壁江山维持152年,经济上主要*盐业支撑。
    盐业生产的发展经历多次技术革命;其中在铁盘上熬盐的历史最悠久,最后才发展到今天的晒盐。熬出来的盐是白色粉末;晒出来的盐是大的颗粒。煮海水造盐是最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从明朝后期开始,沿海一带才开始直接引海水晒盐。
    宋朝周邦彦有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又有云“品天下之盐,以淮南之熬于盘者为极品”,这里所夸得便是盐城所出的淮盐。淮盐质量虽好,但产量不高,而且盐铁皆为官办,控制极严。
    海水晒盐虽然比较粗糙,但产量高,经过再结晶、提纯之后,比铁盘熬出的差距也不大,自古以来,贩私盐利益巨大,而许汉青便是要成为最大的私盐贩子。试想数量巨大,价格又便宜的海盐,经过陆路、海路流入北元,不但对北元的财赋是一个沉重打击,更会给福建路赚取巨大的利润。如果条件允许,许汉青都在想用海军将北元沿海的盐厂挨个扫荡一遍,彻底断绝北元的盐利。
    有了水泥的帮助,虽然还在下雨,但兴化方面的盐池还在缓慢而坚定地建造着,目前已经建好了三个大盐池,只要雨停便可以开工生产了。
    看到这个好消息,许汉青的心情略微好了一些,笑着点了点头,递给许夫人,“碧娘,你也看看,这倒是个好消息呀!”
    “哦”,许夫人见夫君露出了笑容,也十分高兴,接过来看过之后,凑趣般地说道:“这下夫君可成了大宋最大的私盐贩子了,富甲天下指日可待,妾身可要跟着享福了。”
    “呵呵,这可说错了,赚的钱都是国家的,咱可不能伸手,”许汉青笑着说道:“不过就是没这些钱,咱们也不会吃苦的。”
    “夫君说得是,光是海上贸易所赚的钱便足够了。”许夫人说道:“芙蓉班已经走了,听说走的时候还雇了艘商船。”
    “走就走吧!道不同不相为谋。”许汉青满不在乎地说道。
    “那个朱帘娣长得倒真是可人意儿,可惜了。”许夫人故意叹息道。
    “胡说,我可不是那种得陇忘蜀的人,有你们两个便足够了,这也是上天给我的福气。”许汉青抓着许夫人的玉手说道。
    “报告,参谋部送来的急报。”门外的侍卫高声喊道。
    “快,拿进来。”许汉青心头一震,腾起了不祥的感觉。
    看着手里的急报,许汉青的脸越来越阴沉,嘴角都抽动起来,“混蛋,叛徒,汉奸,什么事都坏在这群小人手里。”许汉青将急报猛地拍在桌案上,终于爆发了。
    许汉青巨大的情绪变化让许夫人十分惊愕,拿起急报,“潮州失陷,文丞相被俘。”黑色的字刺入了许夫人的眼睛,她不禁张大了嘴巴。
    潮州攻防战中,元兵塞堑填濠、造云梯,日夜急攻,终因马发用计“潜遣人焚之”,并依*居高临下的优势,用光复军支援的炮弹,击毁了很多元军的船用回回炮。张弘范因久攻不下,不得不使用重赏之策,他对元军下令说:“有能先登城者拜爵,已仕者增秩。”但潮城仍屹然不动。
    元兵久攻不下,结果买通了内奸,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这个内奸叫做黄虎子,是潮州城南门巡检,元军通过潮阳的海盗陈懿用高官厚禄、金银财宝买通了黄虎子。黄虎子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出城带路。最终元兵从南门的水关打了进来,潮州城在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终于被攻破了,文天祥在乱军当中吞脑子不死,被元军所擒,兵部侍郎邹洬自杀,杜浒、刘子俊皆被俘。光复军特种营扮成元军混入城内,只趁乱救出了退守金山子城的马发、马韵和及家眷余部百余人,在损失了一部兵马后,现已摆脱元军追杀,退入深山。
    许汉青在屋内暴躁地走来走去,不停地咒骂着。
    “夫君,事已至此,还是冷静应对吧!”许夫人劝说道:“参谋部送来急报,肯定在等您的决定呢!”
    “恩”,许汉青颓然地坐了下来,抚着额头想了一会儿,抬头对送急报的参谋问道:“你们参谋部现在有什么意见吗?”
    “报告大人,参谋部的意见是让陈吊眼马上停止攻击,视天气情况再作决定。”
    “那就这样吧!告诉陈吊眼,如果天气好转,便继续进攻,争取击败或击退李恒,但不得深入广南东路。”许汉青沉吟着说道。
    “是,属下马上回去告诉参谋长。”
    屋内只剩下了许汉青和许夫人两人,沉寂半晌,许汉青抬头问道:“碧娘,你说怎么就会有那么多汉奸叛徒呢,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朋友、上官、城池、百姓。这帮人怎么就那么无耻呢?”
    对于这个问题,许夫人难以回答,只能苦笑着望着许汉青。
    “不行,这样不行。”许汉青愤然而起,“不能让这帮家伙逍遥法外,逃脱公正的审判,我要制定一张追缉黑名单,重金悬赏,让这些汉奸卖国贼走到哪里,也心惊胆颤,不得安生。”
    “好啊!他们既然能被重金收买,干出无耻的勾当,就要有偿还血债的觉悟。”许夫人赞同道。
    “对,必须让那些意志不坚的人有所警示,干坏事前先考虑清楚后果,带血的钱不是那么好花的。”许汉青继续说道。
第十章 憧憬

       
    “文丞相,我乃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部下鲁莽,多有冒犯,还请丞相务必见谅。”张弘范亲自为文天祥解开绑绳,以礼相待。
    “败军之将,承受不起如此礼遇。”文天祥并不假以辞色。
    “不,相公乃是南朝丞相。贤名闻于海内,自称败军将领等等实在太过谦卑了。”张弘范将文祥向上座让去。
    张弘正以不满的表情在一旁观望着。在他的眼中,哥哥的态度简直到了低声下气之地步。对于这个文天祥简直是太过宽容了,就算是礼遇也无须过分到以宾客之礼奉请至上座呀。
    虽然注意到弟弟的表情,但张弘范直接予以漠视。
    “文丞相大才,大元陛下是思贤若渴啊&;#8226;您若有什么希望的话,请尽量吩咐。”
    “但求速死而已。你应该做得到吧!”文天祥故意激怒张弘范道。
    “既然他本人提出这个要求,为何不干脆杀了他?这个人的部下,每个都态度干脆地只求一死!”忍无可忍的张弘正终于跳出来大声说道。
    “放肆!礼遇文丞相是皇帝陛下特别吩咐的。你身为臣下,竟敢违背圣命吗?”张弘范大声喝斥道。
    被哥哥一喝之下的张弘正,立刻满脸通红退到一旁。
    “文丞相,舍弟无礼,请别在意。”张弘范对文天祥说道:“我军就要出发,先委屈丞相在船上暂时跟随,有何要求,我当尽力满足。”
    此时张弘范的儿子张硅亦在军营之中,此子聪慧绝顶,深受张弘范喜受。等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出去后,张弘范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