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酒越喝越多,大家开始没有任何礼节拘束,开始肆无忌惮地行起酒令,起身的起身,推桌的推桌,一时间热闹非凡。
    许汉青无聊地在圈外看了半晌,无奈根本听不懂他们的土语吆喝,也看不懂他们所划之拳,和现代的划圈根本不是一回事。看到许夫人要上去制止,连忙拉住她,“大家难得这么高兴,就随他们去吧。”
    这时蓝太君走到了许汉青身旁,“让他们疯去吧,许大人可愿陪我这个老婆子随便走走聊聊。”
    “老太君有命,许某敢不遵从。”许汉青微笑着答道。又对许夫人道:“碧娘,走,咱俩陪老太君随便走一走。”
    出了中军帐一路前行,远远地避开帐内的燥热和酒气,以及那些玩得兴起的畲族首领。月光如水,月明如镜,柔和的清辉洒满了大地,军士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在轻声谈论着,见到许夫人过来,都站起来行礼。
    一路经过这些篝火和营盘,渐渐地走到附近的一座小小的土包上。许汉青看到一棵大树下面一块大大的石头,于是上前用衣袖拂了拂石块表面上的浮土,请蓝太君和夫人坐了下来。
    许夫人扶着蓝太君的手臂坐下,眼睛却不离许汉青。
    “许大人,老身有些疑问,不吐不快,唐突之处还先请见谅啊!”蓝太君开口道。
    “老太君尽管请问,许某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许汉青早料到这个老太婆不好对付,微笑着答道。
    “许大人,这次前来是想和淑桢合兵一处的吧?”
    “恩,老太君所说不错,我这是来一是想和碧娘商讨合兵的事,二来也想把我以后的打算和计划告诉碧娘。”许汉青瞅了一下许夫人。
    “不知合兵以后,许大人是如何安排的?”
    “依据光复军的模式,整编训练,配发新式武器,将领也要进行培训,光复军中官兵平等,有功则赏,有过必罚。”长痛不如短痛,许汉青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与其把一支战力不强,不听指挥的军队纳入麾下,还不如不要。
    “好,快人快语,老身佩服。”蓝太君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许大人是怀疑我们畲兵的战斗力了?”
    “老太君难道认为未经训练的民军可以与真正的北元百胜骑兵对抗吗?没有特殊的武器,不经相应的训练,匹夫之勇只会造成无谓的死伤。”
    “难道光复军中有致胜的神兵利器,有对付北元骑兵的方法?”
    “不错。”许汉青骄傲地说道:“手雷,攻城巨炮,野战炮,光复军的战力其实非常强大,如果不是怕把泉州打烂了,怕蒲寿庚坐船从海上逃跑,我光复军十天之内必能攻破此城。”
    呲,蓝太君和许夫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几十万大军困在泉州城之下,死伤惨重,而光复军却能夸下如此海口。
    “夫君,那你为何…”许夫人张口问道。
    许汉青笑了,“碧娘,你是想问我为何不来帮你们攻打泉州吧?”看到她默认的样子,慢慢地说道:“我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何要来打泉州?”
    “蒲寿庚叛国降元,屠戳宗室和士大夫,难道不该讨伐吗?”
    “该,该讨伐,还有吗?”许汉青又问道。
    许夫人摇头,蓝太君则沉默不语。
    许汉青叹了口气,说道:“北元内乱,忽必烈召回军队,才给了我们各路军队以可乘之机,待到北元大军反扑之时,我们没有稳固后方,没有持续资金物资的支撑,能顶住吗?恐怕到时就要被打得四处奔逃吧。”许汉青转头望着泉州方向,那依稀的城郭。“泉州是财富之地,如果能完整地握在我们手中,那我们就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后勤供应之地,况且,讨伐蒲寿庚,真得攻下泉州,就能抓住他了吗?泉州港的那些船难道都是摆设吗?”
    “可是,就算你能拿下泉州,元军来攻时,能守得住吗?”许夫人怀疑道。
    “能,肯定能。元军攻城不过是仗着回回炮,我光复军已经有了克制它的武器,所以只要有四万人马守城,元军就是来了十万二十万也不足为虑。”许汉青信心满满地说道。
    “许大人,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你不劝淑桢撤兵,我们在泉州城下损失了不少人马啊?”蓝太君有些嗔怒。
    许汉青赶紧上前陪笑解释道:“老太君不要生气,听我解释一下。本来我是想和碧娘合兵后一起去攻打福州的,可后来我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能把泉州完整地拿下来,还能把蒲寿庚这条老狗捉住,但这个就需要你们围攻泉州作为配合,所以我便没有劝碧娘。这些还请老太君见谅。”
    “哼,你们吃肉,我们啃骨头,是不是这样?”许夫人板起了脸。
    “也不能这么说吗,应该…应该怎么说呢,”许汉青抓耳挠腮,也找不出合适的解释。“唉,你们怎么能这么想呢?”苦闷之下,许汉青掏出了一根皱巴巴的烟,用打火机点燃,猛吸了两口。却不知他这个举动,让旁边的两个人看得目瞪口呆。
    “夫君,你,你这是干什么呢?”许夫人惊诧地问道。
    “我,没干什么呀,抽口烟而已。”
第七章 泉州城下(四)

       
    “看来,外面所传许大人遇到神仙的事,是真的了?”蓝太君皱着眉问道。
    “哦,这个倒是不假。”许汉青点了点头。
    “好吧,这件事先放下,咱们再说一说别的吧。”蓝太君目光炯炯地望向许汉青,“我们畲族世代受汉人压迫,居住在山中,生活很苦,不知许大人是怎么安排我畲族的老弱妇孺的?”
    许汉青抽着烟,望着蓝太君,微笑着说道:“老太君,您知道我是如何安置家乡的陈姓和许姓族人的。”
    “不知道。”蓝太君摇了摇头。
    “我已经把他们送到流求去了,那里没有战乱,气候也很适宜,现在他们在那里开垦荒地,建立家园,过得很好呢。过些日子,我准备把兴化的百姓再迁走一批,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许汉青得意地说道。
    “未料胜,先料败,即使在大陆坚持不住,也有了一个落脚之地,许大人真是好计算呢。”蓝太君不由得笑着点了点头。
    “呵呵,狡兔三窟吗,即使元军想征剿流求,面对茫茫大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汉青笑道。“况且我在流求已经开始造海船,在海上打仗,元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都说流求荒无人烟,不适合居住。”许夫人问道。
    “荒无人烟是真的,但不适合居住却是夸大其词了。那里的荒地有的是,只要辛苦一些,开垦出来便是良田,肥沃的很呢,气候温暖,粮食一季三熟,又不用担心兵祸匪乱,和大陆来比,那里可以算是世外桃源了。”许汉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拼命吹嘘。
    “是呀,豺狼虎豹也要比鞑子温柔,风雨雷电也要逊色于北元暴政。”蓝太君感叹道。
    “老太君,您看不如这样,如果我们两军合兵,身体合格又愿意与元军战斗的加入我光复军,不愿意的就到流求好好生活。在那里,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样畲族兄弟姐妹们也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这些决意与北元奋战到底的,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呢?”
    “恩,倒是个好事,不过,我们畲族要下山入城居住,恐怕要朝廷允许吧?”
    “呵呵,朝廷,”许汉青不屑地撇了撇了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朝廷还顾得管这事吗?再说了,朝廷的文武百官,会做官的不会做事,会做事的做不成官。互相拆台的水平一流,对外做战,无论文斗还是武斗,屁也不是。国破家亡之际,不想着驱除鞑虏,救民于水火,还在那互相倾轧。朝廷,不想着占领根据,卧薪尝胆,以图中兴,说什么荒凉难居,说什么有损皇家威严,成天在海上飘来荡去得倒挺来劲。屁,皇家威严能把鞑子吓跑吗?能把千万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拯救出来吗?”许汉青越说越激动。“我光复军可不是为了那一家一姓的朝廷而战,我许汉青今天不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只以一个江南百姓的身份告诉你们,许某和身后这数万兄弟,血战,从来为的就不是大宋官家,我们守卫的,是华夏的文明,是不给鞑子当狗的尊严!”
    “好,说得好。”突如其来的声音把三人吓了一跳。
    “谁,出来。”许汉青动作比较迅速,掏出怀里的手枪喝问道。
    “哈哈,阿姐你可真是的,姐夫来了,也不通知我呢?”随着爽朗的笑声,山包的另一侧走来了一个高大的人影。
    许夫人虽然不知道许汉青拿的是什么东西,但看他的样子也能确定是一件武器。忙把他的手一压,轻声说道:“别紧张,是我的族弟陈大举。”
    借着月光,一个光着膀子,斜披三角铁索衣的壮汉大步而来,背后还背着把门板似的大刀,脸上笑吟吟地。走到近前,冲着蓝太君施礼,又对着许汉青深施一礼,“姐夫,小弟陈大举有礼了。”
    陈吊眼,本名大举,一作钓眼。宋末漳浦县人。陈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陈吊眼的母亲是畲族人,早逝,一家重担全落在吊眼父亲身上。父亲陈文桂和叔父陈桂龙、陈满安,以及妹妹陈吊花,都是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物。
    陈吊眼生活在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南宋末年。此时,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元军步步南下,文天祥、张世杰先后率宋兵残部南撤入闽,福建各地农民纷起抗击元军。吊眼正是在这如火如荼的反元斗争中,率领附近各村畲、汉的贫苦农民,起义反元、保卫华夏。
    陈吊眼从小生活在汉、畲杂居的村落,一家兄妹又与畲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加上吊眼为人刚直豪爽,当地汉、畲村民对吊眼都十分爱戴。为了增强团结、消除隔阂,吊眼一开始就提出“穷苦人同命苦,畲汉一家亲”的口号,动员贫苦农民不分畲汉,共同抵御元兵。一时间,起义军力量迅速发展。此次也是闻讯,率军来助张世杰攻打泉州的。
    许汉青对陈吊眼这个民族英雄的事迹也并不陌生,赶紧把手枪揣进怀里,说道:“大举兄弟,不必多礼,我也是刚到泉州,也不想张扬,所以你别怪你姐啦。”
    “大举,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许夫人问道。
    “阿姐,我的兄弟刚才抓到了几个从泉州缒城下来的奸细,可还是跑了两个。我是想来和阿姐商量一下,不想却正好听见姐夫在高谈阔论。哈哈。”二人各领一军,却是同族姐弟,陈吊眼这个弟弟向来被姐姐管得服服帖帖。
    “姐夫,还要多谢您前时送的望远镜,确实是个好东西。”陈吊眼冲着许汉青说道。
    “呵呵,自家人,客气什么。”许汉青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照你刚才所说,应该是泉州派人去求援兵了。”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陈吊眼点了点头,“本来我想告诉阿姐一声,要加紧攻城。听了姐夫的一番话,又改变主意了。”
    “哦,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许汉青问道。
    “我本来想姐夫是官家人,必然处处为朝廷考虑,却不想姐夫的眼光如此深远。”陈吊眼钦佩地说道。“怪不得光复军屡战屡胜,能够横扫半个福建路。”
    “也不能这么说,你和你阿姐的手下都是勇武之士,如果再有一些神兵利器,再进行一些训练,战力应该在我光复军之上。”
    “姐夫,我手下的十八寨兄弟都是粗野性子,而且各寨只是听我调遣,并非我的手下。所以这合兵一事,恐怕还要和众家寨主商议。”陈吊眼也有和天下英雄一争雄长的打算。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豪杰并起,以身报国的时候。胜,则可封茅裂土,败则可以青史留名。所以他并不想轻易把自己的人马并入光复军。
    “这也无妨。”许汉青一眼便看穿了陈吊眼的心思。“合不合兵,光复军都可以提供武器弹药,都是自家人,都为了一个目标奋斗吗。”
    “那就好,那就好。”陈吊眼兴奋地搓着手,“不知什么时候也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个神兵利器啊!”
    “快了,快了,等北元的援军一到,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光复军的神威。”许汉青笑着答道。
    “好,许大人,那就按刚才所说,我们全力配合你,我们畲族的将来也要托付给大人了。”蓝太君正色答道。
    “没问题,有我许汉青在,绝不让畲族兄弟姐妹受委屈,老太君也请做好准备,流求的船一到,咱们便开始行动。”
    “还有,咱们刚才所说的,切不可向外宣扬,单纯从军队的发展角度而言,距离朝廷越近,反而越限制了他的成长。对于远方那个行朝,理智的做法,应该是维持它的存在,但绝对不是奉行它的号令。依我看来,最多两个月,江南就又要迎来新一轮的血雨腥风了。”许汉青感叹道。
    “那是自然。”
    “没问题。”
    …………………
第八章 泉州城下(五)

       
    帐内燃着一对蜡烛,光线晕暗。许夫人已经摘盔卸甲,穿着一身绯色轻衣,笑盈盈地望着许汉青。
    “碧娘。”许汉青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干嘛这么看着我,有什么不妥吗?”
    许夫人带着笑意道:“夫君是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是书生意气,现在却变得深谋远虑。”
    “恩,自从受伤以后,便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后来被神仙点拔了一下,便想通了。”许汉青脸不红心不跳地编着。
    许夫人点了点头,说道:“以前所做是有些幼稚了,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呵呵,别的变了,却还有一样没变啊。”许汉青走到许夫人身后,把手放在她的肩上。低下头,在许夫人耳旁轻声说道:“我爱碧娘的心一直没有变哪。”
    许夫人听得“噗哧”一笑,白皙的脸上浮起一抹晕红,“花言巧语,夫君有几颗心呀,那个馨儿姑娘怎么回事呢?”
    “啊,这个呀。”许汉青讪讪地说不出话。
    “呵呵,夫君别为难了。”许夫人笑眯眯地站起身,用手抚摸着许汉青的脸庞。“夫君心里有碧娘,妾身知足了。你不知道,可慕坡之后的那些日子,妾身不知有多担心,现在好了,现在好了。”声音越来越低,把头埋进许汉青的怀里。
    “恩,我知道,这些日子苦了你了。”许汉青抚摸着许夫人的秀发,安慰道。
    “天色不早了,休息吧。”许夫人用蚊子般的声音提醒道。
    “好啊,来,让为夫为你宽衣…来呀,碧娘。”
    “夫君…慢点,别把妾身衣服扯破了。”
    淡淡的晕红的光,映得光滑柔腻的皮肤泛起一层淡淡光晕,那份美丽让人窒息,许汉青看得目眩神驰,纵身扑了上去。
    “夫君…。等等,…。灯忘熄了呢…。夫君”许夫人还想保持最后一丝清明,但她失败了。
    蜡烛,似已将燃尽,烛花噼啪,忽明忽暗。静谧夜色中,不知何时突然传来了更鼓声。
    陶醉温柔乡,醉卧美人膝。
    ………………………………
    泉州,又名鲤城,或者刺桐城(城中遍植的那种树叫刺桐),盛产绫罗绸缎、绢伞绢扇、青白瓷器、茶叶、纸张,更与宋朝另一个丝织品出产中心杭州并称。除此之外,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美名。而且泉州所造海舶船身巨大,设备齐全,乘航平稳,加上舟师水手善于识天象,辨水道,并用指南针导航,所以海舶一直称雄于海上,乃是“云山百越路、市进十州人”的国际港城。这也是许汉青看重此地的原因,泉州的造船技术和熟练的水手,再加上他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建立一支无敌的海军将指日可待。
    许汉青在许夫人的陪同下,骑着马在泉州城下慢慢地瞅了一圈。泉州城高池深,如果不愧为千古名城。即使用大炮轰,没有几个月也无法轰破城墙,当然城门例外。
    许汉青拿着望远镜细细地察看着泉州城上的动静,突然发现城头上有一群人也在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碧娘,你看看城头上都是什么人?好象也在看我们呢?”许汉青对着许夫人说道。
    “是吗?”许夫人举起手里的望远镜,看了半晌,说道:“那个中间穿红袍的胖子好象是田真子,旁边穿黑色衣服的大胡子是夏璟,别人不认识。”
    “哦,就是那个和蒲寿庚狼狈为奸的那个原泉州知州吗?”
    “对,就是这个大汉奸。”许夫人恨恨地说道。
    许汉青用眼睛目测了一下距离,大概不到800米,抬手试了试风向,天公作美,一丝风也没有。
    “碧娘,让你看看我怎么杀了这个老汉奸。”许汉青笑着说道。
    “这么远,怎么能杀了他?”许夫人一脸地不相信。
    “石勇,把那个箱子拿来。”许汉青含笑不语,冲着身后大声喊道。
    下了马,许汉青打开箱子,熟练地把狙击步枪组装好。想了一下,又用小刀在子弹头上刻了个十字,才推入枪膛。对着许夫人和石勇说道:“你们用望远镜看好了,我要把这个田真子的脑袋打成烂西瓜。”
    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比许汉青造得工艺好很多,把枪架在马背上,仔细地瞄准,把田真子的头套进十字框内。许汉青从小就对枪感兴趣,进入军营后,更是如醉如痴,利用方便条件勤学苦练,虽然达不到狙击手那神乎其神的水平,可也算是个神枪手。打个固定靶,应该没有问题。
    许汉青特意把目标定为田真子的额头,刨除重力因素,即使偏低一点,凭他制造的仿达姆弹,也能要了田真子的老命。
    屏住呼吸,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许汉青在瞄准镜中看到田真子双眼中间迸出了一朵血花,向后倒去。
    “打中了,”“打中了。”
    许汉青听到许夫人和石勇兴奋的喊叫,一时兴起,又推上一颗子弹。城头上已经乱成了一片,围着田真子在大呼小叫,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夏璟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不知生活地站起身来,四处张望,寻找袭击者。透过人群的缝隙中,许汉青把夏璟稳稳地套入准星中,扣动了扳机。
    “大人,您真是太厉害啦,隔了一千多步,就能结果了这两个狗贼的命,属下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石勇一边摇着头,一边用热烈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许夫人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还是透出了敬畏的神情。
    “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