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债。
身为长子跟大哥,他毅然选择分家,并承担了大部分债务,减少当时还在读书的两个弟弟的负担。然而陈正谦的两个叔叔,最后还是没能考上大学。毕竟那个年代考大学,可不想现在这般容易。
而当时的两三万,也不是现在的两三万能比的,这么大一笔债务,虽然慢慢已经还清,却硬生生将这个家庭拖了二十年。偏偏两个弟弟出来做工赚钱这么多年,却也没再跟大哥提起过那几万块债务。
这也是李晓梅跟家婆关系隔阂的原因。陈正谦心里也明白,只是不好权衡,他们再怎么样不是,也是一系血脉。至于陈国伟,那是他爹娘跟兄弟,他还能怎么样?夹在两边中间,最难做人就是他。
分家之后,阿公阿嫲跟二叔三叔住在楼房里,上下两层,而陈正谦一家住的是瓦屋,下雨天还会漏水,需要用桶和面盆来接水。
就现在住的一层平房,也是前年才盖的。
说是心中没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阿嫲,我回来啦。”
陈正谦看见奶奶在厨房吃饭,就喊了一声。
“放暑假了?你坐车回来,没打电话叫你二叔去接你?”依旧是熟悉的大嗓门,阿嫲坐在老旧的木凳上,看起来精神还不错。桌上就一盘白豆腐,一盘豆角,一小碟腌黄瓜,还有一个小铁碗装着几块马鲛鱼鱼肉。
“嗯,放假了。阿公呢?”厅里就几个孩子在看光头强,没见阿公身影。
“在圩里跟人打纸牌呢,就知道打牌,饭都不记得回来吃,饿死他算了!”阿嫲嘴里骂骂咧咧的。
陈正谦无语,对二叔的小儿子陈正豪说:“哦,我买了一些糖果饼干,豪仔,你过来拿去跟大家分,不要一次吃完,不然明天没有了!”豪仔兴奋地跑过来接过一大袋零食,几个小妹妹也都眼巴巴地看着,连光头强被熊大两兄弟欺负了都不管了。
“多谢谦哥!”陈正豪读四年级了,也挺懂礼貌,就是偶尔调皮会被他老爸拿着小竹条抽。
小孩子最喜欢甜甜的零食了,陈正谦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过当初自己可没有这么好运,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陈正谦又问:“二叔今晚回不回来?”
阿嫲回答说:“回,他下班之后,吃完饭就回来,一般晚上7点半回到,今天家里猪饲料没有了,他应该会会早一点。你找他做什么?”
“没,有点事想跟他说下,我今晚再上来吧。”陈正谦没说什么,把那罐药酒给阿嫲,“阿嫲,这是我专门找朋友帮忙买的,大补的东西,你跟阿公在家,有空就喝点,不要喝多,一次小半碗就行了。别给小孩子喝,他们不能喝这个的。”
看着漂亮的瓶子,阿嫲咂咂嘴:“屁大点孩子就学人家大手大脚花钱,买这东西有什么用!”打开瓶塞闻一闻,酒香四溢,果然是好东西,笑得嘴角都咧开了。
陈正谦回到家里,问父亲:“爸,家里还欠了多少债?”
“问这个干嘛?”
“当然是还债啊!”陈正谦摊开双手,“以前是没钱还,现在有钱了,当然是先把钱还清给亲戚们。大家都不宽裕,还钱给他们,大家日子都轻松些。”
农村亲戚,大家生活水平都有限,今天你借我一只鸡,明天我还你一只鸭的,几千块钱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小数目,还是先把欠下的人情还清的好。
陈国伟语气唏嘘:“之前家里欠了不少,也是有借有还,前年盖房借了一万多,后面就是你读书借了不少。”转身去房里拿他的小账本,不一会儿就出来。
“现在还欠着的,大概还有三万七,你清姐上两个月要起屋,直接盖三层的,欠她八千,我还了五千,还差三千,她的要盖房子就先还。你上学期交学费,我问你毅叔借了五千,也差不多该还了。还有你小姑,当初借了四千,威仔经常要去医院买药吃药,她的也要还……”
看着父亲一笔账一笔账地算,陈正谦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真的没有关心过这些。如果没有得到金手指,没有仓库带来的诸多收益,自己还要多久才能帮父亲还清这些债务呢?
自己一定要让父母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陈正谦重重呼了口气,沉声道:“当然要还,而且是一次全部还清。爸,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吧,我做事有分寸的,这点钱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再说了,当初家里困难的时候,都是靠这些穷亲戚才撑住的,如果他们有什么困难,我肯定不会不管的。”
陈国伟松了口气,自己没本事赚钱,每年做死做活的,到了年底剩不了多少,都是大家互相帮衬着才能过下去。他最怕儿子赚了钱,转眼忘了当初亲戚们的帮助,这样就算还了钱又有什么意义。
“这样好了,等下我去一趟银行,先取点钱出来,过几天咱们找个时间一家一家地去还钱给他们。”陈正谦替父亲做出决定,“还有,趁今年砂石钢筋便宜,咱们还是早点把二楼三楼都砌起来吧,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自己住得舒服,别人来看到,也有面子不是?”
陈国伟一听,果然笑了。农村人也讲面子,谁家儿子有出息了,回来都是要盖房子的,这样别人就知道,这家人的孩子有出息,赚了钱回来帮老父母盖了漂亮大房子!
事情定下来就好办多了。
镇上没有建行网点,只能跑到鹤城市区,取了十九万出来。因为二十万就要预约,第二天才可以取,太麻烦了。
银行大堂经理恭恭敬敬地将陈正谦请入VIP厅,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客户,整个鹤城都没几个,要是出了什么岔子,行长估计扒了他的皮都是轻的。
崭新的钞票码的整整齐齐,十九札,被陈正谦丢进背包里,背包又被随意扔在副驾驶座上。
当十九札钞票放在父母面前时,哪怕是平日沉默寡言的父亲,都显得十分激动,更不要说母亲了。
陈正谦说:“爸,这些钱你先收着,明天我跟你去给毅叔他们还钱。剩下的就买材料,争取过年之前把房子弄好。”
陈国伟夫妻俩自然是再没有意见。
傍晚过了六点半,二叔陈国良开摩托车从鹤城回来,顺便搭了两包猪饲料。
“国良回来啦!”陈国伟点头打声招呼。
“二叔!”见到陈国良,陈正谦赶紧笑着问好。
“咱们家的大学生回来啦?”陈国良刚卸下猪饲料,看到陈正谦就是一愣,然后笑着说,“自己坐车回来的?怎么不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接你。”
遭到打趣,陈正谦不好意思笑笑:“每次都要你接我,太麻烦了。”
他朝屋子里走:“对了二叔,有件事想我爸想跟你商量下。”
【感谢书友“洛阳太守”的1000币打赏,多谢!】
第三十七章 欠债的成了债主()
屋子里,阿公正在看珠江台的六点半新闻,待会七点前还有天气预报,这是他每日必看的两个节目。
跟阿公打声招呼,陈正谦走楼梯上二楼,陈国伟跟陈国良跟在身后。
陈国良一脸疑惑,不明白大哥为什么突然找自己,到底想说什么,更奇怪的是,侄子也一起过来,难道是想借学费?想到这里他心中一紧,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可帮不了什么忙。
他那点工资,每个月除去几个孩子的生活费,压根剩不了多少,平时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不过此时也不好开口说什么,还是静观其变先吧。
二楼装修得挺不错的,地板贴了瓷砖,光可鉴人,墙上刷得雪白。三人先后围着玻璃茶几,在红木沙发上坐下来。
“大哥,你找我什么事?”陈国良忍不住先开口问。
陈正谦看向父亲,陈国伟见除了自己三人没别人在场,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红色票子,递给陈国良,说:“年初借你三千块给小谦交学费,现在小谦赚钱了,这三千块,我想怎么也不能拖着了,你先收起来吧。”
“这……”陈国良迟疑地看着大哥,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陈正谦见状,赶紧说:“是啊二叔,你赶紧收起来吧,我们家之前欠了你的,现在有钱了当然要还给你的。先不说你现在一个工资多少,秀妹同燕妹,还有豪仔三个人读书都要钱。秀妹现在在岭南师范,一年五千多块的学费,还有一个月怎么也要一千块的生活费吧,就你那点工资怎么够?阿公阿嫲平时在家,还要靠你帮着点的。”
“就是就是,你先拿着吧,我这边真的还有钱!”陈国伟也说。
陈国良不再坚持,只好收下。不过对于大哥说小谦赚钱这事却是将信将疑。
陈正谦又问道:“二叔,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你有考了驾照是吧?”
“嗯,没错!”陈国良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之前帮老板开过一段时间车,帮忙运货。”
“那二叔你有没有想过要换一份工作?”陈正谦笑着道。
“换工作?怎么说?”陈国良愣了下。
陈正谦缓缓分析:“二叔,据我所知,你现在在你小姨子家的石材店里帮忙,对吧?一个月最多也就三千块。这点钱,虽然比鹤城的平均工资要高,但是想要养家糊口还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家里小孩这么多。”
陈国良沉默不语,他又何尝不知道,只是现实如此,自己有没什么手艺技术,想改变何其艰难,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陈正谦干脆直接说:“我这么跟你说吧二叔,我现在手上还有点闲钱,如果你不嫌弃,那我可以先借给你。既然你有驾照,那不妨自己试试做出租车生意。我了解过一些情况,现在的鹤城,这几年时间经济发展得很快,大家生活水平都上去了。但是出租车还不是很多,甚至很多是不正规的野鸡车,专门宰客。如果你愿意做这一行的话,不敢说赚大钱,至少会比现在好过吧?”
陈国良听了很是心动,他又不笨,开出租车当然比在石材店里面敲敲打打好得多。
只是一辆车的价格可不便宜,出租车不要求配置很高,就算是二手的伊兰特,七八成新的怎么也要上万块,还要算上各种手续。
自己身上可没这多存款,就算是加上大哥陈国伟刚刚还回来的这三千块,也不够买车的。
倒是陈正谦说他手上还有闲钱,可以借给自己,这让陈国良头一次对自家侄子如此刮目相看。
要知道他都还没大学毕业呢,这么快就找到实习单位了?也不应该啊,普通的实习单位哪有这么高工资?
陈国良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开出租当然比上班好,收入高还轻松,只是我哪来那么多钱买车啊?”陈国良直言不讳地苦笑。
陈正谦微微一笑:“二叔,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没钱没关系,我可以借给你。”
“你一个学生,哪来那么多钱,可别来消遣我。”陈国良还是不大相信。
陈正谦无奈:“实话跟你说吧,钱我肯定有的,至于怎么来的,二叔你就别管了,反正是合法收入就行了。现在就问你一句,如果我借钱给你,你是不是会买车去开出租?”
陈国良咬咬牙:“如果你真有钱借给我的话,那我肯定是愿意的。傻子才愿意留在石材店里搬石头呢。”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陈正谦笑了,“啪”地一声,玻璃茶几上瞬间多了五沓红色钞票,连银行封条都还没拆。
陈国良懵了。
作为一个农村汉子,虽然不敢说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也跟着老板跑过不少地方,十万以上的交易都见过不少次,但是五万块现金放到面前,还是对他产生不小的冲击。
更何况,这五万块居然是自家侄子拿出来的,而不是自己大哥。难道他真的这么有本事?
陈国良想得出神。而陈国伟,从头到尾都没有过表示,都是陈正谦在做主。
“二叔,这里是五万,应该够你买一辆不错的车了,你应该也了解过,至于买车的具体事宜,我就不掺和了,你看着办吧,多出来的你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我肯借钱给你,更多是希望你能赚到钱,保证秀妹跟燕妹还有豪仔这三个小家伙,能够顺利读完书,怎么也要读完大学,毕竟高中毕业打工真的没什么前途的。”
陈正谦跟几个堂弟堂妹关系都还不错,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小学开始,几个弟弟妹妹就跟在他后面,排排队一起去上学。
对于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家庭,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无疑是最好的出路。这是摆脱贫穷,跳出这个穷山沟最好的办法。
陈国良重重点着头:“这个是肯定的,就算是吃糠,我也要供他们三个读完大学!”
“你等着,我给你写个欠条!”说着转身去找笔和纸。
陈正谦拦住他说:“都是自己家里人,写什么欠条。你也不用急着还,我就算差钱也不差这几万块,你攒够秀妹跟燕妹两个日后的嫁妆先吧。”
陈国良反而坚持:“就算是自己家人,该做的还是要做,欠条一定要写,不然这五万块我收得不安心。”
陈正谦劝不住他,只好收下欠条。
等到三人从二楼下来时,都默契地没说什么,但二叔脸上明显多了几分意气风发。
陈正谦跟老爸两人也高兴,原本的欠二叔的债务还掉了,还成了二叔的债主,顿时心头一阵轻松。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自己虽然没本事让全国人民一步迈入小康社会,但是让自己家人亲戚过得比以前好,改善生活,这点他还是有信心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深切地明白这个道理,也正在努力地这样子做!
第三十八章 帮表叔出谋划策()
“小谦,这真是你买的车?”站在奔驰旁边,陈国良瞪大了双眼。
刚刚他过来陈正谦家,准备跟大哥说几句话,就回鹤城店里,跟小姨子辞职,毕竟怎么也要做完今天先,好聚好散。
当看到停在院子里的大奔时,顿时不能淡定了。他昨晚听大哥说小谦赚钱了,心里以为最多也就十万块,没想到居然连大奔都买得起。
这可是奔驰啊,还不是那种低级的国产货。他对汽车了解不多,但也大概知道价格,所以才会更加震惊,看着陈正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个侄子,真的有出息了!
转念一想,又笑了,陈家总算是出了个人物,以后出去也能扬眉吐气了!
看到二叔一副惊呆了的模样,陈正谦心里好笑,就说:“二叔,要不你上去开两圈试试?”说着就把钥匙丢给二叔。
谁知陈国良摇摇头,又把钥匙丢了回来:“算了,我也就眼馋一下,农村路窄,真要刮花,我可赔不起。”
他虽然看着大奔眼馋,但心里积攒多年的自卑,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掉的,下意识觉得自己不适合开这种车,还是桑塔纳伊兰特这些适合自己。
陈正谦只好作罢。看到旁边的父亲的眼神,又笑着说:“爸,要是你学会开车,我给你买一辆车怎么样?”
陈国伟有些心动,但最终还是拒绝了:“算了,我还是开我的摩托好了,四轮的太大了我开不动。再说了,农村还是摩托车方便。”
陈正谦也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说得不好听,就是胆小怕事,就连摩托车开了这么多年,都还是半生不熟的。不过没所谓,他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两天时间,陈正谦陪着父亲开车去给各个亲戚送钱,把以前家里欠的债务全部一次性还清。亲戚们看到陈正谦开着豪车来,自然是羡慕不已,好一阵夸赞,听得陈正谦都不好意思了,陈爸陈妈倒是十分受用,嘴上说着谦虚的话,但任谁都看得出他们脸上的自豪。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人称赞。
碰到急钱盖房子或者装修的亲戚,陈正谦也不吝啬,大方借了几万块。自己虽然有钱,但无意太过张扬,开着大奔回来就已经够显眼的了。此番陪父母还钱的同时,顺便接济一下有困难的亲戚,纯粹是看在当初自己家里有困难,大家伸手帮了一把的份上。
换做一般的亲戚,陈正谦才没这么大方。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里面多少主角发财了以后,突然冒出一大堆远方亲戚,都是过来打秋风的。你不慷慨解囊还不行,不然他们转身就说你坏话,败坏你名声。
好在陈正谦家的亲戚都还好,没有那种极品奇葩,真有困难,开了口的,陈正谦都是能帮则帮。这些亲戚也知趣,收了钱就暗里高兴,没敢到处宣扬,大家都是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也有主动求上门来的,比方说大姑婆的儿子,陈正谦的表叔,吴毅。
吴毅三十岁出头,结婚七八年了,现在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是前妻所生,后面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则是现任所出。
他找上门来的原因也简单,想找陈正谦借笔资金,做点小买卖。
因为之前吴毅借给家里五千块,所以陈正谦愿意借给他。对于只是普通工厂里的工人的他来说,五千块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结果他还是毅然拿出这么一笔钱,借给陈正谦当学费。陈正谦心里是相当感激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豪仔整天看电视都学会这么一句话,没理由读了这么多年书的陈正谦不懂。
“毅叔,你先喝杯茶。”
陈正谦给吴毅倒了杯茶。家里现在条件简陋,也没什么好招待人的。
“好的好的。”吴毅难道拘谨。
陈正谦也意:“毅叔,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借是可以借,但你要先跟我说一下你的计划打算。做生意有风险,虽然我眼光不见得怎么样,但说出来大家互相帮忙参谋参谋也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李晓梅坐在一旁帮腔:“对呀对呀,阿毅你说说你的想法吧,能成最好,不成的话,咱再想别的办法,大哥大嫂不会不帮你的。”
李晓梅对吴毅的印象比对自家二叔三叔还好,就因为吴毅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为人本分实在。赚的钱不够三叔多,但是当初自己四处求人给儿子借学费的时候,吴毅说服他老婆,坚持把攒了半年多的工资借给自己家。
这一点,在东莞电子厂当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