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人性的证明-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鉴别上述三种尸体,就必须观察尸体。但是除了非常明显的他杀尸体,一般都不能让警官担任这项鉴别工作。观察之后,要由所属警署对现场以及尸体进行现场勘察、听取第一发现者和目击者的陈述,然后鉴定是三种尸体中的哪一种。在这些程序中,并不一定要请法医来看尸体。但如果鉴定尸体不请法医学专家,而请警察的话,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有时发现尸首后,立即进行了观察,并确定为非犯罪死亡,但往往有犯罪致死的尸体从中遗漏掉。
   因此,对警察来说,在这个鉴别阶段中的任务是——接到报告后首先报告侦察第一课,然后迅速赶到现场,观察尸体外观、周围情况、听取有关人员的报告等,再决定按照查验规则还是尸体处理规则办理。
   总之,非自然死亡的尸体都由侦察一课处理,但是,在对这种非自然死亡尸体进行查验时,虽然医师在查验中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但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医师法,可以不承担对尸体的验尸义务。此外,当查验由检察官或警官代理时,查验的主要内容就是:尸体的周围环境、死者衣着、携带物等,对尸体的整体观察仍需委托医师进行。检察官和警官根据医师的意见决定是否送法医解剖。
   在侦察一课到场的同时,奥山尸体就被送往监察医院进行行政解剖,这是因为尸体已明显腐烂,无法判定死因。
   监察的解剖结果是:死因为急性室息。颈部无勒绞、扼掐等外部力量造成的痕迹。因被褥等物堵塞鼻、口,阻碍呼吸致死。推断死亡时间在七至十天前。肺及气管内有少量被褥的棉絮。死者虽属高龄,但内脏各器官健康,没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没有服用毒药痕迹。不能确定是他杀。
   此外,在采取死者指甲缝中的草秸时,发现有动物毛发,经辨别为犬毛。
   同时,把死者整形后的照片送给热海神谷胜文辨认,确认死者就是奥山。
   本案谋杀的可能性极大,驹人警署成立了侦察指挥部,开始侦察。被害者奥山谨二郎,八十八岁,据居民总名册记载,出生年月为明治二十六年(一八九三)五月十四日。昭和五十二年三月九日迁入现住址,迁入前的住址是崎玉县本庄市。原籍在东京都世田谷区代泽二—三十X。本人是户主,没有家属,享受老龄福利等等,居民总名册上可以提供的资料就是以上这些。
   奥山是在公寓房主的斡旋下,于昭和五十二年二月八日,搬入薮下公寓的。职业据说是翻译家兼大学讲师。子女们都已自立,妻子故去后,就把家交给长男夫妇,自己一个人在这个公寓中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
   租给他房子的“房东”说,死者生前雍容大度,限期还不到就付了房租、押金、押租。但是定居此地后既没有子女们前来探望,也没发现他到大学讲课。他似乎藏有一笔不小的款子,从来不拖欠房租、煤气费、水费,过着富裕的生活。老龄年金是他唯一的收入,每年约三十万日元,连交公寓的房租还不够。检查了他的卧室,发现一张菱井银行的一千万日元普通定期存折,存折上尚剩八十二万日元。还有三万八千元现金。从存折上看,每年存入三至四次,每次约三十万日元上下。奧山似乎按期从某处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查遍了室内每一处地方,都没发现同某特定人物通信的迹象,没有这类记录或信件。
   向周围居民打听,都说没有发现定期来访问奥山的人,或许偶尔有人来过,但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公寓里的居民更换频繁,奧山又拒绝同邻居往来,身适有道无形的篱笆,邻人们都敬而远之。
   谋杀奥山的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中国女译员猝死事件的牵连者,奥山很可能掌握这个事件的重要线索,因此被杀灭口。如此看来,中国女译员是他杀的。而且,奥山那笔来路不明的经济收入,很可能是什么人威胁他不准说出杨君里死因的交换条件。
   但是,栋居想到,如桌是交换条件,那就不光是为了杨君里之死。这是因为:奥山住在这幢公寓四年,一直没有职业。拫据奥山本地区户籍的附件记载,奥山迁入本区之前的住址分别是新宿、横滨市濑谷区,本庄市等地。但在大正十年,即奧山结婚的时候,当时编入东京世田谷区的本地区的档案材料连同法务局的副本一起被战火烧尽。世田谷区政府重编户籍时完全是凭本人申报登记的。从居民登记单上看不出本人的职业经历。然而,奥山迁入薮下公寓后的四年里,似乎每年有一百万日元的定期收入,这种定期收入早在杨君里死亡案件发生之前就已存在,它说明为杨君里之死保密并不是支付这笔钱的目的。那么,目的又是什么呢?
   栋居心想会不会是同731有关的原因呢。奥山谨二郎隐瞒经历,藏身在城市角落的旧公寓里。虽然居民登记单上没有写,但可以推测,他在前桥的居住时间应该在从本庄市到东京这最后一次搬迁之前,也就是在昭和五十二年三月九日之前。奧山为什么要住在前桥尚不清楚,但已知道他是在老伴死亡之前,于昭和五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搬出前桥,前往埼玉县本庄市的。前桥和本庄不在同一县,但两县相邻,距离很近。
   奥山是住在前桥时给神谷胜文写信的。这以后,老伴死了,孤寂的奥山孑然一身,他追溯着远去的青春幻影,来到智惠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并作为自己的归宿。迁来后,他可能与原731部队成员断绝联系,一心沉浸在思恋智惠子的情愫里,在怀念、回忆中度过时光。经过漫长的年月,智惠子在他心中已偶像化,同自己的妻女合在一起,成为支撑残生的唯一精神支柱。
   奥山虽然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但他一定有个同外界社会联系的窗口,并通过这个窗口得到维持生活的固定收入,这笔收入的来源说不定同部队有关。或许奥山掌握“731”的重大机密,别人保证他的残年生活,很可能是以保守“731”机密为交换条件的。只要维持现状,不出任何事,他将终身享受这笔可观的保密费,享尽天年。
   但是,三十六年后的今天,这里出现了杨君里,而且她要找原“731”队员,如果让杨君里同奥山谨二郞接触就会坏事。因此,先要干掉杨君里灭口,警方开始侦察后,就赶在警方发现奥山之前将他除掉。
   杨君里的尸体旁有柠檬,杨君里遗留下的《日本短篇小说选》中有波肇的作品——《深夜出殡》,其中提到柠檬。杨君里避忌731室,波肇是原“731”队员。濒临死亡的波肇在床上手指《智惠子诗抄》。波肇的葬礼上从他的战友处听到奥山谨二郞有位叫“智惠子”的女儿。奥山同长沼(高村)智惠子以前有过恋爱关系。奧山在智惠子曾生活过的地方死去,谋杀可能性极大。
   “捂着水桶逮空气——捕风捉影。”一位与会者讽刺上述推论不切合实际。
   “光凭死去的中国女翻译避忌731室房间就断定同731部队有关系,这恐怕太牵强了吧。”有人提出消极意见。
   “不过,杨君里死亡二个半月后,同柠檬悲歌中的智惠子有关系的奥山也不明不白地死去,两者似乎有点瓜葛吧。”总算有人支持栋居的假设。
   “老人八十八了,随时可能去世,这毫不奇怪。说不定就这么盖着被子老死了呢。自殺还是他杀,连解剖报告也不敢肯定。”又有人起来反对。
   侦破会议上众说纷纭,但最终还是认为同杨君里之死有关连。双方建立了临时联合侦察体制,并决定了以下侦察方针:
   一、从同731部队有关系的人中查出谋杀奥山的嫌疑犯。
   二、找出同杨君里有关系的人。
   三、查出奥山固定收入的来源。
   四、调查被害者的经历。
   五、查死者生前好友(根据现场判断,被害者曾让凶手进屋)。
   六、分析谋杀动机。
   七、调查奥山被害前后是否有人来访、现场附近有谁走过,以及行迹可疑的人。
   八、调查现场附近有记载的前科犯罪者、品行不良者、暴力集团牵连者、可疑者、无职业者。
第三节
   “临时联合侦察”是模棱两可的体制,它反映出侦察工作中缺乏资料、对两个案件究竟有没有关连胸中无数。所谓“临时联合”其联合的程度就是“必要时互相联络”。二个侦察指挥部仍然分别独立侦察。
   栋居是奥山尸体的第一位发现者,负责两个指挥部之间的联络。但他常常被派到驹人署的指挥部去工作。曲町警署由于派出了栋居,失去了侦察的中坚力量,仿佛有些偃旗息鼓。一开始订立从自殺、他杀两条线侦破方针时,曲町署指挥部就不感兴趣,只有栋居千方百计促进侦破继续进行,现在栋居一去驹人警署,侦破工作几乎就停顿了。
   由于栋居是曲町警署来的“客人”,所以受驹人警署侦破方案的制约小一些,可以较自由地按自己观点行事。现代警察的侦察体制是“集体侦察”,在这种体制中,个人必须把自己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服从集体。相比之下,栋居能按自己观点行动,是很有好处的。集体侦察范围大、迅速,可以对现代犯罪活动,有机地、大范围地撒开侦察网。但它压制了刑警的个人经验、适应性和工作能力,不利于发挥个人主动性。另外,还会产生侦破中闹宗派,争名利,致使罪犯漏网;由于侦察人员不能随机应变,对犯人的行动反应不快等弊病。
   对栋居来说,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既能看到集体侦察获得的大量材料,又可以作为“客人”自由行动,而且又同那须班的人熟识。调查奥山之死的起由是从栋居开始的,因而尽管他是“客人”,却在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栋居认为:杀害奥山的动机同731部队有关,凶手肯定是“731”的人。杨君里死后,警方的触角早晚要伸向奥山,凶手便赶在警察前对奥山下了毒手。奧山一定知道731部队的某些秘密,而且尽管战后三十六年过去了,一旦这些秘密暴露仍会给凶手带来极大的麻烦。
   栋居又想到了热海的神谷老人,受了他的启示才找到了奥山的住址,或许他还能提供其他什么启示呢。栋居想到这里便再次访问热海的神谷老人。去他家前栋居先到那家咖啡馆看了看。
   “啊,神谷先生吗,最近没见他呀。”店主人在柜台里满不在乎地说。
   “最近?多少日子了?”栋居焦急地问。神谷也上了年纪,会不会步奥山的后尘?要是他同奧山一样,也掌握着“731”重要机密的话,很可能在奥山之前就被害了。常来的店里看不到他,这是很令人担心的。
   栋居快步赶到他家,家中仍旧鸦雀无声,不象有人。上次来访时认识的邻家妇女又探出头来:
   “神谷先生一周前住院了。”
   “住院?什么病?哪个医院?”栋居更不安了。
   “听说腿上神经痛得厉害,住在市温泉医院。”
   一听是神经痛,看来不会有生命危险。栋居略为宽心。问了医院地址后,栋居马上赶去。
   医院建在山前望得到海的高坡上,栋居向住院病员传达室询问神谷的病室,回答说“加楼一号室”。加楼位于医院最北侧,一号室面向山坡,朝北无阳光。而且加楼全是大房间,加上离医院中枢最远,大亨、要人和特殊患者是不会光顾的。这里的建筑物陈旧,病员多为老年人。
   终于找到了一号室,这是六张病床的大房间,五张床上有病人。神谷老人就躺在进门朝右靠壁的那张病床上。栋居再次来访,老人很惊讶,从床上坐起身。他脸色并不坏,但比上次见面时更消痩。
   两人互相问侯后,神谷忧郁地说:“终于到这‘弃妪山’①来罗!不,不,应该是‘弃翁山’嘛。”神谷自嘲似地笑了。
   注:弃妪山:古代日本有一种“弃妪”的习俗,贫苦的农民因家境贫穷、无力赡养,不得不把老媪弃之山中。——译者注
   “很快就会痊愈出院的。”栋居边安慰边拿出路上买的一篓水果。
   “在这个医院里,加楼可以说是地狱的第一道门。看,那张床不是空了吗?前天刚死的。”神谷轻声说。
   “加楼?”
   “这儿不是加楼一号室吗?‘加’的意思就是添加出来的多余累赘,反正我们就要成为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废品了。”
   “没那么回事,神经痛,泡泡温泉马上会治好的。”
   “我的病据说是变形性脊椎症,一定是上了年纪,脊椎骨弯了,压迫到神经,各种毛病就出来啦。睡也好,起来也好,脚都痛,真受不了。看来好不了啦!进院后越来越疼了。”
   “这都是和心情有关,耐心坚持治疗,一定会好的。”
   “谁知道能不能活那么久呢,即使治好出院,没有期待我回家的人,又有什么意思。真羨慕归天的奥山啊。”
   “说实话,对奧山的死,我还想请教几个问题,所以来拜访您。”栋居总算抓住了机会,他告诉神谷老人:奧山谨二郞有被害嫌疑,这可能同731部队有关。他请求老人如果有线索请告诉他,当时请老人辨认死尸时没有告诉他致死原因。
   神谷听后,脸上并没有显出惊讶的样子:“叫我辨认的时候,我就知道啦,这不是正常的死,那张照片上的奥山早就整过容了。我估计不光叫我认死尸脸,近期里你说不定还要来找我的。”
   “这么说您一定有线索啦?”
   “如果是关于‘731’的事,我可以说,但往事纷繁,没有头绪,从哪儿说起呢?”
   “比方说,‘731’的事已经过去三十六年了,为什么还要保密呢?当然,说什么都可以,不限制。”
   “好吧。如果可以确定叫‘杨君里’的这个中国女人同731部队有关系,那么目标就小得多了。”
   “对杨君里的情况,我们还不了解,这些都由中国方面调查,我想,在中国政府的协助下,一定可以查出点线索来。”
   “其实,杨君里的身分是什么,我可以想象得出来。”
   “杨君里的身分!怎么回事?”
   “只是我个人的猜测罢了。”
   “恳请您赐教。”栋居向前探出身。
   “奥山先生的诗中有‘马鲁他’三个字吧。”
   “根椐已经掌握的资料看,马鲁他是731部队的俘虏。”
   “不错,是俘虏,但俘虏是国际法上公认有人格的,马鲁他是当作原材料处理的。”
   “所以才叫马鲁他①是吗?”
   注:“马鲁他”为日语单词“丸太”的音译,该词意为“圆木”,指已采伐未剥皮的木材原材料。——译者注
   “最初只是叫‘麻虏遢’,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上,731部队的负责人川岛中将军医回答斯米鲁诺夫国家检察官的提问时,把‘麻虏遢’作为人体试验牺牲者的隐语使用,当法庭问什么是‘麻虏遢’时,川岛说‘麻虏遢’就是原材料的意思。于是就通称‘麻虏遢’。后来把公审记录译成日文时,由于‘麻虏遢’同日语中表示原材料的‘丸太’一词的发音——‘马鲁他’一样,而且两者又有某种相同的涵义,于是就使用了‘马鲁他’一词。但731部队中的马鲁他指的并不是木材原材料,而是人体试验使用的材料,他们是被剥夺了人格的‘非人’。把活生生的人称为材料,‘731’的魔鬼性质可见一斑。”
   栋居屏息倾听神谷老人关于马鲁他的解释。他想,神谷介绍这些马鲁他的情况肯定是有道理的,上次访问他时,神谷曾多少流露过731部队用俘虏作材料进行残酷的人体实验的事,但他又讲“不想说”,守口如瓶。这次很可能因为患病卧床后,自以为快要入土,这才忽然想起要把长期保守的秘密说出来。听话音似乎马鲁他同杨君里、奧山之死有关系。
   “马鲁他是关东军宪兵队以及特务机关逮捕的俘虏,其中有俄国人、中国人、蒙古人、朝鲜人。具体地说有苏联军队的情报人员和士兵、八路军、国民军的军官和战士、中国记者、学者、工人、学生等抗日分子,以及他们的家属等等。抓进731部队的马鲁他被施以人类闻所未闻的残酷试验。不,不能说是人,简直是魔鬼,在敌争异常状态下发狂的魔鬼。‘731’把鼠疫、霍乱、伤寒、梅毒螺旋体、麻疯病菌当怍武器来研究、生产,并把这些细菌注入马鲁他体内,或渗入馒头、饮料给马鲁他食用,进行人为的细菌移植。
   “除此之外,连有把马鲁他赶进冷冻室的冻伤试验,关进坦克用火焰喷射器喷火的耐热试验,枪击试验、毒气坏疽试验等等,真是集天下残忍手段之大成呀!马鲁他中当然也有女的,女马鲁他主要用于梅毒试验。
   “731部队给这些马鲁他丰富的营养,把他们‘饲养’起来。当时物资短缺,日本国内的人民都不能得到充足的食品。但是,就象给军队送弹药一样,细菌所嗜好的、同时又是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品源源不断地供给大量制造细菌的731部队。米、肉、鸡蛋、砂糖、酒、各种食品,应有尽有。
   “用这些丰富的营养不断‘饲养’马鲁他,为的是取消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健康的人体试验材料。养肥马鲁他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研究各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实施细菌战,必须到前线或敌占区撒布细菌,撒菌的日本士兵当然也有传染的危险。敌军退却后,友军可能进入受染地区,细菌的矛头就会指向友军士兵。所以,就象剑有两条刃,研究细菌武器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治疗方法。为了使细菌战成为卓有成效的战术,必须研制出大量预防用的疫苗。注射细菌后发病的马鲁他会得到当时731部队能办到的最佳治疗。洽愈的马鲁他将在下一次的试验中再次使用。这就是残无人道的‘再生利用’。经过几次反复的马鲁他产生了免疫力,这在防疫学上具有重要价值,但最终这些马鲁他都是用注射超量细菌的方法杀掉的。
   “还有一个研究项目,就是给马鲁他依次作鼠疫菌‘接力注射’,‘发明’强力鼠疫菌。——先给马鲁他A注射鼠疫菌,A发病后死亡。在A发病至死亡期间,他的血液和淋巴液中产生的抗体始终同鼠疫菌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搏斗中取胜的鼠疫菌就是次强力的了。当然,A的抗体同时也增强。将含有A的这种抗体的血清再注入马鲁他B,同B体内较强的鼠疫菌搏斗。B体内增强了的鼠疫菌和抗体再注入马鲁他C,如此‘接力注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