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父老乡亲,你们且听我说!”韩跃再次大声呼喊,声音隆隆,冠盖全场。“自古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家子弟为什么一成年便能当官?他们吃好的喝好的,享受荣华富贵,恣意潇洒人生。原因只有两个字,读书。”

    众多百姓面面相觑,那年轻后生面带迷惑道:“侯爷正说着招工榜的事情,咋突然讲起读书来了?”

    旁边老农双目闪光,脸上渐渐显出一丝异彩,喃喃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侯爷讲得真好啊。老汉俺虽然听不懂这两句话具体的意思,但就是感觉喜欢听,啧啧啧,娃娃啊,如果我猜得没错,你们的机会要来了……”

    老农淳朴,见识也很浅薄,但是经年风霜苦楚让他对生活有了一份感悟,看事看人也比年轻人多了一份经验。后生们还在苦思韩跃的意思,老人们隐隐已猜到了答案。

    韩跃将许多百姓的反应尽收眼底,再次大声道:“今我立下第三榜,名为招学榜!本侯意欲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造小学,初中,大学,迁徙互市研究院来此……凡家中有稚子少年,又或渴望读书者,皆可按章报考学校。从此以后,你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你们家中会有读书人,你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从土坷垃里刨食吃。”

    读书!原来侯爷说的是读书……

    许多百姓低声一叹,眼中虽然渴望,然而神情却黯淡异常。

    古代读书乃是高贵之事,不过供养起来也很麻烦。百姓们穷困潦倒,小孩子长到七八岁就要帮家里做事,大一点的孩子下地干活,下一点的在家看护更小的弟弟妹妹,一家人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发愁,哪有闲钱供养读书。

    “侯爷的心思很好,可惜他用错了地方,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哪里有能耐供养私塾啊……”一个百姓喃喃低语,目光落在身边正在吃手指头的小儿身上,神情又是羞愧又是难过。

    吃饭都是问题,如何供养孩子读书?

    韩跃嘿嘿一乐,眼见很多百姓都是愁眉苦脸,分明是担心学资问题,他猛然放声大笑,哈哈道:“你们无须担心,本侯爷出了名人傻钱多,这次我一共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外加一个综合性研究院。教育内容从小及大,采用完全免费的方式,本侯爷给这套体系取了个名字,叫做义务教育,也叫希望工程……”

    他说到这里忽然一停,发现百姓们还是有些不懂,无奈只好再次解释,大骂道:“草它姥姥的,希望工程你们不懂,义务教育总该明白一点吧?义务教育,说白了就是不给钱也能上学,但凡本侯爷麾下之民,家中的孩子必须强制读书,所有花费本侯爷出,你们孩子来上学不但不收钱,我每天还给他们吃三顿饭,按时发放文房四宝,春秋两季还要给免费制作衣裳,这回你们听懂了吗?”

    满场震惊,惊声大做。

    千百年来,读书一直是个耗费时间和钱财的事情,一家五口咬牙勒紧裤腰带,未必能供养一个稚子读书。

    可是现在,就在这一片废墟之地,有一个少年用他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大家,读书不用花钱了,不但不用花钱,而且还给孩子管饭,还给孩子衣衫,还给孩子负担文房用具。

    “侯爷啊……”一个百姓忽然放声痛哭,猛然双膝跪地,用膝盖在地上行走,一路走出十几丈远,然后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

    “侯爷大恩呐,从今天开始俺孙大柱的命就是您的,谁敢说侯爷一句坏话,俺和他拼命!侯爷大恩,侯爷大恩呐……”这百姓不断磕头,额角都被地面撞破,然而他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双目不断涌出感动的泪水。

    不止他一个人,满场三十万百姓无不如此。

    供养学子,免费读书,从古到今此事一直是世家大族的专享,然而从今天开始,咱们老百姓的儿子也能读书了!

    一股莫名气息交织,某种神秘的力量悄然而生,韩跃只觉脑海里轰然一震,系统竟然连续解锁两层。

    免费助学,功在千秋,德耀当代,这次收获的不再是气运,而是三十万功德。

    ……

    不远之处,长孙无忌捻须微笑,淡淡自语道:“此子,额角越发峥嵘也!”做为舅舅,他很欣慰。

    人群中不止有百姓,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留在东北的人手,这些人颇具见识,听到韩跃要搞义务教育,很多人心中都是一抽。

    “世家以学识立足天下,泾阳侯此举,釜底抽薪啊……”

    韩跃才不管世家的人怎么想,反正整个东北都被皇帝封给了他,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等到势力一旦形成,到时天下谁还能给他脸色看?

    想到这里,他猛然冲着一队骑兵挥手大喝,声音隆隆道:“来啊,把本侯爷写好的三张榜单给我挂起来!”

    那队骑兵轰然应命,相互配合默契,转眼之间就升起了三个巨大的热气球。热气球缓缓升空,下面垂挂着长长的布条,布条之上写满了榜单文字。

    此举,又让百姓们赞叹莫名,几十万双眼睛凝望高空,人人脸上带着震撼。

    古往今来,谁家行事能有这般大手笔,让榜单升天,那就是那老天爷来做个见证。咱家侯爷原来不是说笑,他真要这么干……

    韩跃手指榜单,转身大声道:“看到没有,三榜同时升空,本侯爷向天宣誓,终此一生必完成这个事业。不过现在此地还是一穷二白,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点一点干,咱们今日先招工招兵,招收学生之事等到建完城池在搞。现在你们大声告诉我,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愿意,愿意,侯爷我们愿意……”山呼海啸,宛若炸雷,无数百姓拼命向前拥挤,大声嘶吼道:“侯爷,俺有的是力气,建城招工算俺一份。”

    “排队吧,哈哈哈!”韩跃大笑,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三十万百姓终于被他调动了情绪,再也不用担心哗变造反之事。

    一队战士抬着许多简易桌子过来,上百名小书吏展开纸张,开始登记招工事宜。

    韩跃轻轻从台子上跳下来,走到长孙无忌身旁致谢道:“多谢赵国公鼎力支持,否则我还真找不到几百个书吏来做登记。”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只要能帮你,老夫什么都可以干!”

    他看了一眼韩跃,忽然语带担忧道:“不过你那义务教育搞起来怕是困难良多啊。三十万百姓,家中子弟不少于万人,这得动用多少私塾先生?”

    韩跃嘿嘿一笑,眉飞色舞道:“赵国公放心,小子潜心研究发现,大唐穷苦书生有很多,因为出身寒门,故而郁郁不得志。我已经委托陛下帮忙,请他下旨传令全国,到时必然有无数书生前来东北,这些书生完全可以教授小孩读书。”

    “不错不错,走一步看三步,如此老夫就放心了!”长孙无忌缓缓点头,忍不住赞了一声。

    韩跃呵呵轻笑,目光远远看着中原方向,喃喃道:“陛下已经出发三日,不知是否已经越过了长城,路途风霜遥远,娘娘的身体有些娇弱,不知她会不会生病……”

    这话由衷而发,隐隐带着一丝情分,长孙无忌老怀大慰,伸手重重拍了怕他的肩膀。

    此时日头才上三竿,东北初秋已有凉意,然而长城山海关一代还有些**,李世民的车架缓缓在路上行进着,忽然一匹快马轰然而来,马上红翎急使大声道:“禀告陛下,东北之地有心消息传来。”

    两侧大军让出一条路来,让这个红翎急使飞快接近皇帝车架。

    自从三日前皇帝起驾回转长安,他每天都会安排红翎急使前往东北,一路上不断关注着那边的消息。

    今天这个红翎急使,是昨天派出去的。

    李世民慢慢从车架上站起来,淡淡问道:“说吧,那边有何动静?”

    “回禀陛下……”红翎急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泾阳侯炸掉了襄平古县城,聚集三十万百姓开始训话,侯爷在那里升起三个热气球,下面垂挂三个榜单。一榜招工,二榜征兵,三榜则是免费助学!”

    “免费助学?”李世民‘咦’了一声,皇帝对前两个榜单不敢兴趣,却对第三个榜很是好奇,继续问道:“怎一个免费法?”

    “回禀陛下,泾阳侯将要建立十所小学,五所中学,一所大学和一所综合性研究院。他向天发誓,所有麾下之民皆可免费读书,不但免费读书,而且还要供应一日三餐,给学子制作统一衣衫,发放统一文具。小人细读那张榜单,发现上面还写着一条,学习上佳者,可得奖学金……”

    李世民眉头一挑,挥手让红翎急使下去,转身却对车厢轻笑道:“观音婢你听见了吧,你的大儿子开始发威了,他这一手釜底抽薪,分明剑指世家啊!”

    “哼,世家老是欺负他,跃儿也该反击了!”

第263章 佛门跳出来想干啥?

    长孙讲话的风格一向只有一个风格,那就是我儿子做什么事都对,如果他不对的话,请参照第一条。

    李世民无奈翻个白眼,负手轻叹道:“臭小子开始动手也有好处,等于帮了朕的忙。自古世家与皇权相争,每每祸乱天下,朕自登基以来致力于削减世家,然而此事说易行难。世家传承两千载,想要打掉绝非一日之功。”

    皇后掀起车帘看了看丈夫,有些担忧道:“臣妾就怕他们狗急跳墙,陛下这几年打压世家,现在跃儿也开始动手,若是他们翻脸行凶,那……”

    “那他们是找死!”李世民哼了一声,面带狠辣道:“朕给臭小子留了五千玄甲铁骑,有这股力量在手,没有哪个世家能够硬冲他的地盘。若是采用暗杀手段,嘿嘿,你大儿子身负紫阳真人百年功力,去多少死士都白搭。”

    长孙凤眉轻蹙,低声道:“这可未必,咱孩子太容易相信人,前几天两个伙夫就差点害死了他。”

    “那可不是伙夫,乃是潜龙组织精心培育的刺客!”李世民目光有些发冷,忽然重重一哼,森然道:“臭小子这次真是一城引动风云起,潜龙,世家,佛门,什么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哼,想动我李世民的娃,朕倒要看看他们的脖子够不够硬。”

    皇帝这话说的霸气,很有几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偏偏却长孙幽幽一叹,低声道:“陛下,您既然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为何还要给志操老僧写荐书?这不是难为咱家跃儿么……”

    李世民顿时尴尬,干咳一声道:“朕当初欠了十三棍僧一个人情,今日志操老僧找上门来苦苦哀求,朕没奈何只能给他写个荐书。不过观音婢你放心,就算他们拿了朕的书信也没用,臭小子的性格你也知道,世界上有人吃软有人吃硬,你这大儿子却是软硬不吃,朕估计佛门这次要碰一鼻子灰。”

    “碰壁活该!”长孙怒哼一声,气忿忿道:“跃儿当年待在田家庄穷困潦倒之时,也没见哪个人出来结交他?现在看他有本事了,一个两个都跳出来想结识,分明就是想借机掺和辽东之事。哼,让臣妾的儿子在前面顶着,他们却在后面捡便宜,天下哪有这般好事?”

    李世民无奈翻个白眼,摊上这么个护犊子的媳妇,他这做丈夫的还真是有些无语,偏偏还不能生气,因为长孙除了对韩跃一事激进,其余堪称千古贤后典范。

    “观音婢啊,你我夫妻静观其变即可,要相信那小子的能力。佛门虽然庞大,但是咱家孩子也不是当年任人欺负的少年了。”

    皇帝轻轻挽起长孙的臂腕,夫妻二人站在车架上回首望着东北方向,李世民虎目闪闪发光,长孙则是依依不舍。

    孩子大了,得给他留下自我发展的空间,纵有千般不舍,也得起驾回长安。

    ……

    ……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偶尔有一只蝴蝶煽动翅膀,那也只能改变小势,天下大势不可改。

    时贞观三年,佛门遁世后又出世,终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次,他们把手指伸向了韩跃。

    东北的秋天很短暂,仅仅过去半个月,天气已经有些肃杀。

    自从那日韩跃颁布招人三榜,所有百姓全都被调动起来。有两万人被刘老三领走,在沈阳城西边十里之地建设砖窑。

    又有接近五千少年被顾明威挑选,这些少年全是聪慧之辈,从此以后就是研究院的低等学徒,一边跟着顾明威研究格物之道,一边亲手建设自己的学府。

    剩余二十多万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建城,每天几百辆牛车来回奔波,拉回一车车红砖,运回一车车水泥,然后以襄平古县城为中心,开始了建造当世第一雄城的工作。

    筑坝,辽河已经进入枯水期,正好建设一座拦河大坝,此事由韩跃亲自指挥,共有五万民夫投入劳作。当大坝一日比一日高耸之时,韩跃在系统中兑换了十个水力发电机组,假托是自己的最新发明,率领人安装在大坝之下。

    这一日正带人忙碌,忽然见到远方一阵尘土飞扬,看那动静应该是有大队人马赶来。

    护卫韩跃的骑兵连忙翻身,各自将手中兵器取出,小心翼翼戒备。

    过不多时,远处显出人影,那是一支足有三百人的队伍,三百人还不妨在玄甲骑兵眼里,但是马上的骑士却让人很是惊奇。

    全是和尚!

    日光之下,一大票光秃秃的脑袋很是扎眼。

    “侯爷,来了一群和尚!”尉迟宝琳松了口气,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笑嘻嘻道:“看穿着都是中原之人,不是西域那种秃驴,应该没什么危险。不过说也奇怪,这些和尚不好好待在中原吃斋念佛,为啥要来这东北苦寒之地?看他们那骑马架势,个个都是武僧……”

    韩跃‘嗯’了一声,他同样很是好奇,目光炯炯看向来人。

    对方马速并不快,好半天才跑了一里多地,等到来人接近五十步之内,韩跃忽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三百多个僧人之中,有几乎人人背着一口小箱子,看他们胯下马匹的腹部被压弯之势,那小箱子应该很是沉重。

    什么东西装一个小箱子就能压弯健马?

    似乎唯有黄金!

    “前面可是泾阳侯?”一个老僧坐在马上,先是用浑浊的目光打量韩跃一眼,随即出声询问了一句。

    韩跃‘咦’了一声,这些僧人他一个也没见过,为何对方却全都把目光投向自己?这些时日他一直待在河边施工,身上穿的也是普通服装,对方绝对不是从服饰才确定身份。

    “泾阳侯无须怀疑,老僧志操,曾在皇帝陛下那里见过你的画像,所以一眼能够认出你来。呵呵呵,去年泾阳侯为了晋阳公主庆生,一日连送三件礼物,其中那幅画像被命名为晋阳公主的微笑,天下莫不传闻画中至宝,老僧日前在山海关碰见陛下,承蒙陛下厚赐,让我一睹此画,果然传世之作。”

    韩跃心中打个突兀,总觉得志操这个名字很耳熟,旁边尉迟宝琳低声道:“侯爷,当年陛下封为秦王,率兵攻打洛阳王世充,少林十三棍僧曾救陛下一命。这个志操老僧就是少林寺主,也是当今佛门的领军人物……”

    “原来是他!”韩跃眼睛一闪,心中暗暗留意。

    佛门跳出来,想干啥?

    韩跃自问和佛门没有交情,因此越发怀疑。

    对面志操老僧的目光看似混浊,然而每每闪动之时却有智慧光彩隐现,他笑呵呵跳下健马,举步缓缓走至韩跃面前,双手合十道:“泾阳侯可是在猜测老僧此来之因?”

    “大师睿智,在下正是不解其意!”

    “无他,老僧来此,即为求一份机缘,也为舍一份钱财,如此而已!”

    “求什么机缘?舍何种钱财?”

    “机缘,又叫善缘,老僧千里迢迢远赴关外,自然是要和泾阳侯结个善缘。至于舍财么,我等三百僧侣每人背着一口箱子,内装百斤黄金,泾阳侯可满意否?”

    旁边一阵倒抽冷气之声!

    韩跃还没表示,尉迟敬德和几个骑兵早已双眼发直。

    三百个僧人每人背着百斤黄金,加起来就是三万斤,一斤十六两,那就是四十八万两,一两黄金十五贯,那就是七百二十万贯。

    但这只是理论数字,事实上四十八万两黄金没人傻到拿去换铜钱,这是镇压府库之物。

    “大师,你我无交无情,因何白白送钱?”韩跃嘻嘻一笑,意味深长道:“本侯爷曾经听过一句话,吃人的嘴短,那人的手短……”

    志操老僧呵呵一笑,双手合十道:“此语看似粗鄙,其实大有禅意,老僧也觉得很有道理!”

    一老一少对视而望,皆都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笑。

第264章 佛也行贿,专送女人

    “大师,在下虽然愚钝,但是你此来目的是啥,恐怕我已尽知。嘿嘿,你们佛家喜欢讲揭语,今我亦有一段揭语奉上,不知你以为如何?”

    “哦?泾阳侯天下闻名,世人皆称奇才,老僧心中有些好奇,我当以水洗耳,恭敬倾听……”

    韩跃哈哈一笑,他弯腰下去随手在河边扯起一根枯草放到嘴中叼着,神情宛如一个痞子,然而少年青秀洒脱,举止自有一股气势,没人敢把他当做痞子对待。

    “泾阳侯,莫非你说的揭语,就是让老僧看你口含枯草么?”

    “哈!你们佛家就是这样,鄙人还没开始,大师竟然已经进入了角色,真是令人佩服!”

    韩跃嗤笑一声,他负手立于河边,目光望着一河流水,忽然淡淡发声而问。

    “大师,佛可贪?”

    只这一句开篇话,顿时让志操老僧目光一凝,好半天才宣了一声佛号,垂首道:“我佛慈悲,无贪……”

    “若不贪,为何要世人供奉?”韩跃再次嗤笑,他看了一眼志操老僧,抢在对方说话之前继续又道:“佛若不爱慕虚荣,为何要世人跪拜?都说我心有佛,然而佛却无我。我受尽世间苦难,问佛如何苦渡。佛却说:一切皆有定数。我大笑:既然帮不到我,我拜你何用?”

    “泾阳侯似乎对我佛抱有成见啊?”

    韩跃淡淡一笑,他没有接志操老僧的话,反而顺着自己的思绪接着发飙,语带深意道:“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