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因是在1899年10月上旬,山东平原县李庄,因教会民众欺压当地群众,义和团便立即组织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派兵前往镇压,随后义和团民三百人与清军士兵进行了一场战斗,将其击败!”
“而参谋部分析的失败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体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对清政府提不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是赞同的,因为最初,义和团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最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客观主要原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扶清灭洋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
“但是我认为,义和团的失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思想意识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义和团有自己的朴素爱国思想,这点没有任何错误,全副武装的团员,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华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所以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屈辱的境地摆脱出来,如红灯照就宣布要以法术,远赴东洋,索还让地并赔偿白银!”。
“其次排外思想,爱国思想相对应自然就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与举动,而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化处理!”
“我想大家都知道,远东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早期在各国列强国家购买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同时派出大量的学员和工程师,在各国进行学习,随后通过多年的学习他们才返回远东,开始造福远东百姓!大家认为是吗?”
这是李宁宇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不过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如说是,那原本部分人心中赞同义和团的做法就不成立了,但是不如说不对,那么远东现在的一切却是建立在前期依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
但是就在部分人举手之后,李宁宇却没有立即喊出一两名军官,而是继续说道:“对于我刚才所说,相信大家心中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那好,我们继续分析,其一、义和团为抵抗清军镇压或外国侵略军的进攻,在部分地区采取的毁铁路拔电杆的行为,这些举动是基于战争形势的需要,并不存在仇视外国科学技术的问题!”。
“其二、部分义和团员基于仇外对西方器物的大规模毁坏,于是见到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此外,义和团还杀害了很多无辜卷入的教徒,以及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这些行为我觉的是收到封建蒙昧主义的体现!因为我们远东,包括我在内所有的高层,都是义和团仇视的对象,但是我们有错吗?”
“其三、义和团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一部分义和团不分青红皂白笼统排外的同时,另一部分部分义和团并没有完全排斥西方器物,一些义和团员在实战中,意识到洋枪的优点并加以使用,还有一些义和团只要形势需要,并不拆毁铁路,所以义和团只是一个松散的爱国运动团体!”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迷信思想,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是农民,他们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迷信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华带来的灾难,所以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华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而灾难的源头就是洋人,这种认识,对义和团的前期迅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义和团也把抵御外侮的希望寄托在超自然力量上,希望通过迷信仪式达到刀枪不入的效果!”。
“但是这些迷信思想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迷信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斗争,不过义和团的迷信思想,最后成为维持纪律的工具!”
“当然,迷信思想并不能在先进技术前取胜,故在义和团运动后期,迷信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部分义和团员曾经高涨的士气衰落,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口号就是一个表现,不过,这里的忠君应该理解为,效忠慈禧太后而非光绪皇帝!”
“所以我分析,义和团必败!”
第一七二章:实弹的演习(第二更)
在这次朝鲜军事会议上,李宁宇一连抛出了数个思想炸弹,引爆了在场所有中高级军官的思想,但是李宁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原因很多,最主要有:(1)远东主要的军事构成体系,主要为华人,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中,还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所以李宁宇必须要明确的告诉他们,远东不做列强,只是造福百姓!(2)义和团运动的后期,必然要失败,所以李宁宇在提前给所有人打一个预防针,避免军中出现骚动;(3)就事论事,将原本骨子里还存在的封建思想拔除。
不过在接下来自由讨论的时间中,会场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过主要都是新一批从军校提拔的军官,不过在李宁宇前期的铺垫和太多的实证面前,这些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天之骄子们,展开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思考。
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7点,在随后的晚餐聚会中,李宁宇来到各个用餐军官的座位,对他们过往的表现提出了表扬,同时也给他们临时提出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小意见,这让在场的无数军官们默默感动,因为他们发现李宁宇,竟然能够立即将他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掉,不过这也让一个原本应该在9点前结束的聚餐,拖延至11点。
这一夜,已经被酒精充斥身体的李宁宇,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竟然梦见自己回到了重生前,虽然吊鱼岛在遭到日本的导弹袭击之后,中日两国全面开战,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全部出动,在封锁了第一岛链之后,展开了海陆空全面反击,那是一场世纪之战,那一夜在李宁宇的耳边回荡着……
第二天的清晨,李宁宇就被门外的敲门声吵醒,当时他刚想张口训斥的时候,脑中就一个激灵,随后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简单的洗了一个冷水澡之后,李宁宇换了一套全新的军装,走出了住所,这是李宁宇第一次穿军装,虽然他的衣服上没有任何的军衔,但是还是有一处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他的军服左胸口上有一个特别的军徽。
今天是李宁宇亲自检阅东北野战集团军,步兵和机械化装甲车,小规模协同作战的日子,所以他自然不能迟到,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路途中,李宁宇的车队终于驶进,远东朝鲜军事演习区域,不过今天这里和以往不同,因为周围布置了超过20万的兵力在周围警戒,而参与演习的只有4万人。
演习的内容有抢占敌方高地、迂回打击、切断敌方补给等多个演习科目,副军长王虎,参谋长李西华亲自率领3个野战师,为防守一方,而彭德、孔小平为进攻方,他们指挥由150辆装甲车组成的战斗师和2个步兵团,攻击多余自己3倍的敌人。
军事演习,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作战指挥和行动演练,是军事部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但是在19世纪的末期,各国的军事演习只存在单兵和海上军事演习,像远东这样数万人的大规模陆军演习还是第一次。
按照演习的规模,演习分为战术演习、战役演习;
按对象,分为首长机关演习和实兵演习;
按形式,分为室内演习和野外演习、单方演习和对抗演习、实弹演习和非实弹演习、分段演习和综合演习;
按目的,分为示范性演习、试验(研究)性演习和检验(考核)性演习。
这次采用的是实兵演习,这是实战外最能检验军队战斗力的一种考核方式,参演部队通常要提前进行一段适应性训练,针对演习课目完成相应训练后,才有参加演习的资格,演习中通常分为红军、蓝军,边境防御演习多以红军守、蓝军进攻为主,濒海演习多以红军进攻,蓝军坚守为主。
演习中红、蓝军设有司令部,由上级军事指挥部门派出演习导演组,由导演组设定演习情况,红军、蓝军根据设定的演习课目进行实兵演练。
演习中投入的装备,都是现役武器装备,步兵轻型武器一般配发空包弹,不过19世纪,步兵还没有空包弹,无法形象的模拟出武器发射的光、声、烟尘,所以只有采取实弹演习,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是肯定的事情,不过李宁宇对这次演习早就做足了准备。
重型装备也是实弹射击,像火炮覆盖等课目都是真实的,但攻击的范围内一般没有人员,参加演习的军队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演习课目,一般不会造成人员、装备的损失,这也就是演习象演戏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红军向蓝军地域实施火力覆盖,演习导演组根据红军的火力密度、攻击范围,防御一方的防守态势、抗击手段、防护水平等诸多因素,计算出蓝军相应的损失,当装备、兵员损失达到一定准备的时候,演习导演组将会判定蓝军某一支部队(分队)失去战斗力,将立即退出演习场,或者损失达多少数量,相应退出同比例的蓝军人员、装备,当然对抗性演习是相对应的,蓝军措施得当,同样也可以让红军一方惨败而返。
演习不一定是以人员、装备的损失来确定演习的成败,如登陆演习,只要红军能登陆上岸,巩固登陆场,达成演习的战役目标,损失没有超过标准,都能被演习导演组评定为演习获胜。
军事演习的种类较多,但”对抗性演习”基本上不搞了,现在常采用的是“检验性演习”和“研究性演习”。这二种演习都是“玩真的”,都是实弹、实爆、实兵演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实”演习。
在这次演习中,所有用的弹药基本上都是实弹,只是子弹和炮弹都有好几种类型,在进行的演习中,搞好时间差,防止在演习过程中造成误伤,这样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其实演习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有些也不是事先准备好的事情。
要是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话,那么这个演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只有在战场上随机应变,才能从容面对演习中的各种突发任务。
第一七三章:演习的始末(第三更)
“啪!啪!啪!”
公元1900年1月2日上午9点9分,远东朝鲜演习场,发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
这场实弹军事演习立即就展开,作为组织演习的导演组,自然肩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裁定演习的胜负,所以今天这场实弹演习中,李宁宇为导演组配备了一正十副十一名作战参谋,因为李宁宇需要的是最贴近实战,最真实的成绩。
为了使演习达到接近实战的效果,裁判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军事演习中,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进行裁判。
定性分析一般用来对红蓝双方的战术思想、战术手段进行宏观评判,而在具体评判某一场对抗的结果时,为了真实地模拟出战场上部队的战斗力和损耗,导演部必须要运用数学方式,进行定量分析。
演习也就是战场,加上全实弹演习,其中自然有一些刚刚结束新兵训练的士兵,在真实面对着周围不断爆炸的声音,出现了暂时性恐惧,误伤也自然不能避免,但是对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宁宇都是一笑而过,因为训练多流血,战时不送命。
在演习的一开始,作为红军唯一的一个火炮连队,就立即在彭德和孔小平的指挥下,采取了先锋制人,而他们两人则是各自带领一个装甲车大队一个步兵团,分兵两路直奔蓝军指挥所和防御高地。
“轰!轰!轰!”演习开始不到一个小时,这次实弹演习中火力最强的武器,率先展开了攻击。
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火炮,由于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匀地射向四面八方,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特种弹、杀伤子母弹、碎甲弹、制导弹、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
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几次各国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公里,不过任何攻击都是相对应的存在,红方的火炮率先攻击,没错蓝军先败下阵,但是在红方的炮火之后呢?
实弹军事演习对抗中,第一回合,红军的一个火炮连队首先在1000米外对蓝军火炮阵地进行攻击,导演部会这样运用数学方法来裁决,红军火力为16门122毫米榴弹炮,一共射击时间为5分钟,以每门炮每分发射6发计算,全连共发射炮弹96发,在根据榴弹炮的命中率、毁伤率,得出答案为1000米直瞄射击的命中率为56%,毁伤率为33%的基本根据公式,“火炮发射弹数*直瞄命中率*直瞄毁伤率=击毁目标数”得出红军共击毁蓝军火炮4门。
而蓝军在反击的时候,火炮将会减少四门,就这样,导演组便可对红蓝双反进行具体裁判,红军炮击过后,蓝军防御阵地的4门火炮被击毁,将立即退出演习,蓝军同等士兵宣告死亡。
但是,这种单一的兵器威力计算,无法模拟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因此对抗演习中,需要进行裁判的情况不可能如此简单,遇到参战兵种、武器复杂的情况,导演部是这样裁判。
不过随后蓝军一边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直奔红军火炮阵地,同时蓝军的火炮也开始吐出一发发急射的炮弹,随后红军的火炮阵地就被彻底的拿下了,但是在这一次演习中,对抗是全面性的,所以红军分队对蓝军高地攻击,那么红军机动部队能否夺取该高地呢?
导演部首先对双方的火力进行分析计算,红军步枪(火力指数1)2821支,重机枪(火力指数3)53挺,迫击炮(火力指数9)33具,122毫米榴弹炮(火力指数14)15门。
蓝军守备兵力为步枪(火力指数1)2516支,重机枪(火力指数3)15挺,迫击炮(火力指数9)302具,122毫米榴弹炮(火力指数14)16门,通过计算,红军火力指数为148,蓝军火力指数412。
但是在实际战斗中,火力只是影响胜负的一个因素,因此导演部必须考虑战场综合因素,才能得出结论:
红军战斗力=火力指数148*战术等级上策3。3(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了高速机动战术,严重消耗蓝军实力)*战术性质进攻4=1953。6。
蓝军战斗力=火力指数412*战术防御性质2。5*丘陵1。1*防御准备时间1*战术等级下策0。7=793。1。
于是,在一天的实战结束后,远东陆军演习导演部,就做出公平的裁判:红军战斗力综合指数大于蓝军,红军可以攻占该高地,蓝军防御失败,退出演习,守卫高地的蓝军士兵“死亡”或者“被俘”,人员的“死亡”也是由导演部,根据双方发射的炮弹和子弹,根据数据统计后进行判定。
本次演习的内容在一点点进行着,远东东北野战集团军,副军长王虎和参谋长李西华亲自率领3个野战师,为防守蓝方几乎赢得了大部分的战斗,而为进攻红方,彭德和孔小平两人,也指挥装甲机动部队,赢得了几次的局部战役。
所以双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不过这个时候,在军演观察室中,一群远东高层却吵翻了天,因为一天的演习实在太震撼了,4万人的军事演习,蓝军拥有3个野战师,也就是3万多人,而红方只有150辆装甲车和2个步兵团,却要攻击多自己3倍的敌人。
最后尽然能在主要的几个战役中获胜,这点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打掉眼睛,虽然他们都知道机动能力很重要,但是他们不觉得只依靠一个机动能力,就可以战胜自己3倍多的敌方。
不过李宁宇没有去为他们解释,而是高呼,实战才是检验部队的唯一方式。
第一七四章:燃烧吧火苗(第四更)
这次实战演习,充分肯定了装甲机动部队在战场上,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不过这次实战演习,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其中有395名士兵受轻伤,5名重伤,1人死亡。
但是李宁宇却依然坚持,每年都要进行这样的实战演练,虽然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伤亡,消耗了一定数量的弹药,不过为了远东军事未来的发展,这样的牺牲是有必要的,因为在这场实战中,让一些原本从来没有实战过的新兵,有了一个思想、精神上的提高,在未来面对的残酷战阵中,大大提升了经验。
而远东的这次实战演练,也给世界各国带去了一些印象,因而各国也加强了从传统的模拟演练,向实战演习的转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李宁宇每天都在各个基层连队走访,一边在基层和士兵们交谈,从中听取士兵们的合理建议,一边为士兵和军官,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时间渐渐来到了2月份,1日,英国由于在南非殖民地作战继续失利,就撤换了原来指挥官布勒将军,由罗伯特将军继任。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其最令人深刻的记忆是前所未见的全球型战争与军事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知识爆炸。在这世纪,影响人们最深远的是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挑战。虽然前者对后者的大部分夭折,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
按理说,新世纪应该有新气象,但是现实总是和理想有着巨大的差别,3日,欧洲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大城市纷纷发生煤矿工人罢工事件,要求提供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