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采用一台水平往复蒸汽机,两座燃煤锅炉,功率400马力,航速10节。充满特殊时代赶工特色的是,这级军舰的武备几乎每艘都不相同。“尤纳迪拉”号最初的配置为,两门24磅滑膛炮,一门20磅前装线膛炮,一门11磅滑膛炮。1862年10月又增加了两门24磅,一门12磅炮。
    美术作品:“尤纳迪拉”舰。
    “尤纳迪拉”级炮舰“阿鲁斯托克”号,从这张照片看,“90天炮舰”与“操江”已经不仅仅是相似,而是惟妙惟肖了。
    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是,“尤纳迪拉”的外形与江南制造局的“操江”几乎一模一样,不仅仅是双桅杆、单烟囱等布置方法相同,整个船体轮廓也都一致。目前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尤纳迪拉”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了江南制造局。1864年容闳前往美国购买机器时,是否获得了这级炮舰的图纸。“尤纳迪拉”级的一些舰在南北战争后,被派遣编入美国亚洲舰队,在中国沿海服役,“尤纳迪拉”号最后还在香港出售,是否这一时期该舰被江南制造局注意。
    1869年,江南制造局造出外形与“尤纳迪拉”酷似,船体规模、船型分类都相似的“操江”舰同时,如火如荼的日本倒幕战争中,明治政府舰队内其实也出现了一艘“90天炮舰”。“尤纳迪拉”级的Sagamore号,印地安语意为“酋长”,南北战争后除役,被改售为商船,1865年日本秋田藩将其购得,更名“阳春丸”,1868年编入明治政府海军,列为炮舰,更名“阳春”。1869年参与进攻虾夷共和国,参加了宫古湾、箱馆湾海战。1870年被再度商售,成为商船“大名丸”。
    新生的“操江”舰,原先仍由外籍船员负责驾驶,1871年更换为中国人张顺高。旋即,因直隶总督李鸿章着手办理天津海防,“操江”被商调往北洋,成为北洋第一艘蒸汽化军舰。不过非常特别的是,直到后来北洋海军章程公布,“操江”都未被列入编制清单。“操江”所需的粮、饷费用,一直都是由两江负责供给。
    进入北洋海防系统的“操江”,一度充当了巡缉等使命。后来北洋近代化军舰日益增多,“操江”才逐渐退居二线,主要用作运输、通信。北洋海军旅顺基地建成后,即划归旅顺基地管理,经常来往于旅顺、烟台之间,运送材料,间或也充当商船载客。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事变,“操江”曾被派往仁川驻扎,担负通信等任务。朝鲜局势日益紧张后,清政府决策向半岛增兵,“操江”作为运输舰,负责专门装运饷银和军火。7月22日晚7时,由浙江宁波镇海籍管带王永发指挥,“操江”从大沽启航出发前往朝鲜牙山,船上载运四箱援朝清军的军饷,300余枝用于补充朝鲜清军装备的步枪,以及一些传达给直隶提督叶志超的机密信件。23日“操江”到达烟台,搭载电报局派往朝鲜的丹麦洋员弥伦斯,24日凌晨3点半从烟台悄悄出发,继续行程,行至威海附近海域时遭遇大雾,被迫停船,直至下午才再重新出发。
    7月25日上午,“操江”在通往牙山湾的航途上与中国运兵船“高升”相遇,遂结伴而行。接近丰岛附近海面时,两船不幸与追击中国逃舰“济远”的日本第一游击队军舰遭遇。最终,“高升”被日舰“浪速”击沉,“操江”被“秋津洲”俘虏。在战后日方整理的档案中,“操江”在北洋海军时期的武备情况记载十分详细。被俘时,“操江”共装备大小火炮五门,其中一门江南局造六角前膛炮,装在首楼甲板上,另两门口径略小的六角前膛炮装备在两舷,还有两门80mm克虏伯炮装备在两舷。这可能是到达北洋后“操江”一直以来的武备情况,配合火炮使用,舰上除水手外另编制35名水兵。据管带王永发供称,“操江”只是运输舰,之所以装备威力不大的火炮以及编入水兵,主要是在旅顺、烟台间航行时,防备海盗所用。
    编入日本海军后的“操江”舰。由于历史原因,江南制造局早期生产的舰船,大都没有任何图像资料,唯独“操江”舰因为被日军俘虏的特殊缘故,成了江南军舰中留下影像最多的一艘。
    日军俘获“操江”后,立即将其押回佐世保,包括管带王永发在内的全部舰员被强迫在街头游行示众后,全部关押。直至甲午战争结束,中日两国互换战俘时才得以释回。
    日本时期的“操江”舰,与北洋时代相比,差别不仅仅在于外观涂装。首楼上非常显眼的哈乞开司速射炮,正是日本对“操江”进行武备改造的例证,也是识别不同时期“操江”的重要外部特征。
    佐世保镇守府对“操江”舰进行全面评估,认为还有充当通信、运输舰的利用价值,经海军军令部长西乡从道批准,对军舰进行一定程度改造。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撤除“操江”原有的三门过于老式的六角前膛炮,舰首换上了佐世保镇守府军火库里的一门47mm哈乞开司单管机关炮,两舷保留原有的80mm克虏伯炮,新装一门37mm哈乞开司单管机关炮,以及一门从自焚的“广乙”残骸上拆获的哈乞开司五管机关炮。
    甲午黄海海战爆发前夕,9月12日,改装完毕的“操江”被编入日本海军,保留原有舰名。甲午战争剩余期间,投用于执行日本本土防卫,还曾参加了镇压朝鲜东学党残余势力和入侵中国台湾等活动。1898年3月31日,“操江”改列为二等炮舰,兼测量舰。
    1903年5月22日,“操江”舰在根室湾执行测量任务时不慎触礁沉没,当年的10月26日除籍。打捞修复后改归内务省所属,充当神户港与兵库县的检疫船。1924年出售为商用,更名“操江丸”,此后一直工作到1965年才最后废弃。是为江南制造局所造舰船中,年岁最长,身世最为坎坷的一艘。(19)
    “测海”
    比“操江”舰下水略晚,1869年10月5日,江南制造局又一艘新制军舰成功滑入江中。
    这艘军舰在江南制造局排名第三号轮船,仍然是木质炮舰舰型,与“操江”设计相仿,可以列为“操江”级军舰。第三号轮船造价82736。5799两银,排水量600吨,舰长53。34米,宽8。53米,吃水3米,主尺度与“操江”相差无几。动力系统采用1台蒸汽机,配合一台锅炉,功率比“操江”略大,增加到125虚马力,431实马力,航速12。5节。(20)
    第三号轮船的外观与“操江”舰基本一致,军舰建成时领取安装了24磅炮六门,12磅炮两门,配套领用12磅炮弹400枚,24磅炮弹412枚。(21)从火炮数量推测,所采取的应当是船舷列炮布置方式。
    依照江南制造局的传统,在上海至舟山洋面航试后,1870年1月12日驶往省城江宁,接受两江总督马新贻检阅、测试,最后获名“测海”,全舰编制93人。从“操江”至“测海”名字的变化,就能隐约感觉到当时督抚大员由江防扩展至海防的雄心。
    与造出军舰后需要自行负担养船的船政大为不同,江南制造局得南洋水师之便,所造的军舰基本都是立刻被南洋水师认领,无须负担造船之外的额外费用。“测海”问世后,按照这一模式被编入南洋水师,由王予照管带,驻扎在吴淞口一带,担负海口防御任务。1874年琉球事件爆发,福建船政建造的大批军舰,几乎全部投用于台澎防务,作为南洋唯一身与此事的军舰,“测海”负责在上海与福州之间联络报信,并承担了一定的运输任务,第一次执行了与其舰名寓意相等的使命。
    琉球事件过去后,“测海”仍然留守长江口。189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为节省军费开支,以“船身较小,难为御敌之用”,决定仿照北洋将“威远”改为运输舰的方式,将“测海”等舰也改为运输舰。(22)极有戏剧性的是,“测海”命运已被定局之时,突然被一桩事件扭转。
    江南制造局鸟瞰图,位于画面右下角的是机器局内建造军舰的厂房群。
    1891年,长江沿线发生哥老会骚动,宜昌、重庆、武穴、芜湖等口岸,“教案迭出”。英法等国领事纷纷致信湖广总督张之洞,要求中国派军舰保护外侨。当时湖广,仅有张之洞从广东调来的“广昌”轮船(原为商船,后更名“楚材”),但是样式老旧,不堪使用。张之洞为此电商军机处,“当此防范吃紧之际,中国竟无一兵轮,不免为外人所轻”。提议加强长江中游的水上防御力量,请求从南洋调拨“真正兵轮二艘,驻泊汉口,藉壮声威”。
    接获军机处电商,北洋海军派出“致远”、“经远”等舰驻扎上海,两江总督刘坤一则调出3舰,分别是“南瑞”、“飞霆”和原本要改作运船的“测海”(时任管带都司董全方)(23)。后来,“南瑞”因担心长江水浅,调回江南。而“测海”明显成为南洋的弃物,刘坤一极为大方地告诉张之洞,“‘测海’即留鄂渚,不必上下游巡,由尊处饬知可也”(24)。
    1891年12月18日,张之洞与刘坤一达成协议,“测海”、“飞霆”即日完全拨归湖北使用,所需的军饷钱粮,也转由湖北供给。从此,“测海”成了张之洞在湖广创办长江小舰队的创始舰之一。比较特殊的是,可能沿江上溯镇压的对象是乌合之众的匪徒,“测海”调给湖北使用时,全舰八门火炮只携带了三门,1892年7月30日由新任管带游记安得永指挥,“测海”回到江南制造局,一方面是检修维护,另外则将剩余的五门火炮重新安装就位。(25)
    成为湖北军舰的“测海”,起初每有官员来鄂,大都是派出“测海”负责迎送。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后,由于铁厂距离产煤地过远,寻常运输方法无以济事,“测海”又成了为汉阳铁厂运煤的运输舰,负责拖带运煤船,每日供应铁厂。(26)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张之洞总督两江,着手裁军之事。当时集结在江苏靖江的8营南字军急需撤回湖北岳州,南洋水师的“南琛”、“寰泰”、“镜清”等舰全数出动,仍不敷用,远在湖北的“测海”于此时被商调赶赴扬子江畔的靖江八圩港,一起参与了运兵行动。(27)此后,“测海”就从官方档案里销声匿迹,推测其可能彻底成了汉阳铁厂的厂属轮船。
    “威靖”
    紧随着“测海”,江南制造局第三艘“操江”级炮舰,于1870年10月竣工。
    后来被命名为“威靖”的江南制造局第四号轮船,相比“操江”、“测海”,显得尺寸略大。这艘舰总造价突破8万两,达到118031。4877两银,排水量到了1000吨,是江南制造局建造的第一艘千吨级军舰。“威靖”舰长62。48米,宽9。32米,吃水3。35米,主机功率150虚马力,605实马力,航速12。5节,全舰编制116人。(28)由于舰体加大,“威靖”的火炮配置数量超过“测海”。根据江南制造局武器领用记录,“威靖”领取安装了12磅炮两门,24磅炮十门,是江南初期四舰中火力最强的一艘。从舰体、武备的变化,已经能够感觉到江南制造局一步一步向建造大型军舰方向的进军尝试。(29)
    建成之时,“威靖”舰编入南洋水师。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事变,“威靖”与福建船政建造的“澄庆”、“登瀛洲”等南洋军舰被调北上,与北洋水师“超勇”、“扬威”等舰齐赴朝鲜,成功平息了动乱。事后,“威靖”舰管带副将衔江苏外海内洋水师补用参将尽先游击徐长顺获得嘉奖。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清廷为了加强台湾海防,要求南北洋水师选派军舰南下支援。两江总督曾纪泽与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会商,认为除“开济”、“南琛”、“南瑞”三艘巡洋舰外,南洋能派的出海军舰只有“澄庆”和“威靖”。在南洋援台军舰即将南下作战前,援台舰队指挥吴安康提出临阵换将,认为“威靖”的锅炉、蒸汽机都高出水线,而且“行驶迟缓,一经出洋,设遇中途落后,要截堪虞。”(30)最终由“驭远”替换了“威靖”。从此后的战事情况看,如果当日是“威靖”南下,恐怕也难逃过石浦沉船之劫。
    侥幸与一场劫难擦肩而过,“威靖”此后的日子,一直与同门军舰“测海”等一起,留在吴淞口巡防。189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樽节开支,汰换南洋水师旧舰时,“威靖”也与“测海”一并,列入要被更换成运输舰的名单。没有远调湖北的“测海”幸运,“威靖”就此被去除武备,改作了彻底的运输舰。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向胜利者日本学习。不仅派遣了大批留日学生,中国的海防阵线里也开始出现日本建造的军舰。南洋在张之洞总督任内,为巩固长江防务,陆续用裁撤老舰所得的经费,从日本购买了“江”字级长江炮舰。1905年7月15日,南洋从日本购买的第一艘“江”字级长江炮舰“江元”号抵达上海。同年,李鸿章的亲信旧部两江总督周馥行文外务部,称“威靖”运输舰已经变卖,获银两万两。徘徊在江南制造局内,追忆老主人当年的开创之功,周馥唏嘘不已。
    万暮平沙静,凭栏寓目闲;
    天底星蘸海,野阔气沉山;
    破釜心原壮,闻茄鬓已斑;
    烽烟迷远近,何处问乡关。
    ——周馥:“登上海城楼”(31)
    1869年“恬吉”轮船编制、薪粮清单
    (同治八年,1869年)委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务湖北遇缺前先补用道沈保靖、布政使衔分巡苏松太道应宝时、江苏尽先补用道冯瑞光,谨将“恬吉”轮船船式旗号等项,及月需经费,开具清册,呈请钧鉴,须至册者,计开:
    船名:“恬吉”轮船。
    一、船身长十八丈五尺,宽二丈七尺二寸,深一丈二尺一寸,前后桅二枝,装配明轮。查该船船壳、汽炉并一切装修,俱系机器局自造,至船上汽机系与洋人买受,经机器局修改参用。于同治七年七月中成船,目下暂在长江奉解饷银军械等项,理合登明。
    二、船上大桅挂用方旗一面,写“恬吉轮船”字样,船尾挂用画龙三角旗一面。
    三、管带轮船尽先选用知府冯守瑞光,每月薪水及办公湘平银一百两。
    查该委员冯守,现奉湖广爵阁督部堂李批给每月薪水银七十两,办公银三十两。理合登明。
    船上司事、书识、通事共计华人三名。
    查前项华人三名,内司事一名,月给辛金湘平银一十二两;书识一名,月给工食湘平银八两;通事一名,月给工食洋二十六元。理合登明。
    船上水手、火夫等共计华人三十六名。
    查前项华人三十六名,内带水(引水)一名,月给工食洋三十元;水手十八名,每月共给工食洋二百七十元;管汽炉火夫十二名,每月共给工食洋二百一十二元;木匠一名,月给工食洋一十九元;司役及小工三名,每月共给工食洋三十七元;学习行船兼管带水一名,月给工食洋三十元。理合登明。
    管理行船及机器等事共计洋人五名。
    查前项洋人五名内,百克一名,美国人,系管行船事务,月支工食洋三百四十五元;海也一名,美国人,系管机器正铁柜,月支工食洋二百四十五元;沛四一名,美国人,系管机器副铁柜,月支工食洋一百七十元;三吾生一名,美国人,系大火,月支工食洋一百四十五元;克本一名,美国人,系二火,月支工食洋九十五元。理合登明。
    船上看更掌舵及水手共计洋人一十四名。
    查前项洋人一十四名内,看更掌舵四名,每月共给工食洋一百六十元;水手十名,每月共给工食洋三百五十元。理合登明。
    四、以上薪水、辛金、工食等项,每年计用湘平银一千四百四十两、洋二万五千六百八元。
    五、需用英煤,计行船一日夜烧煤一十二吨。
    查购煤价值,以昂贱牵算,每吨约银一十两五钱,至每年用煤数目,以行船多少为定,未能预算。理合登明。
    需用杂物,现计每月约用规平银八十余两。
    查船上需用杂物,系牛油、豆油、鱼油、籽油、棉纱、砂皮纸、洋烛、洗船刷帚、沙石、洋皂、刮刀、竹箕、大小绳索帆线,及预备油饰所需色漆等项。现就七年八、九、十、十一等月用过款目核算,每月约支规平银八十余两,将来遇有修葺,应俟临时酌核。理合登明。
    船上现拟配用兵勇,尚未奉派到船,此项口粮银两未能预计。
    船上每年需用火药、炮弹、铅子、铜帽等件,现因未配兵勇,未能核准。
    六、船上管理机器以及掌舵等事,现拟访觅内地素习船务明白妥当之人到船学习,应俟觅得,再行酌给工食。
    录自(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下,1957年版,第709…711页。
    【注释】
    (1)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翻印版,第63…64页。
    (2)同治元年三月十五日“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一。
    (3)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
    (4)同治二年三月十七日,“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三。
    (5)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三。
    (6)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7页。
    (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页。
    (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页。
    (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页。
    (10)《江南制造局记》,文宝书局,光绪三十一年版,卷三,第55页。
    (1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甲》福州船炮下,1957年版,第709…711页。
    (12)曾国藩奏报“恬吉”竣工的奏折收录在《江南制造局记》中时就出现过改动,“恬吉”改作了“惠吉”。见:《江南制造局记》,文宝书局,光绪三十一年版,卷三,第59页。
    (1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16…417页。
    (14)《曾文正公全集》,(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版,奏稿27,第4405页。
    (15)《曾文正公手书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