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版,第132页。
    (10)《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11)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页。有关“威远”舰的武器配备,及炮位的设计,闽浙总督何璟曾有一篇专门奏折进行过说明,参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5,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3…244页。
    (1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61页。
    (1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2,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62页。
    (1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15)方伯谦:《益堂年谱》,原稿影印件。
    (16)关于威远炮台修建经过的情况以吉辰:“方伯谦修筑‘威远’炮台考略”论说最详,刊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2008年第1期。
    (17)《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18)“威远”舰在甲午威海保卫战中沉没的经过情况参见陈悦:《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323页。
    (19)《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20)《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2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781页。
    (22)《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2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2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4页。
    (25)(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846页。
    (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846页。
    (27)(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848页。
    (28)(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下,1957年版,第851页。
    (29)《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30)《禀清“康济”改为鱼雷练船应添器具卷》,抄本,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3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32)《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33)《左宗棠全集》8,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17页。
    (34)《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史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页。
    (35)《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史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08页。
    (36)《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史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37)《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21…222页。
    (38)《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266页。
    (39)《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40)《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41)《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277页。
    (42)《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311页。
    (43)《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292页。
    (44)《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355…356页。
    (45)《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46)《张之洞全集》1,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页。
    (47)《张之洞全集》1,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9…731页。
    (48)卢毓英:《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影印本。
    巡海奇葩——福建船政“开济”级巡洋舰
    梦起法兰西
    福建船政开设初期,遵循创始人左宗棠制定的建厂方案,以兵商两用舰船为主要的生产内容。希望以此一举两得,满足海防对近代化军舰的迫切需求,同时让这些带着货舱的军舰平时招商揽货,赚钱自给自足,解决军费问题。不幸的是,这种愿望良好的初衷,被事实无情地证明为完全不切实际。兵商两立沦为兵商两绌,亦商亦兵的轮船用作军舰嫌其布局古怪,缺乏必要的防护设计,当成货船来用又嫌船型狭长,火炮占用甲板空间,货舱太小,最终大都只是充作炮舰或侦报舰。
    随着左宗棠督率楚军西出阳关,攻剿捻军和起义回民,沈葆桢出山,船政大政方略发生渐变。因平息日本侵台事件时的倾力合作,沈葆桢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私人友谊愈发牢固,很多拿捏不准的洋务事务,沈葆桢往往都选择向李鸿章问计。也藉此,李鸿章在船政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后人较少注意的是,沈葆桢北调出任南洋大臣后,直至其逝世,接续担任船政大臣的丁日昌、吴赞诚、黎兆棠等,无一不是出自李鸿章幕府,淮系势力开始进入船政,天津通向马尾的电报交通日益成为热线。
    1876年的夏天,受李鸿章、沈葆桢举荐,原天津机器局总办,安徽庐江人吴赞诚调任船政大臣。上任未久,吴赞诚收到了老上司李鸿章寄来的一连串特殊信件。
    吴赞诚赶赴榕城时,恰逢中国近代化海防建设全面起步,经历了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刺激,清政府内通过海防大筹议,决心大力建设西式海军。该项事务的两大主管官员,李鸿章、沈葆桢此时都在竭力说服清政府购买铁甲舰。因为经费不足,议论不齐,铁甲舰购买计划一拖再拖。李鸿章不愿白白浪费时间,作为铁甲未购之前的变通布署,首先通过海关税务司赫德购买用于防守海口的蚊子船,而将来铁甲舰购成之后,势必要配置的巡洋舰,也成为李鸿章想预先着手筹备的工程。
    船政大臣沈葆桢,与李鸿章结盟,使得船政建设带进了浓郁的淮系色彩。同时,也令沈葆桢与左宗棠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给吴赞诚的信中,李鸿章最初称日意格到天津总督衙门向其汇报筹备福建船政学生留学事宜,交谈时,日意格提出福建船政以往所造舰船舰型不佳,应该仿造欧洲新式的巡洋舰,李鸿章对此建议深以为是。(1)稍后的信里,李鸿章更进一步提出,“应于铁甲船未购之先,配造巡海快船四只,以备将来购成铁甲,可以练成一军”(2)。直接建议吴赞诚准备分年建造新式巡洋舰。
    当时正值船政首届留学生即将出洋,按照船政通例,仿造新军舰的计划具体将采用购买西方现成军舰设计的模式,委托法国著名船厂帮助量身设计。船政此次的目标是要造一型1700马力新式巡洋舰,吴赞诚将任务托付给留学生洋监督日意格,指令其顺路往法国船厂经办军舰图纸,以及核算编制出所需采办的材料名称和价格,“开单赶寄”。(3)
    船政留学生由华监督李凤苞、洋监督日意格率领,1877年5月7日到达法国重要港口城市马赛。安排留法学生学习之余,日意格即前往地中海船厂洽谈中国新巡洋舰的设计项目,委托该厂进行设计。地中海船厂总工程师经权衡分析,认为中方提出的1700马力既定指标过小,不适用于新式巡洋舰,建议船政大臣吴赞诚将功率设计要求放大至2400马力。(4)至1878年末,新巡洋舰的方案逐渐眉目清晰。
    法国巡洋舰“杜居土路因”,以特有的庞大撞角而出名。
    法国地中海船厂为中国设计的这型巡洋舰,材质为铁胁双重木壳,带有撞角,排水量2152吨,计划配备新式复合蒸汽机,主机功率正常为2400马力,最大可以达到2800马力,航速15。5节,舰长76。8米,宽近10米。火炮的布置方法较当时船政正在建造的舰船先进,主炮共有四门,两门安装在舰首两舷的耳台内,两门分别配置在首尾楼。副炮六门,两门安装在舰尾左右的耳台内,另四门装在前后耳台之间的甲板舷侧。(5)结合当时法国所建造的巡洋舰情况,以及该套图纸最后的建造结果,稍加比对就能发现,地中海船厂提交的这套设计方案,实际是此前不久瑟堡船厂刚刚建造的“杜居土路因”(Duguay…Trouin)号巡洋舰的缩小版。
    因活跃于中法战争而出名的“杜居土路因”号巡洋舰,由法国著名军舰设计师M。Eynaud操刀,瑟堡船厂工程师M。Boden依据设计图组织施工、监造。这艘军舰的舰名取自法国18世纪的海军英雄杜居土路因(Rene Du Guay…Trouin)中将的名字,采用铁胁铁壳舰体,相比铁胁木壳军舰,更为时髦。不过当时法国人尚不掌握船用防锈漆的配方,无法用防锈漆涂刷船底以防腐蚀,“杜居土路因”原本新式的铁壳外采用的还是木壳船包裹铜皮的传统防腐方法,水线下的铁壳船底外又加铺了一层厚度为7。9英寸的木板,再在木板上包裹铜皮,稍显笨拙古怪。(6)
    结合最新的铁胁铁壳结构,和古意盎然的木板包铜皮防腐术于一体的“杜居土路因”,舰长89。76米,宽13。18米,吃水6。25米,排水量3479吨,动力采用八台圆型锅炉配合一座复合蒸汽机,功率4800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5。5节。
    在同时代法式巡洋舰里,“杜居士路因”的体量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它的武备却着实有点鹤立鸡群。装备有舰首、舰尾共四座耳台,主炮不再采用船旁列炮或换门架安装法,而是主要安装在耳台内,这样的布置在法国,以往主要只有在铁甲舰上才能见到。充作主炮的四门190mm1870式加纳炮分装在四座耳台里,另有一门奇特地安装在首楼甲板上,为了避开舰首牙樯,火炮还加设了高高的底座,如此舰首对敌时可以同时获得三门主炮的火力。和近邻英国相比,法国设计师的风格显得大胆、前卫。“杜居土路因”的副炮是五门1870式140mm加纳炮,四门安装在前后耳台之间舷侧,剩余一门在尾楼甲板上。此外,还装有两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以及长达近七米的法式大鼻子撞角。(7)
    “杜居土路因”1877年3月31日刚刚下水,是真正崭新的第一线新式军舰,法国地中海船厂选择新鲜出炉的军舰作为中国新巡洋舰的设计母型,可谓是没有任何国别之见,完全尽了心力。当时中法关系尚处于蜜月期,如果能预料到不久之后会和中国爆发战争的话,恐怕法国人就不会如此大公无我了。与“杜居土路因”相比,地中海船厂的方案主要是缩小军舰外观尺度,另外主机的功率减少了一半,但最高航速仍然保持为15。5节。舰体材料没有采用尚属于新事物的铁壳,保守地采用铁胁木壳,但与众不同地是使用了双重木壳,以此增加军舰的防护性能。武备方面,新巡洋舰也是采用四座耳台,考虑到军舰尺寸减小,吨载有限,为保证主副炮的数量,舰尾部的两座耳台被略微改小,安装的火炮也改作副炮。
    新设计几经修改、完善,全套总分图纸于1879年寄到船政,中国支付给地中海船厂设计费3092两银。(8)经派在法国留学造舰的船政学生陈兆翱、魏瀚等测算,预估建造经费会超过四十万两银,建造开始时即需要首先投入二十万两,以准备材料,扩建必要的厂房设施。这样一笔钱款,对于当时每月拨款仅有三万余两的船政,无异于天文数字。尽管买到了全套设计图纸,而且厂中通过创制“威远”级也有了铁胁军舰的建造经验,四十万两一艘的巡洋舰仍然让船政感到无以为力,“措手无从”。(9)
    开天地,济沧海
    船政仿造巡洋舰悬而未决的局面,并没有影响李鸿章北洋海防建设的进度。1879年12月11日,李鸿章上奏清廷,汇报已于两日前委托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帮助从英国订购两艘新式的碰撞巡洋舰,即后来著名的“超勇”级军舰。(10)清廷上谕批示,予以同意,不过,上谕末尾突然加了一段针对福建船政的指示,“制造各船必精益求精,不可蹈常袭故”,并称如果船政能仿造类似李鸿章购买的巡洋舰,“始裨于实用”,要求船政大臣“实力整顿,逐渐图功”。(11)
    清政府之所以画出如此一笔,与当时的东亚国际形势大有关系。台湾事件后,日本虽然暂忍对台湾的侵略企图,但是悍然并吞了中国属国琉球,废琉球为冲绳县,“日本密迩东洋,前明倭寇屡为边患,近虽修好通商,而性情反复,又多叵测”(12),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加之,左宗棠与俄国合作在西北击灭阿古柏政权后,中俄围绕伊犁归属问题又起争论,俄国宣称要派出大批军舰到远东施加压力,更是中国迫在眉睫的威胁。而英国眼看其支持的阿古柏政权被中俄绞杀,不满中俄联手在西北排挤自己,借云南发生的马嘉理案大做文章。“威妥玛、巴兰德等诇我虚实,遇事以恫吓为长技”。(13)一时间,中国沿海狂澜四起。
    面对凶氛,由总理衙门牵头,沿海各省督抚纷纷提出了筹措资金,尽快加强海防,尤其是当时显得较为薄弱的南洋海防的请求。清政府就李鸿章关于订购“超勇”级军舰做出上谕几天后,12月13日,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沂上奏,要求加强南洋海防,提出从总理衙门的出使经费中挤出四十万两银,再由南洋自己筹措二十五万两,也往英国定造两艘“超勇”级巡洋舰。“臣等目睹世艰,莫名焦急,不得不移缓就急,暂应要需”。(14)
    恰在此时,船政留学生华监督李凤苞在英国打听到有两艘土耳其铁甲舰要转售,每艘开价一百余万两,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等官员均认为机不可失。李鸿章提议以户部等筹措的福建省海防经费一百三十万两转用于购买一艘铁甲舰,总理衙门和南洋筹措准备购买巡洋舰的六十五万两也转用再购买一艘铁甲舰,剩余不足部分由北洋负责补齐。至于南洋需要的新式巡洋舰如何解决,李鸿章重提几年前的旧事,请求批准福建船政建造当初已经购回图纸的巡洋舰。
    经手购买巡洋舰设计的船政大臣吴赞诚,已因身患疾病而离任赴江苏治疗,新任船政大臣黎兆棠仍然是李鸿章的幕僚。黎兆棠赴任时,李鸿章即书信向其建议,“停造寻常木船,专造快船”。李鸿章提议船政建造巡洋舰的奏折呈上后,黎兆棠出手配合,1880年5月1日具折上奏清廷,表示船政准备仿造巡洋舰,请清廷允准。
    黎兆棠的奏折里,搬出当年清政府要求船政仿造“超勇”级巡洋舰的上谕作为尚方宝剑,表示自己将认真遵旨“实力整顿,逐渐图功”,但因为船政经费无力支持如此工程,黎兆棠直接要求从南洋拨二十万两银给船政,作为巡洋舰建造的初始经费。作为回报,“此举统筹海疆全局,闽省非敢据以自卫”,言下之意,新军舰造出来可以调给南洋使用,如此就解决了南洋海防缺乏外海作战舰只的问题。正值海疆局势紧迫,清政府立刻下旨批准,至于经费安排,清政府中枢表态可以从南洋新开设的关税中提取,难题留给了刚从两广调任两江的总督刘坤一。
    刘坤一,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后期湘系重要领军人物。1874…1875、1879…1881、1890…1902,三度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开济”舰即在其任职两江时期经办建造。
    科举出身的刘坤一,在两江任内兴办了诸如电报、铸币等洋务事业,同时不失文人本色,今天在江苏等地的名胜古迹中,还间或能看到其留下的墨宝。照片中,是刘坤一为扬州古刹平山堂题写的“风流宛在”匾。照片拍摄:陈悦。
    南洋号称统驭财富之区,但是南洋海防经费历来被应缴各省拖欠,近年又因支援左宗棠西征军需,弄得捉襟见肘,新官上任的刘坤一顿感难以措手。左思右想后,将难题仍然扔回船政。刘坤一告诉黎兆棠,两广有一笔拖欠南洋的海防经费,计有63000余两,可以将这个欠条转让给船政,充作巡洋舰的开办经费。不过,如何从两广要出这笔钱,那就得船政自己想办法了。
    黎兆棠起初屡屡催促粤海关监督,然而无济于事,于是派出专人前往广东蹲点“守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一年多时间,才要到了这笔三角债中的一半,仅仅三万两银。经费没有及时到位,但是船政的新式巡洋舰建造工作却不能拖延,在黎兆棠的一手主持下,依靠从船政经费中百般腾挪资金,艰难地开始了。“窃查巡海快船之用与铁甲相辅而行,亟应勉力仿制,始堪训练成军,宣威海上。”(15)
    新式巡洋舰所需的木料,黎兆棠委托德国商人博那飞前往暹罗采办,共计购买柚木四万余件。其他船材则采用船政自制与进口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全船需用铁料,购自外洋者十居六七,制自本厂者十之三四”,“厂中未制料件,先由外洋购买,将来拓出厂地再行仿造。”包括蒸汽机在内,都不直接进口成品,而是采用进口件与国造零件配合组装的方法。不过有趣的是,与以往船政都是向法国采购船材的做法迥异,黎兆棠上任之后,大批的船材采购均委托驻德公使李凤苞帮助在英国和德国经办,至于那位法国人日意格,则被当作过气的“日酋”,再也不去理睬。日意格遭到冷落的一大原因,在于李鸿章不便直接批评左宗棠的兵商两用舰船方案,而改称是因为日意格当初提供的船型不好。与李鸿章打配合的恭亲王奕䜣,则称日意格故意把落伍船型提供给中国,而且不及时向中国提供复合蒸汽机技术。
    1881年11月9日,黎兆棠率领船政员绅,亲手将新巡洋舰的第一截龙骨捧上船台,船政第一号巡海快船开工建造。因为清政府起初是要求南洋仿照北洋购办碰撞巡洋舰,船政又将这艘军舰称为是第一号快碰船,实际就是法国地中海船厂设计的“杜居土路因”缩小版。在给清政府的新船开工汇报中,黎兆棠念念不忘,提醒南洋只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