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事,我也批了他的假,但谁知还没到他休完假,朕已经病了。可能那位朝臣不满当时的现状吧,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朝中来。”
听了正勤皇的话,雷晓飞与丹枫的心中都不由“格登”了一下,两人对了一个吃惊的眼神。他们知道正勤皇在说谁,他在这个时候说起了这件事,不知对那人来说,是祸是福?
浸沉入了往事中的正勤皇,并没有留意雷晓飞与丹枫的神情,只是继续自己的话:“如果他还在朝中就好,像现在接待外宾这样的事,就不用再麻烦皇儿你了。而且他对政事、学术都的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他一直在朝中任职,朕一定会拜他为相,让他辅助朕处理国事。可惜,现在却怎么也找不到他。”
“父皇,您在找这个人?”
“是呀,我康复之后,已经派出了多拨人去找这人,直到今天都没有消息。”
“如果父皇再遇上他,会不会因他不辞而别,治他欺君之罪?”
“当时朝中那样的环境,哪怪得了他?如果能再遇到他,朕欢喜还来不及呢,哪会降罪给他?”正勤皇说完,疑惑地望着雷晓飞说道:“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吗?他辞官时,你应该还在未晓事的年纪呀。”
虽然林先生在心灰意冷之下,不愿再回朝为官,但他那不辞而别的行为,始终是不从朝廷,而且说重了,就是违旨的欺君之罪。所以,林先生现在只能躲躲藏藏地过日子。
谁不想堂堂正正地过日子?既然现在有让林先生堂正的机会,作为他乘龙快婿的雷晓飞,当然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了。
雷晓飞迎上了正勤皇那疑惑的目光,说道:“父皇,您说的人是林先生林博学吧,他是我的岳丈之一,还望父皇看在当时的朝政纷乱的特殊情况,原谅他违旨的事。”
正勤皇听了雷晓飞的话后,惊愕了好一会,才一把抱住了雷晓飞,惊喜地对他说道:“皇儿,你不单是个天才,还是我的福将。太子久寻不遇的胡御医,因你而找到了,现在,朕久寻不见的林博学,又你而找到了,你说你还不是福将?”
“皇儿,林博学在哪?你快让他来见我。”正勤皇说完,好像感觉不妥,连忙改口道:“不,朕要亲自登门去请他。”
第853章大华少年
哪能让一国之君劳碌奔波?雷晓飞当晚就用“飞鸽传书”联系了穗城的林先生,让他和林采微马上动身到江夏来。
大不列颠的洋人回国的那天,林先生父女赶到了江夏。他们见到雷晓飞时,正勤皇与雷晓飞正忙于欢送归国的洋人。林先生两人就没有惊动他们,加入了欢送的人群中。
五十名少年团的队员,按“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先拜天地,然后整整齐齐地跪拜了皇上、皇太子,又拜别了他们那雷晓飞安排过来送别的父母,最后,才给雷晓飞、周学士和周才女等几位老师叩头。
雷晓飞待少年团的队员全都站了起来之后,望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心中生出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激动。突然,他对着这班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恭敬地鞠了一躬。
少年团的队员给雷晓飞的举动惊呆了。面前这位既是他们老师,又是他们地方的父母官大人,怎么向自己这些弱冠之人行起了礼来呀?
不要说少年团的队员了,就是包括正勤皇、皇太子等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少年团队员的家长们,就更是惊得手足无措。给自己孩子敬礼的这位,是他们地区的最高父母官,而且这位父母官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他怎么就给自己的孩子行起了礼来?而且,遇上了这样的情形,孩子应该跪下回礼才对。但自己的孩子却呆若木鸡,站着一动也不会动,万一他责怪下来,那怎么办呀?
雷晓飞鞠过躬后,对面前这班惊愕中的少年,缓缓而用力地念出了改版于梁启超的《少年大华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华少年,与国无疆!”
雷晓飞念完了之后,让大家消化了一番,才改用了通俗的话,对少年团的队员解释道:“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日益壮大、富强,不是靠我们这样的人,而是要靠你们这一代人。今天,你们能在弱冠之年,不远重洋到外国去学习,就是担负了国家强大的重任,所以,我在这里谢过大家。同时,我也祝大家学业有成,回来报效祖国。拜托啦!”
雷晓飞说完,又给少年团的队员鞠了一躬。
此刻,站在雷晓飞身边的周才女,见到了她夫君的眼中,竟溢出了一些晶莹的东西,这般的情形,她从来没有见过。由此看出,她夫君此刻已经激动到了极点。
这次,少年团的队员已经明白了是什么回事,原来,自己老师对他们是抱着这么大的期望呀!少年团的队员齐刷刷地跪下在了雷晓飞的面前,恭敬地叩头回礼,纷乱地争着回答道:“我们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努力学习。”
雷晓飞又给少年团的家长也敬上了一礼,感谢他们为大华贡献优秀的人才。少年团的家长纷纷连忙回礼。
雷晓飞这番举动,让在场的人震撼了。特别是正勤皇、皇太子、丹枫、周学士与随后赶来的林先生等人,他们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中,思索着雷晓飞那新颖的理论。
少年团的队员上船之后,雷晓飞一行又与大不列颠号的洋人一一作别。
最后,查理船长、威廉大副分别与雷晓飞热情拥抱过后,查理船长伤感地对雷晓飞说道:“Mr。雷,与你相聚的日子,都是些快乐的日子,可是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这次别后,又不知何日才能再聚了?”
“有了别离,才显得相聚的珍贵。洋大哥,相信不久之后,我国的商船就会陆续沿着我们定下的海路,开到你们那边去,你们一定要接待好我们的商船啊,否则,我就不会饶过你。”雷晓飞转了个话题,调和那别离的伤感气氛。
“一定,一定。就是Mr。雷你不说,我也一定会那样做,因为,我们的商船也会到贵国来。”
“记住了,路过象郡时,就在那里把咖啡装船,这次,我准备了足够你用两年的货,用完之后,你让我们的商船捎信过来就是,我一定会及时给你补仓。”
“谢谢Mr。雷。我还要谢谢你这次送给了我玉器、宝石首饰,送给我们所有船员的瓷器和丝绸。更代表我们的国王谢谢你送我们国家这么丰厚的礼物。倒是我没有什么东西送你,真是惭愧。”
“嘿嘿,兄弟还说这些客气话干吗?记得我有机会去你们大不列颠的话,你招待我就行。”
“一定,一定。”
……
直到了大不列颠号驶出了送行人们的视线之后,雷晓飞才回过了神来。此时,他的采微夫人也不顾众多的人在场,一把抱住了自己的夫君,喃喃道:“飞哥,我可想您呀。”
自从雷晓飞上次去暹罗途经穗城时,与他的采微夫人匆匆见过一面之后,两人分别已经大半年了,哪会不牵挂?
雷晓飞此时也见到了他的岳丈林先生。
林先生因近年来,替他打理穗城、番山墟的政事,明显见老了,但他还有一样东西没变,就是那副可能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书生气。所以,他一时忘记了在场还有皇上,兴奋地对雷晓飞说道:“贤婿,你刚才那番话说得好,少年大华……”
林先生还没有说完,雷晓飞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赶紧带着他与自己的采微夫人面圣去。
林先生见到了正勤皇时,忙要下跪请罪。正勤皇却一把扶住了他,对他说道:“林爱卿,你永远是我最信任的爱卿。你回来就好,朝中有许多事还要依仗你出力呢。”
无可否认,正勤皇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当权者,他轻描淡写的一句,已经让林先生生出了死心塌地之心。
当晚,还是在黄鹤楼设宴替林先生洗尘。
宴中,正勤皇给林先生定下了让他先出任正一品的太师和殿阁大学士,待他熟悉了当今朝中的事务后,再提丞相。而穗城府尹一职,雷晓飞提议、正勤皇通过了由原来番山墟的伍府尹伍耀祖担任。
宴后,皇上、太子、林先生、丹枫、雷晓飞与周学士几人,就雷晓飞刚才提出的“少年说”,作了一番讨论,定下了兴办教育、普及教育的方案。
第854章机械设备
被正勤皇准假后的雷晓飞,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显得更忙。
雷晓飞先着手稳定和扩大了宝石的制作产量,然后组织在京城创建了他的第一家珠宝首饰店,为他设想的珠宝首饰王国,迈出了第一步。
珠宝首饰上市之后,雷晓飞就没有再急着发展自己的项目,反是全副身心投入了机加工设备的研制中。
机加工是机械加工的简称,在雷晓飞前世时,机加工主要分为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在当代这般落后的环境下,雷晓飞当然就不会去想那痴人说梦的数控加工啦,就是手动机加工,他也只能挑着选择能做的去做。
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运用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等的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机加工的设备,在雷晓飞的前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车铣刨磨钻,镗拉冲剪插。
现在,雷晓飞已经拥有了车床。在手动机加工中,特别是在当前的制造条件和环境下,除了车床之外,用途最广的是铣床、钻床。雷晓飞的机加工设备研制计划,第一步就是要研制这两种机床。
要制造铣床和钻床,就必须要经过制造齿轮这一关,因为这两种的设备中,都需要不少齿轮和齿条来运作。而且,无论什么设备,都离不开齿轮,齿轮在机加工行业,可以说是最常用、最基础的机件,所以,雷晓飞决定先攻下齿轮制造这一关。
要制造批量齿轮,就得有专用的制造齿轮设备。从事机械行业二十多年的雷晓飞,虽然他没有做过机加工这一行,但他却清楚了解齿轮的发展史。
古代的齿轮加工,先就像他来到了这里做木齿轮一样,全用手工修锉成形。后来,有人制成一台使用旋转锉刀切齿的装置;再后来,又有人研制成了使用铣刀的齿轮加工机床,并有切削齿条内齿轮的附件;到了十八世纪初,英国人制造出了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机床。具有这一性能机床到十九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发展成了专用的齿轮加工机床——滚齿机。
雷晓飞带着周家父女与“文华阁”的一干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制成了一台相对他前世来说,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滚齿机。
在研制设备开始后,雷晓飞就兼职当了所有跟着他一起动手的这班人的老师。他在每次动手的过程中,都把自己做这事的目的和其中的构造、原理,一一详细给众人解释,而且每到中途的休息时间和晚上,雷晓飞还会给众人上一些机械基础等等的理论课,并让周才女笔录在案,以供更多的人参考、学习。
要把一门技术发扬光大,就要把技术传授给更多人,然后集众人的智慧,来对这门技术进行完善、改进,那样才能让这门技术在不断的改良和完善中光大。
而且,要大华的制造业发展,就要制造出更多这样的设备,总不能每次的设备制作,都要自己在现场吧?那样的话,我们的雷小哥岂不是很没空?要大华的制造业发展,就要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所以,雷晓飞就边做边教,把自己所知的机械技术,传授了下去。
为了这次机加工设备的研制,雷晓飞还专门做了一台“威也锤”,聘请了几个铁匠,给他日夜锻打做机件的坯料。
古时候的铁杂质大,要经过多次的反复锤炼,才能得到品质上乘的钢坯,百炼成钢嘛。而且,经过多次锻打的铁坯,能让铁内的组织改变,让铁的塑性与刚性都能大幅提高,为了延长设备的寿命与性能,雷晓飞就得抓紧坯料制作这个环节。
随着制作经验的提升,再加上“文华阁”那一干人,跟着“天才”创造奇迹的热情,后面下来的设备研制就快多了,滚齿机研制出来后的一个月左右,大华、可能也是世上的第一台铣床和钻床问世。
设备的增添,当然就带来了加工能力的提升;加工能力的提升,也就为更新和研制各种设备带来方便。雷晓飞在几种新设备研制成功之后,就要更进一步了。他的这一步,是研制制造螺栓、螺杆的设备和工具。
螺栓与螺杆,是机械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而且最好用的基础零件,它们的作用,任何的东西都不可替代,所以,雷晓飞明知这些零件的制作难度,也要迎难而上。
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雷晓飞带着众人研制出了一台可以车螺纹的车床,这样,螺杆的制造就基本得到解决;又用了半个月的工夫,第一台的攻丝机与手用的丝板、丝攻问世;再经过了一个多月,一套专用的螺栓、螺母制造设备问世。
雷晓飞研制的这一套螺栓、螺母的制造设备,其实只是简陋的攻丝机与开螺牙机的混合物。雷晓飞先制作了几套不同规格的螺栓、螺母的锻打模具,通过模具锻打出螺栓与螺母的外形,然后再开螺牙或攻丝。
虽然,这样的生产工艺带来的生产效率,与雷晓飞前世的专用设备比,万分之一也比不上,而且做工也很粗糙,但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做到了这一步,已经竭尽了他的所能。
雷晓飞设想中的机加工基础设备完成了之后,他马上把工作转入了改良兵器加工厂的设备和模具中。
兵器加工厂的设备很简陋,只有几台当“空气锤”用的锻打设备与一台当冲床用的冲压设备。
锻打的设备,以现今的条件,在压缩空气没有成功前,已经没法把它改得更好、更方便,所以雷晓飞就决定不去动它,把精力集中到冲压设备的制造和模具的改良中。
有了机加工设备,而且还有百炼成钢的坯料,模具的加工就轻而易举了,并没有花费雷晓飞多少工夫。而冲压设备的制造呢?做一台简易冲床并不复杂,只是它的部件都较大,而有些制作难度,幸好这些大部件基本可以用铸造手段解决,所以,也没有费雷晓飞多大的力气。
完成了设备的研制和改良之后,已经耗用了雷晓飞四分之一的休假时间。其实说来,这些设备的研制成功,最得益的还是国家,所以认真来说,我们的雷小哥这段时间,不应该列入假期内。
不过,对于雷晓飞来说,能让他不用管其它事,全心投入他喜欢做的事中,他已经不再去计较什么休不休假了。
设备研制和改良的事告一段落之后,雷晓飞才投入了自己的赚钱项目中。
第855章面条铁钉
雷晓飞要上马的项目,当然就首推面条的制作了。
自从研制出了面条机,雷晓飞就已经萌生了用面条机大批量生产面条,然后像他前世一样,把面条制作成干的面条饼,再销售出去。
在雷晓飞成功借江水流动之力,变为了自己的动力之后,也曾经想过上面条制作这个项目,让永动的江水无休止地替自己生产面条赚钱,但由于当时没有机加工的设备,和面那一关过不了,他的计划又一次被搁了下来。
现在,机加工的设备已经齐备,制造和面机已经不成问题,雷晓飞当然就重拾这个计划,准备投入。
要知道,当代的人中,吃面条的人占了七成有多。以大华帝国现时八千万人口计,七成多就是六千万,按每人每天吃一斤面条算,全国一天的消耗就是六千万斤的面条。
如果六千万吃面条的人中,每一千人有一人买自己的面条,那就是每天六万斤的面条,你说这个生意大不大?
而且,像雷晓飞前世那样的干面条,做起来要比当代的方便多了,可以随时随地下锅,不用像现状一样,要花费上一番的时间来制作,才能吃得上一顿面条,你说,这样方便的东西会不会有市场?
既然是有规模、又有潜力的生意,我们那经商天才的雷小哥当然就不会放了。
不用人力制面条的设备制作,相对设备的研制来说容易多了,再加上现在有这么多的机加工设备做后盾,制作这个自动制面条设备,简直就不费吹灰之力。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第一套的自动制面条设备机完成,并马上投产。过了二十天,雷晓飞等一众人,完成五十套自动制面条设备的制作。
自动制面条设备的制作完成之后,雷晓飞就让周学士带人与丐帮的人合作,把这些设备发散安装到全国的城市中去,大量生产面条,并在有制面条设备的地方,组织面条上市销售。
雷晓飞销售的面条,分干、湿两种状态。湿的是面条从面条机里出来,就拿去卖;而干的呢?就得把面条机里出来的面条,盘成饼状,放置通风之处,晒干或晾干后再销售。
两种状态面条的特点是:湿的新鲜,吃起来口感好,也易于厨事,但存放时间不长;而干面可以贮存,方便随时食用。
直到雷晓飞把这个面条晾干再贮存的方法说出后,周学士那在心中憋了三年的疑团,终于有了答案。他清楚地记得,在雷晓飞的第一台面条机制作成功时,他曾经就这个面条贮存问题,问过雷晓飞,但他当时没有回答。原来,办法就是这么简单。
在许多的时候,看似复杂的事,其实只用很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决,就似这面条的贮存。不过,要做到这点,前提是想出这个简单办法的人,一定对物件了解透彻,而且见识非凡,所以,周学士就对他的这个胸中装有千沟万壑的“天才”女婿,佩服到了极点。
在大量生产面条的过程中,雷晓飞无意中又发现了一门独门的大生意。
原来,随着面条的大量生产,各种竹制容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而那些用完的竹制容器,放在地上时,不但占地方,很不雅观,用起来也不方便。
雷晓飞记得在前世时,乡下人都会把这些东西,用钉子挂在墙上。
在当代,由于铁钉没有普及,或者甚至说是没有。人们就用削尖的竹枝,钉在墙上当钉子。竹钉子一是由于刚性不够,很难钉入墙里;二是竹钉子因个子大和没有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