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萝衣-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们没喝酒,女人这边更是光吃饭吃菜了,胃口小还剩下半桌子好菜,刘夫人找来小二麻利的盛起来,自己拿一份剩菜,给了秋娘和李嫣然一份。
  出门来与刘夫人一行会和,刘大人见自己夫人拎着剩菜顿时涨红脸尴尬呵斥:“夫人你怎又拿剩菜?莫叫晚辈笑话。”
  刘夫人不以为然的摆手:“这又如何?再说了你这两位晚辈哪儿会笑话?瞧瞧,我还给孙夫人李夫人留了一份。”
  刘大人头疼的颔首:“孙夫人,李夫人真是对不住,内人甚是节省,如有得罪请别见怪。”
  刘大人这么一举倒让秋娘和李嫣然闹红脸了,实际上他们拿着的剩菜压根一点儿没动。整只的烧鱼和猪蹄,这么好的地方不带回去太糟蹋了,而且这酒楼的厨子手艺好,弄的东西那叫一个好吃。
  “刘大人严重了,咱们也是乡下人,朴素得很。”
  “就是就是,不拿才是浪费了。”刘夫人附和。
  孙璟瑜失笑:“刘大人别计较了,该拿的就拿回去吧,韩师弟你往后定酒菜可别这般胡来,我们这才几个人,你那些酒菜再请几个人来都有剩。”
  韩鸿轩哭笑不得,他是京城长得富家之子,一桌子酒菜还真是没咋仔细想过。平日就知道刘大人一家节俭,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巧的还是新来的两位师兄也是朴素得很。若是与京城的公子哥一块吃酒有人这么做保准会取笑一番,但看眼前这些人便觉得挺理所当然,反而有几分感慨敬佩。
  “好了好了,外头下起小雨,快些回家去吧,估计你们都乏了。”
  有谁不累了,孙璟瑜一回到房里就倒在床上舒坦的哼唧:“哎哎哎,屋子里可真暖和啊。吃饱就想睡了……”孙璟瑜眯着眼睛吐气,秋娘回来还得忙着给小女儿喂奶,李嫣然带来的老妈子敲门送进来烧好的热水。
  秋娘看着不住打瞌睡的大女儿叹气:“璟瑜你给团团洗脸洗脚让她睡去。”
  孙璟瑜慢吞吞爬起来,依着秋娘的吩咐耐心的给大女儿洗脸洗脚,一边洗一边笑着唠叨:“以后我老了瘫了,不晓得我闺女会不会给我洗脚。”
  秋娘噗嗤一笑:“你想的倒远,放心吧,你闺女这么乖巧还怕她往后不孝顺。”
  “呵呵,说的也是。”
  往日团团在家里都是跟着绿云睡,除非孙璟瑜不在家便陪秋娘睡。韩家这宅子屋子虽多,秋娘却担心女儿一个人睡觉害怕,想了想让女儿跟着李嫣然的老妈子去歇息了。改明儿买个靠谱的丫头回来再做打算。
  一家人在年前赶到京城,孙璟瑜和吕秋明却得到开春后入翰林院。年前这段日子倒是清闲无事,来到异乡,一家人还是得过年热闹热闹。
  吕秋明喜爱梅花,选了个梅园居住,和李嫣然整日在那吟诗作对瞧得秋娘和孙璟瑜忍俊不禁。怎么瞧都是两小孩子打打闹闹,时不时能听到李嫣然带着哭腔在那儿追着吕秋明满园子跑。清冷的老宅子变得热闹起来。
  年前秋娘陪着新买的丫鬟一块准备年夜饭,李嫣然倒是个娇贵的对下厨一窍不通,有心想帮忙便眼巴巴站在旁边乱晃,秋娘倒是不客气,见她想学便教了几招,都是弟弟爱吃的菜,李嫣然学得一脸满足。
  这顿年夜饭人不是最多的,却是秋娘这些年来吃的最舒心的一次,有丈夫有孩子,有弟弟有弟媳妇,这里她也是最大,不用去在乎谁的眼色,更不用刻意去讨好谁。
  “秋娘亲手忙活的年夜饭,啊呀,好多好吃的菜。”孙璟瑜满意的将筷子伸向炒鳝鱼,可不就是,这桌菜只有两类,一半是孙璟瑜爱吃的菜,一半是吕秋明爱吃的菜。
  见他们吃的开开心心,秋娘和李嫣然就知足了。
  初一的早晨天未亮就起来,孙璟瑜和吕秋明分别烧香祭祖,秋娘和李嫣然站在后面静静看着,李嫣然忽然小声对秋娘说:“阿姐,我听说京城有很多香火旺盛的寺庙,咱们晌午去灵泉寺如何?灵泉寺好似最近,高僧也多。”
  秋娘莞尔,这丫头大概是想出去玩了,便点头答应道:“行,吃了早饭便过去祈福。”
  “嗯嗯,我要求佛祖保佑秋明一帆风顺,还要求阿姐早生贵子……”
  “……”
  “……阿姐,我娘说你一定会生儿子……阿姐别担心,下次就是儿子了。”
  秋娘叹口气,缓缓点头:“成你吉言。走吧,咱们去厨房把鸡汤面端出来,也该吃早膳了。”
  初来京城不认识几个人,大年初一不担心客人拜访,一家人吃了早膳便兴致勃勃往灵泉寺去,一路上倒是碰到不少出家祈福的人,有普通百姓亦有高官贵族。
  传言这寺庙有得道高僧,祈福很是灵验。
  光是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便能肯定几分。
  秋娘和李嫣然携手走在前头跪拜,诚心十足的祈祷着什么。
  孙璟瑜在另一边烧香跪拜,随后又给了香油钱寻得人们嘴里的得道高僧。
  秋娘不知道孙璟瑜去了哪里,看着攒动的人群还担心孙璟瑜走散了。
  “真是,姐夫和秋明跑去哪儿呢?奶妈你可有看到?”李嫣然气鼓鼓的在人群里搜寻熟悉的身影。奶妈闻言点头一指:“往那里头去了,估计是求签,小姐要不要去求?”
  李嫣然有心想去,但一看挤得水泄不通的入口便颓然摇头:“下回再来吧,人太多了。阿姐要求吗?”
  “不了,挤不进去。我们就在这儿等他们出来。”
  不多时,人群里孙璟瑜和吕秋明含笑走来。
  走得近了只听孙璟瑜开心不已的对秋娘道:“秋娘,那高僧说我今年一定能得一个儿子,哈哈哈。”
  吕秋明也跟着笑:“是啊,那高僧挺靠谱的,姐姐和姐夫一定能如愿。”
  44 入翰林院
  年后开春,天气依旧冰冷彻骨,屋檐上的厚冰在昏黄的太阳下滴答滴答慢慢融化着,青石板铺成的地面潮湿一片,园子里枯败的花花草草让人多瞧几眼便没了兴致,霉气得很。
  春花未开,梅花已败,秋娘再看不到吕秋明和李嫣然这对小夫妻在园子里嬉戏欢笑,连玩性大的团团都喜欢和她爹一样成日窝在房子里看书不肯出门。
  这会秋娘亲手端着熬好的两碗小米粥和一碟子花生米送去书房,走在通往书房的长廊里便能听到女儿咯咯的笑声,秋娘莞尔一笑,快步推门进去,见孙璟瑜将女儿抱在腿上,指着手里的书一边念一边将其中的道理简洁易懂的解释给女儿听,秋娘侧耳听了一番,孙璟瑜正在讲的乃是《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孔子拜师于项橐的典故。
  秋娘走过去讶异道:“璟瑜你讲这些团团听得懂?”
  孙璟瑜苦笑摇头:“她那儿听得懂,我讲了一个下午她都当笑话听,听啥子都傻呵呵的乐,浪费我口舌。”孙璟瑜轻巧女儿的脑瓜,团团只当父亲是和她玩,戳着书继续催:“爹你再念,你再念,快说呀。”
  “去,爹口渴了。”孙璟瑜佯装生气的放下女儿,接过米粥便坐到旁边去吃。
  团团哼哼唧唧的被秋娘拉到另一边吃粥,秋娘不住笑道:“再过个一两年她就能懂点儿了,现在还早。团团喜欢缠着你,你爷俩继续呆在这儿玩,晚饭好了我叫你们,团团可要听爹的话,娘去照顾妹妹。”
  “恩恩,团团听爹念书。”
  “呵呵,可别把你爹惹火了。”秋娘笑着叮嘱一句便退出书房。
  转头回去厨房又端了一份米粥和花生米往弟弟吕秋明那儿去,李嫣然坐在吕秋明书房里绣花,见秋娘来了立即起身相迎:“阿姐怎么亲自送来?唤我一声我就过去了。”
  “不碍事,我有事找秋明,嫣然去陪小玲招呼下圆圆吧。”
  李嫣然闻言点点头便走了,吕秋明放下书拿着米粥慢慢吹,道:“阿姐找我何事?”
  秋娘叹口气坐下,从袖里掏出一个帕子,帕子里则是一个小药包。吕秋明蹙眉盯着药包:“这是什么药?”说着拿过药,捏了一点药粉仔细摸索,凑到鼻子下闻了闻,又用舌头舔了舔。
  秋娘颇是尴尬,酝酿半晌才低声说:“秋明,这是李夫人当年赠与我的药……说吃了就能生儿子……”
  吕秋明闻言一惊,瞪大眼睛盯着那药粉:“这配方我没见过,搭配很奇怪,但不是毒药。师母何时赠与阿姐的?阿姐怎不早说?”
  “我还没怀孕的时候就给我了……我当时根本没打算用,也没有问她要过,就是找她看身体,她就好心送了我药,但我那会连团团都没生,所以一点不急。”
  “……那阿姐今日来找我,是打算要吃这药呢?”吕秋明沉着反问,那表情也不知是喜是怒。
  “有这个打算……我原本也想着璟瑜不会太在意,但是他一直不说,心里还是很想要儿子。上回去灵泉寺瞧他高兴得那样……”
  吕秋明叹口气,合上书慢慢道:“阿姐,没有哪个男人不想要儿子传宗接代,何况上头还有长辈。”
  “是啊,我知道,我很多次夜里都在想,我要是第一次就吃了这药生个儿子,会不会更好?可是我一直没吃,留到现在还犹豫,不是我不相信李夫人,阿姐我就是脑袋转不过来。总反过去琢磨,我若是没有李夫人送的药,我若一直生女儿,你姐夫会对我如何?药是意外之物,却比阿姐的女儿更重要,当年娘生了我,之后六七年才怀了你,中间那些年爹一直待她温厚,从不责难娘。”秋娘说着说着又苦笑道:“阿姐现在害怕生女儿了,灵泉寺的和尚说璟瑜今年会得儿子,阿姐若还生个女儿,璟瑜肯定会特别失落。”
  吕秋明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的姐姐,他比谁都清楚生一个儿子多么重要,有了儿子,阿姐和姐夫可以更和睦,李氏也不会刁难阿姐。但反过来真如阿姐所说,药是意外之物,这世间有多少女人寻不到生子药,最后的下场如何?何况,一个人一种病一味药,却不是人人都能治。小小风寒开了药都说药到病除,却偏偏有几个倒霉的吃了药也不管用。
  这所谓的生子药,吃了真能生出儿子?光看别人不中用,那是别人生的儿子,到自己头上,只有生出来亲眼看见才能放心。较真点,吕秋明不希望阿姐吃这味奇怪的药,可同样为阿姐着想,似乎又无法阻拦。
  “你看这药世间多少人求不来,阿姐我拥有了却乐不起来,真是怪哉。圆圆断奶了,这药我能吃了,争取今年给他生一个儿子吧,生了儿子给她娘送去,近几年不指望抱回来。”秋娘说着噗嗤笑了,起身道:“这都是女人家的事,阿姐却找你说。”
  “我是你弟弟,你不找我找谁说?阿姐自己决定的事自己去办便好,无论发生什么,总有我这个弟弟给你支撑。”
  “那是,阿姐如今倒是可以体谅我婆婆的心思,她一心为璟瑜好,一心巴望我给璟瑜生儿子传宗接代。阿姐我也是,希望你过得好,希望以后嫣然给你多生几个儿子传宗接代,呵,嫌来嫌去,女人都一个样。”
  天气一直未晴,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孙璟瑜和吕秋明踏入了翰林院,那日春风寒冷彻骨,淋淋沥沥的雨水打在伞上,一声声滴答滴答仿若打进了心里。秋娘一大早亲自他们出门,看着自己这半生里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已经长大成人,锦袍加身,那样顶天立地,让人心中欣慰不已。最早的记忆里弟弟出生时那一道响亮的哭声让全家人欢喜,爹说她是姐姐,以后要照顾弟弟,让着弟弟。娘对襁褓中的弟弟戏说等弟弟长大以后,要保护姐姐,照顾姐姐。如今她没有让父亲失望,弟弟也没有让娘失望。再厚的檐冰总有融化消失化作泥水做春肥的命运,再冷的春天总要迎来艳阳高照春暖花开的那一道美景。他们姐弟已经苦尽甘来,最艰难的路已经稳稳踩踏而过,前途宽敞光明充满欢声笑语,再无需在夜里惊梦醒来。
  而她一生还会相伴到白头的男人,十岁儿郎已是昨日消失的记忆,吃力的去想也总是模糊不已。一直相伴着,熬过贫寒熬过艰辛,摸摸索索着也长大了,仿佛眨个眼,很多事已然成了昨日光景。该抛弃的不愿想起,该记着的从没忘记。她出生的命运是嫁人相夫教子,他们出生的命运是拼搏向上衣锦还乡。她和他们都是幸运的人,走了一路,没有遗憾。
  春雨这么冰冷,望着渐渐消失在翰林院大门的身影,由心而发的喜悦融化了她的笑颜,此时此刻,她想幸福不过才走了一小段路,以后的幸福还有很长很长。
  “阿姐,我们回去吧,雨下大了。”李嫣然轻声催促,撑着伞与秋娘并肩而行,街上清冷如这寒春,秋娘摸了摸袖里的钱袋微笑:“顺路去买点菜,今日买只鸡如何?晚上烧鸡给他们添酒菜。”
  “行啊,还要前日吃个那个豆腐干,秋明贼喜欢那怪味,哼。”
  “呵呵呵,那豆腐干也只有秋明爱吃。”
  “就是,我上回熬的排骨萝卜汤他说还不如豆腐干好吃,气死人。”
  “他故意逗你了。”
  “哼,就是嘴巴坏。”
  二人带着仆人慢慢消失在烟雨中,远远被抛在后头的翰林院前大街书香茶楼里,一四五十岁的老者惊讶的收回目光,随即一收折扇付了茶钱便匆匆跑了出去。
  老者一路跑到一家大宅子,通报后进入内屋书房见到想见的人。
  书房中一留着八字胡的男人气质不凡,见了来人颇不耐烦道:“找我何事?”
  “阮老爷,方才小的看见了不得了的人!您一定猜不到是谁。”
  “别给我来这一套,有话快说。”
  “阮老爷,您可要留着那副画?”
  男人一皱眉:“画?”
  “恩,就是十几年前,那人留下的画……”
  “……如何?”男人挑眉。
  “咳,阮老爷应该知道那画中人乃是那人的爱妻,今日小的在茶楼却惊见一位夫人与画中妇人极为神似,我一眼瞅过去唬一跳,还以为老眼昏花了见了鬼。”
  “……”男人闻言沉思,半晌不以为然道:“无需大惊小怪,那人本就留下一儿一女,兴许是他女儿吧。而且前阵子我就得知今年翰林院有位姓吕的少年进士,出生地都和那人一致,我正想找个什么日子亲眼去瞧瞧是不是他儿子,算算年头也的确有这么大了。女儿早该嫁人了,儿子也成了进士,不错不错。”
  “阮老爷!您怎么能如此镇定!哎!”
  “哈哈哈,不然你想我如何?”
  “阮老爷,那人的死……”
  男人眼一横,冷声道:“那是他命数已到,与我何干?我早就警告你,当年的旧事不许重提,他死了是小,我的面子却被他丢光了!”
  “阮老爷……可是一条人命……而且若那进士真是他儿子可咋办?既然年纪轻轻能入翰林院怕是上头有靠山,也不晓得是哪位大人,他儿子既已来到京城恐怕不会简单了事,哎,阮老爷说的也是,不提最好,不提不提罢。那阮老爷当小的没来过,小的这就告退。”
  “慢着。”
  “阮老爷有何吩咐?”
  “查查他们住在哪,送些银子去,不要让人怀疑。”
  “……是。”老者叹息离去。送银子是想去赎罪吗?那东西能买到多少真正值钱的玩意。
  夜幕降临时,孙璟瑜和吕秋明出现在翘首以盼的众人面前,一身沾了水汽的衣服却衬得二人的脸色更加容光焕发。
  李嫣然笑嘻嘻的凑过去:“秋明和姐夫第一天去翰林院好玩不?”
  “哈哈哈,我们又不是去玩。”
  “那有认识朋友吗?”
  “有,很多,都是进士,遍地人才啊。”孙璟瑜由衷感叹,笑容却异常兴奋,翰林院集中了国家多少才子,有幸在这样的地方修业三年是求之不得的福气。那氛围可比乡下的书院好多了。
  吕秋明也神采飞扬的点头道:“哈哈,我是最年轻的进士,好多人都围着我看……”
  “噗,幸好秋明不是女儿家。”李嫣然嗤笑。
  “胡说八道。”吕秋明瞪眼。
  秋娘无奈挥手:“都别闹了,赶紧吃晚饭去,今晚有烧鸡,我放了点辣椒,准是你们爱吃的,喝酒可以,但是要少喝,可别喝多了明日大早误了时辰。”
  “秋娘真贤惠,有酒有菜,妙!”
  酒桌上稍微喝了两杯,吕秋明就微红着脸大声说:“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不能让别人小瞧了我。我要努力向上坚持走完仕途,我要查明我爹的死因,我要找到他的墓地……呃,虽然很多年了,但我会尽力找,然后把我爹的坟墓迁回家乡去,跟我娘的葬在一起。”
  “哈哈,秋明说的好,岳父当年病逝京城,你可要花点心思才能找到,都十几年了,也不知道他当年住在京城哪儿。姐夫一定和你一起处理岳父这事。”
  “是啊,一定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京城这鬼地方大春天还冷死个人,哪有我们家乡那儿好,找到爹的墓地说什么也要迁回去。”
  秋娘闻言激动起来,忙放下筷子道:“秋明你一直记着这事就好,阿姐本还想提醒你。阿姐今晚上就把爹的样貌画下来给你,你要找就方便了,虽然过了十几年,但是京城总有人记得,爹当年肯定是住在什么客栈或者民宅,慢慢来就有希望。”
  “阿姐能画出来最好,那我就信心大增了。”
  “一定给画出来,爹长什么样子,我可记得清清楚楚……”
  45 雷家为邻
  京城的春花终于陆续盛开,连续几个大晴天让寒冷褪去。秋娘住的韩家老宅子个个院落里绽放着姹紫嫣红的花,芬芳馥郁。
  秋娘抱着女儿圆圆在园子里转悠,脸上挂着惬意的笑容,心情甚好。
  丫鬟小玲拿着一张红木椅子远远走来,放在太阳最灿烂的地方:“夫人坐这儿来,这儿的太阳到下午都不会落下去。”
  秋娘点点头坐过去,女儿圆圆在她腿上,张大眼睛东张西望,望了一下花花草草便不由自主将自己的小拳头往嘴巴里塞,秋娘见了叹气,轻轻拽下小手教训:“刚才吃饱,不住啃手指。”
  小丫头哪里听,手被拉下了一次,再接再厉,秋娘无可奈抓住她的手禁锢住,小丫头这才没法子,葡萄似的圆眼睛静静望着秋娘的脸,不时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女儿虽然才几个月却已经被秋娘断了奶,如今饿了都是吃小米汤,偶尔会弄些羊奶,长得还算胖墩。
  小玲不一会去厨房忙活了,李嫣然牵着团团一路小跑着过来,团团笑嘻嘻的大声喊:“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