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革命派的激进幻想。改良派不得不提醒:即一旦杨竟成这些人全部死光,关外之地肯定全部为苏俄所占,说不定以后苏俄的大炮就列于长城之下,从此国将不国。当然,这种说法是不能说服那些心怀上帝的基督徒的,他们对美国大兵登陆沪上的念想比期盼上帝显灵还要强烈;至于苏俄,他们相信美国的教友会保护自己。
  激动中,陆志韦说了一大通激进派的观点,而蒋梦麟显然是个忠实的改良派。他得为大局考虑。在陆志韦又指又划后,他点了根烟,也递了一根给陆志韦,抽了好几口后。他才道:“志韦兄,我们其实是殊途同归,只不过一块一慢而已。你们说的都对。菲律宾和印度也实现了民主,但他们被西班牙和印度统治了多少年?你们非要把人家几百年才做成的事情在中国几十年做成。代价就是死伤无数。”
  抽着烟、打开办公室的窗户,半夜里清凉的微风让陆志韦炽热的脑子逐渐冷静下来。他浅笑道:“想要民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以我看,即使死上一半人也是值得的。而且去打仗的、会死在战场的都是勋贵和三一教众,再有就是宗族。我相信,血和死亡会告诉他们不信上帝是什么后果!这个世界终究是要民主的,我们越早实现付出的代价越小。”
  “一半人?!”蒋梦麟看着抿着嘴抽烟的陆志韦,“我只听说杨竟成说过,即使死上一亿人,中国也要强大。你倒好,一半,三亿人就没了。”
  “那又如何?”陆志韦眉头紧皱,“按照以往,不信上帝的就是异教徒,异教徒杀了再多也是无罪有功。当然,他们在死之前会有一个机会皈依上帝,但必须虔诚。这么多年来我算看清楚了,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救活这片死气沉沉的土地,也只有自由民主才能给予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新的生活。为此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你不能既要这个,又要那个,你只能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东西,然后舍弃其余。
  换而言之,总要有人来做这个刽子手的。你们说改良改良,其实是缺少真正改变的勇气,且对以前的盆盆罐罐太过留恋。那有什么好留恋的?真的民主后,不说那些破文物,就连整个紫禁城、这个专。制的象征物也应该一把火烧掉。
  你们怕死人,你们一边向往民主一边却又自豪于四千年腐朽和专。制留下的那些破烂,认为这是民族骄傲的资本,请问这到底是唱哪出啊?!真以为稽疑院那套、真以为洪范九畴那套就是民主啊?根本就不是!我们只有把这四千年来留下的一切腐朽印迹、包括语言文字全部抹除,才能轻装上阵、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变成真正变成自由之人。
  这才是民主的路,才是自由的路。四千年啊,实在太长了!那些(腐朽)的东西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骨髓里,你不把它们全部抹除,一不小心它就要复辟。从杨竟成那时起,他就对考古非常注重,商代的朝歌被挖掘了,夏代的偃师也被挖掘了,还有什么石昴古城。他和章疯子为什么要做这一切?这其实和当初他们死保文言文的道理是一样的,为得就是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承。
  愈是与远古相连,愈是发掘那些文物。趋向保守的人就会越愈多,自由民主——这种外来的文化就愈会受到排斥。东方和西方两种文明我们只能做一个取舍。要么选择东方,也就是继续愚昧封建;要么选择西方。从此实现自由民主,绝不可能两全其美。像张之洞说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东西是老官僚拿来糊弄朝廷的,怎可能信?对这些,杨竟成可是看得很清楚的,他以前的一篇讲演就驳斥过张之洞的这种观点……”
  “你说东方和西方文明只能做一个取舍,可为何杨竟成能把科学融入他的文明论中?”蒋梦麟也知道那篇讲演,那是同济大学堂建校时说的。
  “科学精神并不能完全代表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根是基督而不是科学。古代西方能有发明创造。东方也有发明创造。只不过就像杨竟成说的,名家白马非马后,中国就缺少思辨和逻辑的传统。再看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后半生居然一直在研究上帝,所以说科学和宗教并不存在本质矛盾,所谓的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被烧死只是一些人捏造的传说。
  你们啊,总是自己骗自己,认为情况会越来越好,可我看到的就是情况愈来越坏。退教的人愈来愈多,传教愈来愈难;燕大、还有圣约翰这些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愈来愈难找到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也多是在教友自己办工厂的工作。有一些人只能成为一线工人;报界对基督言论也愈来愈不认同,以前我们可以在报纸上布道、在学校里布道,现在我们只能在教堂里布道……”
  “总会越来越好的。”蒋梦麟敷衍道。陆志韦说的都是事实。这二十多年来教徒、特别是基督徒越来越少,信教的年轻也越来越少。即便大学堂这块主阵地,因为中学和小学不能控制。保守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记得有一次上课他简要介绍中华的政治体制,指出皇帝仅仅是名义上的,当即就有学生起立退场。可这又怎么样?现在棘手的是政治,不是信仰。
  “学生的事情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敷衍完,蒋梦麟再次想起自己的任务——就是要燕大、或者说学界保持冷静,不要惹出事端让保守势力有发力借口,现在是中美交涉的关键时期。
  “那你们得让警察厅把那七个学生放了。”见蒋梦麟如此说,因女学生之死而激动、又通过发泄渐渐冷静的陆志韦开出了自己的条件。“还有那个巡警叫什么杜杀的,一定要扒了他那身狐假虎威的虎皮。”
  “杜杀也许可以找个借口革职,但要放学生恐怕……”蒋梦麟苦笑,“你知道的,咱们国家的司法完全独立,廷尉府自立国起就自成一统,连司法学校都是他们自己在管着,谁也插不上手,总理府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况且打人放火是刑事案件,督察院那边不松口,人肯定是放不了的。”
  “这我不管,死的是我的学生,被抓的也是我的学生,我怎么对其他学生交代?要我说他们的同学就这么白死了吗?”陆志韦说到这里心中又很不舒服,他直截了当道。“要想学生不游行抗议,这两条必须办到!”
  “我试试。”见陆志韦如此,蒋梦麟不得不点头,而后才有些沉重的离开了燕大。回家后他马上把电话拨到了翁文灝家。
  “总理,是我…,兆贤啊。……对,对。”已经是后半夜了,蒋梦麟对着电话低语,“志韦就是有两个条件,说是一要巡警局马上放人;二要带队抓捕、打死学生的那个……,对对,是,是,就是他……,他要我们把那个叫杜杀的巡警队长撤职……,是,是,他说这两条必须办到,不然就要……”
  “我知道了!”电话那头,睡着后又被抓捕燕大学生之事惊醒的翁文灝挂断了电话。蒋梦麟事情是办完了,可现在所有问题都堆着他这里。督察院、巡警厅,前者在法律上形式上就完全独立、总理府拿他们根本没办法;而后者,很多巡警实则都是复兴军军官专业的,这杜杀虽不知道来头,可肯定和复兴会同气连枝,真动了他,说不定就……。
  但事情不办,陆志韦那边又要鼓动学生闹事,这可不是燕大一所学校,清华、协和、辅仁、南开、圣约翰、沪江、金陵、……,这些教会学生是不多,可能量却不小,真闹起来刺激又要影响华盛顿谈判。真是两难啊!(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滚雷

  1937年7月2日,周五,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船舶时间10:13分。
  “呼叫khaqq!呼叫艾米莉亚·埃尔哈特!呼叫khaqq!呼叫艾米莉亚·埃尔哈特……”豪兰岛东南侧美国海岸警卫巡逻艇队伊塔斯卡号上,报务员不断的呼叫一个呼号,那就是昨天上午从莱城出发的艾米莉亚。
  自艾米莉亚8:43分最后一次发来信号后,一个半小时内报务员贝拉兹上士再也没有听到无线电里有任何声响,而二级报务员弗兰克以500千赫、3105千赫、7500千赫三个频率不断呼叫艾米莉亚也不见回应。而更要命的是,为此次导航准备的三台高频无线电测向仪一夜之间电池全部用光,没人能准确判断飞行女王驾驶的那架伊莱克特双引擎飞机到底在哪,而7:42分艾米莉亚已经报告飞机只剩1。5小时燃料且无陆地降落。
  “先生们,我想知道情况有多糟糕?”伊塔斯卡号的艇长室里,艇长汤普森中校紧急约见了海肯纳少校和执行官贝克少校。
  “长官,她应该就在附近,两百哩之内的某个地方。”执行长贝克说道。所有人都在为寻找艾米莉亚忙得不可开交,贝克此时才有功夫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先生,我们应该马上进行搜索并通知夏威夷。”肯纳少校建议着。“艾米莉亚小姐最后一次报告说,她正处于157度到337度位置线上,我们在东南方。所以她很可能位于西北方向。”
  “但是天气预报说西北方向积云密布。”放下抓在手上的笔,艇长汤普森深思。艾米莉亚是美国的大人物。更是时尚界和舆论界的宠儿、女权运动的领袖,把她弄丢真是一件再倒霉不过的事情。
  “长官。我们可以请求夏威夷派水上飞机来。豪兰岛上有为艾米莉亚小姐准备的燃料。”贝克建议道。“我们必须马上展开搜索。那怕……那怕她降落在日本人那里。”
  日本人那里就是马绍尔群岛,在豪兰岛西北方向大约六七百海里处。艇长汤姆森有些差异道:“可能吗?日本人离我们有六百多哩远……”
  “先生,存在这个可能。不要忘记西北方向积云密布,在不知道自己位置的情况下,艾米莉亚小姐很可能会往西北方向偏航。而她的导航员诺南先生也应该知道,如果找不到豪兰岛,那就只能往西北方向碰碰运气,那里岛屿众多。如果飞往那边,以刚才两百海哩和一个半小时的油料以及逆风计算。如果之前就偏航,一个半小时的油料和滑翔足够他们飞向马绍尔群岛。”肯纳少校也说出了同样的判断,但加了不少脑补。
  深深的看了看自己的下属,又在看了看故作正经的肯纳少校,好一会汤普森中校才道:“好吧,我会马上下令搜索,同时向夏威夷总部发报,让他们派卡洛琳娜水上飞机来。”说到此他看了看望着自己的下属一眼,有些生硬的吞了一口烟。最后补充道:“我会把艾米莉亚小姐有可能降落在马绍尔群岛的信息加上去。”
  ‘6002…艾米莉亚07时42分报告仅剩1。5小时燃料且无陆地降落…位置未知…06时40分报告相距伊塔斯卡号100哩但无相对定位信号…08时43分报告位置线157度~337度但无相对豪兰岛之参照点…预计最迟12时整飞临…若届时未至将展开搜索豪兰岛西北最可能区域…海面平静垂直能见度9级强…预计她可滑翔至10时15分…有可能降落于马绍尔群岛……’
  船舶时间10点18分,海岸警卫队巡逻艇伊塔斯卡号向檀香山的夏威夷分区总部发送了一份电报。除报告大致情况、要求海军部派遣一架水上飞机协助搜救外,艇长还在最后加上了肯纳少校和执行长贝克少校的判断——艾米莉亚小姐有可能迷航降落至马绍尔群岛,请有关部门联系日本政府协助搜救。
  这封从伊塔斯卡号巡逻艇发出的电报很快就到了夏威夷。半小时后,电报又到了美海军第14军区奥瑞恩·g·莫芬上将手里。
  “日本人……”上将拿着电报,看到最后那几句眉头立即皱了起来。
  “是的长官。存在这个可能,我们应该报告华盛顿请求日本海军协同搜救。”副官怀廷少校已经看过了电报。他也赞同伊塔斯卡号的判断。
  “好吧。”上将点头,他知道华府对艾米莉亚的重视——从上个月开始。海岸警卫队就在忙活这件事情了,另外总统还特意在只有零点六哩大的豪兰岛上特意修了一条跑道。“把电报发给海军部和内政部,这件事情总统先生应该知道。”
  “是的,长官。”随着上将的命令,电报再次发往华盛顿。美国东部时间7月2日19时(船舶时间12时30分),电报转到海军部时,海军部正在开会。此时海军作战部长不再是自以为是的斯坦德利上将,而是倍受总统赏识的威廉·丹尼尔·莱希(李海)上将。
  作为十多年的旧识(罗斯福曾任海军部助理部长),莱希上将当然知道总统的心意,只是相隔一万多公里的海战并不是那么好组织,即便在夏威夷、关岛、菲律宾有基地支撑。另外陆海军的意见再次不同——从总统和国会那里获取信任和资源的菲律宾联邦顾问麦克阿瑟元帅认为海军能够防止中国军队登陆马尼拉即可,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陆军,确切的说是陆航。他扬言只需一千架b…17轰炸机就能把中国佬炸个底朝天,他将和三十六年前一样,在天津大沽口等待中国佬向他投降。
  不说海军部。即便是陆军部也没有多少人喜欢这个飞横跋扈的自大狂,但在西太平洋地区。菲律宾确实是个极为重要的据点。麦克阿瑟能让菲律宾人服从他,并用国会每年拨给的一亿美元组建一支人数为八十万左右的菲律宾军队。确实是战争的一大助力。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海军参与,即便菲律宾有一千架b…17或是其他更好的飞轰炸机,陆航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弹药和油料输入不会被中日海军切断。而如果海军舰队进驻菲律宾,短时间内甲米地海军基地有无法建设的像夏威夷这样庞大,足以容纳整支舰队。
  如果是这样的话,舰队依旧要从夏威夷出发,或取中太平洋,即:沿着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这一路线推进;或走南太平洋,即:澳大利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总之。海军很多舰艇的航程虽然超过五千公里,但推进依然需要一条进攻轴线。
  如果有英国人的协助,最佳路线当然是南线。这可以借助澳大利亚的现成资源,海军只需派入带着成捆的现金到澳大利亚即可,但问题是英国碍于在华利益众多,不想参与这次战争——五分钟前,莱希上将的部下詹姆斯·理查森少将已经介绍了他与英国海军交涉的结果——英国并不希望美国海军入驻新加坡港,更明确表示不愿会同美国对中日两国施压。
  “先生们,日本人正在扩建他们的船坞……”参谋们发言完毕。西奥多·凡·威尔金森少将开始说话。“虽然他们并没有铺下龙骨,但这也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还有中国的大连造船厂,我们并不知道这家新建的造船厂有多个大型船坞。”
  “那就派人去了解!”莱希上将命令道。“我们必须了解对手的一切,并找出其破绽。目前的证据表明。他们想以质量优势取代数量,天津和大和级就是这种想法的产物。十八英吋的火炮、六万多吨的排水量,都说明他们希望建造多艘这样的巨型战列舰。以日本人的本性。也许不止是四艘战列舰下水而是六到八艘。”
  上将有着自己猜测,可这种猜测让人深切动容。参谋们窃窃私语间,理查森少将说道:“将军。陆军有一个建议:就是是在这战战列舰下水前击沉它。”
  “如何击沉?”莱希上将饶有意思的问道。
  “用轰炸机击沉它。”理查森少将说着来自菲律宾的主意,“天津号战列舰就在沪上江南造船厂建造,而沪上号则在南京造船厂建造,b…17轰炸机如果轻载勉强能够得着,但要是有一千架轰炸机的话,那轰炸效果会很显著。麦克阿瑟将军认为应该在下水当日在所有人中国人面前将它们击沉,还有广州造船厂建造的那些巡洋舰、驱逐舰,也应该击沉。”
  “这么说,道格拉斯希望在天津号下水那天对中国宣战?”莱希上将眯了下眼睛,想着那个尽爱惹麻烦的麦克阿瑟,若有沉思。
  “是的,长官。”理查森少将答道。“一艘这样的战列舰已经很麻烦了,六到八艘更加麻烦。而只轰炸一艘第二艘就会加强防备,所以最好是同时轰炸两艘,把他们全部炸沉在船坞里。中国人如果缺少超级战列舰,我们消灭日本海军之后他们就会投降。”
  “道格拉斯是想偷袭吗?”莱希上将忽然笑道,他感觉这不想道格拉斯的作风。
  “他并没这么说。”理查森少将也笑,“但他说过,不要跟那些****养黄皮猴子讲道理。狠狠揍他们他们反而会感激我们。”
  微笑间,莱希上将想着麦克阿瑟说的那个时间节点。天津号和沪上号是去年一前一后铺下的龙骨,这也就是说两艘战列舰的下水时间会非常近,甚至有可能沪上号还要早一些——南京造船厂毕竟是军用造船厂,还是二十多年前恒柏利钢铁公司帮助建成的。当然江南造船厂也不差,这两家都是中国的顶级造船厂,其次应该就是大连造船厂和天津造船厂。两舰是去年下半年铺下龙骨,也就说它们会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下水,即最迟不超过1939年6月。
  想到对方有是超过十八英寸的主炮。而己方只有十六英寸主炮;再想到传说对方使用了钛合金作为装甲,而己方仅是普通的镍钢装甲;最重要的是——自己在那个时候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以目前海军的实力。与日本海军的决战有八成希望获胜,决战后战争就彻底结束了。
  心思电转间。莱希上将最终点头道:“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时间设定计划。”
  陆海军素来是矛盾重重,不想这一次上将却是无条件答应陆军的要求,以麦克阿瑟定的时间点为开战时间。见局长们都很是惊讶看着自己,莱希上将笑道:“我只是不想同时面对四艘巨型战列舰而已,就像飞机最好消灭在机场一样,战舰最好消灭在船坞。先生们,我们大可以将具体的开战时间设定在1938年圣诞节前后,因为中国人的战舰将在这个时候下水。”
  “是的,将军!”莱希确定时间线后。下属们开始有一种紧迫感,这意味着离战争只有一年零五个月二十八天。
  “将军,夏威夷发来电报……”敲门之后,副官接过外面传送进来的电报递给莱希上将。
  “马绍尔群岛。”莱希上将读到最后,不由动容念了一句。他随后问向情报部长威尔金森少将,“西奥多,我们对马绍尔群岛有多少了解?”
  “我们一无所知,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