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沉就击沉吧。”杨锐现在不比中午,既然英国人不会宣战,那么动作再出格一些也无妨。“如果能警告对付那就警告,不方便警告那就击沉,但是击沉之后一定要救人,表现的绅士一些。”
  “明白了,先生。”徐敬熙笑道,英国一直是顾虑的,他现在总算是放下了心。
  “巡洋舰队那边怎么样了?”既然说到了海军,杨锐不得不问道那四艘巡洋舰。
  “他们最后一次联络是在沪上以东四百公里的地方,至于现在在哪还未可知。”徐敬熙不是海军,加上舰队例行无线电静默,对刘冠雄等人的行踪难以把握。
  “有通知他们不要再往日本,而应该往南吗?”杨锐问道。
  “上午就已经通知过了,下午也通知过。”徐敬熙。“但是一直没有回复。想来他们已经接到了电报。只是日本海军已经全面围堵,真要是想从里面兜圈子兜出来,那还是要些功夫的,特别是这些巡洋舰速度太慢,真要是遇上日本海军,也就只能靠潜艇挡一挡了。”
  巡洋舰队去日本根本就是去送菜,即便是有潜艇护航,日本人也是可以尾随跟踪,而后在高速行进中发炮,没有射击角度的潜艇是没有办法解救巡洋舰的,真正能帮巡洋舰解围的还是航母,可航母要是遇见金刚号这样的快速战列舰或者是驱逐舰也很危险,杨锐考虑半天,还是道,“邓子龙那边呢?总参这边是怎么计划的?”
  杨锐话音刚落,室外隐隐约约似乎是有枪炮声传来,徐敬熙闻声后脸色大变,正当他要外出询问时,外面参谋敲门进来道:“报告长官,日军骑兵部队摸到了城外防线,现在两军发生了交火,情况未明。”
  一听说是日本骑兵,徐敬熙心就放下了。杨锐好奇道:“日本人怎么进来的?”
  “如果没有预料错,应该是从宝坻方向突进来的。这段时间都没有下雨,那边大水也退了。”徐敬熙道。“情报处认为日军极有可能在近几日发动进攻。”
  他话刚到此,又是一个参谋进来道,“报告,总参通报,京东日军趁夜开始往宝坻运动,拟发起大规模进攻。”
  “宝坻?!”这个地方再一次的被起,徐敬熙惊讶之后便道。“先生,看来日军找准进攻方向了。宝坻之前交通不便,但水退之后日本人一直再修手动铁路。这里应该是他们进攻的重点。”
  杨村北面四十多公里是宝坻,宝坻北面四十公里是蓟县,这条八十多公里防线是在日军推进到蓟县、雨停之后才建立的,和有准备的杨村和蓟县不同,宝坻因为交通的关系不是防守的重点,之前虽有少量工事,但大水一来一切都被冲走了,现在日军趁防线不稳时选择在此发动攻势,再正确不过了。
  “这段防线那支部队在守?”杨锐虽然不明白前线的细节。但大致的的情况还是知道的。
  “是第5军的仲斐。”徐敬熙道。
  “嗯,还是接着说巡洋舰的事情吧。”听闻是方彦忱的第5军,杨锐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严州的老部队,有他们在日本人就等着玉碎吧。
  “是,先生。”徐敬熙道:“总参的计划是命令巡洋舰队往南向琉球方向航行,而邓子龙号现在上午已经离开打狗外海,也是往琉球方向去,如果巡洋舰队上午收到电报就往南。那么大概明天晚上他们就能遇上。先生,邓子龙号这边真要和巡洋舰编队航行么?”
  邓子龙号的巡航速度都要接近巡洋舰的最高速度,两者编队确实是不合适的,但在无线电静默下。两者分开航行白天还能通过飞机发信号弹联络,可晚上就难以呼应了,所以要想巡洋舰队脱困。最好还是编队。可是邓子龙号一直处于隐秘状态,对外只推说秘鲁海军的新舰。而且更重要的是,海军里有一个美国副司令。杨锐不希望美国人对航母太过了解,虽然他知道这不太可能,但他还是希望他越晚了解越好。
  “莫菲特不是在医院吗?编队就编队吧。”杨锐脑子里转了半圈,觉得还是不要将闵系那些人置于死地的好。“但是务必要命令他们对所见的一切禁口,谁要是泄露了消息,那就军法处置!你回去以总参的名义再次给他们发报细说这个命令。”他说完之后又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日本人多盯着些,要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明白!先生。”徐敬熙点头,说罢就退下去了。昨天晚上他和先生都一夜未睡,今日是该早些休息了。
  日本骑兵的袭扰很快就结束了,虽如此,但整个京畿防线的日本人蠢蠢欲动,谁都知道休整一个多月的日军马上就要进攻。众将的关注焦点都在京城,可杨锐却已经对这场战争有些乏味了,台湾已经到手,日军已经入瓮,接下来的战事只是收网而已,真正要考虑的这次该把日军打多惨为好,这种惨不再是仇恨,而是一种谋略。
  这其中有许多事情是要取舍的,最明显的就是给日本人留几口气还是彻底打残。打残就是把日本炸的稀巴烂,中国独霸东亚,但这样的结果很有是失去美国的支持,毕竟英日同盟才是中美友好的基础;可不打残,那英法战后必定支持日本敌对中国,甚至那一天美国见中国尾大不掉,也可能加入支持日本的行列,到时候中国的角色就变回十年前的俄国,英美日三者联手,这股能量是不可小视的。所以打残和不打残是个问题,打多残更是一个问题。
  再有就是中国真正的国家战略是什么?以国力论,像后世日本那样抢夺殖民地是不可取的,其他或许不是问题,可美国是个大问题。中国真正的能选择的殖民方式,还是像光复朝鲜一样,帮着殖民地国家独立,以建立亲中的政府,或尽量帮着当地华侨当权,直接吞并是最不可取的。甚至,即便是这样,美国人也会像对待朝鲜这般横插一刀,把一个受美式文化熏陶的黄皮香蕉硬塞过来……
  想到美国人插手朝鲜,杨锐又不由想到水压机那件事情。从各个方面的资料来看,美国人不支持、或者更确切的说,华尔街那些人反对中国进行工业化。现在美国未像一百年后那样产业空心化,真要中国工业化,那么美国的产品卖给谁?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烂了整个欧洲,于是美国货在战后铺满了整个欧洲;而亚洲这边,战后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其目的就是为了把美国产品推向中国。一个工业化的中国,根本就是现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他的敌人。无核时代可不是像一百年后那般搞反倾销调查、惩罚性关税什么的,毕竟那时的美国已把其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非拉国家。非洲拉美等地,政治因素也好,人种习性也好,并没有接受多少转移出来的产业,反倒是中国抓做了这个机会,一跃成为世界工厂。
  美国欧洲专注高科技产业、专注金融业,中国专注生产制造,这是世界产业的分工格局,如此,欧美不再有那么多人权问题,不再有那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再有那么多的劳资纠纷问题,而亚洲中国,则通过接受这些转移产业而制造业发达,经济增速,这或许能说是国人的勤劳,但不容忽视的是美国本身对这些产业的舍弃。
  按照现在的发展,要想中美友好,那必定是美国工业,中国农业;而不可能是美国高科技产金融业,中国大兴工业。以历史的发展,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前提就是美国产业进行升级,这大概需要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起始于二战、繁荣于七八十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自己真的能等到那个时候吗?中国能等待那个时候吗?
  杨锐想到此不须考虑就否决了。既然来了这个世界,那中国的命运就要改变,而改变,就不能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将是一个发达国家,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这却又是要和现在的美国相竞争、相敌对。
  二战的胜利完全是美国人胜利,殖民地去除之后,就如大西洋宪章上所说的,‘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他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这种‘同等条件下’,其实是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上的措辞是一样的,名义上是同等,但以美国的工业实力论,根本就是单方面碾压,真正的结果就是美国获得全世界市场,美国获得全世界原料。
  杨锐回忆上那几本笔记本的些微细节,之前记录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现在身为一国之长,在这个夏日的夜晚忽然想到那些历史细节,到最后得出一个他自己都吓一跳的结论,那就是:不管中国在以后的战争中会不会获取殖民地,不管以何种方式获得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只要中国妄图工业化,变成一个和美国一样、或者是在诸多产业强于美国的工业国,那么就势必会和美国走向敌对,走向战争。
  夜凉如水,书房中的他被自己得出的结论吓了一跳。二战谁都可以惹,但美国是不能惹的,中国追求富强,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和不能惹的美国为敌!这是真的吗?杨锐再将自己推演在纸上书写了一遍,越是写他就越是觉得这个结论正确无误,最少在理论上正确无误。太平洋太窄,世界也太小,尤其是通过那些本不该存在的技术资料,中国将先于美国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就等于说,要把高技术产业从美国人手里抢到中国手里来一样荒谬。
  要反制、要应对,几张被写满了的纸被杨锐仍在了一边,中国的工业化务必要保证其顺利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必定由中国而不是美国开启,这一切都需要枪,需要航母、需要原子弹!这个国家不能只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是世界工厂,所有的一切都要改变、都要逆转、都要颠覆,而他,必须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在此时就选好方向,奠定基础!(未完待续。。)


庚卷 第二章 送砖

  对日作战的第一波攻势是位于岫岩的第7军李叔同部打响的。此前,进攻岫岩的日第1军一部占领大孤山和帽盔山后,就在此止步不前了。因为是山地,加上不是主攻方向,布置在此地的近卫师团和第2师团都闲适的很,它们并未和复兴军血战太久。此后东北防线突破无望,东北的精锐日军不断调入京畿,以作直隶平原决战。
  谁料满心希望的直隶攻势也是受挫,为求孤注一胜,冒险之下,派遣军司令部将安东方向的第1军的第12师团、第3军的第21师团秘密抽调入关,以增强直隶派遣军兵力。这便使安东方向只剩下六个师团。师团虽有六个,但对摩天岭的战事使这六个师团中的四个损失惨重,只有驻守在大孤山的近卫师团,以及最后调来的后备第1师团较为完整。
  东北抽调这么多兵力入关,支那派遣军司令部本想命令驻守朝鲜的两个后备师团增援安东,但雌伏许久的朝鲜义兵开始蠢蠢欲动,不得不使日军最终放弃了抽调计划,最后唯有留守在日本本土的那一个半后备师团,在大本营的首肯下抽调了一个前往安东,只是,即便这个师团赶到安东,也于事无补。
  进攻在神武三年六月十九拂晓打响,这一次的进攻计划完全是去年雪地突袭的翻版,差别就是这次是整个第7军三个师一起行动。当第20师突破日军设于黑沟村的单薄防线后,近卫师团师团长山根武亮奇异的发现支那军切断了近卫师团和安东方向的陆上联系,自己居然被半包围于孤山镇。预感到支那军下一步动作的山根武亮。不得不一边固守抵抗,一边派人从海上向安东求救。
  在复兴军潜艇封锁下。山根武亮的求救信使奇迹般的赶到了安东,闻此消息的寺内正毅大将立即惊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看着传信的参谋道:“你确定是支那军?他们有多少人?”
  “阁下,一定是支那军。大概有一个师团的兵力,他们正在围攻孤山镇,请阁下派出援兵吧。即便不派出援兵,也请派出海军船只,接应师团后撤。”前来求救的参谋苦着脸道。
  他说完,寺内正毅还没有再问,一边的明石元二郎就追问道:“你是从海上来的?”
  参谋点头,“陆上已经被支那军封锁了。我只能从海上过来。”
  “你可以下去了。”明石元二郎听完此话忽然道,他如此逐客参谋顿惊。
  “阁下……”求救一番却没有得到司令官的回应,参谋满脸急色、欲言又止。
  寺内正毅正想劝慰,暗中却被明石元二郎拉了一下,他只好道:“你先下去吧,我绝不会丢下天皇陛下任何一个子民。”
  司令官几人这么承诺,信使便下去了,他一走明石元二郎便道:“阁下,这是支那人的陷阱啊。我们如果派兵救援。不说会不会被其他支那军埋伏,更有可能摩天岭、宽甸的支那军会借机进攻,从北面占领安东。”
  “难道能不救?”寺内正毅也明白这个道理。自从两个第1、第3、第4三个军都抽调一个师团入关后,整个安东辑安一线的就只剩下八个残破的师团。为此他曾经郑重的向派遣军参谋部提出应当适当的收缩防线,甚至大部退回朝鲜境内、只保留安东九连城的建议,但这些都被参谋部否决了。否决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一旦安东辑安一线的日军后撤,支那军必定知道这里的日军已抽调入关;同时考虑到支那军将与露西亚军决战。安东乃至东北在这一个到两个月都是安全的。
  派遣军司令部参谋的意见其实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三天时间支那军就全歼了露西亚军。更没想到,歼灭露西亚军的支那军损失极为轻微,消耗也不大,在围歼之后的第三天就对自己发动了攻势,并且还不是之前猜测的调兵入关以增强京畿兵力。
  可以说,整个对支作战计划在这一天完全被颠覆,先是支那政府宣布围歼了露西亚西伯利亚军团,再是支那宣布封锁整个渤海海域,并在此地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如此变化,让所有人都预料不到、应之不及。
  “也许他们能在海军的帮助下从海上撤退。”明石元二郎此时并不知道支那已经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支那军登陆台湾的消息也被大本营封锁。
  “海上……”知道情况比明石更多的寺内正毅叹息,他带着明石元二郎走到一间空室,而后郑重其事的道,“昨天晚上,支那海军宣布,他们的潜艇将开进到了渤海,既然到了渤海,那大东沟可能没有潜艇吗?”
  “纳尼?!”明石元二郎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这怎么可能。海军不是说……”
  “海军那些八嘎只会和陆军抢夺军费!只会误国!只会添英米白畜的屁股!!”寺内正毅愤怒的打断道,“支那潜艇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付,陆军在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只会在在海面上观赏风景!只会吃牛排喝咖啡!他们就是帝国的罪人!!”
  寺内正毅的怒火似乎要将屋顶掀翻,支那潜艇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也正因为如此,素来平和的他才会如此愤怒,直隶派遣军已经是全军覆灭了。
  “阁下,那能不能知道支那有多少潜艇?”明石元二郎还是不死心,打算寻根究底。
  “明石君,你认为支那的潜艇会少吗?”寺内正毅看着一向聪明绝顶的明石犯糊涂,不由提醒道。“支那军刚刚歼灭了露西亚军,没有休整马上就投入战斗,这说明支那人一定有足够数量的潜艇才会封锁渤海。”
  “阁下,近卫师团不能救援。安东的军队反而要尽快撤回朝鲜。”冷静下来的明石建议道。
  “呵呵…,明石君。近卫师团不可能不救。如果不救我们就是帝国的罪人。至于撤回朝鲜,我会再次向参谋部提请的。”寺内正毅说完就出了空室。在对无线电军官吩咐之后,就又召见了之前那个求救的信使。
  安东的战事已起,直隶这边却还是静悄悄,按照计划三日之后就要开始进攻,可就目前看来,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安东的电报发到天津城外的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并未引起参谋们的主意,他们此时都围在几个司令官身边,请求其提前进攻。
  “阁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占领北京!”参谋立花小一郎道。“每晚一个小时,支那军的准备就多一小时。”
  立花小一郎一说,其他的参谋也附和道:“阁下,请提前开战吧!只要占领北京就能扭转局面,请下命令吧!”
  从半夜得到支那潜艇封锁渤海的消息,大山岩就一夜未睡,而此时他似乎完全睡着,眼睛都不打开,弄的这些参谋无计可施。在这局势僵持之际。外面一个参谋拿着安东来的电报念道:“阁下,安东第3军来电,支那军包围了近卫师团,其意图寺内大将判断是夺取安东。第3军请求海军协助近卫师团从海上撤退。并希望司令部准许其退入朝鲜。”
  参谋一念完电报,本来吃惊的参谋们便大骂道:“第3军那些懦夫这么快就想逃回本土了吗?简直是陆军的耻辱!”
  此言一出,其他参谋立即附和。“安东有陆上铁路,他们如果撤退。那满洲支那军就可放心入关了。寺内懦夫是要我们全部都死在直隶吗?!”
  “咳…”久久不语的大山岩终于出了声音,只是他没有搭理参谋。而是对着参谋长上原勇作道,“让他们都下去吧。”
  “是,阁下!”上原勇作道,他猜想元帅大概是有话要和自己单独说,便起身将这些参谋都赶了出去了。可是面对此种情况,他也是焦急的,待参谋退下不等大山岩说话他就开口道:“阁下,情况只是危急啊,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进攻才能扭转局势?”
  “进攻?!”大山岩看着居然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办的参谋长,不由想到了儿玉源太郎,要是有他在该多好啊。“现在我们想的应该是撤退!”
  大山岩说完不等上原勇作说话,接着便道:“撤退虽然难堪,但最少能把这几十万军队带回去,而进攻不但不能胜利,不但不能挽救这几十万军队,还会丢失朝鲜,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支那军登陆本土。”
  “不可能!”元帅居然提到了本土,上原勇作本就是惨白的脸色顿时发青,“这不可能!帝国还有海军,只要有海军,支那军就无法登陆本土。”
  “海军?海军也没有办法对付支那军的潜艇,现在渤海海里的海军军舰都已经避入了旅顺港内,我们还能指望海军吗?”大山岩反问。“现在希望的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