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爸死后自己无权处置不了他,载泽立宪可是为我大清万万年江山。光绪听着载泽头磕的直响,忙的把他拦住,道:“能来护驾就是忠臣,能来护驾就是忠臣。”又想道太后未归,再问,“外面如何,亲爸爸在哪?”
  载泽头磕的只疼,被光绪拦住了还好,此时听他问外面形式,道:“老佛爷被刺客……”他说道着,又是放声哭了出来,道:“已经归天了。臣接到皇后娘娘谕旨,就带着兵丁前来护驾来了。”
  听闻慈禧已死,光绪忽然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他身子忽的一软就倒下了,载泽此时还跪在地上,却不想光绪已经晕了过去。其实也是,从小压在他头上的就是慈禧这座大山,做什么都没办法避开,戊戌之后更是对他恶毒的很,先是要废帝,要不是刘坤一挺身而出,怕这皇帝早废了,在后面则是不断的折磨,吃饭吃不饱、穿衣穿不暖,便是睡觉的铺盖在天冷的时候都没有……可现在这座大山却是崩了!
  光绪晕倒,载泽赶忙喊道,“太医!太医!”说罢赶紧让人把皇上抬出了玉澜堂,到了慈禧住的乐善堂,驻园的太医被拉过来两个,载泽没有让他们先看病,而是拿着一把枪对着两人的脑门子比划了两下,然后道:“我不管以前老佛爷是怎么说的,但是现在这里我说了算,你们可给我听好了,要是皇上出了什么事情,我灭你们九族!”
  宫中的事情载泽知道的不少,光绪身边全是慈禧的人,现在慈禧虽死,他还是很担心那些余孽想除光绪而后快,太监宫女们都看管了起来,乐善堂里头都是他亲自挑了一些大头兵看着,为了让这些兵尽职,他还承诺重赏升官,由此才把局面控制住。
  如今这形势是个傻子也知道变天了,太医立马跪地磕头,然后才进去搭脉,一会出来说皇上只是情绪失控,加上身体虚弱,这才一时昏倒,现在并无大碍了。载泽闻言心中大喜,这个时候从朗润园来的大臣已经连滚带爬的过来了,跑在最前面的是铁良,他是最早被通知动身的,他一到那其他的大臣就是不远了,趁此间隙载泽忙道:“事情你都明白啦?”
  “泽公,我都明白了。”铁良的心噗噗的乱跳,只感觉泽公对他确实不薄,却不知道载泽也是想有个武官在外面掌握兵权,好和在朝堂的自己有个照应——老庆为什么在朝堂上有分量,不就是外面有袁世凯么。
  “明白就好!”看着在自己面前低头的铁良,载泽背负着手朗声说道,踌躇满志。(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国变4

  所有朝臣都跑在前面,唯有徐世昌落在了后头。和庆王府相比,朗润园离京城三十多里路,庆王奕劻收到袁世凯密保的时候,给他送信的人还在路上狂奔。他本想缓一缓,但现今这事情这么大,怎么能缓的过去?于是他只好在赶往颐和园的同时,派人去京城报信。他其实也在想变局之后北洋一系该如何自处,现在光绪出山已定,能做的就是赶紧控制京中局势,马上立宪开国会。
  乐善堂的光绪已经醒了过来,但身处乐善堂让他很不自在,直到诸位大臣跪着他面前磕头高呼万岁的时候,他才警醒过来,他现在是皇帝,真正的皇帝!再也不要吃冷饭,再也不要住囚室……
  诸位大臣在光绪面前跪了良久,却听不到皇帝说起身,只待外面又是一人连滚带爬,“皇上……皇上……”的过来,这种尴尬的沉默才被打破,来的人是醇亲王载沣,在载泽来颐和园的路上,他又派了个人去把他找来了,他和光绪毕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一到光绪跟前就抱着光绪的脚大哭起来。跪在最前面的载泽虽然觉得自己没叫错,但又对他们兄弟的感情忌讳的很,光绪扶着痛哭的载沣一会,见身前还在跪着的朝臣,道:“都起来吧。都起来吧。”见大家还是不敢起身,又道:“皇太后忽遭不测,还有皇后也被惊扰,此刻都在万寿寺内,朕要前往万寿寺,好帮皇太后守灵。”
  见皇帝说话。诸臣身子都是一低,直夸皇帝至孝,不过待大家夸完。铁良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如今刺客并未捉拿,此时可万万不能前去啊!”他此话一说,众臣也都附和,却不想铁良话锋一转,再道:“今皇太后之事。很有可能便是袁贼所为,此人自戊戌以来,行苟且之事骗得皇太后信任。才得以窃居高位,而今又手握重兵,居心叵测,前几日更被皇太后训斥。这才回任天津。此次皇太后不测,十有**乃袁贼所为,还请皇上下旨捉拿袁贼,免留后患!”
  铁良句句诛心之语,直听得徐世昌心惊肉跳,不过大家都知道,他和袁世凯亲近,若是这时候为袁世凯说辩说。不要说没有效果,说不定马上就给拿下了。正在他忐忑间。那桐却是说话了,他与醇亲王关系不错,和庆亲王交情也很好,又是满清贵胄,能够说得上话,“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袁世凯现在执掌北洋六镇,一旦捉拿,可是要出大事的。再说这刺杀一事,素来是革命党之伎俩,去年已经有两次,这一次断断也是他们所为。如今遭此大变,还是要速召军机商议为好。”
  那桐心中还是偏向庆王,方法看似稳妥,他此言一出,本对举得要稳妥,或者袁世凯有好感的世续、商部尚书载振、还有其他几位受过袁世凯小恩小惠的部臣顿时附和起来。大家都很清楚,光绪虽然出山,但这么一个关了近十年的傀儡皇帝,是不是能撼动朝局,还说不定呢,再说即使日后袁世凯被诛,今日之议也是稳妥之策。
  铁良之议,其实很合光绪的意思,不过他虽然被囚,但也知道北洋六镇还在袁世凯手里,贸然诛杀袁世凯只会惹得他起兵作反。当然,他也可以不顾这些,但想及自己还是立足不稳,觉得还是先稳固皇位才是最要紧的,现在见众臣要请军机大臣前来相商,倒也不是不可。当下道:“那就派人去召各位军机吧。”
  下午长春桥刺杀引起的宿卫营骚动,很快便被传到了京里,如果说一直很留意京中一切动静的赵秉钧第一个知道,那么执掌捕盗营的肃亲王善耆就是第二个知道了,只是这捕盗营一向是注重京城内的事务,对于外面的事情并不如赵秉钧那么敏感,再说这巡捕虽然改为巡警,但只是衣服换了,牌子换了,作风可是没变,待消息传到善耆耳朵里的时候,袁世凯派的人已经来了。
  来的人是张一麟,为袁世凯之幕客,因为这一次袁世凯得罪了诸多言官,他离京走的急,便把他留在京城安抚言官,现在忽遭急变,在京城里头也只能让他来了。
  肃亲王还不知道万寿寺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只把张一麟请到客厅叙话,张一麟知道此番所说都是绝密事项,但又摸不透肃王的底牌,只能和他先闲聊编纂官制一事,又提了提小恭王王傅伟,最后再委婉的把北洋一系愿意支持肃王任内阁总理的事情一说。善耆闻言心中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张一麟正要往下细说的时候,又听说有人来访,善耆听闻来人之后便端茶送客了,张一麟知道事情重大,只得行礼告退了。
  善耆来到书房,见到王照满脸是泪,道:“小航你这是……”王照就是肃亲王和维新党之间的线人,他以前礼部主事,支持变法被通缉,前几年清廷大赦戊戌党人,他又回了京城,特意求见肃亲王和醇亲王,请他们营救光绪,但都未果。
  见肃亲王问,王照还没有说话就哭了出来,然后边哭边道:“老佛爷驾崩了……”
  “什么!!!”善耆大惊,一把抓着王照道:“哪里来的消息?”
  “有个学生说的,”前年清廷大赦维新党人,虽然有旨让王照开复原衔,但王照并未做官,只是开了义塾教人官话字母。“说万寿寺那边都乱了,宿卫营全在抓刺客。我又去醇亲王王府上,却说醇亲王出城去了。”
  其实王照一说善耆就是信了,只是事情太大让善耆不得不多问两下,特别是刚才张一麟所说的那些话就是明证,虽然时间短,他没有把话说全,但是意思善耆还是能把握到的。说句心里话。保皇善耆是保的,可是比保皇更重要的事保国啊。即使光绪爷出山,可他出来之后国就能治好么?庆袁虽然贪鄙。但为人老练,大事还是不糊涂的,而光绪身边的那些人,除了会挑唆民意就没其他能耐了,一旦他们上台,这国……
  善耆思来想去都拿不定主意,王照这边激动稍歇。见肃亲王只在书房里来回度步,心中也不知道他作何想法,又想说话。却被善耆举手拦了下来。善耆又走了那么一会,还是觉得这袁世凯毕竟是外人,若是真的依他所言,把光绪废了或者杀了。即使小恭王傅伟上位。天下怕也是大乱;就是不杀的话和以前一样囚着,这老佛爷归天一事终究也是瞒不住的,到时候康梁等人挑动民意汹汹,要让光绪出山该怎么办?
  想到“民意汹汹”,善耆忽然有些顿悟,现在光绪出山,身边或是老佛爷的旧臣,或是醇亲王的那些人。可是没有半个维新党啊!若是自己拉拢康梁等人,那这民意岂不是可为我所用……
  “小航。此事可要通知卓如啊!”善耆思索片刻,拿定了主意,停下来道。
  “王爷,我也想啊。可现在电报局都停了啊!”载泽进城通知醇亲王载沣之外,还让人把电报局给停了,这电报局庚子之后就收归官办,说停也就是官面上一句话而已。王照去到电报局发现关门之后,只能转回肃亲王这里,他知道肃亲王是有办法的。
  “不急。我去日本公使馆,让他们打电报给卓如好了。”善耆说到,官办电报局说关门只是对小民而已,公使馆那边和紫禁城里还是营业的。
  消息一条比一条致命,待到半夜,所有消息汇总过来,袁世凯好不容易鼓起的希望又慢慢破灭了,庆王奕劻回电寥寥,并没有给什么筹划,徐世昌那边给的消息只说自己和编纂官制局的人去了颐和园面圣,再后来,就是庆王奕劻还有其他军机大臣连夜出京往万寿寺去了,至于肃亲王善耆这边,张一麟傍晚去了一次,待到晚间再去,只说王爷歇息了,不再见客。这…都什么时候了,他就不相信那善耆能睡得着。
  “怎么办?如今可是没有什么好法子了……”袁世凯熬了半夜,电灯之下,脸色又灰暗起来,他只觉得善耆不放门,天津的巡警怕是进不了京,这上策就无从谈起;而中策,开国会再怎么快也有半年一年,这期间一道圣旨下来,那自己人头就落地了,难道要行那下策吗?
  杨士琦也是满脸凝重,适才他虽然出了上中下三策,但都是一时急智,未必能经得住推敲,现在善耆的立场已明,要想顺利控制京城怕是不易,“宫保,还是先找朱尔典吧。”
  “朱尔典?”
  “是啊。现在局势未定,光绪一出,众臣都去逢迎,即使有什么不和短时间也看不出来,只要时间久一点,那些人自己就会乱起来。肃王不和咱们一路,那也没有可能和醇亲王载沣他们一路,还有载泽,由东海那边的消息看,这最先保光绪出山的主意还是他打起来的,届时,他又和铁良等人一派,有这保驾之功,到时候会不会理瞿子玖那帮清流都说不定。如此京中四派人,光绪一旦没有驾驭好,那他们就会自己斗起来。”
  杨士琦看的透彻,可袁世凯却摸着脑门道:“他们斗他们的,便是会斗起来来,那也是在光绪料理了我之后啊。”
  “所以啊,这个时候就要先找朱尔典,然后靠着英国人说情,过了眼前这一关,待到风头过去,他们认定这边再无威胁,那自然就会斗起来。”
  袁世凯和英国人的关系在庚子年的时候就建立了,北方诸省,只有山东是剿杀义和团的,并且在要勤王的时候也没有派兵北上,而在辛丑之后,袁世凯并不走李鸿章的亲俄路线,而是反其道亲英,其接受天津以及收回关内外铁路都得到了英国人支持,并且也出让了不少利益,特别是英国居然可以左右直隶内部一些官员的任命'注1,而之后俄国拒不撤兵,日俄战起,袁世凯也完全站在英日一边,为日本军队提供各种帮助。不能说因为袁世凯的帮助所以日本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他的帮助对日军胜利起了极大作用。可是如今光绪出山,那他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山的可能。这英国人还会保他吗?
  袁世凯脸上阴晴未定,又想着北洋六镇,前三镇都在保定驻扎,而第四镇则在直隶青县马厂,第五镇在山东,这里面,除了吴凤岭、张怀芝、段祺瑞是自己的的死忠之外。其他像第二镇统制马龙标和第一镇凤山怕是未必完全跟自己一条心吧,特别是光绪出山,自己毫无道理起兵啊。
  杨士琦看着袁世凯这副模样。大致也猜到了他在打什么主意,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不敢说话,谋士只是提供策略,真正要拿主意的还是要袁世凯。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明日一早就让仲仁(张一麟)先去英国公使馆。再去肃王府看看。”袁世凯此时脸上沉静的很。看不出什么波澜,他吩咐完又道:“还有,把吴凤岭也叫过来。”
  6月6日的夜很多人都睡不着,当然杨锐是不睡的,大会开了七天,确定了下一步的方向和策略之后,各省的代表到回去了,而他则在不断的翻看下面送上来的报告。有山东的、有陕西的、有福建的、有四川的,反正全国各省都多多少少有或详细或简略的报告送过来;而里面的内容。都是和农村相关,或是农技、或是地租、或是产量、或是土地比列,林林总总,说什么的都有,这其中说的最详细的还是山东一个叫陆挽写的农村工作报告,此人是沪上的管理培训班派过去的,人也是山东人,在那边负责移民工作,地方熟、人聪明、学的东西也扎实,所以递上来的报告不但对于农村的土地、经济情况有所分析,便是对宗族、宗教、思想都有调查,让杨锐大开了眼界,其中有一段对话他和百姓的对话很有意思:
  问:天是怎么造出来的?
  答:俺不清楚,但大伙都说它是玉帝造的。
  问:那地和人是哪里来的?
  答:俺不清楚。
  问:人为什么能活着?
  答:因为人吃东西。
  问:但人老了之后,为什么会死?
  答:人的寿(命)是玉帝定的,大伙都活不过玉帝定的期限
  问:雨水有能量吗?
  答:有
  问:谁给雨水以能量?
  答:雨水是玉帝派龙王下的,雨里头有龙王的法力
  问:为什么龙王要下雨?
  答:没水什么都没有,大家也无法活,玉帝让龙王下雨救(苍生)百姓' 注2
  对话朴实无华,但却能让人很明白农民都在想什么、他们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杨锐合上报告,不想一下子看完,不过又想道还是让那个叫陆挽的会员来沪上一次亲自谈谈好了,毕竟报告里很多东西都是死的。想到这杨锐开始写便条——因为大家都是白日工作,而唯独他喜欢晚上,所以有什么要求便只能写下便条交代文书处去办。
  杨锐刚写完便条的时候,王季同就来了。
  “出大事!”王季同第一句就是这个,然后再道:“慈禧死了!”
  “什么?!”杨锐闻言大吃一惊,这个老妖婆不是要到08年才挂掉的吗?“那…那光绪呢?”他想起慈禧和光绪是一起死的,现在慈禧死了,是不是光绪也同他一起归天了。
  “不知道!”王季同摇着头,京城的电报局虽然不对外营业了,但是北京的消息还是能传到天津,天津法政大学有一个大功率的电报站,信息很快就可以传到沪上。“未生说今日八大胡同早些时候来还客人,可到了晚间一个人都没有,已经入住的几个亲贵也跑了,只听见叫他们走的人说慈禧被刺,已经死了。”
  杨锐闻言起先还有些激动,听到这慢慢的坐下,懊悔道:“这应该是她们两个人做的。”
  王季同也猜到是她们两个做的,只不过他和杨锐想的不同,而是说道:“现在还不知道她们是什么情况,未生那边正在打听刺客抓住了没有。”
  “让他不要查了,留意就好了。这不比杀了几个大臣,这可是杀了慈禧。”杨锐摇头道,一会又憋屈的道:“她们……她们怎么能……这样呢!谁让她们干的啊!孙汶吗?”
  慈禧一死,后面的历史全都乱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杨锐根本就是没底,作为穿越者最害怕的就是历史改变,那些科技、知识、思想哪里比不上对已知历史的洞悉啊?他抓着自己的头发,只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给女人毁了——为了大学的个女人,翘课多了惹恼了一个副教授,弄得绩点不够,保研算是没戏。后来一分手刺激之下撤职不干,只想着做生意挣钱,然后就糊里糊涂的穿越过来了;在东北碰上的个女人。管不住下半身,以为是穿越福利,弄得命差点都搭上了;而现在这个,你情我爱。可好好的历史搞得一团糟。这命还怎么革啊?!
  王季同少见杨锐抓狂,还以为他是为情所困,在一旁并不好说话,只待一会杨锐心情平复才道:“竟成,北京那边先救人,我们这边也要应对啊,最少得判断一下以后的形式会怎么样,光绪死没死不知道。若是光绪没死,那局势就要艰难了。”
  “好吧。那通知大家开会吧。”杨锐狂抓过,心也冷静下来了。
  半夜三点的时候,除了华封先生,其他两就人都聚了过来,议题就讨论慈禧身死,不过这里面还参杂着另一个问题,光绪死没死?要是死了,那还好,要是没死,那这满清的统治有可能会更加牢固,当然,光绪不死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袁世凯反不反?若是反了,那天下大乱的时候,复兴会是不是要趁乱先取一块地盘发展,待袁世凯灭清之后再看形势,或虚言投诚,或观风而定。
  “按照我们统计的资料,北洋对袁世凯的忠诚其实并不像满人说的那么高。他们之所以这样说,目的还是要把军权从袁世凯手里夺过来。”王季同第一句话就把报纸上那些所谓北洋是袁世凯的私军驳了一下——他手上控制者情报一线,虽然现在这些东西慢慢的在移交杨锐,但之前的信息还在他那边,而北洋又是复兴会关注的重点,所以里面的情况还是了解的不少。
  “北洋说到底还是一支拿饷当兵的队伍,但是他的饷并不比原来的淮军高,今年年初的时候,据说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