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一个旅游都是凌芸最难理解的,这不像是好东西,先进的技术,高端的质量,中国的产品确实不如日本。为了自己使用方便和便宜,性价比高,可以不管民族仇恨。可世界名胜古迹,风景秀美的地方多去了,为什么非要去日本呢?难道不去日本旅游,世界上就没地方可去了吗?不吃饭,不使用物品不行,可不旅游没事吧?但就是有那么多人还是去日本旅游。在这些人眼里,什么民族仇恨,什么国家利益,他们根本不管。
既然一个有文化,有思想,又什么都明白的现代人都这样,何况这个时代,眼睛能看到日本人给的好处。
还有,后世不去日本,不买日本东西,不会有人责怪你。可这个时代,惹到日本人是要被杀的,所以前后对照,凌芸更加不信任这个时代的人。
黑风寨里面开始紧张起来,首先第一批撤走的就是那些百姓。他们好不容易有一个安全又稳定的环境,虽然生活还是很艰苦,但这里没有土匪,没有恶霸,没有鬼子,没有汉奸。本来以为可以安稳的生活,可雪原军要走了。他们竟然给每个家庭不少的钱,山寨的东西,除了武器弹药其他东西随便,喜欢什么都可以。
对于雪原军打算离开,谁都理解,也都明白。面对着周围成千上万的鬼子伪军,哪个都害怕。既然这样,当然还是早走的好。
有钱又有一部分粮食,没有人去其他城镇村庄,那样是躲不过汉奸鬼子盘查的。大部分都选择了人际罕见的山里居住。好几百人的几十户人家,两天之内都撤离这里,山寨冷清下来。
柴金旺和李豹他们认为,雪原军也肯定马上撤走,毕竟鬼子和伪军还没有进攻,这是好时机。可凌芸宣布只有两天时间准备,但准备完的雪原军确没有了动静。每天还是一样出操,训练,有条不紊的进行。这让知道消息的人都很奇怪,就连柴金旺和胡启忠也很奇怪。
看到袁桐一脸的沉静,也不知道凌芸怎么想的。胡启忠问道:“袁营长,到底什么时间离开,怎么没有动静,是不是不走了?”
袁桐也不清楚,凌芸怎么回事。每天最忙的就是曲大壮他们的侦查小队。三十来个人几乎看不到他们,那是因为全让凌芸派出去,三个方向监视日军的动向。
凌芸也很奇怪,鬼子难道就这样算了?那是想都别想的事。鬼子派出三个团包围黑风寨,既然不进攻,一定是有什么鬼主意。
凌芸算计的没错,确实有鬼主意。这一次关东军司令部接到报告的时候,植田谦吉大将都感到吃惊,东北什么时候出现一支雪原军出来?
让植田谦吉大奖将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强悍。只是占领一个山寨而已,根本无足轻重。这样的事别说是关东军司令部,就是一个守备队司令部,都不会管这样的事。可他们竟然连续袭击两个兵站,还让进剿的皇军一个中队全军覆没。动用一个大队的兵力,两个团的皇协军竟然还是失败。
这不是一般的战斗力,中国东北的抗日部队得到苏联的支持,这一点植田谦吉也知道。他担心这个雪原军是有苏联人参与。苏蒙边境因为苏联支持中国抗战,关系更加紧张,随时都有爆发战斗的可能。关东军正在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后院起火是不行的。
更有一点让他担心的是,东北中国人的抵抗进入低谷和皇军的怀柔政策,还有凶狠杀戮有关。主要还是东北人失去抵抗之心,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雪原军这样一闹腾,有可能唤起中国人抗战的希望。作为副总参谋长的石原莞尔,是日军中的另类,他很不得参谋长东条英机的喜欢,两个人的关系十分紧张。东条英机没有来接任参谋长的时候,石原莞尔认为他一定会成为参谋长,可是出任参谋长的是东条英机中将。他还是参谋次长。东条英机和石原莞尔不对付是战略思想完全不一样。
这让石原莞尔十分愤恨,但是和中国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石原莞尔这样积极发动对华战争,把满蒙看做日本生命线的人,极力反对对苏联和美国开战,认为那是找死。主张先解决中国,稳定关东满洲,以这里为基地,增强军力和国力,和西方的战争是最后的决战,绝对不是这个时候。
可全面侵华的胜利,已经让日本上下头脑发热,认为日本已经无敌天下。狂热让关东军和国内陆军部以及海军部根本听不进去这些。打算和苏联开战的关东军当然不想让他当参谋长。换上了东条英机,是一个思想偏执狂妄的家伙。
石原莞尔完全失势,可他是不会甘于寂寞的。当植田兼吉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军事行动,弄到关东军司令部的时候,各个作战部课都感到司令小题大做。
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根本不值得关东军司令部研究。东条英机更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司令官阁下,一个土匪武装而已,有地方守备部队解决即可。”
植田谦吉是谨慎的人,他也是极力主张对苏联开战的人,对于雪原军,担心是苏联支持的军队,所以还是十分重视的。
石原莞尔以他特有的军事战略头脑,看出问题。这一点上和植田谦吉是一个想法,特别是他更加注重满洲的稳定。
他看到植田谦吉对东条英机的话不置可否,接过话题说道:“卑职认为十分不妥,关东地区暂时看着平稳,那是国民政府无暇兼顾。要是一旦抵抗组织活跃,可能危及到满洲的稳定,前方作战势必受到影响。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这几句话说道植田谦吉的心里,他点点头说道:“石原君,你制定一个计划,抽调部队,解决了雪原军。”
既然司令官已经下达命令,其他人当然不会再说什么。毕竟消灭雪原军是没人反对的,只是没有那么重视而已。看到把这样一个小任务交给石原莞尔来处理,东条英机认为植田谦吉也是打发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立即在第3独立混成旅团抽调出三个大队,配合原来的第21伪军旅,进入黑风寨周围。虽然这是关东司令部做出的决定,但行动速度十分的慢,迟迟没有什么军事行动。
石原莞尔任命自己比较信任的川崎一男大作为讨伐支队司令,指挥三个日军大队和一个皇协军旅,准备解决了黑风寨的雪原军。
川崎一男也不是很重视,一个几百人的游击土匪而已。加上日军上下都很狂妄,当然是不受重视。所以行动迟缓。再说中国东北长白山到完达山,土肥多如牛毛,可他们并不抗日,对皇军威胁很小。各地的驻防部队都很拖拉,很多天才把部队集中完,分别进入临江,蒙江和通化。
讨伐支队长川崎一男认为,皇军根本不用动,只是一个旅的皇协军就够用了。但到达蒙江的川崎一男大佐了解到的情况,让他很是吃惊。一个团加上一个大队都不是对手,这让川崎一男有些谨慎起来。
当接到报告,日军部队进入各个地点的时候,他想出动部队进攻,可参谋长伊藤之久认为,皇协军根本不可靠。他们有可能胜利不了,还会把武器弹药送给人家。
听到伊藤之久的话,川崎一男问道:“伊藤参谋长,你认为该如何进攻?”
伊藤之久有些自信的说道“司令阁下,其实雪原军只有不多的人马,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实际军事实力,贸然进攻也有可能遭致失败。我的意思是用皇协军围困,皇军进攻,这样即使雪原军不敌逃跑也没问题。只要皇协军挡住一点时间,我们就会占领他们的基地。这个凌芸根本没有办法,她只能放弃黑风寨。如果是全面进攻,要是不敌他们可能逃窜,一旦让他们躲进深山,再想困住就难了。”
川崎一男点头,承认伊藤之久说的正确。见司令没有反对自己的提议,接着说道:“属下有一个建议,为了胜得干净利索,我认为应该是三面通时进攻,,这样可以保证雪原军首尾不能兼顾,必然失败。
这一次川崎一男更加认为参谋长说的有理;“哟西。命令三个大队向前推进,第1大队进入星甸子,第2大队进入胡家窝棚,第3大队进入永乐村。指挥皇协军,让皇协军坚守防御阵地,皇军部队向前推进。命令前皇军三天后发动同时进攻,一举占领黑风寨,消灭雪原军。”
第四十二章 战略转移(三)
黑风寨凌芸议事大厅之内,凌芸面前一大堆的废纸,她写了很多东西,废掉,再接着写,就连袁桐都不知道凌芸在写些什么。
本来以为很快就会行动,但告诉士兵准备完之后,雪原军却没有立即行动。只是山寨里的百姓没有了,他们已经分批次的离开这里,去什么地方这些人不知道,也没人关心这些。整个雪原军的上下,都在猜测这一次撤向哪里。
就连柴金旺都认为,一定是撤到云岭山左琳娜那里去,因为雪原军根本没有地方可去。但云岭山离黑风寨根本不远,鬼子是三面包围,这一片山区都在鬼子的包围之下。其实谁都明白,这一次鬼子扫荡,恐怕也不会放过其他山头的人。
五百来人的一支部队,不可能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可是凌芸没有宣布,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天时间,袁桐,柴金旺和李豹不断的加强训练,训练科目也不断变化。
袁桐也不知道凌芸和李豹怎么谈的,但李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开始积极参与部队训练,做的也比以前好多了。
袁桐是开朗的性格,也有些大咧咧的,既然李豹不像以前那样,她也就忘记以前的不痛快。当李豹真的参与这些训练的时候,袁桐发现,能力不是吹出来的,柴金旺还真不如李豹。作为副营长,和柴金旺一起带领两个连,不断加强训练。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效果却是明显的。整个山寨里,只有侦察小队和警卫班的人没有了。
“报告”骑马返回山寨的曲大壮,进入凌芸的办公地点举手敬礼。
凌芸笑笑:“什么情况?”
曲大壮说道:“小姐算计的真准,鬼子已经离开驻地,和前面的伪军汇合到一起,看来他们进攻在即,随时都会发动进攻。”
凌芸点点头:“你的人怎么样了?”
曲大壮说道:“没问题,已经全部就位,我今天报告完也赶往临江。”
凌芸站起来:“那好,按计划行事,注意安全。”
“是”曲大壮立正说道,然后转伸出去。
凌芸对楚玉说道:“通知袁桐,李豹和柴金旺前来。”
林二毛的警卫班被派出去。老百姓走以后,凌芸身边就剩下楚玉和李二丫两个人了。有文化的就是楚玉,她不但管着后勤,同时也成为凌芸的秘书一样。
两人是被鬼子糟蹋以后被解救的,不但怀着对鬼子的刻骨仇恨,也对凌芸和袁桐充满感激。这么多天过去以后,感激变成尊敬,又变成崇拜。
听到凌云的话,楚玉出去通知几个人。凌芸让李二丫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本来山寨也不大,三个人接到通知立即赶到议事大厅。
因为袁桐和柴金旺以及李豹都知道要撤离黑风寨,但凌芸在等什么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不趁着鬼子包围圈没有合成,在鬼子没有进攻的时候离开,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接到通知立即赶过来。
看到三人到达,凌芸没有多说,只是简单的说道:“部队结束训练,全部整装,今天夜间行动。”
袁桐知道凌芸的目标是哪里,所以问道:“安排好了?”
凌芸点点头说道:“李豹,金旺,我们的目标是临江县城。今夜行动,部队尽可能不惊动鬼子伪军,在星甸子到下洼村侧面的树林中通过,直接进攻临江县城。”
凌芸的话把李豹和柴金旺吓一跳,他们打死也想不到是进攻临江县城。那可是县城,先别说鬼子是多少部队,就是攻占县城,也得遭到鬼子疯狂的反攻。再说那可是一个守备队,一个宪兵队。还有伪军和警察。想进攻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到两人吃惊的样,袁桐说道:“害怕了?”
“笑话”柴金旺是不会承认的,特别是在两个女孩面前,柴金旺立即表示不承认。李豹是有头脑的,凌芸单独找到他,和他谈了很多,不只是职位问题,也包括理想、现实、民族、国家和人性,甚至包括男女感情问题。
李豹不知道凌芸到底多大年龄,但他怎么看凌芸也没有二十四岁,看面相也就十八九岁的样。那是现代女孩注意保养,也生活好一些,显得年轻很多。再说凌芸老家是南方人,虽然成长在北方,但她的体形带有南方人的特点,所以显得很小。
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子,怎么会懂这么多道理。很多话让他心服口服,不能不承认凌芸说道他心里。让他佩服的同时,也敢到吃惊,心底还有一丝畏惧。那是因为凌芸竟然能算到他心里怎么想的,这就有些可怕了。
其实李豹不知道,凌云又不是大仙,她是不会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对于现代人来说,特别是有头脑和有文化的人,对于人的行为和思想是可以看出来的,也就是可以推算出来。
知道李豹的心思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可在李豹看来这就不一般了。所以一番长谈,不但让李豹认清形势,也头脑开阔起来。
今天听到袁桐的问话,柴金旺的回答,他也不会承认害怕的。但他并不那么冲动,特别是心理对鬼子的畏惧,让他想的也多。摇头说道:“怕到是谈不上怕,即使我们攻占临江县城,鬼子能放过我们吗?以我们的兵力是无法守住临江的。一旦被包围在临江,有被消灭的可能。”、
就连袁桐也得承认,难怪凌芸一直比较重视李豹,他确实很有头脑,也能看远一步。其实对李豹这样的想法,袁桐也有,虽然她不知道凌芸到底怎么想的,但她信任凌芸。李豹这样一说,柴金旺和袁桐都一起看向凌芸。
凌芸不说,并不是她连这几个人也不信任,而是她也不能确定很多事,都是在行动中不断调整。毕竟在军事作战中,凌芸她们都是外行。也不过是仗着有高于这个时代的理念和对历史脉络的了解。特别是对抗日战争进程的了解,才会显得有些优势。单从军事素养上,凌芸她们都无法和日军相比。
但既然已经说出来是对临江进攻,当然要让她们明白。笑笑说道:“你们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也是必然出现的情况。我这样决定有三个原因。第一,鬼子一定也想到我们会放弃山寨,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们敢进攻临江县城,临江一定疏于防范。鬼子有一个守备大队八百人。一个宪兵中队一百六十人,还有伪警察以及特务机关,总兵力大概一千多人。我们是五百人,二比一兵力,但是我们有准备,鬼子毫无防备。我们也不会和他们正面强攻,胜算是很大的。第二,我们能算到这点,鬼子同样能算到。所以他们为了一次性消灭我们,可能暂时让我们占领临江,然后反包围消灭我们。这也就是我们占领临江的机会。第三,临江是边防重地,背靠鸭绿江,明朝开始就是边防之城,城虽然不大,但很坚固。一旦攻占,即使我们想守住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凌芸的话,都点头表示正确。其实对于攻占临江,都不是太担心,而是担心占领之后怎么办。只不过临江不是久居之地,最后还得离开。
凌芸也知道他们担心在什么地方,带着笑容说道:“其知道你们还是对未来担心。同样三个问题,第一点,临江是县城,他是周围方圆几百里之内最大的地方,也是鬼子重兵防御的地方。那里有充足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可以快速补充我们,不至于让部队失去战斗力。第二点,可以创造影响,让东北的民众看到胜利的希望,看到日本人并不那么强大,可以唤起民众的抗战之心。第三点,临江人口众多,可以补充兵员,有利于我们发展壮大。”
凌芸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想一下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还是很难办到的,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建立起强大的信心,所以要求打好每一仗。既然三个人都不再反对,凌芸开始分配作战任务。
当李豹和柴金旺了解到全部计划的时候,佩服的不行。就连袁桐也无奈的说道:“芸芸,要是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是哪个军事参谋学院毕业的呢。好,就这样办。”
三个人离开。他们哪知道,为了这一次危局,凌芸几乎昼夜思考,把能想到的漏洞全都想到了。这些本来是一个参谋部众多参谋一起完成的事情,可几天时间,凌芸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作战计划。
接到命令的雪原军全体,立即开始准备,两门步兵炮不能丢下,因为那是攻城必须有的武器。可离开牵引,离开公路,大炮没有办法穿越山林。无可奈何的炮兵排长钱顺利把大炮拆开,变成零件,分别有士兵背着扛着抬着。傍晚时分,黑风寨里面没有人了。全部人员悄悄离开山寨,向星甸子和下洼村中间的树林前进。
前面的先头部队是第一连第二排韩英的部队,全排四十人,身上的枪都没有子弹上膛,而是端着刺刀,分散开在树林中前行。这是早春三月,山外面已经开始暖和,可山里面还有很多地方的积雪没有融化,夜晚也十分寒冷。但是每个人尽力不发出声音。
后面几百米的距离就是全军大部队。这一次用第二排担任先头部队,让韩英十分兴奋,这证明营长对他的信任。
袁桐郑重其事的告诉他,先头部队能不能顺利解决警戒的伪军,掩护部队悄然冲出鬼子的包围圈,关键就看他们的。
根据侦察队的了解,这里是一条山间小路,也就是赶山的人和打猎的人行走,很荒凉很偏僻。这一次鬼子确实下了大本钱,严令坚守这面封锁的第42团,不能放过任何地点,这一条小路也被一个排的伪军防守住。这一面进攻的是日军第1大队,大队长松清通一少佐给42团长赫生坤命令,放跑一个唯他是问。
赫生坤哪敢怠慢,他们这些伪军也就在中国人面前威风一些,见到日本人那就是三孙子。别看他是团长,在日本人面前啥也不是。
所以赫生坤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通过人的地方,。就有兵力把守。他给这些伪军命令,不是消灭雪原军,而是防备他们逃跑。只要发现他们,能发出报警,并且及时通知就算是立功。能不能打过雪原军,是皇军的事。所以驻守这里的排长耿成根本就不是修筑什么防御工事,而是把他的排变成巡逻队,白天晚上在他们负责的这一段巡逻。告诉伪军们,只要发现人,立即查清楚,有情况立即开枪。通知左右防守的伪军。
天渐渐黑了,换岗的伪军也是无精打采。虽然雪原军名声这段时间很响,可是伪军并不担心,毕竟他们没有直接见到。
看着远处来回走动的伪军巡逻队,隐藏在草丛中的韩英摆摆手,三个班长立即靠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