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样也好,反正云岭山也不亏什么,周乾可不同于云岭山,他可是什么都干,杀人放火,抢劫,投靠日本人,比云岭可是富裕多了,战利品确实不少,这次等于发财了。
他对凌芸有疑虑,左丽娜也有些害怕凌芸,现在凌芸提出来留下经营黑风寨,也不错。想保持一个好关系,所以大方的说留下一半的东西。既然话已挑明,凌芸索性也就公开说。话挑到明处,反而好办很多。当中午的时候,左丽娜和张绍钰带着自己的人马和战利品大车,返回了云岭山。
看着完全安静下来的黑风寨,袁桐奇怪的问道:“芸芸,你怎么知道他们两个会同意?”
凌芸一笑说道:“很简单,从开始到最后,张绍钰一直称呼我们小姐。”
第二十四章 军事建设
“就凭这一句话?”袁桐不相信的问道。
凌芸说道:“言为心声,人的语言完全可以带出心中想的什么,特别是不经意的话,更能体现出来。张绍钰这人头脑过人,也疑心很重。就你我这样,这个年纪,单身两个人,说什么他也不会相信。要说是投亲不遇,路遭匪徒还差不多。说上东北抗日,你认为会有人相信吗?如果三七年前还可以,现在可是关内关外全在打。你我不在关内抗战,跑这来抗日,谁会相信?”
凌芸无奈的说道:“既然他们怀疑,那还不如就挑明,我们离开,他们反而放心。再说,我们也不能看着他们失败,必要时总要帮忙的,要是插言过多他们也会担心。说到底他们都不是什么正规军队,我们有可能抢他们的力量,夺取权力,谁能不防备?”
袁桐点头:“确实,你表现的那么可怕,算无遗策,不担心你才怪呢。”
“还说我,你还不是一样,先把人打了出风头,又和那些人一起相处的那么好,张绍钰和左丽娜不担心才怪呢。”凌芸说道。
“那有什么办法?”袁桐说道:“我也着急嘛,我们什么也没有,只是寄人篱下。他们根本就不针对鬼子行动,只是抢东西,发展势力,这算什么抗日?我问了一下,左丽娜他们根本没和鬼子有过什么战斗,这也算是抗日?”
凌芸说道:“算了,说那些干嘛?事已至此,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处理,没时间研究这些。再说,黑风寨被袭击,也要想到鬼子报复,我们也一样要先强大自己,然后再说打鬼子的事。黑风寨根本没有一点军事基础,这些人我们不了解,也未必忠心。他们可没什么抗战之心,都是土匪出身。一个思想政治就不是短时间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一个是建立威信,稳定内部。一个是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还有要加强防御,对山寨进行改造。”
“好,你说怎么办吧。”袁桐还是那句话。
凌芸说道:“给那些分出来的人一些路费,让他们回家,其他的人进行整编。派人进临江买布料,找人做衣服,建立起军队模式,让人归心。”
“那好,我来办。”袁桐痛快的说道:“这可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你打算怎么建立,按国军的标准吗?”
凌芸摇摇头说:“我一开始确实这样打算的。但现在看来,根本没必要。因为这里和关内国民政府根本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我们打出自己的名号,以后有了影响,就会好发展了。暂时不适合打出抗日的旗号,那样会引来鬼子的重点围剿,所以我们想一个自己的名称,以后再说。”
袁桐点头说道:“我也这么想的,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暂时还是低调一点为好。东北号称雪原,我们就叫雪原军如何?”
“也行,只是有一个名称,可以号召人。”凌芸点头说道。
袁桐说道:“这是品牌意识,当然要有响亮的名号,先这样,以后再想个好的。”
两个人暂时计划好了,把柴金旺叫进来。他们小队被左丽娜留下协助凌芸她们,否则,两个人一个可靠的人也没有。和袁桐打了一仗,柴金旺成了袁桐的死党,他的小队也和袁桐关系最好,这样他被留下来。
一个小队二十多人,袁桐和凌芸都不是军人,两个人也就按着自己知道的开始整编。除去那些被遣散的土匪,有一些跟左丽娜他们去了云岭山,留下的人是二百一十多人。
有先见之明的凌芸和袁桐想打造的是军队,并非是土匪,所以把这二百人编成一个连。袁桐任连长,柴金旺当副连长,在这些人里面,选出来四个人当排长,这样共计组成了一个二百一十人的连。四个排三三编制,连部直属两个班,一个警卫班,一个侦察班,还算不错,枪支弹药还算齐全,虽然也就是一些步枪,连机枪都没有,更别说炮了,但总算是成型了。
从一开始,凌芸采取的就是正规化。这回她们两个是老大,自己说了算。可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学人家的,把现成的东西搬过来。连长是上尉,排长是少尉,班长是上士,其他的是下士、中士和列兵,把部队的等级完全分出来。
这些土匪也没有这样弄过,他们原来都是大哥,兄弟的叫,也就是周乾弄些小头目出来。凌芸她们一弄,觉得很新鲜,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因为这些名称可是军队的名称,当官的都很有自豪感。
袁桐领着这些人训练,跑步,拼刺刀,射击和一些两个人想到的战术训练方法。把在李豹奇峰寨的一套又搬过来,只是明白过来的袁桐没有那么狠,而是一点点的开始加强。虽然训练很艰苦,但是来自现代的两个女孩是有现代思想的,规定了军饷和津贴,伙食也尽力的改善,比以前吃的好多了,让这些人都安下心来。
最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每天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晚上却是文化学习。虽然也就是学写字和算术,但也很新鲜的。
袁桐的事比较简单,可凌芸的事就太多了,她制定军规军纪,让人去弄军装,采购东西,在不训练的空闲时间,这些人上山采伐木材,开始按着云岭山的样子建设山寨。但这是冬天,还真不好弄,就把木材先弄回来摆着,等到春天再说。
袁桐努力提高这些人的战斗力,凌芸就在完善基础问题。时间过得真快,两个人心无旁骛的一心经营这些,一个月的时间,黑风寨彻底大变样。
一个精干的连队出现了,军装是统一的。想来想去,凌芸和袁桐还是觉得后世的军装好看,也就按着那样的样式,请黑风寨距离最近的平和村的村民妇女帮着做。这可是纯手工的衣服,还真的不错,但遗憾的是,两个人怎么也弄不到鸭绒,羽绒服的计划只好以后再说了。但是平和村的人却知道有人要鸭毛,都打算开春养鸭子。
没有钢盔,没有重武器,但是雪原军的雏形终于体现出来。穿上新军装,站着齐齐的队伍,精神面貌就是不一样。大部分时间,文化课都是在讲中国历史,近代史,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世界列强的欺负。这些看着作用不大,但一点一滴的唤起他们心中的民族情感。可袁桐和凌芸的思想也不一样,她在给手下灌输仇日心理,弄得凌芸说袁桐像是在传销,在给这些人洗脑。
一九三八年的春节,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迎来,两个后世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这可是她们来到这个时代第一个春节,黑风寨上下喜气洋洋的,张灯结彩,袁桐领着这些人开始排练节目,举行雪原军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对这样新奇的事,山寨上下都是一片热情,什么大口落子,二人转,这时候叫蹦蹦戏。
当知道这些名称的时候,袁桐一愣一愣的,她哪知道,后来才弄明白,大口落子就是后世的评戏,蹦蹦戏就是二人转。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全连上下比干什么都积极。
做这些,凌芸和袁桐都明白,看着没用,本来山寨钱就不多,二百多人只是吃花,却没有进账。连两个人从奇峰寨带来的钱都快花没了。但这一切必须搞,这是提高雪原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
确实,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山寨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两个只有二十来岁的女孩子。论功夫,他们不是袁桐的对手,论头脑,凌芸几乎能吓到他们。军规军纪也一点点变严厉起来。
几次惩罚之后,他们知道,两个女孩也不一般,很严厉的。但只要做到了要求,那就是什么问题也没有。这时候别说谁自己想离开,就是赶他们走也不会走的。人是讲感情的,柴金旺再也不提回云岭山的事,还向袁桐表示,他就是雪原军的一份子。
凌芸没有再怎么联系左丽娜他们。一来,她太忙了,二来,两方面各有各的事。鬼子没什么动静,可能对这样山头之间的互相吞并也习惯了。
大野三郎恨不得中国人全起来自相残杀才好呢,对周乾这样的人,他根本不在乎,所以也就没什么动静。另一方面,凌芸了解到,鬼子一般很少冬季行动,冰天雪地,大雪封山,无法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小数量的部队还很危险。所以,大规模的讨伐都是春夏秋季,此时是一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鬼子也不会有什么行动的。
这样,给了凌芸她们时间,一步步的完成雪原军的建设。从除夕开始到初三,黑风寨欢庆了第一个春节。过去了好多天了,所有的战士还是津津乐道。
他们没想到,连长还能歌善舞,那歌唱的,让他们激动、痴迷和心醉,也有些热血沸腾。一个除夕晚会,袁桐包圆了全场,几乎成为她自己的专长演出。卡拉OK那点功夫全用在这了,弄得嗓子疼了好几天。
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凌芸笑着说:“活该,谁让你高兴的使劲唱,这回当了一把明星,过瘾了吧?”
虽然嗓子疼,但袁桐还是得意的说:“那是,哪像你,弄那么些缠绵的歌出来。我这是军人歌曲,你看那些人激动的,累死也值得。”
凌芸说道:“年也过完了,激动也过去了,加紧训练,我们也得有行动了。”
“啊?”袁桐一愣:“太快了吧,现在天太冷,不利于军事行动,我看还是过几天吧,天气开始转暖了。”
凌芸说道:“我说袁大小姐,你乐不思蜀啦?我们在坐吃山空。什么钱都没有了,难道我们也出去打家劫舍,当土匪吗?这一次行动,主要是弄钱,弄粮食,来一场补给之战,同时也看一下你的训练成果。”
“行,没问题,让你见识一下,雪原军的厉害。我相信,一个中队小鬼子不在话下。”袁桐自信的说道。
凌芸说道:“还是不能硬来,上兵伐谋,次而伐兵,和鬼子斗,不用来硬拼。我让胡启忠他们侦察了一下,这次和奇峰寨一样,我们还是袭击鬼子兵站。这次弄大点,袭击江源,那是二道江到蒙江县的中心点,你看。”
这是一份简易地图,凌芸她们还没有详细专用的军事地图,这是弄来的普通地图,也不标准,但地点方位还是有的。
她说道:“江源是一个镇,鬼子在那里有一个中队,一个连的伪军,那是通往沈阳的公路,鬼子讨伐抗联的时候在那建立的补给兵站。物资有不少,弄一次就够很长时间。主要是那里有个小型军火库,我们一挺机枪也没有,打仗是很吃亏的。再说这些人没受过这方面训练也不行,我们弹药也不足。”
袁桐说道:“确实,根本没有过机枪和迫击炮训练,有了也不会用。真要和大队鬼子碰上,还真危险,他们枪法都不错,但也没有子弹提高训练。”
“就是,召集柴金旺和四个排长,我们开会研究一下,这几天采取行动,拿下江源,获得那里的物资。”
“好,我安排,但我担心这一次行动,可能引来鬼子的进攻。”袁桐担心的说道。
凌芸说道:“到处都是鬼子,我们进攻更危险,可能被四面包围,所以我就是要让鬼子进攻,这是深山区,你的训练不能是白训练吧?他们战车、飞机都用不上。步兵进攻,除非他来一个联队,否则,有来无回。”
“对,这是挖坑,等着猎物送上门。鬼子不可能空手来,他们要是多进攻几次,倒是省的我们找他去了。如果他不进攻,我们那些准备不是白做了吗?”
“怎么可能,鬼子狂的很,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把中国军队放到眼里。所以一但知道不可能不进攻,咱俩还不知道吗?就是二十一世界了,鬼子不是照样瞧不起我们吗?后世他们怎么说的,你也不是不知道。”
袁桐当然知道,鬼子二战失败,但他们承认败在美国手里,从来不承认是失败在中国手里。安培晋三不是还叫嚣,如果中日开战,日本必将胜利吗?一提这个她就来气:“算了,别说这些,一说心里就堵得慌。这回姑奶奶来到了三七年,让鬼子知道,什么是中国军队。我得说一下,你的手段太温和了,对鬼子不能手软。美国人把原子弹扔到广岛长崎,我要是有,一定扔到东京去。别学那套什么统一战线,鬼子就是欠修理,打疼他就知道 。”
凌芸摇摇头:“你太激进了,这些思想也是你灌输给部队的吧?现阶段还不行,特别是对伪军,不能太激进。我们要发展,要扩大,这是东北。”
袁桐知道说不过凌芸,也不争论了,说道:“那好,我通知他们,明天开会。”
第二十五章 怒火江源(一)
黑风寨里原来的这些土匪,如今雪原军的士兵,他们没发现黑风寨有什么其他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这里变得干净了,规矩虽然比以前多,让他们很不适应。但是,两个多月时间,所有人渐渐的习惯了这样生活。
柴金旺的感叹就是,都是女人,年纪都不大,但凌芸和袁桐与左丽娜有很大区别。左丽娜也很干净,但她干净的是自己。卧室和休息的地方很有女人味,但凌芸她们却是干净的整体。黑风寨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大变样,虽然寨墙还是木头杖子,但内部住房和操场,加上训练场所,整齐又整洁,东西也有固定的地点存放,有专门的人员管理,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现在是统一的服装,这种衣服很好看,穿上也利索,只是冬天有棉衣棉裤,显得很臃肿,要不大家相信一定很威风。这是凌芸要求的,两个月时间,一伙打家劫舍,什么也不懂的土匪,硬是给改造得初具军人的样子。
为此,凌芸和袁桐付出的心血是无数的,以凌芸的体格也是大小事务,不管什么都要操心。袁桐就不用说了,她还要和这些人一起训练,因为她也没当过兵,训练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训练自己。对于很了解抗日战争特点的袁桐深深的明白,和日本人战斗,拼刺刀的机会大大增加。
三八步枪射速慢,冲锋的时候最可能出现的就是短兵相接的拼刺战斗。那么多影视剧、论坛文章,对抗日战争诠释的太多了。中国人在这场屈辱的战争中,留下深深的仇恨,所以很多人都注意这些问题。哪怕一个再不喜欢军事问题,再对战争没有概念的人,也能对八年抗战说个一二三出来。
对部队的训练带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日军的作战特点,强调躲避炮击防空作战和拼刺训练。袁桐最喜欢的军队,就是后世那些号称兵王的特种兵,几乎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个个战斗力强的离谱。
她要求这些手下单兵作战能力一定要过硬,对于本身就以枪法过硬著称的东北胡子来说,在射击上本身就很强,又进行了跑动射击,快速反应和移动打靶训练。但局限于弹药,实弹射击的机会并不多。可是东北占山为王的土匪,都是很注意射击准确性的,只是没有受过系统训练而已。
凌芸和袁桐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脑子思考,不是思考别的问题,而是努力回想两个人能想起来的一切和军事作战有关的地方。两个人分工,凌芸在想战略方面的事,袁桐在想战术方面的事。谁也不是军人,都是摸索着前进,雪原军第一连成为两个人的试验品。
就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用这段时间打造出一支看着精干强悍的部队出来。说是看着,那是因为并没有经过实际检验,两个人心里也没有底。此时,第一连正副连长,四个排长,两个直属班长加上凌芸共计九个人,就坐在整洁的作战大厅里。这个大厅里已有了一丝军事指挥机关的模式,唯一缺的是电台,这也是凌芸最想弄到的东西。
信息和通讯的重要性,后世来人哪个不知道?现代战争打的是科技,是后勤。可是对于只有一个连来说,这些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毕竟不能分开作战。墙上是一个手工绘制的地图,虽然不标准,但也只是比例不对,地点位置还是不错了,上面也标示出鬼子军队驻扎地和兵力。
看着上面表示鬼子的黑色标识,凌芸只能叹息。黑压压一片,表示抗日部队的红色只有那几个红点。白色表示占山为王的土匪倒是有不少,就是这些也不准确。
两个多月时间,作为侦察班长的胡启忠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他们一个班十二个人天天出去,有时好几天都不回来。对黑风寨周围进行侦察,特别是临江、二道江、蒙江、抚松这些地方,连侦察再打听,基本上把周围的情况弄清楚。
当胡启忠汇报的时候,凌芸有些奇怪,东北的鬼子好像没有那么多。但她们得不到更多的情报,有很多只能是推算。尽管不多,但是在周围这些县城之内,鬼子总兵力也有万人左右,是一个旅团的兵力。伪军倒是很多,但也没有凌芸和袁桐想的那么多,这是为什么?
杜启忠一再保证他了解的情况是准确的。用了很多天,凌芸才基本弄明白,东三省太大了,鬼子虽然有几十万部队,但四下一分也就没有多少了。特别是日本人并不信任溥仪,所以伪满洲国的军队总计才十个师的兵力,也就是说才十多万人,要分守四个省,还有内蒙古方向,他又有多少兵力驻守地方。
就像凌芸他们所在的这个黑风寨,方圆几千里的长白山,周围只有县城才驻守鬼子,大部分地方都是伪军和满洲国的伪警察,根本没有多少真正的日军部队。
一个蒙江县全境之内都算上,连一个大队都不到,临江地方小,又是边境,才一个守备大队,抚松方向根本就是有一个中队。大批的城镇和农村根本没有鬼子。
当弄明白这些的时候,凌芸和袁桐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东北现在虽然地广人稀,人口很少,但鬼子也太少了,怎么会不是人家对手,好几十万人被逐步消灭了呢?
一连很多天之后,凌芸对袁桐说道:“我明白他们失败在什么地方。既不是鬼子战斗力强,也不是抗日部队怕死叛徒多。”
袁桐不解的问道:“那为什么?”凌芸说道:“这些天,我详细的研究一下,发现他们都是太着急了,有些急于求成,所以才失败的。”
“为什么这么说?”袁桐还是没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