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木真的战友们不耐烦地说:“还要什么正当理由?札木合到处挑拨离间,这种人就该死。”铁木真摇头。有人说:“可汗您想杀他,最好的理由就是当初十三翼之战,他把您逼进峡谷,您险些死掉。这就是仇,你现在杀掉他复仇,名正言顺。”
铁木真叹息地点头说:“那就按他的要求处死他吧!”
札木合微闭双眼,等待死神来。死神来了,帐篷外一阵骚动,帐篷被猛地掀起来,一阵腥气冲进札木合的鼻孔,他不由得浑身一颤。先进来的人矮胖而结实,他主动介绍自己,说自己是铁木真的侄子阿勒赤歹,奉伟大的成吉思汗之命来送札木合去见长生天。
札木合站起来,整理衣襟,要出帐篷。阿勒赤歹拦住他,笑了笑说:“不必了,就在这里。”
帐篷又被掀开,札木合看到四个大汉携带着血雨闯了进来。他平静地说:“不可见血。因为咱蒙古人的灵魂在血液里,我要带着灵魂去见长生天。”
阿勒赤歹把腰刀解下,也示意那四个大汉解下腰刀,向札木合点头说:“趴下吧。”
札木合趴到地上,四个大汉分别按住他的四肢,阿勒赤歹一声令下,四个大汉用尽浑身力气,“咔嚓”一声,札木合的四肢断裂,札木合闷哼一声,眼里充血,青筋暴起。阿勒赤歹蹲到他面前,问:“痛吗?”
札木合挤出笑容:“痛。你们不必怜悯我,如果你们败在我手上,我也会这样对你们。”
阿勒赤歹点了点头,把他翻过来,从背后搂住他,双手扼住他的脖子,猛一用力,“咔嚓”一声,札木合脖子一歪,离开了人类世界。
铁木真下令:“给好安答札木合最隆重的葬礼。”
随着葬礼的结束,草原世界再也没有强大的敌人了。铁木真迎来了长生天为他铺就的黄金大道,他将走上这条大道,继续他的征战。
札木合的死为人间贡献了一个奇异的传说。在他死去一年后,草原上生长了一种草,这种草年轻时青青如翠,味道鲜美,草原人称为“帖哈忽仑”(鸡腿菜)。可千万别等它长大,长大的它浑身是刺,枯老时随风滚动,到处飘游,绊脚,扎手,可谓是植物界中的恶霸。蒙古人于是给它起名为“札木合”,人们说,这种草是札木合的化身。
对于铁木真而言,札木合的确很像这种草,开始时,他青青如翠,是铁木真最好的朋友,后来,他浑身是刺,到处滚动,挑拨离间,几次三番让铁木真前途难卜、命运多舛。
铁木真和札木合的恩怨没有对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草原这个舞台上,野蛮政治习以为常的表现而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名副其实成吉思汗
1205年的冬天格外温暖,所以当1206年春天到来时,居然没有人发觉。鄂嫩河源头的铁木真在草长莺飞的天空下踌躇满志。这个春天因为即将发生的一件事而变得意义重大,这件事就是铁木真再次称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国。
光阴流逝到1206年春,铁木真已成了辽阔土地上无可争辩的主人。他所向无敌的骑兵控制了从南部戈壁到北极冻土地带、从东部中国的东北森林地带到西部阿尔泰山山脉的所有一切。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森林中跑的,只要他想要,这些生物的尸体就会摆在他面前。
然而这一切并非是他想要的,或者说,他并不仅仅想用骑兵统治这一切,他要给自己的统治以合法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召开忽里台大会。
他说干就干,下令给各个部落的领导人,让他们在1206年春天到肯特山的鄂嫩河源头参加忽里台大会,会议的主题是:选举他为蒙古高原的大汗。
没有人敢不来,所以鄂嫩河源头在那年春天成了草原世界有史以来聚集人数最多的地方。数列营帐以铁木真的营帐为圆心环绕出去,半径达到十几公里。为了供应大会的饮食,附近放牧的牲畜多达几万头。这场大会持续数天,除了其中一天有隆重而又庄严的大典礼外,其他的时间里都有运动比赛及吹拉弹唱等娱乐项目。白天由萨满巫师和他的助手们表演宗教歌曲,而傍晚则由乐师来演奏民族乐曲。在白天,凡是年轻的男人都要举行摔跤、赛马及射箭比赛,这些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那达慕”(运动会)。
隆重而庄严的称汗大典礼举行得有板有眼,铁木真站在一块黑毡毯上,萨满巫师阔阔出站在高处训诫他:“现在授予你的所有权威都是来自于上天,如果你能充分公正地管理民众,长生天将保佑你的蓝图得以成功;如果你滥用权力,就将一败涂地。”铁木真表示同意,阔阔出又说,“长生天让我授予你‘成吉思’称号,你称汗是长生天的旨意,你不得拒绝,他人不得挑战,从此以后,你将代表长生天在人间统治万民。”
众人开始欢呼,铁木真的部下将他高举到过头的毡毯之上,并将他送上大汗的宝座。然后,他们在铁木真面前九次下跪叩头,同时发誓信守他们对大汗许下的承诺。
最后,阔阔出和他的助手敲着鼓,颂扬长生天,并将马奶洒入空中和地上。群集的民众排着整齐的队列站着,手心向上,朝“长生天”做祈祷。他们以古老的蒙古习语“呼累、呼累、呼累”来结束祈祷,并把祈祷送向天空。
典礼仪式结束,成吉思汗正式降临人间。铁木真首次称汗只是蒙古部乞颜氏的统帅,而这次称汗则是成为蒙古部乃至蒙古草原的大汗。或者直白而言,上次称汗是诸侯,这次称汗则是天子。
现在,我们正式称铁木真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随后颁布他的旨意说:“我建立的这个国家将称为‘大蒙古国’。所有的贵族都没有世袭的权力,所有的官职都属于国家,而不属于个人或家族。”
称汗典礼结束后,铁木真宣布他的国家意识形态是“长生天”,他不仅自己对长生天深信不疑,而且要所有的草原人都对长生天深信不疑。他的国家组织简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宫廷,由四大斡耳朵(斡耳朵是后妃居住的群帐)组成,第一斡耳朵的一把手是孛儿帖,第二斡耳朵的一把手是忽阑,第三斡耳朵的一把手是也遂,第四斡耳朵的一把手是也速干。
第二部分则是政府,由五个部门组成。
第一部门是顾问团,蒙立克是老大,这个部门相当于古代政府中的宰相。
第二部门是监察部,相当于古代政府中的言官。成吉思汗对这个部门的官员说:“从今之后,你们要把看见的和听见的,都毫不隐藏地告诉我,要把觉悟到的和想到的告诉我,你们就是我的眼睛、我的耳朵。”
第三部门是司法部,部长是胡土虎,此人就是当初成吉思汗在塔塔儿战败后看到的那个精巧摇篮里的小孩,他被诃额仑收为义子,成为成吉思汗的义弟。成吉思汗对他说:“如今百姓初定,你替我做耳目。你的言语,任何人不许违背。如有盗贼诈伪等事,你自行斟酌惩戒,该杀的杀,该罚的罚,你判决的每一件案子都要记录在册。”由此可知,胡土虎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对百姓生杀予夺。他自己立法,自己执法。他所断过的事,就类似今日最高法院的判例。
第四部门是秘书处,秘书长叫塔塔统阿。塔塔统阿颇具传奇色彩,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的一年前,他还是南乃蛮太阳汗的得力助手。由于他聪慧,善言论,又懂畏兀儿文字,所以受到太阳汗的重用。象征着太阳汗权力的大印就是由他负责保管的。太阳汗死后,塔塔统阿怀揣大印向北方奔逃,不幸被蒙古人活捉送到成吉思汗面前。成吉思汗问他:“乃蛮人的疆土和人民都已归我所有,你居然还抱着个徒有虚名的破印逃走,你是什么意思?”
塔塔统阿正色道:“这是我的职责,我准备访寻故主屈出律交还给他,没有其他的意思。”
成吉思汗立即给他的战友们上课说:“瞧瞧,这就叫忠诚。”然后对塔塔统阿说,“你跟我吧,我会让你才尽其用。”
塔塔统阿思考了一会儿,点头说:“可以。”
成吉思汗把玩着那枚印,疑惑地问:“这玩意有什么用?”
塔塔统阿心里叹道:“哎,真是土鳖啊,蒙古人的文化水准果然低,连印都不知道。”于是,他有点骄傲地回答:“出纳粮钱,任命人员,事事都得用印,作为信验。”
成吉思汗恍然道:“这东西好啊,我的蒙古政府也有此必要。”
不多时候,成吉思汗让人刻了他自己的印信,交给塔塔统阿,由他来管理。直到此时,蒙古才开始使用印章。
塔塔统阿的秘书长公务之内还有一项就是制造蒙古文字。塔塔统阿是个语言天才,他不仅懂畏兀儿语,还懂汉语。他本来想以汉语为基础创建蒙古文字,可成吉思汗看了汉语方方正正的样子,说:“这东西很难写,还是以畏兀儿字为基础吧!”
自此,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字,但真正对文字感兴趣的人没有几个,包括成吉思汗的儿孙们,都对文字敬而远之。
成吉思汗政府的第五个部门就是怯薛(禁卫军),它是成吉思汗蒙古国最重要的一个政府部门。
成吉思汗在从前确定的军队十进制基础上重新编排他的军队,共为九十五个千户、五个万户,又从这些千户和万户中挑选出一万人作为他的禁卫军,也就是怯薛。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怯薛军,他们必须是千户长、万户长的儿子和他们的忠诚伙伴。怯薛军必须要永远守卫在成吉思汗身边,日夜不离。怯薛军有四大怯薛长,他们就是名震遐迩的成吉思汗四杰: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
怯薛军不仅仅是成吉思汗的禁卫军,还是成吉思汗的“内廷”。他们随时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进入顾问团、秘书处、监察部和司法部,并且成为这个部门的一把手。成吉思汗曾说:“怯薛犯了罪,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才可审讯,否则就是犯罪。”
这就是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奇异的政府部门——军队。那么,大蒙古的军队有多少呢?由于千户和万户的士兵数量并非名副其实,所以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国的全部兵力在十三万人左右,整个成吉思汗时代,这个数字没有过太大变更。
成吉思汗同时还创建了让人吃惊的快递乘驿系统,为的是情报的快速传达,使指定的接受者可及时接获命令。在整个蒙古高原上,成吉思汗大约每三十公里就设置一个驿站,每个驿站有专人管理,设有优秀的快马,一旦有事,这些驿站就发挥出巨大的效力,驿马以四蹄离地的速度狂奔,把最新的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目的地。
几年后,伟大的帝王师耶律楚材评价大蒙古国军队时这样说:“我朝铁蹄所至,天上天上去,海里海里去。”何以会有这样豪迈傲慢的定论,或者说,蒙古国军队为何所向无敌,从成吉思汗的军事创建中我们可窥见一二。
第一,蒙古军队都是骑兵,具备快速机动性;第二,无论是千户还是万户中的士兵,都不领军饷,也就是说,没有军费;第三,军队的军费是从战利品中支出,这就始终鼓动着军队的进取精神;第四,骑兵使用的是最上乘的马力,士兵只带少量的军粮,没有辎重;第五,驿站路线与情报机关的最大限度运用,为战略决策提供了迅捷的信息依据;第六,蒙古士兵无与伦比的战斗精神和集体行动的团体精神。
当然,蒙古军百战百胜的原因不是这几条就能概括的,针对各种战场情况制定出最佳战略,才是蒙古军所向无敌的根本原因。
以上的叙述还不足以证明大蒙古国是一个国家,至少不是个超级的军国。一个国家尤其是军国的基本基石是有法律,成吉思汗制定的法律表面看上去是粗糙的,但却是简单实用的,后人称成吉思汗口头制定或约定的法律为“大札撒”。
大札撒
“大札撒”是大蒙古国的宪法,从成吉思汗创建大蒙古国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和修正,最终成为蒙古帝国的大宪章。
“大札撒”开篇第一句就裹挟着血雨腥风:不服从大札撒者,杀!
第二句是:天上只有一个看不见的天帝,地上只有一个可汗,唯一的可汗就是成吉思汗。
国民必须要尽义务:“蒙古人的天职为应我的召唤而来,随我的命令而去,视我指谁而杀。”国民的人生目标和幸福则是:“战胜敌人,掠取敌人的宝藏,使敌人的臣民痛苦呻吟,驾敌人的肥马而疾奔……”
“大札撒”中的这一条和下面这个故事异曲同工。这个故事说,成吉思汗问他的战友们,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人说是征服世界,有人说是狩猎,还有人说是看着野兽狼奔豕突。成吉思汗却说:“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处追杀你的敌人,夺走他们的宝马,掠夺他们的财物,看着他们的妻儿在尸体旁哭泣,最后再占有她们。”
一本正经的人会认为成吉思汗的这种理想很变态,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幽暗的地方都藏着这种理想,我们和成吉思汗不同的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实现。
接着,他说了“大札撒”的重要性:“凡是一个民族,子不尊父教,弟不聆兄言,夫不信妻贞,妻不顺夫意,长者不保护幼者,幼者不接受长者的教训……这样的民族,窃贼、撒谎者、敌人和各种骗子将遮住他们营地上的太阳,这就是说,他们将遭到抢劫,他们的马和马群得不到安宁……”所以,成吉思汗要求宫中和府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遵守《大札撒》:“如果隶属于国君的权贵、勇士们不严遵法令,国家将动摇和停顿,他们再想找成吉思汗时,就再也找不到了。”
在国家制度方面,“大札撒”明确规定,国家的领导人由忽里台大会选举,否则就是无效。其中一条最重要也是最动人心魄的规定是,尊重任何一种宗教信仰,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得享有特权。这是大蒙古国在日后横扫地球的理论保证。
在社会管理制度方面,“大札撒”建立了户籍制度,每个人都分属于十户、百户和千户,并承担劳役,不得随便迁移,如有违抗命令者,当众处死。
在军事法方面,“大札撒”确定了以狩猎为基础的军事训练制度,有一条很有意思:狩猎结束后,要对伤残的、幼小的和雌性的猎物进行放生。这是为了明年的再狩猎。
对于战争期间,其中有一条规定,两国交战前应先行宣战,向敌方军民宣告:“如顺从,则你们会获得善待和安宁;如反抗,则其后果唯有长生天知道,非我方能预料。”这一条就是后来蒙古军屠城的理论源泉,对那些不投降的人,他们只凭长生天的旨意行事。成吉思汗说,长生天的旨意就是杀光他们。
“大札撒”保证了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稳固,为草原人民带来了理想明灯,它使成吉思汗的子民紧紧地按照严格的秩序团结在其周围,让大蒙古国成了钢铁一块,成了能上天入地的神龙。
在中国古代帝王看来,成吉思汗1206年的忽里台大会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登基仪式而已,但这是以己度人,并未站到成吉思汗的立场考虑问题。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蒙古草原上是破天荒的,其重大意义不亚于嬴政建立君主独裁的大秦帝国。在他之前,从未有人考虑过君主独裁这种方式。我们不确定,成吉思汗这种智慧从何而来,也许是受金国的影响,也许是他性格中本身就有的。
在君主独裁之外,我们还注意到大蒙古国的基层民主。前面我们谈过,十户、百户的领导人是由底层百姓选举产生,这就在广大的底层制造了活泼的气氛,使他们更容易拥有进取精神。
自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蒙古国正如耶律楚材所说的那样,天上天上去,海里海里去,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蒙古国的铁骑。
泰加森林中的猎户
毋庸置疑,战争创造了大蒙古国。所以,成吉思汗把军队凌驾于一切之上。要想使国家延续下去,就必须时刻把战争当成目的和意义,正如屠宰厂要把杀猪当成目的和意义一样。大蒙古国的建立而膨胀起来的能量,不向外界喷发是根本不可能的事。1206年春天之后的成吉思汗站在蒙古高原上,傲视天地,目光犀利地寻找着他的敌人,寻找敌人其实就是寻找大蒙古国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他很快就找到了敌人,那就是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中的北方狩猎人。这群隐藏在森林中桀骜不驯的猎户们给成吉思汗留下深刻印象。开国大典前,他曾派人知会过猎人们,猎人们把口水吐到地上说:“什么狗屁成吉思汗,让他自娱自乐去吧!”
没有泰加森林狩猎人的大蒙古国是不完整的,至少名不副实,在蒙古高原上,恐怕只有这个敌人敢和他明目张胆地对抗。他必须要让他们俯首称臣。
这些森林部落从人种角度而言,都属于蒙古种族。不过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他们和成吉思汗的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他们不住在帐篷里,而是住在用树枝搭建起来的简陋棚屋里,他们也没有牲畜,在茫茫无际的深山密林中,这群矫健的人以狩猎为生,他们很瞧不起牧民。这种思想的源泉不知是什么,也许是他们认为,同样都是和动物打交道,牧民打交道的动物很老实,而他们打交道的动物很狂野。
1207年,成吉思汗派遣长子术赤领一万户兵,向泰加森林中的各部落发起进攻,第一个军事目标正是贝加尔湖西面的一支森林部落。
术赤的前锋部队提前三天出发,前锋部队的侦察班提前六天出发,当术赤主力部队抵达巴拉干草原时,前锋部队已送来情报说,这个部落在几天前就从巴拉干草原心急火燎地撤进森林。那是片广袤无垠的森林,桦树、杨树、雪松和冷杉遮天蔽日,骑兵在里面就如同陷入泥潭。
术赤说:“到森林边缘,我们举行一场军事演习。”
一万骑兵在森林边缘开始各就各位,绕着森林纵横驰骋,马蹄震荡着大地,森林中鲜艳的杜鹃花,厚厚的苔藓浑身发抖。两天后,部落首领带着部众,手捧貂皮、灰鼠皮走出森林,虔诚地宣称他们效忠成吉思汗。
术赤不费一兵一卒就降伏了一支森林部落,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术赤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蒙古国的强盛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