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肖剑南故作轻松之状,右手晃着摩托车的钥匙,嘴里吹着口哨,向警备厅大门口走去。肖剑南的三轮摩托车就停在警备厅的大门口侧面,

    肖剑南一边走,心里一边暗自庆幸当时没有把摩托车停在警备厅大院里面,否则麻烦就大了,如果是那样,即使是逃出了警备厅,也不见得逃

    得出奉天城。

    肖剑南走到车前,刚刚把钥匙插进钥匙孔,只听得身后夸拉夸拉两声拉枪栓的声音,两个鬼子操着生硬的中国话走上前来问道:“你的,什么

    的干活?”

    肖剑南心中一紧,随即镇定了一下,从口袋里面掏出证件递给小鬼子,说道:“奉天警备厅,肖剑南。”

    鬼子看罢证件,递还给小剑南,敬了一个礼,说道:“原来是肖桑,请!”

    看鬼子并未有任何盘问,肖剑南心头略松,随即扭钥匙打火,只听咔咔咔几声,摩托车并未启动!

    “***!”肖剑南心中暗骂,又是拧了两拧,摩托车还是未见丝毫动静,这一下肖剑南可是额头见汗了。为了今日的行动,肖剑南上午特意

    检修了这辆摩托车,油箱里面灌满了油,估计最多可以跑三百多公里,并且车子的跨斗里面放了两支驳壳枪,将近一千发子弹,外带十几颗香

    瓜式手雷,以防不测。修车的时候肖剑南特异叮咛检查电路,并且一定要将发动机的火花塞全部换成新的,以防临时打不着火。***,难道

    是新火花塞的问题?

    这时候,肖剑南已经远远地听到警署里面有人命令道:“你们两个,去地牢提人!”也就是说,不出几分钟,鬼子就会发现地牢里面的崔二胯

    子已被调包。怎么办,再不走就已经来不及了。

    肖剑南心中暗自着急,又拧了几次打火开关,还是未见任何动静,已是急得一身大汗。这时候肖剑南抬头看到了站在警备厅门口的两个鬼子,

    突然灵机一动,随即下了车,从口袋里面掏出两块银元,走过去递给两个鬼子兵,说道:“兄弟奉警备厅之命,前去执行一个紧急任务,可是

    车子出了故障,能不能请两位皇军帮帮忙?”

    鬼子兵的日常生活清苦,见了银元,笑逐颜开,用手掂了掂银元,说道:“要帮什么忙?”

    肖剑南用手指了指摩托车,说道:“兄弟的车子坏了,能不能请两位皇军帮忙推一下?”

    两个鬼子看了看摩托车,相互对视了一眼,答道:“这个好说。”

    当下肖剑南带着两个鬼子走到摩托车边,肖剑南推着车把,两个鬼子一左一右,三人一齐使劲,将摩托车推了起来,跑了十几步,肖剑南见速

    度已够,说声“好了!”飞身上了车,左手捏下离和器,右脚挂上三档,同时右手给油,再猛一撒离和,只听轰隆隆一声响,车子打着了。

    肖剑南加油,换档,再加油,车子飞快地向前冲去,冲过了一个街区,肖剑南转弯兜回了奉天警备厅的后墙,开到破墙外面,肖剑南下车去接

    崔二胯子,崔二胯子还在墙后等候,并未被人发现,肖剑南扶起崔二胯子,只见他的腿上血流如注,脸如白纸,想是刚刚的剧烈奔跑崩裂了伤

    口,来不及仔细包扎了,肖剑南赶忙撕下衣衫,将崔二胯子受伤的大腿紧紧包扎上,随既扶他上了车,坐在了跨头里面,在用帆布盖住了崔二

    胯子流血的大腿。

    刚刚收拾完毕,二人只听得警备厅的院子里面突然像炸了窝一样,“坏了,鬼子已经发现了”,肖剑南心中暗想。

    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放生了什么事情,肖剑南说道:“崔爷,坐好了,我们走!”随既加大了油门,车子向前冲去。

    奉天城离警备厅最近的就是南门,正常开车是两分钟左右,肖剑南将车子加到了极限,路上的行人纷纷闪躲,不到一分钟,肖剑南已经远远看

    见了奉天城的南门。

    出了城门洞,外面是鬼子的工事,有一小队鬼子兵和伪军把守。路上拦着用圆木钉成的路障,上面缠着一圈一圈的铁丝网,一边留了一个能够

    走过一个人的口子,放进出城的行人通过,但是要有车子进出城的话,就要将路障搬开。

    本来由于这几日肖剑南每天进出南门,所以和驻守在南门的鬼子兵都已经混了个脸熟,不需再检查证件。可是当肖剑南将车子开到路障前面的

    时候才发现,原来驻守在这里的鬼子已经不见,换了一小队新人,肖剑南竟无一认识。

    又是例行的证件检查,肖剑南掏出良民证和警备厅的工作证,鬼子检查完毕后挥挥手,两边的伪军前去搬路障。也就在这时,肖剑南听道警卫

    室里面的电话铃响了,一个鬼子兵走过去接听电话。

    伪军干活是慢慢腾腾,这时候才刚刚将路障搬开了一点点,肖剑南听到电话铃响,暗暗感到不对劲儿,马上下了车,下车的时候他没有熄火,

    而是将车子退到空档,肖剑南走到路障前面,对两个正在磨洋工的伪军说道:“二位兄弟辛苦了。”说完肖剑南双手抓住路障,双膀一较力,

    一下子将路障搬开了一个三尺多长的口子,然后马上跑回摩托车边上了车。

    肖剑南刚刚坐定,只听得警卫室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里面的鬼子兵用日语大喊了一声:“不要放他们走!”

    ( )

第九章 誓不低头

    民国三十二年,正是仲夏季节,在关外辽宁长白山密林之中,缓缓的走着一队人马。

    为首骑在马上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身穿青布短衫,上面沾满了血渍,几乎快将整件衣服染成了红褐色。他的腰间左右分别别着一把二十响匣子炮,一脸浓密的胡须,几乎遮的都看不见嘴,隐隐在胡须之中,可以看见他的嘴角傲然地撇着,一双鹰目虽然布满血丝,但依旧是咄咄逼人,虽然面显疲态,但是始终掩饰不住一股英姿飒爽之气。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匹青骢马,不停地用鼻子奔着气,拉着马上之人竭尽全力地向前走着,马的嘴角已经挂着白沫。马上坐着的人大约不到三十岁的年纪,身上的衣服也是沾满血渍,几乎看不出本色。他的头上剃得精光,一幅鹰鼻,双目圆睁,一脸傲然之色,腰间也是别着双枪。

    在他们两人身后,紧跟着的是七八匹看来是疲倦之极的战马,一边走着一边不时地伸嘴到两边的地上啃两口青草,行走得极为缓慢。马山乘坐的人,有的两个人共乘一匹,有的是一个人一匹,都是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看来好像是随时都有可能就要掉下马背来。

    一队人马极其缓慢地转过一个山坳,前面是一个狭窄的山口,这时候走在前面的人拉住了马,问道:“二弟,你没有记错吗?是不是这里?”

    声音嘶哑,若不是仔细听,根本听不出他在说些什么。

    只见赶在他后面的人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又拼命地咽了咽唾沫润了润嗓子,答到:“没有错,俺小的时候挖野参来过,过了这个山口,再走二里多地,有口泉水,那地界就在泉水后面!里面还有一支二品叶的老参,我当年没舍得挖,这回可以救三弟的性命了。”

    前面的人听了,点了点头,拉马正要继续往前走,突然听得身后咕咚一声响动,他拨马回身一看,只见身后坐在马背上有个兄弟从马背上掉了

    下来,躺在了地上。

    他大喊了一声“三弟”,刚要下马,突觉的胯下一软,马已失蹄,马的前腿已经跪在了地上,只见他右手轻轻地往马鞍子上一拍,人已经轻飘飘的落在了地上,当下也顾不得检视牲口,大步向落马之人走去。

    他三步两步走向近前,伸手扶起躺在地上之人,左手取下挂在腰间的水壶,用嘴咬掉了壶盖,向那人嘴里灌去。灌了几口水,那人逐渐清醒过来,睁眼看到了是他,又闭上眼睛,喘了几口气,才睁眼说道:“大。。。。大哥,我。。。。我看来是不行了,你就把兄弟放。。。。放到

    这里吧,小鬼子还在后面追,别。。。。别连累了大伙!”

    那个被叫做大哥的人将水壶递给身边的人,说道:“三弟,不要乱想,二弟已经找到了地方,那里面小鬼子找不到,而且,二弟藏了一棵老参,能救你的命,你想死,先再给我杀几百个小鬼子再死!”

    受伤的人听了,虚弱的笑了笑,说道:“大哥,兄弟没用,没打死鬼子那个指挥官,累的兄弟们。。。。”

    那个被叫做大哥的人挥了挥手,说道:“三弟,这不怪你,怪就怪咱们的枪不好使,老是臭子儿,要不是这样,你也不会受伤,下回大哥给你

    缴一支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以你的枪法,别说一个鬼子指挥官,就算一百个,也不够你做下酒菜的!”

    受伤的人笑了笑,没有力气再说话。那人放下他,交给旁边的人,转身走到马前,只见战马已经被那个被称作“二弟”的人扶起,只听得他说

    道:“大哥,跑了两天两夜了,牲口们都顶不住了,我看这阵势,小鬼子一时半会儿赶不上来,而且看天色,看是要下暴雨的样子,只要这雨

    一下,牲口的蹄子印一被冲掉,我们再藏到山剌子里面,小鬼子再想找咱们可就难了。”

    那人听了,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天上乌云翻滚,像是马上就降暴雨倾盆的样子,说道:“好,就原地休息一会儿,喂喂牲口!”

    这一帮人就是名震关外的东北绿林“东北抗日义勇救**”的十二金钢。为首的就是响当当的关外绿林十虎之首―――崔大胯子崔洪江,跟在

    他身后的是他的弟弟――崔二胯子崔洪海,躺在地上受伤的,是十二金钢中排名老三的神枪金瞎子金丙义,因为他惯使长枪,早年练枪的时候

    总是习惯闭上一只眼睛瞄准,日子长了,连平时都是左眼眯缝着就像瞎了一只眼一样,所以得了这么个混号。

    民国三十年东北沦陷后,东北各地百姓不愿做亡国之奴,一时之间关外三省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有农民自发组织的抗日自卫队,有**领导

    的抗日游击队,有原东北军不愿意随张学良撤回关内的原东北军官兵组成的抗日义勇军,有旧警察组建的抗日纠察队,当然,也有很多原来东

    北绿林好汉组成的抗日义勇救**,一时之间乱世英雄起四方,到民国三十一年年中,各地的抗日队伍总计已有将近一千支,人数超过了三十

    万人。

    但是这样一股没有统一指挥的队伍,就如一团散沙,根本无法抵挡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日寇的反扑。民国三十一年夏天,日寇纠结了八个师团

    ,数万伪军,再加上上万的武装警察,采取分割包围,先劝再攻的战略,有的意志不坚定,又或是贪生怕死的队伍,看到日本人重兵包围、同

    时又给予的丰厚待遇,纷纷投降做了伪军,另外一部分誓死不降的好汉们,绝大部分在日伪军的疯狂镇压下一支又一支地不断被击溃。许多义

    勇军的将领们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

    崔二胯子兄弟二人出身贫穷,自幼随父亲靠挖参赚钱。一日二人跟随父亲上山挖参遇到猛虎,兄弟二人义气深重,都为了保护父亲不肯独自逃

    身,被咬得遍体鳞伤,后遇到一位老参客相救,见二人义气,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包括武功、枪法,兵法,还有挖参的绝技。

    二人成年之后,一次由于参商和官府勾结,盘剥参客,父亲前去理论,被活活打死,二人一怒之下,动手杀了参商,从此上山当了胡子。

    几年之后,东北沦陷,二人拉队伍挑起了抗日大旗,一时之间各地英雄纷纷前来投靠,很快队伍聚了一千多号人,转战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

    由于二人均是熟读兵法,日伪军多次清剿,二人都是以少胜多,一时之间在东北名声大振。

    日军见硬的不行,于时采取安抚拖延政策,纠集重兵先将其它的义勇军队伍大部分清剿完毕之后,纠集了两个师团,一万多伪军的兵力,果真

    是“十则围之”,终于在辽东的昆嵛山将二人的队伍重重包围。

    进攻之前,日本人敬重二人的军事才能,还是抱有一线希望,派一个汉奸上山劝降,并提出了丰厚的待遇,二人誓死不降,杀了汉奸挖腹剖心

    祭旗,然后枭首示众。

    二人知道一场血战不免,但不愿与日本人硬拼到底,于是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派老四挖掘地道,老四钻地鼠姚亮,盗墓出身,最擅长打

    洞,带领二十几个兄弟,连夜挖洞。

    第二日清晨,日本人大举攻山,激战了三日,老四的地道才挖到日本人的包围圈之外,这还要感谢老四在挖洞过程中挖到了一个现成的山缝之

    中,否则老四再能耐,也不可能在三日内挖出一个上千米的地道来。

    老四的地洞挖掘好之时,他们已经激战了三日,毙敌数千人,几乎是弹尽粮绝,还活着的兄弟们也是所剩无几了。崔二胯子兄弟二人只携几十

    兄弟突出重围,但路上又遇到鬼子的增援部队,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只剩下十二人逃出重围,所幸的是抢得了鬼子几匹马。

    日寇在身后紧追不舍,二人带领兄弟们马不停蹄,连逃了两天两夜,才将将将追兵甩掉。见鬼子追得实在太紧,就算是一时逃脱,也不好隐藏

    ,于是兄弟二人商量逃到崔二胯子小时挖参去过的一处地方,此处山高林密,入口处又是极为隐秘,即使是仔细搜查,若没有点运气,也不会

    找到。于是二人决定先逃到此处隐藏起来,日后再谋东山再起。

    当下几个人在林中休息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吃了些干粮,又把随身带的清水饮光,因为知道前面既有泉水,所以也不必再作节省。战马也

    在路边吃饱了青草,休息完毕,人马都是精神一振。

    崔大胯子看了看天色,见大雨已经马上就要倾下,站起身挥了挥手,说道:“弟兄们,我们走!”一行人纷纷上马,按照崔二胯子的指引,向

    山口走去。

    一行人走进山口,只见这山口极为狭窄,大约一辆马车将将通过,两侧山壁陡峭,往顶上望去,隐隐只能看见一线青天。几人在山谷中穿行了

    大约有二里地光景,前方豁然开朗,是一块群山环绕的开阔地,四周的青山如刀削的一般直插云天,连猿猴都难以通过。

    只见这块开阔的大约有四五个打谷场大小,四周长满了野果树,不时有野兔子,山鸡从树丛里面窜出,见到来人,也只是怔怔地看着,并不知

    躲避,看来此处人迹罕至,鸟兽都不怕人。

    开阔地的尽头,几棵巨大的枣树之后,是一眼从半山腰飞淌下来的泉水,只见这眼泉水大约有三尺来宽,从两人多高的半山腰的一个山洞中飞

    流而下,隆隆作响,汇在山脚下一个巨大的水潭之中,这水潭大约有四五丈见方,但是并未看见有泄水的去处,想是从下面连接有地下暗河。

    水潭之中泉水清澈,隐隐可以看见水下有几十尾一尺多长的白鱼在水下游动。

    众人见了泉水,纷纷下马到扑倒了潭边,几日来不食不眠逃避鬼子的追兵,不吃东西也就罢了,连续两天两夜没怎么喝水,铁打的汉子也是忍

    受不住,当下几人在潭边痛饮泉水,只觉泉水清澈,胜过了琼浆玉液。

    饮罢泉水,众人又将斩马牵到潭前,饮毕战马,人马几日来的疲倦均是一扫而空。

    只见崔二胯子擦了擦嘴角,对崔大胯子说道:“大哥,你可能找到那处山剌子的入口?”

    崔大胯子向被飞泉掩住的山壁望了一眼,然后回头问道:“可就在这泉水之后?”

    崔二胯子答道:“不错,就在此处!”

    崔大胯子向前走了几步,由于有潭水阻隔,不能再往前去,只离得山壁有大约四五丈的光景,远远地观望,但并未看出有何异样,又是看了良

    久,回身向兄弟们问道:“弟兄们,你们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众人也是走向近前,伸长了脑袋向山壁望去,众口七嘴八舌,也没瞧出什么,于是纷纷回身寻问崔二胯子。

    崔二胯子笑了笑,说道:“俺小的时候,有一次挖参到了这里,天气炎热,见了这潭子水,心里高兴,于脱光了屁股就下了潭子洗澡,一猛子

    就扎到了对岸,到了对面山壁边上,见到有一见那爬着一只小蛤蟆趴在那里,小孩心性,就爬上去抓,没想到追着小蛤蟆三绕两绕,就绕到了

    那块大石头后面,才发下后面的大造化!”

    众人听了,又是回头向山壁那边望了望,还是什么也没发现,于是纷纷问崔二胯子道:“什么大石头,俺们怎么们看见?”

    崔二胯子伸手指了指前面,说道:“就在那泉水后面,站在此处你就算瞪瞎了眼睛也是看不出来,当年我游到了近前都未看出,要不怎么说是

    你我兄弟的大造化呢,走,我带路!”

    当下崔二胯子一马当先,绕到潭水的右侧,潭水在山壁边上之处并不算深,只没到小腿,崔二胯子带着众人淌着水,来到了飞泉的后面,崔二

    胯子在泉水后面站定,指着前面一块大石说道:“就是这块大石!”

    众人只见这块大石大约有房子般大小,正堵在泉水和后面山壁之间,看似与后面的山壁严丝合缝,并未见有什么入口。

    只听得崔二胯子说道:“老四,你绕到石头的右侧好好看看。”

    老四钻地鼠姚亮应声而去,走到石头的右侧,只见由于长年泉水从前方流过,大石和后面山壁上长满青苔,在大石和山壁的接缝之处,长有许

    多蔓藤,门帘一样从上方倒垂下来,由于青苔也是绿色,所以远看果真与大石和山壁成为一体。

    老四拨开“门帘”向里面望去,没一眨眼的功夫,转过身来大叫道:“兄弟们,果然好造化!”众人听了,纷纷上前观看,看罢均是对上天造

    化的鬼斧神工啧啧称奇。

    只听崔二胯子说道:“兄弟们!把马牵上,牲口过得去!”

    众人纷纷大喊“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