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日下午,军师派人到城中采购开店所需的锅碗瓢盆、刀剪筷勺柴米油盐,这才想起真是百密一疏,原来他们这次所来的四人,再加上崔二胯子等第二批到的八人,一共一十二名兄弟,竟无一人懂得烹饪之术。虽说并非完全不会做饭,但毕竟离开店所需的厨子相差太远,做出的饭菜也只能是山上的兄弟凑合吃罢了。

    军师思考了一阵,感觉此事事关重大。虽说开店对外来说只是个幌子,但是一家饭店的厨子可是店的招牌,原本店的位置就已偏僻,如若饭菜做得再不像样子,难免使人疑心。再者说他们这一行数人除他自己之外,个个都是孔武有力,均不宜在外面露面。

    想到这里,军师马上带上其余的兄弟,捎带吃饭,进奉天城寻找有没有合用之人。说也凑巧,进城没有多久,就见到翠儿祖孙两人所支的馄饨摊子,一尝之下,众人均感满意,当下几人边吃边低头商议了一会儿,军师向老人提出到店里帮忙的要求,并提出所给的待遇,老人听罢,自然满意,小女孩也无大异议,于是第二天上午,祖孙两人便来到店中。

    几人按照老人的要求,又进城采办了一些家伙事物,当日下午,小店就算是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这几日一边等待崔二胯子和剩下的兄弟,军师又带着老四等几人对现场进行了再次的测量勘查,画好详细的图纸,在距离皇陵北首百十来米之处,军师发现了一株估计快有千年了的老树,因为年代久远,大树已然中空,树洞直通地下,树洞的开口处在树身上七八米处,被繁密的枝叶遮档,若不是老四为了画出详细的地形图,爬到树上,一般人根本无法发现此处的机关。

    发现这处秘密之后,几人着实是兴奋了一阵,因为按照军师先前的计划,盗洞挖通之后,只要取出第一批财宝,就要将原有的洞口堵死,在其他隐蔽之所再开一个口子,以方便日后再次到皇陵之中取宝之用。而这处天然的树洞,留作再次进入的入口,着实是隐秘异常,可谓鬼斧神工。(作者注:此处细节,崔二胯子在对肖剑南的口述之中,并未提及,只是为了剧情的发展,才将后面会发现知道的一些秘密、细节,提前在这里交待,也是为了文章的连贯。)

    当下军师和老四又将老树的位置做好了详细的测量,将盗洞在地下将如何挖掘的线路,何处与老树的树洞连通,何处设置换气的口子,一一作了详细的布置,画好图纸。

    等待期间,几人又将买来的骡车作了改装,在大车的下面做了一个大约有三十公分厚度的夹层,为了日后回山之时藏放宝物及武器之用。

    一切准备完毕,已是第三日下午,几人又是等待了两日,到得第五日的半夜,崔二胯子携余下的七名兄弟如约到来。说起一路上的事情,倒没遇到什么麻烦,只是由于几人需要携带工具以及武器,不敢走大路,所以要绕过鬼子的关卡,又要躲避鬼子的巡逻兵,不免多耽搁了几日。

    众位兄弟又是聚在了一处,都是兴奋异常,军师叫翠儿祖孙两人做来夜宵,几人吃罢,军师将这几日的所作的工作向崔二胯子几人讲述了一遍,再将最后的安排、分工向众人一一作了交待,几人听罢,早早休息。

    而军师等先来的四人,则拿上崔二胯子带来的工具,连夜开始了第一轮的挖掘。为了安全起见,军师派两名兄弟在外守夜,又让老四给翠儿祖孙两人下了迷香,好在这迷香只是让人在闻过之后睡得更死,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第二日一早,崔二胯子几人休息完毕,也加入了挖掘的队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行十二人吃住全在这所大屋之中,人歇家伙不歇,连日连夜地向皇陵的地下玄宫挖去。

    皇陵所处之地的土壤远比山寨之中的土壤疏松,所以挖掘的进度要比军师预想的要快,但是实地挖掘,要有大量的时间花在测量、调整误差上面,所以总体进度虽然要比预想的快,但是也没有快了多少。

    在地下挖掘盗洞,最难的倒不是挖,挖只是体力活,随便找两个民工都干得来。而这最难之处就是精确的定位。因为人在地下,四周都是黄土,不象在地表上面,即使走错了几步,看看周围的环境,往回找几步就回来了。

    人在地下挖掘,首先四周根本没有参照的标准,所以几乎无法确定身在那里,其次,即便是知道了方位不对,若是想前后左右调整上几步,都是少则一方土,多则十几方几十方,时间上更是要花上几乎是数天的工夫,所以地下挖掘,从一开始,就要将误差尽可能地调整到尽可能的最小。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地下的挖掘工作不要说是千里,即便是开始的时候差上它半度,最后就可能要差上它百十来米,先不说在找回这百十来米要花上多少时间,因为大伙都知道,他们所携带的洛阳铲能够达到的最深的深度是五十米,换句话说,只要他们最后的误差大于五十米,就有可能永远找不到召陵的地下玄宫,而前面几个月的工作就将全部前功尽弃。

    所以军师在此前为了挖掘盗洞的测量定位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不仅仅制作了虽然做工很糙,但是精度极高的水平仪,经纬仪,而且还做了大量的测量水平所用的标尺,测量竖直所用的悬锤儿,另外还有能够让盗洞一直保持挖掘在一条直线上的标杆。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几根标杆,因为人在地下挖掘,很难能够保证一直沿着一条直线挖掘,三拐两管就会不知拐向了何处,到了这时候再想调整,简直是难如登天。因为即便是用笔,在不借助于直尺的帮助之下,要想在一张大纸上画一条直线,都会画的曲里拐弯,何况人在地下挖掘?

    虽说在地下保持直线很难,但是借助了这几根小小的标杆,就会变得异常简单。标杆的使用并不复杂,只需再要前进的方向上插上两根标杆,人站在第一根标杆之后眼向第二根标杆望去,只要是看不到的三根标杆,这的三根标杆就绝对和前两根标杆是在一条直线之上。

    此外由于寻到了缴获小鬼子的公制三十米长的钢制卷尺,地下的距离测量倒是简单得多了。军师只需制作两把五公斤拉力的弹簧秤,这倒难不到他,老四找来了两根弹簧,军师用木板衬在后面,找来一把杆秤称了十斤的砖头,用布袋装好,在弹簧前面做一钩子,钩住盛满砖头的布袋提起来,这样弹簧拉长,军师在弹簧拉长后的位置相应后面的木板上画好标记,一把五公斤的弹簧秤就制作完毕。

    这样用两把弹簧称拉住钢尺的两头,分别在两边加上五公斤的拉力将钢尺拉直,这三十米钢尺所测量出来的距离误差,就绝不会大于一厘米。

    (此处用到了工程测量学的知识,可惜本人在大学的时候就没有好好学习,再加上毕业以后没有再从事这项工作,所以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读者中若有和这个专业有关的,不妨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因为我实在是记不住当时测量所用的钢尺是多少米长,此外两侧的弹簧秤使用多少公斤的拉力,大学时的书早已不知扔到哪里,哪位读者如能帮忙,不胜感激!)

    当然,除了这套精密的测量定位方法之外,军师还有一**宝作为垫底儿,就是老四所打造的洛阳铲。因为既然知道召陵的地下玄宫并不深,所以他们这次所挖的盗洞一直是在位于地表之下五米左右,平行于地表向昭陵的宝顶方位延伸。

    因为盗洞的直径并不大,只有六十公分左右,所以随着盗洞挖的越深,换气就越成问题。此外由于盗洞的直径尺寸较小,两个人在里面无法错身,所以当盗洞挖到了一定的深度,每次换人,前面的人先爬出来,后面的人再爬进去,就要花上它个把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将会大大地减慢了挖掘的速度。

    所以在挖掘之前,军师和老四就合计出,在盗洞每隔十米的地方,挖一处较为宽敞的地方,能够足以两个人错身,此外,在此处斜着向前上方,用最小号的洛阳铲,打一个直径为五公分左右的换气孔,一直打到地表草丛之中,换气孔打通,派人到地面上,再在里面用白蜡杆,杆头上挑一块红布从换气孔伸出,这样地面上的人就能够很轻松找到这个换气孔的位置,借此就可以大致判断出目前盗洞大致挖到了什么位置,如果有比较大的误差,再作调整。

    另外,上面的人发现了新的换气孔,做下方记号以后,再用杂草等将洞口做好掩饰,防止外人发现,况且还气孔出口的直径如此细小,就算被人发现,也只会当作鼠洞而已。军师又挖空心思,制作了许多简易的手摇换气抽风装置,就类似于今日的抽风机或换气扇,布在盗洞中各个换气口之处,每日派人下去轮番摇上他个把个小时,保证洞内空气新鲜,在前方挖掘的人不会有窒息的危险。

    即便如此,由于昭陵的土质较为疏松,挖掘进度也比预想的要快上十几天,就掘到了预定的位置。在这一段时间之中,前面的小店一切正常,虽然地处偏僻,每日并没有几个客人,但祖孙两人倒也是尽心尽力,将小店经营得似模似样,并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

    大屋中的兄弟们除了最开始来的四人,白天也均是足不出户,每日吃喝拉撒睡均在屋中解决。到得晚间,老四将祖孙两人下好迷香,然后派两名兄弟出去站岗,众人用大车将白天所挖掘的黄土偷偷运到大沟旁边倒掉。由于军师和老四事先安排的周密,所以一切井井有条,异常顺利,随着挖掘工作逐渐向下进行,众人也是越来越兴奋,然而也是越来越紧张。

    两个月之后的一日晚间,盗洞终于挖到了预定的位置,大伙都是兴奋异常,但也是掩饰不住的紧张神情。军师吩咐众人停工休息,然后和老四、刘二子一起,又用了一天的时间作了最后一遍的精确测量定位,到得第二日晚间,最后得出他们所挖的最后位置,就在昭陵宝顶地下六米深,深度误差不到两米,左右前后误差不到二十米处。

    众人听罢,个个是摩拳擦掌,连月来的枯燥挖掘工作,众人都是憋得紧了。当下军师派几人下去,将盗洞尽头之处扩大,挖出一个高两米,长三米,宽两米的地下小屋子,足以容纳七八个人在内转身。小屋子顶部用木板支撑,下面再衬以木桩,以防止上面塌方。

    然后军师将众人分成两组,大伙轮番上阵,每人手持一把洛阳铲,按照老四和刘二子画好的地点方位用洛阳铲挖掘探洞,寻找昭陵地下玄宫的位置,而其他兄弟们则负责帮忙往外运土。

    这项工作一直进行了三天三夜,直到第三日的午夜,老四在小屋左下角,将探洞打倒二十五米深浅的时候,洛阳铲铲头的瓦筒里面,终于打上来第一筒人工的夯土。

    老四用手在筒中抠出一小撮夯土,放在鼻子底下细闻了一下,一把将洛阳铲扔在地下,跳起来喊道:“兄弟们,成了,地宫的位置找到了!”

    众人听到老四的喊声,都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围了上来,刘二子也是伸手从瓦筒中抠出一块土,在鼻子底下嗅了嗅,说道:“不错,是地下玄宫外围的夯土层。”

    军师走了过来,看了看刘二子手中的土,问道:“肯定吗?”

    老四答道:“错不了的,地宫就在那里!”

    ( )

第十二章 古墓天眼 (二)

    众位兄弟听了这番话,几双眼睛都是兴奋地望着军师。只见军师低头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好,大伙想在都停了手里的工作,就从这里,顺着老四的探洞往下挖!”

    几人大叫一声:“得令!”老四一马当先,大喊了一声:“我先来!”抄起地上的土铲向下挖去。由于有老四的探洞指引方向,再加上众位兄弟都是心气儿极高,到得第二日午间,仅仅用了十二个小时,盗洞就已挖到了老四洛阳铲所打到的地方。

    几名兄弟没有休息,又在原地掘出了一个两米长,一米宽,一米五高的空间,老四和刘二子这回是亲自手抄洛阳铲,两人用了仅仅六个小时的时间,就打出了二十几个探洞,基本确定了地宫的位置。

    这时两人已是两天一宿没有合眼,军师强拉着二人上到大屋之中休息。其余的兄弟们轮流下到下面,按照老四的指引,日夜不停地向地宫外墙挖去。

    老四只在上面睡了几个小时,因为心中兴奋,就实在是睡不下去,于是起身抄起铲子又下到洞中。走到了最前面,只见其余的兄弟正在挖掘,这时候所挖到的地方,距离他们刚才打探洞之处,已经是向前掘进了将近十米。

    这时候老四凭着多年的盗墓经验,已经隐隐可以嗅到地下玄宫的味道了。老四走向前去,对前面的两个兄弟说道:“兄弟们,你们歇一会儿,我来!”

    几人见是老四,纷纷退了下来,老四走到前面,挥起铁铲,嘴里哟着号子,吭哧吭哧向前挖去。毕竟是盗墓出身,老四挖掘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其他兄弟,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向前掘进了将近三米,这时候,老四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地宫的味道已经越来越浓,而地宫的外墙皮几乎就已经在触手可得的前方。

    老四逐渐放慢了速度,动作逐渐减慢,深度加大,嘴里面数着数,握着铁锹一下一下实打实的向前掘进。果然,不到第五锹,只听得“镗”的一声巨响,老四拿锹的双手猛的一震:“***,到了!”

    老四已经明显感觉到铁锹的锹头,碰上了坚硬无比的花岗岩。老四抽回铁锹,只见铁锹的锹头已经锛了一个大口子。

    老四放下手中铁锹,双手颤抖、小心翼翼的扒开前面的泥土,没有多久,只见巴掌大小的一块打磨平整而光滑的花岗岩墙壁顿然间裸露在了他的面前。老四愣了足足有半袋烟的工夫,才转过身来竭尽全力的向后面的兄弟们喊道:“弟兄们,到了!”声音嘶哑,回荡在窄窄的盗洞之中,犹如鬼魅,良久不绝。

    外面的几名兄弟听到老四的这一声鬼一般的嘶喊,都是一怔,然后纷纷爬向前来,但由于盗洞狭窄,到了前方,只能是一个接一个的排在老四的后面。只听得老四还在喃喃地叨念着:“玄宫外墙,玄宫外墙,总算找到了!”

    当下几名兄弟抄起铁锹,有的挖掘,有的运土,不大一会工夫就将盗洞挖了有三四倍宽,众人终于站到了老四的旁边,老四用颤抖的手指向前方,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兄弟们,就是这里,地下玄宫的外墙墙皮!”

    几位兄弟顺着老四手指的方向,只见就在众人的正前方,一块巴掌大小的花岗岩石露在了外面,当下兄弟几人对视了一眼,锹挖手刨,不大一会工夫,一整块花岗岩石裸露在了大伙面前。

    汽灯照在劳累了几个月的众位兄弟们的脸上,只见大伙的脸上都是又是汗,又是泥,但一个个都是眼光发亮,说不出的一种兴奋!

    沉默了良久,只听得老四说道:“弟兄们,走,咱么上去找军师合计合计!”随后转过身来,一马当先,几名弟兄紧随其后,向洞口爬去。

    半个小时以后,这次的一行十二个人全部围坐在了大屋里面。军师听完了老四的讲述,问道:“老四,你看得没错吗,确是地下玄宫的外墙皮?”

    老四答道:“错不了的!下边怎么办?”

    崔二胯子听完老四这句话,说道:“我看也别再找什么劳什子入口了,就在这块花岗岩墙皮上凿他两个炮眼儿,填上炸药,一炸不就了事?”

    军师摇头道:“不成,这地下玄宫的外墙极厚,只炸一次绝对不可能炸透,虽说此处位置偏远,应该不会惊动外人,但此处土质疏松,恐怕这一炸还没将地宫炸开,就已经将我们挖的盗洞全部炸塌了!”

    崔二胯子听了这话,急道:“那该怎么办?”

    军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还是先听听老四和刘二子的主意。”

    众人听了这句话,都将目光转到了老四身上。

    老四放下手中铁锹,双手颤抖、小心翼翼的扒开前面的泥土,没有多久,只见巴掌大小的一块打磨平整而光滑的花岗岩墙壁顿然间裸露在了他的面前。老四愣了足足有半袋烟的工夫,才转过身来竭尽全力的向后面的兄弟们喊道:“弟兄们,到了!”声音嘶哑,回荡在窄窄的盗洞之中,犹如鬼魅,良久不绝。

    外面的几名兄弟听到老四的这一声鬼一般的嘶喊,都是一怔,然后纷纷爬向前来,但由于盗洞狭窄,到了前方,只能是一个接一个的排在老四的后面。只听得老四还在喃喃地叨念着:“玄宫外墙,玄宫外墙,总算找到了!”

    当下几名兄弟抄起铁锹,有的挖掘,有的运土,不大一会工夫就将盗洞挖了有三四倍宽,众人终于站到了老四的旁边,老四用颤抖的手指向前方,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兄弟们,就是这里,地下玄宫的外墙墙皮!”

    几位兄弟顺着老四手指的方向,只见就在众人的正前方,一块巴掌大小的花岗岩石露在了外面,当下兄弟几人对视了一眼,锹挖手刨,不大一会工夫,一整块花岗岩石裸露在了大伙面前。

    汽灯照在劳累了几个月的众位兄弟们的脸上,只见大伙的脸上都是又是汗,又是泥,但一个个都是眼光发亮,说不出的一种兴奋!

    沉默了良久,只听得老四说道:“弟兄们,走,咱么上去找军师合计合计!”随后转过身来,一马当先,几名弟兄紧随其后,向洞口爬去。

    半个小时以后,这次的一行十二个人全部围坐在了大屋里面。军师听完了老四的讲述,问道:“老四,你看得没错吗,确是地下玄宫的外墙皮?”

    老四答道:“错不了的!下边怎么办?”

    崔二胯子听完老四这句话,说道:“我看也别再找什么劳什子入口了,就在这块花岗岩墙皮上凿他两个炮眼儿,填上炸药,一炸不就了事?”

    军师摇头道:“不成,这地下玄宫的外墙极厚,只炸一次绝对不可能炸透,虽说此处位置偏远,应该不会惊动外人,但此处土质疏松,恐怕这一炸还没将地宫炸开,就已经将我们挖的盗洞全部炸塌了!”

    崔二胯子听了这话,急道:“那该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