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铸梦-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教父先生又有新主意了。

    “推广返利?赵总您具体说说。”日照很配合的问。

    “宋云你们技术组开发个推广链接的功能,每个注册用户,都分配一个独一而无的推广链接,这条链接的指向咱们泽阅首页,上网的人可以点击这条链接,进入咱们泽阅。”

    赵泽君把后来很常用的推广积分这一套用在了宣传上。

    只要有人点击了推广链接进入泽阅并且注册账号,发布链接的读者账号就能得到一定数量泽阅币的奖励,如果对方不仅注册了账号还充值,那么发链接的人,还能按照对方充值数额,获得更多的奖励。

    日照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比单纯的充值返利更能吸引人!经常上网的网民肯定都有自己常去的q群、网络论坛之类的地方,随手发一条链接,一毛钱不要花,就能有一定的回报,要是推广得勤快的,返还的泽阅币说不定都能足够看正版了。再者,如果非典真的蔓延到内地,网友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要是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做推广,说不定还能小小的赚一笔。”

    “等于是利用了网络网状高速传播信息的能力,让现在泽阅的所有用户,帮助咱们进行宣传,一传十,十传百,以咱们泽阅目前的读者基数来看,一旦推广,效果非常惊人,完全不弱于在主流电视台花大价钱做广告。”宋云说。

    “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做网络经济的,当然要利用网络优势。”

    赵泽君点点头:“至于具体返利多少,目前暂定推广一个注册用户,返利二十泽阅币,也就是两毛钱,如果推广用户充值了,则返利对方充值的5%。宋云你配合下,尽快让技术组把功能模块做出来……嗯,日照,你有什么问题?”

    留意到日照的眉头飞快的皱了皱,赵泽君停下话语,转而问日照。

第五十五章 天命人力() 
鸡让赵泽君想到了禽流感,继而又联想到了非典。

    早在02年,沿海和部分内地城市就已经出现了非典病例,03年疫情迅速蔓延到大部分内地城市,爆发了大面积的感染,引起了全民恐慌,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封校,以前热闹繁华的地带,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幸运的是感染毕竟是极少数,赵泽君身边的人,倒是都平安无恙。

    这一下记忆全部‘唤醒’了,上辈子封校,为了避免学生太过闲极无聊,学生会组织了不少活动,‘斗地主大赛’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发烧发热的科大学生被隔离,传闻学校好像还有人真的染上了非典丧命。

    “怎么了?”苏昀奇怪的看着忽然呆住的赵泽君。

    “哦,没事。”赵泽君摆摆手:“挺好,吃鸡挺好,我妈就经常烧鸡汤给我喝。”

    “你们这个年纪的小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鸡汤有营养。”苏昀点点头,拎着鸡走进厨房,小黑晃着尾巴跟了进去。

    赵泽君也摇头晃脑的跟进厨房,撸袖子说:“我来杀吧。”

    “不用,你把它牵出去就行。”苏昀用脚尖对着小黑虚踢了一下,赵泽君咧嘴一笑:“得,我跟狗一个待遇了。”

    “那你烧点热水吧,当心烫到了。”

    “哦。”

    赵泽君老老实实的扮演起十九岁青少年的角色,牵着狗去烧水。

    苏昀在厨房忙忙碌碌的,可怜的老母鸡很快就遭了毒手,发出了‘被掐断脖子的母鸡’的悲惨叫声,嗷嗷嗷几下之后便没了声音,紧跟着是锅碗瓢盆的响动。

    “老实在窝里呆着!”丢了两条牛肉棒进狗窝,趁着小黑钻进去的机会,咔嚓一下把狗窝门给关上了,然后走到阳台上,拨通了军子的号码。

    “忙不忙?”

    军子也没说忙不忙,直接说:“哥,什么事?”

    “这样,你现在立刻去公司,把公司的小面包开车,去市里药房买板蓝根冲剂和消毒液,能买多少买多少。不要走公司账,我来报销。买好之后,一部分放公司,你家我家姜萱家里,各自留几箱。哦对了,再买几箱白醋。”

    “好。”军子不问为什么,应声就办。

    虽然上辈子身边没人得非典,买点板蓝根储备起来总不是坏事,省的恐慌一起,有钱都没处买。家里还好办,毕竟就父母两口人,可公司人太多,尤其是泽建公司,人多不说,大部分人还要整天朝外跑呆在工地上,接触面太大,有必要提前预防。

    再说了,板蓝根这玩意是百灵药,有病治病,没病当糖水喝。

    白醋也是一个道理,有病治病,没病烧菜……消毒杀菌效果很不错,小时候感冒,每次老妈都把大铁勺子在火上烤得火热,朝里面倒点白醋,让赵泽君去闻蒸发出来的酸气。

    最夸张的时期,曾经出现过一瓶白醋1000块钱的天价。

    “买那么多板蓝根干嘛?”

    在阳台上打电话,苏昀还是听见了,吃饭的时候问赵泽君。

    “沿海那边有非典,听说已经朝内地蔓延了,板蓝根和白醋都是杀菌的,买点预备着。”赵泽君说。

    “我倒是想起来了,上次去校医院,还听几个医生聊起来这个事呢,似乎死了几个人。”

    “宁可信其有吧。”赵泽君盛了一碗汤,看似不经意的说,“对了,好像不止咱们国家有疫情,澳大利亚也有病例。”

    苏昀两道淡淡的眉毛立刻就蹙了起来,放下了碗筷,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用英文和对面说了几句,又改成中文。

    她前夫带着孩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赵泽君放下碗,到阳台上抽烟。

    过了快二十分钟,苏昀挂了电话,赵泽君才重新走回客厅里。

    “别再说谢谢了。”赵泽君见苏昀要张嘴,挥挥手笑道:“你要是总说谢,你做这么一大桌菜,我也得谢你。咱们谢来谢去的,没完了。”

    苏昀抿嘴一笑,“嗯,我把汤重新热一下。”

    望着穿着高领毛衣小皮靴的窈窕背影,赵泽君恍惚了一下。

    算了,不想太多,有个同龄的漂亮老师帮着做饭,偶尔聊聊天,总不是坏事。

    ……

    时间过得飞快,还来不及沉溺于晚睡晚起,混吃等死的幸福状态,年就过完了,正月初十,爸妈回家,送站的路上,赵泽君特意叮嘱接下来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有事没事就喝点板蓝根……老妈周娅本就是个注意卫生保养的讲究女人,再加上非典的信息已经传到了内地,没费多大功夫就说服了父母。

    同时通知了姜萱,这小子比较固执,赵泽君没有动之以情行之以礼,直接用行政命令。

    “从过完年开始,我把公司的饮用水都换成板蓝根,让保洁整天用消毒液拖地,总行了吧!”

    “我看行!”赵泽君咧嘴一笑。

    泽阅公司正式上班那一天,员工们发现办公室里飘荡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还多了一项福利:每人每天一包板蓝根冲剂。

    赵泽君把日照和宋云单独叫到办公室,开了个碰头会。

    非典疫情,对于泽阅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实际上,绝大多数网络公司都在这场疫情里受益匪浅,人们减少了出门的频率,窝在家里总要有事可做,造小人毕竟太辛苦,营养跟不上,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用来上网。

    阿里巴巴的c2c业务,也就是淘宝,以及国内众多的快递行业,正是从03年开始爆发。

    淘宝什么的,赵泽君不指望,他没有电子商务的积累,为了做电子商务而做电子商务,只能是强撸飞灰烟灭的下场。

    还是那句话,一个产业的兴起,仅仅依靠最初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淘宝之所以崛起原因很多。马芸团队之前多年的b2b业务积累,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是内功,获得源源不断的大额注资是动力,国家大力普及个人网络以及之前几年大批员工下岗,这是政策顺风车。

    至于这场非典,则是淘宝的天命所归。

    天即有命,我便不争。

    赵泽君有自己自己的优势,之前网络积累的大批同质性用户,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也是他这一年多努力积累下的成果。

    天虽有命,人亦有力。

    顺应天命而发人力,则如有神助。

第五十七章 教授的邀请() 
赵泽君见日照忽然飞快的皱了下眉头,似乎对自己的话有什么异议,于是主动开口问道。

    “赵总,推广返利大方向上绝对正确,我就是担心,会不会出现读者自己推广,自己注册的情况?”日照说。

    “你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赵泽君冲日照哈哈一笑,然后目光微微一转,面向宋云说:“这就需要你们技术方面来解决了,推广链接想要成功,必须保证两点:第一,要能够识别推广链接是谁发的,以便给予对应账号奖励;第二,要识别新注册账号的ip段,同一个地址注册的不计在奖励内,包括断线重连更换地址也要考虑到。”

    “这个难度不高,可以实现。”宋云道。

    “另外,在推广的时候要事先说明,这次的优惠返利活动是有时限的,活动结束后,不会再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

    日照微微一愣,纳闷说:“这个活动公司根本一毛钱不花,给出的返利越多,说明咱们赚得越多,为什么要设定期限呢?”

    “日照你还是太实在了。我说‘有时限’,但并没有说‘设定时限’嘛。”

    接着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这个活动一直存在,就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有的读者介于可推广和不推广之间,今天账上还有不少书币,说不定就不推广了,一天两天,习惯成自然。反过来,给他们增加紧迫感,可以催着他们尽快推广,也是习惯成自然。要知道,非典就算蔓延到内地,也不可能持续好几年,我估计最多就半年时间,这半年是推广的黄金时间段。况且,网站的读者构成中,真正非常缺钱要靠着推广返利才能看正版的读者,和根本不缺钱的大款,毕竟都是少数,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刚才我说的那一类中间层。这个‘时限’就是为了在这批人身后推一把。”

    其实还有个原因,赵泽君现在没说。

    行业内有两家网站并立,泽阅要靠着推广来吸引人气。如果有一天,,只剩下泽阅一家独大,就不存在高额返利的必要性了,读者没有其他的选择性,到时候推广的重要性会大大降低,预先为将来留个退路。

    至于具体的返利金额:新注册用户返利20泽阅币,充值返利5%,赵泽君说留了余地的,推广返利措施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可言,也不存在保密可能,早晚要被其他网站跟风学去,到时候,可能又会有一场新的价格战,靠提高返利吸引读者。

    日照负责的这一块说完,接下来是宋云的技术片。

    网站已经走入正轨,技术上主要是维护和升级改版,相对比较轻松,乘着非典的机会,赵泽君准备研发点新项目出来。

    非典期间学校封校虽然只有两三个月,可非典带来的恐慌影响前前后后长达一年多,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太愿意出门,这是网络产品发展的最好时机。

    至于到底开发什么,赵泽君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有几个待选项,可以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无论开发哪个项目,都需要人手,而且技术难度比网站要大得多。

    所以要提前招人。

    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一旦非典到来,泽阅很可能会出现‘用工荒’。

    泽阅发展的速度太快,人员上始终捉襟见肘,而且大部分员工都是学生兼职,非典期间各大高校封校,很多一部分骨干员工未必能按时来上班,人才市场也冷冷清清,等到全国恐慌到来之后再去招人,难度太大。

    都说完之后,宋云单独留下来,对赵泽君说:“赵总,过年期间,咱们学校的李明然教授给我打了个电话,想请你和他一起,录制一档关于网络的网络节目。”

    李明然,这个名字很熟悉,稍稍想了一下,赵泽君记起来了:他的java语言就是李明然教的,当然,大多数时候也是在翘课。

    大二还有门算法课听说也是李明然代课。

    李明然四十岁出头就评上了正教授,可以算是‘年轻学者’;由于计算机学属于现代化前沿科学,和实践紧密联系,李明然不像传统的老科学家一样,皓首穷经只顾埋头做学问,反而经常参加各类商业、社交活动,在媒体上频繁露面,在科大的教师队伍中,是个名人。

    即做学问,又捞钱。

    赵泽君挺喜欢上李明然的课,这类老师一般不卡学生,上个学期java课程一大半都翘了,最后跟着复习了两节课,混了个60分。

    上次网易有一档关于网络的节目里,李明然就是嘉宾,赵泽君还看过这期节目,对李明然有个观点印象很深:对方认为,泽阅和起点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决定行业垄断地位的霸主之争。

    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大方向没错。

    赵泽君和李明然联系上之后,才知道这次采访是网易的一档网络财经节目提出来的,想要邀请赵泽君作嘉宾,李明然是科大老师,赵泽君是科大学生,于是就通过李明然。赵泽君本人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李明然不太摸得清这位年轻创业者的心思:现在的成功创业者,一类特别招摇,一类特别低调,不愿意在媒体前露面,所以他又辗转通过了宋云联系赵泽君。

    宋云最初组建的技术组中,有个研究生,就是李明然的学生,技术能力很强。

    网易的这个财经栏目影响力平平,要不是之前连续报道网络,赵泽君都不知道有这么个节目,上与不上,对于泽阅的宣传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赵泽君倒是愿意和李明然打打交道。

    李明然就在学校,赵泽君邀请对方来泽阅参观,现场拍了些照片作为素材,答应抽个时间去接受采访。

    拍完照片之后,李明然和赵泽君在办公室里喝茶,李明然笑道:“赵总,这个采访嘛,我也是受朋友所托,他们的主编跟我是同学,磨不开面子。我知道你平时忙,时间你自己掌握。倒是网络这个行业本身,咱们可以当成一个新的课题来进行学术研究讨论。”

    闻弦而知雅意,赵泽君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了点另外的意思,想了想,说:“李教授,如果之后的研究需要相关资料,我们泽阅一定全力配合。泽阅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和学校、老师们的关心也是分不开的。”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明然哈哈一笑:“赵总太客气了。不过,还真有个事,希望赵总帮帮忙。”

第五十七章 教授的邀请() 
各行各有都有业绩指标,教授也不例外,科大尤其如此,李明然这类的年轻学者,每年都必须有科研成果。论文,商业价值都可以算科研成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算法和软件研发,想要出成果,必然要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与高科技公司打交道。

    说穿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又是一个来拉赞助的。

    李明然管理的实验室,长期在进行一项‘人工智能’项目研发。

    赵泽君知道,用不了几年,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诸如李明然在内的科大很多教授,都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在各种公司里挂职,李明然本人好像在网易谋了个职位,赚了不少钱。

    “人工智能……”赵泽君沉吟了片刻。

    从长远发展来看,人工智能前途无量,甚至这是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的超级大课题,人类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之一,前景怎么说都不过分。

    但问题是,这个‘长远’实在太长了点。

    直到2016年,真正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市场,份额还并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个课题本身难度太高,众多高科技都涉及到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却很难单独成为一门商业领域。

    投资人工智能,目前看来回报周期太长了。

    “李教授,你现在这个项目,有没有个明确的目标?还是说仅仅是进行科技理论的研究?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有产品吗?”赵泽君琢磨了下,问了一连串问题。

    “我们和学校的另外一个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智能机器人,我这里主要负责嵌入式软件。”李明然说。

    这就对了,和赵泽君想的没太多区别,智能机器人这玩意的确有商业价值,主要应用于生产流水线,但回报不大,除非可以实现机器人进行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否则市场有限。

    直到2016年,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导购等等技术都还不是太成熟。

    科大的机器人,主要有两个功能,踢足球、下围棋。后世,科大的足球机器人是世界顶尖的,围棋机器人可以轻松虐国手……但这有什么商业意义呢?

    所以,即便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便是知名年轻学者,李明然也拉不来多少投资赞助。

    “李教授,你这个项目,一年需要多少钱?”赵泽君问。

    李明然沉吟片刻,说:“科技研发没有边际,朝大了说,几个亿几十个亿都打不住。但是仅仅保证项目的持续研究,目前一年四五十万也就够了,国家拨一部分款项,我个人想办法筹集一部分。”

    “如果……”赵泽君顿了顿,说:“我是说如果啊,李教授,如果我个人资助实验室,最后的研究成果算谁的?”

    李明然神情一正,坐直了身体,正色说:“那要看你资助多少钱。”

    “就按照你刚才说的,一年四十万。如果出了成果,我要60%的权益。”赵泽君说。

    李明然笑了起来,“这不可能。”

    “为什么?”赵泽君顿了顿,“是钱的问题吗?”

    “不是钱的问题。”

    李明然见赵泽君明显有兴趣,于是耐心解释说:“是这样的,我的这个课题是国家课题,国家和校方都有资助。换而言之,你可以认为是国家委托我来做这件事,所以最后的成果是国家的。当然了,作为负责人,我有比较大的决策权,也是实际上的执行者,可以分出一部分权益,和投资者共享……打个比方,如果你投资,出成果了,你优先有使用权、销售权等等,或者可以一定比例分成。但是绝对不可能把成果大头交给你个人。包括将来商业运作,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