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纸通缉令罢了……

    刘通看不懂王永安为什么对李蔚如如此重视,望着李蔚如骑着马远去的背影,终于忍不住问道:“大帅,这小子看不出什么本事嘛。”他的意思是这李蔚如什么都不是,值得您如此拉拢他吗?身边江北系这么多精英在咧,何必要下那么大的赌注?

    王永安看了看周围的官员与军官,叹了一口气解释道:“我不是看重他,这个人虽然也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指挥过什么真正的战斗,所以顶多算上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罢了。但是你知道千金买马骨吗?”

    “我知道这个故事,大帅您的意思是我们拉拢他来拉拢其他人?”刘通忙问,有些人开始点头了,明白王永安的意思。

    王永安笑着说道:“兄弟们,我们想要在西康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川人的鼎力支持,而且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在西康一省之地称王称霸当一个小霸王倒也罢了,就我们这十万人,在此娶妻生子慢慢发展,二十年内西康省肯定是我们铁打的营盘,泼水不进的堡垒。

    但是我们的志向可不是这偏远的西康省,而是西南五省,想要吃掉西南五省,必先吃掉四川省,吃掉四川省,必须要先拉拢四川人心。现在四川的精英人才不投靠我们,我想其原因无非有三点,第一是我们都是从江北过来的,自成一系,他们自觉得投靠我们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第二点,他们不熟悉我们,不知道我们求贤若渴,更不知道我们的并不介意他们的过去;第三点,他们对天下大势摇摆不定,川人本来就喜欢安逸安定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川人便是‘不争’,所以我们对于他们没有吸引力。”

    刘通笑道:“但愿从李蔚如开始,川人精英源源不断投靠我们镇边军。”

    王永安点点头,与大家一起往西康督军府走去,路边的康巴人见到王永安纷纷跪在地上磕头。王永安习以为常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不断地扶起这些人,但是很快他就不这么干了,因为跪地上磕头的人太多……而他们之所以跪地上磕头,是因为西康依旧施行的是农奴制度,整个臧区三地与五千年一样,始终施行农奴制,为镇边军工作的康巴人全都是各个土司的奴隶,而奴隶见到主人的主人,如果不下跪,按照刑法是要砍去双脚的。后世还有人臧人反对共和国怀念解放前,除了一些矫情白痴,就是土司的后人了吧,对于大多数臧人来说,在共和国里他们才算是人。

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时编制与战时编制() 
回到督军府后,康定市市长杨寿柱向王永安报告说康定陆军士官学校、康定师范学校、康定医学院、西康国立大学和西康理工学院,这五所学校已经初步建立完毕,这五所学校分布在康定市的边缘,学校除了牌子、围墙和几栋教学楼宿舍楼外,甚至连老师都没有,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是一具空壳子。

    空壳子不怕,王永安也没有指望一下子就能够招到人,一切从简,慢慢来嘛,学校建成了就意味着他们是要在这里定居下来的,也给所有人释放了一个信号,我们不走了。

    “招人,去招人,招募学者和学生,向全国招募学者和学生,在西康读大学的学生,学费杂费全免,发放粮食和生活补助。”王永安对杨寿柱说,“到西康应聘的教授,我们给他们路费和安家费,工资以三十鹰洋打底。”

    杨寿柱瞪大眼睛道:“”三十鹰洋?是不是太高了点儿?

    王永安无奈道:“不高不高,咱们这穷山恶水的谁愿意来啊,他们能来就算不错了,我们就别挑三拣四了。另外你可以对外宣传‘西康无战争’的宣传理念,承诺西康省未来三十年内都不会有任何战争发生,这么说的话应该有不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人会来到西康定居生活。”

    杨寿柱将信将疑,只好照办了,结果还真有不少文人和学者来到西康生活,只因为一句西康无战争。是的,西康无战争,应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偏远的地区优势,哪个吃饱了撑得慌的军阀愿意没事儿跑到西康来打仗……

    次日王永安与李耀、冯衡开了一个碰头小会,王永安拿出了自己的未来计划书道:“康定市的基础建设在9月底就能够基本完成,但是城市不能是一座只有房子没有人的死城,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对城市人口和结构进行扩充和调整,尤其是给战士们分房子。不管是在职军人还是退役军人,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另外我打算在十月份对军队进行整编,每一个陆军师的总人数由两万七千人降到一万五千人,西康和藏区只留四万五千人的常规军队即可,如此我们将增加五万劳动力。而且我认为五万劳动力能够在西康生活下来,必须要让他们先成家,所以,我们需要女人,适合婚配的女人。”

    刘通笑道:“我听说给军队士兵买媳妇这件事,您在圣卢卡斯就干过?”

    李耀笑道:“这件事我也听过他干过。”

    冯衡笑而不语。

    王永安瞪了一眼刘通道:“对,不过现在这件事你来办。”

    刘通哭笑不得:“我到哪给他们找女人去?”

    “坑蒙拐骗抢,尤其是我们这一次扫荡康臧区,还缺得女人?”王永安瞪了他一眼,对他的“觉悟”产生了怀疑。

    “啊?那些一辈子都不洗澡的女人?”刘通大惊失色道,“可是她们……她们……谁愿意要啊?”

    王永安道:“当兵整三年,看老母猪赛貂蝉,你懂不懂啊,他们需要的是女人,不是小家碧玉的青楼女子。”

    刘通只得点头道:“好,我来办,但这件事您得提前跟他们打招呼,否则别人以为我是给您选妃呢。”

    王永安一脚踹过去,大骂道:“我他娘的选妃也不选一辈子不洗一次澡的啊!”所谓的一辈子不洗一次澡是当地对臧区女人的一种玩笑罢了,但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当地缺少烧水的器皿,因此当地少数民族洗澡频率并不高,尤其是与喜欢洗澡清洁的江北女子相比,更显得少是民族少女们不愿意洗澡一样。但土司贵族们的女儿也是经常洗澡清洁的,大家不过是揶揄地开着当地少女的玩笑罢了,当然这种玩笑不可避免地带有歧视性质。

    冯衡笑了半天,忽然说:“军官们或许不愿意军队缩编吧?”

    王永安一拍脑袋说:“不是缩编,而是采取战时编制和平时编制两种,平时编制中,一个班七个人,战时编制中,一个班十四个人,如此一来我们即保证了军队的编制完整,又保持着战斗力。一旦我们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可以立即扩充军队,只需要在班组下面增加七名预备役士兵即可。”

    李耀道:“我支持。”

    冯衡也点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支持,否则七万军队的军费花销实在是太庞大了。”

    王永安道:“好,既然决定了,我准备在平定藏区之后再宣布,你们事先与其他军官透露一下。”

    “是。”

    王永安以为完全平定臧区需要一段时间,未料到李士锐的第九师在登上了青藏高原之后,一路畅通无阻直取拉萨,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与英国人勾结的土司贵族拉次仁措击败。

    实际上在国防军第九师进入臧区之前,各地土司和喇嘛们早就对英国人和拉次仁措的压制,但摄于英国人的强大兵力和拉次仁措的威胁,他们敢怒不敢言。而喇嘛们为了表示对英国人占领西臧的不满,甚至逃到了青海,坚决不与英国人妥协。这也是导致了为什么西臧一直留在中华版图内的原因,除了一些土司承认外,西臧的精神领袖们坚决不向英国人低头。

    李士锐的第九师顶着高原的气候艰难地跋山涉水来到拉萨的时候,英国人企图与李士锐谈判,起来哦到李士锐二话不说(高原缺氧,李士锐没多余的力气说话),直接下令开炮打死这群英国佬。

    在丢了几百局印度兵的尸体之后,英国人撤回了拉萨城内,当天晚上,源源不断的喇嘛逃到第九师阵地中,向第九师表示要带领他们进入拉萨城内。李士锐大喜过望,派遣一个团随着喇嘛们进入城内,在次日一早,李士锐便下令总攻,整个过程如果不是因为不适应高原气候耽误了时间,甚至不需要三个小时。

    英国人在受到里外夹攻之后,带着拉次仁措的家眷向印度逃去。

    “追,一个不留。”李士锐说完,居然因为缺氧而晕了过去,其他人吓坏了,还以为李士锐病死了,全军悲痛欲绝,于是对英国佬和叛军穷追猛打,一直追到了臧南还不罢手,不过因为后勤跟不上,追击的部队只好撤退回去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士锐的野心() 
西臧叛军很快被平定,只有一些散兵游勇逃入深山大川之中,李士锐觉得大军驻防西臧未免浪费兵力,第一因为西臧从宗教、贵族到百姓皆支持中央政府,并不存在臧人反对镇边军反对中央政府的情况;第二因为后勤补给困难,驻防一个团的军队在路上需要消耗四个团的补给,尤其是在冬季补给更加困难,所以也不可能驻防太多的军队;第三则是因为大家对驻防在青藏高原并不感兴趣,众人皆知王永安目标直取天下,留在藏区注定没有发展,所以大家对于驻防此地内心非常抵触,而李士锐也不想分兵太多,免得他未来征战天下时兵力不足。

    李士锐考虑一二之后,留下一个团驻防在拉薩,兵力大约为三千人,可以说是兵强马壮的一个团,尽管驻防士兵与军官们心中却并不是很满意,但一切不可改变,大家只能接受。

    李士锐带领着大军返回西康省康定市的路上,拿出一份作战计划书来交给苏兰声,苏兰声问道:“这是什么啊?”

    “西南作战计划书。”李士锐笑着说。

    苏兰声摸了摸鼻子问:“你确定?”

    “什么意思啊?我自己写的作战计划书,我怎么不能确定?”李士锐哈哈一笑,浑不在意道。

    苏兰声叹了口气说:“兄弟,不是我说你,你不能低调一段时间吗?为什么要出这个风头呢?”

    “我出什么风头了?”李士锐道。

    苏兰声说:“你平定西臧叛乱,立下的功劳可不小啊,谁不羡慕嫉妒,你还想出风头?风头都被你一个人出尽了。”

    李士锐道:“你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我把风头出尽了,我平定西臧叛乱难道还不对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应该低调一段时间,别瞎折腾了。”苏兰声苦劝道,“需知枪打出头鸟,咱们不能做出头鸟吧?”

    李士锐摇头道:“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老苏,你知道我是怎么出头的,如何从众多军官中冒出来的吗?”

    “这谁都知道,你最早拟定了北伐计划,也最早拟定了对日防御作战计划,虽然对日防御作战最终没有采用你的计划,而是采用了总参谋长冯衡的计划书,但是你前期消灭日本先遣队,立下大功,成为江北四名将。”苏兰声一摊手,“你不是想让我这么夸你吧?”

    “嘿嘿嘿嘿……”李士锐干笑道,“我不是让你夸我,我是在提醒你,我这么干绝不会错。”

    “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苏兰声继续劝道,“那时候咱们在江北根深蒂固,大帅拥有绝对控制权,你再怎么说的过分做得过分,大帅都能容许你。可是现在咱们在川边西臧,大帅的根基未稳,你要是说什么过分的话做过分的事儿,我怕有小人会在背后做动作。兄弟,我劝你一定不要把计划书交上去,我也当做没见过这份计划书。”

    “什么叫做过分?”李士锐不屑地说道,“老苏,我看你是岁数越大,胆子越小了,你知道我的这份计划书是为了谁?是为了我自己嘛?这份计划书还不是为了咱们江北来的人和大帅,我为了大家好,难道过分吗?”

    苏兰声一手按住李士锐的肩膀道:“老李,你听我的,低调,低调,一定要低调。回去之后,你就养养病不行吗?”

    “我有什么病啊?”李士锐一抖肩气道,“老苏,这份计划书我一定要交给大帅,你别劝我,我告诉你,我能在三个月内平定西臧叛乱,就能在一年内打下西南五省,你信不信?”

    “我信,但是……”

    “别但是了,是我的朋友就支持我。”

    “正因为我是你的朋友,我才劝你。”

    两人的谈话最终成了僵局,但苏兰声知道自己劝阻不了李士锐,他心里明知道王永安等人已经戒备李士锐的异军突起,可却又不能告诉李士锐,这种煎熬折磨着他,让他百感交集。按照才华来说,李士锐的确是江北四将中最出色的,但是李士锐锋芒太盛,有王永安这把大伞给他遮风挡雨到也罢了,一旦他把王永安这把大伞捅破了,介时谁能保护住他。想到这里,苏兰声不得不继续劝阻,最终李士锐因为他才最终做出妥协,看一看形势再说,不急于一时递交作战计划,苏兰声这才长叹一口气。

    第九师胜利凯旋返回康定,百姓们夹道欢迎,王永安等一众军官官员出迎数里,李士锐感觉到了无上荣耀。王永安带着大家来到一座巨大的墓碑前对大家说,这里是卫国英雄纪念碑,所有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牺牲的军人的名字和籍贯都要刻在纪念碑上。

    众人敬献了花圈,在十三声枪响之后,众人肃穆敬礼。

    当天晚上,王永安为第九师的胜利凯旋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并在庆功宴会之上宣布,颁发李士锐、苏兰声、沈尚濂、陈健、霍殿阁一等卫国勋章,晋升李士锐为国防军上将师长。在所有国防军陆军师中,所有师长的军衔都是中将,而在镇边军内只有王永安的军衔是上将,此时李士锐的军衔忽然与王永安平级,一时之间他风头无两。

    宴会一直举行到晚上,李士锐喝得伶仃大醉,苏兰声一直担心他会说什么狂话,但好在李士锐酒品还好,并没有胡乱说话,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酒会之后,王永安将苏兰声秘密招来,苏兰声对王永安实话实说,并且替李士锐求情说:“小李只是为镇边军心切罢了,倒是没有什么恶意,你也知道这个人,智商高情商低,但他对您的忠诚绝对不容怀疑。”

    王永安笑而不语,说:“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苏兰声心中叹了一口气,不由得为李士锐的前途感到担忧起来,如果李士锐再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恐怕他也求不了情了。所以他只能暗中继续劝止李士锐收敛,甚至必要时他可以直接告诉李士锐,但他也知道如果一旦将王永安监视李士锐一事说破,恐怕到那时两人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康发展计划() 
次日中午,西康省军事会议全体会议在西康督军府召开,王永安再一次表扬了李士锐在平定西臧叛乱中做出的贡献,并请李士锐做简单的介绍。李士锐走上主席台侃侃而谈,这三个月的征战让他变得又黑又瘦,不过双眼却炯炯有神充满着野心,看着他在主席台上谈笑风生,苏兰声心中再一次担忧起来。

    李士锐讲了半个小时才结束,王永安带头鼓掌,而后进行大会第二个议程,由西康省省长罗银贤介绍西康省的发展现况。西康省面积为四十五万平方公里,下辖六个区,分别为康定区、昌都区、凉山区、雅安区、阿坝区和珞瑜区。由于李士锐的军队一直打到了臧南,越过喜马拉雅山,因此珞瑜区包括整个臧南9。2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此时的英国尚未的注意力放在欧洲与德国对峙上,因此英国人对中国军队收复臧南暂时无法做出反应,使得王永安顺利收复臧南,并将其并在了西康省珞瑜区内。

    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西康省发展,便离不开地区自治,汉人贸然委派官员管理必然会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因此除了收复康定区和靠近四川的雅安区外,其他四个区的区长皆为各族组长或宗教领袖。因为民国政府承认地区王公贵族,并支持少数民族延续其农奴制度和王公制度,所以在民国初年的边疆少数民族与宗教是心系中央的,王永安没有贸然采取什么解放农奴,什么打倒贵族等制度,甚至他采用了和亲来拉拢少数民族,并由刘通暗中负责和亲制度,并替他给备选的土司女儿拍照,由他选择——也不能太难看不是。

    西康省如今的人口总数是一百一十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三十九万,土司王公便有三百多人,由此可见此地旧习俗是何等顽固,这也是王永安不敢废除农奴制度的原因之一吧。

    在经济发展上,罗银贤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办法,而且王永安提出阿坝区和凉山区蕴含大量的金矿,可是迄今为止他们派出的考察队却没有找到金矿位置。科考人员在凉山区盐边县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铁矿,然而交通却成为一个大问题,如果不修建铁路,铁矿和煤矿没有任何用处,但是修建铁路则需要花费大量金钱,且未必能够回本。

    “修,一定要修,不过我们未必把铁矿运回来,就在盐边县建一座铁厂,只运回来铁锭和煤矿。”王永安道,“铁路从盐边县向北修到雅安,再从雅安向西修到康定,向东修到成都,盐边县向北修到昆明,这条线路叫做雅昆线,我们可以通过铁路将势力影响到川滇两省。”

    冯衡笑道:“既然都修到昆明,何不延长到贵州?”

    王永安道:“贵州多山林,在贵州修建铁路成本太贵了。”

    众人点了点头,不过其实在西南地区修建铁路,哪里的成本都远超江北,这将给西康省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众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谈论起如何发展西康省的经济,尽管江北的经济一直不如江南发达,但是江北人在经济建设方面比西康省人要强的多,大家提出的建设意见被王永安一一接受,并由索图东记录在册,准备在接下来逐一实施。

    会议到了现在,大家有一些疲惫了,而接下来的会议内容涉及到了军事方面,王永安宣布政府官员可以休会了,罗银贤等人便离开会场。

    会场空置了很多,王永安笑着说休息十五分钟,等一会儿大家凑在一起坐,免得看着太空了。休息之后,王永安接下来提出镇边军平时编制和战时编制的概念,平时编制的士兵人数要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