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宗教活动,欢迎天主教以及基督教在江北地区传教。同时从即日起,江北地区免除钱清政府一切徭役税负,重新制定税率,并取缔江北地区兼厘金手续。”

    这一条条行政令下达,让在座的诸位目瞪口呆,应接不暇,甚至江北光复带给他们的震撼尚未消失,而江北的行政命令一条条地下达,让他们错以为江北军政府已经成立许久了,甚至已经有了完整清晰的行政理念。

    而后王永安抛出来一个重磅消息,道:“江北军政府将对前清政府的衙门进行改组,组建各地军政府,现在开始组建四级政府,第一级政府为江北军政府,第二级政府为地区政府,分别是皖北,皖中,苏北,苏中以及江都地区政府,第三级为各县政府,第四级为各乡镇政府。”

    大家对于西方世界的政府结构是半知半解,但是对于中华传统政府结构也就是衙门是非常熟络,中国的衙门也有四级,分别是皇朝大殿、各地总督府、各省衙门,县衙门。

    但中国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县以下是不归朝廷管理的,只能由当地士绅自行管理,如果出现族群争斗,也须由他们自己解决。可今天从王永安的话里,大家听出来了,按照现在的政府结构,政府权力将管辖到乡镇一级,如此一来中央——即扬州对江北的控制力将大为增加,而乡绅们的权利将减小,除非他们做革命军政府的官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王永安是想将士绅乃至低一层的百姓进一步拉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只有士绅加入王永安的势力中,江北便透透彻彻地被王永安完全掌握。

    “好计谋。”沈云沛低声道。

    “但其实这衙门逐级改革势在必行,”许鼎霖陷入了往昔的回忆之中,当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立志于改革匡扶大清的青年才俊,只可惜大清的官场想要进行改革,实在是太为难了,他不禁摇了摇头苦涩地笑着说:“昔日太后老佛爷也想改革衙门机构,将皇权向乡镇一级延伸,可惜庚子之战后,大清国没钱了。等到大清国开始有点钱,这老佛爷又升天了。”

    “即便有时有钱,早就让那群贵胄们给贪走了。”沈云沛气道。

    许鼎霖也不得不承认,那群爱新觉罗家的贵胄们,贪污起来肆无忌惮,当年若是他们伸伸手,北洋水师怎么会战败,唉,这世界没有后悔药啊。

第四百四十三章 让出江北大都督() 
果然,事情的发展如许老先生所言一样,王永安恰恰是利用到扩建官僚体系来建立自己的势力。

    王永安继续说道:“诸位,新建政府将采用西方式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与符合我中华文化之国情模式,各级政府主管分管税收、民生、安全、断案、农林、工商、交通、教育、监察、档案、环境、统计、卫生和宗教,因此未来的江北各级政府将会非常忙碌,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我在此恳请诸位江北精英,能够参与到政府建设中来,支持江北地区建设成为新中国的榜样,让全国各地看一看什么叫做江北的文治,江北的政治,江北将成为未来中国的标杆。诸位,不管是同盟会,光复会,还是各种组织,大家追求的无非是能够带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他们选择的各种发展方式,而江北将选择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发展模式,我将其称之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王永安起身大声呼喊道:“诸君,加入江北军政府,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人,建设新中国,望诸君不要推辞。你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王永安慷慨激昂的讲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但也让很多老狐狸心生担忧,越是诱惑越是危险,也不知道后面等待大家的将是什么。

    将组建政府的蛋糕抛给大家,目的便是拉拢人心,王永安知道在座的诸位士绅官吏们的想法,在这些人看来,效忠不效忠朝廷并不重要,革命不革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要得到保障。而如果下面的人能够升官发财,跟着王永安有名有利有地位,他们岂能不支持王永安呢?

    当如此,王永安笑吟吟地看着大家,听着大家激动的叫喊支持成立江北军政府云云,只感觉自己今日之目的完全达到了。

    李耀趁机起身大喊道:“我等愿意共荐大帅为江北军政府大都督。”罗银贤、肖湘山、冯衡、韩麟春、魏道风等也起身支持道,众人见状亦起身支持。此时此刻大家都明白,江北除了王永安,无人能做此大都督一职,换作任何一个人,大家也会觉得此人不管是实力还是能力不配做大都督,王永安唯一欠缺的便是年龄和资历了。

    王永安起身拱手感谢一周,这才笑道:“承蒙诸位支持与厚爱,然而王靖云自知年纪尚轻,资历不足,在座的诸位都是为中华之崛起奋斗一生的前辈,王靖云如何能够担此重任?小子倒是有一个建议,我意举荐我江北状元张謇为江北大都督。”

    众人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王永安这么大方地让出了大都督一职,而且今天张謇不再扬州(从南通到扬州要走两天的路程),王永安当真是这么好心,还是试探大家?当然,如果让张謇来当这个江北大都督,任何人都跳不出毛病来,张謇又资历,有地位,有能力,与江北诸位士绅官员以及士林学子关系极好,而且张謇的商业帝国也让人羡慕,拥有雄厚资本的张謇,势必不会成为一个贪腐官员。

    可若是王永安在试探大家呢?

    罗银贤等人自然是知道王永安的决定了,让位给张謇,王永安追求的是稳定江北政局,以便更好的应对北洋军的南征。尽管江北光复的选择有一些仓促,可是却是眼下解决北洋军的最有效方法。

    而张謇,则成为了王永安稳定江北政局的重要筹码。

    “诸位,共荐张謇担任江北大都督,请举手。”言罢,王永安第一个举起手来,而后军方人士也将手举了起来,席间有近半军方人士,一看到过半人举手,其他人自然无话可说,纷纷举起手来。如此,不再扬州的张謇便成为了江北光复之后的第一人江北大都督。

    后经过众人的举荐,王永安担任江北军政府陆军总长,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众人纷纷起身鼓掌庆祝,表示王永安担任陆军部长(元帅军衔)定然能够带领众人北伐成功,建立新中国——说实话,王永安要是不担任重要职务,大家反而不敢做什么官。

    稍微休息了几分钟之后,会议进行到了下一环节,即组建政府行政人员阶段,如果张謇在此的话,便由张謇组建了,可惜张謇未到,只得由王永安来组建江北政府。

    江北军政府效仿内阁总理衙门结构,由王永安直接宣布建立十二个部级政府部门和六个司局政府部门,这十二个部级部门分别是陆军部、组织部、财政部、商务部、内务部、司法部、教育部、交通部、农林部、卫生部、审计部、文化部,而六个直属司局部门分别是盐务局、水利局、海关局、统计局、邮电局、宗教局。

    此外,江北军政府大都督还设有秘书处、档案处、安全处和总务处,王永安特地安排魏文康担任大都督秘书处秘书长,直接给张謇安排了一个幕僚兼监军。

    此外,在张謇尚未到任之前,王永安委任陈兆棠担任江北军政府副都督,暂时代理大都督一职,并兼任内务部部长一职。

    委任姜登选(已经出使南京去了)与罗银贤同时担任陆军部次长。

    委任肖湘山担任财政总长。

    王永安将军权与财政大权牢牢地抓在手中之后,相当于紧扣江北军政府的命脉,日后江北军政府一切不得不仰仗王永安的暗中主使了,随后王永安继续直接宣布委任令:

    许鼎霖担任教育部部长。

    沈云沛担任交通部部长。

    齐牯担任农林部部长。

    侯干担任组织部部长。

    顾延卿担任文化部部长。

    安荫霖担任海关局局长。

    厚麟担任盐务局局长。

    罗森担任水利局局长。

    单启鹏担任邮电局局长。

    顾贺担任宗教局局长。

    王安成担任统计局局长。

    另外其余各部部长以及副部长及以下处长均由张謇到任之后另行委派,与此同时,王永安则向将被宣布建立江北地区议会府苑,负责监督江北军政府以及审核江北军政府行政命令是否附和江北百姓之功能,江北议会府唯一拥有的权利便是拒绝接受江北大都督对各级部长副部长以及县长以上地方官员的任命。

    如果说组建军政府十二部六司局是对士绅们蛋糕的话,那么江北议会府则是对全国追求改革追求现代化的人最强有力的支持,江北模式将成为清末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王永安,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清末中华改革的第一人。

第四百四十四章 子俭通电() 
上午的会议繁忙而热烈,与会者几乎将手掌都鼓肿了,一切的发展都太让他们喜出望外了,江北光复,江北军政府组建,江北议会府建立……一桩桩美事让大家目不暇接,在上午会议开到十一点的时候,军方人士首先撤离会场,留下来的文职官员与江北士绅们则继续开会。

    为了节约时间,王永安早就准备了工作餐,两个白面馒头,一碗高粱米饭,一碗菜汤,一份炒土豆丝和一份红烧肉。这种工作餐在很多人看来尚属首次,王永安还承诺以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午餐在工作机关中就餐,且免费提供午餐(仅仅对本人服务,家属不在内),顿时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支持。大家在乎的并不是这午餐,而是午餐背后王永安对江北军政府的强烈支持和对改革的坚定信念,大家认为王永安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尽管他今年只有二十四岁。(明天过年后才二十五岁)

    简单地吃了午餐之后,大家继续讨论起了政务,而今最大的问题便是日后诸位部长处长等政府人员在哪里办公的问题——衙门在哪,总不至于大家在家里办公吧?

    现在的政府机构虽然多,人员缺少,而且职能尚且需要完善,因此大家共同决定将所有部门集中在江北军政府中,集中办公,效率更高一些。今扬州城有四处地方可以当做江北军政府衙门,分别是盐务使司衙门、扬州府衙门、江北巡阅使衙门和江北护军府衙门。

    经过慎重考虑与讨论,江北护军府衙门日后将成为陆军部办公楼,扬州府衙门改建为扬州府政府办公楼,盐务使司衙门改建为盐务局、水利局、统计局合同办公楼,扬州巡阅使衙门扩建为江北都督府办公楼区,其余各部皆在都督府内办公。

    当下有人建议,提议由王永泰担任江北军政府中重要官职,却被王永安笑着拒绝了,他宣称王永泰本心系革命建立新中国,眼下南方革命成功,中原大地江淮大地光复,他的心愿了解,王永泰愿意功成名就隐退田园,就此不再过问政治。

    众人先是不解,而后开始议论起来,事先大家纷纷猜测王永泰的人事安排,都认为王永安必定会将江北最重要的一个职务交给兄长王永泰来担任,但万万没想到,王永泰通电下野。众人纷纷猜想是王永安暗中迫使王永泰下野,而王永泰应该是忠于满清,所以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王永泰远赴国外——这倒冤枉了王永安了,王永泰的身体是真的有疾病。

    李书文在临走的时候,被王永安请到了哥哥家中,李书文看了看王永泰的身体,说:“你得到的这门功夫虽然不能杀敌致命,却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以后种一些花花草草,养一些花鸟鱼虫,不要过问任何操心的事儿,也不能操劳劳累,定然能活过五十岁。”

    王家上下大喜不已,王永安这才送别了兄长嫂子和自己的众位妻子,众人乘船南下去了上嗨,又乘坐中华航运集团的专列客轮前往圣卢卡斯。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张謇“终于”赶到了扬州,进了大礼堂之后还在向众人拱手抱歉自己来晚的时候,便被大家热烈的掌声给懵住了。

    “恭喜张大都督,贺喜张大都督啊。”众人纷纷上前恭维道。

    张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的雾水,只见自己的好友顾延卿走了过来,笑着说:“季直兄,江北众人已然推荐季直兄担任江北大都督了,你现在是江北总督,还不上座第一位?”

    “啊?”张謇一阵头晕,当然不是气的,而是惊喜太大,让他难以招架。原本在张謇心中,这一次江北光复自己最多算是一个附庸罢了,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江北光复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看了一眼在主席台上冲他起身鼓掌微笑的王永安,不由得走了过去。

    王永安让出中间的位置,站在一旁说:“大都督,请就坐。”

    “这是怎么回事?”张謇问。

    王永安道:“我提议由你做大都督,得到了全体江北士绅官员的支持,并通过表决,如今你就是江北大都督了。”

    张謇涨红了脸道:“老夫何德何能委此重任,还请大帅另请高明……”

    王永安摇头道:“大都督,而今我只是陆军总长,是你手下一员干将而已,若大都督辞职不做,咱们江北光复从何谈起啊?”

    “这……这……这……”张謇内心激动,可却一再谦让,当然中国人的谦让也就是一种意思意思,古代禅让还得三辞呢,大家相互给面子,烘托中国人的谦逊罢了。谦让不过,张謇“不得不”接过重担,坐在主席台正中间位置,左边便是王永安,右边则是副总督陈兆棠。

    王永安笑着说:“大都督,这是江北光复通电,还请过目。”

    张謇接过来通电稿件,仔细阅读之后点了点头,道:“善,照此实发。”

    王永安笑道:“大都督不怕袁世凯率军南下亲征吗?”

    张謇笑说:“你都不怕你岳父,我怎么会怕你岳父?他是你岳父,又不是我岳父,再说打仗的事儿交给你,我一个文官,不参合军部的事。若是赢了,算你的本事,若是输了,那是你打不过你丈人,可怪不得我。”

    “哈哈哈……”主席台上的人大笑起来,这一老一少斗嘴倒是有趣至极,江北军政府内部人员比起南京革命政府来,显然要和谐很多。

    “通电!召告全国!江北地区光复,从此之后不再隶属于大清国了。”张謇挥舞着通电稿件高声呼喊道。

    腊月二十八,一封来自于江北扬州的“子俭通电”震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清廷腐朽,昏庸不堪,已无力执政全国,天朝上国千年文明浩浩汤汤,清廷无能,吾辈将为中华之崛起而求索,吾等江北三千万百姓与二十六万将士共决江北光复,特此昭告天下,江北大都督张謇。”

第四百四十五章 震动天下() 
“子俭通电”震天下!

    这一夜无人入睡,尤其是南方各省,纷纷被江北的这一举动刺激得措手不及。不久之后,江北的光复通电引燃了全国的反满清浪潮,南方各省也反应过来,纷纷发通电表示欢迎。而山陕两地虽然稍后得知消息,却反映异常激烈,阎锡山派人发布通电,宣布自己愿意加入江北军政府推翻满清统治——者山西与江淮两地差着将近千里呢,阎锡山纯粹是在恶心袁世凯。

    孙逸仙也没有想到,此前他与黄兴的种种计策,被江北的一封子俭通电轻松化解。

    “通电,恭喜江北光复!”孙逸仙一想到江北光复,内心即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距离他的推翻满清政府的理想更进一步,担忧的是王永安反清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天下,假如他只是为了个人利益置天下于不顾,那么对于百姓来说更加危险。

    “这王永安啊,形势果然出人意料。”胡汉民站在孙逸仙身后忍不住苦笑道。

    黄兴说:“难得的是,他居然忍住没有去做江北大都督,其志不小啊。”

    胡汉民道:“不过他即便不做大都督,这江北还是他说了算,张謇不过是傀儡罢了。”

    孙逸仙也忍不住说:“即便是别人做傀儡,但小小年纪由此见识,如此能忍耐,实属不凡。这中华之未来,恐怕你我都将让贤咯。”

    黄兴道:“那我们与袁世凯的约定……”

    孙逸仙苦笑道:“合作告吹,但共和一事还可谈判,只要袁世凯宣布光复,支持革命,支持成立中华民国,我们一切都能谈判。今次不过是与袁世凯南北夹攻江北一事告吹罢了,并非不能合作推翻满清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件喜事,大叫道:“而今江北光复,袁世凯已然走投无路,他便不得不与我们合作,甚好,甚好。”

    黄兴笑道:“我觉得这等功劳,应该归功于大总统您。”

    “为何?”孙逸仙问。

    黄兴说:“若您不放那刘通回江北,也不会逼迫江北光复,小狐狸一直以为自己能够左右逢源,今次被逼得不得不战队,自然可喜可贺。”

    “哈哈哈……”众人大笑不已,这一次还真是袁世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如果不决心铲除王永安,也不会逼得王永安选择与革命党合作,江北的二十四万大军绝对能够影响未来中国之局势,如果王永安北伐——这几乎是一定的——满清被推翻指日可待。

    “放走刘通不过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这王永安生性狐疑,早就有反清的打算。”孙逸仙道。

    胡汉民道:“所以王永安绝不可信,他通电光复只不过是为了全力对付袁世凯,并非心系革命。”

    黄兴也说:“尤其是他派遣刘通潜伏在大总统身边,其心可诛啊。”

    孙逸仙也谨慎地说:“此人可以合作,不可轻信,日后与他合作,需要多留三分眼神才是。”

    胡汉民问:“那与姜登选等人的谈判……”

    孙逸仙笑道:“由你负责吧,我现在要和日本人谈贷款一事,这革命政府没钱,只能找人借了。”

    黄兴立即劝阻道:“能不向日本人借款,便不向他们借款,日本人阴险毒辣,日后说不定有什么后手给我们准备着呢。再说当初甲午之战,国人痛恨日本至深,大总统,与日本人合作还请三思啊。”

    孙逸仙脸耷拉了下来,反问:“那革命政府的各方面支持如何?别说军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