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想做我的老婆,你以为长得好就行了吗?”

    “哦,那我就放心了。”李耀庆幸道。

    王永安道:“我没说完呢,长得好就行吗?行!”

    李耀吐血……

    老兄弟几个喝酒,除了打趣李耀之外,王永安也将自己的治家经验分享给大家,都说娶老婆是男人成功的标志,但是能够摆平老婆们更是男人的能力体现。众人对王永安给老婆们“找麻烦”这一招拍手称快,纷纷伸出大拇指说大帅不愧是诸葛亮再世,居然能想到如此妙招,让夫人们有事可做,如此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哪里有闲心嚼舌根自勾心斗角来一场场“甄嬛传”。

第四百一十章 八千辫子兵() 
两日之后,李耀得到情报之后立即找到在家给自己放假休息的王永安,报告说:“大帅,南京城昨天晚上被打下来了,但张勋带着手下连夜逃过了长江来到了江北。第七旅旅长李士锐率军将从南京败退到江北的八千江南辫子兵扣在了浦口,而南方的海军陈列在浦口外,炮口对着我们。但李士锐说南方军只是武装挑衅,并没有开枪射击,且对来往渔船与商船并无侵犯,他向您请示如何处置江南军和如何应对南方海军。”

    王永安道:“不用理会南方海军,他们不敢主动招惹我们,而且我们和南方革命党早就有联系,他们内部不稳之际,不会北上的。”

    “是。”李耀立即让人给李士锐发电,随后又问该如何处置江南军。

    “江南军呀……”王永安头疼起来,老丈人张勋的队伍,这可不好处置,且有八千之众,怎么处置成了大问题。他摸着下巴上的胡子,想了半天才说:“老李,你觉得呢?我是大感头疼啊,我这老丈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很二啊!”

    “二?”

    “对,就是做事没头脑,让他留在浦口肯定会休养生息之后想办法再去南京,如此一来我们倒成了他的后方大本营了,给他做嫁衣裳,这可不中啊。”王永安苦笑道,“可是我刚刚娶了她女儿没多少天,就拆他的台赶他走,怕是也不好。”

    李耀眼睛住了一转,黑诶一阵坏笑,凑过去低声说道:“大帅,要么这样吧,既然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的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我就还是我的!您干脆吞并了江南军得了,左右也是你老丈人的队伍,让他早点颐养天年吧。八千江南军再加上我们各地新兵营里的补充兵,凑成一万三千人的江北新军第十旅,你看如何?”

    王永安哈哈一笑,心说这倒是一个绝妙的好主意,自己吞并了这八千辫子兵之后,实力进一步扩充,而老丈人张勋还是退出历史吧,毕竟他不适合复杂的政治斗争。历史上张勋复辟的丑剧也多半是被人下套给设计了,否则历史上张勋带着区区三千辫子军便冲进了京师进行了复辟吗?

    且张勋复辟之后,四方讨伐,反倒成就了三造共和的段祺瑞段总理——王永安心说这事儿多少跟段祺瑞有不少的关系。虽然段祺瑞对外的时候铁骨铮铮,但是对内的是时候可没少干缺德事儿,坑害张勋便是其中一桩。当然,北洋系的军人政客都有这种特点,尽管对内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一旦遇到国与国,遇到外敌入侵之际,他们会抛头颅洒热血的为国尽忠。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五四时期被人骂做卖国贼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拒不与日本人合作,躲在家中足不出户,并拒绝出任伪中华民国政府总理大臣一职,虽然后来被挂名为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等高级虚职,但他从未给日本人办过一件事出过一份力,反倒在日本人欲占领中央医院的时候带头抵抗,并主动担任危险极大的中央医院院长,拒绝中央医院变为日本医院,日本人一方面想要拉拢他,所以也无法占领医院,中央医院成为日占区为数不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掌控的医院。而五四青年领袖的梅思平反倒成为了大汉奸,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王永安思前想后,又觉得吞并了老丈人的八千辫子兵不妥,如果自己贸然吞并了朝廷的军队,将直接与袁世凯为代表的朝廷产生对抗,这并不符合江北现阶段的利益。如今的江北表面上风调雨顺堪称大清国最安全的地方,但王永安自己内心明白,这表面上的和平掩饰不住水下的暗流涌动,作为南北之间的地带,江北迟早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否则将面临着南北双方的夹击。

    能够拖延得越久,江北军便会越强大,王永安深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在铁路建成之前,最好不要大动干戈。于是王永安只好摇摇头,对李要说:“吞并了我这老丈人的军队,我们可就太过流氓了,以后谁还敢来投靠我们。其不说朝廷有没有政令要求,单单是在南北双方看来,我们这么直接暴力地吞并了张勋的军队,将来对他们也绝不会手下留情,反而让他们对我们产生警惕。所以啊……我倒是想吞并了八千辫子兵,可却不能轻易吞并,你再发电报给李士锐,让他一路护送我丈人的江南军乘坐铁路前往京师去吧,他老人家喜欢效忠于朝廷效忠满清皇帝,我们不能截断了老人家的心愿,否则他会骂死我这个女婿的。”

    李耀撇嘴道:“为何还要帮着他呢,此人虽然是你丈人,但是他可不会领你的情,甚至以后有机会他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他不手下留情是他的事儿,我对他好是我的事啊,毕竟他是我老丈人,我总不能真的对他赶尽杀绝吧?”王永安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无奈地说道,“而且他的江南辫子军也是个麻烦,要知道能够跟他逃出南京的,大多数都是他老家江西奉新县的人,你是不知道奉新人啊,那里的人愚忠,他们绝不会听我们的。而且那些人被张勋给骄纵坏了,在南京的时候便不守军规,时而扰民时而惹是生非,我们吞并了他们,也吞下了麻烦。所以啊,这个麻烦还是交给我另一个老丈人袁总理来处理吧,我想他不怕麻烦,而且我们把朝廷的正规军送到朝廷跟前,理所应当啊。”

    李耀点了点头。

    王永安又坏笑道:“张勋效忠的是满清皇室,但满清皇室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就连朝廷的禁军都掌控在我老丈人袁世凯手中,如今的京师可以说被袁世凯掌控的死死的。我把张勋的八千辫子兵送到京师,这些人还对满清皇室愚忠不已,你说袁世凯能不能睡得安稳?你说他会不会闹心?你说他还有没有时间找我们的麻烦?”

    “啊?”李耀大吃一惊,随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大帅啊,你啊你——原来你是让他们鹬蚌相争,你好渔翁得利是不是?怎么好事儿都让你给占了,你这心思太可怕了。我估计现在就算你给张勋发电报,让他来扬州休息休息几天,他都不敢来。”

    王永安道:“让张勋来扬州吗?还还不得害怕我杀了他报仇不可吗?所以送他和他的军队去京师,对我和对他都好,免得大家见面尴尬。”

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且说张勋严防的南京被南方革命军数日之内攻克,虽然这个结果在很多的预料之中,可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南方革命军会如此伤亡惨重。历史上江西兵并不善战,也极少有完胜对手的战例出现,可是防守南京之际,张勋以及他手下的江西奉新兵却极其彪悍地将革命军死死地拖在了南京城下。

    如果不是张勋部队之中的江蘇本地士兵陆陆续续造反起义,从背后给了张勋几刀子,恐怕革命军攻克南京的时间还要推迟下去。

    因为正面战场伤亡惨重,南方革命联军总司令黄兴下令革命军三路大军都集中在了正面战场,黄兴又犯了一个大错,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只会只懂得硬撼死扛对手,把对手拖垮。这与黄兴接受的军事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毕竟黄兴只指挥过战斗,唯一一次指挥战役便是汉口之战,结果被冯国璋的大军摧枯拉朽一般横扫出去,被迫来到南京。而这一次,黄兴认为是给自己正名的最好机会,数万大家一人一口吐沫也淹死对面那群清兵了。

    张勋的军队不断死伤,以至于幕僚赵木村跪在他的脚下抱着他大腿哭道:“再打下去,咱们奉新兵就没人了,就没人了,大家从奉新跟大帅您出来,不能全都死绝啊。”张勋虽然鲁莽却不是蠢不可及,再见到心腹军队越打越少之后,终于决定听从赵木村和其他手下的奉劝,从南京撤出,逃到江北自己女婿地盘去。

    由于张勋以及他的军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在城在人亡称王的决心,导致革命党陆海军皆产生了错误判断,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张勋会夜间乘船到江北。而革命军攻克最后一个堡垒完全占领南京之后,才在俘虏的空中得知,昨晚张勋连夜征调了所有渔船并且雇佣了外国公司以及停靠在码头上的中华航运集团的运煤船,将张勋的财富和手下一股脑地运到了长江对岸的浦口码头。

    张勋的八千辫子军一到浦口,便被李士锐的江北新军第八旅给俘虏了,全部缴械并送到了新兵营中,伤兵得到了救治,连续作战一周的士兵也终于能安安心心地呼呼大睡——江南军都知道,过了江就安全了,过了江就是江北军的地盘了,江北军的老大可是张勋的女婿王永安。这女婿与老丈人矛盾再深,也总不至于逼死老丈人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张勋也暗暗感慨,当初幸亏听了陈兆棠的建议把女儿嫁给了王永安赔礼道歉,否则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摄于江北势力和对江北军的态度问题,革命党占领南京之后并没有立即追击张勋,而是就地召开会议,商讨是否立即建立中华民国的事情来。孙逸仙等人自然是要求立即成立中华民国,即便现在中华民国只有长江以南,但中华民国成立,将是对满清政府最大的打击。但湖北方面却不同意立即成立中华民国,他们希望继续与袁世凯谈判。

    孙逸仙认为湖北方面心存幻想,他早就看透了袁世凯,这袁世凯一方面派人与湖北革命党谈判,一方面派人到南京与孙逸仙等人革命党谈判,想要分化南方革命党,甚至挑拨南方革命党内斗,显然袁世凯自以为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孙逸仙要求立即成立中华民国,一方面让袁世凯措手不及认真谈判,一方面也趁着新年伊始让全世界反清的汉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尤其是一直以来对革命事业孜孜不倦地支持的海外华人们,为那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子女的海外华人们看到,革命的曙光已经来临了。

    南京被攻占在袁世凯的预料之中,但南京被攻占的影响力却超出了袁世凯和他的幕僚的预料之外,他没有想到的是,各大外国报纸与媒体纷纷报道大清帝国的这一场变迁,不少国家开始支持南方革命者,并认为袁世凯已经无力控制清帝国——这一点让袁世凯慌张急了,原本打算调集军队对付王永安的他,不得不立即与朱尔典等外国大使、公使们会晤。

    朱尔典公使暗中向袁世凯表示,南方革命党已经找到上嗨英国领事,提出希望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并表示未来的南方革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的利益与势力。朱尔典对南方的态度让袁世凯着急起来,他立即表示南方各省虽然宣布独立,但是他们还是大清国领土,英国政府不应该与南方各政府有任何协议。

    朱尔典笑着说:“难道清廷现在真的能代表国家吗?要知道我们大英帝国的利益在长江以南,除非你能够迅速平定南方。”

    这个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李烈钧在武昌城下居然指挥四声联军反败为胜,打得冯国璋的军队落荒而逃,甚至汉口也被革命军占领,李烈钧声望一下子如日中天,全国革命党振奋不已。

    冯国璋给袁世凯的急电之中报告说:“革命党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而我军支援部队迟迟未到,望总理予以支持。”

    袁世凯回电:“明打暗谈,缓缓打,万勿急切。”

    冯国璋拿着电报一脸疑惑,对王占元说:“眼看武昌即将攻克,为何此时对我们发布这条命令?”

    王占元想了想说:“总理另有隐情吧。”

    果然,次日袁世凯电令冯国璋立即返回北京,冯国璋这才知道,袁世凯之所以不敢调派更多的军队支援武昌,且暂停平叛山陕两地叛乱,其目的是在蓄力准备对付江北军,甚至于段祺瑞已经制定了对江北军的袭击计划。

    这个计划是大军兵分四路,靳云鹏率领一路进攻徐州,李纯率领一路进攻淮北,曹锟一路进攻桐城,王占元一路进攻海州。

    “此次南下由公领军作战,务必协调好四路大军。”袁世凯叮嘱道。

    冯国璋激动万分,立即表示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袁世凯大为后悔,他知道自己对王永安和江北军的心软导致了如今北洋军骑虎难下的窘迫境地,而且如今的江北军越来越强大,已经超出了袁世凯的掌控。如果真的像是外国报纸上说的一样,王永安和他的江北军就是中国的未来,那么北洋军便是那明日黄花了。

    “如果南北夹击……”段祺瑞若有所指道。

    袁世凯点了一下头道:“我已经密电唐绍仪了,这件事(指进攻江北)南方的孙逸仙,恐怕更比我们更急,因为江南的钱掌握在江北王永安手中,如果铲除王永安,南京方面就有钱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着急当总统() 
原本袁世凯给负责谈判的北方代表唐绍仪的要求,是希望唐绍仪通过谈判拖住孙逸仙等人,给北洋军争取缓冲时间。不过袁世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南京被攻克,南方革命党内部的矛盾一下子凸现出来,南京方面和武汉方面几乎同时准备建立中华民国,革命党同盟会领袖孙逸仙更是略过黎元洪这个反清首义领袖,召开十八省公推大会,由来自十八个省的代表举手表决,孙逸仙得到了其中的十七票,在南京被攻克的第三天,于南京两江总督府通电全世界宣布成立中华民国,而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方革命党的组合拳打得袁世凯措手不及,也打得黎元洪措手不及,两个老狐狸算计太多反而被孙逸仙抢了先。

    袁世凯当初派遣唐绍仪暗中与黎元洪、黄兴等人达成口头协议,一旦袁世凯逼迫清室退位让贤,南方革命政府可以允许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没想到孙逸仙却在南京被攻克的第一时间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布南方革命政府成立,一下子将袁世凯逼得无路可走的境地。

    但是袁世凯很开冷静下来,立即给唐绍仪发密电,告诉他尽管中华民国成立了,孙逸仙做了临时大总统,但毕竟这个大总统还是临时的。孙逸仙自导自演的总统竞选闹剧,居然候选人只有他一个人,以这种方式成为大总统,显然不能真正的服人心。南方各省必定有许多反对于他的人,例如革命党老将谭人凤、黎元洪、李烈钧、宋教仁等,因此谈判还是要继续谈判的。

    与此同时张勋已经发来电报,在张勋离开南京的时候,搬空了藩库内的所有银两,南京城就是一座九十万人口嗷嗷待哺却没有一分钱的空城,孙逸仙的麻烦并不小。别看他现在做了临时大总统,很快他就会体会到口袋里没钱却还不得不给手下发钱粮的尴尬之中,介时孙逸仙想做这个大总统也会被那些闹军饷的大兵给赶下台去。

    唐绍仪密电回应,根据他们在南京打探来的消息,孙逸仙从上嗨陈其美处得到了部分军饷,暂时缓解了南京的饷银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始终存在,除了上嗨,南方各省都不愿意向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交税。

    袁世凯这才放下心来,又密电给唐绍仪,让他与孙逸仙洽谈,自己愿意推翻满清,但是现在双方最大的障碍便是江北,江北态度并不明确,所以在南北和谈之前,双方应该就横亘在南北之间的江北地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磋商解决。

    此时的江北地区,扬州江北护军使衙门内,王永安拿着孙逸仙发给全世界的中华民国成立通电,笑呵呵地看着带来电报的副官长李耀,问道:“老李,看你的样子,好像是一脸奇怪啊?有什么奇怪的,我孙大哥能干的出来这种事儿。”

    “不奇怪吗?”李耀道,“还有大总统是个什么玩意?”

    “山炮。”王永安笑骂,“连大总统都不知道,大总统就是皇帝。”

    “我日他姥姥的,孙逸仙这是要当皇帝啊。”李耀跳脚大骂起来,他指着王永安说:“要不然大帅你也称帝得了,起码扬州百姓都支持你当皇帝。”

    “当然了,我就是扬州人,扬州百姓肯定会支持我,可是这有用吗?”王永安道,“我做皇帝除了能被别人骂做神经病,还有毛用?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着我的小军阀呢。”

    “人人不都是缓称王吗?孙逸仙这么着急作甚,你也不劝劝你的义兄。”李耀抱怨道。

    王永安哈哈一笑,说:“我想我能够猜出一点他这么着急当大总统的理由。”

    孙逸仙之所以如此之焦急担任临时大总统,一方面是他本人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不是一个合格老道的政治家,不懂得政治博弈,他认为如果他担任大总统,便可以组织南方军队北伐消灭清廷,光复汉室江山,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队苦心积虑地战胜了张勋这个北洋军中的三等军队,根本就不是北洋军真正的实力。

    另外一方面,革命党内如今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黎元洪作为南北方双方都承认的领袖,可以由他担任未来的第一届总统,另一种声音是最近崛起的,则是一些江西人呼吁由四省联军总司令李烈钧担任未来的大总统,比起屡战屡败的黄兴,李烈钧的天才指挥让南方革命军扭转了颓废的局势,并振奋了南方革命党人,所以唯英雄轮来说,李烈钧适合做南方的总统。不管是哪一种声音,都让孙逸仙内心焦急不已,作为一个没有军队支持的精神领袖,他只能选择抢先公布的方式,来阻止别人担任大总统了。

    刘通私下里发给王永安秘密信函中这样说,孙逸仙对于成为中国第一位总统,有着非常浓烈且疯狂的想法,他会时不时地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