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白德全说。

    土匪们藏得很深,而山区也不小,这烈火一直燃烧下去,士兵们等了一宿也没有看到土匪突围,天亮之后,李祖植派遣一个营进入火后的山上寻找土匪的痕迹。但是很快他们就回来了,报告说他们发现土匪老巢里一个人都没有。

    “怎么可能,他们能飞走不成!”王永安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大军搜山,务必找到胶东好的土匪队伍。

    找了一上午也找不到线索,李祖植建议说让老百姓一起找,找到的什么宝贝都能带回家去,老百姓肯定比士兵找的仔细。王永安忍不住大笑说:“有你小子的啊,这么损的招数都想得出来,好,就让老百姓去找。”

    一听到土匪窝子里找东西,找到的东西归自己,日照县老百姓们简直疯了,顿时有数万百姓拎着镐带着锹跑到山里挖东西,还真有人在地上挖出散落的财宝,顿时更加让百姓疯狂了,左右都是持枪的士兵帮着站岗放哨,大家还不可劲儿的挖宝藏啊。

    所以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还真让老百姓找到了胶东好的藏身之所,他们躲在了一个山洞之中,大家打开山东之后,突然闻到了烤肉的香味,几个胆子大的百姓尝试着走进去,然后脸色苍白惨叫着跑了出来,人们拉也拉不住,看来是被吓疯了。王永安派了几个胆子大的士兵进去,出来之后呕吐不止,最后还是日照县令派了本县的刽子手进去,出来之后才哆哆嗦嗦地说:“胶东好的人,在洞里全都熟了,一千多个人啊,一千多个人,全都被活生生地给蒸熟了。”

    原来胶东好觉得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不如藏在山洞里躲过这一阵风头,于是大家便躲进了山洞之中。他哪里想过,大火烧山之后,山洞的通风口也堵住了,而且整个山被烧了之后,山上足有一米厚的落叶成了他们的噩梦,这些树叶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的热量,燃烧一夜之后,将躲藏在洞中窒息身亡的胶东好土匪们闷熟了——就像是江南名菜叫花鸡一样,扒开空口之后散发着芳香扑鼻的风味儿。

    王永安闭着眼睛,心中默默为这千把个土匪感到悲哀,他心中暗暗有一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了,做的太残忍了。自从上次与那个心缘老和尚一番谈话之后,他总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一样,每每作出决定都有一些极端,例如迎娶四位美人做妻子,若是往常,她一定会斟酌再三,可是那次之后他异常坚定地做出决定。虽然各方皆大欢喜,可他总感觉这并不是自己内心之中最原始的想法,他发现前世的自己渐渐地死去,那个善良、真诚、甚至有一些懦弱犹豫的王永安死了,现在的他是一个冷血、狡诈、各种阴谋诡计算计四方的人。

    而这一次放火烧山,更是让他的残忍达到了极点——也许残忍没有终点,也许前方会遇到更加残忍的事情。

    白德全道:“我找几个和尚道士给他们超度一下?”

    “好吧,你去吧。”王永安叹了口气说道,他心里也觉得这些人的下场有一些残忍了,也许土匪很多,但未必所有人都是土匪,甚至很多被土匪们绑来的女人们也一同被闷死在山洞之中,怪只怪天意吧。自己给他们超度之后,希望他们下一辈子托生在富贵人家,从此之后做个好人。

    白德全找来二十多个和尚和道士站在山洞口超度亡魂,超度完毕之后,王永安下令让士兵将山洞全部炸毁。士兵们在山洞里放了很多炸药,不久之后点燃炸药发生剧烈爆炸,不但山洞坍塌了,整座小山塌了一半。未来就算是有人想要挖出这些人的尸骨,也不得不动用大型机械挖几个月才能挖开这座山丘。

第三百九十九章 寄啸山庄() 
不久之后日照县本地流传了许多故事,尤其是见到过山洞的和尚与道士们,更是将这山洞描绘得如同森罗地狱一般。因为王永安铲除了专门欺压百姓的胶东巨匪胶东好,关于他的传说忽然变得正面起来,人们将那山洞里的土匪描述成地狱厉鬼,江北王王永安如同大罗神仙,一道金光散落而过,厉鬼烟消云散,那些不能被杀灭的厉鬼则被王永安压在山下,永世不得超生云云。总之在百姓们的口口相传之中,王永安不再是人了,而是超出人类的神仙了,这让王永安自己听到传说之后都哭笑不得。

    在处理了胶州好一伙儿土匪之后,王永安下令李祖植所属第一步兵旅返回徐州继续驻防,并严密关切北洋军的情况,如果北洋军大军从徐州南下,李祖植所部可不经申报就地抵抗,若北洋军军势浩大,第一步兵旅需且战且退,并一路破坏津浦铁路严防北洋军顺着铁路直接来到江北腹地。

    李祖植问道:“大帅,我们这就要和北洋军一决雌雄了吗?”

    王永安摇头道:“那倒不必,我们还没有与北洋军一决雌雄的本钱,若是我们双方打起来,我想大多数人会对我们发起进攻,落井下石。但是我们也要让人知道,我们不是肉包子,谁都能啃一口,我们是带刺的石头,谁要是啃我们江北军,就要让他撑死噎死嗝死。”

    “是,属下明白怎么做了。”李祖植道,而后带着军队返回徐州驻防去了。

    王永安率领骑兵营返回扬州,开始准备他人生中的第二场婚礼。

    也许正是因为第二场婚礼,他反而没有那么兴奋,此时他突然记起来自己第一次结婚的时候的激动,记起来袁念祯的好和她的娇弱。越想到念祯,便会越想到被送个二哥的小天,而日后自己与二哥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越来越尴尬。

    想到这里,他决定搬出王家老宅,另起炉灶。而扬州城最好的住宅便是何园了,这何园本名叫做寄啸山庄,1883年,李鸿章的部下皖省人何芷舠卸任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来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然而何芷舠只在此住了四年,1901年,年近70的何芷舠毅然卖掉寄啸山庄举家去了上嗨做生意。何芷舠之所以毅然离开扬州,并不是他受到什么人的威胁,而且彼时扬州依旧是大运河的重要中转站以及天下盐埠中心,但他敏锐地发现了海运的兴起与河运的没落。他认为日后海运会取代京杭大运河的作用,而何家如果还在扬州沾沾自喜,日后家族必定没落,毫无成就,于是他毅然南下前往上嗨重新开始。

    寄啸山庄占地面积一万四千平米,建筑面积七千多平米,分为四个院落,分别是东园、西园、园居院落和片石山房,又有明楠大厅、清楠大厅、水中月、玉秀楼、骑马楼、牡丹厅、船厅、水心亭、蝴蝶厅、赏月楼等各色没进。寄啸山庄具有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的经典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它采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

    何芷舠将寄啸山庄卖掉之后,几经辗转被前盐运使增厚购得,如今增厚卸任了盐运使回到京师颐养天年去了,寄啸山庄又被王永泰花了一些小钱购买下来。王永泰之所以将张勋家人安排进寄啸山庄,也正是因为此时的山庄已然是王家的财产。

    王永安向萧晓悦询问以后将家搬到寄啸山庄里去居住,萧晓悦自然知道这个山庄,并对此感到格外兴奋,连连称呼自己早就想住在那里,王家老宅虽然好,但她总感觉有一些不适合和别扭,如今住在寄啸山庄皆大欢喜。

    到了扬州之后,王永安与王永泰说自己不想住在王家老宅的意思,王永泰虽然表示不愿意弟弟离开家,可是一想到毕竟兄弟两人同处屋檐之下,王永安未来妻妾众多,着实不太方便,便张罗着给王永安在寄啸山庄布置新房。

    寄啸山庄毕竟号称为晚清第一园,无需过多布置,只需稍微装点一番,整个山庄便喜气洋洋充满了朝气,在这严寒冬日之中,扬州城也因为王永安的大婚到来而变得热闹非凡。王永安干脆趁热打铁,对王永泰说不如头天娶萧晓悦,第二天娶张梦澜,第三天娶魏文桐,第四天娶玉秀,这样四天办完事儿,以后也省得麻烦。王永泰说你不觉得她们反对,咱家也省去了麻烦,免得太过操劳,在过年之前全都娶了算了。

    王永安便派人询问四家意思,他本以为张家会不同意,但没想到张家二小姐非但没有反对,反而主动提出家人从寄啸山庄搬出,以便腾出婚房。王永安连说不用,这寄啸山庄大着呢,自己的家人也不多,不如家人居住在一起方便一些。张二小姐没什么想法,其他个人也没有什么想法了,于是大家欣然同意。

    随后王永安又想到了既然大家住在寄啸山庄之中,且娶亲成婚不过是前后天,这住处得先安顿好,便邀请四女一道前往寄啸山庄,由她们自己挑选自己中意的院楼。这荒唐的提议非但没有被人反对,四女皆表示支持,于是王永安相约众人来到寄啸山庄,由得她们自己挑选。以免将来说自己偏心与谁。

    四女彼此并相熟,初次见面之后难免尴尬万分,倒是侠女魏文桐心直口快,直接走进去找寻自己喜欢的房楼去了。见魏文桐主动去挑选,玉秀也连忙走了进去,生怕落在后面惹的王永安不高兴了。

    王永安冲萧晓悦眨眨眼睛,萧晓悦不情不愿地走了进去,只剩下与所有人都不熟的张梦澜姑娘了。

    张姑娘第二次见到王永安,并没有觉得这位扬州小诸葛身上有什么儒雅气质,反倒像一个雅痞。她心说难道自己就要嫁给这个人吗,难道自己就要和这个人共度一生吗,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偷偷地打量起了王永安来,却不想看到王永安居然色眯眯地看着她,吓得她“啊呀”一声转过头去。

第四百章 不显示不露水() 
王永安对张梦澜的好奇起于她将二夫人让位给晓悦,按照王永安心中对大院子女的想法,她们一定会追求地位和名利不惜一争高低,尤其是他心中对张勋并没与有好感,一个江南总督一个江北护军使,仿佛天生作对一样,然而这个女孩的选择让他耳目一新。在见到张梦澜之前,王永安以为张勋的女儿虽然不说长得难看,但最多也长得平庸一些,不会有多好看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野鸡下蛋生了凤凰,张勋的女儿张梦澜面容秀美顾盼生姿,虽然身高并不高,但小巧玲珑的身形体态窈窕,站在身边便如一只精灵一般惹人怜爱,偏偏她身上还有一种让人亲近的感觉。

    “张小姐,你怎么不去挑选?”王永安制造话题道。

    张梦澜怯生生道:“我就住在现在家人的院子就好。”

    原来她是担心自己的家人,以为王永安入主寄啸山庄之后,张勋一家会被赶走,如果她选择现在大家住的院子,起码家人不会被赶走,在张勋还没有从南京离开之前,张家人至少有立锥之地。王永安明白她的担心所在,便笑了一笑,安慰道:“你放心好了,等我们成了亲,他们也是我的家人,住在院子里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张……张……张总督不来接人,他们一直住在这里吧。”

    “谢谢王大帅。”张梦澜道。

    王永安感觉到很别扭和尴尬,一会儿又说:“我们之间这么对话好像有点儿太陌生了,要不然你叫我靖云吧,你叫张梦澜,你有小名吗?”

    “啊?”张梦澜微微有一些迟疑,说:“我……家人都叫我二姑娘。”

    王永安开玩笑道:“二姑娘……这太普通了,我想想啊,你看你长着一张小笼包一样的小圆脸,眼睛又大又亮,这样吧,我给你取一个外号,叫小笼包。”

    张梦澜嘟着嘴又气又好笑,又不敢反驳,只好狠狠地踩了一下地面以示抗议。王永安忍不住大笑起来,说:“小笼包姑娘,你还不去挑选的话,以后万一成亲了生了小孩,距离水边太远,有可能有危险。”

    “哪个愿意生小孩了。”张梦澜又气又羞道,只觉得王永安哪里像是一个大帅,更像是一个坏人一般,羞臊地跑进山庄里挑选房间,以躲着王永安。她的内心之中忽然升起了许多复杂的情感,对王永安越发想要深入了解,却又觉得他这个人好不害臊,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绳索将她和他紧紧地连在一起,让从小没有安全感的她生出了许多情感。

    挑选院落可不容易,大家都想挑自己满意的,但好房子肯定都喜欢,免不了相互协调竞争,好在四个女孩并不是那种无理取闹没理辩三分的人,且每人喜好各不相同。萧晓悦喜欢读书,且即便是成了亲也不会留在家里,而是在医院继续当教授,所以她挑选了进出寄啸山庄最方便的院楼;张梦澜因为嫡女出生因此挑选的是比较庄重的院楼,内心之中暗露出未来取代正室的地位;魏文桐挑选的院落比较幽静,还陈设了演武厅,以便她用来习武;玉秀则挑选了最靠近正院门落的院子,每天王永安回到山庄必定会路过她的院楼门口,很显然她希望老爷能够多看到她。

    众女的小心思被王永安一一看透,尤其是萧晓悦不争不抢,居然选择了一个出门方便的院楼,当真是让王永安郁闷得吐血,看来女强人型的“汉子”果真不好驾驭。王永安从挑选院楼看出来,张梦澜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可一眼便挑中正室庭院,最是能够抓住核心。虽然现在看起不出张梦澜的手段,但未来众女肯定会被她掌控得死死的。单单从将二夫人的身份送给萧晓悦这件事上,便让萧晓悦对她心存好感。就在刚刚,两个人手牵着手在后院一边走一边说着悄悄话,仿佛多年未见的姐妹一般。两个人说着说着,变成了萧晓悦一直不停的说,张梦澜便嗯嗯地回应,不自觉地打探了许多关于王永安的信息,例如他喜欢吃什么做什么。

    王永安心说看这年龄最小的张梦澜,心思最多,将来若是不怀好意,自己可要好好整治了她,以免得家庭不和。

    待众女挑选好了各自的院落之后,王永安又分别将她们送回到各自的家中,萧晓悦叽叽喳喳地说着张梦澜的各种好,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比人家大了十岁,被人家拿捏得死死的。王永安心想你这傻女人,也就是在学习上鬼精,在生活上愚笨太多,挑个院子都挑选侧门口的,仿佛你是小妾似的。

    虽然说婚前见面并不符合规矩,但是大家也知道王永安并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人,尤其是这一次连娶四女,更是不符合规矩,好在聘礼都送得足足的。扬州城的百姓们对王永安的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骄傲,于是更加没有人多说什么了。

    至于南方报纸上倒是有一些花边新闻说说江北护军使的事儿,可主流媒体都在报道南北方的决战点,南京。

    实际上,南京之战的焦点并不在于如何攻取南京,而在于攻下南京之后的事儿,俗称“分赃”。

    与历史上革命军一鼓作气攻克南京不同的是,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江北军这一妖孽,导致孙先生提前回国,孙先生提前贵国反倒让各省革命开始算计起来。大家都知道,革命胜果为期不远,但孙先生这个回来摘桃子的,却让大家提不起兴奋来。

    历史上孙逸仙回国的时候,长江以南已经被革命党和伪革命党占领,各方势力焦灼争权夺利,导致被袁世凯几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翻革命胜利果实,但孙逸仙回国之后,由因为袁世凯的北洋军步步紧逼,导致大家公推孙逸仙为临时大总统以对抗袁世凯。孙逸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革命领袖,且没有人愿意跟他争夺,毕竟枪打出头鸟,有孙逸仙这个不派死的挡在前面,大家拼命捞钱捞好处。(民国建立之后,南京临时政府最头疼的敌人不是北方的袁世凯,而是南京城内二十万等待拿遣散费的各省革命军和功臣)

第四百零一章 南京城下一锅粥() 
然而现在,江北军挡在了袁世凯的北洋军南下的路上,而且江北军二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那是经过真正的战场锻炼下来的战士,北洋军若是南下必然要经过江北地区,可江北军对北洋势力心存忌惮,唯恐他们假道灭虢趁机吞并了江北军,于是将北洋军活活地拦在了淮河以北地区。如此一来南京几乎成为了革命党的囊中之物,大家反而不着急了,先分赃再说,免得日后大家说不清楚道理,可这么一坐下来,革命党之间的矛盾便爆发出来,尤其是所谓的革命党是由各个反清势力组成,包括了各大政治派系、乡党、帮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南京的张勋都给遗忘了。

    张勋战战兢兢地守卫南京,却苦苦不见革命军的进攻,自己也心生疑惑,难道革命军不敢打了吗?

    哪里是革命党人不敢打南京,而是人家革命党都快自己打起来了。当然,罪魁祸首不是别人,而是改变历史的王永安。

    革命党争论的焦点便是,这南京打下来到底归谁,苏南革命党自然最有话语权了,人家数次攻打南京,虽然没有打下来,但是牺牲最大付出最多,南京自然属于咱们苏省人的。然而苏省革命党内部也不团结,其中既有林述庆的镇江革命军,也有原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的第九镇革命军,还有在江北准备起义却因为江北军的震慑而逃到江南的部分江北革命党军队,尽管徐绍桢成为了江南革命党名誉上的领袖,可他毕竟是前北洋军的高级军官,有人便怀疑他会投靠袁世凯攀高枝,于是暗中对他百般诋毁。

    对徐绍桢的诋毁不但导致了进攻南京的主力部队江南革命军的军心不稳,也导致了整个南京之战成了一笔糊涂账。尤其是黄兴从武昌来到南京之后,很快被公推为南方革命军总司令,将攻打南京的指挥权夺取,更是让徐绍桢感到心寒和不被信任,对此江南革命军上下气愤不已。

    另外,革命党内部人员还对打下来南京官职如何划分争论不休,最有意思的是,大家都以为孙逸仙从美国回来,一定携带了大量军饷,于是纷纷向孙逸仙索要军饷。结果孙逸仙双手一眼,说道:“孙某人回国,出了一身赤胆立誓推翻满清政府外,别无所带。”

    孙逸仙说的轻松,但手下的人不干了,大家就指着孙领袖带着军饷犒劳军队呢,可孙领袖居然一分钱没带回来,这说得过去吗?这还是人事儿吗?于是革命党众人在南京城下吵成了一锅粥,没有人再想着打南京,而是想着自己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