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惟我独尊-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丰没有一点准备,准确的说,是没有一点战斗力量。

淳于导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他那枪已经成功刺进李丰的盔甲里,并且穿透他那肢体,剩下的就是如何割走他的人头了。

但情况忽变,看似已死的李丰,忽然抬起头来,冷冷盯着淳于导,两眼有如死亡阴冷的光芒,而嘴角上的血,更添加他那凶残的形像。李丰全然不砸那破体的长枪,长刀忽然一轮,竟然带起肉眼无法分辨的速度,直砍淳于导。

淳于导魂飞魄散,弃枪自保,但为时已晚,活生生的被李丰卸下半臂肩膀,血如泉涌。

“啊”一声,一声惨不忍睹的叫声,淳于导当场晕死在地。

李丰摇摇欲坠的身躯,全身靠着旗杆的力量苦苦支撑,他用着软弱而又坚定的口气道:“想破我军旗,先杀李丰。”

河北降将蒋义渠等人心中强烈震惊,一时间无人敢上前。

而李丰弯曲的身体,就这样高傲的屹立在曹军的包围之中,还有那随风飘的旌旗。

“杀啊。”一阵强烈高涨的杀声,忽然在外围传了起来。

高览、凌统带着步兵队已经冲杀上来,并且与赵云军队合拢在一起。

而这个时候颖上城的调桥缓缓落下,城上观看的副指凌操眼见赵云被困于敌阵之中,担心他安危,再派颖上最后一千骑兵队,由朱桓带领,支援而去。

赵云与夏侯惇大战也近尾声,夏侯惇恶斗赵云一百多回合,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依然无法匹敌,招式渐乱,气机浑浊,不由心升退意。赵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把最后的力量都拿了出来,生死一搏,长枪再次加速,竟然比一开始的时间还要快上少许,夏侯惇大惊,闪躲不及,被赵云一枪刺穿肩膀,身受重伤,不由落荒而逃。

而在凌统等的冲击之下,曹军阵式被破,兵败如山侄。江东军趁胜退击,杀敌无数。

第九卷  第五章  风萧水寒

曹军大败,赵云催军急进,乘胜追击,大破夏侯于颖上。

如果不是夏侯杰、夏侯恩闻讯带援军赶来,只怕夏侯慎连活命的机会也没有。

随后几天,夏侯慎的军队再也没有一丝动静,只是扎住汝阴、慎县一带,偶尔有几枚人马前来叫阵,也很快被赵云杀退,颖上城一时间固若金汤,曹军无法越雷池一步。

又坚守七八天,颖上城依然相安无事,就连预期战斗也没有发生。赵云的心里不由疑云重重,叫嚣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是那些表面上平静无事,暗里却行奇兵诡计的人。颖上城的沉静,越发显示出暴风雨前的宁静。赵云开始顾虑起来了。

这一日,赵云与凌操等人一边巡查防御工事,一边商议军事,这时朱桓匆匆进来,连军礼也未行,劈口就道:“将军,卧丹斥侯得来的消息,曹军已取得原鹿、富波一带,现正沿淮东方向向我颖上急速靠来。”

赵云脸色微变,而凌操则失色道:“怎么回事?原鹿、富波都有徐晃派重兵把守,怎么会事先一点消息也没有便就失手?此两地一失,颖上腹背受敌,情况极为不妙啊。”

朱桓脸色凝重道:“由于曹操增派司马朗为将,领五万士兵进军汝南,而徐晃大部分军队已经被乐进所牵制,无奈之下,把原鹿、富波的兵力抽调一空,所以此地形同虚设,被曹军轻而易举的拿下。”

凌操大声责怪道:“如此重大的事特,你怎么到现在才与我们说起?”

朱桓懊恼道:“属下也是刚刚收到徐晃将军的消息,他要我们多注意保护一下原鹿的情况,哪知刚一转眼,此地便已被攻陷。真没有想到曹军的手脚会如此利索,就连徐晃将军调动此二地兵马也在算计之中,看来这仗将会是十分艰难。”

凌操表情有些急躁道:“原鹿、富波失守。我军腹背受敌,这当如何是好?”

朱桓似乎感觉事特还不够大,又加一句道:“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呢。”

赵云打断朱桓的话,淡淡道:“还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如果不是下蔡失守,威胁寿春地话,所有事特对我们来说,都没有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朱桓苦笑不已道:“虽然下蔡还没有失守,但已经差不多了。”

赵云惊讶无比道:“怎么?曹军围攻下蔡了?”

朱桓深吸口气道:“正是。已围攻半旬之多。藏霸正苦苦支撑着呢。”

赵云追问道:“徐庶大人有何指示?”

朱桓道:“徐大人已经带人支援下蔡,但寿春本身兵力并不多,又要维持局面,所以徐大人也只带一万人马出征。他让人带话来:一方面让将军调动安风津的部队,支援下蔡。另一方面还要求将军无论如何要切断曹军通往下蔡的粮道。如果这两点做不到,下蔡必然失守。”

凌操倒吸一口冷气道:“原鹿、富波的曹军已经疾进而来,颖上两面受敌,顶的住顶不住是问题。现在还要分兵下蔡,同时攻打曹军汝阴与下蔡的连接点慎县,这无疑难于登天啊。”

赵云斩钉截铁道:“这正是唯一获胜的希望。”

朱桓望着赵云。见他坚毅地脸色仍然平静如水。心里恐慌不由平静一些,不过仍是焦虑问道:“将军,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凌操与朱桓的担忧心特赵云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身为三军主将,自己绝对不能先乱了阵角,不然部下的信心会更快的瓦解。虽然赵云也是心急如焚,但仍能保持冷静道:“此事关重大,搞不好就是全盘皆输的局面,我们要好好商议一下,好想个万全之策。”

朱桓忽然问道:“将军属下一直有件事特想不明白。曹操几月之前忽然退兵,不到两旬之后又再次进兵,此大反常理,现在想想。是否与围攻下蔡有关呢?”

赵云本来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好久,一直没有想到点上,但此时一经朱桓提示,整个思路忽然有种阔然开朗的感觉,他用力的挥了一下手,兴奋道:“我明白了。”

朱桓与凌桓异口同声问道:“明白什么了?”

赵云有些激动道:“曹操之所以退兵,是因为我们在安风津防守做的相当好,让他们久攻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动我军出城。那么强攻安风津无疑是自找死路。所以曹操想以退为进,其目地是想我们从新驻兵颖上,间接削若安风津的力量。而围攻下蔡,更是证实了这种想法,下蔡是我军重要的据点之下,有着坚固地堡垒,所有防御措施都相当完备。有点常识地人都知道,对于这样的坚城,是不可以这样强攻硬打的,就算能拿下来,损失与伤亡也是无法估计地。但曹军就是闷不吭一声,连续围攻攻下蔡,其目地是什么?难道他们真的这么有信心拿下吗?本将倒不这样认为,他们这样造势,无非是想给下蔡方面制造更大的压力,近而让我们在支援过去。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下蔡目前的局式迈远还没有到朱副将所说的那么严重。但随后的发展走式,就让人难料了。”

凌操有些不解道:“如果单是这样,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偷袭原鹿、富波诸地,然后向我颖上直奔而来?这样一来,不是又把我军牢牢钉在颖上,不敢出兵支援下蔡吗?再说如果形式没有那么坏,徐大人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支援下蔡呢?”

赵云信心十足道:“徐大人远在寿春,对下蔡的局式并不是很清楚,假如我猜没错的话,很快就有信使过来叙说新的情况。而曹军之所以要取原鹿、富波,你们想想,此两地对颖上与安风津地帮助,到底是哪一个更大?”

凌操惊呼一声道:“对啊,此二地无论是对颖上还是和安风津,都能形成极大的保护做用。对颖上而言。就是西门要冲之地,保护着颖上的侧翼安危。而对安风津而言,同样有着相等的功效,只要他们沿着淮水,便可毫无阻挡的直下安风津。”

赵云点头道:“正是如此。”

朱桓沉思道:“那曹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虽然将军说地有理,但是有了原鹿与富波的两路敌军,我军不敢出颖上,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这样做虽然能威胁到安风津。但离最终的目地相差甚远。不要忘了,如果下蔡地形式如将军所说,那么等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赵云笑道:“假如你是主将,如果下蔡有危,你会先守颖上,还是直奔下蔡?”

朱桓想也不想道:“如果下蔡失守,寿春不保。属下当然竭力先保下蔡。”

赵云紧紧道:“如何去保?”

朱桓道:“当然是调动安风津的兵力。”

赵云点头道:“如果是本将军也会这样做。但这恰恰落入曹军的圈套之中。”

朱桓惊讶道:“为什么?”

赵云解释道:“一旦调动安风津的兵力,原鹿、富波地曹军马上会联合汝阴的人马急下,不要说颖上保不住。就连安风津也因兵力不足而顶不住。而且曹操有备而来。,必然会设伏打援,那么等于安风津丢了不说,下蔡同样也保不住了。”

朱桓有些糊涂道:“将军卧才不是卧说下蔡没有形式不严重吗?”

赵云淡淡道:“那只是针对我军没有行动而言。一旦我军真的支援下蔡,只怕曹军马上会进行调整,不但加大对下蔡的攻击力度,只怕也会同时进攻安风津。”

凌操听了半天,还是有些迷糊道:“如果我按兵不动呢?”

赵云道:“那更好,他们假攻变成真打,可以毫无顾忌的猛攻下蔡。”

朱桓倒吸口冷气,全身上下打了个冷颤道:“好阴毒的计谋。照着将军的意思,下蔡形式只不过是暂时,无论我军如何调整。他们必然会全力进攻,争取拿下。”

凌操不敢相信道:“赵将军,你也说过曹军这样强攻下蔡,对他们的损失将会是十分严重,曹操那还白白让这些士兵送死吗?”

赵云道:“曹操什么都不缺,还会在乎一些士兵的性命吗?拿下下蔡才是硬道理。”

凌操愤愤道:“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赵云看向远方,似是沉思好久,才缓缓道:“兵发慎县。”

朱恒一惊,大声道:“不可。我军现处于夹击之中。如果在分兵出战,只怕颖上不保。”

赵云淡淡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相对颖上来说,下蔡更加重要。而且原鹿、富波两路人马,还暗藏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压制住我颖上与安风津地部队,不想让我们出动。为什么会这样?假如没有猜错地话,在慎县与汝阴的部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曹军已经完全把重心移至下蔡了。”赵云咽了一口水,润一下干枯的嘴唇,接着道:“曹操用意虽然难测,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只要我们处理得当,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切断他们地补给数线,让他们物资难继,这样下蔡问题便迎刃而解。”

朱桓自告奋勇道:“既然将军有此意,那么就让末将带兵前去慎县。”

赵云摇头道:“不,此行本将亲自前行。”

凌操与朱桓同时阻止,朱桓着急道:“万万不可,此去慎县,凶途未卜,将军做为三军主帅,不可轻冒险地,此事还是由末将前去比较稳妥。将军放心,末将愿立军令状,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朱桓誓不回来。”

赵云坚决道:“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再争了。”

凌操与朱桓互望一眼,一脸焦急之色。赵云也不管他们担心的表特,分派任务道:“我去慎县之后,颖上城的防守就交给凌操。假如原鹿、富波的曹军携用夏侯大军来攻,你们可视特而定,必要之时,放弃颖上也未偿不可,保留实力退守安风津。假如安风津也守不住,那么你们一定要把敌军死死的挡在阳泉城。千万不能让曹军再进一步,不然主公苦心经营的淮河防线,必然付之一炬。”

赵云语重心长的话,让凌操倍感压力,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深深信任。他激昂无比道:“将军放心,操就算战死,也不会让曹军越雷池半步。”

赵云只是面色担忧的看着这个铁骨铮铮的副将,心里没来的一片愁肠。很快,赵去扫开那郁闷地心思,道:“凌副使你放心,如果你能挡住敌军一段时间,相信黄叙的特遣队很快就能上来。到时候压力便会大大减轻。”

凌操道:“将军放心好了。”

赵云这才沉重的对朱桓道:“曹军十万大军围攻下蔡,单单凭徐大人一人是无法抵挡,还需休穆你的武勇与胆略,所以在本将出发之后,你带上一万人马,支援下蔡。路上休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能中了敌军的埋伏。”

朱桓表特有些暗淡,心里泛酸。在赵云怒斩朱异之后,他有些时候对赵云并不是很友善,但到了此时,朱恒不得不佩服赵云的胆气与豪情,每一次都把最为危险与事特背在自己身上,而让自己部下做一些相对轻松的事特,他声音有些颤抖道:“末将明白,将军你也千万多加小心。”

赵云拍拍两个的肩膀,那冷冷的表情露出笑容,让人感觉如阳光一样灿烂。

赵云微笑道:“那你们去准备吧。我自有安排。”

朱桓与凌操同时点了头,出去准备事项。而赵云立在城墙之上,迎着风,稳如一座雕像,而孤单地身影在夕阳之下拉的好长好长。

第九卷  第六章  毛遂自荐

两天后,赵云带着两万士兵秘密出发,而颖上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变成了空壳,没有多少士兵在把守,大唱空城计。只要曹军敢杀过来,颖上易主,是铁定的事情。

赵云深知此行的坚难,曹军是否把重心转移至下蔡,这完全是自己的猜测,假如自己猜对还好,最起码还能放手一搏;但如果猜错的话,自己带领的军队全军覆没不说,只怕整个江淮防线洞门四开,曹军毫无阻挡的直逞而下,推进秣陵。所以来说,此行肩上担的任务极为重大,困难重重,成与败已经完全不是自己所能估计的了。

当然赵云也不是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凌操守不住安风津,退回阳泉是自己的底线,而自己路线只能更改,抄小路奔下蔡,然后从后面袭击曹军,争取从打乱敌军的部署,为下蔡赢的主动权。还有一点,赵云深信张浪绝对不可能对淮河形式置之不够,援兵上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其中还不包括黄叙的特遣队。

慎县。

原来是颖上郡一个前哨阵地,如今已成为曹军连接攻击下蔡部队的中转站。

对于这么重要的位置,理论上曹操是会重兵把守的。

赵云与他的部队黑夜行军,白天休息,让自己的目标不至于暴露。

照着探子回来的消息,在慎县有重兵布防,各路关卡哨兵,封锁的重重叠叠,有大量的营寨分布,旗帜飘扬,表面上显示有着极为众多的部队扎守在这里。

而赵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冷笑着对副将潘璋道:“此必是曹军故弄玄虚,表面上做出强悍的姿态,借此来掩示慎县兵力的不足。不足为惧。”

潘樟赞成道:“兵法有云:示敌于强则已虚,曹军摆出这样一副架式,实是外强中干。”

赵云对潘樟道:“曹军此番守将是李通,李通虽然没有夏侯、曹氏兄弟他们勇贯三军,也没有乐进、于禁、李典等骁勇善战,但此人绝对不轻视。曹操关中与张济大战之时,贾诩劝刘张联军于兵败后再追击时,曹操未至的情况下李通率军救援。把已方的伤亡减至最低,可见此人在谋略上的确有过人之处,不然曹操也不会把慎县这么重要地据点交给李通把守。”

潘樟道:“此人未将倒也有所耳闻,李通年少游侠,熟读兵书,又铁胆精骨,为人仁义,在江淮一带颇有盛名。如果慎县真是他所把守,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

赵云淡淡道:“文硅,我们有必要在一探慎县虚实。”

潘樟精神一振。点头道:“将军要如何行事?”

赵云想了想道:“文硅。你带几百号人马入侵沙镇,此地虽然是慎县边缘,但也是曹军的一个防守要寨之一。假如曹军对你的行动不闻不问。这就说明他们兵力有些不足,不想分散人手追击你。如果他们追击你,但又不是很坚决,更能说问题。”

潘樟道:“那他们追着不放呢?”

赵云叹息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曹军的兵力比我估计的远远多上数倍。”

潘樟有些迷感道:“这样一来,不是会暴露我们的目标吗?”

赵云摇摇头道:“不会的。虽然曹军会有所警戒,但绝对不会想到我们会这样倾巢出动。”

潘樟道:“那未将马上就去准备。”

赵云点点头道:“好地,无论曹军如何行动,你们在摧毁他们这个哨点之后,马上退回中山。我会派人联络你的。记的。一定要小心行事。”

潘樟用力的点头道:“将军放心,属下明白。”

赵云重重拍了下潘樟的肩膀,似乎要给他无限的勇气与力量,然后才轻声道:“去吧。”

赵云目视着潘樟离去,这才迈开沉重的脚步,巡视扎营情况。

等赵云巡视好寨营情况,夜幕已经开始降临。天空繁星点点,月色皓洁,群山都笼罩在一片淡淡水银的光芒之中。草丛里的虫子不时唧唧喳喳叫着。而营寨则显的更加地宁静。除了几队巡逻哨兵之外火把之外,寨里安静地再无任何走动与灯光,除了赵云帅营之外。

夜已深,人难眠。

昏暗的烛光之下,赵云用血丝的双眼,阴沉看着探子所探测而来地信息。

在地图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曹军重点把守的据点与要塞。

李通把自己主力军上提至慎山之下,控制慎山制高点,而把大寨建于山下。在慎山背后,安插着两枚军队,一左一右相互把守要道。在慎山西侧二十里,便是慎县城,这里大约有三千士兵曹军在这里安守。除了这几个地方这外,慎山南侧官道,设有多达八个关卡,每个关卡都伴有烟台与一校人马,这条官道正是颖上通向慎县的要道。这只是表面上能探测到的兵力,加起来应该有两万左右。而在慎县以北方向的明阿镇,则是曹军重点看守的地点,这里屯积着大量的物资,攻城器械还有相当可观的粮草。这里到底有多少士兵把守,参照外面防御布置,然后最为保守的估计,应该有三万以上。也就是说,在慎县最少有五万人马。兵力上的差距如此悬殊,绝对是不可能靠着战斗力来弥补地。话虽说曹操的重心在下蔡,但慎县做为中转,重兵把守,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赵云揉捻太阳穴,想让自己有些发晕头脑变的清醒一些,好再思考一些问题。虽然自己在交州有过统领三军做战的经历,但对手远迈与曹操不在一个水平上,如何能窃其命门,一击而胜,这才是自己烦躁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