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惟我独尊-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谦虚笑道:“先生过奖了。”

郭嘉在边上神闲气定,微笑道:“汝南城已失去最后一道屏障,孙策更是大势已去,平定之日,已翘首可数。所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在只等着黄叙捷报而来。”

郭嘉话音刚完,就有士兵进来通报道:“报军师,将军,黄叙将军生擒孙策,特令属下前来报告。”

第六卷 第二十章 粮草之战

徐晃大喜,把酒碗重重放在案上,兴奋站起,叫道:“好,孙策现在何处?”

士兵恭敬道:“黄将军正在途中,尚未回来。”

郭嘉和程昱相视一笑,后者道:“只是不知道主公那里情况如何。”

郭嘉略一沉思,道:“就算周瑜在怎么厉害,现在也翻不出什么名堂来。”

徐晃满期脸期待道:“军师,不如我们把消息散出去,然后一鼓作气,拿下汝南。”

郭嘉摇摇头道:“不行,还是照着计划行事,等天黑之时,大军掩护,激战中,掘子军再偷进城去。这样更有把握,如若现在就让汝南守军知道这个消息,难保他们不会来个“破釜沉舟”,这样反得不偿失。”

徐晃直点头道:“军师言之有理。”

随后吕翔、吕旷、高顺等人陆继回来,大获全胜之下,个个表情得意,其中还缴获不少马匹、兵器等战利品。这让他们开心不已。

而程昱一一将他们军功记下,又催他们休息,等待发起最后总攻。

当天晚上,徐晃对汝南城发动猛烈的强攻。

而张纮早有准备,双方又是一场大战。

“掘子军”开始沿着以前所挖的地道,渐渐深入,开展最后十来米的挖掘任务。

十来辆投石车为了掩护,在后排发起轮番轰炸,一颗颗巨石呼啸着砸向城内,落地时发出“轰轰”巨响。

瞬间,城墙上守军被砸的鸡飞狗跳。

投石头威力巨大,对方根本没办法反击,只有退回城垛,避其锋芒。

而徐晃也没有发起冲锋,张纮更是松了口气。

这样持续半个时辰之多,飞石才开始变的稀少起来。

晓是如此,汝南城还是给砸的满脸疙瘩,城石松动。

眼看石头将尽,而“掘子军”又到最后进度,徐晃不在迟疑,令旗一挥,号角吹起,战鼓擂响,士兵开始全面冲锋。

由于汝南城失去护城河的保护,最少减少70%以上的防护能力,再加上后排飞矢的强力掩护,江东士兵很从容的就靠近城墙,接着云梯开始四处架起,最为精锐的攻城部队马上强行攀爬。

明显,城上的防御工具早已不如一开始那么足,在江东军围城近月里,根本没有机会让他们大量补充。只是在经过最初的密集之后,落石、栅木、沸油等东西开始大面积变的稀疏起来。

少了这样有力反击,士兵们哪里看不出来,更是奋力的攀城。

很快有不少士兵上到城墙,开始和孙策军短刀相接。

黄叙、吕氏兄弟等大将个个身先士卒,领在一线上,一路勇不可挡。

在这个时候,张纮还是指挥士兵顽强的反抗。

随着江东士兵不断的涌上,又有大将压阵,汝南城开始全线告急。

黄叙年少气盛,挟带擒住孙策余威,第一个轻装攀上城墙。人还未着地,四面八方的兵器便呼啸而来。黄叙艺高人胆大,毫无畏惧,当场斩杀数人,又凭一人之力,守住城垛位置,让后面士兵从容的攀爬支援上来。

随着后面不断有士兵涌上,两方正式开始城墙争夺战。

由于江东军连战得胜,士气空前高涨,个个底气十足,奋战汝南。

而张纮虽然组织士兵奋力一战,无奈将军士气不高,双方差距又太大,此消彼涨下,很快落的下风。如果单单只是这样,还不至于马上落败,城守易主。要命的是,在城防激战中,城楼防线吃紧之下,城下大部份士兵被抽调到城墙之上防守,只留一队人马把守城门,而就这时,旧袁术降将李丰领首的奇兵“掘子军”挖过地道,偷袭城门远角得手。随后人马集合不到片刻,便开始冲杀过去,守城士兵一个措不及防,被李丰数十人杀散,李丰更是卖命的打开城门,引接城外支援部队。

等张纮知道城门吃紧,想抽调还有一小部份在城中休息的士兵补防时,已为时晚矣。

高顺等人在城外等候良久,哪里会放过这样天大的好机会,马上带兵蜂拥而进,开始最后的收官之战。

城里的百姓个个窝在家里,听着外面惊天动地的杀喊声,个个胆颤心惊。深怕一不小心,就有飞来横祸。而小孩子受到惊吓,不停的啼哭,更是让父母双亲慌忙的安慰。

高顺领兵而进,对还在反抗的士兵进行无情屠杀。

孙策士兵并未轻易缴械投降,也有不少仍拼死反抗。

汝南城内进入大规模的巷战,大街小巷每个地方都有厮杀,到处血肉横飞,惨叫连声。

徐晃带领的士兵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心理上,或者士气等,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很快的,孙策军开始抵挡不住,渐有出现大溃败的局面。

眼看汝南城大势已去。张纮站在城楼上,四周闪耀的火把照亮一切。他身边已没有一个随从,夜风中显的十分落魄。望着四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火把、士兵,围了上来,杀声渐渐减弱,心中绝望的长叹一声,拔刀自刎而尽。

张纮一死,指挥三军的孙权更是无心恋战,逃离中被擒。

两大主将一去,孙策部队群龙无首,汝南城很快就沦陷。

公元198年秋,张浪率兵亲征南豫州,大将徐晃凭着掘子军出奇制胜,攻破汝南城,孙翊一早战死,孙策、孙权兄弟相继被生擒。汝南城灭,宣告着以孙坚原帮底为首的孙策势力,在短暂几年军阀生涯后,终于结束。

徐晃攻克汝南,张浪凭空又把势力扩展到豫州一带,开始真正的虎视中原。这样一来,不仅让旁边处在战乱中的刘表闻到一丝丝危险气息,就连中原的曹操也加快进军关中三辅的步伐,增加了围攻张济的兵力。

这只不过是后来的事情,目前张浪还没有得知汝南得胜的消息。

他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太史慈的消息。

凌统虽然年青,但不毛燥,他也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所以一路下来很小心。

当斥侯回报说发现有敌方兵马痕迹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派人通报接应自己的队伍,希望他们能快点接应上来。倒不是他胆小怕事,而是在他父亲的教导下,知道凡事大局为重。以凌统目前所带领三千士兵,在万一出事什么情况时,自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想保粮草就有些险了。

当经过阳泉镇之时,凌统打起十二分精神,自己骑着高大战马,手拿银枪,在前面开道。后面紧跟着几员部将,随后是三千士兵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一人推着木车,两人分别在左右看护,木车上装载着满满的粮草,这样的车队足足有上百辆,队伍拖着一条长龙,十分壮观。一排排粮车“辘辘”而过。

凌统一边仔细观查四周,一边询问部下道:“王伟,主公那边有没有派人来接应我们?”

那名王伟的部将,年约三旬左右,看起来相当老练,脸有喜色道:“回将军,刚刚得到的消息,主公已派出太史慈将军前来接应,最快一天,最晚三天使可赶到。”

凌统点头,然后想了想,又看了看前面的越来越复杂的地形,沉思道:“探子回报前面一带虽然平缓,但两边多是密林、丘陵,容易藏兵,加上秋后干燥,不可不防。”

王伟看了看天时,太阳西沉,天色近黑,献计道:“不若将军就在此择一水源高处,先立寨观查,然后见机而行?”

凌统点头道:“谋正有此意。”

王伟抱拳道:“那属下立即去行。”

凌统唤住道:“王副将,多长心眼,主公一早就有书信而来,言阳泉之地是道门槛,只要能踏过,便平安无事。眼下只要我们能撑过今晚,粮草就没有什么问题。”

王伟道:“属下明白。”

凌统这才出了口气,认真的观查四面情况。

不久王伟择一个不错的地方,开始下令让士兵安营扎寨。

凌统左转转,右看看,不停的打量地势,见自己所处之地虽然高位,又有水源,眼下虽然一片平原,所有形势一目了然,但两边丘陵起落,又有沟壑,容易藏兵。想起张浪书信中百般叮嘱,要自己小心周瑜的神出鬼没,越想越不放心,又催军收营,连夜赶路。

王伟刚刚要把大寨布置好,见凌统改变主意,疑惑道:“将军为何又要改变主意?”

凌统十分坦白道:“想来想去,还是连夜起程好,说实话此地不宜久留。”

王伟心中不由有些嘲笑,暗思凌统虽勇,但首次领兵,难免疑神疑鬼,笑道:“将军是否多虑了,此地为主公地盘,敌军哪里能来去如风,这么轻易偷到这里?”

凌统虽然年青,但心思不少,王伟的表情他还明白个七八分,不过没放在心上,正容道:“王副将,一却小心为妙,此地形相对复杂,两边丘壑容易藏军,山腰又多枯草野芦,加上秋后干燥,一旦真有敌军出现,又截断水源,再放一把火,粮草危险啊。”

王伟不信道:“将军多虑了吧,我军已霸占住水源了。”

凌统摇了摇头道:“我们占用的并非源头,假若平时我们可不受影响,但如今身担粮草重任,不可不防啊。你看前面一片平坦,敌军随便在山上放一把火,便可逼我们下山,然后骑兵队来回冲锋,到时候我们是会很危险的。”

王伟暗思,你是主将,你想怎么说就爱怎么说。

凌统很快下令,让所有士兵收拾,然后从新上路。

凌统此举让士兵大为不满,不过他们是不知道,累是累上了,但却救回了一条命。

原来周瑜早已派士兵守在水源上方,只等山腰中炊烟升起,便让守候的士兵倒下大量迷药,虽然毒不死人,但让你手脚发软,上吐下泻还是有的。

凌统出人意料的连夜行军,果然让守候的周瑜大出意料,无奈之下,只有命令士兵发起强袭。周瑜此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孤军深入敌后,兵源成了最为重要的事情,能保一个士兵,就多一份战斗力,没到万不得已,不可能会傻到去拼命的地步。

当士兵报知周瑜,敌军忽然收拾行装,连夜起程之时,周瑜果断下了条命令:让远在十里之外的三千骑兵马上出击,来冲锋敌军,另两千步兵准备一却火种准备放火,只要烧了粮草便可火速后退。

夜已深了。

粮车仍是缓慢的前进,虽然疲劳一天,但江东士兵素质不错,没有什么报怨,车队仍能保持大致队型。

这里,周瑜后面的骑兵队已经开始衔尾追了上来。

当老练的王伟感觉到一丝丝异样的时候,立刻报告凌统,然后自己下马俯听,只片刻,便脸如土色道:“凌将军,果然给你猜中了。”

凌统脸上没有一丝惧色道:“我猜中什么了?”

这回王伟没有一丝感觉凌统自大,脸上有些不安道:“有骑兵追赶我们,大地震动十分频繁,显然铁蹄没上马布,估计他们也是得到将军一下改变主意上路后,慌忙中没时间来好好装备。”

凌统哼了一声:“该来总要来了。”然后脸上十分自信道:“马上下令,让型大的粮车相结为矩形阵,中间只空一人可进出,所有士兵换弓箭在里面,让粮车横亘路中,挡住敌军骑兵队冲锋的。”

王伟把命令颁布下去,然后担心道:“将军,以粮车为阵,虽能挡住骑兵冲锋,但一把火下来,粮草不是全完了?”

凌统坚定道:“王副将放心,此时想保完已难,但以小换大,相信主公也不会责怪我们的。”

王伟似是明白的点了点头,凌统忽然厉声道:“准备战斗。”

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粮草之战(2)

凌统刚把话说完,远处便开始传来阵阵铁蹄密布的声音,以雷霆万钧之势,汹涌而来。声音很快由远而近,一转眼,便已在百丈之内。无论是凌统还是手下的士兵,心中不由感到一阵压郁。

王伟显的也有些着急,大吼几声,指挥士兵布防。不过显然,给士兵准备的时间太仓促,很多防御工事只能草草搭建,场面显的有些混乱。

由于凌统的先知先觉,并没有让粮草队停留在开阔地带,而是穿过丘陵,踏上官道。官道两侧不时有沟壑山坡,所以骑兵队的优势在这样的地形上很难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而几辆稍大一点的粮车,横在路中间,由于官道并不宽敞,只能容两辆左右的车辆并行,所以把道路堵的死死的,两辆之间,只容下一人进出。

后面稍小一点的粮车,四分五散,却又分布的十分有规则,呈几何圆型,大的粮车在外,小的在里,中间隔着一定距离,就算一辆车燃着了,也不会波及另一辆。这样的队形既能防御,又不容易被对方一举而破,而被烧了粮草。

从这些细节上,看的出凌统还是有几分本事的。看来其父凌操教导有方。

凌统一直没有空闲着,争分夺秒,四处查漏,争取把防线布置的更好。

这时前方响起凄厉的号角声,表示敌军的骑兵队已进入攻击范围。随后传来马匹倒地嘶叫声,彼此起落,看来是被的已方所布置的绑马绳放倒。但这无阻骑兵队的冲锋,只是一转眼,便已冲过第一道防线,直奔粮车而来。

这轻骑兵的速度、机动性果然恐怖,整体移动就好比一阵旋风般。凌统暗暗思道,难怪主公要自己千万小心。单以战斗力而言,自己军队明显落了下风。

此时天色快黑,前面一片黑压压的如蚂蚁一般的军团快速移动过来。

凌统在帅台上,观看四周所有形式。

虽然他第一次带兵,心情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加上几个副将都是老手,有着丰富的军事生涯,所以指挥起来也不会笨手笨脚。此时,凌统见敌方骑兵队的已进入射程,不在犹豫,令旗一挥,马上有一排弓箭手快速的从两辆粮车中间或爬上车去,“刷刷”的就是一阵箭雨,朝着前方笼罩而去。

说是弓箭手,用的却是中期经过改良设计出来的连弩,虽然威力、射程没有强弩那么夸张,射速也不是很快,但优点再于轻便易用,一次只能连发五箭,目标并末固定,显然很适合这样的乱战和守备战中。

果然,冲在前面的骑兵一片兵荒马乱,瞬间便倒下一波,前冲的速度不由一缓。

就趁着这个机会,弓箭兵又组织一波箭矢,借助庞大的粮车,抵挡对方的冲锋。敌方骑兵立马陷入被动之中。想冲,粮车阻满大道,没有一丝空隙可钻;退又不能退,一时间左右为难,只能在那里乱成一团,挨箭之中。

后方的周瑜对形式一目了然,这时果断下令变阵,让骑兵分散回收,准备左右迂回,寻找突破口,然后召集一批火箭兵,意图射燃粮车。

一波火箭很快飞入车队之中,马上引起不小的火花,但里面的灭火队早有准备,凌统也料到对方有此一手,马上大吼,让灭火队上来,士兵刷刷的背着沙石,水棉,动作很快,哪里有火星便马上冲过去扑灭,不让火势燃起。

周瑜眼看此招收效甚微,马上改变主意,组织刚跟上来的步后队,强攻一点,希望能打开缺口,然后烧了粮车。

两方士兵开始在粮车边沿激烈交战。

刀盾兵借用粮车,守在里道,卡住位置,弓箭后早已换成长戟,后面保护。

敌军清一色长戟兵,他们借用兵器之利,开始威胁守军。

兵种相克,刀盾兵吃上暗亏。好在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冲破防线,一直在粮车边上胶着。

但周瑜硬是了得,很快从车阵中寻出破绽,便加于利用。先是制造假象,强攻一点,然后吸引防守方的兵力后,突然转移,集中攻击防守相对薄弱的一点。

这招声东击西,虽然老套,但十分实用,凌统一时间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防守,加上准备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兵力上又有些劣势,不多久便给打破缺口,周瑜的士兵一捅而上,周伟带人补救不及,一下子被烧掉几部粮车。

战场内烟雾弥漫,火焰滚滚。

只要一处破,处处可危,随时都有全线崩溃的可能。

形式越来越不利江东军。

就在这关键时刻,年少气盛的凌统,带着少数部曲,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身作则,拿起手中的兵器,奋勇相抗,堵上缺口,不让敌方士兵再涌进阵内,拼死不让一步。

凌统之父凌操,少年轻侠,胆气十足,武艺不凡。而凌统在其父的熏陶下,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一把乌龙枪舞的虎虎生风,除了火候和意识稍差之外,别的丝毫不逊其父。只见转眼的功夫,便有不少敌方的士兵亡命之魂在他枪下。

而在他的帮助下,王伟很快稳住阵角,开始组织人手,对进入阵内的敌人进行围歼。

天色已经全暗,燃起的粮车照亮战场。

凌统衣甲凌乱,衣盔已不知哪里去了,脸上挂着不少鲜血,在火光照耀下的十分狰狞。

凌统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一旦自己退缩,所有的努力便是白费,所以他死命的顶在最前线上,就算身上受伤,仍是浴死奋战,死死不退。

果然,敌方的士兵越来越困难的想穿过这点防线,而杀到中央。同时在他的激励下,已方士兵消除一开始不安的心理,回复以往的战斗力,开始勇猛起来,加上四周有不少士兵支援上来,从新组织起有效的防线,便再也没有给周瑜一些机会。

进到里面的一些士兵,开始被围攻。外面的又很难进来,而对手骑兵队又只能在外围游走,根本不能有力的支援,加上没有得到周瑜的命令,是否弃马步战,根本无用武之地。

周瑜眼见强攻不行,自己又不能干耗,又担心太史慈援军上来,便果断鸣金,下令让士兵后辙,准备再觅良机。

外面的还好,拍屁股就走,而在里面的想跑都困难,十有八九给杀了。

只是一转眼的功夫,周瑜和他士兵便走的无影无踪。

押运粮车的士兵目送敌军的离去后,发出一阵欢呼声,庆贺自己的胜利。

这个时候,凌统才长长的松了口气,脸上虽然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得意之色。心中暗叹自己挺过来的同时,看看手下的士兵,个个脸色疲累,身上血迹斑斑,但个个无不是和自己一样得意非凡。

想起周瑜,当断则断,来的快,去的更快,果然有大将之风啊。主公有这样的一个对手,威胁实在不少。

凌统开始让士兵整理战后伤亡损失。

此战耗时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士兵伤亡百余人,粮车被烧8部,总体来说损失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