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从吉笑着上去,拿起一个纸团打开,还真是一个白条。

鲁智深见状,哈哈笑道:“我还以为孙立完全没机会呢,没想到他居然不战而胜了。”

晁勇却一脸怀疑道:“难不成刚才写了字的纸条掉了?孙将军打开这个纸条看看。”

孙立自然知道晁勇是说笑,上前打开纸条,自然有个李字。

晁勇笑道:“好了,水落石出了,大伙各自去准备吧。”

夜色如墨,天空仿佛锅底一般,平日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都没了踪影。

“伸手不见五指,正是一个夜袭的好日子。”

李乾顺带着亲兵在营中巡视了一圈,留守的三万多兵马全部衣甲整齐的在营中守卫,防备大梁来袭营。

入夜后,六万大军便悄悄出营往梁国大营而去。

察哥和嵬名安惠都是李乾顺执掌西夏的重要臣子,也是西夏皇族少有的人才,两人全部死于梁国兵马手中,李乾顺如何能甘心就此退兵。

虽然先前答应了嵬名安惠,一旦他突袭失败就退兵,但是西夏仍旧兵力占优,退兵回去只怕人心浮动,没了察哥和嵬名安惠,其他部族恐怕会蠢蠢欲动,与其如此,不如再搏一下,胜了或许可以打退梁国,败了他也就有了理由退兵。

因此李乾顺想出麻痹梁军,趁夜偷袭的计策。营中的兵马也全部衣甲整齐,名义上是防备大梁偷袭,但是一旦去偷袭梁国大营的兵马失败,李乾顺便准备连夜撤兵。

否则接连两次偷袭失败,大军士气必然低落,再与有火器助阵的梁国决战,必然还是大败。

西夏大营东侧,一支黑衣黑甲的兵马已经从黑暗中潜伏到大营里余外,正是卢俊义和董平所领的两万人马,还有姚平仲所领的一千人。

晁勇大军击败察哥大军后,便派人通知卢俊义、董平向德顺军而来。

二十一日,卢俊义和董平便领兵通过六盘山,趁夜进入了卡在山口的德顺军。

同日,李乾顺派出了嵬名安惠去偷袭梁国大军,也没有攻打德顺军,因此也不知城中已经多了两万兵马。

六盘山虽然险峻,但并不是飞鸟难度,只是山路难走,不便大军穿行,身手矫健的人还是可以畅通无阻的。晁勇便是派了解珍、解宝走六盘山给卢俊义、董平传信。

德顺军的三万兵马此时已经不足五千人,其中有一半是种师中麾下的秦凤路兵马,有一半则是熙河路的兵马。

西夏入侵后,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便率兵撤到秦凤路,不过因为大半兵马派到江南去剿灭方腊,退回来的兵马却是不多。

虽然种师中和姚古都是经略使,但德顺军是秦凤路辖地,主将自然也是种师中。

种师中得知卢俊义和董平要出城袭营,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虽然觉得西夏兵马两日没有攻城,或许会有防备,但是两人出城是太子下令,他也无法阻拦。捉拿西夏国主虽然心动,但是守卫德顺军同样重要,他却是不想去袭营,最后却丢了德顺军。

种师中没动心,但是小太尉姚平仲却是动心了。

姚平仲是姚古的侄子,早年丧父,由姚古一手养大。姚家是仅次于种家的西北将门,姚平仲也学得一身好武艺。

十八岁时,参加臧底河之战,西夏将士无人能挡,斩首甚多。因此得到童贯召见,但是姚平仲看童贯不过一个阉人,却窃据大帅之职,因此对童贯有些不屑一顾。童贯看姚平仲这般桀骜,当即抹去姚平仲不少战功,朝廷的赏赐自然也就因此减少了。不过关中少年豪杰都十分推崇姚平仲,唤他小太尉。

剿灭方腊之役,他也率兵参加了,斩将夺城,虽然没有抓获方腊,但所获功劳在整个西军都是数一数二。原本姚平仲还想着能得到皇上接见,却没想到宋朝居然突然灭亡了。

一路急赶,回到西北,才知道宋朝是被梁山草寇所灭,而老种经略相公居然号召西军归顺大梁,共抗西夏。

姚平仲心中虽然千万个不愿,但是姚家也轮不到他做主,何况姚家的熙河路已经没了,兵马也不过万余,发言权并不大。最后姚古自然是选择了和种家将共进退。

直到前两日卢俊义、董平带兵进入德顺军,同时把大梁太子击杀察哥,打退察哥一路兵马,不日就要合围李乾顺的消息带进城,姚平仲才觉得大梁推翻宋朝不是侥幸。

当听得卢俊义和董平要偷袭李乾顺大营时,马上抢着要来捉李乾顺。

姚古也觉得或许可以捉到李乾顺,便同意了姚平仲的请求。种师中碍于姚古的面子,便也同意了姚平仲带一千兵马出城。

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夏连败

姚平仲看着不远处的西夏大营,两眼闪光的道:“入夜后营中的兵马就出去了大半,现在应该没有多少了,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卢俊义道:“西夏人戒备森严,现在袭营伤亡必然不小。等他们去偷袭太子大营的兵马败退回来,营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混乱。夜袭失败,士气也会低落,到时我们再去袭营,必然可以大获全胜。”

董平也点头道:“卢将军说的是,要玩就玩大的,等西夏人回来,我们再一锅端了。”

姚平仲虽然对大梁兵马还是不熟悉,但是也不担心太子那边会失败。夜袭玩的就是突然性,如果让对方识破,天时地利人和便都在守的一方了。夜袭的将士还会因为计策失败而惊慌失措,这一点在晚上会无限放大。所以说夜袭一旦被识破,就基本等于败了。

姚平仲虽然担心李乾顺逃跑,但是卢俊义、董平发了话,他也不敢再多言。

姚平仲年轻气盛,听得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的名号,自然不会不挑战,挑战的结果自然是卢俊义名不虚传。姚平仲想赢回一些面子来,便又找上董平,然后姚平仲又被虐了一次。

两个万夫长都赢不了,姚平仲也不想让人指着他说自不量力,又找上了千夫长,首选就是卢俊义麾下第一千夫长没羽箭张清,张清飞石一出,姚平仲又悲催了。

姚平仲还想挑战下去,但是姚古不敢让他胡闹了,虽然姚古也知道再挑战下去,姚平仲的赢面会越来越大。但是卢俊义麾下都是梁山老人,而他们只是新近归降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难免让人误会他们。

姚平仲连输三局,也知道天下英雄众多,并不只在西军。

西夏大营内外,两支大军默默的潜伏着,都在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嗒嗒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夜的平静,很快便到的西夏大营外。

守营的士兵虽然看来人是自家装束,但还是谨慎的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明显慌了神,喊道:“快去禀告国主,汉人早有埋伏,将军刚刚率兵到的大营外,便有霹雳一般的火器爆炸,两边还有伏兵,我军大败。”

营中的士兵闻言,慌忙跑去禀报。

寂静的夜里,营门口的喊话却是传出很远。

卢俊义却是听不懂西夏人的语言,扭头对一旁姚平仲道:“他们说什么?”

姚平仲也好奇道:“来人说西夏偷袭的兵马败了,还有霹雳般的火器。”

董平看姚平仲的样子,笑道:“一会让你见识一下火雷,说霹雳也不错。”

姚平仲早已见过大梁的火雷,也听说了大梁火药可以把城墙炸塌。不过为了不让西夏人知道德顺军中多了大梁兵马,董平并没让他见识火雷的威力。

一众人没等到溃兵,却见西夏大营中的兵马突然集结起来,然后打开寨门,守营的士兵先行出营往西而去。

姚平仲见了,慌忙道:“不好,李乾顺要逃。”

卢俊义见状,也不敢再耽搁,大喊道:“杀啊。”

“杀”

震天的杀声突然在大营一侧响起,西夏将士也不由一阵慌乱。

李乾顺此时才知道他和汉人用计是班门弄斧,顾不得多想,打马就往营外冲去。

西夏将士见国主逃走,也都一窝蜂的跟着往外涌来,营门口很快便被堵起来。

董平看营门口挤了许多西夏人,当即拿出一颗火雷来点燃,借着马力扔到人群中去。

“轰”

一声巨响,血肉横飞。

火雷爆炸的声音本就大,在寂静的夜里更是仿佛平地惊雷一般。

董平等人虽然离着西夏大营还有数十步,但火雷爆炸声音传来,胯下战马还是有些受惊。

“驾”

姚平仲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还是被巨大的声响吓的一哆嗦,感觉到胯下战马的暴躁,慌忙安抚住战马,继续往前冲。

董平扔了一颗火雷,看自家战马都有些受惊,便也拿起双枪,准备厮杀。

李乾顺战马快,已经逃出去百丈,还是被火雷爆炸的声音吓了一跳,后面更是一片马嘶声。

李乾顺回头看了一眼,大营里还没来得及出营的将士全部乱成一团,显然火雷的威力不是说一说就能不怕的,这样的东西或许只有在战场上见多了,才能不怕吧。

李乾顺此时也有些庆幸他没有选择和大梁兵马决战,只要这种火器一出,西夏将士必然大乱,结果只能是败。

李乾顺也顾不得营中兵马了,打马便往西面而逃。

一口气逃了十几里,后面才没了追兵。

“杀啊”

刚刚松口气,却听得前面又杀声大起,一支兵马从黑暗中杀了出来。

李乾顺也不敢交战,拨马便往侧翼而逃。

“哪里走。”

一马当先的孙立已经看到盔甲鲜亮的李乾顺,此时也顾不得李乾顺胯下的千里马了,张弓搭箭,望着李乾顺千里马一箭便射去。

李乾顺亲卫看到孙立放箭,以为孙立是要射杀国主,慌忙一拨马,拦住前面的李乾顺,然后才发现孙立射的是战马。

孙立连射几箭,都被李乾顺亲卫挡住。

虽然射倒几个亲卫战马,但李乾顺却是带着人继续往黑暗里逃去。

孙立怎么甘心煮熟的鸭子从手中飞走,带着兵马群追不舍。

紧随李乾顺的大将一看这样无法逃走,当即咬牙对李乾顺道:“国主带几个人走,末将领兵拦住后面的人。”

李乾顺回头看了大将一眼,点头道:“将军保重。”

大将得了李乾顺保证,当即拨马绕了个小圈,往后迎来。

“杀。”

孙立看前面领头的人没了踪影,如何不知道留下的是护卫,大喝一声,挺枪便刺。

番将也不示弱,举刀和孙立斗在一起。

不过五合,孙立暴喝一声,便一枪把番将刺下马,孙立分了五千人剿灭这股西夏兵马,带着其余人继续往前追。

可惜被番将一挡,李乾顺已经没了踪影,后面又厮杀声大作,也听不到前面的马蹄声,孙立只能分兵往前追捕。

第三百九十四章 捉李乾顺

李乾顺带着几个亲卫跑了几里,听得后面追兵突然散开,铺天盖地的从后面追来。也顾不得方向了,只能往前跑。

“哗哗”

李乾顺正惶惶逃命时,却听得前面传来一阵流水声。

不好,居然被赶到水边了。

西夏大营南边便有一条大河,自西向东而流。

大梁太子率大军从北而来,东面六盘山山口被德顺军卡住,只有西面各州府或被西夏打下或被境内羌人献给西夏,驻有西夏兵马。

因此李乾顺准备逃到西面州府,然后再回西夏。

只是没想到被大军一阵追赶,居然跑错了方向,跑到了南边的大河边来了。

果不其然,没跑多远,便来到了河边,数丈宽的河面,不会水的李乾顺骑马渡不过去,只能沿着河边往西跑。

突然一个亲卫指着河面上,道:“国主,河面上有只船。”

李乾顺望过去,果然河面上有一艘小船,船头还吊着一盏灯。

李乾顺怀疑道:“此时怎么还会有人行船?”

亲卫道:“贩私盐或者做其他官府不准的买卖的人经常趁夜偷渡。”

李乾顺也觉有理,听得追兵已经铺天盖地往河边涌来,也顾不得许多了,慌忙示意亲卫喊话。

一个会汉话的亲兵马上扯着嗓子喊道:“河上船夫,渡我们过河,多与你些渡钱。”

河面上的船夫似乎也听到了亲兵的喊话,在河中停下船来。

亲卫见了,慌忙大喊道:“渡我们过去,你就再不用做买卖了。”

船夫似乎也被说动了,靠了过来。

到的跟前,只见船头站着一个身材长大的汉子,浓眉大眼,红脸皮。后面还有两个长大汉子摇橹,看上去便不是做良善买卖的人。

李乾顺听得后面追兵已近,也顾不得说话,慌忙带着人弃马上船,催促船夫过河。

刚刚摇到河中心,孙立便追到河边来,忙叫道:“船上的可是汉人,你们救的是西夏国主,快快摇过来。”

李乾顺闻言,慌忙让侍卫去看住摇橹的两个汉子。

船夫笑道:“你真是西夏国主?”

“正是。”

李乾顺也是一国之主,虽然如今有些落难,但还不至于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

船夫听得是李乾顺,不由露出一丝喜色来。

岸上孙立看河中的船还在往对岸摇,喊道:“再不停船,我就放箭了。”

李乾顺闻言,也不由心中一紧,慌忙拔出剑来,准备抵挡箭矢。

船夫却喊道:“孙将军不要放箭,我是李俊。”

李乾顺听得船夫认识大梁将军,也觉不对,慌忙示意亲卫抓捕李俊。

两人刚刚迈步,李俊却一个猛子扎下水去了。

后面摇橹的童威童猛也一起跳下水。

李乾顺慌忙让亲卫去摇橹。

两个亲卫却是不会驾船,摇了几下橹,船便在河水中打转起来。

李乾顺正着急时,却听得脚下“咕咚咕咚”响起来。

“走水了。”

“这边也走水了。”

李乾顺一看船板上好几处冒起水来,慌忙叫道:“快堵住水口。”

原来李俊等人却是在船上弄了许多洞,都拿塞子从下面塞住了。三人从下面拔塞子,李乾顺等人如何堵得住,不过片刻,小船便沉到了水里。

李乾顺本就不会水,又身穿盔甲,落入水中直往水底沉去,手脚胡乱的挣扎起来。

李俊原本还想上去抓李乾顺,但是看到李乾顺身旁一个亲兵,被李乾顺一剑砍成两段,也是吓了一跳,只好在一旁看着李乾顺在水中浮沉。

李乾顺挣扎了一阵,喝了一肚子水,才安静下来。

李俊看没了危险,这才游过去拎起李乾顺往岸边而来。

孙立在岸边看着李俊和童威童猛把李乾顺从水里拖出来,不由奇道:“李俊兄弟如何来了这里?”

李俊抱拳道:“小弟原本是率水军往瓦亭寨运送粮草,没想到卢将军和董将军已经到了德顺军。小弟便又押运粮草到德顺军,今晚他们两位去袭营。小弟在城中也无事,便和童威童猛兄弟到这河上碰运气,看有没西夏将官撞到河边来。没想到却逮住了李乾顺,抢了哥哥买卖,哥哥见谅。”

孙立无奈的摇头道:“今日太子调遣兵马,五人抓阄,我最后一个,没想到他们都抓空,让我来这里伏击。原本以为我运气够好了,没想到兄弟的运气更好啊。”

李俊笑道:“要不是哥哥把李乾顺追的慌不择路,小弟也没这运气。李乾顺便算我们合围抓获的,如何?”

孙立笑道:“你抓的便是你抓的,我缴获了李乾顺的千里马也不错。这马不错,刚刚转眼间便跑没影了。”

孙立看捉的李乾顺,也不敢大意,便带着兵马护送李俊几人往德顺军而来。

一行人到的德顺军时,天色已经有些发亮。

守城的种师中已经得知西夏大败的消息,看到大队黑衣黑甲的兵马,便也下令打开城门。

李乾顺已经被李俊救醒,没想到他是这般进入围攻了月余的德顺军,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种师中对围城月余的李乾顺自然也不会陌生,看到李乾顺被夹在孙立、李俊和后面的士兵当中,马上跑下城头。

围城月余,德顺军三万人剩下不到五千人。

种师中看到李乾顺这个罪魁祸首,两眼顿时血红,几次想拔刀斩了李乾顺,但是都被理智阻止。

李乾顺也看出种师中的犹豫,在马上拱手道:“种将军别来无恙。”

李俊、孙立尊重他是一国之主,倒也没有绑缚他,只是取了他身上所有武器,又给了一匹劣马。原本的千里马,却是成了孙立的战利品了。

种师中咬了咬牙,笑道:“前几日还在城外耀武扬威,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阶下囚了。”

李乾顺笑道:“或许过几天种将军还得送我出城,哈哈。”

李俊奇怪的看着李乾顺,道:“西夏国主是痴人说梦吧?”

李乾顺笑道:“大梁如今的处境,我都已知晓,抓了我,恐怕西夏不会善罢甘休。大梁无力在西北纠缠,太子当让我国和辽国一样出赎金赎我回去吧。”

孙立和李俊闻言,不由也考虑起来。

种师中却笑道:“西夏的情况,我也了解。放你回去,西夏还是铁板一块。你的儿子现在还小,如果杀了你的话,西夏定然会有内乱。哈哈哈”

李乾顺闻言,也不由心中一沉,不过仍旧强作镇定道:“我的太子是辽国公主所生,即使你们杀了我,西夏也没人敢和我的太子争权。到时,他必然倾全国之兵来复仇。”

其实他也知道一国之主被擒,赎回去的可能很小,但是他也不愿完全放弃希望。他的太子此时不过十四岁,虽然自小聪慧,但是性子却有些柔弱,平日爱好舞文弄墨,颇有些诗人的多愁善感。若是让他做守成之君,有辽国照应,或许也勉强能做到。但是让他临危受命,恐怕连国中之人都震慑不住,更别提保护国土了。而且察哥和嵬名安惠战死,皇族势力大降,仁多家族恐怕又会出来作乱。

西夏建国后出现了三大家族嵬名、仁多、梁氏,梁氏先后出了两个把持朝政的太后,皇族嵬名家族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李乾顺亲政后,自然要为当了一辈子傀儡的父亲和被控制了十几年的自己报仇,好在他亲政前,小梁太后和其兄长梁乙逋夺权,梁乙逋阴谋篡权,小梁太后把梁乙逋和梁氏家族不听话的人杀了一半。因此李乾顺继位后,很轻松的就把梁氏家族剿杀一空。

三大家族,梁氏没了,就剩下皇族嵬名家族和仁多家族了。

大小梁太后把持朝政时,仁多家族为了自保,也为了权利,和梁氏家族也多有往来,李乾顺自然不会灭了梁氏家族,却放过仁多家族。

只是仁多保忠在西夏领兵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李乾顺又刚刚清理了梁氏家族许多人,他也怕大清洗,引发西夏动荡,因此只能隐忍。直到察哥逐渐掌握了军中大权,李乾顺才抓住仁多保忠谋划投宋的证据,罢了仁多保忠之职。

虽然李乾顺有仁多保忠准备叛国投宋的证据,但是碍于仁多保忠在军中的势力,李乾顺也只能罢免了仁多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