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声音虽轻,唐汝楫地满脸惊恐的点着头,含混不清道:“我,永远记住了。”

“呵呵,那就好。”沈默指一指对面的椅子道:“坐吧。”

唐汝楫如蒙大赦,屁股沾着半边从在椅子上。

沈默又道:“这么长时间,也没喝杯茶,渴坏了吧?”

唐汝楫赶紧摇头道:“不渴。”

“以后咱俩相处的第一条,”沈默伸出一根手指道:“就是必须坦诚。”

“渴,嗓子都冒烟了。”唐汝楫比哭还难看的咧嘴笑笑,道:“不过不敢给大人添麻烦。”

沈默摇头笑笑,起身给唐汝楫倒杯茶水,看着他喝下去,才轻声道:“思济兄,你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我那样害你,你还能对我这么好吗?”

唐汝楫起一身鸡皮疙瘩,却也不得不承认道:“如果换了我,是不会原谅的。”

沈默笑笑,拍拍他的肩膀道:“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嗅们还可以友好的相处,一起升官一起发财,”又重重拍他一下道:“说起来我都嫉妒你……明明是你得罪了我,我却在把你拉出火炕,带你远离危险,把你送到天堂……呃,人间天堂,还会让你的未来金光灿烂。”说着连连摇头道:“莫非这就是我们儒家所说的“仁恕之道”?”

纵使满心惶恐,唐汝楫还是被沈默逗得扑哧一声,赶紧使劲板住脸,道:“大人有夫子遗风,乃我辈表率。”

沈默闻言哈哈大笑道:“我开地、玩笑的,你还当真了?”

“啊,哦……”唐汝楫低头道:“在下愚鲁。”

“不过,”沈默正色道:“我前面几句可是认真的,你要再那样下去,景王一就藩,你这辈子也就到头了。”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从来是收服人心的不二选择,虽然这次巴掌打得有点重,枣子也不算太甜。

唐汝楫虽然不断点头,但眼中却流露着不以为然的光,看来到现在,他还是坚信景王必胜!

“为什么?”沈默问他道:“说实话。”

“因为裕王无后。”唐汝楫实话实说,却见沈默举起了手,赶紧抱住头,委屈可怜道:“是你让我说实话的。”

沈默却只是将他肩上的一根落发摘去,上下打量着唐汝楫啧啧道:“瞧瞧这张脸,一锅馒头似的;看看这双手,十根萝卜似的,这出去可怎么见人?”

唐汝楫苦着脸道:“我没脸见人了……”

“不要紧,不要紧,”沈默摇头笑道:“我家住着一位神医,你应该听说过吧?”

“您说李太医?”唐汝楫点头道:“当然听说过,我们王爷……哦不,景王爷还把他的名字写在人偶上,一天扎三回呢。”

“还有这一出?”沈默这个汗,道:“他为什么扎李太医?”

“还不是因为他给裕王,哦不,咱们王爷治病吗?”唐汝楫道:“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裕王爷一生儿子,局势马上就倒过来。”

“你知道的不少,”沈默点点头道:“去找找他吧,看看他能不能帮帮你,顺便帮我问问,裕王的病什么时候能好?”

“是。”唐汝楫起身出去,自有卫士带他去找李时珍。

~~~~~~~~~~~~~~~~~~~~~~~

等沈默关上门,转身回来,只见大案后多了个人,正一手提着宝剑,一手拎着唐汝楫的供状看。

沈默显然早知道他的存在,丝毫没有惊讶道:“文长兄,拜托给点脚步声好吗?别跟鬼魂似的飘来飘去。”

原来那人是徐渭,他原本在书房睡觉,沈默进来后跟他商量几句,最后敲定单独面对唐汝楫。担心那家伙狗急跳墙,伤害沈默,徐渭便拿着剑躲在屏风后面,随时监视,防止他暴起伤人。

现在姓唐的出去了,他自然也不用藏了,便出来好奇的看那血书,啧啧称奇道:“不愧是状元之才,用指头都能写这么整齐的馆阁体。”说着奇怪道:“你为什么让他写服从高拱的领导?”

“他就是写“服从徐渭的领导”,你觉着有什么意义我?”沈默冷笑道:“他怕的是那足以毁灭他的罪证,而不是这劳什子保证书……我要这个东西,是为了给高拱交差的,当然得写他的名字。”

“还可以顺便表表忠心。”徐渭点头笑道:“你这家伙,官场十八般武艺,是样样皆通啊!”

“过奖过奖。”沈默坦然消受道:“我这叫干一行爱一行,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愧对朝廷的粮米。”

“嘿……”徐渭笑骂一声道:“这话说的,朝廷只发给我半俸,我理当只给朝廷一半的时间,这叫公平合理。”户部仍在公然纳援,消极怠工的官员不在少数,但徐渭可不是因为这原因,他纯属厌倦了那些虚伪的官场友谊,除了天子传唤之外,基本上就在家呆着。

沈默摇头笑笑。不去跟他辩论,将那份血书收在匣子里,再把第一份装进信封,准备给高拱送去,便算是完成对高拱和裕王的许诺了,不由松口气道:“这件事就算了了。”

徐渭问道:“袁炜呢?你就这么放过他了?”

“唉,急什么。”沈默笑笑道:“冬天要到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储存粮食过冬,我们也得做点准备好过年。”

“你要继续养着他?”徐渭对沈默的胡言乱语理解能力超强,道: “等着将来养肥了再杀?”

“对,先养着,将来要派大用场的。”沈默点点头道:“他快回来了,你哪来哪回吧。”

“这么快,”徐阶支楞起耳朵,果然听见远处有脚步声,不由吃惊道:“你对他这么了解?”

“我是对李先生了解。”沈默淡淡笑道。李时珍时间那么宝贵,怎可能跟唐汝楫多费功夫呢。

~~~~~~~~~~~~~~~~~~~~~~~

唐汝楫回来了,脸和手果然都消了肿,一脸叹服道:“在下明白了,多谢大人挽救,让我能悬崖勒马。”唐汝楫完全被李时珍的医术镇住,所以听他说,裕王殿下再调养半载,便可以复原如初时,他心中对景王的最后一丝幻想也没有了。

沈默点点头。正色道:“你不日就去苏州了,有些话我必须嘱咐你 。”

“大人请讲。”唐汝楫正襟危坐道,两人已经确立了上下级关系。

“对苏松的大户,我一直保持着关注,他们不会给你惹麻烦,如果有问题,我会通知你处理他们的。”沈默顿一顿道:“当然,如果你发现了问题,也要及时告诉我。”

“是。” 唐汝楫道:“我会对他们和平相处。并保持警惕的。”

“就是这个意思。”沈默点点头道:“但你也不是那么清闲,你必须做好几件事。”

“请大人吩咐。”唐汝楫点头道:“下官记着呢。”

“第一,要对我们的水师大力支持。”沈默道:“无论是俞将军的近海防卫舰队,还是徐海的远洋护航舰队,都要全力支援,他们是苏松蓬勃展的前提和保障。” 顿一顿又低声道:“当然,在程度上还是应该稍有差别,防卫舰队任务重,要放量供给;护航舰队时刻面临危险,要用精兵策略。”

唐汝楫寻思一会儿,也明白了,点头道:“您的意思是,保证俞将军的舰队强而大,徐海的舰队精而少?”

“我早就知道,你是个能员啊!”沈默伸出大拇指夸一句,又道:“是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都得疼,有亲有疏不行;但不同孩子有不同的疼法,一样对待也不行。”说着笑笑道:“分寸的把握很重要,我相信你能做到。”

“下官尽力去把握,”唐汝楫应声道:“会多多请示大人的。”

“京城和苏州的距离,还是有些远了,自我判断很重要啊。”沈默点头道:“只要不是太重大的事情你可以自己拿主意,事后回报我即可。”说着想起什么似的道:“对了,我们之间的通信不需要靠驿站,你只需将信交给自己的幕友,便自会传到我手里。”

“我的幕友?”唐汝楫道:“下官没有幕友。”

“就知道你没有,” 沈默笑道:“我这正有个老乡投奔过来,学问好,人精明,还很忠厚,推荐给思济兄,你不会嫌弃吧?”

唐汝楫知道,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便应下道:“求之不得哩。”

“那好,过两天我让他去找你。”沈默笑道:“希望你们相处愉快。”

“一定一定。”唐汝楫答应道。

“好了,具体就这么多,” 沈默起身道:“最后给你八个字,只要你照着做,我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你!”

“大人请讲。”唐汝楫跟着起身道。

“海纳百川、和衷共济。”沈默沉声道:“遇到事情多想想这八个字,你就知道怎么办了。”

“下官谨记。”

~~~~~~~~~~~~~~~~~~~~~~~

唐汝楫走后,沈默便径直拿着那信封去了高拱家里。高拱看了这个惊奇啊……他原本以为沈默会耍什么花样过关,没想到人家直接把唐汝楫的投效书送来了,不由连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沈默正色道:“自古来邪不胜正,王爷仁德、高公威武,即使顽石也会被感化了,何况唐大人乎?。”

高拱哪能信他,但对上面:“效忠王爷、服从高大人领导”的语句十分满意,也就不再追问,道:“就你鬼花样多。” 把那效忠书塞回信封,看沈默的眼神都变了,满脸欣慰道:“江南啊,老夫要向你道歉,是我太唐突,误会你了。”

沈默赶紧谦逊道:“高公哪里话,是事发突然,没法提前沟通……说起来,还请高公别怪我自作主张。”

高拱摇头笑道:“怎么会呢?如果是这样的自作主张,我到愿意你多来几回。”说着一脸欣慰道:“当初把你运作到裕王府中,真是老夫的神来之笔啊!”

“高公过奖了。”沈默能感到,自己在高拱这里,算是彻底奠定地位了。

果然,便听高拱道:“你们丙辰科的今年考满,把和你相善的同年写个名单给我,老夫尽量帮你照顾一下。”说着又怕话太满,补充一句道:“不过我初来乍到。上面还有欧阳尚书、冯侍郎两位堂官,那些热门的职位就不要指望了。”

沈默闻言点头道:“早晚有高公说了算的时候。”说着从袖中掏出两个人的名册道:“这是上次,大人让我给您的名字,孙铤和吴兑,都是下官的三同好友。” 三同者同乡、同窗、同科是也。

“哦……”高拱接过来,打开看看道:“都是翰林出身啊,”说着问他道:“我记着丙辰科你们绍兴中了十二个,其中七个入了翰林院,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沈默微笑道。

“太了不得了。” 高拱赞叹道:“河南一个省也没这么辉煌过。”

“可能是我们那边读书人多的缘故吧。”沈默轻声道。

“是啊……” 高拱沉思片刻,才回过神来道:“这两个同乡,你想怎么安排?”

“能尽量有所历练吧。”沈默道:“他们都不想在闲职上蹉跎了。”

“有志气。”高拱笑道:“我会尽量安排的。”

“谢大人。”沈默也笑道。

把正事儿说完,高拱突然提起一茬道:“听说,你要在国子监开辩论会?”

“是这样的。”他问得突然,但沈默早想好说辞,道:“学生对那些歪理邪说气愤不已,也想将其禁绝,但又怕那些人说,这是因为怕了他们,所以才动用强权,不让他们说话,那样可能会让许多年轻士子不明真相,误入了歧途,岂不是我辈教育者之失职?” 顿一顿道:“我听“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又闻“邪不胜正”,还听说“理不辨不明”,心说既然我们是正确的,那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将那些歪理驳得体无完肤,学生们自然就明白谁对谁错,不会再盲从了……”

听他长篇大论起来,高拱笑道:“看来这事儿你深思熟虑过了,这么做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国子监本身就有延请学者讲学的职能。” 说着低声道:“但我提醒你,千万要把影响控制在国子监内,如果传出去,引起波动过大,我怕你不好收场。”

“谨受教。”沈默恭声道。

第九卷 鬼哭神啸朝天号 第五六二章 科学家

摆平了高拱这边,沈默却还不能松口气,因为他为了取得徐阶的妥协,还需要将欧阳必进拿下。

如果说他能把唐汝楫降服,是因为姓唐的算计他在先,“阴人者必被人阴”,受其反制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但那位德高望重、虎老不咬人、老虎不出洞的吏部尚书欧阳必进,却让徐渭压根看不到一点希望。

“看不出,看不出,”徐渭坐在大案后一边摇头,一边翻着欧阳必进的资料道:“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希望。”

沈默坐在堂中,持柄小刀将昨日采摘的柿子转圈旋削,从那削得薄而均匀的果皮,便能看出他何等的专注。削好一个,便将其小心的搁在案板上,那里已经有百十个削好的柿子整齐摆着。

然后他又拿起一个柿子,准备再次落刀。徐渭终于忍不住道:“别老削皮成不?我跟你说话呢,削、削、削、削了又不让人吃!”

沈默闻言收起刀,将手中的柿子抛给徐渭道:“吃吧。”

“我要吃削好的。”徐渭起身走过来道。

“不行,想吃自己削皮去,”沈默摆手道:“这是做柿饼的。点一点数目,觉着差不多了,他便对三尺道:“端出去搁到暖笼中,让厨房微火保温,每隔一个时辰通风排湿一次,每次一刻钟,两天后叫我。

三尺便将那案板用纱罩罩着,端了出去。

“小气鬼……”看着一个都捞不到,徐渭小声嘟囔一句道。

沈默松松酸麻的筋骨,看一眼徐渭道:“你方才说什么?”

徐渭缩缩脖子道:“哦,我说那个什么,你怎么让欧阳必进下台?”

“想知道?”沈默指着自己的肩膀道:“捏捏。”

徐渭翻翻白眼道:“报复心真强啊……”无奈自己的好奇心更强,只好乖乖上前,给沈默捏起了膀子。

徐渭是有内功的,手法也很上乘,让沈默十分受用,一脸懒散的笑道:“你方才翻看他的资料,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什么问题?”徐渭记性真好,直接复述刚才看到的资料道:“欧阳必进,字任夫,号约庵,江西吉安人,严嵩内弟。弘治四年生人,正德八年中乡试,十二年登进士第,授礼部主事,官至浙江布政使、郧阳巡抚、两京都御史、刑、工、吏部侍郎、吏部尚书……”

“弘治四年生人,今年多大年纪了?”沈默问他道。

“我算算啊”,徐渭掐着算道:“十六年加十四年加四十年,正好七十了。”

“大明律上有明文,“官员当七十致仕”,他明年正月生日一过,就该退休了。”沈默道:“这就是第一个突破口。”

“但皇帝可以特旨慰留啊。”徐阶不以为然道:“严阁老过年八十三了,还赖在那里不是呢。”严嵩七十岁、七十五岁、八十岁时,曾经三次上书“乞骸骨”,请求引退归山。但嘉靖舍不得他的老臣,每次都优诏褒答,称赞他“忠诚勤慎,辅赞年久,勋绩茂著”,不允其辞,所以竟让严嵩创下了大明任官的年龄记录。

“此一时,彼一时了。”沈默摇摇头道:“如果没有最近的风风雨雨,陛下即使不看严阁老的面子,也会下旨挽留他。”因为欧阳必进是个很不错的官员,他在刑部时严整法纪、廉洁奉公、夙夜不懈,嘉靖曾赞他为“端慎老成”。在工部时,他主持重修紫禁城的午门、天安门及三大殿,更是得到了皇帝的嘉许,所以在嘉靖那里,对他有着很不错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批准他吏部尚书的任命。

~~~~~~~~~~~~~~~~~

“但是现在,因为严嵩的关系,陛下很可能不会挽留他。”沈默沉声道:“上次廷推时陛下破例没有出席,八成是存着,让徐阁老的势力自然取代严党的心思。”说着两手一摊道:“但是其结果,揭示了一个颠簸不灭的真理——当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是一家人时,他们就是无敌的。”

“你是说,如果皇上想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徐渭有些明白道:“就必须先拿下欧阳必进?”

“对头。”沈默点头笑道:“但欧阳必进有功无过,且上任时短,没有合适的理由,皇帝也没法撵他走。”

徐渭明白了,缓缓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欧阳必进按例上的辞官奏章,就是皇上最合适的理由?”

“不错!”沈默颔首道:“唯一的问题在于,据说欧阳夫人撑不到年前了,如果她一去世,出于哀念,皇帝可能会改变态度,安抚严嵩,留下欧阳必进的。”说着长叹一声道:“所以必须要让欧阳必进提前上书,不然就会功亏一篑。”

徐渭知道沈默说的是实情,这个年代死者为大,欧阳夫人又与严阁老相濡以沫一个甲子,早成为朝野间的佳话,甚至嘉靖帝都十分羡慕。如果她去了,严阁老泣血哀痛上表,说不定皇帝一心软,就把原先的念头给冲淡了。

所以想要把欧阳必进拿下,这一个月是黄金时间,过了这个月,局势便不可预料了,也许再也没有机会也说不定。

“又如何能让他上书呢?”徐渭问道:“人家明明还没到限,凭啥要提前俩月上书?”

“放心,我有办法。”沈默笑笑道:“其实这位部堂大人,还有不为人注意另一面,我准备从那方面入手。”

“哪一方面?”徐渭问道。

“他的身份是官员。”沈默淡淡道:“但他的爱好却不是当官而是搞发明。”

“哦……”对于沈默所说,徐渭其实是早有耳闻的,听说那欧阳必进自幼喜欢研制各种小玩意,动手能力十分的厉害。不过在当时,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是闲暇时玩玩。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手本事,还曾经派上过大用场……

当年欧阳必进巡抚郧阳时,当地牛疫流行,耕牛几乎死尽,老百姓只好用人拉犁耕地,苦不堪言。他为解决这个问题,绞尽脑汁、茶饭不思,后来看到老百姓打水的辘轳,又从资料中查到古人所留的“耕机草图”立即亲自动手研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装置机关用人力通过滑轮绞动绳索牵引耕犁,使用时“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成为一种高效省力,完全不依靠畜力的耕具,战胜了牛瘟的困难,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后来欧阳必进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又发明了许多有用于生产的东西,只是因为人已回到京城,无法推广开来,只能当作玩具,图人一乐尔。

徐渭还知道,沈默在苏州当巡抚时,也十分关注类似的发明,还专门成立了苏州研究院,以优渥的条件聘请老技工,让他们对现有的农具、织机等生产用具进行改进,用以提高工农业的生产效率。

徐渭也曾问过沈默:“你那研究院的效果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