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杯酒水下肚,几块熟肉入口,气氛立刻缓和不少,李怠墨又殷勤相劝,顿时搏得安端全等人的极端好感,与那位咄咄逼人的高副使相比,这位李正使实在是再和蔼不过了。因为都是契丹人,过去又相熟,安端全便不由自主的和李怠墨亲近了些。
    “那位高副使实在欺人太甚,言辞间太过蛮横,哪里有一丝和谈的诚意?”安端全塞了块肉到嘴里,边嚼边忿忿不平的抱怨,见李怠墨微笑不语,当即灵机一动,调拨了一句:“就连兀里老弟的面子都不给,实在搞不清楚谁才是正使。”
    安端全不是蠢货,他明白此刻对方处于绝对优势,真要这么谈下去,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所以想以此挑动对方正使、副使之间的不和,看看能不能占些便宜。
    安端全没有想到他的挑拨效果居然那么好,眼见着李怠墨几碗酒下肚,头脑似乎有些不清,果然中招:“唉,我一个降臣,哪里敢与高副使相比,只求能够自保便可,比不得人家将来前程远大。对了,以后叫我怠墨,嗯,李将军为我取了个表字,安端全兄弟以后也可以叫我‘羽春’。”
    安端全忙道:“若不嫌弃,以后就叫你羽春兄弟了。对了,羽春兄弟可不能妄自菲薄,你可是李将军的义儿,比那个高副使要亲近百倍,这里应该你做主才是,那个姓高的算什么东西!”
    李怠墨苦笑,眼望营帐之外,小声道:“高副使是周指挥的人,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周指挥不愿意搞什么劳什子的和谈,他想打仗,想捞取更多的军功。看在大伙儿都是契丹人的份上,透露一点小秘密,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安端全大喜,连忙将脑袋凑了过去,只听李怠墨悄声道:“周指挥正在制定计划,要在怀远军城下消灭你们派来的援兵……你们好自为之吧。对了,千万别说是我说的,不然我就要被你害死了!”
    安端全见对方连这么重大的事情都透露给了自己,不由暗自欣喜,连忙赌咒发誓,保证绝不出卖“好兄弟”。
    李怠墨道:“所以说,你们那些援兵赶紧稳一稳吧,别冒冒失失撞上来,不是兄弟我涨营州军的威风,灭自家锐气,如今的营州军,可不是好相与的,难啃得紧!”
    安端全哪有什么援兵,一切不过是口头上嚷嚷罢了,听李怠墨说起这件事,不免神色有些不自然,却被李怠墨看了出来,问:“安端全兄弟似乎有什么难言之处?说出来我听听,都是契丹人的血脉,都是青牛白马祖神的子孙,有什么能关照的,我肯定不会推辞。虽然我身份特殊,但好歹还是使团正使,必定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看顾一二。”…;
    安端全心中一动,凝视着李怠墨的眼神,内心里斟酌数遍,终于决定搏一搏。虽说兀里现在是营州方面的人,但从今天接触的表现来看,还是偏向契丹人多一些的,他决定好好利用一下这位打入营州高层的契丹人,说不定真可为自家兄弟争位获取到意想不到的臂助。
    当下,安端全便将李怠墨拉到一边,小声的将自家兄弟和阿保机等人的事情述说了一遍,末了道:“羽春兄弟,这么说吧,怀远军城来不了援兵了,但乌隗部我们又必须要保下来,否则草原上没有部族会再支持我们兄弟几人了。如果羽春兄弟能够尽量为乌隗部留一分元气,我们兄弟几人必然不敢相忘,羽春兄弟在营州军中过得好还罢了,若是……若是将来打算自立,我兄弟几人必定为你分出部族和财产,让你的品部重新恢复起来!羽春兄弟若是信得过我,我愿与你结为俺答!不知羽春兄弟意下如何?”
    李怠墨暗道:“信你才是见了鬼了。”他经历过这一年多的巨大挫折,早就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手中没有实力,说什么都是白搭,自己将来万一真的从营州军跑出来投奔对方,对方恐怕一只牛一只羊都不会分给自己。不过此刻他要打探的内幕消息已经到手,算是完成了李诚中布置的任务,心中也是欢喜得紧,便道:“我的身份太过敏感,俺答就不要结了,免得引来杀身之祸。咱们心中自己明了便是,只要安端全兄弟将来不负我,我也不会负了安端全兄弟。”
    安端全有些失落,口中却道:“哥哥我考虑不周,确实怪我。羽春兄弟放心,哥哥我将来必然不会负了你的。”
    李怠墨点头,当即许诺:“既然如此,我就想想办法,不光为你保下乌隗部,还要多帮帮你们兄弟。嗯,我尽量去和父亲大人商量商量,看看能否助滑哥兄长登上俟斤的宝座。”
    安端全没想到李怠墨如此仗义,脸上一呆,随即狂喜:“羽春兄弟说的……当真?若是能说服李将军助我兄弟登位,将来必报大恩!”
    事实上,营州方面之所以又是设立单独营帐,又是派人面对面交谈,又是好酒好肉的款待安端全等人,为的就是打探出契丹内部的消息,李怠墨将情况弄明白之后,便没有心思再陪着安端全耗时间了。客客气气的将对方送回怀远军城,约定五日后继续谈判,事情太过重大,他要赶紧向柳城方面禀告,所有和谈条件都需要李诚中重新调整。
    对于五日的约期,安端全厚着脸皮恳求李怠墨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缩短:“羽春兄弟,如今话都说开了,实不相瞒,城里粮食很少了,能不能快一些。五日太长,能否明天就拿出章程来?”
    李怠墨摇头:“很多事情还要禀告柳城方面才可,我也要花时间说服李将军,为你们兄弟几人争取更好的条件,安端全兄弟算算路程就知道了,五日是不能少的。至于城内缺粮嘛,也好办,我来想办法。”
    当晚,李怠墨就以三十只肥羊实现了他的承诺,让城内的安端全等人好一番感慨,没想到过去这个谁也看不上的品部小郎君竟然如此仗义,这番雪中送炭可谓来得及时,让品部长老和贵人们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李怠墨也在乌隗部长老和贵人中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第五天之后,谈判重启,还是在那座之前商谈的营帐,这次营州方面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向安端全等人宣布了营州方面的和谈条件。
    在这份被命名为《怀远条约》的和谈条件中,营州方面确定的谈判双方为营州军和迭剌部,具体的谈判主体为李诚中及迭剌部大于越释鲁。这样的主体,可以确保谈判中不受其他干扰,从营州方面来看,可以绕过卢龙节度府及山后行营有可能变生的掣肘,从契丹方面看,则直接将阿保机等人挟制的痕德堇可汗抛在了一边。
    条件的第一款是承认大唐对关外的宗主国地位,即无论契丹哪一部族,都属于大唐子民,承认大唐天子的宗主身份。对于这一条款,李诚中最是上心,他预计可能在谈判中产生纠纷,并为之准备了各种预案,可结果却让营州方面一拳打空。契丹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早在他们接受大唐颁赐的“契丹军国之印”起,他们就承认了大唐的宗主地位,接受了大唐名义上的统治。
    接下来是营州和迭剌部缔结兄弟之谊,以营州为兄,迭剌部为弟,世代友好,和平共处。在具体的实现上,有三条细则,即商贸、政治及军事。
    商贸上,在燕郡开设互市,交换各自所需,同时,营州可派遣商队,到迭剌部控制区内自由贸易,迭剌部须保证行商的安全,并且不得抵制行商们开展的正常贸易活动,如果营州行商触犯了迭剌部的规矩和习俗,需交由营州依法处置。
    政治上,营州和迭剌部可在对方官府所在之核心地设立办事处,营州方面为柳城,迭剌部方面为扶余城,互通消息,互为联络。
    军事上,双方缔结《共同防卫条约》,当其中一方遭受外敌入侵或内部叛乱时,可向另一方申诉求援,在必要时,另一方可以武力予以干涉和支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怀远军城设立联军指挥部,正式名称为“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双方各派人选加入联系本部,营州方面五人、迭剌部方面三人,联席本部都虞候一职由营州方面人选担任。
    以上为《怀远条约》正本,关于当前乌隗部的问题,则以《关于契丹乌隗部及怀远军城处置密约》为蓝本。密约规定:
    关于怀远军城:乌隗部退出怀远军城,怀远军城划归营州方面统辖。
    关于乌隗部:乌隗部撤离时,可容许部族长老、贵人、部分族人及其家眷出城,人员限定为两千之数,其余人员作为战俘交由营州方面处理。撤离时,不可携带财货,不可破坏城内设施,所有怀远军城内的物品及设施都属于营州军战利品。
    关于赔偿:迭剌部需支付撤离乌隗部人丁之赎身费,不分男女老少,计每丁五十贯,总计十五万贯,一次付清。乌隗部撤离后,需筹集财物,支付因入侵营州而造成的营州军方面战殁抚恤、财产损失等,总计五万贯。可以金银、铜钱给付,也可以同等价值的牛羊、战马或其他货物抵值。
    关于战俘:营州方面将无条件释放乌隗部战俘,并在战俘中挑选一千名士兵加入“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成为首批怀约联军部队,训练、组建及装备由营州方面负责实施,有关费用由联席本部承担。营州及迭剌部需共同出资,满足联席本部一应资耗,具体出资比例为五比五。其余战俘将无条件征用两年,两年后予以妥善安置,以营州百姓之身份相待。
    听高明博宣读密约的时候,安端全等人脸上一片苦色。未完待续。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八十章 怀远新思维(十二)
    对于《怀远条约》的正本,安端全及乌隗部诸长老是十分欢欣鼓舞的,尤其对于成立“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的条款,更是举双手赞成。(。。阅读)安端全忧虑的是阿保机等兄弟的威胁,他们手中掌管着契丹精锐,一直对迭剌部俟斤和大于越的位置虎视眈眈,如今有了营州方面在安全问题上的承诺和保证,滑哥兄弟又得到了迭剌部长老和贵人们的认可,压倒阿保机兄弟便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而且这份条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相当平等的,绝大部分条款都是相互的,即营州方面可以享受到的,迭剌部也可以享受到,只有两个细微之处有所区别,一是行商在违法后的处置权,二是联席本部都虞候的任职人选。
    但是安端全认为这两点区别是很现实的考虑,契丹方面很少有人愿意去从事行商的行当,所以就算对等要求的话,也没有多少实际用途。至于都虞候的职位,现在是营州方面军力强盛,滑哥兄弟处于弱势,因此理所当然的要以营州方面为尊,这也能接受,何况联席本部中还留给滑哥兄弟三个虞候席位,反而令他们的实力有所增长。只要在真的爆发战事之时,能将营州军或者这个什么怀约联军卷进来,一切都好说。
    诸位长老也对《怀约条约》比较认同。他们考虑的问题是,如今乌隗部战力几乎消亡,与渤海国靺鞨人的战事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此刻有了联席本部的保护,至少可以保证在乌隗部军力重建之前,当遭受渤海人军事报复的时候,可以得到营州方面的庇护。
    相比于《怀约条约》,那一份密约就有些令人头痛了。安端全和几位乌隗部长老当场验算了一遍,光是一次性赔偿就达到二十万贯之巨,这也还罢了,联席本部的费用应该也不是小数,更何况离开怀远军城之时,还不能携带金银财货,就连各家的奴隶丁口也要多半留给对方,这个损失就太大了。
    安端全和乌隗部长老们开始将谈论重点放在了密约之上,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少受些损失,但高明博黑着脸,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让他们的期望立刻落空:“条约便是如此,不可做只字改动,许与不许,诸位一言而决!”
    望着高明博凶狠的目光,安端全和诸位长老都是一阵心虚,安端全眼神看向李怠墨,李怠墨悄悄摊了摊手,摇头轻叹,示意自己也无能为力。
    安端全无奈,好一会儿才道:“再许我等几天工夫,毕竟如此大事,还需要和扶余城方面商量,还要得到大于越的认可才好。”
    高明博冷着脸道:“再给五日,过时不候,大军攻城,即为齑粉!”
    回到怀远军城内,安端全将条约的事情告知乞活买,乞活买大怒,叫嚣着坚决不允。安端全劝解了半天,乞活买仍是不点头,安端全也生气了:“俺答,不是我不帮你,乌隗部的事情再耽搁下去,我也没有办法。到时候我可以袖手走人,回我的扶余城去,眼不见为净,安心逍遥,你们乌隗部怎么办?”
    乞活买道:“大不了我带挞马侍从离开,我到辽东去,那边还有几千部族,我重新收集军队,和他们再战!”
    安端全瞪大眼睛斥道:“你疯了?你想把长老们都丢给营州军做战俘?你想抛弃自己的部众一个人逃跑?”
    乞活买道:“就算背上整个草原都唾弃的骂名,我也不能让乌隗部断送在我的手上!”
    安端全气道:“是不是就此断送,也不是你说了就算的,只要长老和贵人们能够活着离开,你们乌隗部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乞活买道:“没有了精壮丁口,就算都活着离开,又有什么用?我去找长老们,我要给他们讲明其中的关键!”
    安端全道叹道:“这就是长老们的意思,你不用找了,他们生怕你舍不下面子,让我劝劝你。”
    乞活买哑然,良久,道:“长老们同意了?”
    安端全点点头,道:“他们想要活命,想尽快离开这里,他们只想吃上一顿饱饭。”
    乞活买心中失落,木然的看着安端全:“你也是这个意思?”
    安端全温言道:“我已经派人将条约送去扶余城了。”
    乞活买苦笑:“你们兄弟是想得到营州军的支持吧?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前脚吞狼,后脚引虎啊。”
    安端全无奈道:“乌隗部是我们兄弟最寄予厚望的兵力,可现在怎样?就靠楮特部和涅剌部?他们加起来还不到两千兵!怎么和阿保机他们打?现在只能先考虑将狼赶走,否则我们都要被立刻吞下去,你是我的俺答,你以为事后阿保机会放过你么?他可是个比恶狼更狠的家伙……向营州方面求援,至少还能保证咱们兄弟好好活下去,我们做我们的迭剌部俟斤,你还是你的乌隗部俟斤……李诚中需要我们帮助他统领契丹各部。”
    见乞活买不说话了,安端全补充了一句:“我已经向滑哥他们提议,在联席本部中,给你留一个虞候的席位。”
    《怀远条约》和《关于契丹乌隗部及怀远军城处置密约》正式在北方指挥部签订。周坎有些不满的砸了咂嘴,叹了口气,将手上命令虞候参谋们制定的围城打援计划撕了个粉碎,这次没有获得指挥实战的机会,让他很是失落,面对着前来签约的安端全和乞活买,他强自忍住上前砍死他们的冲动,从帅案上起身,到营地各处转悠去了。
    作为正使的李怠墨负责签约,他忽然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这一笔落下去,恐怕整个契丹八部的命运都将改写,那一刻,他感到手中的笔管分外沉重。
    副使高明博盯着安端全和乞活买分别在《怀远条约》和《关于契丹乌隗部及怀远军城处置密约》上颤抖着手签下了名字,由心底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作为渤海国高氏子弟,他从小就努力读书,刻苦习武,可是却因为庶出的身份而被家族摒弃,随意打发到了燕郡,成为一个从事贱业的行商。
    其后遭遇契丹兵乱,在乡间颠沛流离,以乞讨和捡拾卫生,那时候,他几乎以为自己要死了。没想到仅仅大半年之后,自己就站在了谈判桌前,将过去需要高高仰视的大人物踩在了脚下,肆无忌惮的斥责对方,居高临下的俯视他们,强迫让他们在耻辱的条约上签下名字。高明博看着乞活买最后一笔结束,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抬头望向东方,那里是他长大的故乡——娘,你看到了么?儿出息了!
    怀远军城内的乌隗部长老和贵人们,及其家眷和部分有地位的部众共计两千余人离开了这座困住他们近月的军城,与原来所谈的条件相比,多离开了三百余人,这也是整个条约中营州军方面唯一做出的妥协和让步。城内的其他部众、匠户及奴隶四千余人则被抛弃,落到了营州军的手上,等待他们的将是为期两年的苦役劳作。其中的部分精壮将与之前被俘的乌隗部士兵一起,组建新的怀约联军,剩下的则将被立刻分派进柳城和燕郡的矿山和作坊中从事繁重的劳作,补充营州劳力不足的弊端。
    经过查点,怀远军城内遗留了乌隗部长老和贵人们搜罗的金银珠宝和大批铜钱,高明博一眼就认出了其中大部分的款式和出处,这些东西大多来自渤海国,是乌隗部劫掠渤海国的战利品。连续三天的清点之后,这些财货的价值也大致浮现端倪,金银和铜钱总计三十七万贯,其中不包括玉器珠宝字画等珍玩。
    此外,由迭剌部支付的十五万贯赎身费也已经从扶余城启程,向怀远军城押送而来,由乌隗部赔偿的五万贯则需要等他们返回新城之后再行支付,那里是乌隗部占据的渤海国城池,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后一块地盘。
    周坎及北方指挥部押送着财货和战俘返回柳城,与他们一起返回的还有完成了任务的李怠墨和高明博。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也同时开始组建,组建这一机构的则是刚刚平定了五股河流域的钟韶,他的最新任命是怀远条约虞候联席本部都虞候。
    当这笔不折不扣的战争横财拉回柳城的时候,引起了全城轰动,李诚中看着眼前在府库中堆积如山金银珠宝和铜钱,目瞪口呆问了一句:“乌隗部怎么这么有钱?”
    高明博在一旁道:“将军,这些都是乌隗部从渤海国抢来的。”
    李诚中心中一动,又问:“渤海国很有钱?”
    高明博道:“将军,渤海国立国数百年,沉淀的财富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李诚中打量着高明博,忽然道:“我记得你是渤海人。”
    高明博肃然道:“大唐是天下共主,渤海国也是大唐的藩国,更是当年大唐的羁糜州,我出生在渤海,但我是大唐人。”未完待续。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一章 西京变(一)
    大唐光化三年九月,随着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