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直斥其“狼子野心”,同时预测了大帅刘仁恭得胜而归的必然结果。
    一番铺垫之后,赵敬以沉重的语气分析了当前卢龙军的局势,对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开战的弊端和不利一一进行了详述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南北同时开战极为不利,如果不对此加以改变,卢龙军甚至可能出现败亡的危险局面。因此,赵敬提出与契丹人议和,他认为,山后行营与契丹人达成议和是符合当前形势的,是卢龙军能够在当前严酷条件下延续下去的最终走向,是卢龙军积蓄后力以待将来的必然结果。
    顿了顿,赵敬讲到他忍辱负重,背着骂名亲自与契丹来使反复争锋的精彩过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了议和的初步协议,在他看来,这些议和条款是适度的,是可行的,在这里,他将议和条款抛出,征询诸将的意见。
    与契丹人达成的初步协议中,最重要的款项是三条:一为息兵、二为开市、三为徙奚。
    息兵就是指双方不再刀兵相向,契丹人由关墙后退二十里,今后不进关墙之内,卢龙军不得踏出关墙挑衅。
    开市就是双方开设互市,互市设于蓟州雄武军,交换各自需要的物资。卢龙军方面主要提供粮食、瓷器、布帛、食盐等,契丹人提供牛羊、皮毛、山货等物。赵敬强调,他为此专门与契丹来使做过激烈辩驳和交锋,以大义微言最终驳斥得契丹来使哑口无言,没有让对方铁器输出这一项得逞。诸将同声喝彩,赵敬颌首谦逊。
    徙奚就是让奚人退出饶乐水,从大牙口彻底退至大王镇,大王镇属于赵家控制的势力范围,赵敬拟在大王镇的洵河流域划出五十里草场,供西契丹人和奚人生存。赵敬指出,之所以加入这一条款,是为了避免两族之间再起纠纷,扰乱既定的议和策略。…;
    作为山后行营邀请来参加军议的呼里和撒兰纳此时就坐在大堂之内,当赵敬谈到这一条款的时候,李诚中看向了撒兰纳,却见撒兰纳脸上满是失望和落寞,再看一旁的呼里,眼睛直瞪赵敬,眼神中全是怒火。
    赵敬微微一笑,专门向呼里和撒兰纳解释道:“尔等两族内迁,也是某的一片好意,王子和公主千万莫要误解。以尔等两族数万丁口,想要在关外独立支撑下去,恐有灭族之祸。赵某特意挑选了一块水草丰美之地供尔等休憩,便算是个补偿吧。五十里草场虽然少了些,但赵某可调集农户教导尔等耕作之术,也可稍补缺憾。若是尔等愿意,赵某还可向节度府请命,封赐逐不鲁大王和扫剌大王以朝廷官爵。”
    条款一宣布,李诚中原来大好的心情就变得糟糕之极。
    息兵一条等于自己限制了卢龙军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将边墙外的大片土地送给了契丹人。虽说原本这些地方就在契丹人的兵锋控制之下,但通过条款来确定之后,便真正在名义上属于了契丹。以赵敬为首的卢龙军各将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却十分清楚。
    互市一条虽说没有加入铁器的输出,但以李诚中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契丹人的铁器冶炼水平已经直追关内,赵敬以为自己控制了对方的命脉,其实在人家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契丹人的输出货物中也没有战马一项,这才是卢龙军真正最需要的东西。
    徙奚一条更为不堪,直接将西契丹人和奚人卖给了对方。作为卢龙军这几年来最为天然的盟友,西契丹人和奚人在与契丹人的交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牵制角色,他们的存在,是卢龙军能够稳住边关的重要力量,让他们迁入关内,等于扫清了对手腹地内的所有障碍,契丹人今后若是再度兴兵来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赵敬之所以一力推行议和之策,是有着老赵家的小算盘的。作为山后行营总管的赵敬,其主要职责就是稳守卢龙军身后的边关防线,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算立了大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随着大量兵力的南下,边关各军都十分虚弱,赵敬自然要奉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至于互市和徙奚两条,当契丹人提出来的时候,赵敬可谓大喜。互市开设地点定在雄武军,这里是老赵家的地盘,由雄武军使赵怀明直接控制,老赵家所得利益必然丰厚无比。而将西契丹人和奚人迁徙到大王镇的洵河流域后,只要短短几年,老赵家便能将这两族彻底控制在手中,赵家在卢龙军中的地位也必将随之高涨。
    息兵和互市两条并不损害诸将利益,很少有人具备李诚中来自后世、学习过大清各种卖国条款的眼光,所以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至于徙奚之策,有眼光卓越的寥寥几人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但在能够息兵罢武的偌大好处下,却也顾不得了。
    李诚中看向高行珪,高行珪和他对视一眼,不为所动。李诚中了暗自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李承约,李承约知道他的心思,却轻轻摇了摇头。
    李诚中无奈,只得自己站出来发话:“赵总管,各位将军,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契丹人说罢兵,咱们就连关城都不能出去,岂非等于将关外千里河山拱手送人?消极防守永远都是最失败的防守,咱们不能出关作战,只知一味死守,怎么守好关墙?互市的开始是否问过大帅?互市中对方没有战马交易,咱们就得不到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否公平?将奚人和西契丹人内迁是否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他们世代苦守的家园就这么被送出去,能否甘心?奚人和西契丹人是咱们的好朋友,也是抵御契丹人劫掠的重要力量,他们内迁之后,将来契丹人再攻打关墙之时,便没有了后顾之忧,诸位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李诚中话音刚落,静塞军使赵让便在堂下冷笑,这种冷笑让李诚中很不爽。只听赵让道:“李将军此言差矣。”以李将军称呼李诚中而非李虞候,说明赵让根本没把李诚中这个行营都虞候的官职放在眼里,只听他大声道:“关城之外早就被契丹人占据了,怎么能说拱手送人呢?李将军想主动出击,可不知在座的诸位将军能否苟同?对了,某听说李将军在白狼山大败契丹人,却不知将军帐下还有多少可战的士卒?”话语中暗藏讥讽,听得李诚中皱眉,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对方。
    互市设于雄武军城,雄武军使赵怀明也站起来驳斥:“互市当然是公平的,契丹人虽然不卖马,但咱们也同样不卖铁!至于西契丹人和奚人两族内迁,今天将呼里王子和撒兰纳公主请过来,不就是征询他们的意见么?”
    呼里当即起身,怒道:“赵总管,我们西契丹人不同意!”
    赵敬本来一直在微笑,听到呼里这一嗓子后立刻绷起了脸,鼻孔里哼了一声,缓缓道:“不同意便作罢。契丹来使也说了,就算这一条不能达成,照样与我卢龙军议和。只不过既然议和了,一应粮饷辎重便不能随意出关,逐不鲁大王和扫剌大王到时候莫再来找某就是。”
    西契丹人和奚人之所以现在还能在关外苦苦支撑,与卢龙军在身后的大量物资支持是分不开的,赵敬一旦断绝对两族的物资支持,两族的处境必将更加艰难。这等于抓住了两族的命门,呼里当即就气得说不出话来。
    却见撒兰纳缓缓站起,道:“关外是我们奚人的家园,草场是我们放牧的根基。我们奚人不怕和敌人作战,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我们也不会屈服。多谢赵总管和诸位将军多年来对我们的援手,撒兰纳就此告辞。”说罢,头也不回,与呼里并肩离开了刺史府。
    赵敬死死盯着离开的两人,沉了沉气,转而又微笑起来,向大堂上众将道:“也罢,不识时务者,咱们也管不了太多。诸位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李诚中强压心头的那份沉重,问:“赵总管,议和之事大帅可知?”
    赵敬点头:“这是自然,没有大帅同意,某怎敢做主。”
    李诚中无语,又问:“不知某的营州,契丹人怎么说?”
    赵敬一笑:“自成放心,营州之北以白狼水向北五十里为界,东至医巫闾山,赵某早已谈好,怎会让自成吃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四十三章 君之野望(一)
    (12点)
    十一骑快马奔行在柳城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惊得路人过客纷纷避让。有那避让不及的贩夫走卒,被马身一带,篮子、货架中的果子和干饼便洒了一地。在路人的咒骂声中,马上骑者哈哈大笑,扬鞭催马,继续疾行。
    路过一处酒楼时,当先一骑紧了紧马缰,后来者随之纷纷停下,战马围着酒楼幌子连番打转,马嘶蹄响,当真是热闹非凡。
    店家小二见这几位顶盔贯甲、鲜衣怒马,看上去气派不小,连忙迎了出来,陪着笑道:“几位将军,是要吃些酒食么?快些入内。”
    骑者们纷纷下马,其中一人扬起鞭子抽在那店家小二身上,喝道:“好生伺候某等的战马,若有差池,拿你是问!”众人旋即快步上楼。
    店家小儿心中暗骂:“今天真个不顺,怎么撞见这些倒霉军将,莫名其妙生受了这一鞭子。”他也不敢怠慢,招呼伙计将战马牵到后边,然后撸起袖子查看自家伤势。那一鞭子抽得十分巧妙,只起了一道红印,却没怎么伤着人,只是火辣辣的有些疼痛。
    这十一名军官到了楼上,挑了个包间,便高呼上酒上菜,大吃大喝起来。
    这些军官正是前卢台军使、右武卫大将军赵元德府上家将子弟,也是当日李诚中在赵大将军府里接到手上那张名单中的军官。为首的是昭武校尉赵横,抽鞭子打人的是振威校尉赵原平,忙着张罗饭食的则是致果副尉崔和。这些人里,便以这三人军阶最高,说话分量最重。
    本来他们早就该抵达柳城的,只是听说他们要出边关戍守,各方亲戚朋友少不得要摆酒宴请,一为祝贺高升,二为辞别送行,一顿顿酒宴下来,便耽搁了近一个月才最终动身。这些人素日里养尊处优,很少外出,一路之上逐兔射鹰、走走停停,玩得不亦乐乎,是以今日方到柳城。
    几碗酒水下肚,征尘洗尽,众人开始憧憬在营州军中的美好未来。
    座中赵横官阶最高,也是当日赵大将军寄予厚望之最者,顿时就淹没在众人的热捧当中。什么“赵老大此番主持营州军务,必能将此新军打理得井井有条”,什么“赵校尉如今已然六品,将来必为将军”,什么“赵大哥今后定要多多关照弟兄们,弟兄们都指望着赵大哥带契”。赵横熟读兵书战策,虽然限于条件并未从军征战过沙场,但一直被赵大将军青眼有加,对于自己的领军能力,他向来是十分自负的,听众人这么一说,他很是矜持的微微一笑,道:“弟兄们太过夸赞某了,某实在是当不起,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大将军所托,不负弟兄们的厚爱。”
    眼看就能领军任职,赵横心下欢喜,谦逊了几句,言道还未曾真个授官,当不起兄弟们的祝贺,但多饮了几碗,酒水刺激下终于开始了封官许愿。
    “十二郎武艺超群,最擅厮杀,可掌一营之旅,将来遇敌时奋勇向前、入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还要依靠十二郎。”赵横说的十二郎便是赵原平,赵原平也是赵家年轻子弟中不可多得勇将,武力直追赵霸。赵原平得了赵横的夸奖,嘿嘿一笑,开始幻想着自己在两军阵前闯出赫赫声名的英勇事迹了。
    众人见赵原平得了第一个彩头,都紧张的注视着赵横,心中七上八下,猜测着这位营州军未来军虞候会给自己安排个什么职务。…;
    “崔二郎行事沉稳,最擅调度筹谋,大军的后勤粮饷还要崔老弟多担待一些,诸位弟兄可得好好拍拍崔老弟,否则崔老弟一生气,不给尔等划拨钱粮,尔等便是来找某,某也是无法可施,哈哈。”赵横的玩笑话立时逗得众人咧嘴大乐,许多人忍不住嫉妒起崔和来。
    赵横挨个点名,将一行同来的弟兄都安排了自认为适合的军职,既指出了对方的优点,又委婉道出对方需要改进之处,谈笑间果有大将风范,愈发令众人心服口服。
    正在热闹之间,忽听楼下一阵喧哗,紧接着“噔噔噔”上楼的脚步迅速响起。众人还在疑惑间,却见自家包房的大门被“砰”的撞开,十几名军卒持刀涌进,将众人围在当中。一名军官顶盔贯甲凛然而入,扫视了一番桌上的赵横等人,向身旁一员文吏道:“就是这些人?”
    那文吏点头:“就是他们。如今苦主都在长史府法律科等候,吴科长正在提审案宗。”
    那名军官问明之后,喝一声:“都绑了!”身边军卒便涌了上来,按手按脚取出绳索上绑。赵家子弟都懵了,基本上没有反应过来,只赵原平见机不妙,抽出腰间横刀,使了个八面横扫,将上来绑他的两个军卒逼开。他还待上前解救赵横等人,却见几柄手弩指向了自己,弩箭上弦,箭簇泛着黑亮的光芒。他顿时不敢动弹,被打掉手中横刀,绑缚在地。
    赵横这时候才来得及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何绑人?知道某等是谁么?某等是大将军派来任职的军将,还不快快住手!”
    那军官叫王安虎,是护军都的一名队正,奉护军都都头刘金厚之命前来拿人,听赵横问起,只是冷冷道:“奉命捉拿违法之徒,有事回衙门再说。”
    赵横不服,大喝道:“某是昭武校尉,有节度府下发的军职告身,某等怎么个违法了?你不说清楚,某必让你后悔终生!”
    王安虎一皱眉,道:“纵马当街横行,撞伤百姓,已经违反柳城城管条令。”手一挥,军卒便将赵横等一行押走。赵横等人被推推搡搡间的向楼下而去,大怒之下张口就骂,顿时挨了好一顿拳脚。
    长史府法律科科长吴中佐正在法律科等候,房中聚集了七名苦主,其中两人因躲避奔马崴了脚踝,五人则在奔马的冲撞下损失了些货物。等赵横等人被押解到这里,吴中佐大致询问一番,明了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赵横等人倒是对纵马当街奔行的事情供认不讳,但自忖自负身有官职,又有背景,便在公堂之上大叫不服。吴中佐问为何不服,赵横眼珠一转,辩解道:“初来柳城,不知纵马奔行违法。”其实他这话完全占不住理,无论是在幽州还是在柳城,城中纵马狂奔都是不允许的,只不过他见对方纠结于这一点,便灵机一动,以此说事。
    吴中佐一笑:“进城时没看通告?通告悬于城门之外,最是显眼不过,不可能过而不见。”
    赵横忙道:“进城之时奔行太快,没有留意。”
    吴中佐吩咐带人证。
    一个军卒上堂,向吴中佐施礼,吴中佐问:“尔是城门守军?”
    那军卒躬身道:“某是护军都左一对三伙伙长,今日奉命驻守南门。”
    吴中佐问:“这几人你可认得?”
    军卒道:“认得,今日午时,这些人纵马闯关,其速甚急,某等拦截不及,便禀告了上官。”…;
    吴中佐脸色一冷:“纵马闯关,罪加一等。”说着,当堂宣判。着赵横以下十一人赔偿一应损失,每人杖责十棍,当场执行。
    赵横已经看出对方是要真个下手了,心中慌乱,大叫:“某等是来营州任职的军官,你们莫要乱来!”
    吴中佐问:“可有告身凭证?”
    赵横道:“都在某等怀中,松开绑绳,取与你看。”
    吴中佐命偦吏上前搜身,搜出各人身上告身,并在赵横身上找到一封节度府所出往营州任职的公文。
    吴中佐点了点头:“既为军职,便不依民法所辖,着转营州军总部教化司军法处核办。”当即伏案拟就公函一封,连同相关文书证词,请王安虎押往营州军总部衙门。
    对方公事公办的一番折腾,早让赵横等人初入柳城之时的锐气尽失,听说要押往军法处,不由得都松了口气。在他们想来,自己是大将军派来营州军任职的军将,今日遇到这么个不讲情面的二百五官员,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一切等到了军中再说,等安顿下来,再寻这姓吴的官吏晦气。
    王安虎押着赵横等十一人赶往营州军总部衙门,这里离长史府不远,几步路便到了,途中赵横沉默无语,一直在心中盘算,只赵原平跟王安虎说了两句话。
    “敢问怎么称呼?上下官职?”
    “营州军中营护军都左一队队正王安虎。”
    “记住了,某是赵原平!日后莫要栽在某家手中,否则定让尔等求死不得!”
    王安虎便似没有听到一般,只顾押解,崔和走得慢了一些,被王安虎一脚踹在屁股上,一个趔趄,好悬没摔倒。
    教化司都教化使兼军法处从事姜苗高居大堂之上,问明一应经过后,道:“案情属实,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赵横抬头道:“某是昭武校尉,你是什么官职?”
    姜苗一笑:“某是翊麾校尉。”
    赵横冷笑:“某是六品,你是七品,你判不得某!让李诚中出来,某有话问他!你们这么做,是直捋大将军虎威,你们考虑过后果么?”
    姜苗道:“某是军法处从事,掌管军法。你是兵卒,尚无军职,某如何判不得?何况在营州军就要遵守营州军的军法,按照《营州军士兵通行条令》,无论官兵,犯法同判!”
    赵横为之气沮,他已经看出来了,这次事出有因,必定是李诚中要给自己弟兄们一个下马威,再说什么都是枉然。
    赵横等十一人因在柳城纵马奔行,犯了《营州军士兵通行条令》中的多项条款,包括扰乱军民关系、不重军容军仪、损害百姓财物等,被判决拘禁三日,偿还一切损失。
    判决执行后,姜苗来寻李诚中,李诚中听他讲完之后冷笑:“这帮人是没脑子么?到底依仗的什么?竟敢来咱们的地盘从军,而且还如此狂妄!”
    姜苗问:“三日后怎么处理?”
    李诚中想了想,道:“既然想从军,便给他们个机会,这些人都是有军阶的,让他们去白狼山军校吧,学得好了咱们就用,一视同仁。否则就给老子滚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四十四章 君之野望(二)
    (12点)
    从幽州眼巴巴赶赴营州从军的赵家子弟被分别在小黑屋中各自关押了三天,其间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