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儿,老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自从那一次我都落下病根了,一听到女人哭,我这浑身都哆嗦啊!”
我看老头说到这里的时候,还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看来当时真是差点把他给吓死。
现在想想,他们当初推测这女鬼就是张家媳妇,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搞不清楚,连体婴儿自然是很少见,可这夭折的孩子相对来说还是时有发生的,可也没听说哪里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啊。
还有二叔之前说,怀疑水里的那东西是有人养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前面的问题就可以说的通了,那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人又会是谁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正在这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我们往外一看,原来是巴旺回来了。只见巴旺手里拿着一棵草,不用问,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七星草。我们几个人见状,都不由得站了起来。巴旺去的时间并不是长,我感觉和这老头聊了还没多久的功夫,他就已经回来了。看样子,这七星草应该就在这附近。
巴旺进来以后,一边擦着汗,一边将那棵七星草递给了那老头。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估计也跑着去,跑着回来的。
我好奇的看了一眼那七星草,只见那七星草不过二十厘米左右的高度,确实没有几片叶子,那东西看起来除了叶子有点少以外,和其他的草也没什么区别。如果我们在路边的草地真的碰见了,也未必能认识。
随后那老头又将这七星草递给了二叔,接着问道:“不知道你们要这七星草干什么啊?”
“哦,实不相瞒,我们要这东西是做一种药,治尸毒的。”二叔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那七星草。不想二叔接过以后,急忙又说道:“这东西怎么这么凉啊?”
“嗯,这东西天生就是凉的。这东西很神奇的,回去以后你把它晒干了,然后再给它埋土里,它还能活呢!”说到这儿,老头停了一下,一脸歉意的对我们说道:“不过我只能给你们这一棵了,我们这儿也没多少。”
“怎么,这东西很稀少的吗?”二叔听罢问道。
“嗯,以前我们这儿也没有这东西,后来有一位法师经过我们这里,他也看出来我们这个水塘有问题了,后来还帮我们降那双煞。不过那法师在水塘边做了场法事,说那双煞太厉害,他没有办法降服它,只能讲它封印在水塘里,不会害人。然后还给了我们几棵七星草,让我们种起来,可以保命。”
“哦?还有这事儿?”二叔听罢有些惊讶,随后又问那老头,“那个法师是什么时候来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土地庙之谜()
“哟,这时间可长了,应该在八年前了。那法师的年纪比你们要大,那时候看上去就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不过身体挺不错的,很有精神。”那老头说道。
二叔听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在想着什么,半天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那老头希望二叔能够帮忙降服那水里的东西。二叔向来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即使这老头不说,以我对二叔的了解,二叔也不会走的。
随后二叔想要去看看栽七星草的地方,不想那老头却拒绝了,二叔见状也没有强求。那老头走后,二叔让柳冠群自己带着七星草赶紧回北岗村找村长,让村长帮忙给天祥治尸毒。
柳冠群走后,我和老肥跟着二叔来到水塘旁边,二叔看着水塘却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道他是在研究如何对付水里的东西,还是在想着其他什么事。
我望着水面正发呆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二叔怎么能让柳冠群一个人回北岗村呢。柳冠群一旦回到北岗村以后,一定会逼着村长去古墓啊。想到这儿,我急忙对二叔说道:“二叔,遭了。柳冠群一个人回北岗村,那村长岂不是有危险了?”
不想二叔听罢,面不改色,头也不回的说了道:“放心,那村长不会有事的。”
听二叔这么一说,给我搞糊涂了。胡教授才刚走,即使他回去马上带人来,最快也要个三五天的时间,所以只要古墓里的东西还在,那柳冠群怎么可能放过村长呢?
“二叔,我没太明白您的意思啊,难道那柳耗子回去以后,就不会逼着村长和他一起去古墓?”我有些着急的问道。
二叔这时候转过头来,又朝着四周的山上看了看,然后对我说道:“村长不会有什么危险,反而是我们这趟要多加小心了,这里的事情有点复杂啊。”
听二叔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不由得想想这两天的事,感觉似乎哪里不太对劲儿。
正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老肥在一旁接过话说道:“侯爷,有一件事我现在还没搞清楚。那北岗村距离这里大概四十多里地,那村长怎么会知道这里有七星草。刚刚那老头还说,这七星草是八年前一个所谓的法师留给他们的。也就是说,那七星草并非这里土生土长的东西,难不成那法师和那村长有什么关系不成?”
二叔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也在想这个事儿,我怀疑那村长是不是和这个村子有着什么关系。”二叔说到这里,又陷入了一片沉思。过了一会儿,二叔接着说道:“算了,先不想了,反正七星草也已经拿到了,我们先把怪婴解决了再说。”
按照二叔的说法,要想对付水里的怪婴暂时还有些困难,恐怕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了。毕竟头天晚上我们已经惊动了那个家伙,而且柳冠群还给了它一鞭子,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把它再引出来了。
对于我们来说,陆地上的东西再怎么难对付,都可以想办法,唯独这水里的东西,我们真的很头疼。二叔头一天晚上摆的那个“油灯阵”也不能再用了,只能是另想办法了。
我们三个人围着这水塘边走边查看着,也不知道二叔到底能不能想到一个主动的办法。如果真得像他说的那样,要留在这里守株待兔,那要在这里待多久,就难说了。这个地方连最起码的电灯都没有,这是让我最受不了了。
就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在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发现了一座土地庙。原本我们对这土地庙也没怎么太在意,在这个地方供土地,也不足为其。但当我们从它下面经过的时候,却发现里面供了一尊神像,而那神像却并非土地。
这时候,我们三个人觉得有些奇怪了,于是便上前查看。只见这神像看着像是一名武将,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留着一缕胡子,样子颇为神勇。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神像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想了半天,我也没想起来到底在哪里看到这尊神像。
此时,一旁的老肥问二叔说道:“侯爷,这供得是谁啊?”
二叔看了看,一边摇着头一边说道:“我看不出来这到底是谁,不过我倒是在北岗村的村长家里见过两尊神像,一主一副,其中有一尊和这个特别得像。”
听二叔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没错,就是在费延庆家里看到的。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只是随便看了一眼,所以印象没那么深刻。不过看到这里,我倒是有些奇怪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嗯,怎么这里的人都要供奉他呢?
这时候,二叔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接着说道:“诶?这就有点怪了啊?”
我听罢急忙问二叔说道:“怎么了,二叔?”
“我在村长家见到的那尊副将神像和这个应该就是一个人,可为什么这里的偏偏要供一个副将,而不是一个主将呢?”二叔一脸不解的说道。
要不是二叔这么一说,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这确实是个很奇怪的事,不过主要是现在这两个人到底是谁,我们还不清楚,看来这得在这村子里打听打听才能知道了。反正水里的怪婴的事儿一时间也解决不了,二叔就带着我们先回巴旺家了。
到了巴旺家里以后,二叔就和巴旺聊起了那个“土地庙”的事儿。
原来那土地庙里供奉的神像叫费治,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一个将领。这人我对他略知道一点,他是蜀国大将军姜维的部下,也是有关将军岭至关重要的人物。
不过要说起有关费治的详细情况,我却不清楚,毕竟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此时的巴旺却和我们聊了起来有关这个费治的情况。
要说起这费治,还要从姜维北伐的时候说起了。那时候蜀军和魏军打的大仗历史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记载,至于一些零星小仗,根本就无从得知了。
原本费治这个人只不过是个百夫长而已,说是百夫长,其实当时他直接带队的士兵并不足百人。不过当年的费治在百夫长这个位置上来说,也算有勇有谋了。只是那个年代比较注重出身,如果出身不好,想混起来是很难的,在这方面,邓艾就是个例子。但是客观的说,在这方面,费治的运气要比邓艾好很多。
话说有一次姜维得到线报,敌军主将郭淮突发疾病,已卧床多日,派其手下贾泗防守。贾泗这个人粗有文武,用他来防守姜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姜维以为,这一定是郭淮使出的诱敌之计,便没有理睬。
不过姜维当时下面有一个部将,名叫杜策,他却坚信这情报是准确的,他觉得这个机会十分的难得,但姜维又不肯出兵,便私自率一千人夜间前去偷袭贾泗。这偷袭的人当中就有包括费治在里面。话说那天晚上,杜策带领这一千人距离敌营还有十多里地的时候,就中了敌人的埋伏。
事后证明姜维的判断果然是正确的,郭淮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当时郭淮已经和姜维僵持了一阵段时间,后来郭淮便萌生一个想法,想诱骗姜维前来偷袭他,所以放出口风,佯装生病,卧床不起,并且有意派贾泗镇守。
第二天,姜维得知此事以后,气得要问斩杜策,可惜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杜策根本就没有回来,那场仗败得很惨,连他自己也战死了。不过让姜维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几十个人活着回来,这其中领头的便是费治。
当姜维问起费治是怎么带着这些人脱身的,才知道,原来当天晚上,杜策一来是为了不走漏风声,二来是怕带太多的人惊动姜维,所以出发前并没有告诉下面的人要去干什么。等他带着这些人到了半路,杜策才告诉下面的人,郭淮已身染疾病多日,晚上守营的是贾泗,这次出兵是为了偷袭敌营。
当时费治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儿,因为费治知道自己的这个上司是什么德行,没什么本事却老爱出风头。虽然从时间上来看,此时已经容不得费治过多的考虑,但要是在这个时候,违抗军令,带着自己的人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所谓军令如山倒,当时杜策就可以杀了费治。可如果继续跟着杜策去偷袭敌营,这风险也很大,郭淮这个人诡计多端,就算真病的那么厉害,也不可能让贾泗防守,所以费治就已经料定,这是郭淮的一个计谋。虽然不能违抗军令,但费治还是留了个心眼儿。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提出和杜策相反的想法,就假意给杜策出个计谋说,贾泗这人虽才华不如杜策,但也不容忽视。我们这些人如果直接杀进敌营,对方的人是没有什么防备,可毕竟对方的人数比我们多很多。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想让杜策先划出一部分人作为后应,等杜策一军先入敌营,万一有什么闪失,这些后应也可以去支援。
不过杜策压根儿就没把贾泗放在眼里,一开始没有答应费治,但是费治此时一想,如果跟随杜策一同前往,弄不好就回不来了,反正都是死,还不如趁现在先说服杜策。由于时间的关系,杜策为了能尽快杀进敌营,就勉强答应了费治,不过让费治没想到的是,杜策竟然只将费治手下那不足百人的小队伍分给了费治。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阴兵借道()
费治一看,杜策根本就没想让自己真正的做后应,不过费治自己心里也清楚,他也不是真的想给杜策做后应。
随后杜策带领剩下的大队人马继续出发,而费治则带着他自己手下的那些人远远的跟在后面。走了不久,就发现杜策在前方中了埋伏,当时费治本身也想去救杜策的,只是因为自己的人手太少,根本就不可能救得了杜策,最后费治只好带着自己的那些人返了回去。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费治给姜维留下了一个非常深的印象,后来费治慢慢的从百夫长就被提拔到了千夫长。
虽然费治的运气不错,也算是被杜策给成全了,可他的命却不那么好。费治跟了姜维几年,这期间大小功劳也立了不少,甚至后来姜维都对费治说,等回到成都,定要上奏,为费治加官进爵,只可惜费治没能等到那一天。
公元二五五年,魏国大将军司马师病逝。姜维趁机带夏侯霸和张翼等数万人伐魏。一开始是很成功的,八月的时候就已经攻到了枹罕(今甘肃省临夏东北部),随后又进攻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而此时的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人暂时进驻狄道镇守,然后等他率主力到达后,再共同对付姜维。
可这个王经并没有按照陈泰的意思去做,还没等陈泰到达,便擅自出兵,结果被姜维打的是落花流水,魏军伤亡惨重,死的死,逃的逃。按说这仗打的非常漂亮,不过费治却在这场仗中战死了。当时的费治虽名为千夫长,却已经带领数千人了。
费治死的时候正直八月中旬,姜维很是心痛,本想厚葬费治,但因为那时候正是与敌军交战的时候,便命人将费治和其战死的部下在一个叫北陇坡的地方,草草的安葬了。原本姜维打算日后有机会,重新厚葬费治。
只可惜后来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邓艾这个人在三国时期是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将领。此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深谙兵法,甚至对内政也颇有建树。他的到来,对姜维来说,非常的不利。陈泰本来就很厉害,再加上邓艾与陈泰两人联手对付姜维,让姜维更是难以招架。
当邓艾和陈泰会和以后,司马孚为后援。三人兵分三路进至陇西,有意避开姜维,带人绕到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以联络当时魏国在狄道的守军。守军见后援来了,士气大增。
而此时的姜维见状,沿山进攻,结果却被魏军击退,不得已,姜维最后还是撤退了,以致后来重新厚葬费治的愿望也就一直没能达成。
时隔一年后,有一次姜维欲再次攻击魏军,途径北陇坡的时候,听当地的人说,这北陇坡时常出现阴兵借道的情况。姜维起初不信,便让大军继续前行,留人在此地,以查虚实。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久,留守的士兵就向姜维汇报,那地方确实出现了阴兵借道的情况,根据回来的士兵说,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相信。
姜维听罢,便急忙询问,到底见到了什么?
姜维知道费治他们就埋在北陇坡,原本想去一趟北陇坡,但是由于此次出征非常的急,所以姜维就没有去。而听到士兵回来后说确实碰见了阴兵借道,姜维就想到,这些所谓的阴兵很可能就是费治那些人的冤魂。
再说士兵随后便将前几天在村子里的见闻和在北陇坡遇到的事情和姜维说了一遍。
当时留在村子里的士兵总共有三人,头几天这三个人主要是打听当地有关阴兵借道的传言。三个人几乎在这村子里打听了个遍,但凡见过阴兵借道的那些人,他们彼此说的几乎都大同小异。
最后经过总结发现,阴兵借道大多出现在晚上,如果出现在白天的话,那也必定是阴雨天,而且每次看到这些阴兵的时候,这些阴兵几乎都是朝着东北方赶去。
话说这个村子的里的一位村民就曾亲眼目睹过阴兵借道。此人姓梁,是当地的一位郎中,已年过五十。梁老汉有个儿子,子承父业,也跟着梁老汉学医,所以经常会跟着梁老汉去山上采药。虽说此地四周都是山,不过有一些药材,这附近却没有,因此他们偶尔会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去采一些他们需要的药材。
有一天梁老汉和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山上采药,他们这次去的地方就比较远,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天就已经很晚了。他们采药回来,正好路过北陇坡。当他们到了北陇坡的时候,走着走着就突然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军队行军走路的声音一样,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十分的嘈杂。
一开始梁老汉并没有过多的去想什么,因为那时候魏蜀经常交战,所以从这里过一些蜀国的士兵也很正常,两人就继续往前走。当两人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前方不远处有星星点点的亮光。那亮光看起来很奇怪。
通常夜间行军,军队的照明工具绝大部分都是火把。可梁老汉看到的那些亮光却不像是火把发出来的,那些光的颜色看上去有点绿莹莹的感觉。梁老汉见状就感到十分的奇怪,心想,这些人到底拿的是什么啊?由于距离较远,根本就看不清楚。
梁老汉边走边琢磨着,由于那些人和梁老汉是相向而行,所以走了没多大会儿的功夫,那些人就慢慢的离梁老汉越来越近。当梁老汉看清楚前面那些人手里提着的东西的时候,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之前梁老汉看到的那些绿莹莹的火光确实不是火把,只见这队人马身着蜀军的军装,可以确定这就是蜀国的部队。可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每人手里都提着一盏白色的灯笼,灯笼里的火光却很奇怪,竟然都是绿莹莹的颜色。
再一看那些人,脸色苍白,面无表情,两眼黑乎乎的,也看不清楚到底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就连骑的那些战马都非常的怪异,双眼泛着绿光。梁老汉毕竟五十多岁的人了,见多识广,知道这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
梁老汉以前曾听到过阴兵借道的传闻,只是从来没遇见过。通常能出现阴兵借道的情况,多半是因为这些冤魂生前打了一场不该失败的仗,让他们觉得死的非常的冤枉,所以死后阴魂不散,依旧聚集在一起。他们唯一的意念就是,还要继续和敌人交战。
据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千万不要害怕。通常人能见到鬼,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