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瑞芝还总算是结识了一场的好朋友吧!作为朋友之间,回家奔父丧也该说一声呀!
人不在,也该留个条子什么的,也不能这样悄无声息地目个儿就走了、好朋友之间
都不能这样,更何况他们之间,虽说一直没有捅明,但也曾心心相撞过,怎么能这
样断情绝义呢?
一去半个多月,无一点音信,这才总算来了一封信,赵瑞芝拆开一看,里面也
根本就没有什么信,只有一张纸上写着一首词——
鹧鸪天
别情
湘夜凝眸倾怀诉,
伫立寒楼寄书邮。
期盼春阳浴心头,
欲奉锦字思悠悠。
衣带宽,人憔悴,
无奈秀枝傲天酬,
风雨雷电觅风流,
意断情了各两头。
这显然是一首和孔文才那次赠给她的那首《曲玉管·倾怀》词词意完全相反的
词。那首词,字里行间都直白地表述着孔文才对她赵瑞芝的深切的爱慕和灼热的思
恋。而这首词,这首《鹧鸪天·别情》词,从一开始的题目立意上,就透露出了一
种怨恨与绝望之情,尔后,在追忆了那首《白玉管·倾怀》词中所表述的爱慕与思
恋之后,字里行间都表达着这种令人伤痛至极的怨恨与绝望。
“无奈秀枝傲天酬”,“风雨雷电觅风流”。
这位文才兄,他认为在北大校园掀起的轰轰烈烈如“风雨雷电”般的新文化运
动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潮,是切断了他和赵瑞芝之间情丝的“罪魁祸首”。他
觉得,赵瑞芝完全被那些新文化、新思想,被那些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洋人列
强,被那些“劳工神圣”、“苏俄劳工革命”等吸引过去了,一门心思想着成为拯
救国家与民族的巾帼英杰,心目中已经完全没有他孔文才的影子了。过去也可能就
没有过,现在是完全没有了。她总是在想方设法地躲避着他孔文才,不就是很好的
明证吗?
新文化,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洋人列强,以及“劳工神圣”,
“苏俄劳工革命”,他孔文才也不是不赞同,他也觉得这都是些社会的新潮流,他
也很感兴趣,但是,全力以赴地去搞,整个身心地投入,以至牺牲自己的爱情,他
就觉得得不偿失。爱情,应该是人生中的一切。没有爱情,人世间的一切都将没有
存在的价值,都将黯然失色。人生一世,得一红颜知己,足矣!连古人都以词表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些洋人们不是也说过“不爱江山爱美人”
吗?!孔文才曾经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对赵瑞芝说过,但没有得到赵瑞芝的完全赞同。
变了,变了,完全变了。他孔文才已认定她赵瑞芝完全变了。他觉得她已经完
全不再是那天晚上鼓足勇气胆胆怯怯从新房逃出来的那个赵府二小姐了。她已经完
全变了。
那时候,在来北京之前,暂时还躲藏在宋维新家里时,她说过,她抗婚出逃,
就是向往自身的解放和真正的爱情。她说她要像真正的一个人那样去吸取新鲜空气
和享受真正的爱情,她决不做封建专制婚姻的殉葬品。她还说过,她宁肯为真正的
爱情去死,也不愿在封建枷锁的婚姻中活!
可是,现在呢?现在她丝毫不再提“爱情”两个字了。好像在她赵瑞芝的字典
里,已经彻底把“爱情”这个词抹去了似的。
当然,在她还没有同他孔文才大哥孔文义正式解除婚约之前,她还被一根无形
的绳索紧紧地系着,使她无法自由。但后来婚约解除了以后,她已经完全自由了,
可她依然还是那么冷漠。有时候简直就像是一块悟不化的寒冰似的。
变了,完全变了。她赵瑞芝完全变了。
或许她本身就是一个“冷血动物”?!
她不仅对他孔文才这样,对宋维新也是这样。孔文才知道,宋维新也在痴迷地
爱着她。
真是令人伤感,令人痛切至极。
“无奈秀枝傲天酬”。
“无奈。两字,已隐隐露出了他孔文才的后悔之情。他在心底深处暗暗后悔当
初不该帮助她赵瑞芝,不该引见她认识宋维新兄妹,当然也更不应该让宋维新、宋
一茗兄妹把她赵瑞芝带到北京来。
现在,一切都没有办法了,都无可挽回了。强摘的瓜不甜。爱情是决不可强求
的。也只能是“意断情了各两头”了。
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吧!
孔文才这一系列想法,其实也早已经完全在赵瑞芝的揣测之中了。今天,她接
到孔文才的这样一封信,惊奇,而同时也不惊奇,但是,她没想到,孔文才对她的
怨恨会这么深。
仔细地想想,她也觉得有点对不住孔文才。
孔文才才华横溢,他有点狭隘,有点自私,他把爱情看作高于一切,他觉得爱
情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他人生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这一点上,她赵瑞芝过去
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母亲从小就给她灌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床板背上
走”的思想。她被捆绑在《烈女传》、《女儿经》等之类的书上,被禁铜在“三从
四德”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时候,她只是有时候在自己心里默默地祈求神灵
保佑她,不要给她配个瞎子、瘸子就行。后来,慢慢大一点了,她的要求也高一些
了,她希望将来能有个对她好的夫君,一辈子术愁吃穿,生儿育女,安安稳稳过日
子就行。后来,接触了一些新学,看了一些新书报,还上了女子学校,她认识到了
女人也是人,女人不是男人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也应
该有自己的爱和恨,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这也是她结婚那天晚上敢
于抗婚出逃的原因。来北大后,她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她认识到,女人和男人一
样,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分子,都应该一样地参与社会活动,为
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爱情需要不需要?爱情当然也需
要。既然女人和男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是谁的工具,谁也不是谁的
附属品,那女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爱情和追求自己真正爱情的自由。也就在这同时,
她也认识到,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有自己真正的爱情,但这也决不是人生追求的唯一
目标,当然也决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爱情只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病弱的人生以至冷凝
的人生。就她赵瑞芝来说,她并非是“冷血动物”,她不是无情无义的,不是不要
爱情的木头人。她也需要爱情,也渴望爱情,渴望爱情春潮对她强猛的冲撞和激荡,
但她希望爱情的春潮能和社会的时代大潮,和理想的绚丽多彩的大波,相交汇融合
在一起。她觉得,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感情,才是充实的爱情。这是
她从来到北大以后,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的。
从心底深处讲,她对孔文才还是很有感情的。
首先,她钦佩他的文学才华。他文思敏捷,珠语连篇;妙词警句,常令人拍掌
叫绝,叹服不已。尤其是他的诗与词写得特别的好。他和他大哥孔文义在湘水老家
时,就是名扬湘江两岸的“孔府两才子”。曾有人把他兄弟两人的“两孔”,与唐
朝的李白、李贺、李商隐“三李”、杜甫、杜牧“两杜”、宋朝的苏洵、苏轼、苏
辙“三苏”相提并论。还曾有人以“湘水有‘两孔’,神笔行同文,豪似陆放翁,
柔若柳耆卿。”为诗把他和他大哥孔文义的文才,和古代诗词大家们等同相比,足
以见他和他大哥孔文义的文才之高。而且她赵瑞芝也曾多次亲自拜读过和领受过;
次二,她敬服他的侠义热肠。他们孔家以冲喜治他哥哥孔文义的病,迎娶赵瑞
芝进门,还要他代替哥哥拜堂,他认为这是封建恶行,害人之举,他明确反对家里
人的这种作法,自己也拒绝参与,根本不回来。后来是为了救她才又回来的。他回
来后,帮助她从自己家抗婚出逃,帮助她认识了宋维新、宋一茗兄妹,又让宋家兄
妹带她从湘水县逃出,到了北京,后又积极热情地到处奔走,想方设法地帮助她进
北大读书;
次三,她感谢他对她的一片真情。他诚挚地、如痴如醉地追恋着她。别的就不
说了,就看他孔文才写给她赵瑞芝的《曲玉管·倾怀》词,虽说是多少套用了一点
北宋风流才子柳耆卿柳永的《曲玉管·陇首云飞》一词中的一些词句,但深挚浓烈
的情意,无不迸发于字里行间。当时,她接到这首相当于求爱信似的词时,她还真
有些心激情热,尤其是孔文才冒着大雪站在她寝室外的那棵老榆树下,凝望着她的
窗户,凝望着,一动不动,把她感动得两眼热泪滚滚,心中一阵阵涌腾着热浪。今
天这首《鹧鸽天·别情》词,虽然是一首如同断交信似的别情词,但怨中有爱,爱
中有怨,怨其实还是爱。她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孔文才是怎样心碎肠断、泪雨滂沱
地写下“衣带宽,人憔悴,无奈秀校做天酬,风雨雷电觅风流,意断情了各两头”
这几句词的。完全可以想象得出!
就凭这几点,她赵瑞芝对他孔文才就不可能冷漠无情。她对他也是满怀着深情
厚意。但这种深情厚意里,钦佩之情和感激之情占据为多,那种爱恋之情占据为少,
或者占据极少,因为在她炽热的心房里,较多地还装着另外一个人。
四
《地狱之门》群雕的仿塑已经搞出来了,刘季芳刘海粟先生也到北大来过了,
讲学也讲过了,个人画展也展过了,但宋维新依然没有去法兰西勤工俭学的意思。
他的心已经被死死地拴在了北大。
他在给妹妹宋一茗的信中写道: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暗暗地给了一个人,不
管这个人接受不接受,他都要坚决不动摇地给她,所以,他去不去法兰西勤工俭学,
扶定权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已经彻底属于那个她本人可能还不完全明了的人。
她本人可能还不完全明了?
不,我们的这位继陆兄错了!赵瑞芝完全明了这位继陆兄对她的一片痴心深情。
从她逃婚出来,由孔文才介绍,认识了宋维新,暂时躲藏在宋维新家里,后来
在宋维新、宋一茗兄妹的掩护下来到北京,一直到她成了北大的第一名女大学生,
以至一直到现在,宋维新那超人的艺术才华,那广博的知识,那西洋艺术大师般的
滞洒的气质与丰采,都令她崇服之至,也深深地吸引着她,除此而外,宋维新还和
孔文才一样,也是那么竭尽全力地帮助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她,对她情真意切,对
她一直都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一样,是那么炽烈而又执著,是那么通红而又透亮,
温暖着她,也烧灼着她,既使她无比地感动,又使她激奋不已。
人非铁石草木,孰能无情?孔文才和宋维新这两位才子都如此钟情、痴情于她
赵瑞芝,她赵瑞芝不可能一点也不心动情热。只是过去,那可恶透顶的封建专制主
义下她和孔府大少爷孔文义名存实亡的婚约,如一条绳索紧紧地捆绑着她,她心头
宠压着沉沉冰寒的阴霸,她丝毫不敢放松开自己的感情。后来,那害人的婚约终于
解除了,绳索解开了,阴霸消散了,她才开始大胆地放开了自己的感情。也就是在
这种情况下,孔文才和宋维新两个人的面影,开始经常地频繁地在她脑海里闪现,
引发着她心中惊慌失措的骚动;在前一段时间里,孔文才闪现得多一些,而在这后
一段时间里,宋维新明显地闪现得多了。因为相对而言,她更喜欢这位继陆兄,喜
欢他要以戊戌六君子为榜样而起号为“继陆”的宏伟壮烈的抱负,喜欢他的艺术才
华和对艺术的追求,喜欢他的大胆、外露、坦率的感情表达,喜欢他的开放的思想。
她觉得宋维新真正是一位她赵瑞芝志同道合、能为国家与民族的奋起与振兴而献身
的有志有为而又有才的青年,正是她理想中的人生伴侣。
她喜欢上他了。
她从心底开始真正爱上这位继陆兄了。
尤其是在孔文才满怀失望的怨恨,离她弃学回湖南去以后,她决心大胆地接受
宋维新对她的痴情的追求。
这天,寝室里又只剩下了她赵瑞芝一个人。赵瑞芝看了一会儿书,休息了一会
儿,突然,心血来潮,把桌子抽屉拉开,从老里边把卷成简简的她的画像又拿了出
来,轻轻地铺展开,看着;那天宋维新给画像时的情景,尤其是把像画好后,宋维
新又不想给她了,想自己留下,答应另外再给她临摹一张的情景,又都清晰地重新
映现在了她的面前。
……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
……窗户玻璃上奇丽多姿的冰花……
……窗台上鲜艳似火的红梅……
……她坐在那里,凝望着前方,大而黑亮的眼晴,白皙排红的面颊,丰润的嘴
唇;整个的她,在红梅傲雪的映衬下,在红白相映的娇艳中,使她在恬静的美之中,
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气息,还蕴含着一种对未来执著追求、信念坚定的内在气质……
赵瑞芝完全又置身于那天的情景之中了。
……“你本人比这画像还漂亮得多。”宋维新发自内心地诚挚地说着……
……她不胜娇羞,黑亮的大眼晴扑闪扑闪着,闪射着欢悦的火花……
……宋维新大胆地注视着她,第一次这样大胆地、满含着诚挚的深情注视着她,
也以炽烈的倾慕烧灼着她……
……她的心剧烈地狂跳着,心慌意乱……
……“这张画像留给我吧!我把它贴在我的床头,让我每天都能看一看,行吗?”
宋维新满含着恳切乞求的神情望着她,“过几天,我一定给你再画一张更好的!一
定!”……
……“瑞芝同学,求求你啦!”……
……“瑞芝同学,你知道吗?我是多么想天天都能看见你,每时每刻都能看见
你呀!”……
……“瑞芝同学,求求你啦!”……
……“实在想要,你就拿去吧!”她轻轻地说道,细语盈盈,柔情似水,“不
过你一定要给我画一张更好的!”……
……“一定!”宋维新两眼迸射着狂喜与幸福。
……“那你就先拿去吧!”……
赵瑞芝完全沉浸在那天的情景中。
恍惚中,听见有人在轻轻地敲门。
恍惚中,她下意识地轻声回应了一句:
“请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宋维新。
“瑞芝同学!”
“继陆兄!”她在恍惚中情不自禁地起身相迎。
宋维新受宠若惊,但很快地满面欢欣。
两人相迎地走近,相迎地走到一块儿。
“瑞芝同学!……”
“继陆兄。……”
又一次轻轻地呼唤,尔后便是默默地相互对视,深情地而又情火炽烈地相互对
视——对视着,宋维新猛地一下扑上前,抱住了赵瑞芝,在赵瑞芝脸上、眼睛上、
脖颈上疯狂地亲吻了起来;赵瑞芝也不由自主地心摇神荡起来,双臂紧紧地搂住了
宋维新的脖颈……
两人灼烫的嘴唇紧紧地相贴在了一起……
恍恍惚惚里,一切都像是那天的情景。
但一切又都确实是现实。
第二十五章
一九一九年春天,一个很不寻常的春天。新春与残冬在激烈地搏战。《荆生》
大闹陶然亭,李大钊的《新旧思潮之激战》予以猛烈反击,并决定把《新青年》第
六期编成马克思主义的专号。毛泽东决定回湘创办《湘江评论》。
一
暖流融化了楼宇亭阁飞檐上的冰层,滴落下了第一颗大而晶莹透亮的水珠,宣
告了春天的来临。
一九一九年的春天,是个很不寻常的春天。
神州大地,先是南国水乡,尔后是北方沃野,都涌动着一股尚还带有点寒意的
暖流。尤其是在这北方,在这燕山京都多风沙的春天,乍寒乍暖的气息还十分浓。
严酷的寒冬和温煦的暖春在风沙中激烈地搏斗着。在这里,严酷的寒冬显得是那样
的顽硬,总是不肯轻易地退去,不肯轻易地放弃它逞凶耍狂、施展淫威的领地,总
想最后再顽抗一下。你看吧:气候欲暖乍寒,天气忽晴忽阴,时而是雨,时而是雪,
时而雨雪交加,时而冰雹乱砸,时而飞沙走石;正在解冻中的大地,总还是这一块、
那一片地遗留着一些残冰余雪;地面冻结着的硬壳,白天被太阳一晒,溶化开了,
晚上被寒风一吹,又冷凝在了一起;就那悬挂在高空中的太阳,也是那样反复无常:
一阵子红红的,暖融融的;一阵子被风沙遮住,迷蒙蒙的;一阵子又是白花花的,
透射着一股冰冷的寒意。严酷的寒冬尽管这样顽硬地抗拒着,拼搏着,但春天的来
临终究还是阻挡不住的!古都大地毕竟到处都已布满了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明丽的春
光。天色阳光虽有些多变,风沙也常扑天盖地,但温暖、明媚、亮丽仍还占据着主
导地位。在温暖明亮的春阳下,大地上蒸发荡漾着一种融融流动着的透明的气流,
到处都熠熠闪烁着使人眼花缭乱的绚丽缤纷的色彩。那被冰雪覆盖着度过了严酷漫
长的寒冬的树条草根,已被和煦的春风唤醒,在融融春阳、细细春雨的沐浴滋润下,
以在严冬中顽强地孕育而成的强大的生命力,冲破地面冻结的硬壳和余雪残冰的沉
压,抖落净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尘沙,从陈腐霉烂的败叶枯草中,绽出了自己生机盎
然的嫩绿的新芽。
春天的来临终究是挡不住的!是决然挡不住的!不管你严酷的寒冬多么死硬地
顽抗,多么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你终究决然是阻挡不住春天坚实而强劲的脚步的!
是阻挡不住的!
尤其是这一九一九年的春天,它在漫长的寒冬中孕育而成的内力,更是格外的
强劲而富有丰厚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