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农女皇后-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他们一家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我便不再纠结他们过去对我们犯下的罪恶了。虽然穆崇才和穆崇福还活着,但也仅仅是活着而已,已经不值得我去对他们做什么了。

    三叔热情的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可巧我还没有吃饭,就欣然的同意了。

    到了三叔家,三婶儿迎了出来,她已经认不出我了,三叔给她介绍之后,三婶竟激动的哭起来,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之前我们姐弟小时候的糗事……

    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怯生生的躲在屋子里,三叔把她叫了出来,让她来拜见我,管我叫舅舅。

    这个小姑娘叫穆喜姐儿,是采莲姐姐的女儿,当年采莲姐姐就是生她的时候血崩死了的。

    季万福父子在采莲姐姐死后,卷走了三叔家的全部财产逃之夭夭了,喜姐儿是三叔和三婶儿一手带大的,如今已经许配给了镇上开酒楼的九斤哥家的儿子,两年后就要成亲了。

    因为我的到来,村民们怕三叔家没有待客的吃食,很多人主动送来了鸡鸭和蛋菜等物,还有几个妇女赶过来帮三婶收拾。

    族长和三叔坐在堂屋里陪着我说话,一些本家的族老也都赶过来,坐在那里对我问东问西的。说话间,我无意中听到他们今晚要开族会,一问才知道,原来,自从数月前上传了圣旨,为了皇后娘娘的千秋节,减免了穆家村百姓全年的苛捐杂税,大家才知道当今的皇后娘娘真的是秀才家的大闺女,之前穆老三说起的时候还没人肯信呢。

    村里出了皇后,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儿,穆家村的人都骄傲的不得了,穆家村也自然成了凤凰窝儿。

    族长觉得,既然村子是凤凰窝,就不该跟别的村子一样管理,因此把各家的男丁们召集到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后大家决定,在族里实施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钱同使,有衣同穿的共产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大家发放一次粮米,蔬菜和钱财等,以示跟别的村子的不同。

    我正好闲来无事,产生了去看看族会的想法,吃过饭,我跟族老们一起,往村西头的祠堂走去。

    到了祠堂,只见里面长凳配着长桌,整齐地坐着族人,族会一般都是家里派代表,有的人家全部到齐,每次众人议论纷纷,都能提出很多意见。

    大家坐直身子,村里的媳妇给众人倒茶,祠堂的一个角落里,堆着一袋袋的米,捆捆的青菜和一篮篮的鸡蛋等。

    前段时间,族长给族人每家每户分配了养鸡鸭的任务,等到养大之后,回收上来,分发给族人,这样省去一大笔采买的银子,不过,无论如何做,都没有绝对的公平,族人养的鸡鸭和采买的鸡鸭,没有个头一样大的,也有肥瘦之分。

    前些年,族人有很多吃不饱,但自从种了皇后娘娘给的种子后,现在不但能吃饱,也能吃好,家里也有了存下来的银子,一些没有子女的老人也不用担心无人奉养,一切都有族里掏银子。

    人和人之间,总是有点利益关系,族长希望族人能一条心,不要总是计较蝇头小利,计较个人得失,族里会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不可能完美,少了谁的东西,无非就是一口吃食的事,男人们好说,就怕妇人小心眼,闹起来。

    族人也不是没有一点想法的,一头猪身上,有很多肉,你爱吃五花,未必就能赶上,或许是没有什么油水的瘦肉,这方面都是赶到哪算到哪。

    “族长,您不用担心这个,咱们现在日子过好了,不差这三瓜两枣的,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起来,传出去不是给皇后娘娘丢脸吗?咱们好歹都是皇后娘娘的本家,哪能干那么上不得台面儿的事呢?”

    族里最小气的宝子娘公开表态,以前她就是喜欢占人家便宜的人,一个萝卜一头蒜也不会错过,归根结底,还是家里穷,吃不饱,总想多省点,多攒银钱。

    可是多年下来,名声不好,银钱也没有攒下,以前寒冬腊月,除了柴火之外,为了省几个铜板,舍不得用炭盆取暖,结果落得一身的毛病,时不时的腰疼,省的那点铜板全部花出去,买汤药,也没治好。

    族长带领族人开会,宝子娘的感触最大,她当着族人的面,上台和大家认错,以前都是她小心眼,现在看啊,银子真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出来的,有皇后娘娘撑腰呢,往后族里人还怕没有好日子过么?

    胖婶表态之后,平日里爱掐架的几个人也上了台,众人用茶水代替酒,冰释前嫌,感情融洽,以前见面不说话如仇人一般的,也开始见面点头微笑。

    见此情形,我的感触也挺深的,我觉得,开族会不仅仅是给族人发一点儿两米钱财那么简单,而是再给族人灌输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凝聚力,说白了就是给众人洗脑。穆家家族的利益至上,大家都是亲人,一个祖宗的,必须齐心合力,只要族里兴旺,每家每户就不会短了吃穿,能一直过好日子!

    第二天,我请泥鳅帮我到镇上买了香烛纸马,在三叔家沐浴更衣,去祭拜了穆家祖先,又给三叔留下三百两银子,请他们帮忙照顾穆崇福和穆崇文。

    虽然这两个人过去对我们很不好,小时候我恨不得杀了他们,但昨天的族会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穆家的人,一笔写不出两个穆字来,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他们已经受到了惩罚,就不要再斤斤计较了……

    下午,我离开了穆家村,又往南边儿去了,我在皇家书院读书时,曾跟朝庆长公主的儿子董琦交好,五年前,朝庆长公主随驸马搬到了通州的老家居住,董琦也随父母去了那里。

    这期间,董琦一直跟我有书信往来,他几次邀请我去通州游玩儿,声称那里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乃是人间天堂。

    那几年我一直忙着学业和习武,不得抽身,如今得空了,便往那里一遭,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下江南游历的梦了!

    董琦的祖父当年是大理寺少卿,父亲年轻时曾是个名满京城的风流才子,生得俊美无比,又喜吟诗作赋,调脂弄粉,在京城的楚馆青楼里有无数的红粉知己,后来尚了朝庆长公主后,因为朝庆长公主悍妒跋扈,夫妻俩撕破脸较量几回后,他败下阵来,从此便收了心思,闭门在家做起了五好相公了。

    董琦的性情随和,不像他父亲那么不着调,也不像他母亲那般跋扈不讲理,所以跟我的关系很好。我赶到通州府去找他时,他高兴极了,在他家府邸中打扫了一个清雅的院落,安排我住了下来。

    我住的院子叫‘听雨斋’,因为南方多雨,而这处院落又三面临水,每次下雨时,雨水落在湖里,声音都会分外的清晰,故而得名听雨斋!

    我在董家住了下来,这期间,董琦不时的邀请我去逛通州的园林,山水,古刹,名寺,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一转眼已经到了十一月份,某日,正是董琦的母亲朝庆长公主的寿辰,我客居人家,尽管我心里不愿,但却于情于理都该去拜一下寿,以示对长公主的尊敬。

    拜寿时,发现东家的花园里竟坐满了贵夫人和千金小姐们,大抵都是通州府府衙的女眷们,董琦的父亲虽然只是个驸马都尉,但人家的祖父确实朝中的大员,而且朝庆长公主的公主身份,也足矣让她们前来溜须阿谀了!

    拜见时,朝庆长公主对我和颜悦色的,很有长辈的样子,一点儿都没有传说中的骄横跋扈,还体贴的把我介绍给了在座的各位夫人们,在座的夫人们见到我,纷纷赞我是个样貌清隽,识礼潇洒的好青年。

    正当大家不遗余力的夸奖我时,一个满身污垢、披头散发的女子忽然从一边儿冲了出来,那女子边跑边哭,对着朝庆大长公主叫道:“母亲救我,牛嬷嬷要打杀孩儿呢!”

    在座的夫人们都惊呆了,这女孩儿是谁?为何如此狼狈,却又叫朝庆大长公母亲?

    朝庆大长公朱身边的一个积年老嬷嬷上前将女孩儿拦了下来,怒道:“哪来的疯子,敢在公主殿下的寿宴上撒泼,还不给我绑下去。”

    话音刚落,立刻涌上一群丫鬟婆子,鹰拿燕雀般的擒住那女孩儿,堵嘴的堵嘴,拧胳膊的拧胳膊,将那柔弱的少女死死的擒住了。

    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嬷嬷跑过来,疯了似的推打着拿住女孩儿的那群丫鬟婆子,嘴里哭骂着:“你们这起子天杀的,三姑娘就算是庶出,好歹也是驸马爷的骨肉,你们怎能如此作践她。”

    话音刚落,朝庆大长公主惊道:“张婆子,你说什么?难道……难道她是……快,你们快把她的头发拂起来,让本宫看看她的脸?”

    听到大长公主的命令,扭住姑娘的几个人中有人伸出手,将那女孩儿挡在面前的头发拂了起来,露出了女孩清秀娇美的脸庞来。

    大长公主见了女孩的脸蛋儿,登时捂着胸口,颤抖着叫道:“我的儿啊,谁把你糟践成这般模样的啊!”

    谢谢

    小佳佳000 投了1票

    kkswind 投了1票

 (二) 深夜相见

  朝庆长公主痛心疾首的站起身,疾步走到三姑娘面前,不顾三姑娘满身的污垢,一把将她搂在怀中,心疼的叫道:“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儿不是在院子里给你姨娘守孝吗?怎会这般狼狈?可是有人欺生,欺辱我儿了?”

    三姑娘哽咽着,道:“孩儿跟弟弟以及张嬷嬷,已经足足两天没吃饭了,适才弟弟饿昏了,孩儿也饿得实在受不住,就偷偷的跑到厨下去寻吃的,结果被管家娘子牛嬷嬷看到了,牛嬷嬷怪我偷吃,便拿了跟胳膊粗细的擀面杖打我,还声称要打死女儿呢……求母亲救我……”

    话音刚落,朝庆长公主的表情顿时出现了裂缝!

    这个小贱人分明是故意来砸场子的,在向满座的贵妇千金们控诉她虐待庶女庶子。

    这事儿要是放在过去,她可以毫不在乎,但是现在不成了,她的一双儿子虽然已经娶了亲,一双女儿却还没有人家呢。

    她的两个女儿生的貌美如花,出身又高,但因有了她这个悍妒出名的母亲,到了现在还待字闺中,无人问津呢。她的长女已经十九岁了,小女儿也十七岁了,别的女子在这个年纪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她的女儿却连一个说媒的都没有,她也曾找过媒人说和,但从媒人那为难的笑意和婉转的推诿中不难看出,没人愿意娶她的女儿的。

    男人家哪个不希望自己娶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哪个愿意娶个悍妇呢?

    终于,她意识到了自己悍妒的名声给女儿带来的危害了,开始努力修缮自己的名声,还主动把自己的两个贴身丫头给了驸马做妾,虽然只是应个名儿,并无事实,但每每外出会客时,她都会将那两个“妾”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带在身边儿,以示自己的温柔大度。

    这种把戏她已经演了两三年了,大家也都以为她转了性情呢,如今已经开始有人给她的女儿说亲了,可就在这当口,竟然出现了这种事儿,让她好容易经营出来的好名声生生的给毁掉了,真是让朝庆长公主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可恶!”

    朝庆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不知是在骂三姑娘还是在骂牛嬷嬷。

    这时,一直立在她身后的长女董婉儿上前,抚着朝庆长公主的胸口,柔声说:“母亲不必生气,依女儿看,定是那牛嬷嬷奴大欺主,趁着母亲生辰忙不过来,就在里面作威作福起来,欺负三妹妹的,母亲不如叫人先把那牛嬷嬷捆了,等待会宴席散了再细细审问,要是她真的敢欺凌主子,母亲断不可饶了她。”

    董婉儿容貌清秀,举止端庄,声音也如黄莺一般婉转动听,她劝母亲的话似乎合情合理,但在座的夫人小姐们都不是傻子。

    奴大欺主的事儿历来都有,但若不是有人给那奴才撑腰,奴才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欺主啊?看着庶女的衣着打扮,连家里的下等丫鬟都不如,一想就知道这可怜的姑娘平时在家里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今儿来参加长公主寿宴的,都是正室夫人,她们的家中也有庶女,庶女在家不受待见,被嫡母惩罚,她们出于同一个立场其实不会觉得有失公义的,可像朝庆这么作践磋磨庶子庶女的,却是太过分了,全然失了主母嫡妻的贤良淑德,连她的女儿都学得跟她一般狡黠刻薄,真是令人不齿!

    朝庆长公主听了长女的劝告,终于不再那么生气了,她拍着庶女的后背,柔声安慰说:“都是母亲不好,以为这些奴才都是家里的老人儿了,平时也不大拘着她们,哪成想居然把她们给养大了,竟然做出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我儿委屈了,等晚上母亲自会替你做主,狠狠的收拾了那起子狗眼看人低的狗奴才替你出气的,如今我儿正在守孝,不宜留在此地,且先回去吧,母亲待会儿就叫人给你们姐弟去送吃喝过去。”

    那庶女听了朝庆长公主的话,乖巧的擦了擦眼泪,细声细气的说:“是,女儿告退。”说着,扶着张嬷嬷的手站起身,慢慢的向后退去。

    主仆两个走的很慢,快要走出我的视线范围的时候,忽然传来一声唳喝:“你给我站住!”

    我一惊,循声忘了过去,却见一个穿着玫粉色织花褙子的少女,正带着一个穿戴体面的婆子走过来,那少女一脸的怒气,眼神犀利的瞪着那个庶女,像是要撕了她似的。

    三姑娘瑟缩了一下,怯怯的说:“二小……不,二姐姐,您叫怜儿……有事么?”

    穿玫粉褙子的少女,正是董家的二小姐董晴儿,这会儿,她已经大步的走到了三姑娘的面前,气咻咻的说:“适才我已经问过牛嬷嬷了,是你故意跑到厨房去挑衅的,她根本就没有打你,也没有威胁你,你趁着母亲寿宴这样跑出来,分明是居心叵测,想要败坏我母亲的名声,说,谁给你的胆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牛嬷嬷也在一边儿溜缝儿,干嚎着说:“三小姐,您真是屈杀奴才了,老奴怎敢打您呢?您当着这么多夫人小姐的面冤枉老奴,老奴受了委屈倒没什么,可败坏了长公主的贤良名声,就是您的不是了。长公主待您那么好,又是您的母亲,您怎么能做出这么令人心寒的事儿呢?”

    “我没有撒谎,我真的没有撒谎,是牛嬷嬷要打杀我的,真的……”

    三姑娘一边摇着头,一边坚决地否认二小姐和牛嬷嬷的说法,怕别人不信她,还慌乱地挽起袖子想给大家展示自己身上的伤口。

    女儿家的身体,我怎么能轻易地看呢?在她挽起袖子的霎那,我急忙转过头去,但却听到了在座各位夫人和小姐们齐声的抽气声和惊叹声。

    “胡闹!”

    朝庆长公主大喝一声,慌乱的而又心虚的叫道:“你是堂堂的千金小姐,怎么能随便在外人面前露自己的身子呢?快,快把三小姐的衣服撂下去,带她回房间去歇息!”

    伺候在朝庆长公主身边儿的丫头婆子们听到长公主的声音,急忙一拥而上,按住她的手臂,拉扯着三姑娘离开了。

    “我没有撒谎,我真的没有撒谎……”

    三姑娘一边喊着,一边被众丫鬟婆子们拉着下去了!

    董琦叹了口气,说:“穆兄,家中后宅不宁,让您见笑了!”

    别人家后宅的事儿我不好置喙什么,不过在心里倒是挺佩服这个小庶女的,一个较弱的闺阁女儿,居然敢于跟朝庆长公主对抗,还真是有几分胆识呢。

    而且,不光是有胆识,还是个有心机的。

    这会儿,通州府的各位贵妇人都知道她惹了长公主殿下,日后她若出了什么差池,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定是长公主对她下了手。所以,一时半会儿的,长公主还真不敢拿她怎么样呢!

    三姑娘被拉下去了,朝庆长公主看到大家闪烁的眼神,不觉脸上火辣辣的,嘴里却硬撑着说:“哎,家门不幸啊,这个庶女是年前才回到府中的,不懂府里的规矩,跟府中的下人都合不来,我原想着慢慢的就好了,哪知底下人竟瞒着我这般待她,都是我治家不严,让大家看笑话了!”

    说完,一拍桌子,对那牛嬷嬷喝道:“大胆的奴才,竟敢背着我虐待主子,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来人,把她给我捆了,扔进马圈里,明儿送回庄子去服苦役。”

    牛嬷嬷听了,立刻干嚎起来:“长公主饶命啊,不甘奴才的事,是三姑娘屡次挑衅生事,三姑娘曾多次当众大放阙词,还冤枉公主您杀了她母亲,她母亲明明是掉进湖里淹死的,三姑娘却偏无赖您,还暗地里诅咒您……”

    眼见得家里那点子丑事儿都被扒出来了,朝庆长公主急忙大喝一声:“闭嘴,你们都死了吗?还不把这老猪狗拖下去……”

    牛嬷嬷给待下去了,她装模作样的求饶着,表情极其夸张,但我却明白,这不过是给在座的人做做样子而已,等明儿,这婆子一定还会继续在府里耀武扬威的……

    在座的众位夫人们虽然对朝庆长公主的行为很是不屑,但谁都犯不上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庶女得罪大长公主,因此赔笑说:“公主殿下不必跟一个奴才生气,恁大的一个家,什么样的奴才没有?有几个私底下捣鬼作乱的,也没什么奇怪的,大不了打一顿出去,也就清静了……”

    也有人说:“是呀,其实,也不全怪奴才生事,说起来尊府那位庶小姐也不是个省事的,明知道今儿是您的好日子,却偏跑来闹,难怪下人们不待见她……”

    大家议论纷纷,无非是替朝庆长公主开脱,把不是推到了那个庶女的头上。

    朝庆长公主被大家劝慰了一番,面色渐渐的才好转起来,她转向我,歉意的笑了笑,说:“真是对不住的很,让穆公子看到我们的家丑了,还望穆公子不要见笑才好。”

    我浅笑说:“无妨,长公主请便,不要多心我才是。”

    虽说得轻巧,但其实我的心里是很瞧不上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妇人家争斗的把戏的,我家就从来没有这些事儿,因为我爹就只有我娘一个女人,我的姐夫们也都只有我姐姐一个妻子,妹夫也是,所以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一心一意的过日子,和和美美的,从来没出过这些破事儿!

    晚上,我用过晚饭,在灯下看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