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书名: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
 

文案
「他,身为影子主角,初生牛犊,为了理想负箕来到东瀛,为生活打拼不辞辛苦;她,淳朴善良,为了他放弃学业牺牲个人,到头来空留遗恨。」 「她,优雅端庄,生活优越却遭遇家道中落,一个个打击接连袭来,为了爱情忠贞不渝;他,英俊潇洒,为了她浪迹江湖火中取栗,与黑社会组织展开斗争身陷囹圄,一颗勇敢的心不惧风暴。」 「她,丰满妩媚,沉沦风尘命丧异乡,同情中含有一丝责备。」 「他,放浪形骸玩世不恭,为朋友两肋插刀死于非命。」 「他,为救孩子舍生取义,猥琐中闪现人性光辉」 「他——」 「她——」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35万字长篇小说,在弘扬人性至善中启迪人生,平静如水的文字汇聚成滚滚洪流,一点一滴渗透进我们平凡的生活。没有盗墓、没有魔幻、没有穿越、没有总裁,有谁说自己坚强,看完后不会流泪?有谁说自己淡漠,看完后不会感动?那就来试试吧!
内容标签:异国奇缘 励志人生 因缘邂逅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雨豪,李梦华 ┃ 配角:牛晓东,张慧娟 ┃ 其它:浪漫爱情,异国情缘,人生励志,机缘巧会 


☆、引言

  每年春季是日本大学开学的日子,在中国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一到这时,机场大厅就会有很多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们的行李各异,但无一例外都会超重,办理登机的服务小姐实在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国际出港大厅里人头攒动,这时,从门外涌进来一大群人,足有七、八个,中间簇拥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人。
  “晓东,到了后别忘了打电话啊!”
  “知道了。”
  “护照一定要放好啊!”
  “知道了。”
  走着走着,这个叫牛晓东的学生手里的塑料袋突然破了,从里面掉出好多根火腿肠来。
  “我说不用带了,你们非要我带,这下好了,袋儿也坏了!”
  “没事儿,没事儿,我这儿有尼龙绸袋,晓东啊!能多带点儿就多带点儿,我听说还有带大米的呐!”
  “行啦四姨,我可扛不动大米。”
  “他四姨净瞎说,哪有带大米的?”
  “确实有,不是大米就是挂面。”
  “好啦好啦!快看看办没办登机吧。”
  真的要走了,牛晓东的心里突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对于到日本后的生活还真有点儿害怕,不像刚拿到签证那会儿乐得直蹦高。大学没考上,听说日本打工容易,牛晓东家里东拼西凑地付了中介费,又准备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去英国留学,穷人才送到日本,为了孩子的前途,穷人也宁可清家荡产。儿子就要启程了,从来没离开过家,这可好,一下子去了外国,牛晓东爸爸鼻子有点儿发酸:
  “晓东,去到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多注意安全。”
  这句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此刻,牛晓东心里也有些难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爸爸妈妈,你们也要多注意身体,不用担心我。”
  旁边,牛晓东妈妈红着双眼,紧紧拉着牛晓东的手,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
  “请注意,飞往东京的CA951航班现在开始办理登机手续。”
  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用中、英、日文播报的通知,人群一阵骚动,留学生们推着小山一样的行李车排起长队,要不是有栏杆挡着,家长们非得一直送上飞机不可。
  波音737冲天而起,随后向左转弯,牛晓东透过舷窗向下望去,房屋、街道清晰可见,他在心里默默地说:
  “再见!我的家乡,再见!我的亲人。”
  一转眼,飞机飞离陆地来到海面上空,海面上波涛翻滚,太阳反射的波光直照进机舱,飞机穿过云层迅速爬升,向东,向东,向着东方飞去。
  

☆、初到东瀛

  三月的日本稍有些寒意,可还是要比中国暖和多了,牛晓东从刚租来的小屋里走出来,这里是千叶县市川市,离东京还很远,房租也不便宜,一个月要四万日元。在日本,租房也有潜规则,就是要付给房东两个月的房租做礼金,而这礼金是从来都不返还的,礼金之外还有押金,押金能有一、两万。牛晓东一共从家里带了一百万日元,怕丢缝在衬裤里,现在一下子拿出礼金、押金和预付三个月的房租,还真有些心疼。房间很小,分里外两间,进门左手靠窗是一米多长的灶具和灶台,灶台旁边是冰箱,右手靠墙立着一个小橱柜,正对房门是巴掌大的洗澡间和卫生间,日本的洗澡间和卫生间是分开的。一道玻璃拉门后面是里间,里间是一尺高的和式榻榻米卧室,有六张榻榻米大小,卧室靠墙有一个直通顶棚的壁柜,里面能装很多东西,壁柜门上印着松树和仙鹤图案。里外间加起来还不到三十平方米,屋子很旧,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有的地方墙纸都破损了。房子是一个叫林雨豪的人帮忙租的,林雨豪是牛晓东四姨的朋友的亲戚的朋友,已经来日本好多年了,为了找个人能在日本帮帮牛晓东,四姨可没少活动,拐弯抹角终于找到一个,要不然以牛晓东的日语水平,连电车上的广播报站都听不懂,又怎么和日本人交流呐?
  市川市是一个小城市,因为日本多地震的缘故,除了东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居民住宅建得都不高,通常是二、三层,高的五、六层。市川市和东京不同,因为地价便宜,有很多独门独院的住宅,带一个小小的院子,有的人家院墙离房子只有三、四步远,各家房屋之间的距离也相当近,有的打开窗户一伸手就能摸到邻居家的房子,这才叫近邻呐!家家户户的小院里精心栽种着如同盆景一样的松树、樱花树、柿子树等树木,树底下点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粉色、蓝色小花,院子虽小都十分整洁又生机盎然。一路上,牛晓东注意到有几户人家院子挺大,青砖砌的院墙,古色古香的厚木门,厚厚的木门看不到横断面,应该是一整棵大树破开的,门边石墙上还镶着写有屋主人姓氏的石牌。古朴的木质房屋,虬干劲枝的松树,越发显得庄严肃穆,一定是地主之类的大户人家,牛晓东挺纳闷儿,中国居民家里好像没有种松树的,只有寺庙、陵园才会种松树,小时候,清明节学校组织祭扫烈士墓,烈士陵园就只种松树,牛晓东心想:可能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从家里步行到电车站要二十多分钟,亏得四姨带的火腿肠了,牛晓东已经连几天吃方便面泡火腿肠了,方便面吃多了也不行,现在他就想吃碗米饭,牛晓东舍不得花钱买电饭锅,再就也不会做啥,什么时候把方便面吃完了再说吧。街道很干净,也没看见有人打扫,天空是那么的蓝,即使牛晓东来自海滨城市,也没见过这么蓝的天。离电车站越近,行人也越多,西装笔挺、拎着黑色公文包的公司职员,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背着书包的中学生,无一不是步履匆匆。很多公司职员都是先骑自行车到电车站,再坐电车去东京上班,每天上下班坐二、三个小时电车是很平常的事。不知道为什么,置身于日本人中间,牛晓东总觉得有些不自在。早上七、八点钟,正是上班高峰,站台上站满了人,人虽多却都鸦雀无声,吸烟的人在吸烟区忙着吞云吐雾,牛晓东发现女烟民为数不少。上了电车,牛晓东不敢往里面挤,他找了个能看清车门上方报站显示屏的地方站着,时不时看看显示屏,生怕坐过了站。牛晓东要先坐山手线中途在上野车站换乘京滨东北线,车厢里,乘客们像沙丁鱼一样紧紧贴在一起,也像沙丁鱼一样寂静无声,没有人让座,即使面前是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妇或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也没人让座,不打扰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神田大同国际语学校在一座旧商务楼的三楼,玻璃大门旁边一块牌子上写着校名,牛晓东弄不懂怎么叫国际语学校?直接叫日语学校不就行了?来到教室,牛晓东把背包放进书桌,穿得有些多,又害怕迟到,都走出汗了。可能是有压力吧,牛晓东现在学习劲头十足,他很后悔没在国内学好日语,想打工都不敢去,眼看带来的钱一天比一天少,一想到钱,牛晓东就看不进去书了。语言学校是一个大熔炉,男女老少各色人等都有,数中国人最多,得占百分之八十,过去韩国人挺多,现在韩国人少多了,剩下就是菲律宾、印尼、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人,欧美国家的人极少,偶尔有一、两个,就成了学校的宝贝了。日本人对欧美人格外尊重,要是这个欧美人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那就是崇拜了。
  张慧娟已经在大同国际语学校学习一年了,平时忙于打工没时间学习,日语进步得慢,到现在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还没考过,但口语可比牛晓东他们强多了,重要的是她敢讲,也不管说得对不对。张慧娟是表姐帮忙办过来的,张慧娟表姐嫁了个日本人,不然,一个农村女孩怎么来得了日本?张慧娟来自辽西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张慧娟看来,日本真是太好了,简直像天堂一样!而牛晓东是从沿海城市来的,没觉得差距特别大。中国沿海城市从外表上看不比日本城市差太多,从内容上看,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中国学生比较多,语言学校还专门配备了几个华人老师,这样更方便交流,尤其是在刚入学的时候,填各种表格和基本日语测试都是在华人老师帮助下完成的。上午第一节课是酒井老师上,酒井老师五十多岁了,说话声音洪亮,头发有些花白,但梳得一丝不苟,可能是教外国学生的缘故,酒井老师表情有些严肃,举止有些拘谨。中国人学日语尤其快,因为日语中有大量汉字,相比之下,非汉字国家的人最头痛的就是汉字,对他们来说,汉字简直就像天书一样。课间休息时,中国学生很自然地聚到一起,日本老师最痛恨中国学生聚在一起说中国话,因为听不懂,总以为他们在讲老师的坏话。
  “上野中国商店这几天打折儿,我昨天买了不少鸡腿、鸡爪子,你们去不去买?”
  说话的是老王,老王足有三十多岁了,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头发都有些秃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据他自己说,他在国内还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呐,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来日本。
  “老王你可真厉害,跑那么远去买,还不够来回车票钱吧?”
  “我没坐电车,我骑自行车去的。”
  “骑自行车?你在船桥住,那得骑多长时间啊?”
  “不长,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来回三个小时,你不嫌累?”
  “累啥?我在国内上中学时,一天来回骑四个小时,你们这些小屁孩儿,我像你们这么大早就不向家里要一分钱了。”
  “是呀!我们可没法儿跟你比,老王像我们这么大,孩子都打酱油了。”
  “好哇!你们这些小屁孩儿,一点儿也不尊重老同志。”
  老王要是不来上课,教室里就没这么热闹。
  

☆、李梦华

  李梦华从来不和这些人闲聊,课间休息也是在记单词。大学毕业后,本来家里都给找好工作了,可她非要出国不可,没办法,当交通局长的爸爸找人办了出国,本来李梦华是想到美国留学的,可“911”后办美国留学非常困难,少说得等一、两年,李梦华说啥也不想等,不顾家里反对,急匆匆来日本了。李梦华身材苗条,性格温和,在气质上也像老一代的日本姑娘,所以颇得日本老师喜欢,惹得这些同学背地里都说日本老师色。
  牛晓东早就注意到了李梦华,只是觉得李梦华难以接近,在李梦华面前总觉得紧张,还没等说话,就有点儿脸红。李梦华比牛晓东大几岁,牛晓东因为生日小,晚上一年学,高中又复读了一年,语言学校的学生本来年龄差距就大,在这里牛晓东算是岁数小的。
  “真是个冷美人呀!”
  牛晓东正对着李梦华的背影胡思乱想,忽听见日本老师说:
  “王桑,请你读课文。”
  “山田先生,我们青木主任说想和您谈谈。和我吗?是的,青木主任说如果是下午的话,几点都行。山田先生您方便吗?”老王嗑嗑吧吧、带有福建口音的日语引起一阵窃笑。
  地上的电车和地下的地铁构成东京快速立体交通网,在牛晓东看来,电车真是太方便了,平均二、三分钟就有一趟,还十分准时。公司职员一上车就拿出报纸、小说来看,为携带方便,电车上看的小说印刷得都很小,像小词典一样放在皮包里不占地方。三、五成群的中学生,或看漫画或在手机上互发信息,男学生都染着黄头发,女学生穿着短得不能再短的校服裙子,时不时拿出一面小镜子,画画眼影,描描眉毛,这些中学生经常有座位也不坐,人少的时候就坐在电车地板上,聊到开心处旁若无人地哄笑,引起周围成年人的侧目。牛晓东很羡慕这些日本同龄人,他们不仅无忧无虑,不需要打工,而且每天下午二、三点钟就放学了。一开始,牛晓东喜欢打量电车里的人,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外国人,现在,牛晓东也学会目不斜视了,要么往窗外看,要么盯着悬挂在车厢顶棚上的广告牌,怎么都觉得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日本也有穷人,牛晓东住的地方是一座二层木质小楼,这种木质简易住宅叫做“阿帕投”,楼上楼下一共住了八户人家,都是租房住的。“阿帕投”最大的缺点是不保温,冬天冷,夏天热,外面多少度,屋里多少度。牛晓东沿着黑色铁楼梯上到二楼,二楼有一条公共走廊,自打搬来,牛晓东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也难怪,这座小楼只有他一个外国人,又是个中国人。天黑了,胡乱吃一点早上的剩饭,牛晓东躺在榻榻米上,想家是每个留学生的必修课,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真不知道这些日本人在干什么,一家家都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玻璃窗“哗啦、哗啦”地响,窗户是单层的,外面安有两扇铁板,晚上可以锁上,牛晓东从来不锁窗。一只乌鸦飞过去,发出几声响亮的“啊啊”叫声,除了乌鸦叫,晚上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日本乌鸦个头儿很大,叫声也十分响亮。
  李梦华住的地方可不是牛晓东的“阿帕投”,而是东京都内的“满勋”,一种钢筋混凝土的高级住宅。这里是一栋公司宿舍,共有十层,进入大楼要用电子门卡刷卡,门厅宽敞明亮,门口设有雨伞架,上面放着十几把黑色公用雨伞,一位身穿蓝制服的老头在前台负责日常收发管理工作。大理石墙上挂有石英钟,墙下并排立着两块告示板,上面贴着各种通知,宿舍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活动。李梦华的宿舍在八楼,每层楼都有一条公共走廊、一间活动室、一间接待室,走廊一侧一字排开一间间宿舍,另一侧紧临着街道,夜晚时常有大马力跑车急驰而过,这也是东京和千叶县市川市的区别。
  怕李梦华住不惯日式榻榻米,爸爸特意找人联系了西式住宅,最主要是要保证安全,就这么一个独生女,爹妈恨不得也一起跟来,至于钱,那不成问题。洗完澡,李梦华一边用电吹风吹头一边看电视,镜子里的李梦华,一头栗色长发披散在胸前,两道细长的眉毛下,一双眼睛如同两潭秋水,她五官清秀,皮肤光滑白皙,眉目间有种古典美女的优雅气质,这里既有天生的成分,优越的家庭环境,无忧无虑的生活也造就了这种气质。电视里关于樱花的报道越来越多,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每年三、四月份,先后开放的樱花就像一条粉红色的线从南向北推移,整个日本列岛沉浸在一种躁动不安的喜悦之中。可这一切似乎和李梦华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从众人呵护的大小姐到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平时上课还好办,一到周末就一个人,实在是很寂寞,日本又经常地震,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前天晚上,李梦华都被震醒了,吓得她穿着睡衣跑到走廊上,结果发现走廊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出来,回到房间,李梦华拥着被一直坐到天亮,真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赏樱会

  像参加婚礼的客人翘首等待盛装的新娘,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东京的樱花开放了,一夜之间千万朵樱花乍开,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神田大同国际语学校每年都组织赏樱会,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牛晓东就和几名男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占地方,公园虽小,里面的樱花可很好。日本城市里公园很多,别说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就连牛晓东住的市川市也是这样,这些公园一般都不大,有的只有足球场般大小。在日本,观赏樱花是一项重大的全民运动,不提前占上地方,就只能看人了。牛晓东他们一口气占了四棵树,用塑料布铺在树下的草地上,今天天气不错,牛晓东穿了件灰格T恤衫,人显得比往常精神了许多。快到中午,游人越来越多,坐办公室的公司职员也出来了,偶尔还有一、两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孩,打着花纸伞,穿着木屐,迈着碎步,色彩明艳的和服穿在身材娇小的日本女孩身上,别有一番韵味,女孩在阳光下回眸一笑,看得牛晓东眼睛都花了。
  中午,人终于到齐了,师生们围坐在樱花树下,摆好吃的东西,有寿司、饭团和各种便当,打开清酒、啤酒,大家一边赏花一边野餐。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在身上,一簇簇粉红色的樱花娇艳欲滴,细嫩的花瓣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樱花不是一个个开放,而是不经意间“哗”地一下全开,整个公园笼罩在一片粉红色的微光中,公园里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动人,河两岸长有高大的樱花树,树枝环抱覆盖了整个小河,绚烂的樱花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一道水上花廊,游人争相在河边照相留念。
  “酒井老师,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樱花?”一个学生问。
  “是啊,樱花和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你看现在樱花刚刚开放,多么美丽,多么漂亮!可过不了几天就会枯萎凋谢,那时候雪片般的樱花从树上飘落,就好像在演奏一首最后的绝唱,人活着就要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