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戬迈步向前,身形刚踏上阶梯,身后就传来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便在此时,杨戬的气运无形之中再次茁壮了半分。
这一瞬,得到好处的还不只是杨戬。
在玉虚宫前来此地的云路上,黄龙道人打了个哈欠,一缕金光照入他胸前。
眨了眨眼,黄龙道人似有所感,望到了南洲浮现出的两只五爪金龙。
“呃,修为恢复了?嗯……又进了一步……”
一旁的太乙真人嘴角一阵抽动,也没说什么。
黄龙道人摇摇头,反而有点无奈的一笑,与身旁几位师兄弟一同悠然前行。
在他们身后不远,还有大批阐教仙人,同去西岐观礼。
第五百二十五章 众弟子回军辞行
点将台上拜将,封神台中封神。
但凡今日被喊上点将台受封的,诸如李靖、黄天化、邓九公等,都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
而各将所拜之位,其实是按杨戬给武王的那份东伐规划来的,三路大军的将领都没什么变化,除了武王又加了数十名凡人将领充实三路大军之中。
杨戬受封大元帅,总领三军伐商;
其他一应封赏都与原本没太多差别,倒是仙人将领都被提升了官位品阶,虽然他们对这些并不是很在意。
等散宜生主持完了拜将之事,武王之弟、周国重臣姬旦登台,宣读了一番歌功颂德的文章,而后众将沿着台阶站成几排,接受百姓欢呼称颂。
杨戬本想站在第二个台阶上,却被武王拉去台上。
姬发正色道:“请丞相与我共举此剑。”
“谢大王,”杨戬抓住剑柄末端,与武王同时抬起手臂,将那把象征周国王室的宝剑高高举起。
一抹阳光照在剑身之上,散出道道金光。
武王大喝一声:“周军必胜!”
点将台周围十数万将士、无数百姓同声怒吼,震散九霄之云,一股霸烈的气息直冲霄汉。
天庭震颤,四方云动。
数十万天兵天将在高空云上隐隐现身,一道道金光闪烁,似乎是对下方凡人的回应。
又有一道道流光自西北而来,化作满天仙人影,道道清香弥漫开来,惹的无数凡人争相叩拜。
天地间现出种种异象,杨戬抬头看去,心中也有些震撼。
武王低声道:“丞相,孤可要跪拜仙人?”
“不必,”杨戬笑道,“大王乃是万金之躯,人族之皇,除却圣人老爷之外,仙人不必跪拜。”
仔细看了几眼,来的这些仙人还都是阐教仙人,不少都很眼熟,十二金仙与门内的福缘仙人们大多在此列。
杨戬躬身做了个道揖,漫天仙人同时还礼。
本来,杨戬还想让武王留下,和阐教仙人们混个面熟,对武王也没什么坏处。
但散宜生在旁高呼一声:“众将归位!大王回宫!”
武王和杨戬相视而笑,大抵这便是天数。
武王走下阶梯,杨戬率众将在后跟随,送武王登上车撵,摆驾回宫。
待武王走后,杨戬长袖挥舞,在点将台上下令:“各路将领各回军中!筹措伐商之事!”
“喏!”
众将齐声答应,接他们前来的那道道仙光再现,托着他们朝着三路而去。
但众多仙将却留了下来,在杨戬招呼下上了点将台。
杨戬对着天空做了个道揖:“昔日我等玉虚宫弟子奉命助武王、护西岐,今日武王义举、讨伐商君,肃浊世、还清明,请诸位师伯、师叔训下!”
言语刚落,十二金仙联袂而来,又有云中子、南极仙翁与十多位法力高强的门人同至,其余阐教仙人尽皆只是站在云上观看。
点将台下,还没散去的凡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广成子朗声道:“商君暴虐,损圣人娘娘面皮,多倒行逆施之举,为人间大患。今日你等玉虚宫弟子,以杨戬为首,讨伐商纣,实乃功德之举,忠义之行。请,圣人老爷檄文!”
唳——
白鹤轻啼,带着一路霞光缓缓飞来,口中叼着一卷杨戬似曾相识的圣人檄文。
不由念起当初与天庭对抗之事,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广成子接过檄文,摊开诵读;杨戬率众师弟行跪拜之礼,仔细聆听。
元始天尊在檄文之中对杨戬颇多嘉奖,但也只是口头奖励,并没有给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说实话,杨戬在阐教所得已经太多,此时又不缺宝物、功法、灵药,圣人老爷应该也不知道该赏赐他些什么比较合适。
而哪吒、雷震子等人,也被檄文所提及,各有评说,也各有劝诫。
值得一提的是,檄文之中还有李靖的名字,显然是没把这位三个儿子都入了阐教的人教弟子当外人。
呃,李靖其实和三个儿子还是同辈……
将檄文念完,广成子朗声道:“杨戬师侄骁勇善战,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日助武王功成,名垂千古!待你功成之日,师伯在玉虚宫前为你摆宴欢庆!”
“多谢大师伯!”
杨戬定声道了句,广成子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诸位师弟,各自嘱咐众弟子几句吧。”
广成子言罢,阐教众仙尽皆向前,有弟子在此地的自然是去寻自己弟子,没弟子在这的,看谁顺眼就过去鼓励几句,给些灵丹妙药、仙术神通,倒是没几人会赠宝物。
玉鼎真人走到杨戬身旁,其他仙人并未凑上来,让他们师徒显的有些冷清。
“封神过了大半,后面才是真正的艰险,”玉鼎缓声道,“你莫要大意,也莫要因自身法力沾沾自喜,更不可小觑了今后之敌。”
杨戬老老实实的答应了一句,随后轻叹了口气。
还小觑今后之敌,杨戬现在所知的,就有数位顶尖大能可能会给他造成麻烦。
申公豹不提,单说在三山关当总兵的孔宣,想想就让杨戬头疼;还有那陆压道人,前面几次现身都被杨戬怼的颜面尽失,很有可能也倒向了截教那边。
截教自然不必提,万仙大阵已是不可逆转的命数,更无法逃躲,只有奋力一搏……
“师父可是推算出了什么?”
“天机浊乱,只能窥见少许,”玉鼎真人背着手,看杨戬有些愁闷,笑道,“你自可放心,你命途无恙,大道可期。”
杨戬笑着点点头,师徒二人站在点将台边缘看着台上的热闹情形,也没再多说什么。
但若从台下看,能见杨戬此时已不再只是跟在玉鼎真人身旁的少年,身形伟岸了许多,与师父有些相像了。
点将台边缘,萧兰看着眼前这一幕,感受着漫天阐教仙的气息,扶着额头轻轻呻吟了一声。
她先前只是想着解开自己为何送杨戬玉簪之事,也没怎么多考虑就进了封神劫难。
如今阐教仙来了大半,也算阐教一方显露出少许实力,才让萧兰直观感觉到,自己的修为……竟比天边那些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弟子,都有些不如……
“道门三教,实力斐然啊,”白泽感慨莫名。
吕纯阳笑道:“比当年巫妖二族如何?”
“其实相差不多……”白泽喃喃道,“龙凤、巫妖、道门大劫,皆是在双方势力的高手数量积累到一定数量,而后被天道降下大劫、引发乱战,致使这些大罗之上的高手纷纷陨落。”
吕纯阳惊讶道:“还有这事?”
“这也不算什么隐秘,活得久些的,应该都听过这个论调。”
白泽笑了笑,“不必多想此事,道门劫难,我十分看好阐教一方。萧公子也不必担心,只需跟紧杨戬这小子,自可在大劫中平安无恙。”
萧兰低声道:“那截教不是号称万仙来朝?高手比阐教多数倍吗?”
白泽:“截教……啧,气运不足、福缘不足,门人弟子良莠不齐,哪怕高手再多,都难拼得过阐教啊。”
“气运?”
“萧公子看下去便知。”
萧兰若有所思的站在那,一旁的大昂咂咂嘴,一句话也说不出。
巫族当年也有这般盛景,可惜已是难复……
点将台上,金吒突然问自己师父文殊广法天尊,“师父,徒儿此行命途如何?”
文殊广法天尊掐指一算,笑道:“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功成名就亦可期许。”
“师父,”木吒也挠头问了句,“弟子可有生死劫难?”
普贤真人笑道:“劫难自然是有的,你本就在大劫之中,但你只需恪守本心、不违道心,自可安然无恙。”
“谢师父点醒!”木吒顿时放下心来,对杨戬喜滋滋的一笑。
杨戬看了眼玉鼎真人。
玉鼎:“不必问,你命硬得很。”
“哎,行吧,”杨戬低眉顺眼的答应一声,一众仙人尽皆露出笑颜。
哪吒问太乙真人、韦护问道行天尊,雷震子问云中子,李靖也去问广成子,问一问各自命途如何,得到的都是平安无事、可过大劫的回答。
唯独黄天化,他也问对清虚道德真君问了句:“师父,弟子此去伐商,吉凶如何?”
清虚道德真君轻笑了声,抬手掐算,但笑容忽的一僵。
杨戬见状眉头一皱,又想起黄天化似乎有命中一劫,就在伐商的路上,顿时迈步走了过来。
黄天化本就聪明,清虚道德真君虽只是有微弱的表情变化,都被黄天化守在眼底。
只是黄天化并未直接问询什么,也没任何急迫,反而很平静的看着走过来的杨戬……
“天化,”道德真君低声道,“为师有一言赠你。”
黄天化低头道:“请师父赐下!”
一旁杨戬也止住步伐,想听清虚道德真君要说些什么。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南隐忧,青龙攻陷
贪功冒进难全终,少年意气需谨定。
莫到兵险无命处,才道此身短修行。
……
阐教众仙回山,又是一副颇有意境的飞仙盛景,西岐百姓各种叩拜,也不知是否真的灵验。
待众仙离开,留守周国都城的诸多武将指挥周军疏散百姓。——这也在昨天商议的流程中,免得出现什么骚乱。
“莫要多想了,”杨戬在一旁开口道,“清虚师叔只是提醒你小心谨慎,不要贪功冒进,自可得建功勋、安然无恙。”
“嗯,”黄天化收摄心神,对杨戬轻笑道:“也没事,不是还有封神榜,若我日后真的会战死沙场,那也要拼死一两个敌手,不给大师兄丢脸。”
“莫说这些丧气话,走了,回营中准备东进之事,今天有的事要忙。”
杨戬招呼一声,黄天化也打起精神,跟在杨戬身后。
待点将台下的百姓散的差不多,被杨戬留下的这些将领也纷纷驾云前往各自带军之地。
李靖带着金吒和木吒去北,雷震子则与邓婵玉、邓九公一道往南;余下众人尽跟在杨戬身后,朝着东路大军安营扎寨处飞遁。
待他们各自回营,笼罩在三路大军各处的仙光方才缓缓消散。
这仙光似是玉虚宫而来,而能有这般法力,重点是令数百万凡人毫无知觉而护住他们的,少说也要玉鼎真人这般层次的修为。
显而易见,这是玉虚宫圣人老爷的手笔。
众将回营,各商进军之事。
杨戬这边刚坐稳,一枚玉符破空而来,落在杨戬手中,杨戬打开看了几眼,顿时皱眉。
跟上一枚玉符一样,这玉符是广成子师伯发来的,里面的内容,却让杨戬各种无语……
殷郊趁广成子前来西岐观礼,偷走番天印、落魄钟与雌雄双剑,下山而去,不知所踪。
广成子推算,殷郊定是因殷洪之事而心中愤恨,要去寻杨戬等人报仇雪恨,在玉符之中嘱咐杨戬,倘若殷郊违背师门之命而叛入商军,杨戬可自行灭杀,不必与他通传。
杨戬:……
得,上次殷洪拿着阴阳镜,差点打的雷震子魂飞魄散;这次换成了殷洪他哥,还拿着开天印和落魄钟……
他当真想问一问广成子,你家重宝都放在洞府中,不随身带着?
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大师伯是有算计在里面,故意留下重宝在洞府,‘勾引’殷洪偷宝下山报仇……
罢了,一个殷郊而已,也翻不了天。
如今在主张封神之事的是他杨戬,而非在后方监管粮草的姜尚,殷郊根基太浅,只是仰仗法宝之威,不足为敌。
杨戬倒是有点担心,殷郊反叛之事,背后必然有申公豹的影子;这位‘道友请留步’玄功修至大成的阐教叛徒,也不知会请来哪位截教大能为殷郊压阵。
双眼之中精光闪烁,杨戬随手将这枚玉符捏碎。
广成子这次并不会露面,或许是怕自己和赤精子一般,被自己弟子弄的太过狼狈;或许是因自己面皮,不想让人知他对徒儿管教无方。
那杨戬低调处理掉殷郊也就算了,毕竟不是什么强敌。
“传众将帐内议事。”
杨戬一声令下,几道身影已经出现在帐外,萧兰赫然在其中,一同进了帐内。
又半个时辰后帐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数十名凡人武将入帐中,分做四排,对杨戬单膝下跪。
“拜见丞相!”
“众将免礼,”杨戬也不拖沓,直接道,“各军整备,让将士白日休息,入夜开拔,进军青龙关!”
刚点完将就要东征?
一群将领齐声呐喊:“喏!”
杨戬连连发问:“粮草可齐备?”
有督粮官向前禀告:“大军粮草可随时调动,如今储粮已够我军一年又四月之用!若大军开拔,粮路畅通,无短粮之忧。”
杨戬点点头,又问:“各部将士兵甲可有缺损?”
“兵甲弓矢毫无缺欠,战车军马也已充备!”
“如此,能阻碍我等伐商的,也只有商军了。”
杨戬起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诸位尽皆是受大王器重之将领,各自都有能征善战之功、以一敌百之力,勇武过人。”
“但伐商之战,必会有各路牛鬼蛇神的现身,若遇方外修士以法术屠戮将士,莫以血肉之躯力敌,该退便退,切勿抢功!”
数十将领齐声应答:“末将遵命!”
“军中军纪我不必过多赘述,今日再加一条,伐商之战,各军将士破城而入不可掠夺百姓,不可烧杀抢掠,若违此令,领军者以无视军纪论处,定斩不饶。”
“喏!”
“各将归军,待今夜去那青龙关立下首功!”
众将精神振奋,定声应答,拱手告退。
杨戬看了眼哪吒等人,道一句:“萧兰将军留下,诸位也去休息片刻。”
“是,”黄天化应答一声,与韦护、哪吒也离了主帐,只剩杨戬与萧兰在帐内。
萧兰松了口气,毫无形象的坐在一旁,拿了杯茶水灌了两口。
杨戬笑道:“怎么样,你觉得今夜胜算有多少?”
“十成咯,看你这般志得意满,必然是早就安排好了后手,”萧兰眨眨眼,“你在龙宫说过,那苏护已入了周国,可此时青龙关的守将便是苏护,啧。”
杨戬顿时笑而不语,坐在主位上,仔细端详着一幅不算精细的地图。
这地图虽不精细,但却有三路大军的位置,也将商国与周国的疆域基本呈现了出来。
“周有四百九十城,商有八百六十城,大商此时虽快死,却也有将周国拖下水的实力。”杨戬手指敲了敲桌板。
“你在担心什么?”萧兰有些不解的问了句,“周军拿下大商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何必在这里杞人忧天?”
杨戬抬头看了眼萧兰,反问了句:“若周国为伐商将主战之兵尽皆葬送,哪怕将大商攻下,又用什么去统领这般广阔的疆域?”
“伐商时不断征兵便可,也可在各地屯兵练兵,支援前线,”萧兰无所谓的道了句,“步步为营,只需多花一两年的时日,自可使周军越战越勇、越打越多,何必担心此事?”
杨戬耸耸肩:“我怕的是大商不顾一切与周军死磕,三路同时决战,两败俱伤后,东、南二地突然有一方崛起,吞并另一家,在西伐北进,与我周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萧兰顿时一愣,看着杨戬,笑骂道:“你这人,怕是把敌手想的太强了点吧?”
“我的敌手并非大商,而是截教。”
杨戬一句话就让萧兰笑容僵住,后者面露思索,轻轻点头,“被你这般一说,我也觉得东、南两家不得不防。不过,截教仙有你这般聪明吗?”
杨戬顿时翻翻白眼。
萧兰轻笑,道:“丞相大人可有对策?”
“此事非我对策如何,只能再派人去催促姜家出兵了,”杨戬叹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八成,他们截教会对我们阐教这般扶持凡人帝王之事不屑一顾吧。”
杨戬没说的,是杨戬还有个大杀器没用。
崆峒印,上古黄帝印玺,可直接震散某处人族势力的气运。
有此印在手,若截教真的也走帝王养成路线,杨戬直接震死东、南两家的气运,一了百了。
越来越觉得,轩辕黄帝真的给了自己了不得的宝贝。
“战前来一局?”杨戬摩拳擦掌发起邀请。
萧兰无所谓的点点头,反正虐菜而已,多几次也算小小的陶冶情操。
……
入夜,周军数十万大军无声开拔,余下数十万大军则整顿军备,不急不缓的跟上。
杨戬与萧兰坐在同一辆战车之上,前者一脸死寂,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颗颗黑子白字,仿若满天繁星便如棋盘一般。
“丞相,前路大军还有二十余里抵达青龙关。”
“嗯,知道了,”杨戬淡定的回了句,传令兵迅速退下。
正端坐在杨戬对面,欣赏着大军行进之景的萧兰,见状忍不住小声笑骂道:“丞相大人,大元帅,能不能专心些!打仗呢现在!”
“无妨,我夜观星象,今夜顺风顺水,不会有半点波折。”
萧兰翻翻白眼,“丞相何时看的星象?”
“喏,现在,”杨戬指了指满天繁星,“萧公子且看,这几颗大星这么亮,实乃吉兆。”
萧兰对此只能一手扶额,总有种从战车上跳下去的冲动……
青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