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戬又是一跺脚,这处圆锥直接崩碎,两把玄罡凝成的枪影,直接将土行孙是手脚架住,‘抬’到了杨戬面前。
抬手一招,捆仙绳落在手中,杨戬上下打量了一眼满是惊慌的土行孙。
“服不服?”
“服、服了……”
土行孙声音有些发颤,喉结也在轻轻颤抖,似乎是真被杨戬吓到了。
但杨戬却摇摇头,“你此时心中所想,大抵还是要借土遁而去,随我回营吧,你投身商军、与众同门操戈的罪责,当由大师伯亲自发落。”
听闻此言,土行孙又惊又怒,一改方才那般懦弱的模样,对杨戬咆哮了一声:“凭什么!我投军何处是我自己的事!何罪之有?”
“是吗?”杨戬目光中划过少许杀意,“你的意思,可是要脱离阐教?若这般,我也不必顾念师兄弟的情谊,直接送你入封神榜便是。”
土行孙还要再骂,但仅存的理智让他闭上嘴,扭头冷哼一声,不再说什么。
杨戬多加了两只玄罡枪影,将土行孙彻底‘别’住,悬挂在高空之中。
“各军前冲,”杨戬的嗓音传遍周军各处,虽没什么慷慨激昂,却让全军将士心血沸腾!
“活捉邓九公与邓婵玉者,官进一阶。”
哪吒当下冲了出去,而木吒却从侧旁绕过,奉杨戬之命,直奔青龙关而去。
周军杀喊声震天,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南宫适坐着乌黑良驹,众将领冲在最前,全军将士敢不效死命相随!
邓九公仰头看着被挂在天上的土行孙,那双老眼之中满是不敢置信。
邓婵玉在旁低声道:“爹爹,你还在犹豫什么!”她话语中也有少许不甘、不愿,“这根本不是咱们能应付的局面。”
“迎战!”
邓九公高举长枪,怒吼一声,商军各处响起鼓声,这波商军有邓九公诸多嫡系,也算是精锐,此时都发出震天怒吼,迎向排山倒海重来的周军。
杨戬见此状一阵皱眉。
邓九公这般作为,必然会给周军带来诸多损伤,若死战,实为不智。
今日已经出手,索性多出手一次。
杨戬身形骤然前冲,下一瞬已经出现在邓九公身前,抬手一抓,邓九公毫无反抗之力,被杨戬提着脖颈,扔到了空中,玄罡枪影挑住了邓九公的衣甲。
“丞相……”
“我自不会伤他,”杨戬淡然道了句,喊声传遍即将碰撞的两军各处。
“邓九公与邓婵玉已被我擒拿,商军降者不杀。”
杨戬话音刚落,商军齐齐抬头,士气迅速跌入谷底……
第四百八十四章 婵玉拜将
青龙关前一役,商军主将邓九公、先行将军土行孙、副将邓婵玉被擒,商军溃败退入青龙关中,周军却并未趁机破关,反而收束兵马,归还周军边界大营。
青龙关内,数十万兵马没了统帅,人心惶惶,当日便有不少逃兵。
反观周军大营,则是一片张灯结彩,众将为杨戬庆功,也依照杨戬所说,将邓婵玉、邓九公解绑,请到宴中旁坐。
俘虏敌将却这般以礼相待,周军将领自然都知杨戬这是何意。
八成……丞相这是看上在这位带着面甲但身段窈窕动人的女将邓婵玉了吧,毕竟这女子虽看不到面貌,但那般纤弱与英气融合到浑然天成的气质,当真让人心中向往……
考虑到先前听闻的妖族女子,丞相隐隐有些追赶上古圣贤轩辕黄帝的趋势……
杨戬暗中授意黄飞虎劝降邓九公,故让黄飞虎与邓九公同座,邓婵玉则由周军的监军大人——姬倩华作陪。
席间,杨戬命几名将士舞剑助兴,最后引来哪吒和木吒的兴致,纷纷展示武艺神通,颇为热闹。
哪吒是凡事不过心的性子,虽被邓婵玉先前用五光石打伤,此时却依然表现的毫无芥蒂。
比起哪吒,在角落中坐着喝闷酒的黄天化就显得郁闷多了,坐在那高挂‘免扰牌’,一副谁也不想理的模样。
但黄天化并未想要报复什么,技不如人便技不如人,被大名鼎鼎的捆仙绳所擒,这也没什么丢人的。
可金吒,却时不时的看向那邓九公父女,虽面带微笑与众将喝酒,目光深处却总会划过少许不快。
杨戬将这些尽收眼底,并未说什么;眯眼坐在圈椅中,帐内将领竟都不敢向前敬酒。
并非是杨戬太过威严,而是杨戬的这些属下、师弟,尽皆都觉得自己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在杨戬面前不显尴尬。
近百万大军托付给他们,他们却被土行孙和邓九公逼的即将退兵,最后还是要靠杨戬前来才能扫平商军……
此时此刻虽是在庆功,又有谁有脸去凑到杨戬身前敬酒?
杨戬倒也乐得清净,坐在那看着帐内的种种情形,神识在天地间延展,颇为舒适。
一旁,黄飞虎对邓九公举杯,笑道:“你我阵前厮杀不分上下,未曾想晚上就坐在一同饮酒,此缘法当真奇妙。”
“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啊。”
邓九公长叹一声,坐在那一阵感慨,倒也算恭敬的与黄飞虎碰杯,苦笑道:“武成王当年之抉择,当真是有远见。周国有这位丞相在,又有武成王辅佐周君,何愁天下不定?”
黄飞虎笑了笑,邓九公话语虽有淡淡的讽刺,却也说的是实情。
“邓总兵何必在我脸上贴金?”黄飞虎笑道,“今夜你我不如暂且放下什么官位,你喊我一声飞虎,我称你一声邓兄,如何?”
“武成王这般抬举与我,何敢不应?飞虎兄!”
“邓兄,”黄飞虎举杯相迎,“既来之则安之,喝酒喝酒。”
“哈哈哈哈,好一个既来之则安之,”邓九公轻叹了声,“悔不听女儿之劝,今日已是无言再言说归降之意,不得战死沙场、为君效忠,实为将帅之憾。”
黄飞虎在旁道:“邓总兵一身肝胆、忠义为先,实令人敬佩,我不能及也。”
“飞虎兄离朝歌城也是被逼无奈,若此事落在我身上,我怕是比飞虎兄更烈几分。”
邓九公温声相劝,目光中划过少许黯然,“为人臣子,本不该说这些,但如今我已是身陷囹圄、朝不保夕,说一说也无妨。”
黄飞虎苦笑道:“我与帝辛本是一同长大,自孩提时,我便入宫中陪伴左右。我家中小妹,十四岁便入宫中陪伴,十多年,我为他执掌天下兵马,东征西讨,所立功勋……不提也罢……”
说着说着,这黄飞虎有些感伤,双目泛红。
邓九公在旁默默举杯,敬了黄飞虎一杯。
“此仇不报,我心难宁,”黄飞虎轻叹了声,目光中划过少许黯然,“终有一日,我要杀回朝歌城,问他一声,几十年情谊,他到底视若何物。”
言罢仰头饮酒。
本来是该黄飞虎劝邓九公归降,此时竟成了邓九公劝黄飞虎看开一些。
也算是歪打正着,邓九公也说起朝歌城中那些惨死的老臣,心中渐渐起了怒火。
“大王失德,失政,失了臣心,”邓九公痛心疾首,低声言道,“那妲己任谁都知那是祸国殃民的妖妃,大王却将她视若珍宝,当真是被色心蒙了眼!”
“其实那妲己也只是大王的借口罢了,大王意欲推行新政,却不思徐徐图谋,以暴政推行,想收天下诸侯的兵马,”黄飞虎苦笑了声,“可他却忘了,大商正是靠这八百镇诸侯,才有这八百年基业。如此忘本,合该落至这般境地。”
“唉……”
“邓兄何不来我周军之中一展心中抱负?”黄飞虎终于将话题引到了正途,“周国内,百姓安居,君臣和睦,武王更是千古难得的明君,与帝辛大为不同……”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邓九公明显有些意动,但不知是抹不开脸还是如何,并未直接点头,只是含糊的说再考虑考虑。
一旁的杨戬暗中传声给黄飞虎,让他不必逼迫太紧,明日让黄飞虎带邓九公归都城,沿路让邓九公看一看周国的风土人情,此事定可改善。
邓九公是凡人武将,自可由黄飞虎来劝降。
待酒宴接近尾声,杨戬总算起身,提着酒壶,漫步到了邓九公桌前,邓九公连忙起身。
“杨丞相……”
“邓总兵不必太过拘谨,”杨戬笑道,“先前对阵时,见邓总兵武艺超群、虎虎生威,心中顿有惜才之意,故今夜冒昧设下酒宴款待。”
“多谢杨丞相厚爱……”
“邓总兵明日可随武成王一同去都城觐见大王,若邓总兵无意投军,大王定会为邓总兵在朝歌城中安置别苑,若邓总兵有意再登仕途,大王定会扫榻相迎。”
这番话说的,简直让邓九公差点立刻点头。
“邓某败于丞相之手,当真……惭愧,实在惭愧。”
杨戬笑了笑,将玉樽中的仙酒一饮而尽。
一旁,已经和姬倩华相熟的邓婵玉被姬倩华轻轻推了一把,邓婵玉顺势站起来,走到桌前,单膝跪在杨戬面前。
“若丞相不嫌,婵玉愿在丞相军中效命!”
满帐将士顿时看了过来,姬倩华也在旁起身,身着戎装的她,依然习惯对杨戬欠身行礼。
“丞相,婵玉将军本领高强,实是我军不可缺之人才,还请丞相不计前嫌,收纳婵玉将军。”
收纳……
杨戬心中一阵撇嘴,这姬倩华明显意有所指。
他并未安排邓婵玉做这些,而是邓婵玉与姬倩华相商,请姬倩华这个大王派来的监军相助。
姬倩华见过邓婵玉与商军数次对战,知婵玉将军的本领,又听闻杨戬劝说邓九公之言,自是出列相劝,给足了杨戬台阶。
“婵玉将军请起,”杨戬抬手虚扶,邓婵玉身子轻飘飘的站起,有些破损的战甲映着帐内的火光,面甲之后的那双大眼无比明亮。
杨戬道:“婵玉将军善谋略、知兵势、通玄功,今日有心报效大王,实乃周国之幸!即刻起,军中增添参知将军一职,婵玉将军暂为此职,若我不再军中,军中一应事务,她皆可参与其中。各军副将及副将之下的将士,皆受其节制。”
此话一出,众将不由哗然。
杨戬给了邓婵玉一个不算高的位置,却给了她莫大的权柄。
其实,杨戬此举也纯属无奈,己方的智将实在太少,而邓婵玉治军的本领也当真难得。
杨戬笑道:“婵玉将军任命之事,还请武成王进谏大王,求些赏赐。”
一旁的黄飞虎立刻笑着点头,而邓九公顿感老怀欣慰。
杨戬如此器重自己女儿,他这个败军之将,也是面上有光。
如此一来,邓九公若入军中,其封赏自不能低过邓婵玉……
杨戬给了邓婵玉任命便退席去了军营之中巡视,众将皆向前对邓婵玉敬酒,与邓婵玉混个面熟。
而在邓婵玉手中吃了不少苦头的哪吒和黄天化,此时自然是面色异常难看……
邓婵玉何等聪慧,寻了个机会,端着酒杯向前与哪吒和黄天化敬酒赔罪,做了两个道揖,还顺手解下了面甲。
黄天化和哪吒毕竟也是要面皮的,又见她生的这般花容月貌,各自喝了杯酒,面色稍缓。
而众将看到邓婵玉面容之后,顿时明白了点什么——
怪不得,能如此得丞相其中,这其中必有隐情……
黄飞虎低声笑道:“邓兄,令女可曾许配他人?”
邓九公得意的扶须轻笑,“我这宝贝女儿尚待字闺中,她眼界高的很,我也管不得她。”
那土行孙之事实为前车之鉴,邓九公可不敢再拿女儿的婚事做筹码。
黄飞虎笑道:“来,我先提前祝贺邓兄,丞相乃是当世英豪……当真是美事一件。”
邓九公一愣,又想起昨夜邓婵玉所劝的话语,顿时面露恍然。
“此事……当真?”
黄飞虎的笑顿时颇多深意,给了一个让邓九公自行体会的眼神。
邓九公扶扶额头,哑然失笑。
“女大不中留,罢了,罢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为她多奔波几年吧。”
言下之意,却已是答应了归降,爱女之切可见一斑。
……
杨戬外出巡视,眉头紧皱不解,当真被土行孙难住了。
这师弟,如何处置?
杀了未免太过可惜,那手出神入化的土遁本领,当真难得。
可招降,杨戬对土行孙的性子,又有不喜……
第四百八十五章 欲行不轨
土行孙乃惧留孙之徒,惧留孙与文殊、燃灯相近,若入释之事无变化,便是今后佛门的过去七佛之一的惧留孙佛。
这与金吒木吒又不相同,金吒木吒的父亲李靖乃人教弟子,哪吒更是同在阐教,金吒与木吒无论是今后跟着各自师父入佛门,又或是留在阐教,都不会混的太差。
金吒性情虽阴沉一些,但秉性还算不错,木吒更有几分洒脱的情怀,颇为难得。
但土行孙……
杨戬对他的不喜,多是因土行孙自身。
心中念头还未平复,杨戬已不知不觉走到关押土行孙的帐篷外,两个有眼力的甲士为杨戬掀开帐帘,杨戬也就顺势走了进去。
土行孙被仙宝绳索捆成了一团,悬挂在半空中,又有十多道符箓封了他的修为,让他当真上天无门、遁地无路。
杨戬一来,土行孙就立刻开始挣扎,口中发出呜呜的叫喊声。
“大师兄……大师兄,我知错了大师兄!”
“何错之有?”
“我不该听信奸人挑拨啊!”土行孙顿时眼都红了,“我当真不该与众师兄弟为敌,还请大师兄放过我这次,我定为大师兄鞍前马后、冲锋陷阵!”
杨戬表面露出些许轻笑,心底反倒是轻轻一叹。
土行孙这般识时务,说好听些是懂得变通,说难听些就是毫无气节。
他在下意识的推脱责任,只说自己被奸人挑拨,丝毫不承认是他心中有鬼怪作祟,对杨戬哪吒等同门师兄弟存了比较之心。
杨戬并未点出这些,一挥手,土行孙顿时落在地上。
但土行孙没有立刻遁走,而是迅速跳起来,一把抱住杨戬的大腿,跪在杨戬腿边。
“还请大师兄收留于我!若我这般回山,定然会被师父打掉半条性命!”土行孙喊着,“我愿将功赎罪!”
杨戬笑道:“也好,你先起来,我命人为你接风洗尘,明日你来我帐中,我为你安排一二差事。”
土行孙顿时大喜,抱着杨戬的腿就有点不想松开。
有棵大树好乘凉,这土行孙看杨戬本领高强,却又凭自己阐教弟子的身份赖了上来。
杨戬却还不得不拿出大师兄的风范出来,轻声安慰几句,转身出了帐门。
嘴角一瞥,杨戬心底多有不喜,却并未对旁人言说。
一夜风平浪静,第二日刚清晨,土行孙就已经早早在杨戬帐外等候。
哪吒、黄天化与金吒三将挡在土行孙身前,一个个摩拳擦掌,显然是要和土行孙算算旧账。
“几位师兄,”土行孙连连赔笑,“先前我这里多有冒犯,几位师兄对我打也打得,骂也骂得……”
“哼!”黄天化听闻杨戬传声,扫袖让开去路,半句话都不想多说。
金吒反倒轻笑了声,站出来做和事老,“大家都是阐教弟子,如今都为周国兴起之事奔波效命,何必为前事耿耿于怀?不如就此化干戈为玉帛,今后共同效命才是。”
土行孙顿时感激的对金吒连连拱手,一旁的哪吒翻翻白眼,抱着火尖枪退去一旁。
“快进去吧,让大师兄等你多久?”
“是,是,”土行孙连连赔罪,低头的时候,目光之中却划过少许阴翳。
入帐得封赏,土行孙一听自己只是被杨戬封为‘副先锋’,心中顿时大为不快。
但他并不敢多说什么,许是对杨戬畏惧,许是有今后的打算,身为道门弟子,对杨戬竟然行叩拜之礼。
“师弟快快请起,”杨戬抬手将土行孙用玄罡托起,“你我同门师兄弟,不可行此大礼。”
“在军中当以军中礼节论处,”土行孙酝酿许久的一句话顺势讲了出来,而后土行孙暗中观察杨戬的目光,心中多少有些得意。
果然,大师兄虽厉害些,但也吃马屁这一套。
然而土行孙不知的是,杨戬这笑容只不过是强行摆出来的,若土行孙有读心术,怕此时已经能听到杨戬的骂话声。
道门弟子竟如此市侩……还真算是独树一帜。
杨戬在军营中停留了三日,一来让邓婵玉有个过渡的机会,在军中商讨军情时,故意给邓婵玉许多机会开口。
邓婵玉已经取下了自己的面甲,在杨戬手下混,已是觉得毫无忌惮。
而她也确实厉害,在军中威望每日倍增,不过三日,已在将士心中打破了‘花瓶’,当真是有许多真才实学。
那土行孙自然听闻军中时常有人提起杨戬与邓婵玉如何如何,平日里对邓婵玉都是躲着走,不敢抬头去看。
但偶尔有几次,土行孙看向邓婵玉背影时,目光中总划过少许恨意,还有浓浓的不甘。
杨戬大破邓九公的第四日,杨戬将诸将领喊去主帐议事,言说今日自己便回返都城。
“师兄,咱们不攻商吗?”哪吒有些错愕的问了句。
杨戬摇摇头,笑道:“攻商不急一时,此时我军尚且欠了几分火候,大势也需时日去酝酿。你们守好国界,在此地往西,已有万千百姓耕种定居,若你们这边打了败仗,死伤的可不只是军中将士。”
“丞相放心,我等若兵败,当提头请罪!”
“大师兄安心便是,”土行孙也在旁笑道,“任谁前来,都让他们有去无回!”
杨戬轻轻点头,面容看不出喜怒,他一抬手,捆仙绳落回土行孙手中。
杨戬道:“这是你师父的宝物,自当归还于你,助你日后杀敌立功。”
土行孙顿时大喜,抓着捆仙绳,底气都比先前足了几分。
杨戬见此状,心中轻叹了声。
他虽然不喜这土行孙,但土行孙今后只需在军中安分些,今后外出征战、得立功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