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那费仲惶恐的谢恩,然后说道:“陛下乃是贤明之君,自登记以来,社稷安泰,百姓安康,四海拥护,诸侯供奉,可比三皇五帝。”
下面的群臣又是一片腹诽,娘的这费仲看来真的是传言中的没文化,大概就知道这几句奉承话了,你娘的也不换几句说。
可是听了这几句,纣王还真是受用,一副享受的样子,微微点头,坐姿端正。
只见那费仲说了一套,话锋一转,群臣和纣王都是一震,正题来了,费中说道:“陛下贤明,不过听闻陛下后宫清冷,实在是我等为臣的过错。”
娘的,原来是说这个,一群人心中大骂,不过有的羡慕费仲首先提出来,有的则是大骂这家伙奸臣,败坏朝纲,祸乱朝廷。
不过这个费仲的最后一句话,却是一个死招,群臣无不跪下齐声山呼海喝的说道:“臣等无能,陛下赎罪!!!”
这句话喊出来,顿时觉得不是滋味儿,怎么听着这么难受呢?
纣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终于达到目的了,他哼了一声道:“众爱卿请起,众爱卿的苦心,孤王知道了,我大商君臣一心,社稷稳固。”
下面一阵山呼万岁,纣王哈哈狂笑,霸气侧漏,大笑之后,纣王看着费仲,费仲顿时明悟时机到了,顿时跪下说道:“是故臣启奏陛下,在全国八百诸侯开始选美,选取全国最美的女子填充后宫,服侍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
费仲刚说完,比干早已红里透黑的脸上现出怒色,没想到费仲这家伙原来是为了选秀女,这可是昏君所为啊,他面对费仲大喝一声,“费仲,你是要败坏我商朝朝纲,灭我大商的气数吗?”
费仲对于比干还是比较害怕的,顿时缩了一下,纣王不喜的说道:“丞相,你这是何意?”
比干立马跪下,恸哭道:“陛下,老臣服侍皇家三代,可是没有见过这种先例的啊,只有前朝的夏桀,才会选取秀女,败坏王朝啊。”
纣王脸色铁青,哼了一声,同时一张拍在桌子上怒喝道:“你说孤王是昏君?”
比干跪拜道:“老臣不敢,不过费仲这等奸臣,欲要选取秀女,却是要陷陛下于昏君的境地,陛下想想,若是陛下大选秀女,国建必然会动荡不安,百姓浮躁,八百诸侯都会各有心思,还请陛下三思啊。”
纣王沉思,费仲眼中流露出阴谋得逞的笑意,他本来也不是要选秀女,只不过是想要提出选秀女,让比干成为纣王心中的刺。
不需要一次毙命,现在的纣王,对于比干还是很尊敬的,只需要再来几回,次数多了,纣王一定会忍不住想要除掉他,到时候自己就是宰相。
看到纣王沉思,费仲再一次跪拜,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赎罪,费仲只想着为君分忧,哪想到尽然被丞相误会,是费仲的过错,还请陛下惩罚。”
纣王随意摆摆手道:“你们都起来。”
比干起身,费仲再拜说道:“既然不能大选秀女,那陛下可以在群臣家中选取未出阁的女子,这样不会劳师动众,也打成了陛下的目的。”
费仲一说,纣王眼神一亮,扫视一眼下面的群臣,那些臣子,有的微微点头,有的躲躲闪闪,有的皱起眉头沉思。
“臣听闻冀州苏护有一女,本性贤良,能歌善舞,有美色出众……”
费仲微微一笑,这才是他的目的,上一次到苏护的封地想要讨一些好处,没想到尽然被苏护羞辱了一番,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十六章:大丈夫一怒,小女儿心苦
在双方的妥协之下,纣王将天下选秀女的计划搁浅,然后瞄准了诸侯大臣的家中,冀州苏护家中有女苏妲己,进入纣王的眼睛。
因为费仲一党人推波助澜,费仲特意将苏妲己的画像上递给了纣王,果然亭亭玉立,温柔可人,典型的闺中门第女子,而且眉宇间还带着一股聪慧。
纣王一见就喜欢上了她,费仲还加了把柴,说是这画中女子不及真人十分之一。
朝中大臣无奈,若是继续劝谏,只会惹毛了大王,所以都默认了下来,顿时朝中大臣眼神闪烁起来,朝中诡异的气氛,让他们闻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时,正值四方诸侯朝会,商朝的诸侯都有自己的封地,诸侯之间不得往来,不得离开封地,而且封地的兵马都要严格控制,并且每年都要大量的上供钱粮宝物,最后还有一个,那就是每隔三五年就会前往朝中朝会。
商朝有八百诸侯,最大的四大诸侯,乃是西伯侯姬昌、东伯侯姜桓楚、北伯侯崇侯虎还有南伯侯鄂顺,其中尤以西伯侯为最,西伯侯善于治国,将西岐建设的丝毫不弱于朝歌,而且自从纣王昏庸开始,姬昌越发低调,长年称病,不理国事。
四大诸侯之下,又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势力,诸侯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都是听命于朝廷,不过自从商朝乱世起,大家都闻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气息,所以诸侯之间的联系紧密起来,虽然很隐秘,但是朝歌方面已经知道一些……
这一次朝圣,冀州苏护见了西岐的姬昌,两家素来交好。家中儿女也青梅竹马。可是苏护听到朝中的动荡,担忧的来到姬昌这里,商讨对策。
不久之后。苏护出来,脸色稍好,不过仍然面带隐忧。次日上朝,还不等大家反应过来,纣王便办法了旨意,着令冀州苏护,带领苏妲己进宫,封苏护为国舅,并且加封了好多东西,以示隆重。
听着这些封赏,苏护脸色越发难看。这好似不是赏赐,而是女儿的卖身钱,苏护没有接旨。据理力争。自己的女儿与西伯侯长子青梅竹马,已经许了人家。怎么可以进宫为妃?
纣王毫不在意,大手一挥,质问西伯侯,西伯侯无奈,丢卒保车,承诺取消婚约,冀州苏护被迫接旨谢恩。
退朝之后,随着一声声的恭喜,苏护的心就好像一柄柄刀绞一般,充满了讽刺,一方诸侯,就连自己的女儿的幸福都保护不了,他面前还依稀女儿撒娇的神情,调笑说等朝会回来,就顺便商量将她嫁到西岐。
一切都出现了变故,君王昏聩,奸臣当道,人人自危……
愤怒的苏护,也没有与那些诸侯打声招呼,猛然带领自己的属下冲出城门,大喝一声:“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声音悲壮、决绝,快马加鞭,穿过五关,越过六将,直奔自己的封地而去——
听闻苏护反叛,纣王大怒,欲要起兵征讨,正好诸侯还未退走,大臣都在,一众商议,决定由诸侯出兵镇压苏护。
崇侯虎带领自家兵马还有冀州周围诸位诸侯的兵马,统称三万,不过都是精锐,对冀州形成合围之势,而那冀州苏护不过一万多兵马,而且参差不齐,不过苏护毫不胆怯,大丈夫不过一死。
两方人马对抗,苏护打败退走,西伯侯姬昌请旨,让自己去劝降苏护,纣王同意,姬昌前去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反正就是好似不如赖活着,再说这次造反肯定是输了,那背后的亲族就要受到牵连,说不定还要遗祸后代。
苏护心中挣扎,最终痛哭流涕,当晚找到女儿,大哭道:“父亲无能,还要女儿牺牲来保全全家性命,实在该死!!!”
苏妲己也是悲痛流离,不过苏妲己贤淑懂事,父亲做的已经够多了,为了自己不惜造反,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当晚苏护投降,自缚全身,让出封地,献出女儿,与姬昌回到朝歌领罪,这场轰动的闹剧算是收场,不过虽然是闹剧,却是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两眼放光,商朝的国运越发不行了,国运流向四面八方。
且说苏妲己,被带上华丽的玉辇,摆上銮驾向朝歌而去,一天傍晚,在一家驿站休息,苏妲己忽然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多舛,一时悲从心来,嘤嘤哭泣。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门外竹影摇曳,窗户一阵晃动,苏妲己吓得一声惊呼,紧接着主灯被吹灭,苏妲己悲伤过度,又惊吓过度,一时昏了过去。
奇怪的阴风也使得外面一阵骚动,不知谁吼了一声:“有妖怪——”
之后又是一声:“有刺客,大家抓刺客。”
“保护苏姑娘——”
“快到苏姑娘房里看看——”
宫女侍卫慌慌张张的打开房门,苏妲己伸了一个懒腰,无限诱惑,不管男的还是女的,都被吸引,那些侍卫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
苏妲己柔声问道:“外面怎么了?你们怎么进了来?”
侍卫反应过来,赶紧说道:“没事没事,姑娘没事就好,属下出去了。”
那些宫女本来就是苏妲己的贴身丫鬟,看着苏妲己好似有些不一样,心中闪过一丝奇怪的念头,苏妲己说道:“你们也出去伺候吧。”
“是。”丫鬟们低眉应是,轻轻的带上房门出去。
看着侍卫宫女出去,只剩下一个人,苏妲己眼中突然一瞪,眼中瞳孔呈现竖瞳,尽显野性与魅惑,同时伸出小巧香舌,舔了一下纤巧的手指。
“我九尾狐一族的古老姓氏就是苏和胡,既然斩了你的身体,那就叫做苏妲己了。”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十七章如玉女子,金色灵珠
都说小人鸡肚子,费仲看着苏护被压倒朝歌,第一时间就来看望,极尽讽刺,将肚子里那一点儿笔墨都绘制成嘲讽。
次日早朝,刚上朝纣王就不耐烦的说道:“有事就说,没事就回去吧,退朝。”
费仲赶紧出来喝道:“大王,臣费仲有事起奏。”
纣王眉头一皱,宫中刚进了几个宫女,还想去玩乐一番呢,这费仲怎么如此不晓事,不过还是说道:“爱卿又是快说。”
费仲说道:“大王,冀州反贼苏护昨日已经抵达朝歌,现在就在午门领罪,还请大王定夺。”
纣王一听,好嘛,原来是苏护,顿时大怒道:“宣上殿来。”
苏护身着囚衣,跪拜下来,口称:“罪臣苏护,拜见大王。”
纣王冷哼一声道:“冀州苏护,题诗反出大商,言道‘永不朝商’,崇侯虎上前问罪,你且领兵抗拒,今日不杀你,不足以浇灭心头之怒,来人,将反贼拿出午门枭首,以正国法。”
还未说完,大臣比干上前拜倒:“苏护反商,理当正法,然西伯侯有奏章说,苏护放弃封地,进献女儿以赎罪过,为完成君臣大义。”
“今苏护即遵王法,进女朝王赎罪,情有可原。且大王因其不进女而治罪,又因其进女而又加其罪,非大王本义,还望大王赦之。”
比干说完,纣王思考一下,费仲也说道:“丞相所言,还望陛下从之,看看那苏护女儿容颜,若是称心如意,赦免了苏护的罪责又如何,若是不称圣意,就连那女儿一并斩杀与午门之外。”
这一系列事情全是费仲引起的,他为了当年的苏护的讽刺。记恨于心,涉及苏家,而且让首相比干成为纣王心中的隐刺,已经达到目的了。最后那就是要给陛下一点甜头了,那就是美女,这就是奸臣之道。
若是陛下在这里尝不到一点甜头,那么下一次他就不好做了。
费仲的提议,当然是一片赞同,纣王下了个台阶,比干本意就是要解救苏护。纣王一声令下,宣那苏家女儿苏妲己觐见。
苏妲己听闻喝声,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很容易就接近了纣王,她进入午门,跨过龙桥,行至九龙殿,擎着玉笏。进礼下拜,口称万岁。
纣王定眼观看,见苏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清雅靓丽,仿若海棠醉日,梨花带雨,就像九天仙女,那两弯凤目秋波如水,眼角万种风情送出,柔弱似水。
听闻那句:“犯臣女苏妲己叩见大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纣王顿时魂飞天外,魄游九霄。酥筋软骨,心潮澎湃,纣王立身而起,道:“美人起身。”
而后命左右宫妃说道:“送苏娘娘进入寿仙宫,孤王马上回宫。”然后摆驾回宫,还不忘叫人宣道:“赦苏护满门无罪。官复原职国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担,显庆殿筵宴三日,众百官首相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二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地。”
此时完结,不过文武百官对于纣王喜好美色都有不悦之意,不过那些诸侯好似都成了问道腥味儿的猫,眼神一闪一闪的——
却说苏妲己占领了苏护女儿之身,那原先的那缕香魂随风飘散,忽而一道神光落下,接引其到了一方仙境,烟云雾绕,亭台水榭,池塘苍翠,荷花仙鹤,都是唯美,苏妲己不由得痴了。
忽而一声威严的声音:“何方鬼魅,竟敢来我瑶池撒野?”
苏妲己一听吓得跪下来,连忙将自己的身世讲了出来,上方的瑶池圣母听得苏妲己之言,淡淡的说道:“世间因果,循环往复。”
“你的身躯被那九尾狐占据,但是却少了整日违心伺候那纣王,而且那九尾狐也算是救了你一家人性命,不必委屈。”
苏妲己一听也是,顿时多谢,瑶池圣母说道:“既然你来了,也算是有缘,那就住在我这瑶池,做一个宫女,以后有机会在为你安排。”
苏妲己再一次感谢,瑶池圣母着身后宫女将之安排,然后悠悠的说道:“这次却是因果牵扯甚大,不过这个狐狸姐姐也真是的,干嘛要躺着一趟浑水。”
“不过幸亏提前知道了,为你了了这一桩因果。”
与之同时,娲皇宫中,女娲静心修炼,她的大道已经修道两千九百多里,大道之伤也差不多恢复了,这些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修炼,还有一部分的原因,那就是她的道被众生慢慢的承认,就像是那瑶姬和杨康的情爱,就被众生广为流传。
圣人无名,圣人不需要像神仙一般,需要真名才能汇聚信仰,圣人只需要创立大道,众生行其道,就是信仰,所以三清立教,西方立教。
只要众生修炼他们的大道,相信他们的大道,就会给他们带来气运,辅助他们修炼。
当然,也不是修炼这条大道的人越多,那么气运越大,因为要懂得大道的真意才行,就像是截教万仙,懂的真意的还不知道有阐教的十二金仙没有。
却说女娲正在修炼,闲暇时对金凤和杨婵指点一下,悠然自在,突然宫中桌子一阵晃动,女娲和杨婵转过头来,只见桌子上有一碗珍珠,白色的、绿色的、翡翠色的,不一而足,突然其中一颗金色的珠子晃动起来,然后掉到地上。
杨婵捡了起来,疑惑的看了看,然后递给了女娲,女娲看了一眼珠子,淡淡的说道:“天地大乱,必有机缘,你却是赶上了,珠子有灵,就叫灵珠子吧。”
说完,突然珠子大放光明,落地而成一个小孩,对女娲娘娘跪拜道:“灵珠子多谢女娲娘娘的赐名,见过两位师姐。”
女娲叹了口气,灵珠子的本体灵珠乃是金属性,这一碗灵珠中的灵气,全都被其吸光,可见心性,她淡淡的说道:“金主杀伐,还是需要下界历练。”
女娲伸手将天边的一朵红色的云彩拉了过来,一道圣光打入,形成一道红色的红菱,将红菱赐给灵珠子当作衣服,让他去玩。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十八章:云水之中出仙人
苏护荣归故里,纣王与苏妲己在寿仙宫飨宴,当夜鸾颠凤倒,恩爱如漆似胶。而且之后,纣王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越发堕落,奏章混淆。
朝中重臣的奏章,纣王待之如同儿戏,日夜荒淫,不觉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已经两个月没有上朝了,只在寿仙宫与苏妲己欢愉享乐。
天下之大,八百诸侯,每日政事多如牛毛,勤勤恳恳尚且不能治理好国家,如此时日国家多少大事不见君王处理,政令不通,怎能不乱?
见到纣王荒淫沉迷酒色,不上朝堂,百姓惊慌,朝堂议论,人心不安,首相比干、亚相商容聚而言道:“大王荒淫,沉湎酒色,旬月不理朝政,奏章堆积如山,此乃大乱之兆。我等身为大臣,当为君王诤谏。”
“今日当鸣钟击鼓,齐聚文武百官,请驾临朝,各陈其事。”
纣王正在寿仙宫与妲己饮酒奏乐,突然听到钟鼓声,左右奏曰:“请圣驾——”
纣王无奈,对苏妲己说道:“美人儿稍歇,本王去去就来。”说着上得殿堂,只见上大夫梅伯、首相比干、亚相商容,还有镇国将军武成王黄飞虎在殿上俯首,纣王沉迷酒色,看着密密麻麻的大臣,坐了下来。
不等纣王问,只见二丞相进前,俯伏奏曰:“天下诸侯本章候命,陛下何事旬月不临大殿。日坐深宫,全不把朝纲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圣聪者。乞陛下当以国事为重,无得仍前高坐深宫,废弛国事,大拂臣民之望。臣闻天位惟艰。况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未有不非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顺。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幸留意焉。”
纣王不以为然的说道:“我大商四海安泰,百业兴盛,只有北海有逆子祸乱,已经有闻太师前去平乱,何足挂齿?二位丞相所说孤王尽知,不过孤王也知这朝堂上下有大夫和首相亚相分担代劳,自行可行。”
群臣还带再劝。门外官员启奏道:“有一个自称终南山练气士的见驾,说有机密事情,臣不敢擅自专章。报与陛下。”
纣王正在为如何说服这些臣子发愁。这是来了一个道士,正好如此了事。他对下面说道:“宣——”
头带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朱一点血。一心分免帝王忧,好道长,两手补完天地缺。
好一个逍遥的道人!!!
道人左臂上挎篮子,又说执拂尘,临近殿中台前,打了个道家稽首,言道:“陛下,贫道云中子有礼了。”
纣王眉头一皱,这天下都是我的,你这道人虽然是方外,但是也是我大商的国土,见了我为何不行礼,不过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度,将心中的恼怒压下。
纣王闻到:“道人从何处而来?”
云中子答道:“贫道从云水而至。”云中子亦是十二金仙之意,修炼的是不动自在云光,与那云随风飘正好相反,也不知元始天尊是如何看上他的,这家伙本该适合截教的大道真意。不过云中子乃是云中诞生,气运结成祥云环绕周身,这句话倒是合情合理。
纣王问曰:“何为云水?”
云中子说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冷笑一声道:“那仿若云散水枯,你归哪里?”
云中子悠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