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天朝1630-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在各地的小规模战斗不断打响。

    这些战斗大多数都由捧日军获胜,但是偶尔也有某些类似遭遇战的特殊情况下,火铳兵们被敌人全歼的情形。

    双方都在试图熟悉对方,摸清对手的底线。

    双方对对方的了解都在不断加深,拜占庭人终于意识到,想要在天竺人火枪和火炮的防守下根本不可能。天竺人的火器部队,哪怕只有两三百人据守在某个小城里,那个城池就会成为拜占庭军团数千人的大军也无法攻克的堡垒。

    这是一个他们在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军队,不管是武器还是战术,都远超出了他们以往的经验。

    火枪这种武器在天竺人手里发挥出可怕的威力,再配上敌人的火炮,无论任何时候在正面战斗中,他们都是一触即溃。

    唯一的劣势,或许在于天竺人的这种战术的优势,大多还是体现在正面战场和防守战上,在遭遇战和追击战中,这种纯粹的缺少防护的纯火器阵型还是惧怕骑兵的快速冲击。

    这或许是拜占庭唯一的胜利方法了。

    希拉克略看着手中的火枪,感叹道。

    从这支缴获来的天竺人使用的火枪上也能看出来,天竺人在冶金工艺和机械制造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这种火枪设计的精巧,制造工艺的精湛,都让他为之震惊!

    这么精良的火枪他甚至以前在欧洲从未见过。

    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一个强大的帝国!

    还有机会的,一定还有机会的。

    他在内心里对自己说。

二百八十六章() 
    希拉克略和君士坦丁堡的曼努埃尔四世还是对他们所正在面对的敌人缺乏真正的认知,或者说,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对自己,对敌人,对这个时代并没有绝对清晰的认识。这时代的统治者,比较业余,他们根本不明白他们所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敌人。

    他们无法理解敌人,同样也无法理解这个时代。

    拜占庭人终究是被压制在狭小的亚欧交界地带时间太长了,毕竟几百年来一支和他们打交道最多的人竟然是这时代最落后的草原文明。

    有人说,你的敌人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拿来衡量你自己,这个道理其实用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也很适用。

    长期和草原帝国对峙严重影响了拜占庭的发展。

    这个曾经伟大的古老国家对这个时代军事科技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敏锐。他们无法跟上这个时代。

    所以在西欧和东方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开启火器时代革命的时间,拜占庭人还停留在骑士长矛、火绳枪方阵的,这在西欧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这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落后,是文明和思想层次的落后,这种落后不是国家内少数人能够扭转的。

    拜占庭的曼努埃尔四世头上虽然依然带着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冠冕,但是即便是和他们远在西欧的亲戚们来说,也已经渐渐的转化为愚昧落后的名词了。

    和一支龟缩在地中海最低端,整日面对着来自东方的压力,常常会有灭国的危险的拜占庭来说,南欧和西欧的国家可谓是地缘优势太明显,不用担心外界的入侵,才有更多的余力,朝向西方,去非洲,去美洲新大陆,去争夺生存空间,去追逐外面那几乎无穷无尽的财富。

    所以说,从这点来说,西欧的国家是应该感谢东欧国家的,正是有拜占庭,有波兰,有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帮助他们抵挡住蒙古人数百年时间所作出的牺牲,才有近现代西欧国家的全面崛起。

    不过这种牺牲,却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承认的。

    既然你的地理位置在这里,那么你就必须承受这种代价。

    所以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地缘态势究竟有多么重要。

    拜占庭帝国,在这方面来看,不愧是欧洲历史上最倒霉的帝国。几乎从一出生开始,就可以预见这个国家日后的悲哀了。

    …………………………………………

    西亚前线的战况迅速的传到埃及,正在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另一条战线的秦家立刻人心稳住了不少。

    秦家飞雄军主力从叙利亚和巴比伦两地的撤出的确是有些仓促了些,给这两地的防守露出了很大的空档。

    拜占庭人的进攻也来的比预计快了不少。

    后方来自天竺本土的捧日军能够数千里驰援,及时赶上,还是让秦家放心不少,毕竟,两地的战局,直接也会影响到秦家负责的埃及和迦南等地的防守。秦家最惧怕的就是来自海上和拜占庭陆地上两面夹攻,叙利亚和巴比伦战局如果失利的话的,整个天方半岛都会对拜占庭大军豁然洞开。

    所以,前线战局的胜利对秦家是个绝对的利好。

    “好,不愧是捧日军!那位一手攥在手里的王牌!”

    “捧日军,马忠!王得功!都不愧是那位一手带出来的悍将啊!”

    秦明从病床上刚刚醒来,身体稍稍恢复,达到可以视事的程度,就立刻得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是老怀大畅。这下秦家也可以放心准备来自海上的另一条战线上的战争了。

    “父亲!这样,塞得港和亚历山大那边,应该就可以动起来了吧!”

    秦方看着自己的父亲,两鬓霜白,年纪早已老迈,七十余岁,这样的年纪若是放在普通人家里早就已经不问世事,安心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了。但是自己这个父亲却依然从未放下手中大权,始终牢牢掌握着秦家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一切,而且还事必亲躬,英明睿智,让人几乎怀疑这样年纪的老人哪里来的这种精力。

    秦家所有的声威都寄托在这位老人一人身上。

    但是这样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这次老侯爷的突然晕倒,也给秦家一个强烈的警示,这种事情绝对要避免再次出现,整个秦家,一个实力实际上几乎不逊于现在的拜占庭的,不能总是什么都依赖一个这样的老人,老侯爷秦明是时候把手中的权柄考虑放下给自己的下一辈了。

    当然这个,也是他秦方已经等了几十年的机会。

    “嗯!”

    “让他们动起来吧!”

    “这次战争真正的胜负还是要靠我们在海上夺到。”

    老侯爷秦明

    “秦方!记住!”

    “是!”

    “就像我对你说的,这次战争是我们秦家等待多年的机会,不管是西方,还是我们的朝廷,这场仗的输赢都不会影响到他们太多,但是对于我们秦家,这场战争的胜负却关系到我们的生死。我们必须打胜!”

    秦明再次告诫自己的儿子。

    秦方点头示意明白。

    秦明看着身前的儿子,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想的是什么。

    秦方,天方侯世子,这个世子,自己这个儿子可是足足当了三十余年。

    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有这么长的岁月来等待。

    也许,真的是时候,把一切交给他了。

    这次战争,或许真的是个机会?

    …………………………………………

    天竺本土的孟州,大本营,都督府的官员们也同样得到了远方的消息。

    都督府官员们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和秦家不同,秦家虽然是贵为天方侯,但是在全局看来始终是地方诸侯,始终是朝廷手中的棋子。

    天方侯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枚而已。

    即使是现在这整个发生的战争,在李哲这个层次的统治者眼里,也只是局部战争。

    是的,只是局部战争,和北方草原上正在进行的战争一样。

    李哲或许会偶尔看一下整个战局的消息,但是不会吧整个精力放在这边。

    天竺自己国内的发展重要程度远超过这场战争的胜负,天竺不会为这样的战争改变既定的国策。,同样也不会因此停下国内发展的脚步。

二百八十七章() 
    孟州,已经有了秋意,坐在都督府衙门里,原本夏季熏人的酷热已经去了不少,洪承畴端起自己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放下,拿起自己桌上放着的一摞公文,翻开其中一张折子一看,问:

    “嗯?这是波斯来的?”

    “是!”

    堂下伺候的小校回道。

    “都是通讯局刚刚收到的一级权限的快信,没有片刻耽搁,立马就送回到这里来了。”

    所谓一级权限,是通讯局为各地来往的消息按照缓急轻重定下的级别,波斯,一级权限,那是肯定是只有现任波斯总督,荡寇军军使石秀才有的级别。

    洪承畴不在询问小校,自顾自看着手中的折子,不觉皱起眉头。

    石秀,这位边疆大吏前些日刚刚北上扫灭了中央大草原西部,攻灭察合台西部万户部者刺米部,就连差察合台的大将万户者刺米也被阵斩,攻占马什加德,初步控制住了察合台西部万户的大片草原部落。

    这样的战纪若是放在几年前,几乎也是个足以封疆封爵的大功劳。

    但是现在,这一年多来天竺实在是外战斩获太多,立功太容易,以至于便是石秀自己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回报都督府了事,然后就下令撤军会大不里士,一点儿也没有大肆宣扬的意思。

    正巧都督府这边这一段时间也正是忙的焦头烂额,没有心思去为石秀歌功颂德,因此两下里这一碰,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感觉这石秀刚刚收入麾下的西部万户上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仿佛被视若不见一般。天可怜见,这可是后世几乎整个哈萨克斯坦的面积。

    不过,现在,这片草原上面,统共生活的也不过数十万牧民而已,而且经过石秀这次率着荡寇军在这片土地上这么一通杀戮,剩下的人口恐怕也只有二三十万人了,而且多半都是老弱病残,是否能够熬过今天的冬天也未可知。

    石秀的荡寇军这次北上草原对察合台汗国的打击由此可见。

    这也是都督府上下对石秀和他的荡寇军薄有微词的原因,不过幸亏大家也都知道,此事事出有因,究其原因还是和荡寇军本身有关。

    杀性太过,残暴不仁!

    不堪驱策!

    “一群蛮子即便是被编入军伍,也是不堪大用!”

    都督府的人对荡寇军都是如此观感。

    总之,今后,荡寇军想要进入本土恐怕是很难了。

    不过被拿来用在镇守波斯这样的新殖民之地也算是物尽其用。

    反正,这支军队是不要想获得都督府的支持了。

    这次石秀的折子上,却是想要自荐带军一部,加入到西部战场上,也就是马忠率军和拜占庭人战斗的战局。

    这个却是让以洪承畴为首的都督府幕僚们有些犹豫了。

    叙利亚前线的战况,也已经通过飞鸽传信传回了都督府,按照现在前线的情况,虽然是事起仓促,但是也算初步稳定住了战局。接下来只要维持好战线,等待后方弹药支援逐渐到位,等前线捧日军熟悉了具体敌情之后,相信就会逐渐找到机会反守为攻。

    这是规律,也是经过天竺军这几年南征北战的战场上的经验证明过的。

    天竺军中,现在推行的这种战争线列步兵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阵战上攻势如急火雷电,再加上火炮助威,可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任何战阵能够抵挡。

    这是后世横行世界两个多世纪的成熟战法,搬到这个时代,碾压任何敌人都是绝无问题。

    但是这种战法当然也有自己的弱点。

    比如害怕连续的阴雨天气,比如对后勤依赖太重等。

    再者这种战法过去强调军纪,队列,缺乏战场上灵活机动,一旦己方落入突袭战,伏击战,等极端情况下,缺乏防护的火铳兵面对这时代的冷兵器突进阵型来混战,那下场就肯定极为凄惨了。

    毕竟现在还只是早期的火器时代,天竺军不管是器械,还是战术理论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

    李哲固然是在这个年代亲手开创了这种战法,但是他自己本身在后世也仅止于业余爱好者的程度,这样,即使是他一直手把手教导出的天竺军,火器战术也不可避免的沦有过于僵化,生搬硬套的毛病。

    所以,天竺军和敌人战斗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进入状态,来适应这个时代的不同的敌人。

    总之,现在的西线战局,在都督府看来,胜利毫无疑问是属于己方的,只是或许需要多出一点时间而已。

    现在,石秀也想掺乎进去。

    这家伙,难道刚刚结束的草原大战还没有让其打过瘾么?

    还想继续?

    事实上在前线战事上,都督府方面一向是给予前线极大的灵活度授权的,不管是马忠,还是石秀这样封疆大吏,都督府都不会太过参与前线具体的战事指挥。

    不过现在,石秀想去进入西线战事,恐怕就有些不妥了。

    不说别的,只说到时候他率兵到了西线,他和马忠之间到底谁为主,谁为辅这个问题就让人头疼。

    而且西部战线,再加入石秀这样一个总督级别的大将,这个未免有些太过于拥挤了。马忠的捧日军一部,加上天方侯秦家,现在再加上石秀,整个西线投入的兵力,几乎已经超过上次李哲亲征满剌加时的规模了。

    战事规模大大膨胀,这未免有违天竺高层在战争初期对这场战争的定位了。

    就像秦明猜测的一样,天竺不可能将国家战略转到西方,即使是这次击败拜占庭,天竺也不可能选择进军欧洲。

    进军欧洲,扬威域外,说来好听,但是实际的利益在哪里?

    来自后世的李哲当然知道这时代的欧洲绝对是一滩泥潭,没人会想要主动陷进去。

    像是满剌加这种地方本就是宋境,里面的人也全都是宋人,天竺得到之后那里的人和事都能够迅速融入天竺,给天竺带来工业革命急需的土地、人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但是西方?

    那里有什么?

    那里的地缘、民族和信仰,都决定了天竺很难真正征服那里。

    这样的土地,要来何用?

    很显然,至少现在,至少在没有入主中原,没有真正消化掉东方那块庞大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庞大人口资源之前,他不会考虑这个。

二百八十八章() 
    亚历山大港口,北纬3112',东经2915',距离开罗西北208千米。曾经是埃及在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海港,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开始,就是地中海的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但是随着天方人势力在中亚和西亚的不断衰落,这个城市在地中海航线上的重要性也随之逐渐下降,后来,好望角航道的发现更是几乎彻底打垮了它的经济。现在这里,虽然仍然繁忙,但是和往日曾经的繁茂已经无法相比了。

    秦方亲自来到这里,亚历山大港内的造船厂,现在成了秦家的军用造船厂,从去年开始,在这里刚刚建造完成的军舰,将成为新的秦家地中海舰队的主力,加入眼前的这场战争。

    如果有可能的话,秦方也不愿意这样选择,虽然秦家的确是向来不善海军,但是秦方还是知道海军的战船在没经过相当的一段时间的海试是不能参加战争的。

    但是没办法,他们没有时间。

    这场战争完全打破了秦家海军的计划,一切都要为这场战争让路。

    秦方坐在自家的战船上,排着队形从亚历山大港的港口出海,亚历山大港的港口是个湾颈河口,港内几乎是个半圆,然后港口两端是两个分别从岸上向前伸出的半岛将港湾环抱在怀里。

    前一段时间,港口内就曾经遭遇敌人的间谍破坏,但是由于战争的准备,港口的守备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港内的造船厂没受到什么影响。

    这些舰船还是如期完成了下水。

    一共十二艘船,其中四艘六百吨以上的战舰,其它的则都是排水量一两百吨左右的浅水炮船,一种将作院专门设计用来在地中海海域作战的战船。

    地中海海域海况相对平缓,古时候的埃及人撑着木排都能在地中海海战,更别说现在的专用战船了。

    这种浅水炮船的特点就是船身修长,船速较快,相对灵活,船上的炮位虽然不多,但是这种相对平稳的海面上,火炮的命中率也会有相应的上升。用来做辅助战舰应该不错了。

    要知道天竺战船上的火炮威力可是远超这个时代,不会出现船上的炮手们围着一艘战船轰上数十上百炮依然无法轰沉敌船的的情况了。

    再加上,这些浅水炮船和战舰全都装载了天竺特有的船用蒸汽机,带动明轮螺旋桨,即使是在相对平静的地中海也会有不错的航速,这个肯定会让敌人大吃一惊。

    和这些战船相比,爱琴海的那些联军战船会慢的像乌龟一样,到时候这一点将成为己方制胜的法宝。

    而且,这支舰队的船虽然很新,但是舰队的成员却不新,他们全都是国内海上驰骋多年的老手,秦家在招募这些船员们给出的待遇可是很高。这些船员们在被招募后,还都被派出特别到帝国海军的舰队中进行了特训。

    秦家事实上为这支舰队的未来付出了很多。

    所以即使是现在这个舰队的规模数量小的令人可怜,但是它们的战斗力,却不太会令人失望。

    秦方决定把他们放出去,让这支极小而精锐的舰队去打击敌人的运输线,去给敌人联军庞大的躯体放血。

    战争中没有什么打击会比直接轰沉敌人的战舰这样的打击更加致命了,那些联军中的威尼斯、热那亚和弗洛伦撒的贪婪的商人们,到时候就会知道什么叫做战争的残酷了!

    船队平安驶出港口,进入地中海,看着眼前平静的海面,秦方预见到,这片海面即将会因为它们的到来而沸腾起来。

    九月,叙利亚和巴比伦前线,西线阿勒颇附近,拜占庭人再次聚兵想要攻城,但是在城内捧日军主力守城的情况下,强攻三次尽皆败北。

    几日后,拜占庭人西路军,试图越过阿勒颇南下进攻,却被出城的捧日军在城西南一百里处会战,再次败北,全靠骑兵冲锋,才完成撤退。

    是役,拜占庭人再次死伤超过三千,而捧日军损失却只有区区一百多人而已。

    这样,在半个月内,拜占庭将军迪米特斯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