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家乡,茶余饭后谈天说地时也会提及此事吧?”
乔道清说的是人之常情,按照常理,祝彪若是把他在辽国皇宫里的所见所闻全都埋在肚子里才不正常,这样的新鲜事能不往外说么?
白胜明白乔道清的意思,但还是问了一句:“那么若是按照你的意思,这事儿应该怎么办?”
乔道清道:“即刻派人去追,追上去把他请回来,假托辽国皇帝的名义,就说皇帝还没来得及给他酬谢,让他回来领取赏赐!等他回来了之后再委派专人宴请他,不妨再给他找几个美貌女人伺候着,让他乐不思蜀!”
白胜想了想,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办法,如此既能保住秘密,也不用撕破脸皮拘禁对方,拘禁祝彪不难,关键是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想到这里,忽然觉得应该给乔道清一个身份了,如此今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乔道清在底下就可以直接办了,避免了像今天这样的繁琐,也就避免了很多被动局面的发生。
于是点头,示意乔道清与他走出门外,宣布道:“众将士听好了,本帅现委任乔道清为白家军总军师,今后但凡乔军师有所指派,只要不与我的行事宗旨想违背,大家便须听从。”
“得令!”
梁山横山众将士齐声应允,白胜的威信就是这么高,他说怎样就是怎样,即便有个别人觉得以乔道清的资格和能力未必能够胜任总军师一职,也只能憋在心里听令服从。
白胜见状就有些感慨,心说这总军师一职本来打算给公孙胜的,可是人家公孙胜的师父不让徒弟跟咱一起玩!那就只好由乔道清来充任了。
一百单八将是一百单八将,总军师却不一定非得是一百零八个天罡地煞中人,如果一定要将乔道清纳入一百零八将之中才能令人信服,那么他宁可把宋江踢出去。
只不过此时他的威信已经如日中天,安排人事升迁已经无需考虑少部分人的感受如何了,一句话说出来,下面的人就得执行服从。
乔道清上任便展开工作,即可命令神驹子马灵去追祝彪,马灵是有风火轮的人,在当时凡俗之中的马拉松选手里面堪称第一,就是曾经拥有一副神行甲马的戴宗也只能屈居第二。
马灵领命而去,乔道清又把耶律答里孛请到了那座宫殿里面,当着白胜的面,也不说原因,只恳请耶律答里孛加入耶律大石那一支杀向城南的队伍,目的是让耶律答里孛叮嘱耶律大石一下,白胜的性命得以保全的事情就不要跟诸葛无智说起了。
白胜会不会失血过多而死?反正现在是没死,而且还能打。让诸葛无智明白这个就已经足够,至于白胜还能活多久,这事儿与此刻燕京内外的战局关联并不大,无需多说。
乔道清不把原因说明,答里孛自然不免困惑,虽然她不会拒绝这个请求,既然白胜在场,且没有表示反对,就意味着这个请求是经过白胜同意的。
白胜从救起答里孛那一刻起就没把答里孛当外人,所以并不想对答里孛隐瞒,便把此战之后诈死的计划跟答里孛说了。
答里孛听了之后欢喜之色溢于言表,白胜能够活下去,并且能够避免遭到更厉害的敌人的报复,这当然是好事啊!
只要是把白胜当成亲人的人,都希望白胜能够好好活下去。
于是答里孛立即回到后宫,挑选了二百女兵,配备了最为强劲的透甲弩,即刻出门,去追赶张清琼英项充李兖那一支队伍,那支队伍本来就是暗器之王,再加上她这一支神弩营中的精锐女兵,无异于如虎添翼,除非对上大规模的弓箭兵集群,否则就是天下无敌。
然而在燕京城的街道上怎么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弓箭兵集群?所以这一支队伍必然能够从满城的金兵中杀出一条血路,直达城南。
饶是如此,白胜也不放心答里孛的安全,还给她配上了杨志索超两员将领,及一千藤牌手和一千刀斧手。为的是防止万一有敌人利用房屋建筑的掩护突入近前、展开近战之时女兵的对杀能力不够。
答里孛对这位小姑夫兼姐夫感激得不要不要的,他总是能够想得如此周到,总是这么体贴入微,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
她更懂得表示感谢的最好方式是圆满完成任务,于是率领手下一路疾奔,不多时便追上了耶律大石那支队伍,毕竟,耶律大石那支队伍已经为她这支后备队扫清了障碍。
耶律大石正在往前冲杀,忽见答里孛带人从后面赶上来,不禁有些诧异,白胜还是放心不下我么?
等到答里孛来到近前低语了两句之后,他才一知半解地明白了答里孛的来意,只是这事儿有这么重要么?
南城门已经在望,耶律大石顾不上细究原委,总之这事儿并不是什么不利于大辽的坏事,便与耶律答里孛汇合在一起,一路冲杀过了南城门,与城南太乙混天象阵的辽军会师一处。
“什么?白胜说我守不住?”诸葛无智在听了耶律大石的转达之后,一如白胜所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率兵沿着城内刚刚杀出来的血路退往皇宫,而是在质疑白胜的决策。
虽然耶律大石最先说的就是天祚帝驾崩、耶律雅里继位的事情,但是这事儿毕竟已是过去的事情了,眼下还是要以战局为重,怎样打败金国人守住燕京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耶律大石重点说的是白胜制定的战术。
白胜要求诸葛无智率领城南全部辽军退向皇宫,届时命令辽军进入皇宫周围的民居之中,与敌人展开巷战,白胜宣称他有办法保护这些辽军不受损失。
然而诸葛无智却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他在皇宫里面,如何能够保得住外面周围的我们?这不是扯淡么?我们保护他还差不多!”
第1058章 送给白胜的下酒菜
按照常理来讲,诸葛无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若是辽军撤到皇宫周围进入民宅,就只有身处外围的辽军保护里面的白家军这一种可能,内圈中心的如何保护周边的?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而若是把辽军撤到皇宫周围的民宅之中,就立时丧失了太乙混天象阵的优势,放弃自己的特长,却使用并不擅长的巷战去迎击敌人,这简直就是取败之道!
耶律大石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在白胜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他也觉得很不合理,但是在他临来之前,白胜是这样对他说的:“我白胜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辽军进入民宅,必定能把损失减到最小,而且此战你我双方可操必胜!”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不论是打输了这场仗,还是辽军因此遭受了较大的损失,我白胜都愿意以死谢罪!
当着刚刚登基的新皇的面,白胜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由不得他耶律大石不信,至于白胜会采用什么手段以内线救外围,乃至如何打退数量如此众多、士气始终不落的金兵,这应该就是白家军的军事机密了,白胜选择不说也是应该的,说到底,白胜这个人还是不属于辽国。
所以他只好把白胜当时立下的誓言给诸葛无智说了,不料诸葛无智听罢更是连连冷笑,“他白胜的一颗人头能抵得过我大辽一国的价值么?简直是大言不惭!”
真要是打输了,辽国灭亡,你白胜一颗人头掉不掉又有什么关系?别说你自杀也救不回辽国,就算你不自杀,被灭的辽国还能拿你怎样?一点办法都没有!
诸葛无智对白胜如此抵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捡其中几个重要的来说:
第一、诸葛无智对耶律延禧的死负有全部责任,虽然此时包括新皇耶律雅里以及白胜在内都没人追究这事,却不等于这事儿就没有了。
秋后算账谁都会,若是败给了金军灭了国也就罢了,而若是打退了女真人的进攻,到时候这事儿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酒是你诸葛无智的,你还能推给谁?是去取酒的答里孛么?
诸葛无智并不打算用这种龌龊的方法进行抵赖。但是自己为何会铸成如此大错?不全是因为白胜居心不良么!
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跟白胜合作,不论白胜是真的有办法获得胜利,还是用心歹毒想要陷辽军于死地,他诸葛无智都落不下好!后一种情况自不必说,只说前一种情况,一旦白胜获取了胜利,那就证明了他诸葛无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且因此害死了天祚帝!
第二、诸葛无智刚刚获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虽说在太乙混天象阵东南方向的旷野上,金军与刚刚来到的宋军莫名发生冲突、打了个两败俱伤算不上是辽军的战绩,但是贺重宝使出法术歼灭了敌军从城内城头尾随而来的两支劲旅,并且杀掉了金国赫赫有名的两员悍将完颜宗翰和完颜娄室,这样的大胜与他白胜有关么?
不用你白胜,我们照样打得好,打得赢!而你白胜却说这太乙混天象阵不足以守御敌军,这不是妖言惑众、乱我军心么?其心可诛啊!
第三、城外在童贯的率领下、此刻已经安营扎寨的大宋禁军明显不是辽国的友军,且不说他们刚刚攻占了蓟州,只看他们军营的布置,便是与辽国为敌,与金国为友!
连绵起伏的营盘与什么方向上的哪个势力处于敌对状态,这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宋军以正面对峙太乙混天象阵,把侧翼留给了金国人,这还说明不了问题么?
然而这童贯和白胜究竟是不是一路,事到如今,也依然有待于证实!别看白胜在行宫里跟金国人打的血呼淋啦的,万一这还是苦肉计的延续呢?
救了你耶律大石你就感恩了,你也不想想白胜为什么要救你?他的动机何在?如果仅仅是为了耶律骨欲,他完全可以和耶律骨欲在宋国或者西夏的某个地方过着滋润的日子,又何必跑到燕京来跟金国人死拼?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诸葛无智就是死活不信白胜,不论耶律大石如何相劝,他就是不听,这一下耶律大石也没辙了,耶律答里孛就更说不上话了,论官职,诸葛无智是萧凤的领导,而她答里孛只不过是萧凤的临时代理。
但是耶律答里孛只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诸葛无智跟白胜离心离德,那么这场战役必定会以己方失败而告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辽军惨败,被金宋联军杀的片甲不留,然后白胜在行宫之中孤掌难鸣,区区数万兵力终究会被金宋加起来近百万的人海所湮没!
所以她狠了狠心,大着胆子说了一句:“新皇对白胜可是绝对信任的,白胜来制定战术也是经过新皇授权的”
“住口!”诸葛无智本来就很烦,只不过耶律大石位居南院大王,他终究要给耶律大石留点面子,不能当众呵斥,便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你答里孛身份如此卑微,竟然也想拿新皇来压我,也不看看你要压的是什么人?
“张口新皇闭口新皇,且不说耶律雅里胎毛未退、乳臭未干,根本没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只说他登基这事儿经过契丹八部的长老公议了么?”
诸葛无智是掌握契丹八部的至高信物之人,那玉牌乃是当初耶律洪基临死之前交给他的,耶律洪基此举既是表示对他的信任,也是赋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他竭力辅佐孙儿耶律延禧的同时,能够对耶律延禧有一定的限制。
耶律延禧年轻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纨绔,在吃喝玩乐方面一点都不比宋国的赵佶差,只是在艺术造诣上逊色许多。若不是矬子里面拔将军,除了耶律延禧之外别人更加不堪,耶律延禧都当不上辽国的皇帝。
所以耶律洪基才会嘱咐诸葛无智来限制耶律延禧,不要在嬉戏的道路上走得太远,那样辽国就败在他的手里了。
事实上耶律延禧登基之后收敛了许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思也逐渐地转移到了治理国家上面来了,但怎奈他既没有秦皇汉武那样的雄图大略,也没有唐宗宋祖那样的治国之能,说白了他也不是当皇帝的材料,硬是上了这个位子,那么这个位子就必然会把他给掀下去。
不说耶律延禧当皇帝如何失败,只说诸葛无智手有契丹一族的至高信物,即使他说一声要废了耶律雅里另立他人,这事儿也是可以拿到八部长老以及文武百官面前来讨论的,耶律答里孛又如何能够拿新皇的意志来左右他?
正说到此处,忽然有军校来报:“启禀诸葛先生,宋军已至阵前,意图攻阵!”
诸葛无智听罢哈哈大笑,就没再理睬答里孛,朗声说道:“好!我就让那白胜小儿看看咱们辽军是如何迎击来犯之敌的!这一战由我亲自指挥!”
说到此处,又转头看向耶律大石,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不妨擦亮你的眼睛,看看我们城南将士如何打赢了这一场,然后回去给那白胜和新皇讲一讲,告诉他们,这场胜利就算我诸葛无智送给他们郎舅两人的下酒菜!”
第1059章 童秦之盟
正在进行的、发生在燕京城南的这场战斗是一场极其有趣的战斗。
说这战斗有趣,不仅是因为这战斗牵扯了三个国家的四个立场不同的势力,而是因为除了居中坐镇辽国皇宫里的白胜之外,没有人能够针对这场战争得出正确的判断。
无论是精通谋略的诸葛无智,还是老奸巨猾的童贯,再以及善于推算小范围时空的红孩儿,他们对这场战斗的预测都是错的。
但是有趣的是不论这三方之中的哪一方,他们的出来的结论都是乐观的。
金国人乐呵呵地看着大宋跟大辽死掐,只待鹬蚌相争之后再来个渔翁得利,红孩儿乐,阿骨打也乐,虽然完颜宗望那支兵马自从拿下了辽国皇宫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中显得有些异常,但是这又有什么?估计宗望是进入皇宫挑选美女去了,这些孩子就喜欢这么玩,且由着他去乐好了。
金国人乐观,辽国人也乐观,诸葛无智以无比乐观的心态登上了太乙混天象阵的中心指挥塔,他要聚歼入阵的大宋禁军,打一场漂亮仗给皇宫里的那些人瞧瞧,尤其是白胜!
然而在三方势力之中最为乐观的却是童贯。
大宋禁军出动,自然是童大帅下达的命令。
秦桧归来之后,把金国人的态度以及谈判的结果一说,童大帅大喜,“秦监军真不愧国之栋梁,堪比昔日合纵连横之苏秦张仪,今天立下如此大功,他日前程不可限量,今后在朝中,咱家可要仰仗将军多多提携。”
抛开大宋禁军此行的军事目的不谈,只说在眼下燕京城内外的三方势力之中,金国人无疑是最强的一支,童贯是真的不想跟金国人开战,老太太吃柿子还知道专捡软的捏呢,金国人和辽国人谁硬谁软还用想么?秦桧能够成功联合金国,就令他放下了心中一块悬着的巨石。
童贯这话说得有些重,秦桧可不敢接,当即正色道:“童枢密说得哪里话来?秦桧入仕不过十年,如何赶得上童枢密劳苦功高德高望重?岂敢僭越?今后只能是童枢密提携秦桧”
童贯笑着摆手,道:“好吧好吧,你我同朝为官,自当彼此照应,只不过咱家说的却是另一件事,秦监军如今风华正茂,咱家却已经老了,等到咱家百年之后,留下的几个亲人谁来照顾?到了那时,秦监军必定大权在握,只希望秦监军记得今日你我的默契,到时候给予一定的眷顾,咱家这就提前道谢了”
众所周知,童贯是个太监,太监肯定没有子女,死去之后又有什么亲人需要照顾?
秦桧却是知道童贯的事情,这老太监包养了许多先皇宋哲宗的嫔妃。
宋哲宗赵熙是赵佶的哥哥,哥哥死了,弟弟继位本已不合规矩,也就是大宋朝时有这样的先例。继承了哥哥的皇位,若是再把嫂子们都给睡了就更不像话了,所以赵佶就在皇城之中辟出一块地方,把哲宗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集中安顿。
这么一大批寡妇当然也是需要大量的太监宫女来伺候的,而负责管理这一部分太监的就是童贯,与另一个太监总管梁师成分工明确。
童贯在朝中之时,时不常就需要奉旨去这些寡妇那里送一送温暖,这一来二去的,就送出来了一些事情。
童贯不是太监么?能送出来什么事情?
话说童贯虽然没有男人那关键性的物事,可是他有胡子,不仅有胡子,而且比后世小沈阳老婆嘴边那堪比腾格尔的胡子还要浓密,看上去很是威武,颇具男性雄风。
再说那些皇帝的嫂子们,寡妇们孀居既久,其生理以及心灵是何等的需要安慰?纵使那位经常可以得到皇帝雨露滋润的韦贤妃也还总是抱怨吃不饱呢,更何况这些正值虎狼之年却得不到半点雨露的寡妇?
虽然不能和童枢密真的搞出什么事来,但是彼此谈谈理想、聊聊人生总是可以的吧?这一来二去的,就把感情聊出来了,后世里的人们隔着电脑或手机屏幕以及千山万水、在无法确定对面是男是女的情况下都能聊出感情,何况是此刻深宫之中面对面两个大活人?
所以太监和寡妇聊久了,照样能聊出感情来,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是爱情。
童贯要托付给秦桧的,就是这些与他情缘纠缠的女人,还有他们共同领养的“儿子”。
为了能像正常人那样过上家庭生活,童贯从民间搜罗了一些相貌俊俏、聪明伶俐的男孩儿带入宫中,也不净身,就交给那些相好去抚养,算是彼此领养的子嗣。他和女人们约定好了,一旦事情走漏了风声,有人拿孩子来说事,到时候就把孩子阉了,让他们变成小太监,即可免除祸患。
女人们当然希望最好是能不阉的,五六岁、六七岁的男孩子养上十来年就能当男人用了,阉了岂不可惜?
若是一朝童贯真的死了,他留下的这样的“家属”,是没法光明正大地要求朝廷给予抚恤的,只能私下里委托他人照顾。
原本他也无需找秦桧这样的人来照顾,他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多年,岂能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是如今大宋朝堂之中,王黼被方腊捉走至今死活不知,蔡京又已被皇帝罢免致仕失去了权力,高俅被白胜所杀,杨戬缠绵病榻连年不起,朱勔常驻苏州办事处为皇帝采集花石纲,李邦彦与自己不和,只剩下一个梁师成与自己暗通款曲,朝中却没了配合之人。
如今大宋朝堂之上最为炙手可热的人是蔡攸,但是蔡攸也跟他一向不睦,起因是蔡攸曾经想要夜宿皇赊宫,替皇帝玩一玩嫂子,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你蔡攸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