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海戒色记-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无德无能,又如何敢在道长面前猖狂?这位道长,火气不要那么大,来,喝杯清茶降降火吧……”

    灵压之下,法海的神情说不出的悠然自如,翩然起身抄起一侧茶杯,在满室震惊的注视下。迈着四方步一步三摇的走到了惊疑不定的道士身前。

    法海高深莫测的修为,一下子震住了道士。

    “这侍女却是粗心。忘了给道长沏茶,正巧在下这杯余温尚存,来,我们一人一半。”

    法海端着茶杯,并指虚划,装满茶水的茶杯霎时分为两半,法海微微一笑,优雅伸手端起其中半个茶杯,递到了道士面前。

    道士凝目一望。只见面前这半个茶杯边缘平整如同刀割,之内茶水更是仿佛被一股奇异的力量包裹着一般,竟然没有溢出一滴在外。

    灵压!竟然同样是灵压!

    道士脸上赫然变色,同样是灵压,他的灵压只能像普通八品修士一般外放压迫低品之人,而眼前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年轻公子竟然达到了灵压内敛、化虚为实的境界,这没有个几千年的法力修为。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要知道,普通修士,在八品巅峰时也不过近千年修为,在道士印象中。能够拥有法海这般法力的,绝对都是七品以上的修士。

    一品之差,在高手如林的大门派或许不算什么,但在修行异常艰难的散修世界,那就是天堑之别。

    势利市侩之人,自有其机灵之处。

    意识到和法海之间巨大差距后,道士无论如何也不敢抬手去接法海奉上的香茶,慌不迭的将灵压尽收,脸上的傲然不屑也瞬间换成了低眉顺目。

    “不敢有劳前辈,小道杨琮,乃海外千叶岛一介散修,方才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还望前辈多多见谅~”

    “洋葱?你这名字起的真怪。好吧,既然你不肯喝,那在下就自用了。”

    法海闻言轻轻一笑,自顾自的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才翩然返身落座,折扇轻轻一展,没事人一般悠然扇动起来。

    杨琮道士灵压敛去,德王父子方才如释重负,惊魂方定,就看到了杨琮从怒目而视到满脸赔笑这一华丽变脸,顿时相视无语。

    从这杨琮毫无贞操的表现就可看出,灵官,只可用,而不可靠。

    作为皇族,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皇家道观——玉晨观的供奉们,以及在那里修真的皇家子弟。

    一旦改朝换代,前朝皇族就会沦为世家,而玉晨观就是他们能够继续立足于神州的保障,李唐世家、刘汉世家等都是如此。

    可惜,玉晨观作为皇族最后的依仗,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调动,更别提尚未当上皇帝的德王了。

    心下唏嘘之后,德王父子再看向法海时,眸中已然满是高山仰止。

    法海对此却是淡定依旧,即使德王父子,包括杨琮在内,都殷切想要知道他实力已至何品,他也只是笑而不答。

    实力,就像是亵裤,很重要,但也没必要逢人就露出来显摆一番不是?

    ……

    慑服了散修杨琮,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德王已经认定法海名门高手的身份,自是百般巴结,一番商量后,决定由杨琮和法海一明一暗,共同照料世子。

    法海是受命而来,但德王却也不敢让法海白白屈尊,决定每月奉上十颗地灵丹,以作补偿。

    五品地灵丹,和八品人灵丹、三品天灵丹一样,是修真界的硬通货之一,价值不菲且用途广泛。

    德王是个明白人,清楚竭尽所能的交好法海,对他们父子来说绝无坏处。

    盛情难却之下,法海虽百般推脱,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毕竟,法海最近手头也并不富裕。

    ……

    大方丈有命,德王又刻意巴结,法海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完成这次任务。

    通过一番交谈,法海也大致了解了德王世子赵嗣如今的处境,以及他和百里芷结怨始末。

    法海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和他还有一些渊源,甚至可以说是因他而起。

    法海当年弘化时戏耍了一代少年高手刀郎杀千刀,这个杀千刀就在两个好友丛恿下来到了京城找苍家晦气,想要借此逼出法海。

    他们施展了种种手段,在苍家大宅井水之中投放烈性催情药剂,绑架苍家公子小姐们送入青楼妓院,甚至三番五次痛殴羞辱苍家青年一代翘楚、最有可能晋身修真界八品高手的苍景天,手段用尽,最后也没能逼出法海来。

    而世子赵嗣和百里芷结怨,就是源于这落了难的苍景天。

    赵嗣字中初,在京城是有名的淫少,人称“无孔不入”,据说若是哪家美女被他看上,连鼻孔都不会被放过。

    赵嗣是皇族子弟,身边又有德王聘请的修士护佑,虽然无恶不作,但京城中却很少有修士愿意招惹他,赵嗣和苍景天等京城青年俊杰们也大多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本来赵嗣和苍景天二人是各玩各的,偶有交集,也不过一些场面上的应酬而已。但苍景天和德王的死对头睿王却是好友,这睿王是真宗的侄儿,同时也是上代皇帝的嫡子,同样有可能继承皇位。

    于是,狗血的事情发生了。

    世子赵嗣在一次当街调戏良家妇女的过程中,恰巧被睿王和苍景天碰到,在睿王的丛恿下,九品修士苍景天大展神威,不但英雄救美,还当众将赵嗣狠狠教训了一顿,就连当时保护赵嗣的那个九品散修,也被苍景天华丽击败。

    苍景天本身就是九品青年高手,未来岳父又是背景深厚的六品灵官,再加上还有睿王撑腰,不占理的赵嗣虽然受辱,却根本奈何他不得,只得忍气吞声。

    然风水轮转,刀郎杀千刀的出现,给了赵嗣报复的机会,在一次偶然下,赵嗣碰到了被刀郎杀千刀打的半死的苍景天,于是,赵嗣就趁机痛打落水狗,伙同身边散修将苍景天百倍羞辱,还扒光了他的衣服,将其捆在了西城楼上晾了半宿。

    赵嗣虽然畅快淋漓的报了仇,没成想却惹来了更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就是苍景天的未婚妻——百里芷。







第三章 新仇旧怨
    百里芷是六品灵官百里道长的女儿。

    百里道长本是龙虎山弃徒,当年被废除修为、逐出门墙、落魄京师、无人敢用,后来通过苍家走通了当朝国师一位侍姬的关系,才得以拜在国师门下。

    当朝国师,乃是天下灵官散修之首,也是朝廷任命的天下宗教名誉领袖,同时,还是朝廷在修真界的代表,可以说,在皇城,国师是和兵家岳无敌、儒家秦恕之齐名的三巨头之一,也是能够左右大宋朝百亿黎民命运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名门大派,也要给国师几分面子的。

    在国师斡旋下,龙虎山张天师虽没有让其重归师门,却为他恢复了修为,百里道长得以一跃成为六品灵官。

    百里道长也因此甚得国师信任,成了国师的嫡系,又因国师和张天师有旧,龙虎山虽没有让他认祖归宗,却也对他颇多照顾,甚至让他那资质极佳的女儿——百里芷得以重列龙虎山门下,只待她修成金丹,少天师就会亲自来渡她上山晋修无上大道。

    龙虎山位居三品,名列当世一流大派,有张天师这个承诺在,百里芷在京师的地位顿时水涨船高,再加上她本人身俱罕见灵根,又一心向道,很快就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天之骄女,风光无限。

    龙虎山道法不忌婚娶,连带的,百里芷的未婚夫苍景天也成了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

    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苍景天受了如此奇耻大辱,百里芷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杀千刀三人修为高深、有魔门背景,百里芷自认惹不起,但是赵嗣不同,他唯一能依仗的就是皇族子弟身份。

    于是,百里芷就找到了她的手帕交,玉晨观的凌香公主,这凌香公主乃是皇族的明珠,当朝国师唯一的亲外孙女,是真正的天之骄女,小小年纪就有七品后期修为,名气之大,比之昆仑骄子楚中天也不遑多让。

    于是,赵嗣就悲剧了。

    有凌香公主插手,皇族根本不会为他说话,就算是一向认钱不认人的灵官散修们都大多避之不及,德王费尽口舌,甚至开出了一月一枚地灵丹的代价,也只请到了刚入中原不久,来自海外千叶岛的八品灵官杨琮。

    可惜,杨琮虽是八品修为,压过那百里芷一头,但是百里芷身上高品法器、神通却比杨琮这个穷散修多的多,前些日子,赵嗣忍不住府内无聊生活,想要出去散散心,就被百里芷带人堵住,虽有杨琮百般护佑,赵嗣也被狠狠收拾了一顿,到现在伤势还没好利索。

    如今,赵嗣只能整天躲在拥有高手坐镇的德王府,根本不敢再迈出大门一步。

    但总是藏着躲着终究不是个办法。

    德王也曾苦求过府内供奉的老神仙,可惜,人家只承诺护佑府内平安,根本不屑插手这种青年人之间的纠纷。

    德王也清楚,府内老神仙虽然修为高深,但也只是一介散修,同样得罪不起百里芷背后的龙虎山,所以,无论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人家也绝对不会出手的。

    万般无奈之下,德王才不得不求到了大林寺。

    只有名声不在龙虎山之下的大林寺,才真正有能力给他儿子撑腰,甚至彻底解决这件事。

    弄明白了前因后果,法海也终于清楚大方丈为什么会派他来了。

    这件事归根到底是年青人之间的矛盾,人家玉晨观、龙虎山、国师府不是没有高手,只不过这些高手自恃身份,不屑插手此事,大林若大动干戈,派出寺内精英、五品以上的师兄们过来,反而容易惹出事端,伤了几家的和气。

    所以,这件事只能控制在年青人纠纷之内,派年轻弟子过来处理,最为合适不过。

    大林寺当代年轻弟子,最杰出的也只有法逸、法海二人,若是派法逸处理此事,以他那他老大、天老2的个性纯粹就是添乱,只有修为、秉性俱佳的法海,才是最佳人选。

    既不能落了大林威名,又要将这件事小而化之,这就是无花大方丈的真正意图。

    不过,大方丈既然想要小而化之,为什么还要派出大批高手进驻京师分院呢?

    协助法逸在京师耍耍威风、夺人耳目,肯定是大方丈的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也未尝不是为他站脚助威,不过,这也用不着出动数位长老吧?

    望着眼前的赵嗣,油头粉面之下,那似曾相识的眉宇,法海心中猛然一突,额上瞬间冒出了冷汗。

    如若不是前几天刚刚近距离打量过大方丈,如果不是他深悉谋略,如若不是他满肚子的阴谋诡计、龌龊心思,他是绝对无法明悟过来的。

    大方丈真是下的好大一盘棋啊!法海在龙虎山上布的局,和大方丈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这盘棋下的实在是太大了,一个不慎,大林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有灭顶之灾!

    法海已然不敢再行深想下去,有些事不是他该想的,也不是他能想的,一切谜底,都会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后揭晓。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拼命也要保证赵嗣性命无忧,并为自己多多积蓄实力,留出足够的退路。

    ……

    翌日一早,法海就离开了德王府,去了一趟京城的聊斋。

    如若说青阳府的聊斋是乡村集市,那么,京师的聊斋就是大型连锁超市,里面各类修真物品应有尽有。

    法海离开聊斋时,只有一句感慨。

    财富这东西,赚,犹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花,却犹如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十颗五品地灵丹,一转眼就变成了百枚八品念珠。

    八品念珠,又称为舍利念珠,和五品浮屠念珠、三品天地念珠一般,既能加持法力,又能记录信息,还能以之贮存各类神通等等,用途极为广泛。

    佛门弟子,很少精通炼丹制符之术,都比较专注于修行,随着佛门弟子境界的提升,就能将法力转化为各种念珠贮存,寻常一位舍利大成的佛门修士,用一天时间既能祭炼出一枚八品舍利念珠,日积月累之下,也能用之换取修行所需的一些丹药法器之类。

    所以,佛门弟子交易之时,大多比较喜欢使用念珠,各地聊斋之中,念珠也属于硬通货之一,其价值和同品的灵丹相若。

    法海如今舍利子尚未大成,还无法凝结念珠,所以只能买来些成品备用,一方面用来辅助施法,能够节省不少法力,另一方面,法海也想趁保护赵嗣之余,好好修炼一下手中的之法。

    佛光照影出自大乘三藏真经,是罕见的侦察玄妙法门,虽然施展起来极为消耗念珠,但对法海来说,身处暗流汹涌的京师之地,多一个侦察手段,将来做事也能多占一分先机不是?

    待法海返回德王府,赵嗣才刚刚起身洗漱。

    这小子绝非好鸟,骄奢yin逸,被人打成这样,昨晚还御了十余美貌少女,那阵阵**,搅的法海几乎一夜没睡。

    法海本来也想找十个八个美女陪自己睡觉,但德王毕竟知道他的出身,在府内还要保持名门正派弟子风范,想想也只能忍了。

    不过,火气很大是一定的。

    德王府对法海自然是百般伺候,知道他出身佛门,所以,就给他挑了一个紧挨赵嗣居所的优雅小院居住,并且,今天一大早,府内大厨就做好了一桌上等素斋送了过来。

    与下人同来的,还有赵嗣,不过见到法海后确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丝毫没有昨晚在美女身上驰骋的威风。

    坐在桌前的法海见状,随意的招呼道,

    “世子,一起来吃吧。”

    “苍……苍兄,不要招呼小弟世子了,还是招呼我的表字,中初好了。”

    赵嗣哆哆嗦嗦的说完,就亦步亦趋的走到桌前坐下,心情忐忑,生怕法海翻老账,所以,即使坐下,也只敢粘着半个屁股。

    德王不知法海真正出身来历,他赵嗣可清楚的很,当年欺负法海的人中,就有他一个,不过,由于和苍景天一直不对路,所以,他也只欺负了法海一次两次而已。

    但是,赵嗣却知道修士都是很记仇的。

    “也好,那我以后就叫你中……初好了。”法海点了点头。

    虽然看法海没有翻旧账的意思,但赵嗣还是不放心。

    “苍兄,以前……以前都怪小弟有眼无珠,狗眼看人低,您千万……”

    “算了,前尘往事,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我这人一向恩怨分明,你狠狠的羞辱了那苍景天,也算是替我出了点儿气……”法海说完,见赵嗣一副如释重负长出气的模样,不由话锋一转,接着道,“再拿十颗地灵丹过来,咱们就算扯平了。”

    “呃~好,好!”赵嗣顿时一阵惊愕,不过却不敢提半个不字,不管怎么说,能够化解法海对他的旧怨,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好事。

    见赵嗣如此上道,法海乐了,嘿然一笑,

    “中初,今天就由我陪你去稷下书院走上一趟,我倒要看看,在我这个未死的前未婚夫面前,那百里芷又能将你如何?”







第四章 儒门
    稷下书院,就坐落于京城之外的一座山峰之上。

    稷下,取的是社稷之下的寓意,据说原本位于战国之时的齐国稷门,后被始皇所毁,自汉起重建,就一直伴随于京师附近。

    稷下书院所在山峰高只百丈,不过山势却很平缓,在那倒扣银盆般的山峰之上,数千间古色古香的优雅建筑,一圈圈围绕着山顶高高耸立的孔圣祠堂,犹如星罗密布般排列,从远处望去,蔚为壮观。

    稷下书院是儒门第一书院,据说鼎盛时汇集天下上千大儒、方士,是中原礼仪道德的源头,也是宇内贤士荟萃的中心,八荒仰慕。

    近千年来,随着岳无敌的崛起,稷下书院的风头被兵家逐鹿学府分去了不少,不过,依旧是天下士子心中的圣地,也是京师王公大臣的摇篮,所有王孙子弟从政前,都会到这里的下院学习历练一番。

    赵嗣作为亲王世子,自然也是必须到下院学习的,不过,自从出了百里芷一事,他却再也没敢来过,因为百里芷和稷下书院大祭酒秦恕之的小女儿秦灵芸关系极佳。

    “诸子百家以儒术独尊,天下万法唯浩气长存……好大的口气!置我道家于何地?”

    从下院门口那巨大的牌楼前走过,陪同法海、赵嗣的杨琮言语中充满了不忿。

    “儒家讲求制衡,独尊儒术,也不过是为了制衡百家而已。”

    法海却是不以为意,轻摇折扇。边走边道,

    “神州之地,各国蛮夷大多以教立国、一家独大,只有中原是百家共存的礼仪之邦,这都是儒家的制衡融合之功,所以说儒家是中原教化万民之国教也没有错。”

    “礼仪之邦又有何用?”杨琮不敢反驳法海,只得小声嘟囔着,来自海外蛮夷之地的他只信奉拳头、利益。

    “听说你们海外一切以实力为尊,在家族门派中也是以修为论辈分。在下就奇怪,如若爷爷、父亲、儿子三人一起加入一个家族门派。几年修行下来,儿子修为最高,不知修为逊色一截的父亲是不是也得管他儿子叫爹,修为最差的爷爷是不是更得管他儿子叫爹,管他孙子叫爷爷啊?”

    “这个……这个……”

    “中原之所以称为中原,就是因为我们懂礼仪、有文化,父子纲常,无论到什么时候爹永远是爹,儿子永远是儿子。尊师重道,也是这个道理。”法海折扇一合。摇摇头,大步而去,“哎,野蛮人,没文化,真可怕!”

    杨琮被驳的面红耳赤,不过细细一想,却觉得法海说的很有道理,再看那牌楼时。心中多少对教化万民文化之道的儒家书院多了几分敬重之情。

    文以载道,文化,永远都是大道之基。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走在稷下书院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前来求学祭圣的各地学子。所谈所言也大多之乎者也、经云子曰,听的杨琮一愣愣的。

    不久,三人就来到了下院一间雅致无比的书斋之前,尚未进门。就闻朗朗书声入耳,点点墨香扑鼻。

    “就是这里了,我们王公贵族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