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秦朝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道:“当然,犯错亦有高智商犯错与低智商犯错之别,犯罪亦有高品德犯罪和低品德犯罪之分。不是说智商高就不会犯错,品德高便不会犯罪。”
真不知该不该相信他。慕容博叹道:“你对这问题,早就有过深思熟虑过了吧!”
秦朝道:“要不是你爹妈在暗中保护,你南慕容在江湖上风光的日子还真不多了。”
“什么?”慕容博激动下右手抓向秦朝的左肩。
嗞!嗞!嗞……感觉却像是抓在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上。炸得皮肤上青烟直冒,内力俨然不管用了。
“化功**?”话到嘴边,又吞回了肚子。
秦朝耸了耸肩道:“你想想,你爹妈是何等武功,会这么容易老死吗?”
慕容博又惊又喜道:“不会,至少我妈肯定不会。看来我妈修炼的是你逍遥派武功,至少前期比我爹还强。我爹心里面肯定不服输,这么想,假死不就找到了理由了吗!”
“别问我。”秦朝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是比你多想一想而已。”
笑了笑道:“不过,我猜,你妈现在应该快当上一国之主了。这或许才是你爹最生气的地方,男人的面子上挂不住嘛!”
慕容博脑筋一转,便明白了过来,铁青着脸道:“美人计?”
秦朝点头道:“我想你妈绝不会真正让那国主占便宜,主要是你爹自己觉得名声受损,这才不好意思跟你说。”
慕容博面露奇色道:“我爹妈都不敢说,你敢说?”
秦朝道:“至少我,既不想杀人,也不愿见你慕容世家跟中原群雄拼个两败俱伤,又凭白让外族捡便宜。至于我个人,如果连这些话都不敢说,那还练武干嘛!”
慕容博沉吟道:“我还是很难相信,你会这么好心冒这么大风险。就算你真心看不起我前半生的所作所为,总不会连我爹妈都一起看不起。”
秦朝呵呵笑道:“我当然会有我的私心在内。比如说,我不仅希望你大燕能成为大宋的属国,还希望其它小国也能尊大宋为宗主国,实行一国多制化,或者结为统一的大联盟国。总之是想减少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战争,充分发扬汉文化,扩展咱炎黄子孙的版图。”
慕容博接口道:“这么一来,你便功德无量了。”
转头道:“苏刺史怎么看?”
那中年知州一脸严肃道:“这至少也得找个够分量的中间人,多娶几国皇室宗亲贵女,方便在中间牵线搭桥……”
不等他把话说完,秦朝已经急着摆手道:“别找我。”
慕容博笑道:“不找你找谁?”
秦朝只稍微犹豫了一下,便道:“乔峰不就是个很好的人选吗?他向来一诺千金,最讲哥儿们义气,只要找几个异国兄弟与他结拜,比我这连牙都懒得刷的懒鬼,绝对强多了!”
慕容博道:“你不都已经知道,萧峰父子与咱父子仇深似海,只杀母之仇都已经无可化解。”
秦朝道:“如果一定要报仇,那不过是逞匹夫之勇,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都不见得有什么用。但如果他在如此大仇前都放得下个人恩怨,那就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了。”
慕容博摇头道:“我还是不信。换了是你,别说你母亲受辱,就算你身边一个侍女,你都会想方设法替她报仇雪恨,是不?”
“那种大英雄!大豪杰!我确实做不来。”秦朝点头道。
想了想,又道:“难道‘北乔峰,南慕容’就没得和解了吗?”
慕容博道:“小兄弟,你这可就又小瞧我了。人生在世,谁无一死!难道我就不懂,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为国为民,先一步牺牲自己的晚年?”
“小瞧?”秦朝心想,“这就小瞧了!那就让我再继续小瞧你,前面还没小瞧够……”
前面慕容博虽然制定了一个貌似很宏大的计划,但却没有对那计划的各个细节进行周密的思考和部署,反而象是守株待兔般,听任事件随意发展,而不加把握控制。
最匪夷所思是在计划最关键的雁门关之战里,他似乎都没亲自到场去观察事情的进展,而是放任汪剑通和玄慈回到中原,使自己阴谋败落,彻底丧失了中原武林领袖人物的信任。
雁门关之战,中原武林受到了重大的损失,萧远山家破人亡,策划阴谋的慕容博得到了什么好处么?
什么也没有。
一个宏大的计划由于自己的不作为而流产,自己还不得不装死逃避玄慈的责难,损人不利己,就是慕容博在雁门关之战的写照。
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雁门关之战后,慕容博又干了些什么呢?
一是继续他损人不利己的勾当,天真的想通过在大理国内杀死玄悲,挑起少林与大理的冲突,却因为自己一阳指练得不到家,杀不了玄悲而被迫用了韦驮杵,反而为自己的儿子同时惹上大理和少林两路强敌。
杀一个柯百岁,居然也用上了家传的绝技‘斗转星移’!
一时之间,反让姑苏慕容成为武林中的众矢之的。他杀人时是如何考虑的,外人不得而知,可能他当时饱受病痛折磨,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慕容博在少林寺里教训慕容复要以复国大计为念,义正词严,言之凿凿,然而他装死的这些年干了些什么呢?
书里没写他暗地里联络谋反的成绩,反而说他把最大的精力放在了去少林寺藏经阁偷阅秘籍上。对于一个矢志复国的野心家来说,沉迷武学秘籍和玩物丧志似乎没多大区别。
从古到今,哪一个皇帝是靠着自己一个人武功盖世打天下?
第二十六章燕子坞万两黄金
萧远山和鸠摩智沉迷于少林的武功秘籍无可厚非,但对于慕容博来说,首要任务绝不是将自己的武功练到最强。即使练到了最强,也不过是另一个吕布,最多不过是另一个项羽。
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无拳无勇,照样统领三界众神;
西楚霸王的武功无人能敌,最后也落得自刎乌江。
慕容博对慕容世家复国的贡献,还真未必超过年过弱冠便四处奔走,放弃儿女情长,不惜忍辱负重的慕容复。由他实施那些匪夷所思的阴谋,反而成为慕容复大业上最大的绊脚石。
书中像成昆、左冷禅那样的枭雄,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本身思虑筹划都极尽周详,实践手段雷厉风行,功败垂成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主角定律所致。而慕容博一生的阴谋几乎没有受到主角影响,一生图谋,谋反之业仍了无寸进。就他这样,竟然都成了天龙第一大阴谋家!
指望雁门关之战引起两国交战,就像认为山口组和黑手党火并就会引发日本与意大利交战一样。但这不是说,山口组和黑手党在日本和意大利境内根本没什么影响力。
这也不是说,武功最高都威力不够,比不得枪炮。如果是一炮轰在了金銮殿上,那结果能一样吗?
别说一定要用什么原子弹,就一个小孩玩的烟火弹都很了不得啊!
慕容复的复国策略虽然也难免显得有些弱智,但比起他老爹来,还是要胜过许多倍。如果慕容复是弱智,他老爹是什么?
论武功,慕容复在同辈中除了乔峰谁都不用怕,何况他的年龄原本就比乔峰小。
论计谋,虽然算不上很高明,但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天上掉馅饼,或自己突破开了窍,高明的计谋层出不穷,甚至送上门不要都不行。
再加上,每次都有虚竹、段誉那种能逢凶化吉的主角搅局,失败了也不是很丢人。
倒是他爹,自己瞎折腾,不但一事无成,反而树敌无数,最后只能装死。连唯一的亲儿子都不告诉。
明明自己不用心教儿子家传的‘参合指’,反而跑出来骂儿子丢慕容氏的脸。
刚刚把自家武功在群雄面前吹嘘一通,马上又被人指出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少林偷学别人的武功。
转着弯说到这儿,秦朝一张脸又羞又红。
说什么偷学,自己这不也和他一样吗?
可笑他刚刚教训慕容复要以复国大计为念,义正词严,半天都还没过就跑去当和尚,啥也不管了。
可怜慕容复从小就为了复国大业放弃了一切,偏偏摊上这么个爹。当他在西夏皇宫被问到最快乐的时光时,竟然想不出来,唉!
别的不说,他和鸠摩智结交原本是件好事。但也不干什么好事,到处找武林秘籍,为了一本《六脉神剑经》,居然掳了大理世子!完全不顾国家利益。还装着很爱国爱民的样子。若因此而结下血海深仇,这笔帐慕容世家也逃不了。有这么个好友,人品真是好得很!
总之。除了得罪人之外,他还干什么了?
慕容家的人都莫名其妙得很,慕容复相对还正常点,就是在主角的压迫下苦哈哈的,这个主要是运气问题,书中的主角定律不可抗。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慕容博那两个朋友,一个鸠摩智,一个玄慈还是很贴切的——前者堪称武痴,后者和叶二娘偷情,他自己则做着春秋大梦。这三人一个痴,一个色,一个傻,自然臭味相投了。
这评价修修改改删删减减后传入慕容博的耳中,不知他怎么忍得住。可惜他那朋友,鸠摩智和玄慈都还没听到。虽然这不是秦朝第一次这么想,但还是像第一次一样控制不住直笑痛肚皮。
“哈!哈!哈……”
隔壁那总捕苏三和苏刺史都伸长了耳朵,但还是有一句没一句,很多关键性的内容都没听到。既暗自庆幸能少冒一些生命危险,又暗自可惜,希望能立下更多更大的功劳。
听慕容博道:“好吧!你要小瞧就尽管小瞧好了。反正在没获得成功之前,做得最如何成功都还是没成功。若连现在这身武功都没,那就连站着同你说话的底气都没了,是不?”
“你这话倒也有理。”秦朝强忍住笑道,“最怎么荒谬,做比不做强。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不怕犯错,不怕失败,成功就在不远。老怕这怕那,怕摔跤,怎学得会走路。”
慕容博道:“那现在就谈正事。我准备把这‘燕子坞’半卖半送予你,就看你怎么接受?”
“很好办。”秦朝道,“我会将之规划成一个经济特区,并保证在十年内投资上万两黄金进去,只一条最高法律——交易上人人平等。”
慕容博越想越觉得大有可为,不由担忧道:“如果朝廷不同意,怎么办?”
秦朝大笑道:“这又不是我必须巴结他赵宋,眼光长远的人都不会拒绝,高太后该不会那么傻。大不了在大理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开张,保定帝和镇南王绝对是欢迎之至。”
慕容博稍作犹豫,便道:“我大燕也绝对欢迎。”
又道:“关键是那些黄金太多太多了!”
秦朝笑道:“难怪你怀疑!这当然是有钱大家一起赚,有财大家一起发。事实上现在社会上闲散资金太多了,通过集资很容易,入股……”顺便举例解释了一下什么叫集资?
什么叫入股?
慕容博听了,再不敢怀疑,大叹道:“兄弟有这等宰相之才,恐怕吕不韦都比不得。”
秦朝摆手道:“这根本不算什么,看现在这社会和千年前相比便知我所言不虚。”
慕容博道:“这对你或许真不算什么,但我敢保证那秦老家主也一样地震惊,不然不会找你结拜。现在倒轮到我有些佩服他了,看来我也小瞧了兄弟你,特别是小瞧了你那套《寻秦记》。”
秦朝听得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跟秦夕落的结拜还没着落,慕容博直接提出结拜的可能性极大。现在只要自己顺势提出,对方十有**不会拒绝,反而是求之不得。
真要那样做,慕容复从此就得喊自己喊叔叔,而王语嫣……
‘侄女’二字一冒头,一时不敢再往下想。
听慕容博道:“既然留在‘燕子坞’的人不愁没安置,那我就可以放手大干一场,再没什么值得顾虑。弱肉强食,没什么可说,就看萧峰父子俩怎么选择。”
那苏刺史忍不住插嘴道:“要接收‘燕子坞’,总得找个由头啊!”
慕容博撇嘴道:“这还用我教!你自己不会编故事吗?随便打个赌不就行了。”
苏三道:“大人是想说,你们还是公开斗一次剑,分出个高下比较好。”
“你以为我还像以前那么傻呀!”慕容博冷笑道,“剑自然是会斗,但不是现在,等这一切都忙完,悠闲下来后,再斗也不迟。”
秦朝道:“那就定在三年后,中秋月圆夜,第一次‘华山论剑’,顺便决定‘燕子坞’的利润分成,怎么样?”
慕容博笑道:“一言为定!”挥手告别。
他一走,无形之中那苏刺史的官威立即回转一半。
只听那苏刺史喃喃自语道:“这刁民,仗着武功远比一般人高强,越来越无法无天,怪不得朝中明知重文轻武的弊端,仍一直坚持……”
秦朝打断道:“上位者不努力提高自己,反怪下面武功高,这他妈什么狗屁道理?”
苏刺史没想他会暴粗口,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道:“本官准备推荐阁下担任国师一职,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又道:“你这是不是故意这么说,就为了拒绝?”
不等秦朝回答,便摇头道:“何必一定要拆穿!看来一定是这样!但有些不是你想拒绝就拒绝得了。”
秦朝觉得今天已经扯得太多,祸从口出,没兴趣再跟他扯。
不久后,看他和苏三一摇三晃地出了门,对他道了声:“不送。”便回了书房。看着潇洒,事实被他顺手牵羊一把,答应送他一些花岗岩方块,用作建家用人工温泉池。
“晓嫣,今后刺史那儿有什么事,喜欢就都由你接待,随你。”秦朝突然放下书本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苏晓嫣将半个身子都挂在了他身上,吐气如兰道:“谁说主人最胆小怕事,主人原来是这么大胆,真的连刺史大人都不放在眼里耶!”
秦朝道:“说我胆小怕事没错,但说我胆大包天也没错,我这人复杂得连自己都看不懂。”
苏晓嫣道:“这世上,最难懂的反而是自己。”
嘻嘻一笑道:“这位苏刺史,原来可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哦!”
秦朝站起身来道:“我只听过苏大学士的‘苏门四学士’,例如那位对你很欣赏,世称‘淮海先生’,别号‘邗沟居士’的秦观》秦太虚》秦少游》淮海居士,从没听过什么‘江南四大才子’,不感冒。”
第二十七章声声慢朝朝暮暮
门外有人高声道:“这‘苏门四学士’,在下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另外三位是指?”
苏晓嫣笑道:“果然又撞车!‘淮海先生’请。”
那人道:“相见不如不见。”
秦朝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蜡笔小新的卡通影像,不由叹了叹,心情十分复杂地道:“另外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到元祐七年,苏大学士自扬州召回,进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顿了顿,续道:“秦观你则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
那人呵呵一笑,击掌道:“兄台可真够‘还看今朝’!如果连这都算得准,那国师的推荐人怎么也得算上我秦观一个。一并提前恭贺,祝苏大家找到满意的归宿。”
苏晓嫣道:“你如果真的还想有所作为,就该趁机多了解民生疾苦,针对新、旧两党的主张给予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而不是把心思和时间浪费在我这儿,纯粹是白费功夫。”
听那秦观道:“苏大家教训得是,现在就得做准备,这么看这一卦至少不会偏太远。”听声音越行越远。
秦朝朗声道:“绝对没白费功夫,至少该找个借口,叫他多送一幅字画,题上——‘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吟唱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长吟道:“《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这自然又是在盗版。但除了他外,谁信?
苏晓嫣扑哧一笑,道:“主人这样随客人自由出入,原来是方便改行算卦。最厉害是这首《鹊桥仙》,合三人之力成一曲经典,看来可提前问世了。不过,这次上面硬要砸了国师这算无遗策的招牌,倒是个送上门的机会。如果圣上连这面子都不卖,那国师之说自是笑谈。可这要是真应下来,苏门真得以复起。这人情可真不小,收费可真不低啊!”
秦朝道:“我这不过是顺水推舟。”
苏晓嫣道:“真够谦虚的。”肚子都快笑痛了。
他这哪叫谦虚!这分明是说,即使没他推这一把,这些原本就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但除了他外,谁信?
实话实说,这不是第一次。
继续解释也只会继续适得其反,但秦朝还是会解释。几乎每次都会吃力不讨好,但该解释还是会继续解释。
反正信不信由别人,解不解释由自己。
至少历史上没自己。不也还是会出现“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现在没自己推这一把,原本还是会有‘苏门四学士’。反而因为自己先推了这一把,历史上还会不会有‘苏门四学士’。那可就很难说了。
说不定会早产,说不定会难产……
大不了照搬《寻秦记》,学主角项少龙,秦始皇都由自己造一个。
突然特别想念李格非那女儿李清照。虽然她现在还只六七岁,虽然说三岁看老,但对这‘千古第一才女’。可得十万分小心地雕琢。别,别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要,要相信自己。
便,便再没什么不可能。
这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从大航海时代,到大航空,到如今的时空旅行。这都是自己特有的底气,脱离一般井底之蛙的底气,而非只一句漂亮的空话。
第一次时空旅行或许是一次意外,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以人类的聪明才智,意外不会一直意外到意外,意外相信早晚会意外到不意外。但最怎么不意外,弱还是弱,强还是强。强弱之间的差异,不是越拉越远,便是越拉越近。
苏晓嫣不知为何,也想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念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见秦朝又羞红了脸,不由笑道:“你不会还不承认,硬说是盗版了‘千古第一才女’?”
秦朝能说什么呢?
被识穿了吗?
根本就没法解释,他只得再一次狼狈而逃。
“唉!主人用得着这么谦虚吗?”苏晓嫣怎么也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