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看!马家口那边好像出了什么事!”莫轻言忽道。莫轻言的伤势已经全愈,镇州之围解后,他随李风云南下,一来想帮一帮李风云,二来也顺道回开封大理寺。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朝马家口方向望去,只见一溜尘土,直奔马家口而去。
  “什么人?似乎是想去袭击码头!人数不多,才五六十骑!”赵匡胤皱眉道。
  ………………………………


第百五十一章 焚舟
  李风云等人都是武功高强之辈,目力不差,两三里之外,虽看不清楚面目,但要看清楚两军的行动却不难。
  只见没等那四五十骑靠近马家口,一队两百余骑的契丹铁骑已经杀出了马家口,直朝那拨人杀去。
  那拨人似乎知道契丹铁骑的厉害,见契丹铁骑杀出,立刻拨转马头,转身便逃。那拨契丹铁骑不肯放过他们,在他们身后紧追不舍。
  李风云忽然灵光一闪,嘿嘿笑了两声,道:“这法子倒是不错!咱们也去烧船!”
  众人闻言都朝李风云望,不知他有什么好主意。
  李风云笑道:“咱们总也有两千精骑,还有风云营一千两百位步卒,算起来力量也不算弱。如果也按那伙家伙的法子,派出一千骑兵,引开一部分马家口驻守的骑兵,不说多,只要能引开两千守军,那么,我们便还有一千精骑,一千二百步卒。
  凭着这一千精骑,一千二百步卒,杀入码头,分出一千精骑负责抵挡留在杨家口的敌军,其他人负责放火烧船,咱们也别贪心,只求烧去他一半的船只便可。只要赶在敌军大营的骑兵赶来之前撤离,想他们拿咱们也没法子。
  我想,即便那个耶律什么麻花得到消息,派出援兵,杀到马家口,总要一炷香吧!”
  众人微微一思量,纷纷赞同,又商讨了一番,决定分出一千精骑,分成五拨,每拨一百多人到三百多人不等,装做河北被绿林好汉,由赵匡胤率领,分批去引马家口的敌军,又商量好了汇合的地点及退兵的路线。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赵匡胤接连派出了这五拨人马,前去骚扰马家口的敌军。
  那些契丹人哪将他们放在眼中,接连派出大量的兵马追杀他们,估计也是被骚扰烦了,正恨不得杀几拨人马立威,哪肯放过他们?紧追不舍。
  赵匡胤所率的那一千精骑,也不肯与他们交战,但只要契丹人有停下来后撤的意思,就立刻拨转马头,尾随追杀,但若契丹人调转马头,又远远地逃开,只气得契丹人牙齿咬得嘎嘣嘎嘣作响。
  李风云算了算被诱走的人手,估计马家口中剩余的契丹人已经不足千骑,又看看天色将晚,招呼了一声,率着其余的人马从密林中溜了出来,缓缓向马家口靠近,直到只有一里多地之时,一声呼哨,众人才策动马匹,朝马家口冲了过去。
  契丹人留在马家口的守将直到此时,才知上了当,匆匆吹响了求援号角,率领剩下的不足千人守住马家口各处的要道。
  到了此时,哪里还守得住?也是他大意了,没料到附近居然还藏着这么一大股骑兵,一时间,那不足千人的契丹铁骑被李风云剩下的一千余人缠住,风云营一千二百多人杀入马家口,四处放火!
  不多时,便有两三成的船只火光大起。
  一时间,马家口火光冲天。
  一些机灵点的契丹人,手舞钢刀,驱赶着船夫将船赶离开河岸,但千余条船哪有那么容易便都能逃开?为了防止那些船夫逃走,契丹人平时不许那些船夫接近那些船只,平时都圈禁在营中,现在赶那些船夫去驾船,谁愿意,一不小心死于乱军之中,找谁去喊冤?
  如今李风云来袭,船夫更是人心惶惶,许多人在打量周围的环境,准备伺机逃跑。
  更有一些船夫趁着守船的契丹人不注意,驾船逃走,马家口渡口乱哄哄一片。
  李风云哈哈大笑,挥动幽影宝刀,一连斩杀了十数名契丹铁骑。
  不是契丹铁骑不中用,实在是人太少,顾了东边顾不了西边,这不比野战,破坏永远比守护容易得多。
  听到马家口求援的号角声,耶律麻答脸色一变,急忙出营,只见马家口那边已经有火光腾起,心中焦急无比,暗骂马家口守将无能,一边急遣人救援马家口。
  可一时间哪里调得出人马?乱糟糟的好不容易急调出一支两三千人马,耶律麻答亲自率领着,才奔出大营一里多,从一侧杀出一支五六百人的人马,乱砍了一阵,丢下三十具尸体,扬长而去。
  耶律麻答也不愿与那拨人马多纠缠,急匆匆赶到渡口,李风云早带人离开,耶律麻答却欲哭无泪,好不容易搜集来的船只被点着了大半,还有一部分偷偷地趁着码头大乱,逃往了对岸。剩下的船只不足原来的三成。
  还有一些守军正急匆匆地救火,希望能多救出几只船只来。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为了防止木头在水中腐烂,木船上刷着厚厚的桐油,烧着的木船,就如点燃的油一样,很难被扑灭。
  气急不过的耶律麻答二话不说,将马家口的守将抓了起来,亲手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契丹人不是没有渡河的法子,一张缝好的羊皮,往里面吹满气,扎好气口,这便是契丹人常用的渡河方法。可是,这法子在黄河上管用么?这么急的水流,河中漩涡也多,用这种方法渡河,不知有多少人会被卷到河中喂王八去。
  契丹人大多不识水性,就算是掉到普通的江河里,也会像秤砣一样直往水下沉,何况是在黄河上?
  而且,即便用这种法子人能渡过黄河,那战马呢?战马又如何过去,没有战马的契丹铁骑,还能称为是契丹铁骑么?
  耶律麻答心中又急又燥,看眼前的情形,剩下的这么点船只,一次最多能运过去两三千人马了不得了,单靠两三千人马,能守得住对面的河岸么?
  耶律麻答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但如果不赶快渡过黄河,对岸的晋兵会越来越多,那渡过黄河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黄河两岸的船并不是那么好找的,这千余条船,原就是这两个多月搜集征用来的,再想找到这么多船,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李风云也没想到耶律麻答的援军来得如此之慢,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烧毁更多的船只。听到哨探吹响了号角,李风云没有多犹豫,立刻率军撤离了马家口。
  李风云并未安排人去袭击耶律麻答的援军,究竟是谁袭击了耶律麻答,李风云也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是赵匡胤摆脱了契丹追兵,回头咬了契丹人一口?
  不过此时毕竟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耶律麻答的大军随时都可能追上来,若是被契丹人缠上了,李风云可没有把握还能将这两千多人完整地带出来。
  李风云率领两千多人马,直朝约定好的会合地点而去。
  忽然,从前方杀出一拨人马,正挡在了李风云队伍的前面。
  ………………………………


第百五十二章 原来他还活着
  李风云心头一惊,暗道:“难道那个耶律麻什么花已经料到我们会从这里经过,特地在此地等着我们?”
  “李老弟,还记得老哥么?”忽然挡住他们的那拨人马中,有人高声叫道,声音十分耳熟。
  “典大哥?是你吗?”李风云眼前一亮,大声喊道。
  那人哈哈大笑道:“不是我还会是谁?”
  此人正是当初与李风云并肩作战的典奎,没想到那日他并没有战死在镇州城南门外。
  李风云麾下张俊、张松、元霸和肖景云原本就是典奎的旧部,王大山等人也曾跟他血战过,莫轻言也认识他,至于白福通等清平镇众豪杰,本就与典奎同属天策府,只是有的人以前见过面,有的没有,此时故人重逢,难免一阵嘘寒问暖。
  原来,之前袭击马家口的那数十人就是典奎所率领的绿林好汉,典奎也打算焚烧契丹军的船只,只是可惜,这些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实在不多,不过才五百人,而且良莠不齐,都没经过正规的训练,高手不多,根本不是契丹铁骑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得采取将敌军诱开的方法。
  马家口驻守的契丹铁骑足有三千多人,典奎所率领的绿林好汉每次诱不出多少,所以他一直也没有机会下手。
  李风云足有三千两百多人,受他的启发,才想到这调虎离山之计,有样学样,分兵诱开契丹兵。
  这几日,契丹兵早被典奎的战术弄烦了,把李风云所部也认为是典奎这伙绿林好汉,恨不能一举歼灭了他们,这才中计,抽空了营中的兵马。
  典奎大喜,聚齐人马,正准备袭取马家口之时,忽见马家口火光忽起,顿时也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典奎本是行伍出身,当初后唐的千牛卫,当年曾多次与契丹铁骑交手,自然会想到耶律麻答会派出援兵,所以索性率了众绿林好汉,等在援兵的必经之地伏击,袭扰援军,给李风云争取撤离的时间。
  虽然此举导致典奎损失了二三十人,但也让李风云烧了更多的船只,救走了更多的船夫。
  见目的已经达到,典奎略微一计量,猜测李风云会走这一条路,便率众绿林好汉守在此处,想看看敢与焚烧契丹船只的人究竟是哪位英雄,这才会遇上李风云。
  这般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了,两拨人马合兵一处,典奎对此地的地形比较熟,众人按照典奎的建议,干脆赶往了典奎的秘密营地。
  至于赵匡胤所带领的那一千精骑,也安排了人去会合地点通知他们。
  典奎本是天策府逍遥堂的右护法,这拨绿林好汉的骨干主要是逍遥堂的人,再加上归附逍遥堂的一些各个山头上的蟊贼响马,当然都听他的号令。
  元霸曾跟李风云介绍过天策府,天策府分为九个堂口,上四堂,下五堂,上四堂分别是青龙堂、白虎堂、朱雀堂和玄武堂。下五堂分别是汇仁堂、聚义堂、荣礼堂、圆智堂和申信堂。
  逍遥堂实际就是荣礼堂,而白福通等人则是属于上四堂中的白虎堂。
  典奎的营地在一处环形山中,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可通谷内,易守难攻,而且十分隐蔽,不知道的人,很难发现这环形山中居然还另有天地。
  这山谷名叫荆柯寨,是逍遥堂的秘密据点之一。
  谷中土地肥沃,大概种了两三百亩庄稼。契丹人入侵中原后,逍遥堂又将大批的粮食、武器运抵此地,又收拢了许多绿林好汉,想把此处建成一个可以据守的要塞。
  谷中还有两千多老弱妇孺,都是这些绿林好汉的家小。
  典奎回到博州后,这块营地就由他来负责。
  来到谷中,李风云大喜,他们本就没有固定的营地,所带的粮食也只够人马五天的用度,如果这五天,郭威没有请到将令,不能及时赶到,那他们这三千多人马就只好去刘知远的大营。
  现在有了这山谷可做依托,山谷内粮草也算充足,短期内供应他们这三千多人马不成问题,那李风云他们就能在此地多留一段时间,看能否再找到战机,咬上耶律麻答一大口。
  将众人安顿下来,李风云问道:“典老哥,当初你是如何逃脱的?那日镇州城外,你返身杀敌,我逃上山后,只看到一地的尸体,还以为你已经……”
  典奎呵呵笑了两声,道:“我哪有那般本事,能逃得了?那一日,我杀入杨光远的骑兵中,杨瞻的本事不弱,又有那些精兵帮他,没几招就被砍成了重伤,被杨瞻那厮拿住,被两名杨军押送往大营。
  我直道这回算是完了,不知契丹鞑子会怎么对付我。谁知,才走了没几里路,忽然眼前一花,出现了两人。
  一人是契丹人打扮,样子很凶,另一人倒是中原人打扮,不过脸上带着一张钟馗面具,不晓得是什么人。
  那戴着面具的中原人的功夫好高,伸手拍晕了押送我的两名杨军,说道:‘这人我救了,耶律教主不会反对吧?’
  那契丹人冷哼了一声,说:‘你要救便救,本尊反对你肯罢手么?’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微微一笑,解开捆绑我的绳索,拍开我的穴道,说:‘那倒也是,不过,都是老朋友了,总要打声招呼才好。你瞧,我也没下死手!’
  那契丹人道:‘你杀不杀他们,与本尊何干,不过是两只狗而矣!’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轻叹一声,说:‘唉,你们契丹人,连为你们效命的中原人尚且这般对待,教人如何放心将天下交给你们?’
  那契丹人冷笑一声,道:‘你轩辕台要插手此事,当然怎么看契丹都不顺眼,中原有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契丹做事向来如此,燕云十六州在我契丹手下,不是一样治理得很好?契丹人从不畏惧敌人,多一个轩辕台又算得了什么?倒是你轩辕台要小心了,我契丹入主中原之时,便是你轩辕台覆灭之际。’
  那戴钟馗面具的中原人摇摇头,说道:‘还是说不通,燕云十六州算是治理得好么?被契丹人无辜杀死的人还少么?若不是看到燕云十六州如今这般模样,契丹未必不能入轩辕台的眼底。纵使契丹能夺得中原,也决计难以长久,马上得天下,又岂可马上治天下?’
  那契丹人仰头望天,只是不语。
  那中原人也不多说,指了条安全的路径,叫我离开。
  后来的事我便不知道了,那两人身影一闪,便到了数丈之外,武功之高,深不可测。”
  李风云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是耶律明和野狐禅?听典老哥所说,像是这两人,没想到那时耶律明便在镇州,如果没有野狐禅看住他,镇州城只怕早就被攻破了。”
  ………………………………


第百五十三章 渡河之战
  天色尚黑,耶律麻答遥望黄河对岸的李守贞大营,心中的感觉与数日之前大不相同。
  数百艘船只被焚,又有百余只船逃到了对岸,如今他手的船只不超过四五百艘,四五百艘船,若是只运送契丹将士,一次只能运过去三千余人,如果想要把战马一齐运过去,最多一次能运过去八百多骑铁骑。
  靠这八百多骑精骑去占领对面的渡口,耶律麻答再自信也不认为有取胜的可能,毕竟李守贞在对岸已经聚集了一万多人马,就算是一万头猪冲过来,那也是铺天盖地,足以将八百骑铁骑挤下河去,更何况李守贞部下兵马的战力并不弱。
  唯一对耶律麻答有利的是,他可以选择对岸渡河的地点,不至于会被李守贞堵在黄河上,连冲上河滩的机会都没有。
  不能等下去了,再搜集船只,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中原的人实在太多,等他们调集齐兵力,这次突袭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河北各地的契丹兵马已经被抽调一空,若是被南朝人反应过来,反戈一击,契丹的十万铁骑只怕匹马难归关外。
  耶律麻答心一横,挥手喝令道:“按原定计划,首批三千人马渡河!战马先留下!”
  一队队契丹铁骑跳下马来,奔上船去,逼迫着船夫驾驶着船只驶往对岸。
  小半个时辰后,天色渐明,已经能够看清对岸的情形,黄河并不太宽,看清对岸的情况并不难,只是稀薄的晨霭略微有些阻碍视线。
  耶律麻答看见那首批三千人马在大将耶律淳观的带领下,杀散了岸边巡视的一只人马,顺利登上了岸。
  不过,对岸李守贞的兵马也被惊动了,大批的兵马朝耶律淳观杀了过去。
  “不好!”耶律麻答脸上微变。
  对面的耶律淳观似乎还没有整理出阵形,契丹人本就不善步战,但仗着身体强壮,南人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如果没有阵型,就算契丹人的个人战力比南朝人强悍又如何,散兵永远是对付不了严阵以待的军伍,而且,最先冲过来的是骑兵。
  “这个耶律淳观,究竟是怎么搞的?”耶律麻答怒道。
  临行前,耶律麻答再三交代,那首批过去的三千人马,至少需要支持一个时辰,只有这样,后续的兵马才能送上对岸。
  可是现在这模样,不要说一个时辰,耶律淳观能支持一炷香的时间就算很不错了!
  喊杀声起,隔着黄河都能听得到,耶律麻答脸黑如墨,心沉到水底。
  耶律淳观的表现比想象中更不如,渡过黄河的契丹兵就好像刚从梦中醒来一般,一个个有气无力,梦游一般,打着旋被李守贞的精骑砍倒在地上,根本不复契丹人的悍勇。
  耶律淳观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一道防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李守贞的骑兵一举攻破。
  耶律淳观也很冤枉,他没有想到,渡过黄河后兵卒会晕船晕到如此地步,吐得昏天黑地,难得有几个晕船的,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看来耶律麻答犯了大错误,北人南战,晕船是北人无法克服的一大缺陷。北方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更没有像黄河这样波涛汹涌的河流,突然乘船南渡,马背上坐惯了的汉子,很难适应滚滚黄河的翻天覆地。
  才一轮攻击下来,耶律淳的三千兵卒就开始溃散。
  在马背上,即便李守贞有一万多人马,契丹男儿绝不会畏惧,只会挥舞着弯刀,唿哨着朝敌军冲去,用马蹄踏出一条血路,用钢刀扫清一路上敢与抵抗的所有顽敌,也许只要一个冲锋,李守贞的大军就会完全垮下来。马上作战,契丹男儿还不曾怕过谁。
  没有了马匹,契丹男儿的战力顿时被削减了一大半去,不过凭借北方男儿的悍勇与体质,契丹兵马的战力仍旧强于南人的精兵。凭着这三千兵马,守住一个滩头一个时辰,耶律淳观曾认为这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接连砍翻了数名纷纷后逃的兵卒,提着脑袋,耶律淳观厉声喝道:“挡住,挡住,只要挡住了南蛮子这拨进攻,大汗有数之不尽的牛羊和美酒,草原的男儿,没有一个是你孬种,死战不退,谁敢后退半步,杀无赦!”
  这些话,若是平日说出来,草原上的汉子会激得“嗷嗷”直叫,提着钢刀像恶狼般朝对方杀过去。可是今天不同了,出了平日的几个亲信,几乎没有人理他,更多的人躲开了他,朝河滩逃去,似乎那里才有生机。
  “跑?你们能跑到哪里去?”耶律淳观气急败坏,背后便是滚滚的黄河,莫说这些不识水性的北方汉子,就算是精通泅渡的中原人,也没人有把握能泅渡过汹涌的黄河。
  可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当大家都勇猛起来时,夹杂在众人之中的绵羊也会变得像狮子一般勇猛,但若是周围的人都在逃命之时,即便是狮子,也会像绵羊一般懦弱。
  李守贞显然注意到了耶律淳观,大枪一指,喝道:“杀了他,勋转三策,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